老师别毁了身边腊兰小故事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老师别毁了身边腊兰小故事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04

老师,别毁了身边的“腊兰”小故事

暑假期间,我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人总喜欢让自己的院子里寸草不生,只要那些芽尖破土而出,他总会毫无保留地锄掉。一天,他要远行,就请他的朋友来帮他照看庭院。朋友的处事方式与他不同,对那些破土而出的芽尖从不去锄,而是给它们生长的机会。慢慢地,那些芽尖渐渐长大了,还开出了五瓣的小花,朵朵美丽的花儿氤氲着缕缕芳香……出于好奇,他摘了几朵送给一位研究植物的朋友看,朋友兴奋地说:“这是稀有的腊兰!一棵至少值一万多元。”他立刻打电话告诉远行的朋友。朋友惋惜地说:“每年春天,它的芽尖刚出土时就被我锄掉了,如果我早给它开花的机会,几年前它就开花了,我这不是在毁掉一种奇花吗?唉,可惜!可惜!”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以前被主人除掉的那些“腊兰”令我感到惋惜,而“我这不是在毁掉一种奇花吗?”这句话则让我受到心灵的震撼。扪心自问,作为教师,我们有没有给班级里的每位学生“开花”的机会呢?班级里有没有被锄掉的“腊兰”呢?细细思索,才发现自己平时关注的总是那些出类拔萃的学生和学习有困难的后进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一些优秀学生“霸占”了话语权;在课后,又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后进学生的身上。而真正被忽略了的,是那些中等学生呀!在不知不觉中,他们成了班级里“被遗忘的角落”!从而也扼杀了他们“开花结果”的机会。

所以我想,下学期,应该多为那些“中间学生”创设一些机会,通过他们的进步来为班级发展增添活力。

开学后,我对班队干部队伍进行了调整:让上学期取得进步的一些“中间学生”走马上任。有的当上了小组长,有的当上了课代表,有的当上了班干部。虽然“官职”不大,但看得出来,这些学生的脸上个个都洋溢着愉快的笑容。将近两个星期来,这些学生的表现还真是可圈可点,工作也是相当负责,受到了任课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谁说小草不能开花?只要我们肯给他们一个机会,给他们一个梦想的舞台,他们就能展开隐形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

是的,如果我们给每一棵小草开花的机会,看到的将是鲜艳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如果我们给每一条小溪奔流的机会,看到的将是波澜壮阔、奔腾不息的大海;如果我们给每一个学生展示的机会,看到的将是一朵朵绽放的“腊兰”!

老师,的,小故事

篇2: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教学随笔

关于小学音乐教师教育教学随笔

一、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推进新课程改革,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上,我会从下列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

1、根据音乐教室现有的乐器,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乐器,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讲解各种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乐器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我国的各种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二、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电子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教师,教育,教学

篇3:小学语文教学随笔:帮作业减压

帮“作业”减压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

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练习,掌握并加深理解学过的课堂知识。二是运用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所以,我在作业的设计上力求形式多样,并留有思考的余地,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计划、探究、体验。不仅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

一、用眼观察。

观察是积累的前提,学生往往会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可结合语文教学布置一些观察类的作业。如在学习第一单元有关春天的课文前,我让孩子们去观察生活中的春天,去倾听春天的声音,并且把自己眼中的春天画出来。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孩子们自然兴趣盎然,既轻松感受文章中描写的春天,也能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所见所闻。再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我在班级里组织学生一起观察小蝌蚪成长的过程,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动了起来,不仅学课文的时候有热情,学得快,还在班级里掀起了了解小动物的热潮,孩子们利用网络、书籍等各种途径了解了各种动物的知识,搜集了好多图片,我也借此举办了一次小动物图片知识展。

二、用嘴调查。

节假日建议学生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和同学在社区做一些社会调查,写些简单的“生活花絮”;学习了《乌鸦喝水》《称象》等故事后,让学生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弟弟妹妹或者是朋友们听;在学了“保护环境”这一主题课文后,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调查采集活动,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努力;学生自由组合成调查小组,在生活周围开展“找寻身边的错别字”活动;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说新闻;到大街小巷或上网去收集广告语、警示语进行交流……

另外,设计和布置作业,应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作业,针对性地调控作业难度,使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从而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促进学生差异发展。

1、由易到难,注意知识层次。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要做到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从模仿到再造,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相扣,拾级而上,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作业与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式作业与练习,以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拓展学生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作业与练习,以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技能的转化。

2、针对学生差异,设置分层作业。只有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适合各自“最近发展区”的作业和练习,才能构成问题情境,有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3、设置台阶,放缓梯度。即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习题进行分解或给予具体的提示,系统地规划分步骤的练习,在学生对若干个具体问题作答后,再进行一次整合。这种难度分解的作业,可以使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逐级而上,一方面,提高他们完成作业的效率,减轻疲劳程度,另一方面,又使他们在负荷适当的情况下,达到作业目的。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