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数学》读后感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快乐数学》读后感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04

《快乐数学》读后感

生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需,无处不用数学。”读《快乐数学》我总结了一下几点:

一、教学课堂因游戏而“活”

传统的教育方法显然不能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只有通过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等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自觉性。教育学认为:快乐教育活动强调的是孩子的主体实践和亲身体验,要求的是孩子主动参与、自主活动,气氛充满活力,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多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幼儿勇敢大胆地探究问题。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灵活多变。

二、努力寻找幼儿生活中的数学教育现象,作为数学教育的题材。

例如,老师、小朋友身上服饰的颜色、图案,周围物体的形状、大小、多少,人与人之间的高矮,手指的长短、粗细等都能潜移默化孩子的感性认识,并通过活动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又如在幼儿用书《快乐数字》中寻找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日历、时钟、邮票、图书、衣服、电话机、遥控器、针筒等物品,让幼儿在找找、玩玩、说说中发现生活中有趣的数字现象,并通过想象讲述,如果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让幼儿带着问题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说说它的用途,从而使幼儿在生活中常用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不断获得新的经验。

三、把数学教育内容生活化、游戏化。

1、将数学渗透在生活中

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让学习服务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我在小班开展《认识图形》的系列活动中就充分挖掘周围存在的各种颜色、图形,墙上的各种图形及图形组合,通过让幼儿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砖头”辅路,用各种颜色、形状的亮光纸装饰墙壁,给小动物喂饼干等游戏化的活动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巩固对图形及图形组合的认识。又如《按物体的长短、大小排列》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吃点心的过程中,自然地比较饼干的长短,并按长短进行排序;布置“小鱼吹泡泡”的墙饰,让幼儿喝完一杯水,就在自己做的小鱼嘴边有规律地贴上一个“图片”,今天喝了几杯水,小鱼嘴边就多几个泡泡。以前孩子在园都懒得喝水,家长和老师都很担心这种炎热的天气不喝水是不行的。通过该活动,不爱喝水的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自觉饮水,离园前都很开心地拉着家长的手一起数着小鱼所吐的泡泡数,家长和孩子一起学数数,一起按各种规律排序,家长们都很满意。这个活动在真实的生活中自然地渗透数学教育,这样能使幼儿在一具比较长的时间内,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积累各种经验,教师也能更充分地观察、了解幼儿操作学习的情况和学习难点,准确地把握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

2、将数学融入到游戏中

好奇心和想象力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动力,为了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动机,利用玩具和游戏寓教于乐,是幼儿最容易接受、最乐于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而幼儿每一次玩,可能都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点子,无形中就培养了灵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孩子们“学中有乐,乐中会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耕耘出一片希望的田野,张扬起一叶走向成功的风帆。现代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诱导幼儿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去,让幼儿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从中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使幼儿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信心,认识到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使幼儿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会用数学”,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提高,真正使幼儿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快乐数学中快乐地成长。

篇2: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操作与思维发展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观察操作与思维发展

新吴学校:何小妹

数学是一门相当抽象的科学,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仍然占优势,抽象能力很差。要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

一、必须重视让学生实际观察和亲自操作

著名必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前苏联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向6一7岁儿童提出间题让他们去解决时,如果桌上有实物,允许儿童行动,则解题的比率可达72%;如果实物、图片都役有,则解题的比率只有22%。我国J合理学家研究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概括过程也表明,如数的意义和数的组成等,必须同感觉知觉直接联系才容易理解。为什么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亲自操作,教学效果就好呢?

第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不是来自学习目的明确,而是来自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让学生实际观察图形和演示教具,特别是亲自操作学具,这对于对游戏仍然保持极大兴趣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很乐于参与。让学生亲自操作学具,亲自参与教学过程,把学生放在主休的地位上,随着动手操作,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奋点都集中起来,思维也随之活跃,不知不觉地就能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越来越对数学课感兴趣。

第二、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在教学中重视直观教学,强调让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力,这是正确的,但不全面。因为加强操作活动也很重要,而且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现代心理学认为,实际操作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早期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直观动作思维开始的,到了学前期和学龄初期54才进入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特别是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更要从操作开始,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教学时要尽量使多种感官参加活动;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操作活动。学生在操作中,动手、动眼、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活动,相互配合,就会提高感知的效果;而且促使学生操作中思考,形成表象,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基础。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学任何一部分知识都要从操作开始,而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二、精心设计、科学组织学生实际观察和亲自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亲自操作,这是教学手段,不是目的。教学手段取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认识能力;教学手段必须服从教学任务的需要.然而,教学手段选择得正确,并不等于教学的成功。如果设计、组织不好,随意性很强,只能是热热闹闹地走过场,不但完不成教学任务,反而还会搞乱课堂秩序,导致教学的失败。因此,教师还必须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精心设计、科学组织学生实际观察和亲自操作.

第一、首先要明确让学生实际观察和亲自操作的目的.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亲白操作,根本的目的是,以看得见的图形和摸得着的学具为中介物,通过观察和操作,使抽象的数学逻辑关系以一种可以感受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让具休形象思维占优势的低年级学生理解和掌握.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往往忽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只重视思维的结果。这不利于学生自觉地掌握数学知识,更不利于发展思维能力.《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为此,应当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加强算理的教学.而要使学生理解、掌握算理,不能用抽象的逻辑推理的方法,只能通过学生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

第二,要明确哪些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实际观察和亲自操作.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是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教学手段.但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使用,不是每堂课都使用.教师要选择适合于学生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比如某些“起始概念”的建立区别某些易混易错的数学知识;理解较难的或者离学生生活较远的知识等。

第三、要精心设计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的程序.何时演示教具,何时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先怎么操作,后怎么操作,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识能力、思维特点,科学地安排好先后顺序,使观察和操作都有次序地进行.同时,每个环节应有明确要求.

第四、在观察和操作中,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观察能力.观察是认识事物的门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应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和概念的本质特征.比如,教学生认识长方形时,学生往往误认为只有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才是长方形.为避免学生把非本质特征当成本质特征,出示一些斜放的长方形让学生来辨认,从而使学生获得长方形的正确概念.其次,操作和观察要有次序。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养成有次序的精细的观察习惯,而且有利于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正确的概念。比如,让学生按次序数长方体有几个面,再引导学生观察六个面的形状,最后观察长方体相对着的两个面的大小。再次,要尽可能地调妙生的多秘觉器官参与观察和操作,让学生通过着一看、摸一摸、数一数、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叠一处、举一举、分一分等多种不同的操作观察形式,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感受物休的特征,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准确的概念。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观察到的内容和自已的操作过程表达出来.这样,不仅有利于加深知识的理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能力.分析综合.低年级学生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综合,但离不开图象和实物.比如,在教学数的分解和组成、加法和减法时,不仅让学生观察老师的演示,同时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比一比。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发展.抽象概括.低年级学生主要处于直观形象水平阶段.就是说,他们在抽象概括时,一方面要直接依赖对事物的感知,另一方面所注意到的或者概括出的往往是事物的直观形象和外部的特征。例如.在一年级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学生们一般都是说:“圆柱是直上直下的,象个大柱子,圆乎乎的.”而面对一个扁扁的圆柱体糖盒,一般学生都认为不是圆柱.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到学生的这些特点,也耍设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摆脱对直观形象的依赖,使学生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判断推理.低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但这种能力还是低水平的.判断时仍旧离不开对图象和实物的感知,有时能反映数学的某些规律性,多数只能反映事物的实际情况.推理也只是进行简单的直接推理.在教学中应注意发展学生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学生虽然不会说加法各部分名称,但是能判断推理出:“加号前面的数和加号后面的数调换几个个儿,得数不变”.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能够初步认识某些数学规律。

中学生,数学,教学

篇3: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帮教记录表

一、学习课堂教学质量基本标准:

(1)上课准备充分。包括教师教的准备和学生学的准备,教师教具准备齐全、教学设计合理、学生学具准备好。

(2)课堂活跃有序。学生发言积极,课堂气氛活而不乱。

(3)师生平等。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活动的有利开展。

(4)教学民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见解做出相应的评价。

(5)教学实效明显。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水平的提高。

二、学习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标准:一级、二级、三级。

(1)一级(初级水平)

课堂教学达标,教学行为目的明确,学习教育理论,养成教学反思习惯,处理问题灵活。

(2)二级(中级水平)

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学反思能力,坚持终身学习。

(3)三级(较高水平)

具有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追求终身发展。

制度专栏

热点制度职责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