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论文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03

浅谈农村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董封中心小学燕庆芳

养成教育是小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主要条件,对农村小学生来说,养成教育尤其重要。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缓慢,家长的文化素质,学生生活环境的限制,对子女不重视教育或缺乏教育,学生的养成教育就落在教师的身上。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小学生实施养成教育,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

农村的孩子纯朴,见识少,他们从背着书包踏进校园的那一天开始,面临着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习要求,新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觉得是那么新鲜、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老师要抓好入门课,对小学生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学生要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学校的规章制度,还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小节进行约束,如早晨见到老师同学要问声“好”,有事进人老师办公室要先敲门或报告,上课回答问题要举手,上课期间不随便离开校园,穿戴要整齐,要注意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等养成教育。小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教师就得利用课堂教学来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通过教师的榜样示范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

农村小学生的思想单纯,在他们的心目中,年第期老师是父母的化身,道德的化身,智慧的化身,老师的言行胜过他们的父母,孩子们听老师的话多过听父母的话。他们会把老师作为学习的榜样,会有意或无意地模仿老师的行为举止,模仿老师的态度、品行,老师的一言一行,一擎一笑,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而,教师师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态度要和蔼,关心和热爱学生,言行要做学生的表率、示范,以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人格和品德去感染学生,让学生认为老师是值得尊重,值得学习,值得信赖的。老师以德育德,以行导行,通过老师的榜样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

三、通过社会家长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

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在学校和家庭中形成的,良好的个性发展主要通过教师、家长、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养成教育往往也需要教师、家长的约束和正确的指导。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表现,自我认识不断提高,那么,家长就要与老师密切配合,对孩子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学校家长保持沟通联系,让学生行为有所约束,自觉遵守村规民约,遵守社会公德。

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积极行动起来,启发学生,发展学生,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去影响学生,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校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教育,农村,小学生

篇2:利用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新模式对未成年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利用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新模式对未成年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摘要:多媒体与网络资源的应用进入了上课堂,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基础,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美术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网络安全的思考呼唤教育观念的觉醒,信息教育的现实期盼学校策略的改变,学生上网的调查拷问师生共同的发展,上网策略的探究打造信息教育的蓝天。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整合,实施任务驱动探究实践活动目标,使学生产生“学有所做,做有所为”的真情体验,书香飘校园是教学过程人本快乐成长的本真期盼,网络尽开颜是现代教育师生互动交流的美好夙愿。

关键词:网络未成年人行为习惯

多媒体与网络资源的应用进入了上课堂,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基础,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为进一步探讨教学的改革,全面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与网络资源的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本人及时了解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发展趋势,学习PowerPoint、Photoshop、3DXMAX等软件的使用,并编制了一些课件;同时,充分利用现成的教学课件,积极开展CAI教学。

近年来,我校提出科研促教,加大课堂教改力度,积极开展网络信息环境对未成年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活动,提出如何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手段,促进教学模式的日益现代化,将是中学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为此,我在以往在课堂中实施问题教学的研究基础上,开展“探讨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新模式

篇3:高中老师教育反思从一个细节看学习习惯养成

期中考试过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反思了。反思成功的经验,反思失败的教训。我发现,其实学生的成绩似乎在一进校门就已经决定了的。这个世界上真的很少有“逆袭”、“黑马”这回事,就算有,也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匹有潜力的黑马,只是“洪荒之力”爆发的比较晚而已。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一匹马到底是“骐骥”还是“驽马”?我觉得是这匹马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优秀的习惯能够让人不断克服自身的弊端,甚至可以纠正错误的思想,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通过观察我发现,凡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具备三个特点:找出试卷的速度快,书桌整齐,爱惜书本。这三个小特点其实蕴含着非常多的意义。因为这三个细节其实都指向一个问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一、找出试卷的速度快

高中的考试和各种测试、发的页子非常多,学生学习的科目也非常多。每个学生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整理好自己的试卷。在这个问题上我观察到有三种情况。

很多学生考完试卷子随手一塞一扔,等到教师讲评试卷的时候往往找不到,上课只好干瞪眼,听课效率几乎为零;还有的学生也深知保存试卷的重要性,但是懒得费心思去整理,就把所有科目的试卷、资料摞在一起,或者往桌斗里面一塞,等到讲评试卷的时候把全部试卷拿出来,同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该科目试卷,等找到了时间也过去了一半,这样的听课效率最多有40%;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按照科目分门别类地将每一科老师发的各种资料、试题整理的整整齐齐,然后用夹子或者文件夹将其归类,放在书桌的特定位置。在上课讲评试题的时候,迅速找到试卷,跟上老师的讲评思路,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订正错误,查漏补缺,这样的听课效率可以达到90%。日积月累,第三类学生的知识短板和漏洞越来越少,成绩自然不断进步。

将考试的试卷按照科目和时间顺序装进不同的文件袋内,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听课的效率;另一方面,整理的过程也是一个复习的过程。能够这样做的学生必然非常清楚错题的重要性,这样的整理方法也非常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仔细研读错题,使之在错误中不断走向成功。

二、书桌整齐

成绩优异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书桌整齐。这种习惯的背后是有序、高效的意识。他明白要把有效的时间花在重要的事情上。高中学生的时间非常紧张,能够高效管理自己时间的人才是最后真正的赢家。东西摆放的乱七八糟,做事情就容易拖拖拉拉,因为他把时间浪费在寻找上。这样容易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长久,做事情也容易缺乏毅力。书桌整整齐齐的孩子往往执行力强,思维缜密,条理清晰,分得清主次。这种强烈的“秩序感”会让人的心情跟着清爽起来。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小小的“扫”字,甚至可以成为打天下的寄托与期冀。打扫的过程,就是处理、选择、扬弃的过程,是你与环境的互动。整洁的环境明显显示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有一篇文章《你的房间就是你的生命状态》非常有道理。文章列举哈佛商学院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由小家及大家,一个成功的企业,往往窗明几净;反之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一定有肮脏的角落。于是摸索出这样一个结论:“你所居住的房间正是你自身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的房间。”

环境的影响真的这么大吗?干嘛要和事业、人生扯到一起!其实做事随意,说话随意,你的人生就随意。比如无论对方多么衣着光鲜、口吐莲花,可是杂乱的办公桌,随手丢弃废纸团,你对他的印象总是会或多或少打折扣。只有思维缜密、做事严谨的人,才更具备领导力,才更有资格成为领导人。

平时在家,家长要做好榜样作用。衣服袜子不乱丢,床铺随时整理好,家里要营造一种时刻都要整洁的氛围。还要让孩子帮忙整理房间,这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有好处的。

比如挤牙膏,要认认真真地从底部开始捏;关抽屉,一定要推到尽头;坐过椅子,一定要推回原位;坐过沙发,一定要回身整理成原样;进门脱了鞋,一定要弯下腰摆整齐。而完成这一切,只不过是比原来多做一两个动作、多花几秒钟时间。但长此以往,养成的严谨、整洁的好习惯却可以受益终生。

三、爱惜书本

每次考试学生都要布置考场,将所有的书籍和多余的桌子清理出去。那么,学生的书本怎么处理呢?我经常看到很多学生将自己的所有课本、教辅、资料、作业、甚至是课外书和杂志全部堆在教室外面的窗台上,或者堆放在教室外面的课桌上,任其经受日晒风吹雨淋。如果学校承接的是社会型考试,那么学生的各种资料不知道丢了有多少。等到考试结束,学生将课桌恢复原样,不少学生的教材课本、各种资料丢的丢、烂得烂、脏的脏。这样经过一个学期,学生的书本能凑齐就不错了。这是典型的不操心,不用心。

也有学生在接到考试通知以前,就将自己的所有资料按照科目和一定的顺序整理好,分批次小心翼翼将其拿到宿舍或者其他稳妥的地方小心安置,用心保护好自己的学习用具和各种资料,并经常拿出来翻看。等到考试结束,一切恢复原样,桌面和桌斗依然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这个习惯的背后是认真、踏实、有序的思维。

学习的比拼,深入来讲就是学生学习习惯的比拼。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不管身处哪种学习环境,都能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不少学生家长只关注孩子每次的考试成绩,而没有在孩子小的时候督促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幼时差一棵树的距离,长大可能差整个森林。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习惯和价值观基本上处于一个将要稳固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的作用其实非常弱,很难改变学生学习上的顽疾以及思想上的固有观念。

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恩不忍诲,义不忍割,去事之后,未然之明镜也。(【南朝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