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生活体验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论教师生活体验写作与教师专业发展

编辑:制度大全2022-03-01

[摘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反思与学习。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是促成中小学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与学习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是一种自我存在的彰显、一种思维的训练、一种个人知识的管理、一种反思习惯的养成:教师的生活体验写作亦是一种教育科研的基本方式,这使“教师成为研究者’’获得了其基本的实际性。生活体验写作是一种随机写作,要求教师坚持对教育学世界的敏感性与亲切性.以质朴、简单、直接的语言和描述性语言出现生活世界,要求教师在不时“重写”的过程中实现“描述”与“解释”的统一。通过生活体验写作,中小学教师将成为一个敏行的教育学实践者。

[关键词]现象学;教师专业发展;生活体验写作

[作者简介]蔡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北京100037);易凌云,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北京100088)

反思与学习使人始终自觉地处于一种开放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反思与学习。反思与学习对于教师来说只是原则层面的概念,有许多操作层面的具体方法可以促成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与学习。基于现象学教育学的生活体验写作是教师实现有效反思与学习的重要方式。

一、什么是生活体验写作

人通过自身的参与或实践建立起人与世界的意义联系,因而,“体验”必定是“生命”在体验,“生活体验”就是“生命体验”,体验属于发生现象学的基本范畴与领域。体验的基本内涵有两点。其一,所发生的事件正在进行着,或者说,某事件发生时,“我”正好在场,体验总要求人生活在“现在”,这是一个正在发生着的、关联着的“两者之间”的意义世界。体验总带有直接性,是“我”亲历某一事件时在意识中发生的一切:感知、印象、情绪、想象、思维等,它是由“我”与世界相遇时直接给定的。其二,体验总意味着一种结果、一种延续

篇2:参与式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所从事的行动研究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旨在改进教师工作、提升教师工作状态的研究取向。教师自己即研究者(外来人员可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研究的对象是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发现问题,采取对策,达到改进工作以和提高教师自身批判反思能力的目的。检验这种研究的效果的规范是: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是否有所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否有所改善,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专业信心是否有所提高。

一、行动研究理论基础的转变

行动研究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发展历程。它率先由德裔美国学者勒温倡议并身体力行,在20世纪50年代前形成高潮。之后,行动研究的兴趣在美国迅速下落,受到种种非议和怀疑,很快为“研究

篇3:教师专业发展自我审视

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审视

来源:中小学管理(**-3)

一、对教师专业定位的自省

从事教师职业,就要对教师专业角色与定位进行自我省思和自觉体认。即在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不时考虑:“教师是什么?”

面对这一实质的、终极的命题追问,我们无妨先做一下类比性的排除。

首先,教师不是清洁工与清道夫。他们并不是在做人类垃圾的清理工作,也不能清除社会上所有的丑恶现象。

其次,教师不是批发商或售货员。他们不是要将受教育者分成三六九等,根据不同的分数段或消费层,将知识进行“批发”或“零售”,推销出去。

再次,教师不是行政长官。他们不能以下达行政命令的方式,获得一呼百应的效果;也不是照章执行、上传下达、收发传送即可完事大吉。

最后,教师不是“大款”或“明星”。他们不能靠“等价交换”获得“最大收益”,或凭借张扬个人风采,赢得轰动效应。

其实,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为整个社会所尊重的教师群体的功能内涵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协助一代又一代同学生长、幼稚、成人,由无知向有知,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由单纯的生理生命向有思想、有理性、有责任、有追求的精神生命实现完美的过渡。因此,“传道、授业、解惑”依然是教师职责的真谛。尽管随同着时代的发展,其内容、形式与要求有所变化,但“教书育人”、“言为人师”、“行为世范”,依然是教师恪守的行为准则。从“业师”到“人师”直至“大师”,尽管在中小学领域可能是凤毛麟角,但始终是教师追求的专业发展的理想境界。

二、教师如何促进自身专业生长?

1.从同学身上寻找专业智慧之源

教师智慧的源泉,更多地来自于教师与同学思维的碰撞,来自于同学鲜活而无拘无束的心灵律动。无论胜利还是失败,无论愉悦还是困惑,教育教学规律、教学经验与方法,恰源于其中;捕获之、发掘之、因势利导之、总结升华之,正是教师提升专业智慧的有效途径之一。师生一起跨越自我,教与学双方一起实现智慧与发明力的充沛释放。以下两个教学实例便是最好的例证。

例一:

在笔者主编的《从北京四中到北大清华》一书中,一位同学记录了获得学习真谛的切身体会:

“一模”前一天,我对一道数列应用题还是没有彻底弄明白。我找了好几趟数学老师,可老师总不能手把手给你算呀,“不讲明白”是她的风格。我一共列了三种列式方法,可算起来怎么一个方法一个数?问老师式子对不对,老师有点儿含糊其辞,我干脆向她借了计算器,在她旁边的桌子上算了起来。

我从最原始的数据检查起,我不相信自身找不出问题所在。终于,我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愿来是原题中给的参考数值1.0210=1.2不对,一种方法要用这个数,而另一种方法则用给出的1.029=1.19再乘1.02算出1.0210的正确值,这导致了两种方法的结果不同。哈,我在食堂关门前解决了这个问题。临出办公室,我向数学老师道谢,她说:“应该谢谢你。”愿来,这个结果也是她没有想到的。

经?过追根寻底,这道题变得豁然开朗,而且,我对数列应用题的解题程序也熟练了。第二天,“一模”考试中有道数列应用题,我没犹豫,一气呵成。

例二:

在《长亭送别》研究性学习的优秀教案过程中,笔者与研究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方向。同学们提出是否可以将《长亭送别》中的男女离别局面与外国文学中的相同情境局面进行比较.这个大胆的设想启发了教师,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文学的比较研究,看似跨越较大,但只要路径正确,就会有所突破。我们发挥同学外语较好的有利条件,引导他们从外国诗歌中寻求比较资料,进行探究。

最终,同学在研究报告中谈道:《长亭送别》中莺莺和张生的泪水与济慈的诗歌《夏日雨》中的泪水,有着同样的苦涩滋味;《长亭送别》中莺莺“眼底空留意”的目光与彭斯《送你默默》中“用轻柔的目光越过你的肩”又有几分差异?《长亭送别》与《夏日雨》比较,前者较为凄冷,后者则多了几丝温馨;《长亭送别》中莺莺的再三嘱咐源于她痴痴的爱,《爱你默默》却用一个目光把所有的眷恋、思念、悲伤最深刻地表达而不必言说。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境遇,对同一感情的传达有着较大的差异,却同样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2.从同伴身上获得专业合作之基

现代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只取决于个人的专业能力,也不光需要师生互动的智慧,还需要教师团队的整体合作。为实现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相同学科与不同学科、同一年级与不同年级的教师,需要合作施教、协商研讨,在合作中,促成教师个体专业境界的提升。

例一:

在讲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五亩之田,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一句时,教师问:“假如生产力发展了,物质生活好了,应该先关照什么人?”同学答:“当然是小朋友。”可见,今天的中同学是被保护、娇惯的一代,他们不懂得关爱老人,“自我第一”的观念会自然流露。同学的这种意识是我们以前教授此课时从未发觉的。一位年轻教师最先发现并敏锐捕获到这个问题,她在备课组提出应关注这一问题,组内的教师立即在教学引导中作了相应的调整。

集体备课时的相互启发,听课、评课中的相互学习,特别是通过多种方式交流课堂授课体会,是调整优秀教案、修正授课方式的有效途径。

例二:

在关于单元优秀教案的备课中,笔者注意到,鲁迅的小说《药》具有明显的戏剧场景切换式特征,讲授公开课的青年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特点。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有过多次的交流、沟通,并分享思维效果,最终使单元优秀教案与实际授课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备课、开设研究课或公开课,看似是个性化的钻研过程,实际恰是授课教师将自身对课的理解设计不时与同事研讨,不时修正、调整的过程。鼓励分享知识,建立教师专业团队一起学习的愿景,最终必将使整个研究团队的成员都获得较快的发展。

3.从学校文化中获得专业持续发展之本

犹如和谐的大自然中物种生命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一样,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与学校组织文化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学校文化的根本即“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有赖于每一位成员的积极参与、主动设计和身体力行。

北京四中在学校制定三年发展规划的同时,要求每一位教师制定个人的专业发展规划。这既是一种强制性要求,也是一种激励性要求,要求教师不满足现状,做到自身扬弃,逾越思维定式与行为惯性,为个人发展确立近期和中期目标。这不只是个人设计,而且是组织文化的营造与建构。

当然,逾越对教师是一种挑战,教师必需有足够的勇气正视挑战、敢于尝试、接受失败。例如:我校一些教师参与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题,就是一个具有突破性的科研活动,参与者付出的艰辛在目前可能还看不到什么明显的效果,但不实验,不实践,不摸索,就不会有突破。这种自我挑战自身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教师就是在这样的学校文化氛围中获得专业发展的。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