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长坚定学生进步信念活动促进学校文化发展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扬长坚定学生进步信念活动促进学校文化发展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21

扬长坚定学生进步信念活动促进学校文化发展

四道沟小学徐术东

内容摘要: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引领学生逐渐进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寓教于乐,并不断积淀学校文化底蕴,促进学校文化建设不断发展。

关键词:学校文化扬长活动科学方法

魏书生教育思想的精华是:松静匀乐和科学民主,老先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与民主教育》以及李振村、朱文君、陈金明合编的《为什么是扶松》等书籍均诠释了教育的实质就是真爱和宽容。通过多年教育生涯,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我们悟出扬长鉴定学生进步信念,活动促进学校文化发展,下面从两方面浅析:

一、主题活动与学校文化的关系: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风尚与物质基础的总和,和谐向上的精神氛围与整洁优雅的学校物质环境构成学校文化整体。我们的办学目标与办学理念是通过学校的物质呈现和学生的言行活动来彰显的,因此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载体,是以办学理念为指导,通过文化建设来实现或接近办学目标的。而学校文化建设又是通过学校的一系列活动完成的,例如教学活动、德育活动、体育活动,文娱活动、实践活动等都是围绕学校文化建设开展,为育人服务的,所以说主题活动又是学校文化的载体,是实现办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系列的,目标性强的主题活动,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了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不断发展。

李希贵老师说:一个人的成长是从扬长开始的,也就是在展示优点中树立的信心,坚定了信念。魏书生老师主张发展自己的长处:他说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不是抑制自己的长处,长处不多,只要有点儿,只要努力发展,同样会取得突出成绩。这里我体会很深,开展主题活动不正是为了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的长处得到发挥,并进一步发展吗?这也使我联想到我校的办学理念:给所有学生展示发展机会让每名学生体验成功乐趣。这既是对有教无类的思想继承,也是对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回想起我们各种活动的场面以及活动后的效果,我想主题活动的作用也就自然彰显了:如一次体育运动会结束后,我们可以想象: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的优点得到发挥,精神愉悦,培养了自信;竞技失败的磨练了学生的意志,加以引导会更近一步激发学生的昂扬斗志,为下次做准备;在整个活动中如何安排参赛,如何为班级做好后勤保障都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参赛过程中促进团结互助,增进了学生的友谊,大大的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因此,有效的主题活动不仅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同时又能进一步提升文化建设品位,积淀底蕴,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良性发展。

二、开展主题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一所学校和谐健康发展,需要各种工作有机结合,围绕育人的目标,教学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知识水平,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德育活动是通过教育和管理引导学生立德树人,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培养爱国、感恩、尊师、孝道、勤奋、团结、互助等优秀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而文体活动则是培养学生良好兴趣、不断增加学生各种技艺特长,活动中体验感受美、不断发现创造美的一个美育育人过程。各种活动之间又相辅相成,互相渗透,我们这里主要谈教学之外的主题活动。

篇2:校讯通为学校和家庭搭建了一座沟通心灵桥梁

校讯通为学校和家庭搭建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

摘要:学校、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当前校讯通业务的开办,极大的方便了学校和家长的沟通,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利用校讯通的短信平台,可以更有效的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老师利用校讯通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即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又指导家长走出家教误区,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更对学生的安全多了一层保障。学校有紧急或重大事情可以通过短信平台通知全体学生及家长。校讯通为学校和家庭搭建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

关键词:家校联系;校讯通;桥梁

一、家校沟通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摇篮”,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和复杂的任务。这就是说教师和父母都是无可替代的孩子的教育者。学校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而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人生就读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而父母应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重要的启蒙教师。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途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又这样说到:“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由此可见:家校联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要教育好孩子,单靠老师或者是家长是不行的,因为任何一方对孩子的了解都不够全面.而通过家校的联系,使得学校和家庭能更全面了解孩子,这样有利于孩子的发展。特别是家庭教育,它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家校联系就需要教师经常与家长沟通,因为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基础。家校之间要想建立伙伴关系,合作关系,双方必须要高度地相互信任,而这种信任只有在一种长期的相互接触、相互沟通中才能建立起来,如果只是在学生发生问题时双方才接触,就容易导致家校关系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在交流中老师及时反映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家长也可以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等情况,甚至可以向老师请教一些教育方法,这样双方统一教育思想,共商教育方法,达到家校合力通气,共同协调配合。才能达到教育好孩子的目的。学校的教育往往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家庭教育却常常是非计划的,家长更多地通过情感的和经济辅助之纽带对子女施加影响。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就能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方式、内容和要求,以便使家长能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配合学校开展教育,保持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使学生能更健康地成长,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宽带深入了农村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对人类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它对我国的教育也产生了积极的效应,为学生提供了最理想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当“校讯通”走进校园后给学校教育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学校开办了校讯通业务,极大的方便了学校和家长的及时沟通,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扎实有效。

篇3:偏远地区学校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探索

偏远地区学校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探索

摘要:“三通两平台”规划的实施使中小学教育实现信息化工程驶上了快车道。但处在西北经济欠发达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却由于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师资水平的限制,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处于劣势,无法实现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同等的网络技术环境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本文在考察分析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和现有水平应用状况的基础上,试图提出一个既依托国家“三通两平台”工程,又充分立足于现有条件,通过边学边建、边建边用,建立“虚拟学习社区”,逐步实现农村偏远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关键词:三通两平台;虚拟学习社区;教育资源;共享

包括接受教育在内的权利平等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之一。但一直以来,由于受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条件制约,优质教育资源大都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其他大中城市,而处在农村偏远地区的适龄少年儿童所享有的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并不平等,这种差距无缩小甚至有被拉大的趋势。一方面九年义务教育以法制的形式深入推行、深得人心;另一方面,处在落后偏远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却因为不能公平享有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所带来的优质教育资源而难以接受到良好教育,通过学习和掌握知识来改变命运希望就得更加渺茫。这种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导致欠发达地区社会发展和人口素质提高陷入恶性循环,教育的劣势最终将报复性的转化为当地的更加贫穷。因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改革措施,旨在通过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而“三通两平台”模式的确立和推广对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中小学借助互联网分享中心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极具价值和潜力的途径。

一、“三通两平台”的农村的建设与应用情况

(一)“三通”网络建设与运用情况

自从20**年开展教育专网建设以来,农村偏远地区的基础教育网络接入有所改善,但是仍需进一步提高。市、县区一级的教育管理和研究机构均已接入网络并发挥着在教学中的作用;乡镇中心学校普遍接入网络,并有多媒体教室,但在数量上尚有较大差距,本人所在镇属中心学校有4所学校实现了所有教室的多媒体化,并建有自己的局域网,虽然网络接入比较好,但是网络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不高;距离乡镇较近的川区学校95%接入了网络,但多媒体教室有一到两间不均,而且计算机设备差、网速慢,无法快速下载和浏览资源,信息化授课基本没有实现,信息化下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很低;距离乡镇较远的山区中小学尚未接入网络,没有多媒体教室和自己的局域网,仅限于一两台计算机的文字处理,更无法谈起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从调查来看,现有的网络运行情况与教育部提出的“三通”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设想差距甚大。

(二)“两平台”的建设及应用情况

制度专栏

热点制度职责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