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音乐课堂教学你我他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转变音乐课堂教学你我他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20

如何转变音乐课堂教学的“你、我、他”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下面简称《课标》)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课全部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让学生敢于自信地来表现音乐、表现自我。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注重识谱和技能训练,忽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忽视学生内心的感受,忽视教学的“人性化”设计,严重打击学生表现自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音乐教育教学理念的全方位的改革,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把传统“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教学方式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方式。而在实际教学中,该如何转变音乐课教学的“你、我、他”呢?

所谓的“你”是指教学内容选用的多样性、适用性。传统教学内容所选用的歌曲、乐曲以及练习曲都包含了爱祖国、爱学习、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等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而音乐新《课标》则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提倡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的实践中去。例如人教版教材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放风筝》是一节听赏课,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课堂置于大自然中,让学生一边放风筝,一边听赏,使师生“身临其境”,体验民歌的独特韵味。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教学中教师要在充分挖掘现有教材内容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课程资源,适当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把时代气息浓、紧贴学生现实生活、符合学生“胃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另外笔者认为唱歌教学可以不拘于课本教材,适时安排一些与教学进度相符,深爱学生们喜欢的曲目在课堂上让学生学唱,以诱发学生兴趣,使其快乐学习。

所谓的“我”是指教师观念与角色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主要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而现代教学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被动地位变为主动,做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体。新的教育理念则要求教师既要更新观念,又要改变角色;既要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又要做学生探究、创新的开拓者。

如三年级下册表演课《我们大家一起跳起来》,教师指导学生熟练掌握集体舞的动作要领后,走下讲台和学生们一起唱唱跳跳,共同来体验、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这时教师的角色将由引导者转变为合作者、参与者,与学生建立一种共享的伙伴型的师生关系,真正把教学过程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交流互动的感情基础上。

所谓的“他”是指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是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学形式是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的学完全服从于教师的教。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一切服从于教师,这种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上课的兴趣,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也彻底被压抑了,而创新就更加无从谈起。

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如人教版课标教材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活动课《鼓声传情》,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附点八分音符(5

篇2:高三语文课堂教学重要性

浅谈高三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陈云雅

语文课堂历来被学生认为是最枯燥的课程,而我们高三语文教学主要为高考服务,针对的知识点更强,所以高三语文多年来都一直是学生最没有兴趣的学科。经过三年的实际教学工作,我觉得我们应该在生动、朗读、评卷的讲评、自我为主的“研究性学习”等方面多加注意。利用课堂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感悟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关键词:生动活泼朗读的作用讲评的作用研究性的学习

一、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高三复习课一般是纯知道的讲授,所以总是给人总是枯燥、沉闷的感觉,生最容易开小差,打瞌睡的也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其实我们的高三课也是能做到生动有趣的,我主要在开场白设计和复习中的娱乐两方面做过一些尝试.

1、开场白设计

高三学生大都习惯于埋头苦读,很多人连课间休息也懒得走出教室。当下一堂课开始时,好些人还沉浸在上一堂课的回味中没回过神来。所以一个好的开场白对我们的一节课就显得尤其重要。开场白是可以预先设计的,讲课中要做到生动活泼,就要靠老师自己有扎实的语言功夫。我上的每节复习课都要有几次笑声,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不过生动不等于滑稽,切忌用低级廉价的笑料或过于夸张的滑稽动作、语调来引发笑声。注意师表形象,随和而不失端庄,幽默所引发的笑应是会心的微笑。例如:在讲解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时,我走进教室,一言未发,在黑板上写了一副对联:“邹孟子,吴孟子,寺人孟子,一男,一女,一不男不女;周宣王,齐宣王,司马宣王,一君,一臣,一不君不臣。”再在上端大书课题“夹叙夹议”。这才转身说:“寺人孟子虽是个阉人,本质上还是个男的;司马懿虽有不臣之举,毕竟只是个臣子。夹叙夹议也不是属骡子的,它本质上还是记叙文,其议论是为记叙服务的,所以我们写这类文章时要注意,不能为议而议。”从我开始板书起,教室里就泛起了切切的笑声,至此,学生的注意力已完全被我吸引过来了。

2、复习中的娱乐

高三复习是辛苦的,学生们成天钻在书山题海中,难得有娱乐的时间。在课上加点娱乐的内容,用娱乐的方式来复习,可以使学生学得轻松,事半而功倍。

背记成语,我让学生搞成语接龙,谁卡住就唱个歌,没人卡住就我唱。记文学文化常识,用猜谜的方法。谜面是平时搜集或自制的,不太难,目的只在帮助学生复习;学生自己也制一些,互相猜。

我曾学习魏书生老师的方法,让学生出题互相考,但高三学生不像初中生,大多不好意思太难为对方,出的题目大抵很容易。我就换了个方法,让学生出题考我,我要是做不出就唱个歌。学生为了让我唱歌,就拼命翻书查资料以搜寻材料,由此而带来的收获是不言而喻的。

总的说来,高三复习是辛苦的,有时也难免是枯燥的。但只要我们多想出些办法,多变换些形式,让笑声充满高三复习课堂是完全可能的,其复习效果也定会是好的。

研究性学习,高三语文,高三学生,高三复习,关键词

篇3: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是有效教学策略

“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是有效教学策略

早在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今天,我们研究有效教学,应当仍然要把“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作为基本纲领。

一、把“学生可以多学”的应有权利还给学生

1、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我们认为应当是研读课本。当我们的教学往往用教师讲读取代学生对课本的研读,这是“教师多教学生少学”的表现之一。要颠倒这“一多一少”,就必须把课本研读全还给学生,变教师讲读为主为引导学生研读为主。

2、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

学生“多学”的主要方式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和“训练”。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有“三重意识”:其一,“学为主”意识;其二,“学而会”意识;其三,“学在先”意识。只有教师具有这“三重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权才能得到保障。

3、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

学习是什么?答案是多元的,但从状态上讲,学习是学生生命的“知、情、意”统一的求知活动。而我们的教师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苦口婆心的酣畅淋漓生命活动代替学生自我奋斗的生动活泼的生命活动,以“自我感觉”满意来取代学生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空间权的剥夺。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我们认为应当做到“四统一”:在活动空间上,做到自动与互动和谐统一;在内容空间上,做到“入书”与“出书”和谐统一;在范围空间上,做到“入(课)室”与“出(课)室”和谐统一;在教学的维度上,做到知识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和谐统一。

4、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与“多学”相伴的是“多问”,在操作上,要设定“三个一”的评价标准:一是没有学生发问的课算不上好课;二是“答必正确”的课不是真正的好课;三是把学生教得“提不出问题”的课也不能算是好课。

5、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

学生“多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体验学习,传统教学全部问题的肯綮都在于体验的失败。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认为要确立“三个尊重”意识:其一,尊重学生的各种体验权利,创造条件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其二,尊重学生的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适当走点弯路,允许学生犯点错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其三,尊重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得的规律,千万不要将现成的果子摘下来还要削掉皮切成块甚至做成果汁然后再喂到学生嘴里,千万不要把教学视为一种恩赐行为。

二、把“教师可以少教”的办法定位教的法规

1、实行“五要五杜绝”,限定教师“少教”

一要让学生脑、眼、耳、口、手、笔交相动起来,以杜绝“满堂灌”;二要摒弃缺乏思维价值的提问而激励学生发问,以杜绝教师“满堂问”;三要减少单一“看”屏幕的时间,以杜绝“满堂投影”;四要让学生动起来,以杜绝“满堂静”;五要给学生留出恰到好处的思考“空白”,以杜绝“满堂闹”。

2、实施“三六有效讲经”,促使教师“精讲”

六个讲好:讲好重难点;讲好规律;讲好方法;讲好易混点;讲好易错点;讲好易漏点。

六个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在学生思考或做题时不讲打岔的话;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不讲刺激的话;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不要太急于讲话。

3、为“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找好抓手

课堂教学中的“载体”,在传统教学中,凸显的是课本和黑板,在当代教学中,凸显的则是多媒体屏幕和展台。为了实现“少教多学”,我们作了如下的分类和排序:第一载体为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重组而编制的学案,或题案,或学、教、练三合一的课案;第二载体才是课本、试卷(套卷)、其他学习资料;而课堂练习簿、黑板、媒体展台,则列为第三载体。

4、“教”这要信奉两句“教经”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与夸美纽斯的“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可以说是两句“教经”。我们“少教”的主旨就是为了学生的“多学”乃至“不教”。

如何实现这一主旨,又想起释迦牟尼留给弟子们的两句话:“自以为灯,自以为靠。”佛祖谢世,他传承给弟子们的法宝就是:自己点亮自己的灯,自己当自己的靠山。作为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我们教师该留给学生“多学”而至“不教”的法宝依然应该是“灯”和“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直接作用的无疑是智力,但能让智力更好的发挥作用的还有三种元素,一为非智力因素,二为元认知,三为强势智慧。教师应当着力促使学生点亮自己的三盏心灯,垒造自己的三座靠山,从而更好地生发智慧,达到“多学”。

教师,教学,课本,课堂,空间

制度专栏

热点制度职责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