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是有效教学策略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是有效教学策略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20

“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是有效教学策略

早在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教学制时就提出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今天,我们研究有效教学,应当仍然要把“教师少教学生多学”作为基本纲领。

一、把“学生可以多学”的应有权利还给学生

1、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基本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我们认为应当是研读课本。当我们的教学往往用教师讲读取代学生对课本的研读,这是“教师多教学生少学”的表现之一。要颠倒这“一多一少”,就必须把课本研读全还给学生,变教师讲读为主为引导学生研读为主。

2、把自主学习的时间权还给学生

学生“多学”的主要方式应该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和“训练”。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有“三重意识”:其一,“学为主”意识;其二,“学而会”意识;其三,“学在先”意识。只有教师具有这“三重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权才能得到保障。

3、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

学习是什么?答案是多元的,但从状态上讲,学习是学生生命的“知、情、意”统一的求知活动。而我们的教师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苦口婆心的酣畅淋漓生命活动代替学生自我奋斗的生动活泼的生命活动,以“自我感觉”满意来取代学生的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空间权的剥夺。把学习活动的空间权还给学生,我们认为应当做到“四统一”:在活动空间上,做到自动与互动和谐统一;在内容空间上,做到“入书”与“出书”和谐统一;在范围空间上,做到“入(课)室”与“出(课)室”和谐统一;在教学的维度上,做到知识技能、方法过程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和谐统一。

4、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与“多学”相伴的是“多问”,在操作上,要设定“三个一”的评价标准:一是没有学生发问的课算不上好课;二是“答必正确”的课不是真正的好课;三是把学生教得“提不出问题”的课也不能算是好课。

5、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

学生“多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体验学习,传统教学全部问题的肯綮都在于体验的失败。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我们认为要确立“三个尊重”意识:其一,尊重学生的各种体验权利,创造条件让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其二,尊重学生的体验学习方式,让学生适当走点弯路,允许学生犯点错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其三,尊重学生知识和能力获得的规律,千万不要将现成的果子摘下来还要削掉皮切成块甚至做成果汁然后再喂到学生嘴里,千万不要把教学视为一种恩赐行为。

二、把“教师可以少教”的办法定位教的法规

1、实行“五要五杜绝”,限定教师“少教”

一要让学生脑、眼、耳、口、手、笔交相动起来,以杜绝“满堂灌”;二要摒弃缺乏思维价值的提问而激励学生发问,以杜绝教师“满堂问”;三要减少单一“看”屏幕的时间,以杜绝“满堂投影”;四要让学生动起来,以杜绝“满堂静”;五要给学生留出恰到好处的思考“空白”,以杜绝“满堂闹”。

2、实施“三六有效讲经”,促使教师“精讲”

六个讲好:讲好重难点;讲好规律;讲好方法;讲好易混点;讲好易错点;讲好易漏点。

六个不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在学生思考或做题时不讲打岔的话;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不讲刺激的话;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不要太急于讲话。

3、为“教师少教学生多学”找好抓手

课堂教学中的“载体”,在传统教学中,凸显的是课本和黑板,在当代教学中,凸显的则是多媒体屏幕和展台。为了实现“少教多学”,我们作了如下的分类和排序:第一载体为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重组而编制的学案,或题案,或学、教、练三合一的课案;第二载体才是课本、试卷(套卷)、其他学习资料;而课堂练习簿、黑板、媒体展台,则列为第三载体。

4、“教”这要信奉两句“教经”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与夸美纽斯的“教师少教学生多学”可以说是两句“教经”。我们“少教”的主旨就是为了学生的“多学”乃至“不教”。

如何实现这一主旨,又想起释迦牟尼留给弟子们的两句话:“自以为灯,自以为靠。”佛祖谢世,他传承给弟子们的法宝就是:自己点亮自己的灯,自己当自己的靠山。作为人类文明的传递者,我们教师该留给学生“多学”而至“不教”的法宝依然应该是“灯”和“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起直接作用的无疑是智力,但能让智力更好的发挥作用的还有三种元素,一为非智力因素,二为元认知,三为强势智慧。教师应当着力促使学生点亮自己的三盏心灯,垒造自己的三座靠山,从而更好地生发智慧,达到“多学”。

教师,教学,课本,课堂,空间

篇2: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策略

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策略

摘要:教育的发展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教育教学的改革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发展的向前推进,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本文在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的网络工具、资源、服务和环境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和策略,以期促进教师专业知识有效地发展。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环境;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不仅关乎学生成长、学校发展、甚至影响国家的前途命运。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是目前全体教师的共识,如何加快进行教师专业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快速发展,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网络学习也应运而生。它改变了教师的工作和学习方式,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利用,所以,面对这一新形势、新变化,必须加快实现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一、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

在认真分析网络环境应用与教师学习、教育方式,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开放式动态交互的网上教研办公平台,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实践研究,努力探寻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方法,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2.意义

(1)讨论网络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作用;(2)思考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3)分析总结网络环境下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网络环境的概念

网络环境是指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通过网络人们能够实现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从而使人们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得到极其丰富知识和美好的享受。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由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具体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

四、网络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它们的关系。从教师的业务素质而言,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具备驾驭网络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能根据获取的教育教学最新信息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策略,在自身的教育教学中经常处于“否定之否定”的状态,因而作到与时俱进,并且具有与现代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科研能力。

从教师的知识结构而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作为“硬化”知识和“智化”知识的结合体,既是教师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又是现代信息技术环境。

篇3:立足校本教研引领教师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探析

立足校本教研引领教师成长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探析

鹰潭市第八小学翁国伟

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是“水乳交融”的。校本教研靠教师推进,教师专业成长也离不开校本教研的扎实开展。开展校本行动研究,就要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关注教师的情感需求和实践体验,以课例反思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基本模式,把日常教学工作问题化,使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实践自我,提升自我,成就自我。

一、我们的认识-----校本教研要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1、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最基本单位,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校本教研只有真实地发生并且扎根在教研组,才能有效地开展。平实的、常态化的“校本教研”才是最有效的。校本教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要以教研组为单位搭建平台,促成教师的专业成长。

2、教师个人发展离不开同伴互助。教师在不断地对自己课堂教学的研究中,引发了思考,促进了自我学习,自我反思。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与研究,就是促进教师之间交流与对话、沟通与互助、协调与合作,分享经验,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二、我们的探索-----校本教研怎样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策略和必由途径,必须贴近实际,服务教学,服务教师,实践中我们突出两个“参与”,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强化教研组建设,引导教师成为优秀团队建设极参与者。

我们发挥教研组的整体优势,努力实现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之间和谐统一,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立足点,以活动为载体,搭建各种教研平台与教师专业化训练的舞台,形成各自的教研文化。

**年下半年,我校如火如荼地举行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备课、上课、说课系列竞赛活动。活动历时两个月,教师400余人次参与教研组活动全过程,不论是虚心好学的青年教师,还是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都能积极参与集体备课,主动听课,中肯评课,工作量之大,参与面之广,积极性之高,取得效果之佳,令人欣慰。

**年5月21日,我校成功举办了鹰潭市校本教研示范基地建设小学第八个开放日活动。之前,学校举行教师案例设计大赛,各学科教师以省运会为背景和材料,结合学科课程特色,设计体现教师风格的教学案例。学校评选出优秀案例,成立课例研究小组共同研讨,先后组织说课、试教、评课80余次,700余人次全程参与。经历了提出创意→学科设计→交叉说课→磨合调整→实践验证→分析问题→研究对策的探索过程。各学科课例组发挥集体智慧,依据课程特点整合资源,设计教学案例,编写课时或单元教材,通过“研究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