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教研随笔提倡教后备课提高教学能力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小学老师教研随笔提倡教后备课提高教学能力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18

课前备课、设计教学过程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业务提高。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它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特别是在强调课堂互动生成的今天,教学中不可预测的因素地多了,课堂中一些突如其来的问题,会对教师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新的挑战。教师在课后要及时把这些突发事件、备课中没有预设到的问题记录下来,把意想不到的学生表现记录下来,把自己课堂中成功与失败的应对记录下来,进行客观的、理性的分析与反思,通过反思总结积累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一课三备,尤其是教后备课是教学反思的典型,我想这正是她成为教育家的重要原因吧。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有通过认真的反思,教师才能看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不断成长。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关键。

篇2:小学教研随笔结课一点看法

我们知道一堂完整的课一般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复习、导入、新授、操练、评价、总结。这学期以来,我听了不少节公开课,自己也上了一节公开课。在这些课中,我个人觉得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就是结课时间匆忙,形式化,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大部分老师在开始以及课中都精心设计相关内容、方法及手段并十分投入其中,但在结课时,为什么就蜻蜓点水、一句话就带过了呢?这并不是老师们虎头蛇尾,几乎都是因为时间关系,不得已而为之。那时间为什么不够呢?为什么要等到下课铃响,学生骚动时才为了有总结而去总结呢?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其一:老师们把公开课看得太重了,准备的内容太充分了,设计的环节太细致了,等到铃声响起,某个练习还没完成,只好一句话总结,甚至不总结或不布置作业就草草收场。其实,不管什么课,还是回归自然简单就好。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让孩子们弄懂、搞清楚一个单词,句子或者几个图片、一段对话就可以了。可能是老师们太敬业了,上课时不把内容安得满满的,就觉得过意不去,对不起学生,其实不然。

其二:可能在平时的课堂中太随心所欲了,上到哪儿是哪儿,什么总结不总结的,有时间就总结,没有时间就不总结。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上课前所要上的内容在大脑中大致有个框架而已,并没有像上公开课那样来严格要求自己。平时放松,上公开课时就不轻松,平时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按程序对待每堂课,上公开课时就会很轻松。所以,上课、读书、做事都一样,厚积才能薄发。

有人说,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就让我们一起加油,简简单单地上好每堂课,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吧。

篇3:教研随笔也说互联网+课堂

尽管**年郑州教育博客第二期博客沙龙渐行渐远,“互联网+课堂”的主题却挥之不散,就像对当下教育现象莫名的亲近感,忍不住一遍遍盘桓,倾诉心中的惦念。

“互联网+课堂”基于网络普及的今天,如同花开在眼前,扑面而来的新鲜,也无疑是一种机遇和挑战。

与其说互联网是一个云端库资源,不如说也是一个家园。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等客户端,学习、聊天在网络的一端,“互联网+”时代作为新元年,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有了依赖感,常常通过各种电子产品切切地念,切切地盼,汲取和分享着自己的所思所见,交流和破解着自己的疑难,就像流行的传言,“内事不知问度娘,外事不知问谷歌。”网络不仅成为很多人的精神寄托站,心灵栖息园,也成为学习成长的乐园。

所以,“互联网+课堂”也无形之中在网络普及的地方逐步上演,作为一名教师,越来越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权威性受到挑战,时刻都可能面临着学生拓展性需求的责难,让你不得不思索如何更有自己个性的一面,如何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科发展,提升自我,立足于学科教学前沿,从而虚怀若谷、兼容并蓄地应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尽可能地照顾到不同学生学习的层面,把教学作为一种沟通手段,通过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评价,督促学生学会直面自己的优点和缺陷,让每个学生做最好自己的激情被点燃,悦纳生命中的每一次发现,悦纳生命中的每一天。

同时,“互联网+课堂”也将由于微课等教学资源的使用和开发,让教师不得不时刻面临新角色的适应和挑战,你不仅需要尊重别人的成果和理念,还要学会删繁就简,有机组合符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资源推荐,以更好地应对网络是把双刃剑,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协调的完美呈现,尊重学生的最近发展点,合理选取师生交流的适切点。

另外,“互联网+课堂”,也是一种理念的挑战,让教学不仅从教育技术上不断更新手段,突出学习游戏化的情趣性一面,还要注意信任和尊重学生有能力在自我寻找中超越平凡,勇于和勤于放手学生自己按照自己的兴趣点探究发现,善于用爱心、耐心,真心呼唤孩子在不断体悟中自觉改变,从心成长成为一种习惯和必然。

总之,“互联网+课堂”,这是软硬件发展到今天的使然,是一种生态性的嬗变,是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必须重新审视的阶段,我们只有勤于探索、发现,融入时代的浪潮里面,也才能享受“妹妹,你大胆往前走”的别样浪漫。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