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视角下利川市农村小学教学软硬环境思考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教育信息化视角下利川市农村小学教学软硬环境思考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18

教育信息化视角下利川市农村小学教学软硬环境的思考

湖北省利川市文斗乡十字路小学杨涿淋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日益发展今天,如何加快农村小学教育的信息化,受到了国家、社会、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以各种教学设施、设备,教育器材以及文化活动场所而构成的硬环境,以校园文化、人文环境、师资力量以及信息资源而构成的软环境,是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不可或缺教育环境。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利川市农村小学教学“软硬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了解利川市农村小学教育环境和现状,为改善和实现利川市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可行性建议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农村小学;软硬环境

前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在我国,有将近80%的学生生活在农村,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越来越多,在校舍建设、学校环境、教师待遇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这对调动农村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制约着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因此,关注农村小学的信息化教育,是基层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1教学环境与教育信息化的涵义

1.1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和学的条件的总和,是开展教学活动所需的必备条件。通常将教学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是指学生赖于成才的物质基础,包括各种教学设施、文化活动场所、教学设备以及教学周边地理环境。在农村小学教育发展中,硬环境就是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硬环境是一种物质环境,作为物质环境,它被限定或固定在一定的地理位置上(比如说教学楼)和人为的具体的物质空间之中,它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体验之外,具有静态的和硬性的特征。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和内在品质,是影响学生发展的精神因素,它指的是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人文环境、心理环境、观念环境、师资力量、信息资源环境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软环境是一种精神环境,作为精神环境,它反映了风气、媒介管理、群体风貌、生活状况、信息交流等情况。它是一个被人体验和意识的世界,具有动态的和软性的特征。

1.2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1]。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信息化”(Informationization)一词,最早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日本的一些学术文献中,当时对“信息化”这一概念主要是从产业角度进行阐述和界定的。20世纪70年代,德国、欧共体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家及国际组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应用和发展的规划,这些规划都把信息基础设施作为重要一环。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信息化”的提法开始出现,联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了。政府的各种文件已经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

2利川市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软硬环境分析

2.1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与教学需求不相适应

近几年,利川市农村小学的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与利川城区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利川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也相对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不能满足正常教学所需。

篇2: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式转变及资源共享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式的转变及资源共享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学越来越承担起了前所未有的重任。为了利用好信息化的技术、观念、手段、方法,使教育功能发挥得更广泛、更有效、更及时,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这些信息化工具和手段的广泛运用,在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提高教学的质量等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必将引导重大变革。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学方式转变;学科整合;资源共享

我们认为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信息环境,构建信息资源库,将已经和可能收集到的教育教学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并集中保存,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现中,使这为教育教学服务。我校在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两年中,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组织发动广大教师努力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使之新颖、活泼。

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教师讲书、学生看书等方式呈现。而信息技术却可以将多种媒体方便、快速地集成,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变革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的是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软件可以呈现教科书以外的教学内容,这些软件依据学科特点由教师选择、集成在计算机中,以便于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使用,从而实现了对教学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我们要求:教师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意识和观念,更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融于学科教学之中,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月都要利用多媒体设备上两节学科整合课,切实做到“人”“机”“教”“学”的合一效应,并提交设备使用记录及学科整合教案。通过学习使用,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鼠标轻轻一点,所有教学内容就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声、图、文并茂,繁杂的知识变得简单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大为提高,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应用的积极性。通过有趣的游戏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挑起孩子们闯关的欲望。并提出疑问:这些个跳动的小球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避免教师的“一言堂”。像这样的课例还有很多,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与实践,在我校,不论老中青教师都爱用多媒体,爱用网络,信息技术以便捷、直观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赢得了大家的认同。

二、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电子备课,教师受益。

传统的备课形式正在改变,电子备课在校内悄然流行。教师们总是努力搜寻网上资源进行备课,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更新颖,更富时代感,形式更生动活泼。信息技术做为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实践教学要求从一开始上课,就要创造一种环境,唤起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使他们积极投身到活动中去。例如:我在执教的《龙江特产》一课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大容量、多信息、趣味性强以及文字、声音、图像一体化的特殊功能,课前设计了搜寻龙江特产的环节,并查找了许多关于本课内容的图片、视频,使多媒体得以充分发挥其作用。课上,在美丽的图片、激情的宣传画面中,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出现。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强得多。使网络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篇3:教育信息化视角下利川市农村小学教学软硬环境思考

教育信息化视角下利川市农村小学教学软硬环境的思考

湖北利川市文斗乡十字路小学杨涿淋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日益发展今天,如何加快农村小学教育的信息化,受到了国家、社会、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以各种教学设施、设备,教育器材以及文化活动场所而构成的硬环境,以校园文化、人文环境、师资力量以及信息资源而构成的软环境,是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不可或缺教育环境。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利川市农村小学教学“软硬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了解利川市农村小学教育环境和现状,为改善和实现利川市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可行性建议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农村小学;软硬环境

前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在我国,有将近80%的学生生活在农村,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越来越重视,投入越来越多,在校舍建设、学校环境,还是教师待遇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这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如此,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制约着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因此,关注农村小学的信息化教育,是基层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1教学环境与教育信息化的涵义

1.1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和学的条件的总和,是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所有条件。通常将教学环境可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是指学生赖于成才的物质基础,包括各种教学设施、教学和文化活动场所、教学设备以及教学周边地理环境。在农村小学教育发展中,硬环境就是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硬环境是一种物质环境,作为物质环境,它被限定或固定在一定的地理位置上(比如说教学楼)和人为的具体的物质空间之中,它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体验之外,具有静态的和硬性的特征。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一所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和内在品质,是影响学生发展的精神因素,它指的是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人文环境、心理环境、观念环境、师资力量、信息资源环境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软环境是一种精神环境,作为精神环境,它反映了风气、媒介管理、群体风貌、生活状况、信息交流等情况。它是一个被人体验和意识的世界,具有动态的和软性的特征。

1.2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1]。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信息化。教学是教育领域的中心工作,教学信息化就是要使教学手段科技化、教育传播信息化、教学方式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

“信息化”(Informationization)一词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日本的一些学术文献中,当时对“信息化”这一概念主要是从产业角度进行阐述和界定的。20世纪70年代,德国、欧共体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家及国际组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信息技术在社会中应用和发展的规划,这些规划都把信息基础设施作为重要一环。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信息化”的提法开始出现,联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也开始出现了。政府的各种文件已经正式使用“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的工作。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