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QQ软件对校本教研困境突破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论QQ软件对校本教研困境突破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14

论QQ软件对校本教研困境的突破

摘要:当下诸多学校的校本教研是陷入困境的,其校本教研的研究选题遭到专制、研究过程中主体迷失、研究效果虚无空泛等等。站在“日常生活”的哲学视角上来分析,这些困境的产生是因为教师基于日常生活而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沉醉于日常生活,教师对校本教研这种非日常生活缺乏本源上的动力;因束缚于日常生活,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常常敷衍塞责、言不由衷,甚至只是追求教研所能带来的附加利益而放弃教研的真正目的。QQ软件的虚拟性、共享性及它本身已经日常化等特性,可以在教师日常生活与校本教研之类的非日常生活之间架起桥梁,暂时性避免日常生活的许多限制,从而有效突破校本教研的困境。

关键词:日常生活;QQ软件;校本教研;困境

一、校本教研的困境

随着新课改的纵深推进以及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校本教研”的热潮席卷而来。顾名思义,“校本教研”是针对本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展开的研究,其研究主体自然就是本学校教师,其研究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并最终落实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校本教研的理念是先进的,其意义是深远的。因此,它在各类学校的发展中确实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可是冷静下来反思,校本教研的困境也是越来越突显了。

1、校本教研活动选题的专制压迫

教研活动的起点在选题,确定研究的问题或主题。然而,当下校本教研的两大主要形式都在选题上产生了问题。

其一,课例研讨(公开课、示范课、师徒课、同课异构课等课型的听评)。学校为了有条不紊地开展教学研究,特制定了相应的教研制度。如每周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开展活动,在人员方面规定新教师、青年教师等必须上研讨课等。基于这样的制度,每学期伊始,学校就要求定人定时间定地点的做好教研计划。看似合理可行,可是这里暗藏着巨大的隐患,那就是这些计划没有确定好研讨的内容,更没有针对学校所存在的问题确定好研究主题。其结果就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新课上到哪儿就以哪儿的内容来上研讨课,什么主题流行就跟着讨论什么主题。“每周一次的教研课,多数又成了一种‘表演课’:轮到上教研课的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并多次试教,待到上教研课时,便在台上尽情展示其‘教学风采’”。[1]课后大家一起研讨时也没有一个中心,东拉西扯,泛泛而谈。这显然是教研制度的专制压迫下的选题,给校本教研的发起埋下祸胎。

其二,课题研究。由于知识结构、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原因,教师不易找到自己的研究选题,发现不了问题。可是有些学校或教研组领导为了自身的地位、为了学校的声誉不甘在校本教研的热潮中落后,便寻求外来专家的指导,选出一些“大”而“尖”的课题。“他们对于那些理论性强、涉及面广的课题往往情有独钟,而对那些‘小’而微观的课题则无兴趣,甚至嗤之以鼻。”[2]而且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把任务下达给毫不知情、毫无准备的学校教师。在理论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相对薄弱的教师,再遇到一个自己不熟悉或是不合自身实践的问题领域,却被要求做出深入的研究,自然只能勉为其难,东拼西凑,做做样子。这种行政干预的专制选题行为,显然也是违背了校本教研的初衷,难有作为。

2、校本教研活动过程的主体迷失

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其主体自然该是学校的教师。然后在教研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却是学校教师的群体迷失。

篇2:谈农村小学教育困境及教育工作中体会

谈农村小学的教育困境及教育工作中的体会

郑俊威宁县迤那镇樱桃小学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是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农村的教育问题受到了各界人事的广泛关注,而农村小学教育则是重中之重,因为未来的农村属于今天的孩子们。近年来,我国农村小学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如:从普及六年义务教育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等。绝大多数适龄儿童正真走进学校。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并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巨大障碍。下面笔者就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谈点体会。

一、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短缺

目前能够完全适合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缺乏、而且质量不高,有效的应用程度和有效的共享较低。成为约束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

如:

1.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缺少国家的统筹规划、整体调控以及有效引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村级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和具体协调、措施引导上的力度也不够。

2.满足实际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优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资源不够充分,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短缺。

3.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区域性和不平衡现象表现更为明显。尽管在小学教育资源建设上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基础教育各级各部门的纷纷重视,但是由于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原因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资源建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仍较明显。

二、农村小学的布局不平衡以及规模呈萎缩态势

现在的村级小学布局存在不合理性,有的孩子一天上学要走几千米的路程,过去连早饭也要自带洋芋、包谷之类食物来充饥、好在今天有了营养餐。

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了让孩子从小就脱离相对落后的村级小学教育。于是,父母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进教学质量更好的城镇学校、乡中心小学就读,甚至进城镇陪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父母们选择了让子女在其流入地借读。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村级小学学生数量自然逐年减少、规模日渐萎缩。客观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针对这种状况,应合理调整农村小学布局,解决村级小学生源逐年减少,办学规模萎缩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借鉴:一是地方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尽快实现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有机整合,实现资源共享。二是以各校间教师相互流动学习和培训为突破口,营造大批的热爱农村教育、懂得农村教育并且善于管理的干部队伍,从而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平衡城乡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三是减负松绑,从多种渠道减轻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和工作负担,关心贫困教师,关爱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工作、家庭及子女就业等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舒心工作、自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工资待遇、职称等方面应当向农村小学教师倾斜,以鼓励教师长期从事农村教育。让更多的教师愿意留下来、留得住。

篇3:活用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活用校本教研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的普及和使用,通过信息技术,利用网络环境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一种新型的教研模式,创新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形式,营造和谐、民主、互动的教研氛围,提高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实效性,更好地服务教学、指导教学,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校本教研网络环境创新形式营造氛围提高实效

准确把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自觉确立均衡发展教育理念,进而探讨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对策,是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探索建立一种有效的校本教研平台,从而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育教学能力强、专业化水准高,均衡发展的优秀师资队伍,一直是我校为之努力的目标。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研模式的深刻变革,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的普及和使用,对于如何使教研工作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促进传统教研模式的根本变革,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校本教研方法及成效的探索,有助于学校在实施新课程中随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动态、及时校正研究方向,从而推进新课程的健康发展。

一、创新校本教研形式

传统的学校教研活动,因为受学科、内容、时间等条件限制,很难做到全员参与,即便参与,活动的议程固定,发言人数有限,往往由专家或领导主讲,其他教师参与讨论。这样的形式很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虚假教研,因为大家不好意思明确提出反对意见,有的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当面指出别人的缺点、考虑不成熟不愿意发表看法等。被动听众多,效率较低。通过网上教研,可以不受这些因素制约,经过缜密思考的书面语言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表达方式也会委婉多了,真正实现交流对象的角色平等(因为在网络上,发言人可以是真名,也可以是化名),交流机会的充分均衡,实现无障碍的参与与探讨。这种新型的教研形式,弥补了原有教研模式的不足。

1、备课中心

篇4: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困境与出路

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为了避免学生增加上学成本,最大限度地普及义务教育,我国在“撤点并校”的改革浪潮中,保留了许多必要的农村教学点。这些教学点的存在,为农村孩子们的上学提供了方便,更好的普及了农村地区的九年义务教育。不过,因为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的农村教学点,尤其是边远地区的农村教学点,跟不上国家快速推进的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出现了诸多困境。本文希望通过自己对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困境罗列和有限建言,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困境出路

前些日子,我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今年的3月28日至4月1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云南、贵州考察时指出,贯彻党的**大和两会精神,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重点难点都在农村”。

看到这些消息,我感受颇多,作为一名国家级贫困县偏远农村农村教学点上的青年教师,我清楚地知道为什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因为自己有机会能够亲眼目睹农村教学点,尤其是边远地区农村教学点在推进教育信息化途中的发展困境。刘延东副总理强调,“要加大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力度,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孩子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她还说“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办好必要的村小、教学点”。那么我们现实中,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办好了吗?办得怎样呢?据笔者调查,大多的村小和教学点都是在困境中艰难发展。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困境不是一下子出现的,这里有着历史的、现实的原因,也有着和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我们需要为这种困境寻找出路。

一.农村教学点教育信息化的困境

gg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我国的城市发展比较起来,农村的整体发展还是缓慢了许多,尤其反映在城市农村的教育方面。十年前的20**年8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但是十年来,我们看到的是“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局面并未全面实现,这种差距正在逐渐拉大。那么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以为是以下几点:

(一).客观存在的困境

1.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与不均衡的困境

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项目建设。我县的财政收入总体有限,本来教育的投入就不足够,还要优先对县城学校大力投入。剩下的农村教育在信息化方面投入就已经不足,丹就在这不足的教育资金中,还是对乡镇所在地的农村中小学校进行资金优先投入,真正轮到教学点上的资金分配已经微乎其微,大多数教学点仅能够维持正常的常规教学。尽管所有教学点也配备了仅有的一台电脑,但是电脑大多数用在了教学点领导办公和教师查阅资料方面,与学生的教育信息化学习方式还相差甚远。这样的现实状况从何谈农村教学点的教育信息化呢?

2.教育信息化硬件配置投入不足与不均衡的困境

多媒体教室的配置与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培训需要国家宏观调配,本来按照城乡均衡化发展的分配方式,配置与培训应该是互通的、均衡的。但是在现实的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事实上的投入不足与不均衡。据笔者有限的调查所知,目前的农村教学硬件配置分配方式是优先乡镇所在地学校的硬件配置,然后才是农村教学点上配置。这种分配方式客观上使得不同地域的儿童无法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

3.教育信息化师资投入不足与不均衡的困境

现在农村的教学点,不要说与城市学校相比,就是与农村的乡镇所在地小学相比,也明显存在教师老龄化的严重趋势。老教师有着丰富的传统教学经验,但是在学习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继续学习。他们至今采用的仍是传统教学模式,孩子们享受不到信息化教育带来的乐趣。笔者所在的教学点是一个相对较大的教学点,共有18名教师。其中45岁以上的教师就有14名,占全体教师的77.8%。四名年轻教师的教学模式虽有教育信息化的影子,但是没有影响老教师的教学却被老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所同化,因为年轻教师的童年本来就是在传统教育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更容易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上课。而城市学校,或者说农村乡镇所在地小学的教师结构要比教学点的教师年轻化得多,他们的校园环境有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开展。这就是师资投入的不足与不均衡的困境。

4.教学点教师的工作量大制约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在当今农村教学点,负责人与教师都是要代课的。他们面临的教学现状是“学生不多学科多,教师不多代课多”。在这样的教学实践下,我们教学点的老师被要求都是全科教师,门门功课都能代,这样的教学必然头绪多,工作量大。每周上课是学生多少节课,教师多少节课,教师每节课都在课堂势必会影响自己的备课时间和效率,可是不在课堂学生又面临无教师上课的尴尬局面。这种环境下教师们即使按照传统复式教学模式上课都很辛苦,如果按照信息化教育的模式他们则根本没有时间去操作。

篇5: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仅能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能使学校成为教师不断学习、成长、提高的学习型组织。下面是有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欢迎参阅。

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范文1

在新课程改革体系下,教学研究的重心已下移到学校,要求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不断学习成长、提高的学习型组织。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余杭区教育局“关于加强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立足“校本”,改善机制,搭建平台,学教并重,铸造品牌。

1、立足“校本”即树立校本意识,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所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一定的教研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教育、教学。

2、改善机制。进一步完善教学研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教导处、教科中心、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等多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校级领导、中层领导、教研组长要勤于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说课、评课、个人反思等多种种活动,发现问题、反思教学、探索规律、提炼经验。减少评价式听课,增强指导性听课,以解放教师思想,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逐步使整个教研管理机制呈现更加人文化、科学化的教研氛围,使全体教师、领导都在研究的状态下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

3、搭建平台。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教师与外界经常保持沟通联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把最新的教改信息、教育资源提供给广大教师,并及时把教师的阶段性成果推向教师群,推向社会,铸造我校的品牌教师,也以此提高教师教育研究水平,促使教师由“教书型”向“专家型”转变,也促使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学教并重。校本的主体是学校中的教师。过去重视教师的教,但在新课程背景下,也要强调学。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学习风气最能影响学生和社会的风尚。只有热爱学习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学生,才能营造出整个社会热爱学习的良好氛围。新课程――新理念――新探索,更需要教师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当作自己职业生涯的一部分。

二、校本教研基本理念

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任务

在先进教育理念与千变万化教育实践之间沟通桥梁,使先进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实践并产生积极的成果。把教师从单纯的课程被动者角色中解脱出来,真正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创生者。创设一种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学校文化环境,使学校成为一个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提高的学习化共同体。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

四、校本教研总体要求

校本教研的重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生长点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素质提升上。

五、校本教研管理与活动机构

建立层层管理、逐级落实、全员参与、整合发展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构,确保校本教研工作落到实处。机构如图示:

六、教研时间

1、校级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第3节

2、各年级各教研组活动时间:七年级――文科单周周五第5、6节

各年级各教研组活动时间:七年级――理科与技能学科双周周五第5、6节

年级各教研组活动时间:八年级――理科单周五第5、6节

各年级各教研组活动时间:七年级――文科与技能学科双周周五第5、6节

各年级各教研组活动时间:九年级――随机活动为主

3、中层学习活动:单周周五第4节

4、个体互助活动:教师自定。

七、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灵活运用理论学习、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骨干教师对话、说课、听课、评课、录象课观摩、专业人员与骨干教师合作研讨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倡导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学科事例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方式等多种教研形式,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探索周、教学开放日等,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为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即教师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思考、审视、分析。自定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培训计划以及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并形成研究性论文。

2、同伴互助。以学科小组或课题组为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各抒已见;以教师产生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名刊及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另一方面将专家、教研员请进学校,引进他们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八、校本教研活动的管理

1、教务处组织教研组制定学期教研计划,并由教务处审核。

2、教研组做好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和教研活动总结。

3、教研实行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结果制度。

4、教研组成员人人参与教研并实行考勤。

5、下教研组行政人员应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协助教研组长做好管理工作。

6、各教研组活动情况应及时汇总反馈。

九、校本教研的保障与奖励、

1、学校为教师开展教研提供硬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校园网、图书馆、音像资料室,为教师学习、收集理论资料提供条件。

2、将教师的提高与教师“发展性评价等级”结合起来。

3、每学年评选“优秀教研组”、“优秀备课组”和“年级组”,并给予表扬奖励。

4、对优秀的教师个人,派出参加各组专业培训。

5、与教师个人期终“教育教学量化考核”挂钩。

十、本《实施方案》自20*年2月1日起施行。相关的具体制度见《临平三中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范文2

一、指导思想

20*年是我校*”规划的关健之年,又恰逢我校创建“合格学校”。我们要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统领学校发展全面,以创办家长满意的革新小学为宗旨,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瞄准“精品化、特色化、高质量”的努力目标,不断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品位,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

二、工作目标

办学条件再上新档次,教育质量再创新成绩

三、工作重点

本学期学校工作的重点是:

紧扣一个中心:创建“合格学校”

突出两大主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优化三大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管理。

开展四大活动:养成教育成效展示活动;教师专业成长汇报活动;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保合格学校创建活动。

四、主要工作内容与措施

(一)、加强班子建设,造就一支勤奋务实、团结奋进的行政领导集体。

1、学校行政班子肩负学校兴衰大任。班子成员严于律已,既要扎实工作,又要开拓创新,更要讲求实效。既要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又要身先士卒,更要讲求原则。

2、坚持一周一次行政例会制度,认真小结一周开展的各项工作,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帮助年级组教师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努力做到每周至少听评两个年级的一节课,每周至少参加一次学科教研活动。

4、带着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安全第一的理念,讲学习,讲团结,讲奉献,讲廉洁,工作程序规范,要逐步成为校长的得力助手。

5、教研组和少先队要建立并不断充实自己的网页。

6、认真组织和参与每周一次的教育教学管理督查活动,督查情况及时通报信息,保证严格公正。

7、对分管的工作,组织的活动有计划、有方案,工作成效要处于全镇同类学校的前列。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群体。

1、继续完善教职工岗位目标管理考评制度,确保考评过程严肃公正,考评结果真实可信,并作为教师评先评优和奖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2、继续完善教职工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教职工结构工资发放制度,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3、教师要严格遵守我校的规章制度,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关爱每一位学生,尊敬每一位家长,珍惜每一天时光,做好每一项工作。

4、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每周例会学习“名作鉴赏”,提升艺术品味,探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交流思想,统一认识。鼓励教师网上学习和研讨,开拓交流范围,建立教师自己的博客网页。

5、制订并落实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培养,要出一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要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6、严格执行督查力度,组织开展好“家长评教”、“学生评教”活动,严厉打击师德违规行为。

(三)、加强德育建设,努力建构具有民工子弟学校特色的德育运行框架。

1、抓好三大主题教育活动,即以“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为指导,以“忆奥运”为主题,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主题教育,以创建“合格学校”为主题,开展“波罗兴衰,我的责任”主题教育活动,以实现“诚信师生”为目标,开展诚信主题教育活动。

2、三大阵地建设。橱窗、广播站是学校重要的宣传阵地,学校网站是学校唯一对外宣传的窗口,这三大阵地要加强管理,精心组织,及时做好新闻发布,好人好事宣传。广播站要及时宣传报道校园新面貌,新气象,新风尚。学校网站要在第一时间内把校园动态信息及师生作品等及时上传发布,通过网站新闻、留言板、论坛、博客等多种形式,波罗学校小网站特色。

3、加强各项基本建设

①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继续开展星级学生评比。②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创建班级文化特色,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重要指标。③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优秀班主任评比,举办优秀班主任教书育人经验交流和征文活动,鼓励优秀班主任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四)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探索校本教研新路子

1、加强管理,落实常规,抓教学秩序规范,活动计划落实,教学目标落实,教学环节落实,学习过程落实,遵循教研要“深”,备课要“评”,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这十字教学方针,把教学工作常规抓实抓细。

2、目标管理,分级负责。做好各学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的管理工作,采取不同形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跟踪,监测与调控,实行分级把关,即:教务处抓现阶段目标落实,年级组狠抓单元目标落实,教师抓课时目标落实。

3、课堂调研,现场指导。学校领导坚持听课、深入课堂听课调研,现场指导教学,采用两种方法:①调研课:事先通知教师,教师有准备上课,上课结束后组织教学调研,检查教学效果。②推门听课:事先不通知教师,听课后将意见反馈给教师,以便及时把握教育动态,掌握第一手资料,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4、校本教研提高质量。教务处将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指导和检查,依据《优秀教研组评选条例》,每月评选优秀教研组。教研活动要重点抓好教师个人研修课,教师个人研修课按照“个人主备、主备说课,小组研讨、主备上课、小组评课、个人反思”六个环节进行,要求每人在教研组内轮流上好研修课,做到研修活动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创出本教研组教研特色。按照局要求,抓好教学比武活动,精心组织好对家长开放日活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5、用好专用教室,争取让专用的设施设备为教学作最大限度的服务。逐步建设好体、艺、科学等教研组。

6、抓竞赛活动,促素质提高。要在抓好学生语文、数学等各学科竞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型竞赛活动,努力创建书香校园。

(五)努力营造安全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切实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做到“校园零事故,安全又文明”。

1、做好安全责任书的签定,学校与教师签,教师与家长签。

2、开展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养成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规范学生上学、放学、*、活动行为,谨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4、日常安全隐患排查常抓不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

5、每位教职工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思想,牢系安全健康这根弦,形成哪里有岗位,哪里就有安全责任的意识。要根据新形势,采取新办法,确保学校稳定和谐发展。

希望通过以上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激励广大师生团结奋进,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扩大对外交流,丰富办学内涵,齐心协力创建成功,再造辉煌。

校本教研工作实施方案范文3

一、指导思想

立足学校实际,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实际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校本研究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管理制度

1、建立理论学习制度。采取定时与即时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校本培训,引导教师学习新课程教学理论。

2、建立对话交流制度。本校教师就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互相对话、深度会谈、专题研讨,实现信息交换、经验共享。

3、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坚持“教学即教研,问题既课题”的原则,以教育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课题,深入探讨,形成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定期开展课改专题教学研讨、观摩活动。。

4、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将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绩效纳入工作实绩考核的内容,将教研工作情况作为新课程实验评估、年度考核的主要条件之一,并定期对教学研究成果进行评定、奖励。

三、组织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校本论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示范课、研究课、说课、听课、评课、专题讲座、骨干教师与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合作等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总结”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具体措施

1、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教研理论水平和教研工作能力。明确目标要求,教师要有笔记、体会,让最新的研究理论和典型案例准确及时地深入到广大教师中间,为开展群体性研究活动提供保证,积极营造老同志只争朝夕,年青同志厚积薄发的浓郁学习、研究氛围。每学期末组织全员参加的政治、业务理论考核工作。

2、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抓住“推广和应用‘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契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使教师能把课改的新理念和远程教育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际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奠基础。

3、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有计划的开展“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教学指导、示范课、研究课”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提高教科研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师坚持每学期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重点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改理念。每学期各教研组组织研究课、观摩课不少于3节,交流活动不少于3次。

4、实施课题引领作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课改。努力探索适应课改需要的教学模式和适应学生实际和学科特点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在《如何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推广和应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课题引领下,教研组要把好学校课题与分组课题的关系,把好组课题与个人课题的关系,提高指导教学实践、研究的实效性,确保学校的教育科研规范、有序。

5、进一步整合教研力量,充分发挥镇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建设一支有活力的专兼职相结合的教研队伍。积极推广校级教研,要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继续坚持手拉手活动及结对拜师活动。每位教学骨干重点跟踪一名教学教研有困难的教师,帮助他们进行教材、教法的研究,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及学生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保障措施

1、加强教研室和教研组建设,保证组织人员、措施制度落实到位,经费投入落实到位。

2、充分引导教师利用互联网的强大优势资源作好反思、交流、研讨工作,打开眼界,及时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资源信息,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信心和热情。

3、注重教青年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教研成果奖励制度,鼓励全员积极参与校本活动,提高校本教研的效果。

4、学校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购买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订阅一定数量的教育教学杂志,为教师学习奠定物质基础。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