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加深了学生理解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论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加深了学生理解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14

论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

范家屯镇郊中心校姜淑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电脑的广泛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许多学校已得到广泛运用。但是多媒体信息手段使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老师有时能从课文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多媒体信息手段用在提高课堂效率、培养能力、加强审美教育上,恰到好处,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时在教学中滥用多媒体信息手段。因此我们要防止多媒体信息技术无意义的大拼凑,降低教学效果,而要根据教材、学生、媒体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媒体,以期达到最优化的效果。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反复实验,不断探索,教学之花,必将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如虎添翼。

整合运用多媒体信息手段,直观生活的教学情境使课堂变成“彩色、立体”而非黑白、平面的。同时,课堂也成为学生想象的天地,创造的源头,益智的场所,冶情的时空。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多媒体信息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给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动力。它不受时空限制,直接表现多种事物和现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充分感知,更重要的是,它感染力强,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刺激记忆和应用。可以事半功倍,课件的运用为新课程的实施插上翅膀。

如《题西林壁》这首诗,在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诗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岭”、“峰”的直观现象,我用课件出示两张图片,展示了庐山两种不同的现象:从正面看,它是一道峭拔的险峰;从侧面看,它是一堵逶迤的山岭。学生从画面具体形象的感受中,不仅明白了“岭”、“峰”两种不同的概念,而且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得的印象也不同。在讲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诗时,我又适时出示一张图片,展示出诗的情景,创设了诗的意境:因为“我”置身于庐山中间,处在群山环抱之中,不能不受到它的限制和影响,看到的都是些片面的、局部的东西,因而对于它的整体、全貌,反而无法弄清楚。一张具体形象的图片,加深了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进而领悟了诗人所提出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深刻的哲理。

再如学习《刻舟求剑》一课,教学的重点是理解文中的寓意,而这个寓意对二年级小学生来说,又是教学上的难点。上课时,我出示一场动画,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宝剑从船上掉进水里,船开走而落入水中的宝剑却没有随船走动,船上岸后,仍从船舷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宝剑,显然是捞不到的。经教师引导,学生轻易地就领会了课文的寓意: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处理事情,而不能用固定的眼光看问题。像这样深刻的哲理,如果不是借助多媒体动画,小学生是很难学懂的。

大海是神秘而诱人的,大海怎么会唱起欢乐的歌呢?课文《大海的歌》描述了大海美丽的景色和海港繁荣的景象,赞颂了祖国建设的新貌。在课中,我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一段“浪涛声”。只听得喧哗的浪涛声中传来了几声海鸥的鸣叫,是那么逼真,那么使人神往!学生似乎一下子来到了烟波浩渺的大海,和大海一起欢歌,一起涌上无数朵感情的浪花……学生和课文中的“我”融成一体,正驾驶语言文字之舟开着一道道“爱我大海,爱我中华”的波澜。同时,在这特定的意境中,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了自然的美,激发起对祖国深深的爱。

篇2:根据文本不同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

根据文本的不同特点运用多媒体课件

汪清三小孙颖

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课堂多媒体占了重要的位置。但我认为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要适当,不要让多媒体抢占了学生的思维、教师的地位。下面我就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第四册《雷雨》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本节课,我通过钻研教材,设计了符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描摹景物时用词、造句的生动、形象,并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进行传统文化渗透。

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为了使学生更真切地感知雷雨的景象,我设计如下的情境教学环节:学生读课文前,欣赏多媒体课件,显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到了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不仅如此,我让学生结合图面和课文的语句,来说说这样的天气能用哪些成语形容。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来,有的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有的说倾盆大雨、瓢泼大雨,还有的说雨过天晴、太阳高照等等,可以说本课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也促发了形象思维活动的展开,从而,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文本,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在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这一课时,我以第二幅插图为背景,引出秋天里小枣树会结果,小柳树不结果的不同之处,之后引导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用评价学生朗读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重读“又大又红”。又以口述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如:这时小柳树看看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己却不结果,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又说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进入“朗读快乐屋”,让学生自主选择当小柳树、小枣树和旁白,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角色朗读,不仅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还调动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以生为主体。

教学《小池》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在欣赏小池的美丽景色时感受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

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感受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腾,由此读出小动物们不同的语气特点。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识字教学,渗透祖国传统文化

我们的语文课文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知识,有些知识不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讲讲就能让学生明白的,所以这个时候就要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篇3: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提高幼儿语言教学

浅谈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提高幼儿语言教学

白城市镇赉县黑鱼泡镇中心校赵荣珍

在科学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科学技术去开发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创造力为主要目标。为此,多年的参教中,我尝试了许多教育改革的手段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手段是将多媒体计算机引入教学活动中。特别是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开展的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单调呆板,使课堂教学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童心、童趣,活跃了幼儿的思维,激发了幼儿的表达的欲望,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有着深刻的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幼儿对有色彩的、有声音的、会变化的刺激物最感兴趣,注意力最能集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将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信息加工合于一身,融视、听、动觉于一体。激发幼儿的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培养幼儿听说能力。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创造性、感知能力和幼儿的创新能力。因此,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班语言活动中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吸引幼儿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那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对某一事物的长期注意呢?以往我们在幼儿语言教学中,运用一些相关的教学内容的图片、挂图等单一的形式。久而久之,已经适应不了幼儿的需要,不能吸引幼儿的眼光了。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可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形象化语言,极大地刺激了幼儿的感官,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因此,我们利用多媒体具有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等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方法,来实施幼儿听读游戏,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到语言易学且爱学、乐学。如我们在开展语言游戏“鼠宝宝找朋友”,当幼儿看到显示屏上出现形象生动、富有动感的小动物如:小鸭、小猫、小青蛙和听到逼真的动物叫声时,都情不自禁地模仿各种小动物走路的姿态和叫声,并很快知道各种动物的名称,将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在老师的启发下大部分幼儿还学会了正确运用跑、跳、爬、跪等动词,他们边做动作边说:“小青蛙跳跳跳”“小鸭子跑跑跑……”整个过程,引导幼儿去发现小老鼠的朋友是谁?是会跑不会跳的小鸭子?还是不会跑也不会跳的布娃娃?是会跳不会跑的小青蛙?还是会跪也会跳的小猫……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幼儿构建了通向语言的桥梁,幼儿的学习情绪高涨,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很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幼儿思维活跃,乐于表现,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学习。

二、运用多媒体,为幼儿学习语言营造氛围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兴趣维持的时间较短。但是,媒体教学凭着它的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和良好的语言环境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兴趣达到最高点。就拿语言活动中《会变色的蜗牛》为例,传统教学就是老师讲述“熊妈妈开了一家水果店,里面的水果又甜又新鲜,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说完就出示各种水果图片,让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颜色,接着出示“小蜗牛”图片,让幼儿知道这是一只神奇的小蜗牛,即“小蜗牛吃了××(颜色)的水果变成了××(与水果颜色相同)的小蜗牛”,幼儿学习这句句型是相当困难的,往往使幼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后,当屏幕上刚一出现熊妈妈的水果店时,小朋友的积极性就来了。在老师点击出小蜗牛正在大口吃水果的画面时,也点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都情不自禁的跟着老师“啊呜,啊呜”地边做边说了起来。这时,教师马上将画面切换到变了色的小蜗牛,将幼儿的情绪拉到至高点。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和幼儿一起发现原来小蜗牛吃了什么颜色的水果就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促进了幼儿的语言学习。

三、运用多媒体扫除讲述教学活动中的障碍。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经验、表达感情、接受和积累知识、进行交际的工具。而幼儿时期正是人的一生中学习、掌握口语最迅速的时期,即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教看图讲述《猴子过河》时,目的是让幼儿能正确地表述一个事物,进行一句话训练。其中底片是河上有座独木桥,河对岸树上结满了桃子,拉动片是老猴子带领一群小猴子在河对岸玩耍,教师问:“猴子看到河对岸树上结满了什么样的桃子?”这时幼儿思维活跃起来,回答“结满了又红又大的桃子”、“结满了又甜又脆的桃子”、“结满了散发清香味的桃子”。让幼儿由一件事联想到表达这一事物的许多词。

讲续编故事《战胜大灰狼》,目的是对幼儿进行一段话的训练,通过投影引导幼儿进行扩散性思维,编出了几种比较精彩的结尾。在教学中,首先进行词的训练,再进行一句话的训练,然后进行一段话的训练,由简到繁,逐步培养幼儿探求问题的能力。根据投影的不同内容,灵活掌握发散求异。发散面越广,构成故事的编码语言就越多,孩子们的语言就越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积极性越高,教学效果也就越好。同时,利用投影发展扩散思维,还为幼儿养成了善于多方思考的好习惯。

四、丰富语言情境,使其活跃思维,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学材料进行巧妙的编辑和组合,设置思考点,引导幼儿思维,从而在幼儿语言与思维的整合教育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让幼儿能创造性的运用语言如:诗歌《夏天的歌》教学中,课件的使用,让幼儿始终处于夏天的蝉鸣蛙叫,荷风细雨的意境之中。为了引发幼儿积极的思维和想象,课件中一个稚嫩的声音还发出了热情的邀请:“小朋友,你们知道还有谁在夏天唱歌呢?”。目的是为了制造悬念,让幼儿积极思维,想出小动物唱歌的情景。这样不但增强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调动了幼儿的思维,使幼儿的语言和思维达到完美整合。

总之,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优点。它具有生动性、趣味性和变化性,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和教师讲解,可以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引起大脑皮层的强烈兴奋,增强记忆效果。但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悉心体察,精心施教,更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不断创新。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巧妙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幼儿的思维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促进了幼儿主动学习和语言创新能力的发展,是推动幼儿自身创造性素质生动、活泼、积极发展的有效途径,使活动教学更富有生命力。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