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兴化教育资源网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建设兴化教育资源网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14

建设兴化教育资源网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校赵俊

【摘要】网络教育资源是现代信息化教学的基础,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不断推进,互联网中的信息资源正在以指数方式增长,这些庞大资源不仅在内容上多种多样,在表现形式上更是丰富多彩。它对教育领域的冲击与渗透使得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受到重视,并随之出现了新型教学模式,然而,海量的网络教育资源既为教育带来了强大的服务功能,也为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教育资源具有数据量大、形式多样、针对性强、教育性强等诸多特点,如何将分散、无序的资源整合起来,使用户能方便、高效的将其利用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之中,并在大范围内实现共享是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者必须慎重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资源网网站建设教育均衡

为了缩小我市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促进校际交流,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须筹建教育资源网。

一、建设教学资源网的必要性

1、建设教学资源网可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当前我市各校教育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很多优质教学资料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从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这个角度来讲,共享这类优质教学资源,可以帮助提高教学质量欠佳的学校的教学成绩。

2、建设教学资源网可以促进校际交流。

去年,全市评选了相当部分的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也拥有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通过资源网,发布他们的教学资料,通过在线交流,定会促进师与师、校与校之间的交流,扬长避短,共同进步。

3、建设教学资源网可以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

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和教育的振兴,师徒结对、以老带新是培养年轻教师的重要方式,但部分学校对年轻教师的培养重视不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通过资源网,年轻教师可以更快更自主的学习前辈的教育思想、理念,从而缩短成长期,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兴化教学资源网是必要的。

二、建设教学资源网的可行性

目前我市各学校基本实施了“校校通”工程,各学校基本建设了目前较为先进网络硬件环境,从硬件需求来看,共同建设教学资源网是可行的。

现在很多学校都实行无纸化电子办公,许多教学资源都是电子稿,大多数教师都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办公相关的操作技能,从软件需求来看,共同建设教学资源网也是可行的。

各中小学都有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他们当中有很多计算机操作高手,还有很多教师都有个人网站,架设教育资源网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从技术需求来看,共同建设教学资源网更是可行的。

三、教学资源网应具有的相关功能

①注册功能。为各学校、教师个人提供用户名和密码。

②上传功能。方便各学校、教师个人上传提交优质资源。

③下载功能。方便各学校、教师个人下载同行资料,相互学习。

④留言功能。为师生提供交流平台和对资料质量监督功能。

⑤评论功能。为师生提供对资料评价功能。

⑥检索功能。方便师生快速查找所需要的资料。

⑦排名功能。为各学校考核提供公平公开公正的数据依据。

⑧………其它待完善。

四、教学资源网具体实施方案

1、资料来源

教育资源网主要是收集分类汇总各校优质教学资源,这些优质资源应包括:

①教师进行备课的优秀教案、教学参考、练习、试题及相关的辅导材料与辅助资料;

②制作教学课件的各种图片图像、音效、视频、动画片段等素材;

③课堂教学或网络教学的课件等;

④学生课外学习以拓展知识面的学科知识博览和第二课堂活动的科普知识。

⑤优秀教师示范课的现场实况录像,或上课文字实录,说课稿之类。

⑥跟教育教学有关的视频电影。

各学校在资源网以学校名称注册为会员后,通过网站的上传功能,为资源网提供上述资料,待管理员或资料审核员审核后发布。

篇2: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县在实现县域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伊通教育。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的同时,县委县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伊通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组织协调并及时解决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领导,努力构建伊通教育均衡发展新局面。到**年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统筹规划城乡教育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等途径;并采取措施建立完善了教育经费持续增长和均衡分配的保障机制、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师资合理流动机制、生源调配机制和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机制等,推进我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实现了新的跨越,初步实现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实现“五个一体化”: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现城乡教育责任考核一体化。

改造农村薄弱学校,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是要形成政府主管、教育部门和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一是加大县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和投入力度。确保公办中小学教职工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并做到逐年增长。二是完成“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建立起制止发生新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稳定机制。在上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拿出了()元,用于化解义务教育债务和对乡镇薄弱学校校舍和场地进行全面改善。三是完善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把当地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发展状况纳入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政绩考核内容。将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城乡教育一体化水平的情况,确保教师工资、中小学公用经费、校舍建设维修改造经费等教育投入情况,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

二、科学合理布局,实现城乡学校规划建设一体化。

首先是推进学校布局合理化。为了解决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子女享受平等受教育权利和优质教育资源需求问题,我们征求多方面意见和建议,科学合理地制订并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合理整合教育资源,有计划地撤并布局不合理的村级小学,特别是“微型”学校和“微型”班级。其次是实施学校建设标准化。政府加大了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加快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近年来总计投资()元,改造危房()平米,撤并村级小学()所,基本消灭D级危房;中小学校布局基本合理;学校设施、教学设备基本达到建设标准,基本实现相对均衡化。

三、激励约束并重,实现城乡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点要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认真实施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进一步发挥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县教育局每年组织骨干教师到外地参加培训学习,并举办各学科名教师的教学研讨课,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二是积极推进学校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实行“资格准入、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年、**年招收的300多名特岗教师全员分配到农村学校,为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三是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理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培训职责,推进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层次。每年都对农村教师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全面轮训,有计划组织农村教师到县内外参加培训学习,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加大扶持力度,实现城乡学校教学条件一体化。

篇3:以资源整合促进区域课改均衡发展研究

以资源整合促进区域课改均衡发展的研究

摘要: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基础教育逐步走均衡化发展之路。统筹教育管理资源、师资资源、基本建设、生源配置,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适度集中办学,坚持特色化、个性化办学,树立均衡化发展的意识,才可能促进基础教育全面、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把五、六年级学生集中到总校寄宿或寄读,把由此而节省下来的教师重新调整,实施轮校走教制,解决了以下三个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开发校本课程抓实“综合实践活动”。将校本课程向当地经济发展挂钩的方向转化。整合信息技术、农远设备与课堂教学为一体,深化课改工作。以资源整合促进区域课改均衡发展,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调整教师结构和生源结构使之与信息、农远设备、课堂教学达到有机整合,使学校的课改工作得到了顺利开展和均衡发展。

关键词:整合课改

正文: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基础教育逐步走均衡化发展之路。统筹教育管理资源、师资资源、基本建设、生源配置,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适度集中办学,坚持特色化、个性化办学,树立均衡化发展的意识,才可能促进基础教育全面、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办好农村义务教育,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调整生源结构和师资结构,压缩村小规模,消除学科偏差,促进中小对接

20**年开始我们把五、六年级学生集中到总校寄宿或寄读,把由此而节省下来的教师重新调整,实施轮校走教制,解决了以下三个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

1、解决了村小师资不足、不均衡问题。

2、消出了五、六学年村小和总校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偏差,使村小的五、六年级学生与总校的五、六年级学生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为初中的学科教学打下了基础。

3、促进了中小顺利对接。过去我们在中小对接方面只注重了初一入学人数的对接,而忽视了学生在生活习惯、学习基础、校园人际关系、学生心理等方面的对接因素。往往造成刚入学呼呼拉拉,三两个月稀稀拉拉的生源不稳定现象。五六年级提前寄读寄宿,在生活自理、学习习惯、学生心理、校园人际交往等方面为初中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较好基础,初中入学率达到了百分之百,而且巩固率比较稳定。

二、利用当地的经济资源和自然资源,搞好综合实践活动。

开展《以资源整合促进区域课改均衡发展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以来,在教育局、教育科研所、教师进修学校等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充分利用对当地资源优势,开发校本课程抓实“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了《植物标本制作》校本教材。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实践,采访林业工人和当地农民,同时让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去考察、了解我镇自然生态现状,采集植物径叶按乔木、灌木、草本、藤蔓等进行分类,制作了许多精美标本,通过综合实践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了解家乡,从而达到了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教育目的。

社会调查采访、植物标本制作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社会交际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也为学生习作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和自然常识素材。使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得到整合。学生习作心中有数,眼中有物,笔下有情。社会实践活动改变了当今家庭“小皇帝”生在此山中,不识山中物的孤陋寡闻的现状,“小皇帝”们“微服私访”,与大自然溶为一体,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山川河流间的产生学习的灵性,产生创新的欲望。植物标本制作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实践中,学生知道了采集植物标本对不同植物要选准不同的季节,学会了选样,烘干,平压,颜色衬托,形态摆放,说明填写,分类封存等一系列制作程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艺术审美能力,把生物课、物理课、化学课以及美术课、语文课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于综合实践这一广阔的课堂之中,达到了自然资源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目的。

三、整合当地人文资源,开展礼仪文化教育,将校园礼仪文化与旅游市场结合,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制度专栏

热点制度职责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