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成长中作用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成长中作用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12

浅谈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河北省青县清州学区刘缺屯小学徐俊婷

摘要: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教师成长的主旋律。随着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更丰富的资源、更优化的过程,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提供了最佳发展平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它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师隐性知识的挖掘。通过撰写教育叙事,提倡教学反思等途径,可以让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得以传递,进而实现教师知识的共享、管理、创新和价值增值,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课程改革、网络信息、网络教研、专业成长、

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人们通过网络技术获取了大量的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面。同时,我国的教育信息化正在寻求纵深的突破,而作为理论支撑的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却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与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态势极不相称。因此,教师专业化要通过一个个教师具体而微的专业活动来实现的。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来自教学一线优秀教师的专业发展理念、模式、工具、策略和实践经验是教师交流观摩的必要条件。那么信息技术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信息技术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随着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更丰富的资源、更优化的过程,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提供了最佳发展平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它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促进了教师隐性知识的挖掘。通过撰写教育叙事,提倡教学反思等途径,可以让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并得以传递,进而实现教师知识的共享、管理、创新和价值增值,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1、利用网络渲染,激活学生思维

在《颐和园》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观看颐和园的视频,让他们感知颐和园的美。悠扬的音乐、逼真的画面使学生们兴趣大增。学生无拘无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学生通过朗读全文来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创设虚拟网络,轻松获取知识,突破重点、难点。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教学准备时,我搜集了颐和园许多相关资料,如图片、音像、古诗、对联、美文等制作了网页型课件,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并引进课堂,进行了的尝试和探究,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尤其是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自主探究自己喜欢的景点,品味颐和园独特的美,同时也避免了学生上网的盲目性。

篇2: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几点认识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几点认识

古田县实验小学彭远声

我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普通教师,从91年毕业到现在已经在教育事业这个战场上奋斗了二十二年,蓦然回首,惊叹岁月匆匆,几度风雨春秋,几度失败与彷徨,几度求索与坚守,惶恐的心又多了一份成熟的回眸。现将近年来的“心得”整理起来,汇报给大家。细细品尝这些所谓的心得,却发现泥沙俱下,珍珠不多;若作为我个人的成长记录,便倍感珍贵。

现代教师职业是一种要求从业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修养的专业。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的水平是构成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部分,这三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作为数学教学第一线的我们应怎样有意识地提高这三方面的水平呢?

一、善于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学生的成功取决于教师的高素质。资料显示,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教师拥有的知识是密切相关的。一个学科教师具有所教学科的知识、技巧对有效的教学来讲是非常有益的。研究还表明,宽厚的综合知识基础对教师的教学成功也是大有益处的。因此,善于学习,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应该是我们教师自身的不懈追求。扎实的学科知识可以促进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理解,对学科教学的理解,这不仅是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的基础,更是制约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瓶颈。我们可以自主地学习学科知识、体会知识背后藏着的方法、思想,进而提高学科素养。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要想在某一方面强于别人,高人一筹,出类拔萃,非要多下功夫,刻苦钻研不可。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我认为,小学生要学的数学知识太简单了,自己拥有的知识绰绰有余,没有必要再进一步学习了;我甚至还认为:只要把小学生要学的内容都弄懂、弄通就行了,至于一些深奥的数学思考题学生以后可以去学。比如:对于这样一道列式计算题:5除一个数商4余3,求这个数是多少?学生用方程解答,解:设这个数为x,方程x÷5=4……3,学生的想法对不对?如果不对,又该如何指导?显然,问题的焦点在x÷5=4……3,它是不是方程。而x÷5=4……3,等号的右边不是一个数,所以x÷5=4……3不是方程。又如:x+y=y+x是不是方程呢?我们教师会根据教科书所说的概念来说理,书上说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因为x+y=y+x它是一个等式又含有未知数,所以x+y=y+x是方程;其实我们只要深入了解一下,就可以肯定的回答,x+y=y+x不是方程,因为它只是一个恒等式就如同2+3=3+2。小学教科书上的方程只是用描述的方法来下定义,而真正的方程应该是含有未知数的条件等式,这样就把恒等式排除在外了。这种把一个数学教师所拥有的学科知识降格为一个优秀学生是绝对不可以的。从中师毕业的我所学的数学知识本身就不丰厚,而函授、自考我们往往又选择中文专业的专科、本科学习,这种先天不足,后天又没有很好补救的现状离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又如在教学周角和平角之后,我让学生互相提出一些关于角的问题,(教师板书这些问题)并且讨论交流解决一下,在讨论交流之后,学生还有一些问题不知道答案。于是我说:这些问题,以后进一步学习角的知识时会明白的。遗留下来的问题中有两个是:0°角与周角有什么区别?有没有大于360°的角?课后,作为教师的我应坦率地承认,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才能使学生明白。出现以上的情况只有一种解释:该充电了。清醒自己数学素养的不足后,我下定决心,在工作之余挤时间学习,努力提高数学素养。只有自身的数学素养丰厚了,才能从容地准确地解答学生的疑问,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对一些数学是非题有准确的把握。

作为一个教者,仅仅是教材、教辅和教学用书等那几本是远远不够的,它不仅需要教的知识层面上深造,更多的是需要教育本质、教育方法和理念的更新。比如说数学老师一方面,必须基于小学数学内容的“一杯水”,来扩充“一桶水”。(“大学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初等数论”)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从学科视角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驾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需要,还应添加数学思想方法论、数学史、数学文化等方面内容。

多学一些数学知识,能提高我们的素养,解决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疑难问题。那怎样的学习比较有效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我们可以把阅读和做题结合起来,可以把做题与总结结合起来、可以把学习与运用结合起来,一些初中、高中的数学教科书有空可以读一读、也可以独立做一些难题,难题可以是教科书中的思考题,也可以是一些数学竞赛题,坚持一段时间后,我发觉自己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敏捷了,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在阅读、解题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分类研究,体会数学的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篇3:网络环境下典型课例反思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

网络环境下典型课例反思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32团中学李玉敏

摘要:专业的发展是提升教师专业地位的根本,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是学校发展与教育质量提高的基础。本文通过三个案例提出了兵团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解决途径,力求促进兵团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背景、教师专业发展、二师中小学教师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行各业的分工不断明确,社会对于人们的专业化水平要求是越来越高的。教师做为社会上一个独特的社会职业,其专业的发展是提升教师专业地位的根本,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是学校发展与教育质量提高的基础。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教师的专业发展宛如教育改革的推动力或火车头,可以带动其他各种层面的发展与改进”。众所周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网络的普及化程度迅猛提升。在教育发展的今天,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也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做为一名兵团的一线基层教师,以下是笔者就兵团二师中小学开展的几个案例研究对教师专业的发展的策略,希望能得到教育同仁和专家的指导和批评。

一、校本研究: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

当下,校本教研要求教师成为反思型的课程实践者,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思考与体验,而网络环境下典型课例反思研究正是进行有效的体验和反思的重要方式。网络环境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使教师受到情感的熏陶;网络环境又长于资源丰富,使教师能够得到专业知识的指引。网络环境下典型课例研究,促使教师通过对“教学事件”的分析,理解、体验隐匿在“教学事件”背后的教学原理。课例研究的另一个价值还在于:它可能为教师的“自我更新”和“观念转变”提供第一推动力。当教师参与课例研讨的时候,能够让教师开阔眼界,努力提高语文教师课堂教学优化意识,更好地进行反思。并以此对数学教师进行专业素养的自我培训,进而实现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校本教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教师反思就好比是精神上的新陈代谢。作为教师,每天都在教学的实践中积累着经验,如果不对此进行梳理,慢慢地,教师就会变成经验型的教师。反思可以提升教师现有的经验,把那些有效的经验升华为智慧与方法,把那些不良的无效经验清除掉。没有这样一种内在机制,一个教师就不会很好地成长。教师可以通过写日记、写案例、写随笔、教学后记、教师之间的讨论、对照理论反思等多种方式体现自己的反思;还可以作交流后的再反思,即在备课组或教研组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再进行反思。反思可以让教师养成思考与研究的习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育QQ群: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实施新课程数学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伴互助是关键。它是教师集体共同参与的一种校本研究形式。是以自我反思、自我开放为前提,以形成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经验分享、合作互助、共同成长的校本文化特色为归宿的一种新型的教研方式。其实质是教师作教学研究者之间的教学交往、对话、互助与合作,是教育智慧的互动互助。

为了提高课例研讨的互动性,教研室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探索新的互动模式。充分利用QQ,建立了数学科组教研群、各年级集备群,开展了“与新课程共同成长”教学大行动,充分体现了群体共同发展的思想。课题组每学期推荐一名教师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的教学案例,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备课,将教学设想发布在群中,其他成员随时进行评价。有关教师在群或论坛中发表意见。主备教师根据评论反复修改、试教,小组成功后再在教研组展示。课题组成员在网络教研论坛中再次发表评论,并合理评价等级。每一堂课都体现了教师集体的智慧,每一个教学细节都成为教育案例的场景素材,研讨的目的是促进全体老师在研讨、反思中实现专业成长。

篇4:教师个人成长规划

一、加强学习,在思想上创先争优。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牢记“两个务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诱惑和侵蚀,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树立人民满意的形象。树立善于学习、终生学习的观念,通过学习坚定政治立场,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增强责任感,在带头上创先争优。走在前列,作出表率,争创一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私奉献,吃苦在前,遇到困难不退缩,碰到问题不害怕,对于得失不计较,面对成绩不骄傲。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实实在在工作,实实在在为人。在工作上带好头,在学习上带好头,在团结上带好头。

三、开拓进取,在行动上创先争优。不断解放思想,破除因循守旧观念,增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做到工作思路有创新,目标任务有创新,工作措施有创新。要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不断适应新形势,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扩充自己的脑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篇5:教师专业化成长管理与培训策略的研究实施方案

教师专业化成长管理与培训策略的研究

实施方案

丰南区钱营学校*.9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实践意义

在教师继续教育教材《新课程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一书中说,“没有数以万计的教师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专业化能力的提升,就不会有课程改革的最终成功。”“教师的质量就是学生的质量……抓教师专业化成长就是抓学校办学质量……抓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在抓课改。”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和探索已经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新课程改革要着力研究的一个中心课题。理所当然地,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也就成为一所学校工作的核心之一。

目前,对于广大教师而言,新课程的理念在耳濡目染中已很大程度上被接受,但是,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外化为教育的行为,是成功实施新课改的瓶颈,而突破这一瓶颈的途径,可以说是唯一途径,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新的教学方法的实践者。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在给教师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对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区教师的专业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种培训、评比等教研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同时诸如名师工程、教师读书会、学科沙龙等各种新型培养模式也层出不穷,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我校是一所新合并的学校,初中部有16个教学班,小学部有6个班,在校生1120人,教职工81人,学校硬件设施完备,但缺乏相应的软件建设,教师主体是原钱营高中分流后留下的老师,30%是五里屯中学合并过来的老师,10%是原钱营中学的老师,10%是小学老师。四所学校教师刚刚合并在一起,没有真正实现融合的氛围,不少教师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育科研意识薄弱,教研达不到预期层次。有一部分老师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差,课堂不能吸引学生,教学效率无从谈起,更说不上有效,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和谐,在长期的苦耐穷磨中职业倦怠严重。但教师有积极进取意识,青年教师占主体,有一批有思想的骨干教师;班子成员团结一致,有钻研务实的精神;校长教育思想蕴积雄厚,在生本思想与合学教育方面做过研究尝试,尤其是在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以《引导教师在追求职业幸福中实现专业能力的提升》为题所做的有关讲座,在迁西校长培训班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另一个方面,学生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良好的学习风气,大部分学生不是学习差或不会学,而是根本不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通过教科研推动教师进步,提高教师素质,从而带动学校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所以我们学校具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需求和一定的研究基础。

因此从“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教师享受职业幸福”的角度考虑,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为着眼点,我校确定了“教师专业化成长管理与培训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这对于从根本上丰厚学校的底蕴,切实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对于教师树立专业自尊,促进自身成长及实现生命的价值和获得成功的愉悦、人生的幸福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界定与理论支撑

1.关于教师专业化基本概念的理论界定。

教师专业化是指“个人成为教学职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教师专业化过程并不以进入这个职业作为结束点,也不在早期教师职业的任何一点上结束。其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实施新课程以后的教师专业化素质结构包括七项内容: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想、专业道德、教育思想、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2.国外教育机构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理论。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教师地位与政府间特别会议”,会议提出,应当把教师工作看作是一门专业,它需要教师的专门知识和特别才能,并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与研究才能得以维持。1986年霍尔姆斯小组和卡内基教学专业研究工作组明确提出了教学专业化这一概念,并将其视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一要确立教学工作的专业性地位,二要建立起与这一职业相应的衡量标准。

3.我国“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

在《*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强调要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以造就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教师队伍。

4、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的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成熟的驱动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正是由于人有了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自我实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原动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仅可以使自己胜任本职工作,更主要的是获得事业的进步、价值的实现、他人的赞许和尊重,获得认同感和满足感,超越自我,实现教师价值。

5、积极心理学关于“积极体验”的理论。

增进个体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人格、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当个体有了更多的积极体验之后,他就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由于是来自个体自身内部,所以更容易形成某种人格特征。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是一种主观性很强的体验,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积极体验的核心,同时也是其生活的最高目标。福乐就是指对某一活动或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能推动个体完全投入某项活动或事务的一种情绪体验,这是一种包含愉快、兴趣等多种情绪成分的综合情绪,而且这种情绪体验是由活动本身而不是任何外在其他目的引起的。

6、nlp实验中关于愿景的理论,关于人的潜能开发的理论,关于“成功是可以复制的”观点。

7、罗素的《道德哲学》中关于幸福、热情和爱的论述。如,罗素认为:热情是幸福和健康的奥秘所在;缺乏热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个人觉得不被人爱,反之,被爱的感觉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提高人的热情。在罗素看来,工作与幸福有很大关系,你的工作热情越高,决心越大,你的工作效率也就越高。当你充满热情地工作时,工作就会充满乐趣,你再也不会把上班当成一件苦差事。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摸索一个有明确步骤、可操作性强、能够使教师的专业能力迅速提升的学校管理模式。.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管理机制,使本课题研究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

2.打造一支积极向上、充满热情、整体专业素质高的教师团队,依托区教育局“三名工程”,培养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并力求使每位优秀教师的成长留下可资借鉴的轨迹。

3.以活动为载体,寻求激励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方法,赋予教师的专业成长以生机和活力。

4.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力争教师人人有课题,根据教师不同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承担不同级别的研究课题,最起码的也要有校级的“微型课题”,以课题辐射每位教师的整体工作。

5.逐步完善教师业绩考评方案,增强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内驱力。

6.以教育局《阅读伴我成长》课题研究为载体,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形成读中学习、读中感悟、读后实践的良好局面,在阅读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充分发挥读书报告在教师学习成长中的迅捷作用。

7.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过程中涵养学校文化,同时又以丰厚的文化来哺育师生的人格成长和价值取向,从而为打造特色学校甚至名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研究如何有效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提升,如何有效进行理论学习,研究如何以理论学习促进教师教育行为的尽快转变(即有效的行为跟进)的问题,研究教师的有效反思及改善的问题。

2.配合区教育局的各项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通过认真组织、积极参与“教学百花奖”、“教师业务考试”、“三名工程”、“骨干教师六个一工程”“骨干教师讲师团”增强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内驱力。

3.以区教育局“三名工程”为载体,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和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研究,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完善教师的业绩考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5.深入开展“阅读伴我成长课题研究”,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化成长。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演讲、朗读比赛等活动,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促进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

6.坚持推行教师专业化成长档案的探索与研究,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继续教育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展示教师的成长过程,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运用调查研究法,对我校教师目前的专业发展情况做调查,及时了解教师在不同时期不同工作环境下的真实思想和心态。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查找教师专业化成长所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2.文献资料法。通过系统查阅有效教学资料,了解他人已取得的成果研究的现状等,写出研究综述,建立资料档案。

3.行动研究法。以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问题解决为过程,扎实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总结、反思、实践,寻求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经验推广,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4.实验研究法。将课题研究的整体设想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实践以便得到正确的结论。尤其是对于学校对教师管理模式的研究,这一研究方法会更有针对性从而更有效。

5.教育叙事法。通过组织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开展“我的成长经历”征文比赛或演讲比赛,引领教师讲述自身成长过程中真实的细节、经验,在相互学习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6.个案反思法。通过案例剖析,积累教师成长中的经验教训,为课题研究提供材料。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周期定为三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年9月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