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创造思维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培养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发扬创造思维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培养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10

发扬创造思维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内容提要: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与探索,讨论了在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学生创造力。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积极探索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的新模式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创造教育是最佳选择,也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创造力创造思维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计算机课程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课。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开展创造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计算机教学实践中,又怎样实施创造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呢?

一、唤起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激情。

创造力包括创造意向、创造思维品质和创造技能。创造思维品质是重心。而创造思维过程大体又可分为4个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检验阶段。关键在顿悟阶段。产生顿悟要有必要的心理环境。如对计算机知识有主动获取的追求,对计算机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对计算机问题有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等。

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同样需要“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

1.运用学科特点,唤起创造意识。

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在对计算机特点、内容发生兴趣时引发的。因此,我们备课时尽可能挖掘学科的创造思维因素,唤起学生的创造意识。如:在开学第一节课上,我们先提出问题:“计算机对我们的学习、生活有什么作用?”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计算机可以打字;可以玩游戏;可以看影碟;可以辅助学习……我们接着问:“计算机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用处,那么在社会中又有哪些应用呢?”由于学生社会经验有限,感到这个问题有些困难。这时我们结合计算机的特点讲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当学生得知每天收看的天气预报都是用计算机算出的、家里用的自动洗衣机、微波炉以及手腕上的电子表都是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时,感到非常神奇,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主动探索的兴趣。

2.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如有一次,在讲“计算机与信息社会”一节课时,我问学生:“最近我国信息产业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大家知道是什么事吗?”学生纷纷摇头,并急切地想知道答案。我告诉他们:这件大事是我国最大的计算机产业集团联想公司与我国软件业巨头金山公司联手合作。大家都知道联想集团是我国信息产业界硬件领域的骄子,而金山公司则在我国软件业一枝独秀。这一“硬”一“软”相联合,必将推进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步伐。借这件事,我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信息产业与某些发达国家的差距,特别强调了美国微软试图垄断我国软件业的企图及金山公司的WPS作为唯一与微软的WORD抗衡的汉字处理软件在开发过程中经历的艰难,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信息产业要赶超世界,需要包括他们在内的全体国人努力拼搏。由此学生更迫切地想要学习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学习,从而引发了强烈的创造激情。

篇2: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海口龙峰实验小学李才杏

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凸现了新的课改精神。这就要求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创造机会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不囿于教师的思想,学习中大胆奇思妙想,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下面谈谈教学中的粗浅体会。

一、创设课文情境,激发创造性思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揭示教材中重点及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去想象教材所描写的情境是激发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例如《西门豹》这一课,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的,办法妙在哪里?教学时首先运用投影展现西门豹惩治巫婆、官绅的场面,从巫婆、官绅惊慌失措的狼狈相,让学生感受到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实属大快人心之事。接着启发学生思考:西门豹在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时,他是怎样说和怎样做的?让学生以课文为依据,设身处地想象表演。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教《惊弓之鸟》一文时,我利用投影及讲故事方式创设情境:“古时候,魏国有个射箭能手叫更赢,有一天,更赢跟魏王到郊外去打猎,看见一只大雁慢慢地从远处飞来,边飞边叫,就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一拉弓就能把它射下来。’大王不相信,这时更赢就左手拉弓,右手拉弦。只听‘嘣’的一声,那只大雁就从半空中直掉下来。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答案就在课文中。”……

情境教学时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把认知情感与思维活动结合起来,拓宽教育空间,促使学生产生渴望学习的内驱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二、引导质疑问难,发展创造性思维

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在阅读教学中发掘教材中的想象点、歧义点、疑难点,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如《捞铁牛》一文,怀丙指导捞铁牛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创造性。对课文内容,学生不难理解,但是要领会捞铁牛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了解其打捞原理,却不是那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很多疑问:“为什么要在船上装满沙土?”“为什么要慢慢地把沙土往河里铲?”“为什么要用两只船绑在一起?”“铁牛真的能捞起来吗?”“不往船上装沙土,直接拖铁牛不行吗?”……教学中,我不急于回答这些问题,而是引导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然后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做“捞铁牛”的实验。通过边实验、边观察,学生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他们不仅感受到了创造性活动带来的喜悦,还获得了水有浮力的知识。教师在诱导学生质疑问难时,要引导学生注意提问手法,根据不同的文章,可从解题入手,提挈全篇,或从矛盾处巧设悬念,或从关键内容处设问,内容对比处提问,细节处提问……形成有价值的课堂冲突,激活学生思维,促其乐此不疲地去探索、去辨析、去推敲。

三、强化整体认知,培养思维的全面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结构、内容和思想内涵,理清文章句、段、篇的构思脉络,抓住最关键的内容,通过多种客观条件的列举或详细观察细节,理解它的内蕴和中心,培养思维的全面性。如《猫》这一课,讲到猫的脾气“古怪”,说它既“老实”,又“贪玩”,又“尽职”……只是老实,绝对不是古怪,只有贪玩和尽职、温柔和固执、胆小和勇猛这样互相矛盾的特征集合在一起时,才构成了猫的“古怪”。这样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启发,突出了猫的可爱,激活了学生思维,拓宽了学生的认识领域。又如《太阳》一文教学中,采用了“有了……才……”明确太阳的正面作用,又采用“如果没有……就没有……也没有”从反面证明太阳对地球的作用,在正反的训练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透彻性。

思维能力在各种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要培养跨世纪基础人才,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尤为重要。我们必须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从小养成勤思、善思的习惯,为将来发展成创造型人才打好基础。

篇3: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维力是智力的核心,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的训练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必须着重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发展,相互促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本文试就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激发兴趣,培养思维的积极性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思维就有了动力,便能做到执着追求,大胆探索,积极思维。在语文教学时,教师在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尽可能使学生感兴趣,以便使他们的大脑皮质层形成两个占优势的兴奋中心,从而使学生将思维的触角伸向教材的重点和知识的深处。使语文教学在学生兴致盎然,积极思维的状态中进行。

例如教学《白杨》一课,开始出示投影片,伴以老师巧设的导语;一位旅客带着他的两个孩子正坐在行驶于茫茫大戈壁的列车上,他望着每隔几秒种就从窗口飞快地闪过的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出神,这高大挺秀的身影是什么?这里面含有什么感人的故事?这样,学生在老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带着强烈的探究心理去读书,这时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思维特别活跃。在这样的情境下进行语文教学,必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揣摩句子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语文教学中,理解关键词句不但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而且可以深刻理解内容和中心。有些课文的关键句子在文中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比较,去思考,从中体会句子的深刻含义,从而发展思维。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句“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他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教学这一句时可通过比较,讨论两个幸福的不同含义。作者把幻想和现实作对比,说明小女孩尽管有着美妙幸福的幻想,但结局却是悲惨的。这就告诉我们,在吃人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小女孩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要过上“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幸福生活,只有穷人团结起来,推翻吃人的社会制度。学生在比较过程中,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

三、练习造句,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创造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因此,在造句训练时,必须加强发散思维训练,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造句中的发散思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句子成份。虽然我们不能直接对小学生讲述句子万分,但要引导学生把词语放到不同的位置上,造出不同意思的句子,实际上这些词语在句子中充当了不同成份。例如用“顽强不屈”造句。作主语:顽强不屈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作谓语:方志敏在敌人面前顽强不屈。作定语:先烈们顽强不屈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二是句子内容。例如教学《养花》一文,让学生用“关切”造句,可以用感情上的关怀这一意思来造句,如:党和政府无时无刻不在关切着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也可以用态度上的亲切这一意思来造句,如:老师关切地问我:你的身体好些吗?三是句子形式。句子形式从语气方面考虑,可分为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从感性色彩方面考虑可以分为褒义和贬义。例如;用“骄傲”造句就可造出不同感性色彩,不同结构的句子。

制度专栏

热点制度职责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