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开课中才能灵活有效处理课堂中动态生成 - 制度大全
范文大全 导航

在公开课中才能灵活有效处理课堂中动态生成

编辑:制度大全2022-02-08

在公开课中怎样才能灵活、有效的处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通榆镇万岗小学李艾霞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动态生成的课堂里,它层出不穷,学生更加自主、自由,更有独立的思想,并且这种思想影响着课堂的进度和发展,也受到了老师的重视和尊重。本人为了上一节公开课,试上了一节又一节,而每一节课都存在未知的生成过程,详案是备了又备,改了又改,究竟怎样才能灵活、有效的处理课堂中的动态生成,从而达到学习的有效性呢?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备”好预设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记忆,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学习兴趣低,自主学习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完善。而在动态生成的课堂,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把握教学重点,将知识的引导贯穿到整个课堂和教学中,通过老师学生间的交流互动,产生思维的碰撞,课堂随着新思路的变化而变化。其中老师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课堂的讨论互动中,同学们的思路千奇百怪,这时就需要老师时时提醒,耐心引导,使课堂讨论的中心回到所学知识上来,让同学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由联想和想象,从中找到无限的乐趣,激发学习的兴趣,最终实现课堂的动态生成。

课堂动态生成的基础是预设,预设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关键。课堂动态生成看似是给予了学生们充分的自由,但是自由又需要有个度,这个度就是要通过预设来实现。预设与自由看似对立,但却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预设而缺乏自由的教育就是传统教育,老师作为课堂的中心,准备上课的内容,控制课堂的进度,“满堂灌”地为学生讲述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去深入思考学习的内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靠单纯背诵公式和解题步骤,就能拿到一个还不错的成绩,学生的知识学习不牢固,学习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只有自由而缺乏预设,课堂就会像一只脱缰的小马驹,只知道撒欢和狂奔,却没有目标,找不到方向,学生们会投入到讨论的欢乐中而找不到讨论的关键,也或者因为所学知识的欠缺,讨论的层次浅显不能深入。

课堂动态生成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老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例如在二年级《认识角》一课中,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在学生认识的图形上写了一些口算,同时准备了6组,还准备了计时器,比比哪组答的又快又正确。都从第一个同学开始。学生对比赛很感兴趣,口算的成绩不分上下,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激烈的比赛结束后只剩下图形朋友了,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哪一个平面图形有点与众不同,哪里不同?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一眼就看出圆形是没有角的,这时我直接告诉同学们由一个点引出的两条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学生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角?学生很快说出:我们的黑板、课本、尺子、桌子,还有的同学说红领巾,有的同学说教室的门,有的同学说衣服的领口,好不热闹。我还带着同学们去摸一摸角,去感觉一下角,让同学们自己动手画角,用纸折出各种的角,再将边长不同角度相同的角和边长相同角度不同的角放在一起,让同学们区分大小,从而进一步帮助同学们学习角度大小的区分方法。这种种预设大大提高了课堂的质量,学生学的既轻松又愉快。

二、循循善诱正确对待学生的答非所问

新课堂的动态生成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但是在互动的进程中,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准确回答老师的问题,经常出现学生所答非所问的现象,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如何考虑,又该如何应对呢?造成学生答非所问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学生方面:学生或许还沉浸在课间的游戏中,注意力不集中,不知道老师问了什么;或者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得不扎实,没听懂老师的讲课内容,不知道如何回答;也或者是学生知道问题的答案,但是害羞,不愿意表现自己。再例如老师方面:问题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范畴,学生还没有学习过,或者错误估计了学生的能力,将自己的强加到学生身上,以为自己了解学生也应该了解等等。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元角分》中探索1元=10角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篇2:依托信息技术整合促进课堂教学优势发展

依托信息技术整合,促进课堂教学优势发展

【摘要】信息技术以其巨大的容量、丰富的表现形式、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信息技术教学的普及,多媒体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促进教学的重要性。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功能各异的现代化资源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成为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教学手段。在教育中创新,在创新中与信息技术齐头并进,将创新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不断注入活力,依托信息技术整合,促进课堂教学优势发展,共同进步它才有发展的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优势发展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深入,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正在产生深刻的变革,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传授的进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发展、自主学习、意义建构等的进程。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佳方法,为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做出应有的努力。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所具有的优势是有目共睹的,首先,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调用素材库中现存的资料,帮助我们解决教学难点。其次,有利于发挥教学个性。没有个性的课堂教学只是教材的翻版,久而久之,被束缚的就不仅是学生,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任教班级的学生情况,或者教材具有的特殊内容制作出有个性的教学课件。如某一课所涉及的内容趋向专业性,我们就可以调用一批符合教材内容的素材充实进去,使这一课件具有它的独特风格,那么这一节课也肯定是别具一格了。第三,有了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运用,我们制作好课件再去上课,就能避免上课时捉襟见肘情况的发生。因为我们是按照备课教案做好课件,所以就能把无所适从的情况消灭在准备阶段。第四,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容量增大了、色彩丰富了、生动性增强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一、突破教学难重点,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在进行教学中,有些内容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毕竟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多媒体技术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俱备,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所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内容形象、清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起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楚,学生难以听明白的问题,有效地实现讲授内容由景入情,言简意赅的作用,是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能取得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而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教学已由讲授型向创新型发展,它不仅要求教师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更多的能让学生手、脑、心、眼运用为一体的操作过程。它可以把教师的语言形象地表现出来,也可以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形象表现出来,还可以使教师的板书更加清晰更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更能把多层次、多方面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研究和比较。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表现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的途径,从而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活泼。恰当地选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能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不拘一格的特点。运用电教媒体,可以把抽象的分析变得具体而形象,深刻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习情感,培养其学习的兴趣。比如上《雨点》一课,我先让学生听一听雨点的声音,再问:雨点落到了哪里呀?然后让学生读课文,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内容,这样一来很自然的就把学生引到了书本上,学生有了想要找到答案的冲动,就会主动去寻找答案,这样一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在教学形式上,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充分调动多种教学媒体的形、音、色,立体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使抽象变得具体,使复杂变得简明,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化。如课文《丰碑》一课,教学重难点在于学生对晶莹的"丰碑"的理解。教学中老师适时展示多媒体课件:大雪纷飞狂风呼啸,一个被冻僵的老战士左手微微向前伸着,雪凝成晶莹的冰覆盖了老战士。然后,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老战士真的是向战友借火吗?他可能想些什么呢?他可能说些什么呢?学生通过读书,思考,交流,仿佛置于文字叙述的环境中,去体会老战士的所思所想,答案有新意却也紧扣中心,教学效果很好,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目的。

篇3: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生于2000年之后,独生子女占多数,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关于“助人为乐”“礼貌谦让”“见利思义”“尊老爱幼”等方面的美德教育,在社会风气和家长变形的教育思想中,都成为傻孩子做的事,使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人人为我的习惯。家长对孩子的一味迁就,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甚至是纵容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还有的家庭,父母和长辈过分宠爱自己的子女或晚辈,无原则地满足他们的不合理要求,偏袒过失。独生子女处于家庭的核心地位,这样的家庭环境容易使他们变得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情心,不懂得尊重他人,缺乏责任感。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让我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我自己在教《走进西部》这一个单元时,上完课文,我给学生布置写话练习:

1、假如你现在是一名已经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你会热血沸腾地选择去西部吗?你觉得你会为西部建设做些什么?

2、看了“感动中国”节目后,请你为“西部大开发”的建设者写一段颁奖词。

孩子们讨论热烈,对边疆的建设者充满了无限的敬意。其中韩孟霖同学就坚决表示:我以后也要去建设西部,使得那里的人民过上幸福的的生活。

语文教学是一种“人本思想”为指导的人性关怀教育,特别关注人的发展、人的需要、人的个性、人的价值和人的成长。语文课程也是学生成长过程的一种催化剂,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责任感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托尔斯泰认为:“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责任感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学生一天在课堂里度过的时间约占他们生活时间的二分之一。在这长长的时间里,他们的认知、情感、性格、意志都在变化着。师生间、同学间、学生与教材间的交流日复一日,个性处于迅速的变化和发展之中,他们接触到的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对他们的个性发展和思想形成无法估量的影响。首先,我们应以学生为本,在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德育本身的目标与各学科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机地、不显痕迹地结合起来,把德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其次,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甚至回答好每一个问题,写好每一个字,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学生的责任意识。再者,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也应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上课从不迟到,批作业从不含糊的教师,其一丝不苟、细心踏实的行事作风,也会给学生以受益终身的影响。藤野先生总是认真细致地帮鲁迅先生修改讲义,连血管图的微小偏差都不放过,其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敬业精神激励了鲁迅一辈子。这样的责任感教育才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极高境界。

古人云:育人为本,责任为先。何谓责任?父母对儿女的抚养是一种责任;儿女对父母的孝敬是一种责任;老师对学生的教育是一种责任;学生学好学业学会做人是一种责任……责任是一个人所有道德品质的基础,责任是一个现代人所必需具备的基本品质,责任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标志。

然而,现代小学生责任感的现状又是如何呢?现实告诉我们:现代小学生责任感的现状不容乐观。如进了学校,该带的作业、学习用品忘带,还埋怨父母没给他装,没有提醒他;早上,校园内打扫卫生时,几人一组相互吵闹、嬉玩,上课铃声一响,便草草了事;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漠不关心等等。基于此,我想仅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谈一些粗浅的见解。

小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学习中,所以我们老师抓住课堂教学的契机,在点滴中,因势利导,适时对孩子进行责任教育。

首先,我们教育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积极创设氛围,引导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能虚心求教,敢于质疑等。

其次,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还注重学生的的读写姿势、用眼卫生等习惯的养成,逐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例如,对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我们每天都要认真指导他们的读写姿势,教给孩子读书写字“三个一”的口诀,即:眼睛离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指离笔尖一寸远。久而久之,孩子们形成了习惯,只要读写就想口诀,想到口诀就自然坐直身体,坐正了姿势,最后成为孩子们的自觉习惯,这样孩子们会终生受用。

再次,结合学科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例如,学科活动中的小组成员分工,引导学生各负其责,既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语文学习中,借助课文中的英雄事迹对孩子进行榜样教育,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人们的品德行为往往是通过观察,模仿示范者榜样而学习得来的,孩子也不例外,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那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至关重要、迫在眉睫的。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许多孩子没有像以前那样从小就要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应该说,大部分的孩子他们内心还不是很成熟,如:教师批评几句就砸东西,还有和老师对骂。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语文课堂只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重视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这将严重阻碍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语文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还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使命感,将来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承担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托。

制度专栏

热点制度职责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