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综合防灭火设计及安全措施 - 制度大全
制度大全 导航

矿井综合防灭火设计及安全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23-12-08

  矿井综合防灭火设计及安全措施

  第一节概 况

  根据本矿周边矿井及本矿开采实际,依据《平煤集团通风实验室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的结果表明,**煤矿所开采煤层属自燃煤层,自燃等级为ii类,而煤的自燃倾向性为自燃煤层。自燃发火期大于等于6个月。**煤矿设计为炮采开采工艺,采取的防灭火措施除开拓开采、通风、监测方面的措施外,主要采取注浆防灭火和使用阻化剂防灭火。同时,在开采生产过程中应加强通风管理,及时封闭采空区,防止漏风,回采过程中顶、底煤回收干净,从根本上可预防煤层、采空区自燃发火。

  第二节开采煤层自燃预测及防治措施

  一、煤的自燃分析预测

  ㈠、煤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1、煤的物理性质

  五3煤层为黑色、条痕褐黑色,具玻璃光泽,硬度较大,性脆易碎,外生裂隙发育,呈阶梯状或参差断口,多呈小块状及粉粒状产生。煤岩成分以暗煤为主,亮煤次之。不同煤岩组份多呈条带状或透镜体互层,结构复杂,但界限清楚。

  煤层灰份较高,洗选困难,下部煤质较劣,局部灰分超限。上部有大量次生方解石细脉呈网状穿插。含少许呈浸染状黄铁矿,平均视密度为1.47t/m3。据煤层物理机械性能测定,原煤静止角40°,摩擦角38.8°,散煤重0.90t/m3。显微煤岩类型应属暗亮煤型和亮暗煤型。

  2、煤的化学性质

  ⑴、灰份(ad)

  据钻孔统计资料,五3煤层原煤灰份产率为19.86~35.28%,平均28.22%,其灰份标准差为5.888,变化较大,应属中—中高灰份煤。经1.40密度液洗选后,浮煤灰分产率为6.60%,降灰率为76.6%,浮煤回收率为18%左右。

  ⑵、硫份(st,d)

  原煤全硫含量变化不大,两极值为0.26~0.61%,平均含量0.36%,属特低硫煤。

  3、煤类

  确定煤类划分是按照《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751-86 )》为依据,经测定,五3煤层浮煤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900℃)的两极值为19.33~20.57%,平均20.25%,浮煤胶质层最大厚度y值为16~19mm,粘结指数(g)为88~94,平均92,属焦煤类。

  4、煤的自燃

  五3煤层还原样着火温度为389℃,氧化样着火温度为349℃,二者着火点差(△t0)为40℃,属自燃煤层。

  由于所开采煤层为变质程度中等的焦煤,其煤岩成分具玻璃光泽,硬度较大,性脆易碎、含硫,煤层顶底板中富集菱铁质堆集体。所以,开采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

  ㈡、煤层自然发火的主要特征

  1、自然发火点可以较准确的预测。一般情况下,自然发火前都有明显的预兆,可以通过检测进行预测并超前采取预防措施。

  2、自然点或火区具有反复性。井下自燃点和老火区,如注浆、注水不彻底或处理不当,经一段时间以后,有可能复燃。

  3、自然发火多发生在采煤工作面的停采线和采空区被压酥的残留煤柱或浮煤堆积较多处,巷道冒落处、密闭墙处、工作面上、下隅角处等也是易发火地点。

  4、自燃火灾的预兆明显。如空气温度增高、co气体含量增加,有煤油味,出现烟雾,出现明火等。

  ㈢、矿井火灾的外部征兆

  井下煤炭自燃发火过程中,会陆续出现以下可感觉到的外部征兆:

  1、自燃区的巷道风流中出现雾气,帮壁和支架上出现汗珠;

  2、水分凝集,出现火灾气体,能闻到汽油味;

  3、汽油味更加强烈,能闻到芳香气味,并感觉到巷道内气温较高;

  4、巷道中出现窒息性气体(如co2),使人感到闷热,并有较强的烧焦气味;

  5、巷道内出现烟雾,并伴随着明火或灼红的煤炭。

  ㈣、煤的自燃预测预报

  1、普查法:对火区和可疑点,定期进行详查,将查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必须超前采取措施。

  2、一氧化碳检测

  ⑴、aqj-50型多种气体检测器检测;

  ⑵、jc0-1型数字co测定仪检测;

  ⑶、监测监控系统中的一氧化碳传感器检测。

  3、预测预报指标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可以使用co、c2h4、c2h2三个指标,综合地将煤炭自燃划分为三个阶段:矿井风流中只出现10-6级co时为缓慢氧化阶段,出现10-6级的co、c2h4时为加速氧化阶段,出现10-6级的co、c2h4及c2h2时为激烈氧化阶段,此时将出现明火。

  二、煤的自燃预防措施

  ㈠、开拓开采方面的防治措施

  1、巷道布置

  设计根据该矿煤层赋存条件、煤层特征、顶底板岩性、矿井开拓工程布局等因素,新掘的井下巷道主要以煤巷为主,沿煤层顶板布置,并对主要巷道,如主、副斜井井筒、总回风巷、运输下山、轨道下山、中央泵房、采区绞车房、泵房等要及时喷浆封闭。采面回采完毕后,应及时封闭,避免漏风而加速煤层自燃的不利影响,从而减少煤层自燃的可能性。

  2、采煤方法

  开采时,应尽量减少采空区残煤,提高资源回采率,以利于预防采空区煤层自燃。

  ㈡、通风方面的措施

  根据矿井开拓开采布局,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由主斜井进风,风流由运输大巷→皮带下山→工作面下顺槽→工作面→工作面上顺槽→轨道下山→总回风巷→副斜井出地面,井下通风线路短,从而降低了通风阻力,同时设计采用自然分风方式,在主回风路上未设置任何增加阻力的通风构筑物,保持风流畅通;另外,主要进、回风井壁进行粉刷,减少通风阻力系数,为矿井降低通风阻力,减少漏风创造条件。

  通风构筑物设在围岩坚固,地压稳定的地点,避免引起采空区或附近裂隙漏风量的增加,或采用注浆充填裂隙。煤巷中设置风门、调节风门等通风设施时,不设在冒落处的下方和破碎的煤柱附近。反风设施与通风设施同时施工,满足矿井反风或局部反风的需要。

  回采工作面为走向后退式回采方式,全负压“u”形通风方法,不设增加风阻的通风设施,进回风顺槽清扫干净,整修状况良好,尽可能降低通风阻力。工作面停采后及时撒出所有设备并进行密闭。密闭设置在围岩保持完好的地点,避免采空区漏风。

  矿井总需风风量为28.8m3/s,主要通风机设有反风装置,可满足全矿井反风要求,可根据防灭火需要实现工作面反风。

  三、防灭火方法

  ㈠、注浆灭火系统

  地面设简易灌浆站,水力冲土自然成浆(土水比:2:5)。注浆管路(φ50mm)自灌浆站沿主斜井敷设到井下用浆地点(工作面)。采用随采随灌间断性向采空区埋管注浆的方法,注浆管埋入冒落区10~15m,采取保护措施以防冒落矸石砸坏,随工作面推进用回柱绞车向外牵引预埋注浆管。对采空区的注浆量及排水量应预以观测记录,防止溃浆透水。

  ㈡、阻化剂防灭火

  阻化剂防灭火是目前国内外正在推广应用的一种防止自燃火灾的新方法,该矿所处区域缺水、少土,采用该方法非常有现实意义。

  1、阻化剂的选择

  根据我国有关矿井使用阻化剂灭火的经验,选用浓度为20%的mgcl2或cacl2溶液作为本矿井的防灭火的阻化剂,其阻化效率可达80~94%。阻化效果好,货源充足,储运方便,价格便宜。

  2、阻化剂计算的有关数据

  阻化剂溶液的浓度为20%,密度约1.12t/m3,五3煤的松散容重按0.9t/m3,原煤吸液量按平均43.5kg/t计算。

  3、工作面一次喷液量

  q=klbm1r1a1=1.2×110×1.06×0.15×0.9×43.5=822kg

  式中:k——一次喷洒加量系数,一般取1.2;

  l——工作面长度,110m;

  b——一次喷洒宽度1.06m;

  m1——底板浮煤厚度,0.15m;

  r1——松散煤的密度,0.9t/m3;

  a1——原煤吸液量43.5kg/t。

  4、喷洒设备

  喷洒泵为wj-24型,压力2~3mpa,流量2.4m3/h,功率2.2kw,4台(每个采煤工作面2台)。φ50和φ20中压软管300m,配套三通6~8个,喷枪8个,阻化剂溶液箱:1.0m3钢制水箱4个。

  5、喷洒工艺

  移动式喷洒泵设在回风顺槽距工作面30m处,由一趟φ20(25.4mm×2)中压软管至工作面,通过三通连接在工作面可控喷枪,通过该系统向采空区喷洒阻化剂(浓度为20%左右),在采空区残留煤表面形成一层阻化膜,将煤与空气阻隔开,防止煤的氧化,从而达到防灭火的目的。

  煤层开采时,必须将阻化剂溶液全面喷洒到工作面及其上、下口30m地区。停采时,对停采线煤柱及浮煤喷洒注入阻化剂后,再封闭工作面。

  四、其他综合措施

  1、建立完善消防供水系统,沿主井、集中运输巷采区下山(皮带轨道)铺设一趟φ75mm消防供水管,采掘工作面及峒室铺设φ50mm,消防供水管,其中胶带运输巷每50m设一个三通闸门,其它巷道每100m设一个三通闸门作为全矿井的消防供水系统。

  2、井下建立完善的消防系统,井底车场设有消防列车材料库。所有机电硐室都配有灭火器材,主要机电硐室均设防火门。

  3、胶带输送机选用阻燃皮带并设有自动灭火系统,一旦胶带发生摩擦起火,可自动喷水灭火。

  4、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对主通风机进行性能测定,掌握其特性,并随着季节变化及时调整主通风机工况,确保用风点供风稳定、合理。

  5、工作面采完后及时密闭,杜绝漏风。

  6、工作面上、下隅角张挂风帘,阻止向采空区漏风。

  第三节井下外因火灾防治及装备

  一、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防治措施及装置

  ㈠、井下机电设备硐室防治措施

  1、井下机电设备硐室防火措施

  井下机电硐室(绞车房、变电所、水泵房)设计均布置在岩层内,距开采煤层有一定距离,且所有硐室及通道均用砼等不燃性材料支护。

  井下变电所,水泵房并用砼铺底,在其通道内设置向外开启的密闭铁门一座,可作防火,防火用,与排水泵房相连外及变压器室与配电室分别设防火栅两用门各一座。

  其它井下车房等机电硐室均按照规程、规范有关要求设置防火门或栅栏门,并按有关规程、规范要求严格进行管理,严禁携带火源、易燃易爆等物品进入机电硐室,严禁非相关人员进入机电硐室。机电硐室内确需存放易燃易爆品时,严格按规定将其存放入不燃性容器并密封严实,严禁乱扔乱放;机电硐室内工作人员必须进行防灭火的安全培训。一旦井下发生火灾,必须遵照有关规程,规范要求进行灭火救灾。

  机电硐室灭火器类型及数量见下表5-3-1。

  井下灭火器材配备表

  表5-3-1

序号 配备地点 灭火器种类 数量 备注
1 井口房 泡沫灭火器(10l) 2
co2灭火器 2
2 提升绞车房 co2灭火器 1
1211灭火器(2l) 1
干粉灭火器(8kg) 6
3 井下水泵房 co2灭火器 2
干粉灭火器(8kg) 1
4 井下变电所 co2灭火器 2
干粉灭火器(8kg) 2
5 副井底车场 co2灭火器 4
泡沫灭火器(10l) 2

  ㈡、井下电气设备的防灭火措施

  井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选择:井下各级配电电压和各种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等级均为660v;井下照明、信号、电话和手持式电气设备的供电额定电压均为127v。

  井下供电的变电器严禁中性点接地,为防止地面雷电波及井下,在变电所开关柜内设置氧化锌避雷器。井下电气设备选型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选型。

  井下绞车房、变电所、泵房位于进风巷中,电气设备采用矿用一般型,电机有增安型、防爆型两种,采区运输皮带机,溜子、扒斗机、喷浆机、水泵及照明灯光等设备起动开关均采用隔爆型,40kw以上设备采用真空接触器。

  ㈢、井下电缆

  电缆选择:沿主斜井下井电缆2趟,型号为yjv22-3×35,进入井下中央变电所,构成双回路供电。高压电网装备短路、过负荷和欠压保护装置,井下中央变电所装设选择性的单相接地保护装置。井下低压供电电缆采用不延燃型钢芯橡套电缆,井下接地系统完善,安装使用、检查维护严格按照规程执行。所有井下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和局部接地装置,都与变电所主接地极连成一个总接地网。接地电阻测试及电气过流、绝缘和耐压试验应由专职人员定期进行。

  采掘面配电地点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井下电缆敷设:下井电缆沿井筒悬挂敷设,其它电缆均沿巷道壁敷设,在井下水平或倾斜巷道中,人行道的巷道中悬挂在人行道的另一侧,而在运输巷道中敷设电缆,尽可能在距道轨远的一侧。井下巷道内的电缆,沿线每隔一定距离、在拐弯或分支点以及连接不同直径电缆的接线盒两端、穿电缆墙两侧必须设置有编号、用途、电压和截面的标志牌,并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电缆的连接:电缆同电气设备的连接,使用同电气设备性能相符的接线盒,不同型号电缆之间用符合要求的接线盒,连接器或母线盒进行连接;同型电缆之间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后直接连接。

  ㈣、井下电气设备的各种保护

  井下电气设备保护接地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八十二条至第四百八十七条的规定,防止电火花引燃火灾,造成事故。

  井下单独设接地网进行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2ω、变电所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必须有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以防触电危及人身安全。井下局扇安“闭锁”供电,高压电机的控制设备具有短路、过负荷和负压释放保护,低压电机的控制设备具有短路、过负荷、单相断路、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127v用电设备的控制器还须有漏电闭锁功能。

  ㈤、井下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

  井下防爆电气设备运行、维护、修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检制度进行。下井的防爆电气设备,在入井前由合格的专职电气设备检查员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入井。

  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工作,由电气维护工进行。高压电气设备的修理和调整工作,必须有工作计划和施工措施。

  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受到破坏时,立即处理或更换。矿应设立防爆检查、电气管理、小型电气管理、电缆管理专业组,对井下防爆电气设备作定期检测,并记录。

  ㈥、运输设备摩擦火花的控制措施

  井下运输大巷的电机车运行在进风巷(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不回流轨道和架线电机车回电轨道间装设二级绝缘夹板,并制定杂散电流防治管理制度。机车装设撒沙装置。绞车坡设减少摩擦地辊,间距不大小20m,胶带运输机使用抗静电阻燃胶带,并制定抗静电阻燃胶带管理制度。胶带运输机均装在进风巷中。液力偶合器采用非燃性传动介质。胶带运输机机头装设烟雾报警装置,自动洒水装置,并配备灭火器和沙箱。机巷中设置消防管路,每隔50m设置支管和阀门。

  二、胶带输送机着火的防治措施及装备

  当胶带机运动部件因非正常磨擦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又未被及时发现,就有可能造成胶带输送机着火事故。主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井下胶带输送机均使用阻燃输送带,输送机托辊的非金属材料零部件和包胶滚筒的胶料,其阻燃性和抗静电均符合有关规定。

  2、胶带输送机巷道顶部设照明灯具进行照明。

  3、头部驱动滚筒设有驱动轮防滑保护、烟雾保护、温度保护等,胶带机搭接点设堆煤保护装置、自动洒水装置及防胶带跑偏装置。

  4、胶带输送机巷道设有自动洒水装置、烟雾保护、温度保护。

  5、胶带输送机设有监测监控装置。

  6、对运输巷道内的胶带输送机还装设了张紧力下降保护和防撕裂保护装置;机头和机尾设防护栏,防止人员与驱动滚筒和导向滚筒相接触。

  7、带式输送机加设软启动装置,上运设防逆转和制动装置,下运设制动装置。

  井下胶带输送机考虑了综合保护措施,具有煤位信号、速度、温度、煤雾、洒水、防跑偏、拉线停车开关、自动联锁控制等功能。输送机胶带为阻燃带、电机选用防爆电动机,液力偶合器选用水介质。以上这些措施能确保胶带输送机的安全运行。

  三、其它火灾防治措施及装备

  1、防止地面明火引发井下火灾的消防措施

  在地面井口房设置防火铁门及室内消防栓、手提式灭火器等,以防止地面火灾而引发井下火灾。

  2、防止井下爆破引发火灾的措施

  ⑴、井下爆破材料必须选用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并经过检验后方可下井。

  ⑵、井下爆破材料的使用必须严格管理,使用前由放炮员专人领取,当班未用完的必须送回发放室保存。

  ⑶、必须采用毫秒电雷管,炮泥要填实,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必须检测瓦斯等有害气体浓度,并对其周围物料进行清理,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四、井下消防洒水系统

  1、水源:水源取自地面清水池。

  2、供水系统

  取自地面清水池的水,水池容积不得小于200m3,消防供水管网系统按不同压力分别采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沿主斜井井筒铺设,经井底车场送入井下采掘工作面,消防、防尘洒水共用。详见第三章第二节。

  五、井下防火构筑物

  井下机电硐室设有防火栅栏两用门。井底车场设有消防材料库并按规定配备足够的消防材料。井下消防材料库存设备工具及材料见表5-3-2。

  六、火灾检测及防灭火装备

  按火灾检测及防灭火装备规定配置。

  井下消防材料库存设备工具及材料表

  表5-3-2

序号 设备、工具及材料

 

名称

单位 数量 序号 设备、工具及材料

 

名称

单位 数量
1 清水泵 1 23 6kg干粉灭火器 14
2 泥水泵 1 24 1211灭火器 4
3 消火水龙带 m 300 25 喷雾喷嘴 4
4 普通消火水枪 5 26 粉煤灰 kg 500
5 喷雾消火枪 2 27 石棉毡1x2m2 4
6 变径管节 4 28 风筒布450m m 300
7 分流管 4 29 钢管50mm m 300
8 喷雾 20 30 胶管 m 300
9 集流管 1 31 接管工具 1
10 消火栓立柱 4 32 局扇(11kw) 1
11 斜喷消火栓阀门 30 33 伸缩风管 m 50
12 管子钳 6 34 安全带 5
13 救生绳 m 80 35 绳梯 2
14 防热衣 2 36 镀锌钢丝绳 m 200
15 胶鞋 5 37 麻包或绳织料包 500
16 橇棍 2 38 m3 10
17 木锯 2 39 砂子 m3 2
18 平板锹 4 40 黄土 m3 10
19 绅缩梯 1 41 板料 m3 2
20 泡沫灭火器 25 42 方木 m3 4
21 泡沫灭火器起泡药瓶 50 43
22 co2灭火器 10 44

篇2:矿井均压防灭火技术规范MTT626―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996―12―30批准1997―11―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的内容与表述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矿井防灭火规范》(试行)和《煤炭科技术语》等的规定。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

本标准由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戚颖敏。

本标准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解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应用均压方法防治矿井火灾的一般要求、调压方法和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有条件采用均压技术的矿井火灾防治。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均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MT440―1995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方法

MT421―1996矿井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方法

煤矿安全规程

矿井防灭火规范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均压防灭火pressurebalanceforaircontrol,airpressurebalanceforfirecontrol

采用矿井通风调节设施,使井下均压区域进、回风两端的压力差降低,达到防治矿井火灾的技术。

3.2漏风压差differentialpressureofairleakage

矿井漏风通道进、回风两端的风流压力差值。

3.3调压风墙airstoppingforpressurebalance

为达到均压目的而设置的隔墙。

3.4调压风门airdoorforpressurebalance

为达到均压目的而设置的风门。

3.5调压风筒airdustforpressurebalance

为达到均压目的而设置的风筒。

3.6调压风机fanforpressurebalance

为达到均压目的而设置的各类矿用通风机。

3.7调压风窗airregulatorforpressurebalance

为达到均压目的而设置的风窗。

3.8调压气室roomforpressurebalance

用于调节防火墙内、外气体压力差而与其在外侧设置的专用隔墙间所形成的空间。

3.9调压风道airwayforpressurebalance

为达到均压目的而设置的通风巷道。

3.10漏风通道wayofairleakage

矿井漏风的路径。

4一般要求

4.1采用均压技术防灭火的矿井应具备:

――完整的矿图、通风图(含系统图、网络图及压能图)和与通风有关的技术资料;

――测量通风机性能,风流压力、风量、温度和湿度等通风参数的仪器仪表与工具。

4.2在火区下采煤或大范围采用均压防灭火措施时,应编制专门方案,经专家论证,报批。

4.3均压防灭火工程完工后,应由批准部门验收。

4.4在火区附近实施均压防灭火措施时,应留有防火煤柱。

4.5设有均压设施及观测点的巷道,应维护良好,有害气体浓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5均压方案

5.1均压方案类型:

篇3:矿井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为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预防煤矿在生产过程中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不受损失。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规定制定本措施,望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一、矿井火灾隐患情况

根据2009年5月国家安全生产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报告,我矿五2、六4煤层均为ⅱ级,属自燃煤层,但在实际开采48年来无发生自燃现象,因此,我矿火灾隐患主要在外因火灾方面。

二、成立预防火灾事故的领导机构

组?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总支书记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

工会主席管理矿长

成?员:调度室主任安监科长?生产科长机电科长办公室主任

企管科长?劳资科长?保卫科长通风队队长一采队队长

二采队队长?一掘进队长?二掘进队长?机电车间主任

服务队长运输队长平地单位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监科,

主任:仝要军(兼)

职责:

1、在组长统一指挥下,负责搞好矿井防灭火业务范围内的灾害预防工作。

2、负责矿井防灭火的技术管理、安全管理。

3、负责贯彻落实上级与防灭火相关的文件指令。

4、负责监督检查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及整改。

5、负责解决预防火灾事故所需人、财、物,保证现场需要。

6、负责组织追查、分析火灾事故,制定防范措施。

三、发生火灾事故的预兆

(一)外因火灾预兆

外因火灾预兆不明显。一般情况下有:

看到烟雾或明火;嗅到着火气味;感到头疼和恶心;感到突然压力增加;发现意外的灰尘扬起。

(二)内因火灾预兆

煤炭自燃分准备期、自热期、燃烧期三个阶段。其中自热期又分为自热初期阶段和后期阶级。

1、煤炭自燃的准备期结束之后,便进入自热初期阶段和后期阶段,其主要预兆有:

(1)、煤体温度有所升高,但临界温度在60-80度以下。

(2)、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

(3)、空气中的相对温度增大。

(4)、co和co2含量增加。

2、煤炭自燃超过临界值(60℃-80℃)但是尚未达到着火温度,发现明火期间,称自热后期阶段。

主要预兆有:

(1)火源点附近的温度增高,出雾气、煤壁挂汗。

(2)出现煤炭氧气及干馏产物、co、co2、ch4等,空气中可闻到煤油味。

(3)出水酸度增大。

(4)煤温、水温空气温度有所升高。

(三)井下任何人发现外因火灾预兆时,必须立即采取直接灭火措施,并报告调度室。

四、预防火灾事故的措施

(一)、地面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1、矿属各单位成立防灭火领导小组,由单位正职为防灭火第一责任人,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抽5~15名防灭火人员。

2、各单位每月对本单位进行一次防灭火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留有记录。

3、机电车间每月对东西风井、主变电所进行一次防灭火专项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4、保卫科对供应科仓库、机电各工作房、锅炉房、变电所、木柿场、东西风井、更衣室、监控室、生活区宿舍等防灭火重点区域配齐灭火器等灭火器材,每季度负责对灭火器材检查一次。

5、保卫科负责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演习和消防知识普及教育活动。

6、加强平地安全供电管理,严禁在宿舍和生活区使用电炉等大功率电器。

7、以工业广场及东西风井的净化水池为地面消防水池,并配备消防泵,保证管路畅通,且池内经常保持不少于200m3水量,消防管路要直通井口、煤场、木柿场等主要场所。

8、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米内,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井口房内严禁用可燃性材料搭设临时操作间和休息间。

9、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焊接或切割等工作。如必须在井口房内进行焊接工作,则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严格按措施进行。

10、材料仓库、东、西风井房、绞车房、灯房等各场所要配备2个以上灭火器和足量的灭火砂等消防工具。

11、平地消防材料库设在木料场内,配齐铁锨、铁镐各5把,消防水管、消防桶、灭火器若干。

(二)、预防内因火灾的措施

1、煤的自燃发火征兆:工作面或巷道内温度增加,出现烟雾,煤油味,巷道或木棚上出现水珠(挂汗)、人员接近时感到头痛、闷热、目弦、恶心、四肢无力、裸露皮肤微痛,精神不振等。发现此征兆要及时撤离,并迅速向调度室及主管矿长汇报。

2、矿井编制的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有防止自燃发火的安全措施。

3、加强采煤工作面的浮煤清理,采取有效防止向老塘崩煤的措施,以防止老塘内的碎煤堆积自燃。

4、推行无煤柱开采技术,采用沿空掘巷,取消区段煤柱。

5、采煤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限期对回采工作面进行全面密闭。

6、采面老塘跨落不好的地段,需要时可强制放顶,以防采空区漏风,造成老塘浮煤自燃。

7、保证老巷卫生,防止积水聚热,诱发煤层自燃。

8、保证矿井在用巷道的卫生,发现因巷道片帮、运输等出现的浮煤时及时清理。

9、加强通风管理,保证矿井各巷道、工作面的风流畅通,做到通风稳定、可靠。

(三)、预防外因火灾的措施

1、建立健全防灭火制度,每季度由安全矿长组织有关科室、队对井上、下消防器材和消防管路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

2、各采掘地点必须建立消防管路系统,消防管路系统应每隔100米设置支管和阀门,在皮带输送机巷道中每隔50米设置支管和阀门,通风队是消防管路的管理单位,确保消防管路使用可靠。

3、胶带输送机应使用阻燃胶带,且机头处前后20米范围内用不燃性材料支护。

3、机电硐室和胶带运输机头要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并配齐灭火器、消防软管和沙箱、铁锨等灭火器材。

4、井下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并熟悉本职工作区域内灭火器材的存放地点。

5、井下消防管路系统应按规定设置支管和阀门,在胶带机头应设置25m长的软管挂在机头附近。

6、认真执行井口检身制度,防止携带烟火和穿化纤衣服人员入井。

7、井下不得从事电焊、气焊等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时,机电科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由矿总工签字批准,并向作业人员贯彻学习后,方可进行工作。

8、井口附近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不得有烟火或用火炉取暖。

9、井下使用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装入盖严的铁桶内,由专人运送至使用地点,剩余的汽油、煤油和变压器油必须运回地面,严禁在井下存放。

10、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和纸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桶内,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也必须放在盖严的铁桶内,并由专人定期送到地面处理,不得乱扔乱放,严禁将剩油、废油泼洒在井巷或硐室内。

11、井下清洗风动工具时,必须在指定地点进行,并必须使用不燃性和无毒性洗涤剂。

12、掘进工作面凡发生冒顶高度超过2米或空硐体积超过5立方米时,均要刹实、堵严。

13、加强电气设备管理,除安装与使用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应正确使用过负荷继电器与熔断保险器,一旦发生事故,能自动切断电源。

14、严格按放炮制度进行放炮,放炮必须使用水炮泥,封泥要充足。禁止用煤粉、煤块或易燃物充当炮泥,严禁用明火、矿灯、动力线放炮,严禁使用变质炸药。

15、做好年度反风演习工作,保证反风时系统可靠,反风风量符合要求。

五、矿井成立火灾救灾指挥部

为了有秩序地迅速抢救灾区人员、处理事故,尽早恢复生产,矿井成立救灾指挥部,负责火灾救灾期间的全部组织和指挥工作。

组?长:矿?长

副组长:总工程师?总支书记?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

工会主席?管理矿长?医院院长矿长助理调度室主任

成?员:调度主任?安监科长?生产科长机电科长办公室主任

企管科科长?劳资科科长保卫科科长通风队队长

一采队队长二采队队长一掘进队长二掘进队长

机电车间主任?服务队队长运输队队长?平地单位负责人

火灾救灾指挥部设在调度室。

六、事故汇报程序

发生事故时由值班调度员立即按所列的人员名单顺序逐一通知,接通知人员30分钟内到救灾指挥部待命(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见附表)。

七、处理事故时各成员职责:

1、发生火灾事故后,矿长、总工程师必须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长未来到之前,由值班矿长负责指挥。

2、处理事故过程中,各有关人员职责:

(1)矿长: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总工程师、公司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公司总工程师和矿山救护队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火灾事故的作战计划。

(2)矿总工程师:是矿处理火灾事故的第一助手,在矿长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

(3)公司总工程师:组织协调有利于矿井处理火灾事故的各种有效方案、措施,监督处理事故作战计划的实行。

(4)公司机电副总经理:根据发生的事故规模及矿井对救灾设备的需求,在本公司范围内为矿井协调好设备的供应工作,并对矿井救灾提出指导性意见。

(5)公司生产副总经理:根据矿井事故情况,预测、分析事故可能扩大及波及范围,对矿井制定的作战计划做出指导,并及时掌握、指导救灾进展情况。

(6)公司安全副总经理:根据矿井事故情况,对矿井制定的防止火灾事故扩大的措施提出指导性意见,并进一步对矿井救灾人员的安全工作及时指导部署。

(7)公司调度室:根据矿井火灾事故情况及公司领导指令,负责对公司各矿井救灾所需物资的统一调度,协助做好矿井调度工作。

(8)安监部:协助公司安全副总经理做好防止火灾事故扩大的工作。

(9)生产技术部:协助公司总工程师做好有利于矿井处理火灾事故的各种有效方案、措施,监督处理事故作战计划的实施。

(10)保卫部:根据矿井事故情况,协助矿井保卫部门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并在公司范围内给予有效协调。

(11)生产副矿长:在事故发生时,召集各生产区队长,对事故可能波及的地点及受危害人员进行分析、预以认定,为事故作战计划的制定提供建议,并协助做好火灾事故处理工作。

(12)机电副矿长:按制定的处理火灾事故作战计划,召集机电车间负责人制定所需相关机电设备的种类、数量,并制定机电设备的安装位置方案,时刻掌握主要通风机和机电设备的工作状况。

(13)书记、经营副矿长:与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结合,确定救灾所需各种物资的种类、型号、数量,安排有关人员及时备齐到位,同时协助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14)安全副矿长:根据发生的火灾事故及范围,预测事故规模,详细及时向所属的上级部门汇报是否支援,并结合矿长、矿总工程师制定处理火灾事故作战计划。

(15)工会主席:负责事故危害人员家属的接待及安排事宜。

(16)其它副矿长:根据营救人员和处理火灾事故作战计划,负责组织抢救事故所需的人员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

(17)副总工程师:积极配合矿总工程师查阅事故发生地点的资料及预测周围巷道破坏情况,与抢险队人员随时接受矿总工程师的工程命令指挥。

(18)矿山救护队队长:对矿山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根据营救遇灾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灾人员的救助和事故处理。

(19)调度室主任:按事故作战计划的要求,召集所属人员坚守岗位,及时传达矿长对事故处理的各项命令。

(20)生产科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协助矿长进行抢救和灾害处理,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并绘制事故现场图。

(21)机电科长:配合机电副矿长,对事故发生地点及可能波及范围的各种供电设备和供电线路进行预测,对救灾所需的相关消防设备、灭火器材的类型及数量提出建议,经矿长批准后,与机电车间主任立即落实。

(22)安监科长:按照矿长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方式,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按照《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施有效的监督。

(23)通风队长:按照矿长和矿总工程师的命令,随时恢复事故地点的通风工作。

(24)修护队长:按照矿长和总工程师的命令,随时做好事故地点的巷道修复工作的准备。

(25)机电车间主任:根据矿长命令,负责改变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并保证正常运转,负责矿井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或安装机电设备,完成其它相关任务。

(26)运输队长:负责将遇难人员及时运送到地面,保证救灾人员和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

(27)抢险队长:认真查阅有关事故发生地点的图纸资料,备齐所用设备、材料,对矿总工程师提出的抢险工程要求,立即付诸行动。

(28)供应科长:按作战计划的部署,根据经营矿长的要求,备足、备齐抢救事故所需的各种物资、设备。

(29)保卫科长: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中的治安保卫工作,并负责消防器材、设备安装和消防培训工作。

(30)劳资科长:负责查找受事故危害人员的档案资料,报告公司劳资部门,做好受事故危害人员的各项医疗保险协调工作。

(31)医院院长:负责对受伤人员的急救治疗,组织护理和药物供应。

(32)有关队长:负责查对留在本区域工作面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将现场所见的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地报告给调度室,并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

(33)值班调度员:负责记录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和情况,立即把事故情况向有关领导和单位报告,及时传达矿长的命令,按照《发生事故后必须立即召集的单位和人员名单》及时按顺序通知各单位人员到矿调度室报到待命,随时调度井下抢险救灾的工作,并统计出入井人数和留在井下各地区的人数。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切断与事故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电话,同时通知电话修理员要保证通迅畅通,保证救灾命令的快捷及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处理火灾事故的组织措施及火灾事故的处理计划

(一)采掘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灾区人员撤退的方法、路线:

1、方法:

(1)工作面人员或知道火灾事故的人员,应迅速利用最近的通讯设施向矿调度室报告。

(2)在工作面通行的情况下,现场人员在跟班干部和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迅速戴好自救器沿矿井制定的避灾路线进行撤退或迅速撤到采面下机巷或其它新鲜风流中。

(二)注意事项:

1、事故一旦发生,迅速组织灾区并通知所有受威胁区人员撤退,需要时迅速通知矿山救护队探明事故地点、波及范围和气体成分。

2、井下人员发现火灾时,应首先查明火灾的地点、波及范围等情况。跟班值班队长应立即组织人员一边向调度室汇报,一边就地利用洒水管路、灭火器、灭火沙等进行直接灭火。灭火时要与火源地点保持适当距离,以免水蒸气灼伤,并派人守候电话,随时汇报灭火情况。

3、调度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向值班领导、矿长和公司领导汇报,由值班矿领导根据灾情决定灾区及沿途人员是否撤离险区,并向矿长和总工程师汇报。

4、调度室接到灭火无效汇报后,应立即通知井下所有工作人员,沿近路顶着新鲜风流撤离险区到达地面。

5、机电车间根据命令切断火区电源。

6、在无二次发生事故可能时,应迅速恢复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恢复正常通风,排除烟雾。

7、调度室要组织好处理事故所必需的设备材料,并及时组织人员运送到指定地点。同时通知灾害处理小组成员和公司有关领导,并做好记录。

8、矿长和总工程师接到灾害报告后,要立即成立救灾指挥部,全力以赴抢救人员。救灾人员到达事故地点后对灾区全面侦察,查清事故地点、范围、遇难人员人数和分布地点,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发现幸存者,立即救出,发现火源,立即扑灭。

9、遇难人员救出后,要进一步对整个灾区进行瓦斯检查和巷道状况调查,若有瓦斯超限和冒顶堵塞巷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排放和处理。只有查明整个井下确无隐患,方可全面进行灾后处理。

(三)主、副斜井或井底车场发生火灾时人员撤退的方法、路线:

1、立即进行全矿井反风;

2、迅速组织井下人员沿就近的风井(东风井、西风井)撤到地面;

3、救灾人员佩戴隔离式自救器,利用灭火器灭火;

4、确认火源全部熄灭后,再检查全矿井瓦斯聚积情况,制定排放瓦斯措施,恢复正常通风。

5、反风前主、副井口及附近全部人员撤至20米以外。

(四)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控制事故范围、灾害程度扩大的措施

1、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第一发现人用最近的电话把现场发生火灾的原因及火势情况报告给值班调度员。

2、值班调度员立即把事故现场情况向值班矿长汇报,按值班矿长确定的救灾指令,通知附近工作面值班干部组成灭火小组,带齐救火设备赶往事故现场救火,值班矿长并把事故现场情况及时向矿长汇报。

3、参加灭火的值班干部,要及时把现场的灭火进展情况、预测灭火的可能性及时向值班调度员报告。

4、矿长根据汇报情况,确定下一步采取的方案及措施。若火势继续扩大,蔓延较迅速,应立即下达各有关工作面人员撤退的命令。

九、井下火灾避灾路线

(一)、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灾区人员撤退路线:

1、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1)五2803采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工作面→五2803采面下机巷→五2八西大巷→八区段行人斜巷→副斜井→地面;

(2)五2802采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工作面→五2802采面下机巷→五2八东大巷→八东行人绕道→八号横贯→副斜井→地面;

(3)六4801采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工作面→六4801采面下机巷→六4八西大巷→八号石门→八区段行人斜巷→副斜井→地面;

(4)六4803采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工作面→六4803采面下机巷→六4八西大巷→八号石门→八区段行人斜巷→副斜井→地面。

2、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时人员撤退路线:

(1)四级车房开拓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工作面→副斜井→地面;

(2)主斜井人行绕道开拓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工作面→九西大巷→九西行人斜巷→副斜井→地面;

(3)九西大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工作面→九西大巷→九西行人斜巷→副斜井→地面;

(4)五2802下机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工作面→小川风→五2八东大巷→八东行人绕道→八号横贯→副斜井→地面;

(5)五28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工作面→五2八东800轨道上山→五2八东大巷→八东行人绕道→八号横贯→副斜井→地面;

(6)五2803上副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工作面→小川风→五2803采面→五2803采面下机巷→五2八西大巷→八号行人斜巷→副斜井→地面;

(7)六4七西上副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工作面→小川风→六4801采面→六4801采面下机巷→?六4八西大巷→八号石门→八号行人斜巷→副斜井→地面;

(8)六4803采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工作面→六4803采面→六4八西下机巷→六4八西大巷→八号石门→八号行人斜巷→副斜井→地面;

(9)五2九东大巷掘进工作面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撤退路线:

工作面→九东车场→九西车场→九西行人斜巷→副斜井→地面;

除认真执行本措施外,还必须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各工种操作规程》等中防灭火方面的安全技术措施。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六日

制度专栏

热点制度职责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