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状态监测工作标准 - 制度大全
制度大全 导航

设备状态监测工作标准

编辑:制度大全2020-03-30

一、目的

设备状态监测是指用人工或专用的仪器工具,按照规定的监测点进行间断或连续的监测,掌握设备异常征兆和劣化程度。

状态监测通常是通过测定设备的一个或几个单个的特征参数,例如振动、温度等参数,检查其状态是否正确。当特征参数小于允许值时,则可认为是正常的,倘若超过允许值时即可认为是异常的。若参数值将要达到某个设定极限值之前时,就应判定安排停机修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对设备进行定期或连续监测时,必须及时掌握并记录故障发展的趋势,对使用寿命进行预测、预报、实现状态监测的要求,做好故障趋势分析。

二、设备状态监测划分

设备状态监测按其监测对象和状态来划分,可分为两个方面的监测:

1.机器设备的状态监测:指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例如根据设备的振动、温度、油压、油质劣化、泄漏等情况,对泵类、压缩机、机床等进行监测。

2.生产过程的状态监测:指监测由几个因素所构成的生产过程状态。例如监测产品质量、流量、成分、温度或工艺参数量等。

三、设备状态监测方法

1.由监测人员凭感官和普通仪器,对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判断,这是目前在机械设备监测中最普遍采用的一种简单监测方法。

2.利用各种监测仪器对整体设备或其关键部位进行定期、间断或连续监测,以获得技术状态的图像、参数等确切信息,这是一种能精确测定劣化和故障信息的方法。

篇2:设备改造工作标准

设备改造是指应用现代技术成就和生产经验,改变现有设备的结构,给旧设备装上新装置、新附件,改善现有设备技术性能,使之适应生产需要。

一、生产设备改造形式

1.设备改造可以是设备的改装,也可以是设备的技术改造。

2.设备的改装,是为了满足增加产量或加工要求,对设备的容量、功率、体积和形式的加大或改变。例如,对设备以小拼大,以短接长,多机串连等。设备的改装,是满足生产要求所必须的。它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减少新设备的购置与制造,节省投资等。但是,单纯地改装并不能提高设备的现代化水平。

3.设备的技术改造,或叫设备的现代化改造,是把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应用于企业的现有设备,改变现有设备落后的技术面貌。例如,将旧机床改造为程控、数控机床,或在旧机床上增设精密检测装置等。设备的技术改造,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消耗和成本,从而能够全面地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随着设备的技术改造,企业的生产技术将进入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设备改造的主要形式。

二、设备改造合理性的确定

设备改造的经济合理性,要与消除设备磨损的其他方式,如大修理、更新等对比进行研究。

设备改造与更新相比,在经济上是否合算,可用设备改造效果系数来表示。

设备改造在经济上的合理条件是:

Kr+Km+Se

式中:Kr――与改造同时进行的大修理费用;

Km――改造费用;

Se――设备使用成本损失,其数值等于改造后的设备与新设备加工单位产品成本之差,乘以大修周期内的产品产量;

Kn――新设备的价值;

α――改造后设备生产率与新设备在第一次大修前生产率的比例系数;

β――改造后大修理周期长度与新设备在第一次大修前使用周期长度的比例系数(Em);

Em=1-(Kr+Km+Se)/(Knαβ+Sα)

Sα――旧设备未折旧完的费用损失。

因此,设备改造效果系数

当Em>0时,设备改造较更新在经济上是合算的;

Em<0时,设备改造更新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Em=0时,设备改造与更新在经济上效果相同。

三、设备改造方法

1.从设备改造的目标分,有的是为了提高设备的生产率,提高产值;有的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有的是为了降低能源、材料消耗;也有的是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减少环境污染等。

2.从设备的改造项目来源分,有的是引进设备加以改造;有的是集中了国内先进企业的成果,成套地用于现有设备的改造;有的则是自己在改造中创造了独具风格的新设备。

3.从设备组成部位分,有的在工具机床上革新;有的在传动装置上搞改造;还有的在动力部分挖潜力等。

4.从设备性能分,有的设备由单一用途改成多种用途;有的由粗用改造为精用;有的提高强度、耐磨、耐腐;还有的以小拼大,以短接长等。

5.从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分,有的从半机械化革新为机械化,由机械化革新为自动化;有的由单机自动化改造为自动线,还有的改造为由电子装置实行程序控制等。

6.在现有设备上运用新工艺、新材料。例如,炼铁高炉采用喷煤粉的新工艺,平炉采用氧气顶吹;化工设备采用工程塑料代替钢、铅材料,以提高设备防腐能力,延长设备物质寿命,还有的设备采用新流程等。

篇3:转让和报废设备管理制度执行标准

一、设备陈旧不适应工作需要或再无使用价值,使用部门申请报损、报废之前,工程部要进行技术鉴定与咨询。

二、工程部指派专人对设备使用年限、损坏情况、影响工作情况、残值情况,更换新设备的价值及货源情况等进行鉴定与评估,填意见书交使用部门。

三、使用部门将“报废、报损申请单”附工程部意见书一并上报,按程序审批。

四、申请批准后,交付采购部办理,新设备到位后,旧设备报损报废。

五、报废报损旧设备由工程部负责按有关规定处置。

篇4:某公司设备运行管理标准

为了规范设备运行中的各项管理,改善设备状态,更好的服务于生产,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的所有生产设备,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隐患管理均执行本标准。

一、职责

1、公司主管领导的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管理方面的法令、法规。

(2)按照生产发展的需要,负责组织设备管理制度标准的制定、实施。

(3)检查、考核技术管理部的设备管理工作。

2、技术管理部的职责

(1)技术管理部是公司设备运行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制定《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具体实施设备运行的技术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公司主管设备领导监督、指导、检查与考核。

(2)负责机组设备运行信息的收集、汇总、跟踪、分析等工作。

(3)负责组织开展公司设备点检定修工作及设备定修计划的收集、整理、上报审批与管理工作。

(4)负责设备隐患管理工作,组织对设备隐患查找、上报、制定监护运行措施,建立隐患档案,组织(或参与)隐患整改等工作。

(5)负责组织(或参与)设备事故抢修、调查分析、处理等工作。

(6)负责主要生产设备运行管理指标的汇总、统计分析、上报工作。

(7)负责组织(或参与)设备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8)负责设备运行管理工作的检查与考核。

(9)负责定修计划调整和非计划检修的确认工作。

(10)负责备品备件计划的审核工作。

3、车间设备管理职责

(1)车间主任职责:

①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制度标准及各项规定。

②严格按照技术管理部下达的计划、措施实施。

③组织机电维修班、生产班组完成设备管理的各项任务。

④检查、考核各班组完成各项任务的实施情况。

二、管理内容及要求

1、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要求

(1)点检定修制是公司设备管理的基本制度。所有生产设备和对生产设备有直接影响的辅助设备必须开展点检定修工作,其使用与维护必须紧紧围绕点检定修制进行实施。

(2)技术管理部按照设备点检标准,编制《设备维护保养作业标准》、《巡检岗位作业标准》、《设备检修作业标准》、《设备润滑作业标准》。

(3)生产车间严格按照上述标准使用、维护设备,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修好)、“四会”(会使用、倒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2、点检定修管理

(1)点检分工

①岗位点检:由巡检工和操作工共同承担。

②专职点检:一般由技术管理部部长、设备主管和机、电维修班长承担。

(2)点检作业内容

①岗位点检作业内容包括:进行工艺参数的符合性检查和设备运行状态检查,准确、及时填写设备巡检日志、润滑卡片、工艺参数记录表、卡等,并担任对设备的调试、紧固、清扫、润滑、检修等维护工作。

②技术管理部部长、设备主管及维修班长的作业内容包括:

A.编制《设备维护保养作业标准》、《巡检岗位作业标准》、《设备检修作业标准》、《设备润滑作业标准》四项标准。

B.编制维修工程计划。

C.对岗位巡检工和维修作业工作进行指导、检查、督促,参与主要生产设备解体点检和精密点检工作。

D.收集设备状态信息,进行劣化倾向管理。

E.进行事故分析处理,提出修复、预防措施。

F.做好故障维修记录的分析工作,提出改善性维修和改进设备管理建议。

G.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H.建立点检信息卡、档案台帐。

篇5:车间主任设备管理职责

一、执行《企业工作标准》。

二、在厂长的领导下,领导设备工作人员贯彻国家和上级部门关于设备管理有关规定。

三、负责审核车间制订的有关各项业务工作制度,审批重要文件。

四、组织审查车间设备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计划,并协调实施。

五、组织拟定车间设备更新改造,大修理中长期规划。

六、组织制订提高生产设备管理水平的规划和措施。

七、组织编写审核有关规章制度、技术规程、技术标准。

八、加强对车间设备管理部门的指导,调查研究设备管理问题、监督各项政策、计划的贯彻执行。

九、组织对生产设备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

十、参加生产有关设备事项,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十一、参加设备检查、评优工作,提出表扬批评、奖励处分意见。

十二、车间工作中认真贯彻上级有关规定,并按期、按质、按量完成车间的工作计划;检查、考核车间各岗位工作,并提出奖惩意见。

十三、检查指导车间设备管理工作状况,对有违犯有关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应提出批评、制止或处理意见。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