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现状与行动方案 - 制度大全
制度大全 导航

设备管理现状与行动方案

编辑:制度大全2020-03-18

1、设备管理的组织职责和前期管理

部门的设备管理受部分管理者的理念和其他方方面面关系的约束,当设备维护保养与生产任务紧张发生冲突时,偏重于生产,无法做到设备的计划维修、保养,无法对其使用工段进行设备管理方面的考核,使部门的设备管理和日后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受到影响。

2、设备的使用、维护、修理。

重维修、轻保养,操作手责任心不强,不会管好、用好、维护好设备,更谈不上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生产设备在日常生产中,没有严格地执行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制度,部分设备工作小时表失效,无法确定具体保养时间,保养漏保或用估算大概等不科学手段代替,设备使用超保养时间,甚至漏保无专人跟踪验证,无制定有效全面的设备保养明细及考核办法,设备往往由于保养维护不到位造成故障,至使设备维修频率过高,造成维修成本过大,最终影响部门正常生产。

3、设备管理行动方案

主要是针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设备就跟人一样,需要做好定期保养工作,它的运转效率才能提高,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延缓了其使用寿命,实则也是降低了企业成本。

4、开展设备“5S工作”

“环境感染人、环境影响人”操作员定时对设备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

5、计划保养、维护、维修

在每个月的月底,主管机械的机械工程师、使用设备工段长、维修工段长通过对设备检查发现的问题加以探讨,最后制定出下个月的设备保养检修工作计划,保养计划和机械维修计划都以一张报表的形式反映,使人一目了然。

6、强制保养

工程机械除了在工作间隙中保养外,每月必须进行两次强制保养。一般安排在每月的第二、第四个星期天的白班进行。在强制保养日,机械工程师组织操作员在修理工的配合下对那些平时难以全面保养的机械进行保养和维修。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设备管理网微信平台)

篇2:关键设备管理办法

1、目的和范围

为加强对大型、精密、贵重、重点设备(简称关键设备)的管理,以确保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关键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及日常检查、考核等各项管理。

2、制订依据

《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管理规定》

3、具体条款

3.1关键设备的选定是根据在生产中对生产、质量、成本、安全、交货期等诸方面影响的设备,将设备划分为A、B、C三类,A类为关键设备,是重点管理和维护、维修的对象,应严格执行预防维护、维修、管理;B类为主要生产设备,也应执行预防维护、维修、管理;C类为一般设备,可以实行事后维修。(具体见附件《关键设备选定依据》)。

3.2关键设备由运营管理部根据有关规定落实,应单独建立关键设备台帐。关键设备必须严格管理,在设备醒目处订上标示牌,每年年终进行清查核实。

3.3关键设备必须认真做好“四定”:定使用人、定维修人、定规程制度、定备件。

3.4关键设备的操作工人,必须熟知设备的使用要求及设备维护保养要求,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和考核,领取操作证以后才能上岗位操作。

3.5关键设备操作者变动,在经生产总监审批并报运营管理部,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证后方准变动,变动情况记入设备档案内。

3.6为了确保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转,合理储备关键设备的易损、易耗件和主要配件,运营管理部负责易损、易耗件和主要配件的计划、采购、储备工作,及时做好备件的使用、储备记录。3.7关键设备必须严格遵守执行相关设备管理规定外还要遵守下列要求:

3.8关键设备只允许按其规定用途使用,绝对禁止粗加工和超负荷使用,工件的重量、规格不许超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加工余量应为最小量。

3.9运营管理部应对每台关键设备编制润滑卡片,关键设备的润滑必须按润滑卡片的规定严格执行,加入前必须过滤。

3.10维修人员每天要检查关键设备的运转情况,要建立专门的检查记录簿,要定期检查校正精度,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设备工程师每周至少要对设备的交接,运车、记录检查一次,掌握好使用情况和机床的技术状态。

3.11关键设备的检修必须严格按照修理周期来执行,一经列入计划,不许随意更改。修理内容及配件更换情况,及时记入设备履历表中。

3.12关键设备的技术状态鉴定每年一次,设备工程师负责组织对关键设备进行鉴定,维修人员、操作人员配合,鉴定结果记录于《设备技术状态鉴定表》中。

3.13关键设备的管理实行以下优先:

3.13.1优先安排修理计划及配备检测工具。

3.13.2优先保证备件供应,包括预检备料。

3.13.3优先落实修理、改造、更新费用。

3.13.4优先配备技术资料,修理图纸。

3.13.5优先培训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

3.14关键设备管理的现场记录资料,包括:1.《设备鉴定表》2.《设备履历表》3.《关键设备台帐》?4.《关键设备维修记录本》

4、支持文件与记录1.《设备管理程序》2.《设备管理办法》3.《设备考核管理办法》4.《设备事故处理管理办法》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设备管理网微信平台)

篇3:某钢厂设备管理办法(一)

第一部分生产设备管理办法

一、设备采购

1、选型

从生产需要出发,遵循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能源消耗少、满足生产需要的原则。完成选型的设备填写《生产设备购置计划》,报总经理审批,并对购置情况进行汇报。

2、验收

开箱验收一般应检查以下内容:

(1)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伤;

(2)零件、备件、附件是否与装箱单相符;

(3)技术文件是否齐全等。

生产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开箱验货并予以记录。开箱验收合格的设备出据《设备认定报告书》后,交付使用部门安装使用;开箱验收不合格的设备,由生产部及时处理缺损或索赔等事宜。

3、品质认定

为了认定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材料的品质能否符合要求,新置的生产设备及认为有必要进行品质认定的辅助设施,在正式启用前,要进行“品质认定试验”,由生产部技术保证组负责人组织实施。如果试验的结果判定为合格时,对象设备即可投入使用。但若不合格时,其设备绝对不能使用。另外,对不合格之处要迅速作出处置对策,处置完成后必须要再接受认定试验。

有关合格与否的判定,原则上必须要符合以下条款:

①制品或部件符合设计上的规格。

②要将有关对象设备的管理方法、使用说明书等文件准备齐全,确立今后能继续维持系统运行。

③禁止采购有关法律法规命令禁止和淘汰的设备

4、资料保管

采购、改造设备的合同、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图纸及说明书交办公室存档,各部门保留复印件。

二、设备管理

1、编号综合部负责对设备进行统一编号,便建立设备台账,确保账物合一,编号方法如下:PCSB(生产部设备)-01(设备顺序号,从01开始编号,依此类推)

2、操作文件生产部协同有关部门为现有设备制作操作规程,交办公室存档,并将复印件下发到有关部门,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规定作业。

3、监督机制将设备承包到人,不同工段设备由相关人员负责维护保养,制定时间表(附录一)并严格执行,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及时报修,出现设备事故及时通报总经理进行处置。不同工段的维护保养实施由相应班组长进行监督,班组长接受设备厂长监督,最终由设备厂长负责。

三、设备保养

1、保养计划

生产部每月制定基础设施《设备运行保养计划》,各岗位工人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保养,并在有需要时进行额外保养维护,确保完好,使其性能与精度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2、保养实施

(1)班前对设备进行检查、清洁和润滑;

(2)班内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并注意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有小故障时,及时排除,及时调整紧固松动的机件;

(3)下班前对设备进行清扫,对各部件进行擦拭和注油。

(4)加热炉组、轧机组、精整组对相关设备的保养检查均记录入《车间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点检、巡检、交班、接班记录》,并由检修人员签字。

3、日常点检

(1)点检的分类

①岗位点检:设备在运转前、后及运转中由操作工靠“五感”对本岗位设备进行短时间的外观检查,及时发现各种异常现象。

②专业点检:由维修人员靠“五感”及简单工具、仪器对设备仔细地进行静(或动)态的检查,预测设备工作情况。

③专项点检:由专业技术人员对重要设备进行的检查、检测设备精度及重大隐患。

(2)点检的范围

①岗位点检由使用人负责观察本岗位设备的运转状况:如振动、异响、发热、松动、损伤、腐蚀、泄漏等,以防止避免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工作,点检周期为每班一次。

②专业点检由相关车间指定具有专业经验的维修人员,对本车间辖区范围内的设备按点检表的内容及标准进行检查,周期为每日一次。

③专项点检:专业技术人员对重点设备的重要部位进行的检查,检查周期为每月一次。

(3)点检资料及收集

①点检表由综合部编制,各岗位按要求点检并填写《生产设备日点检表》,需要维修填写《维修记录》。

②在日常点检过程中其基础设施出现异常,使用部门不能自行修理的情况下,应与设备管理负责人联系,并填写《品质异常联络书》。

四、设备检修

1、生产部编制设备检修计划,确定检修的日期、内容和人员,报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2、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预检。阅读设备说明书,熟悉设备结构和性能;进行外观检查、运转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

3、生产部提供检修所需材料、配件等。

4、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修理。

5、生产部会同车间进行验收并予以记录。验收合格的设备,方可投入使用。

6、设备检修记录由综合部存档。

五、设备改造

1、有必要进行改造时,要按照本公司财务规程所定的手续进行。

2、对其基础和环境设施的改造,需经设施管理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3、设施管理负责人需根据的要求对已修理、改造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

4、使用负责人要将其“修理?改造”填入《设备履历表》。

六、事故管理

1、维修点检工发现重大隐患及险情应立即采取措施,同时报告当班调度,调度应立即安排处理,并及时上报分厂主管领导,点检人员做好点检工作和维修记录。

2、发现一般隐患,但不影响设备运转功能和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及时上报本车间,由车间在调度会申请处理。

3、设备事故发生后,要立即组织力量积极抢救和抢修,缩小事故范围。保障人身安全,尽速恢复生产,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4、事故发生后,事故所在部门应立即报告生产部和厂领导;涉及人身伤亡事故,还应及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并保护好现场。

5、一般设备事故发生后,应在一天内由生产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重大设备事故,由总经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涉及人身伤亡的重大恶性设备事故,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6、处理设备事故应做到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与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七、设备报废

1、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可申请报废:

(1)超过使用年限的老、旧设备,其主要结构和部件已严重损坏,不能修复及修复费用大于或接近新置费用者;

(2)因自然灾害或事故损坏致使无法修复或修复费用过大者;

(3)经检查发现继续使用将严重危及安全并随时可能引起严重事故,而且无法修复或不经济者;

(4)机型陈旧、效率低、能耗大、影响产品质量、备品配件困难的杂旧设备。

2、使用部门填写设备报废申请单交生产部,生产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鉴定并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报废。

3、设备完好标准

1)设备主要精度性能达到出厂标准,其它精度和性能满足合同生产工艺要求。

2)各传动系统运转正常,变速齐全。

3)各操作系统、操作灵敏可靠,滑动部位运动正常,安全防护装置齐全。

4)润滑系统齐全可靠,管道完整,油路畅通,油标醒目。

5)电器系统装置齐全,管线安全,性能灵敏,运行安全可靠。

6)各滑导部位及零部件无严重的拉、研、碰伤。

7)备内外清洁,无油污,无锈蚀,油质符合要求。

8)制动装置安全可靠,控制装置齐全。

9)基本无漏油漏水现象。

10)零部件完整,随机附件基本齐全,保管妥善。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设备管理网微信平台)

篇4:某钢厂设备管理办法(二)

第二部分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制度

一、设备分类

1、A类计量检测设备

①用于量值传递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标准、计量器具及配套设备。

②国家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计量检测设备。

③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

2、B类检测设备

①用于生产工艺检、控制用有计量数据要求的计量检测设备。

②用于各生产厂内部核算的能源,物料的计量检测设备。

3、C类计量检测设备

①固定安装在生产线设备上,不易拆卸,又无严格的准确度要求的计量器具。

②生产线上的一般指示仪表。

二、管理办法

1、A类设备管理办法

①严格按照检定周期执行检定/校准。

②严格执行国家检定规程。一般一年为一次校准周期。

③由质检部管理校准。

2、B类设备管理办法

①按照规程执行管理。检定周期按台账上的目录执行。

②由综合部管理录入台账,各使用部门重点日常管理.

3、C类设备管理办法

①C类计量检测设备投入使用前,使用部门对设备进行验收,方可投入使用。

②C类计量检测设备,不进行周期检定,采取随坏、随检、随换。

三、设备采购

1、需增添、配备、更新及大、中修所需计量器具,必须经设备、计量专职人员向厂主管领导申请获准,部门经理审核,报总负责人批准后,由采购部门统一采购,以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度。

2、使用前检定/校准

(1)新购入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和设备,应从制造商处获得可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校准证书,如有此证书,将被验收使用。如果没有此证书,在装置使用前必须由采购部送到被认可的校准服务单位,经校准合格获得校准证书后方可使用。

(2)监视和测量设备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调试和使用。

(3)检校合格后,出具合格标签,并按管理要求粘贴相应的合格标记。

(4)检校不合格,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交生产厂家进行退货必要时可采取索赔措施。

3、计量器具发放,必须由使用部门负责人提出,经主管负责人同意,专职人员应进行登记。

4、综合部为采购的监视与测量设备编制台账,并收回设备说明书、使用规范等资料进行存档,相关部门保存复印件。

四、设备使用

1、理化测试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计量管理专职人员按规定应经过培训,并通过上级主管计量部门的考核和资格确认。

2、各类计量器具的操作使用,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程及本公司有关使用、维护规定执行,由专人使用、保管。对使用中各类计量器具和试验设备,仪表的测试数据必须实行监督。

3、使用中发生数据失准或超检期,应采取纠正措施,已报出数据一律无效,已放行产品必须复验,重新作出检测结论,原计量器具应重新检定。

4、经修理后的计量器具必须重新检定,并加贴合格证方能恢复使用。无法修复的,按有关规定予以报废,并标明禁用标记,对暂不使用的,可按有关规定办理封存。

5、司磅?器

1)计量应核对钢种规格,按批量填写来料码单,标明炉批号。未计量来料,不准出具码单。

2)爱护设备,保持完整、整洁的良好工作状态,定时检验零位。

3)不准起重时强力冲击衡器,不准热料直接过磅。?器发生异常应及时通知检查维修,校正后方能继续使用。

6、长度量具

1)用前擦掉防锈油,校对零位,所卡量物毛口应修平以保证测量准确。

2)一类长度量具严禁卡量红钢条或作划线尺,严禁敲打和顶撞。

3)使用完毕,对好零位,涂擦防锈油。

7、仪器仪表

1)环境应干燥、通风、无腐蚀性;符合相应技术要求。

2)熟悉操作,执行有关规章,保持器具整洁。

3)严禁敲打和碰撞震动仪器仪表。

8、试验设备、仪器备仪器的灵敏性和准确性。

9、在使用、存放或搬运时,应防止颠簸、受潮或磨损,确保其装置的准确度。不允许随意调整,防止造成的降低精度和失效。

10、质检部根据校准证书要求对设备进行校准,证书交由综合部存档,其他部门保存复印件。

五、设备检修

1、实验室每周对监视与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填写《设备检查表》并签字,由质检部负责监督实施情况。

2、计量器具应按分类分级管理原则,严格按国家和有关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及本公司有关检定(校准)周期规定进行检定或校准。周期检定时,当怀疑测量装置是否超出精度标准时,由质检部指定的相关工作人员做判定。

3、计量器具检定应委托检定机构进行,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应出具检定证书或检定合格证,并做好原始记录登记备查。

4、监视和测量设备非正常损坏或丢失应及时通知质检部,情节严重时应写出事故报告并追究责任。

5、理化测试设备及仪表,使用前必须校准。在有效期内,如出现测试故障,应及时排除,确保设备、仪表正常运行和测试数据正确性。

6、当操作人员发现监视和测量设备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作明确标识)

7、对发现失准前检测的产品,由质检部组织使用部门评审检测结果的有效性。使用部门负责人应采取纠正措施,根据评审结果确定追回重新检验的产品数量,必要时要通报顾客。

六、资料管理

1、原始记录的管理内容与要求:

(1)原始记录的信息包括:

●被检校设备的名称、型号、范围、准确度、编号。

●所用标准器名称、型号、准确度、编号。

●有关环境条件和必要的修正说明;

●检定数据、检定日期、所用规程编号、确认间隔、超期运行仪表的理由等。

(2)原始记录的填写

●计量管理担当按规定、规程等认真填写各种原始记录,不得弄虚作假。

●字迹必须书写工整、清晰、不得用铅笔填写。

不合格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异常处理并交由质检部负责校准、修理。

(3)记录的保存检测原始记录均交由综合部存档,各部门按需要申请复印件。

七、设备报废

1、经修理检定后仍不能满足精度等级要求,失去使用价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可予以报废。填写《监视和测量设备报废申请书》。

2、报废后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综合部统一管理、严禁流入使用部门和个人。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设备管理网微信平台)

篇5:风电场设备管理制度

1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

1.1风电场落实重大反事故措施的有关要求,落实上级公司下达的各项反措要求,无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缺陷。

1.2风电场内设备完好率达到100%,其中一级设备应达到90%以上;年设备缺陷消除率:危急、严重缺陷100%,一般缺陷为80%以上。

1.3风电场应有两个独立的所用电源(包括一主一备或两组互备方式),所内直流电源可靠,电压和容量符合直流运行规程的规定。二次设备的防寒和降温装置应保证正常可靠运行。

1.4充油充气设备及液压、气动机构渗漏率应不超过1%。

1.5风电场内所有一次设备均应建立设备台帐,一次设备及保护、控制等二次设备的出厂说明书、交接及正常试验数据、图纸齐全、有效,并与现场实物相符。

1.6防误闭锁装置应齐全有效,并处于良好状态,安装率、投运率和完好率应为100%。解锁钥匙应按规定进行封存,并按有关上级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装置管理规定的要求做好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

2设备检修、试验周期的管理制度

2.1风电场设备检修、试验周期应按有关检修、试验规程和规定执行。

2.2检修、试验周期若不能按有关规定执行的,必须制订由主管生产领导批准的管理办法,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3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3.1在额定条件下运行或备用的设备上发生了影响安全运行的异常现象,或存在达不到一级设备条件的缺陷,叫做设备缺陷。缺陷可分为3大类:

⑴危急缺陷:设备或建筑物发生了直接威胁安全运行并需立即处理的缺陷,否则随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大面积停电和火灾等事故。

⑵严重缺陷:对人身或设备有严重威胁,暂时尚能坚持运行但需尽快处理的缺陷。

⑶一般缺陷:上述危急、严重缺陷以外的设备缺陷,指性质一般,情况较轻,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

3.2有关人员发现设备缺陷后,无论消除与否均应由值班人员做好记录。发现危急、严重缺陷应立即上报。危急缺陷要立即进行处理,严重缺陷应视具体情况尽快处理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造成事故。对一般缺陷可列入计划进行处理。

3.3运行单位领导应每周检查一次所辖风电场设备缺陷及消除情况,对本所设备运行情况、设备缺陷做到心中有数,对未消除的缺陷要加强巡视,并督促尽快处理。

3.4加强缺陷管理,规范缺陷记录簿的填写,严格执行缺陷单和传递制度,缺陷单由运行单位――生产管理部门――检修单位――运行单位,实行缺陷的闭环管理。危急缺陷立即处理不需后补缺陷单。

3.5风电场运行部门负责设备缺陷的统一管理,其职责为:

⑴督促各风电场贯彻执行本规范,并检查执行情况。

⑵及时掌握设备危急和严重缺陷。

⑶每年对本单位设备缺陷进行综合分析,根据缺陷产生的规律、原因、特点,提出年度反事故措施,报有关部门审批下达。

3.6运行和检修单位均应设有专人管理缺陷,其职责为:

⑴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单位管辖设备的全部缺陷和缺陷的处理情况。

⑵建立必要的台帐、图表资料,对设备缺陷实行分类管理,做到对每个缺陷都有处理意见和措施。

4设备标志的管理制度

4.1运行设备必须具有标志牌。设备标志参照《中电投集团公司电力生产企业安全设施规范手册》及有关规定、标准。

4.2运行中的所有一、二次设备本身、分线箱、操作开关、仪表、按钮、指示灯、熔丝、开关、刀闸、端子排、电缆(包括电缆重要的转角处)等均应有清楚、合格的标志牌。

4.3各间隔的进出线处、母线门型构架安装相位牌,变压器套管应有相位标志,主变风冷、铁芯及夹件接地刀闸等附属设施应有标志。

4.4一次运行设备标志应齐全、正确、清晰、规范,应使用双重名称。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控制屏(柜)前后屏楣均应标明屏的名称。屏面和屏内设备、控制开关和保护压板等采用统一的专用或打印的标签(大小规格化、布设位置统一化)。

4.5同一风电场电缆牌、端子的样式、距地(底)面高度标准统一,端子护套、端子排一般应为打印标志并统一,电缆穿过墙、楼板前后应有标志牌。

4.6保护屏、远动屏、交直流屏、电度表屏等屏面上重要的操作把手、按钮、压板标志使用专用标志(不允许手写),其标注情况与压板图对应,不使用的压板由维护单位拆除保存。

4.7停运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屏(柜)在前后屏楣贴上“已停运”标志,未投入运行的屏悬挂“未投运”标牌。风电场闲置的设备应将运行标志拆除。模拟图板上的主接线图要与实际相符,模拟图板上闲置间隔、设备应有明显标志。

5变电设备评级管理制度

5.1设备评级办法

⑴设备评级工作是加强设备管理,掌握和分析设备运行状况的一项有效措施。通过设备评级工作,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分析和鉴定,及时消除缺陷,使设备经常保持在无缺陷状况下运行,以保证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

⑵设备评级工作应科学、准确,由运行单位组织进行,评级结果进行汇总后,上报公司运行部门审核确定。公司将评级结果和三级设备的主要缺陷上级公司的有关部门。

⑶变电设备每季度评级一次,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评级,建立评级记录,计算出设备完好率、一级设备率指标,并提出设备升级规划。

⑷变电设备按完好程度分为一、二、三级,一、二级设备统称为完好设备,完好设备与全部设备之比值称为“设备完好率”,一级设备与全部设备比值为“一级设备率”(以百分数表示)。

一级设备率=(一级设备单元数/设备单元总数)×100%

设备完好率=[(设备单元总数-三级设备单元数)/设备单元总数]×100%

⑸设备评级要综合衡量,以单元内各设备总的技术状况为准,如一个单元内的主要设备元件同时有一、二级者,应评为二级,同时有二、三级者,应评为三级。

⑹继电保护(自动装置)、自动化设备评级还应结合其专业管理规定进行。

5.2设备评级的单元划分:

⑴主变压器(包括附属设备)每台作为一个单元,包括变压器、刀闸、中性点避雷器、连接设备、绝缘子等;

⑵主变压器一次间隔为一个单元,包括开关、电流互感器、刀闸、避雷器、连接设备、绝缘子等;

⑶主变压器二次间隔为一个单元,包括开关、电流互感器、刀闸、避雷器、连接设备、绝缘子等;

⑷所用变压器为一个单元,包括变压器、开关、刀闸、熔断器、避雷器、连接设备、电缆及所用盘等;

⑸无功补偿设备(电容器、并联电抗器、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等)每台(组)及其连接设备作为一个单元,包括其附属设备如开关、刀闸、熔丝、串联电抗器、放电线圈、电压(电流)互感器及构架等;

⑹每条(段)母线作为一个单元,包括母线、刀闸、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及构架等;

⑺每条线路作为一个单元,包括开关、电流(压)互感器、刀闸、避雷器、连接设备、绝缘子等;

⑻每台消弧线圈(包括刀闸及示警装置)为一个单元;

⑼防误装置为一个单元,包括模拟图板、系统主机、锁具、电脑钥匙等;

⑽风电场防雷接地作为一个单元,包括风电场内避雷针和接地网等;

⑾所内土建设施作为一个单元,包括消防、照明设备等;

⑿直流电源作为一个单元,包括蓄电池、直流配电盘等;

⒀每套通讯设备作为一个单元;

⒁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评级以每一被保护设备(如线路、母线、变压器等)所配备的装置为一个单元;

⒂远动装置以每个风电场所设备为一个单元;

5.3设备评级标准

设备的评级标准见附录C《风电场设备评级标准》。

6设备的定期试验、轮换制度

6.1要根据设备实际情况,根据有关规程、规定的要求制定风电场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度。

6.2要按照有关的技术规程、标准要求,定期对一、二次设备进行检查、试验和轮换。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