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火灾隐患早期预防措施报告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电气火灾隐患早期预防措施报告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02

随着gg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电能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也成为决定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力事业的发展虽然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方便,但是,如果使用、管理或维护不当,电能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电气火灾现状及发展趋势

1985年,我国电气火灾5214起,占火灾总数的14.9%;1990年,我国电气火灾7486起,占火灾总数的23.9%;1995年,我国电气火灾10598起,占火灾总数的28%;2000年,我国电气火灾31933起,占总数的26.1%。十五年来,我国的电气火灾不断增加,其占火灾总数的比率也居高不下。

1993-2000年,全国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火灾共18起,其中电气火灾就有6起。

我国电气火灾的形式是严峻的,这固然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气火灾发生的比率也比较高。从日本86-90年的统计数字看,电气火灾发生起数只占该国火灾总量的2%-3%,电气火灾造成的损失排位是第89位;美国电气火灾发生比率也并不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工作,消除电气火灾隐患,遏制电气火灾的上升势头。

从电气火灾发生的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每年电气火灾的比例虽然有波动,但都在30%以上,居各类火灾原因之首;

(2)电气火灾损失所占比例,比火灾起数所占的比例还要高,总损失中电气火灾损失占主导地位;

(3)从电气火灾起源上看,1996-20**年间发生的6041起电气火灾,因配电线路故障造成的电气火灾所占比例最大,共发生2296起,占电气火灾总数的38%;电热器具火灾有1751起,占29%。可见,配电线路和电热器具火灾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

(4)从电气火灾原因上看,电线短路引起火灾占49%,由于电气设备和电线过负荷引起的火灾占11%,接触不良引起的火灾占8%,其他如忘记断电、电热器具接触可燃物等占23%。

(5)电气火灾起数在全年各月分布较为平均,在每天用电高峰期间起数较多。在居民住宅中发生的电气火灾占全部电气火灾的比例年平均为42%,反映了广大居民的用电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电气火灾虽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呈逐年上升趋势,但这并不是一个普遍的、不可改变的规律。日本是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之一,电力工业也十分发达,但日本的电气火灾仅占火灾总数的2%-3%,这主要是因为日本采取了一系列预防电气火灾事故的强有力的措施,普遍推广使用电气防火监控系统。可见,做好电气火灾事故的预防工作所收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为预防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必须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我国电气火灾发展的特点

2.1地域特点

经济发展快的省份和沿海地区的电气火灾损失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和地区。(经济发展快的省份和沿海地区,电气火灾损失明显偏高。)

2.2行业特点

商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电气发生起数多,损失大。从今年的火灾统计来看,商业、交通运输业、社会服务业的电气火灾起数和损失在各行业中较为突出,特别是商贸、集市、餐饮、娱乐、宾馆等行业的重、特大电气火灾的发生呈上升趋势。20**年2月18日河北唐山随意电子游艺厅火灾,造成17人死亡。

电气火灾多发的主要原因

电气火灾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因为电气线路、设备过旧或线路短路、接触不良以及雷击、静电等因素引起的;有的火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违章操作、疏忽管理等。从电气防火管理的角度看,电气设备质量不高、操作者的安全意识不强、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安装使用不当、保养不良是造成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

3.1电气设备质量低劣,严重影响了用电安全

不少单位使用的配电控制系统保护程度低、可靠性能差,不能有效保护用电设备的用电安全,一些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或是无名牌的低劣产品,自身保护性能差,当出现用电过负荷等情况时,无法自动保护,随时都有发生火灾的危险。20**年7月15日,汕头市迎宾馆由于房间内的电气保温瓶故障过热,引燃可燃物蔓延成灾,大伙造成10人死亡,直接财产损失536.2万元。火灾发生后,公安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工作组对该商厦使用的12家工厂生产的18中规格的电气产品进行检测,结果无一合格。

3.2电气线路设计负载值偏小或与环境不符合

80年代,一些建筑的电气线路在设计上一般只考虑到普通照明用电,所以整个建筑电气线路负载设计值比较小。近年来随着电气设备的增多,原来设计的单一照明线路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用电负载的需要,于是出现了电气线路超载运行的状态,潜伏下了火灾危险性。而电气设备或导线的绝缘材料,大都是可燃材料,属于有机绝缘材料的有油、纸、麻、丝或纺织品、树脂、沥青、漆、塑料、橡胶等。只有少数属于无机材料,如陶瓷、石棉和云母等。当线路超负载时,导体中的电能转换成热能,导体和绝缘体局部过热,达到一定温度时,就会引起火灾。电气线路安装与周围环境不符合也是电气火灾的原因之一,导线在应用中,由于生产性质不同,导线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差别。有的场所潮湿多汽,有的场所高温多尘,有的具有腐蚀性、爆炸性和火灾危险。如果在设计中忽视了这些,火势选型不当,或是出现绝缘线该穿管却没有穿管,该暗敷的变成明敷等现象,时间长了,就会成为电气火灾的诱因。

3.3安全用电意识不强,违章用电现象严重

多年来,在安全用电方面宣传力度不够,致使一些单位和群众安全用电意识薄弱。在实际操作中,只考虑到自身方便,不按照用电管理规定和布线要求,违章私拉、乱接电线或任意切断、拆除已设置的用电设备;熔断器保险丝用铜丝、铝丝、铁丝代替;违章使用电气设备;也有不分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短期行为严重,不愿花钱解决电气方面的隐患,以致养患成灾,电气火灾频发。2000年1月1日,湘潭市发生该市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火灾,造成12人死亡,18人受伤,火灾原因是金泉大酒店320客房的服务员违章用电暖器烘烤毛巾造成的。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友谊宾馆发生火灾,死亡348人,伤130人,直接经济损失211万元人民币,其原因就是舞台上方一盏光柱灯安装不合格,与纱幕布距离过近,导致高温灯具长时间烘烤引燃可燃幕布引起火灾。

3.4施工质量低劣埋下“火种”

有许多单位的电气施工安装人员素质差,一无专业电工证;二不懂电气安装规程;三没有一点电气防火知识,大部分人员都是仅能把电灯接亮的“土电工”。有的建筑施工单位将建筑电气安装部分的工程转包给别的单位,转包单位提取一些费用,一个工程几经转包后,安装费用越来越少,最后只有在电气导线和电气设备上动脑筋,偷工减料,以劣充优,不按电气设计图纸标准施工,埋下电气火灾事故隐患。还有的施工队对电气设备的安装不按规程做,甚至不了解国家电气施工规程的标准内容,少数施工单位对隐蔽工程施工马虎,该密封或隔离的没有按规定去做,没有将发热量大的电气设备与易燃材料间用隔离材料隔离。在安装的工艺上很不讲究,该压接的不压接,该连接牢固的、或该用铜铝过渡的接触面,都没按要求去做等。这些电气火灾隐患在验收时不易被发现,所以,施工质量低劣是造成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总书记在《责任重于泰山》一文中指出,二轻局大楼火灾就是此单位的电气安装部分的工程由不懂行的农民施工安装而造成的。

3.5电气线路老化引发的电气火灾占相当大的比例

一是导线的正常使用寿命是有年限的,但是导线在被人们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高温烘烤、阳光照射、自然氧化以及环境中一些腐蚀性气体的作用,导致使用寿命减短,提前老化,使导线还没达到它的使用年限就不能使用;二是导线的老化速度与导线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不正规的生产厂家采用劣质材料制作导线线芯,由于材料纯度不高,相同长度的导线其电阻就比合格的导线高出很多。根据发热关系,在相同的电流强度通过导线时,导线的发热与电阻成正比;这样的导线工作时发热量大、温度明显偏高,加快导线老化。另外,少数企业利用回收的废旧塑料重新熔化后利用,表面看起来和新的一样,但使用不长时间就会开裂、发黑、分解,直至绝缘能力下降而被击穿,造成短路。因此在选用导线时,一定要选正规生产厂家生产的带检验合格证的产品,而不要贪图便宜买劣质产品给日后的使用留下火灾隐患。

电气火灾的综合防止对策

4.1建立健全我国的电气法律法规、技术规范

完善法律依据,制定标准规范。要充分发挥电气检测工作在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中的作用,就必须完善法律依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增加电气防火检测相关条款,同时尽快出台《电气防火检测规范》等国家标准,对电气检测工作的范围、内容、检测方法、判断标准等进行规范统一,使电气检测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为制订出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电气安全、生命安全法规,在制订的过程中,既要代表国家利益也要照顾企业等各方面利益,需要国家各部委协调组织,广泛吸收不同层次的专家参与电气安全规范制订工作。此外,国家须加大力度,加强电气安全法规的统一管理、实践验证及实效跟踪,并以理论和实践检验为依据,确定修订周期,保持规范相对稳定和连续,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法律具有严肃性,国外的电气法规都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因此,应增强我国电气安全法规的法律效力,依法对设计部门、安装部门、检查验收部门、产品生产和流通部门进行定期的资质评估,对因工程和产品质量原因导致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的相关单位应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

4.2完善我国的电气安全管理体制

第一层,公安部消防局、消防标准化委员会。主要职责:(1)电气安全(防火)法规的制修订,以及与安全法规有关的技术研究和验证性试验工作。(2)防灾(火灾)电气安全法规的制修定、监督和实施。(3)对地方消防局进行电气安全业务指导。(4)火灾预防法规、生命安全法规的制修订。

上述安全法规均为保障电气安全的最低要求制定电气安全评估和认证体系。

第二层,省级消防局。主要职责:(1)防火电气安全法规的宣贯、实施。(2)根据国家电气安全法规制定本地区内规则,可以采用或部分采用国家电气法规,可以建立地方法规。(3)制定电气安全评估程序和规则。(4)制定电气安全检查部门的资质审核和评定。

4.3做好电气防火前期预防与检测工作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是防范电气火灾的一项重要手段,它是应用红外线测温、超声波探测等技术手段对电气火灾隐患进行诊断,对发生的隐患要求受检单位采取措施及时予以排除,从而防范和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有关部门要认真开展安全用电监督检查,督促用电单位及个人严格遵守用电安全规程,充分运用红外热像及可视图像采集、故障分析、数据处理等先进科学技术,加强对电气火灾多发的线路火灾隐患与运行设备故障隐患进行热诊断,及时发现并消除电气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然。根据安徽省一家电气消防安全检测中心的随机抽样统计,对10家不同性质的受检单位共检测发现电气事故隐患和电气火灾隐患98起。其中,电气事故隐患76起,电气火灾隐患22起,平均每个受检单位存在电气事故隐患8起、电气火灾隐患2起。各地要制定相应的电气消防安全检测规定,督促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公众聚集场所定期进行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并要明确规定必须经过消防安全电气检测合格后方可开业经营。通过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发现电气火灾隐患,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整改,确保安全。

4.4组织电气防火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我们提供整套电气防火解决方案

近年来,电气事业发展较快,但电气防火设备却落后于电气的发展,很多电器控制设备不能达到令人放心的程度。有关部门要加强用电器具的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积极推广电气防火的新技术、新设备,确保用电安全。

篇2:线路器材公司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我公司自成立以来,发生重大事故一起,轻伤事故多起,为更有效地控轻伤事故的发生,研究分析以往发伤的轻重伤事故,查找事故发生共性,从源头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一、事故发生的机理

从事故发生的机理,控制事故首要的是了解触发事故原因,由于事故与原因之间的关系复杂,因此事故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人为原因、物质原因、环境因素等从我公司多以往发工伤事故来看,主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未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及物的不安全状态,所造成的工伤事故,在人的不安全行为中,重点要因素是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二、相关预防措施

1、组织措施

建立健全关于安全生产所需的规章制度,如《安全管理考核办法》、《危险源辨识》、《设备操作规程》、《员工安全教育》、《设备维修保养制度》以及体系要求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规章制度等。

2、技术措施

(1)人员及设备要求

(2)车间上岗工作人员出现精神状态差、生病、喝酒等情况时不允许上岗,工作中保持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3)工作期间不允许玩手机、听音乐或在车间打闹等,禁止工作中吸烟,打瞌睡、嬉戏、打闹等不安全行为。

(4)进入生区域前,必须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不允许穿奇装异服,不允许留长发,女员工进入生产区,不允许穿高跟鞋,头发必须牢固的扎在帽子内,头发不得外露。

(5)在工作前先对设备进行进行保养检查,无问题方可进行生产,如有问题及时检修,设备严禁带病工作。

(6)设备操作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程进行,严禁性能超负载超范围使用设备。

三、设备危险区域及事故预防措施

1、冲床及半自动角钢线

(1)飞轮、龄轮、皮带轮、皮带、风扇以上部分关机后由于惯性不会立即停止,如果在操作过程中,身体任何部位或工件异物碰触,都会发生事故,造成碰伤、擦伤、夹伤或设备损伤,后果严重必须确保以上部件的防护罩完好,安装牢固,在未完全停转前,任何人对设备以上部位进行检修维护工作。

(2)滑块及工作面、设备在工作中,身体任何部位不允许进入模具中,否则会造成严重夹伤后果非常严重。

(3)气缸:气缸工作时运行速度极快,力量大,在运行过程中,身体及异物进入会造成严重夹伤和设备事故,在运行过程中,禁止身体及非加工任丘市进入顶料块前端及气缸和气缸座之间的间隙内,检修时必须关闭气源。

(4)小车:小车行走的运动速度快,力量大,运动距离不确定,为确保安全,在小车行走的范围内,画定安全区域,设备运行时,任何人、物不得进入该区域,更不允许从料道与冲床之间的间隙中穿过,否则会造成撞伤、擦伤或及为严重的压伤。

2、剪板机

(1)压料架、刀架:在工作时,压料架会先压住物料,随即刀架下行对所加工板材进行剪切,在工作时,手及非加工件不允许进入该区域及工件下方,手离开工件后才能开始剪切,设备工作台面上不允许堆放物品,以确保工作中手脚、不被压伤或砸伤。

(2)机械剪板机飞轮、龄轮、皮带轮、电机风扇等停机后不会立即停止转动,如果身体异物进入或碰触,都会造成伤害,必须保持罩完好,安装牢固,在设备未完全停止前不允许对设备进行检修及保养工作。

(3)液压剪板机,在维修液压缸及氧气缸时,必须把压力全部掉维修安装过程中,充气要慢,扶气缸人员和充气人员之间保持良好沟通通讯精神高度集中,当顶缸或液压杆工作面放平后,人员撤离,开始加压至工作压力,人未完全从设备上下来,不允许加工作压力、试机等操作。

(4)更换刀片:由于剪板刀片间隙小,刀片体积相对大且重量重,刀口锋拆刀片时留一颗螺钉,待有人托稳后,取出螺钉,拆下刀片,安装时固定稳固后,托举人员才可以松手,操作中保持拿稳轻放,并做好相关的保持措施,确保人员不受伤害,刀片不受损伤。

3、数控板机(平面钻)

(1)冲(钻)孔刀模具、压料架:这些部位,工作压力极大,动作很快,工作中身体及非加工件进入,会造成严重后果,在工作时,身体及非加工件禁止进入该区域。

(2)待服电机及丝杆、工作台面,在工作时,工作平台在电机、丝杆带动下,快速运动,非操作工作人员不允许离机器太近,平台上不允许堆放待加工件及非加工件等杂物以防物品掉落伤人或砸伤轴电机,手不允许放在电机保持罩及工作面,丝杆的间隙外,以防止因极限开关失灵而造成的夹伤。

(3)平面钻工作时,排屑器开动,非屑器链表面不允许有除铁屑以外的其它物品,人不允许从排屑器上方通过,清理铁屑时要用铁钩且不要戴手套,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4)更换字码盒:不允许在冲孔过程中更换,防止意外发生事故。

4、角钢联合自动线、触钢钻

(1)小车:在运行过程中,小车运动速度快,力量大,移动距离(位置)不确定,如果有人或物进入该区域会造成碰伤,在运行时,禁止一切人或物品进入小车行走区域,防止伤害。

(2)夹钳:在夹料时,手不允许在夹嘴的位置,应离夹嘴15-20cm,确保不被夹伤。

(3)料架:料架翻转一但起动,翻料架会转动一圈,且无法停止,在小车未抬起,料道有料或料道与料架间有人或物时,禁止、起动料架翻转,否则会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损伤。

(4)打印机、字码盒与所加角钢间隙较小,角钢与字盒都有棱角、不光滑,在加工过程中更换字码盒,容易把手带进打字机中,如果处置及时会造成手臂的擦伤,如果处置不及时,打印机、打字或料大短小车接触到人的身体,其后果非常严重,轻则手臂被打字机压断,重则人及小车夹在打字机内,整个人被夹作两截,后果不堪设想。

(5)AB面滑块:工作时在电机及丝杆驱动下,作上下滑移运动,调整加工角钢的芯线,由于运动间隙小不感觉会对人造成伤害,实际上只要在运动过程中,有异物或身体部份在此间隙内,很容易造成夹伤。

(6)剪切机:在设备开动期间,一切非加工件或身体任何部位,不允许进入刀口间隙内,否则会造成极严重后果。

(7)翻料架:卸料时,无法控制料从料架上滑落的轨迹,卸料时如果有人在料架区域,极容易造成砸伤,因此卸料时禁止进入料架区域。

(8)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特别是料头未从剪切刀口出来时,禁止任何人从剪切机与料道间隙处通过,也禁止从打字机与料道处通过,以确保安全。

(9)操作与控制:主机手面操作时,必须严格操作规程,未经车间同意,不允许任何非主机手操作机器,以减少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5、双盘磨擦压力机

(1)滑块身体任何部份,在工作时不允许进入模具间隙中,防止压伤,更换模具时必须由一人控制机器,其它人换模具,以确保安全。

(2)滑块上行及下属时所产生的力是一样的,在工作中,滑块*和工作台下不允许留有物品。

(3)修理保养设备时,滑块不允许停在空中,必须使滑块与工作台可靠的接触,双盘完全停止后进行,双盘未停转前不允许触碰双盘及皮带等上机部分。

6、四柱压力机

(1)滑块模具:滑块及模具体和很大,在安装时,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模具掉落,倾倒等对人或设备的伤害,模具安装必须牢固可靠,在工作时,任何非加工件及身体任何部位不允许进入模具间隙内,否则会造成事故。

(2)必须指定专人对设备操作,操作者与扶料都要有明确信号沟通。

7、车床

(1)严格按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穿好工作服,戴好护目镜。

(2)车削过程中不允许戴手套,不允许触碰加工件及卡盘。

(3)卸料时,必须把卡盘钥匙拔出,取出工作,装上工件需夹紧时再插上钥匙夹紧,以防止身体其它部位砸位砸到操作杆,使卡盘转动,钥匙飞出伤人。

8、钻床

(1)严格按劳动合同品穿戴要求穿好工作服。

(2)钻头旋转时,身体不允许接触钻头及钻杆。

(3)清理钻屑时必须使用铁钩,且不套手套。

(4)铁钩制作时,钩端成90°角,钩不能太长,手持端应平滑,无间隙,无钩刺,保持平整。

9、刨床:身体任何部位不允许在牛头前端,请根据操作时手不允许扶刀架(刀柄),防止夹伤,加工铸件时必须戴防眼睛。

10、切角机:工作时,手不允许伸进刀口内,以及把手放在工作与工作面上方,也不允许把手放在四柱弹簧间隙内,切角时,注意料厚及长度,不允许太短或有料比较厚的角钢,更换刀片,调整间隙时必须关闭电源。

11、液压打字机:在工作中手及非加工件禁止进入字模内。

12、滚丝机

(1)皮带轮、皮带工作时高速旋转,工件、身体及异物接触,容易被卷进去造成事故,必须保证防护罩完整、牢固。

(2)工作中,除加工件外,不允许任何物品及身体任何部位进入两滚轮间,否则会造成事故。

13、钢筋弯曲机:工作时,手不允许进入档块与被加工物料间,否则会产生夹伤。

14、铣床:操作过程中,不允许触摸旋转中的刀盘,以及刚停下来的刀盘,加工者必须戴防护眼镜。

15、扶料人员把料放到工作台上时,角钢后背紧靠挡铁,手扶在角钢向上,气动工作台的一侧,才可以开动史料,预防手板夹在被加工角钢下面而造成伤害。

16、车间配电箱及电路

(1)车间内所有配电线路保持良好绝缘,防止被砸伤,老鼠咬伤。

(2)配电箱预防被物料撞伤,保持配电箱体完好,接地良好,箱内配线整齐,开关布局合理。

(3)所有接线保证无导电外露,以确保用电安全。

17、坡口机:工作中手不允许伸进机口内,小工件坡口可借助其它工具扶料,顶料,更换刀片拆除下部螺栓需转动刀头时,必须确保工具不在盘内,点动设备,确保安全。

18、触电预防措施

(1)建立公司电器设备相关用电安全的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涉及电气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2)员工进厂,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并考核,对不合格者,不允许进入生产。

(3)对公司所有电器设备及配电箱悬挂或张贴安全警示牌。

(4)公司电工,必须建立用电设备及电气配线原理等全用电资料。

(5)电气操作专职人员(电工),必须经过正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上岗人员必须配备安全防护用品,如:绝缘鞋、绝缘手套、令克棒、绝缘台垫验电器等,所使用工具必须保持完好,对需进行安检的工具,必须保持期内检定的有效性,以确保使用安全。

(6)对用电设备、线路、配电箱、变压器等实行定期检查,巡视恶劣天气(雨、雪、大风等),应加强巡查力度,确保安全。

(7)保持用电场所环境整洁,扫地洒水时,保证不能洒在配电箱及电器设备上。

(8)对所有用电设备的外壳,做可靠牢固的接地,所用电器没有接线布线,保证符合用电安全规定。

(9)移动电源必须加装漏电保护装置,有独立的插口及开关。

(10)设备在维修检查过程中,必须关闭设备主电源,如确需带电作业时,必须使用合格的防护用具,并有专人进行全程监护。

(11)遇有雷电天气公司人员不得离开车间及办公场所,尽量关闭用电设备,身体不要碰触用电设备及车间钢柱、墙面等。

(12)电焊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工作场地应保持清洁干燥,场地清扫时不洒水,穿防护服,焊机工作时,不可触摸焊丝及小车,使用普通焊机时,不允许徒手装夹电焊条,不准带电修理夹钳,发现有线缆破损,及时处理。

19、行吊事故预防措施

(1)所有车间必须熟悉,每台设备的急停开关,及各台设备的电源开关,及车总电源开关,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每位员工有义务切料电源。

(2)行车首使用前,检查行车各部技术状况处于完好状态,重点检查操作装置,安全装置和钢绳,符合安全达到标准,方准使用。

(3)起步前应观察行车四周情况及估计所吊物件重量,是否超出行车所承受的客定重量,超出额定重量不得强行吊运,观察吊运路线是否安全,吊运路线应无人、设备及其其它物件。

(4)吊物底端面须距地面300-500毫米,吊运重物时,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100毫米左右,检查起行车的及所吊物件的稳定性和制动等是否灵活有效,在确认正常安全情况下,方可继续工作,严禁利用反方向制动。

(5)行车操作人员与起重扶料人员密切配合,由扶料人员给操作人员信号,操作人员给扶料人员回应后,方可持行车操作。

(6)严禁用行车载人升降,工作中禁止用手触模钢绳、滑轮及吊钓符合安全技术规定不吊。

(7)行车操作人员必须做到“十不吊”:

①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②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光线暗不吊;

③吊索及附件捆缚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④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时不吊;

⑤歪拉斜挂不吊;

⑥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浮度有活动的不吊;

⑦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具有爆炸物品不吊;

⑧带棱角刀口物件不吊;

⑨埋在地下件不吊;

⑩违章指挥不吊。

(8)作吊装过程中,装御时,应有垫铁支定,避免钢绳吊带强行抽出,装御时应观看装御地点是否有乱角钢、钢板等,避免装御时有角钢、钢板或其它杂物受力后飞起,倾倒等物件伤人事故,在装御时,身体任何部位不得代替工具,不得生拉硬拽,应合理使用工具达到目的。

(9)起吊重物时,必须双钢绳或双吊带起吊、短料、包铁、塔脚底板等特殊物件应用钢绳或吊带锁死吊运,焊接塔吊运必须采取双钢绳或双吊带吊运,还应考虑体积视线等因素,焊接塔组焊,焊接过程中需翻面时,应采用短钢绳翻面。

(10)行吊运行过程中,行车移动要平稳,严禁起吊物从设备或人上面经过,扶料人员应找准正确扶料位置,一般扶料人员手应扶在所吊件工件上方或侧面,没有夹伤、擦伤、压伤危险的位置,身体尽量运离所吊工件,在吊运过程中严禁身体任何部位进入吊物下面,更不允许人员为方便而在吊物下面经过,吊运货物时,需要挪动钢绳、加钢绳等情况,一定要将吊物放置在支点上后在进行挪动或加钢绳,板材班,在吊板过程中,必须用四个夹钳同时吊,不允许用两个或三个夹钳起吊,夹钳位置应合理调整,以所吊板尽量平直。在吊运钢板过程中在钢板下安放垫铁时,用撬棍等长柄工具将垫钢安放到钢板下面,不得用于直接操作,更不得人在板下面安放。

(11)所吊运过程中思想要高度集中,全过程应有防吊物突然附落砸伤,或吊运过程中夹伤、撞伤、擦伤等突发事故的防护意识。

20、氧气、乙炔使用

(1)各班组须调定专人使用,非使用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氧气乙炔使用前必须检查气阀、气管、气压表及气瓶完好,并做好记录,使用前观察使用地点是否有油污、有油污不得使用氧化乙炔。

(2)所有气瓶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立放使用时必须有防倾倒措施,禁止敲击、碰撞、转运中不得滚动,不得随意摆放氧气乙炔,在使用时,分开存放,必须保证安全位置。

(3)氧气乙炔使用及存放安全距离都必须保持8米以上,与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有必要时应有可靠隔垫防护措施,但不得小于5米。

(4)领用气体,事班组不允许领用当天使用的气体,各班级内不得存放大气体瓶,所有气瓶都必须拧上气阀防护帽,除使用时,不论是在领气还是还气瓶时,都要有防护帽,气体使用完后即时将空瓶退回仓库,放置到仓库保管员指定位置,不得随意摆放,更不允将空气长时间放置在车里,那里用完丢那里。

21、搬运

(1)搬运物件之前,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搬运物件时要量力而行(超过100公斤必用行吊,小车等工具搬运),搬运时做稳、平衡,当有多人同时搬运时,应有专人指挥,保证协调一致,信号明确。

(2)生产设备及配电箱柜、消防器材上面,严禁堆放杂物,必须保持清洁。

(3)搬运塔脚底板,铁塔主材或超过70-100公斤的必须2人搬运,同时用力,由1人发信号,100公斤以上的必须使用工具搬运,在车间外无法使用工具的应由多人同搬运,应有专人指挥。

四、镀锌车间工段安全手册

1、行车安全操作规程

(1)行车操作人员由厂部指定,并以过技术培训人员操作,严禁未经培训人员操作行车。

(2)行车工在使用行车时,各传动机构先检查及转动一切正常方可正式工作。

(3)行车工起吊物件时,钢丝绳提要与物件垂直起吊,严禁斜拉和超载运行。

(4)在镀锌阶段,经常检查行车,保持行车操作环境清洁、透视窗明亮,每次镀锌结束,进行清洁检修一次。

(5)行车发生故障,立即通知检修,不使设备带“病”运行。

(6)行行起吊重物时,行车下严禁钻人,若发现有人,应下令立即走开,然后进行工作,以防事故发生。

(7)行车行驶思想必须集中,观前顾后,不得在行车内吸烟、听音乐、打电话,严禁两台相撞,并使行车在轨道制动蹄内运行。

2、盐酸段安全操作规程

(1)严禁挎跃酸池。

(2)严禁任何物件冲撞酸池。

(3)不得将盐酸外带外排。

(4)下料时严禁超过行车负荷。

(5)堆料、搬料时必须确保物件稳定,防止物件倒塌、侧滑伤人。

(6)铁件放入酸池时必须轻放、放稳严防酸液外溢飞溅伤人。

(7)保持工作场的清洁、工器具摆放整齐。

(8)不得将盐酸取出它用或往酸池内放入不相关的物件。

(9)劳保防护用品正确佩带。

3、炉前安全操作规程

(1)工具、设备专用,所有工具必须保持干净,不得随意摆放。

(2)严禁往锌液中投掷任何东西。

(3)禁止任何不相关的人员在锌锅边逗留。

(4)不得将锌液取出用于烧水、取暖或它用。

(5)保持工作场地清洁、工具具摆放整齐。

(6)不得将防护栏随意拆除,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眼镜。

4、冷却段安全操作规程

(1)材料堆放必须保证稳固。

(2)使用角磨机必须配有安全防护罩,并且不得与水接触。

(3)严禁超负荷搬运或吊运物件。

(4)严禁野蛮装卸物件。

(5)严禁抛传物品,致使物品设备受损或伤人。

(6)保持工作场地清洁,工器具摆放整齐。

(7)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眼镜。

5、吊料、搬运料、装卸

(1)操作不可随意性,操作之前无看周围环境,是否有障碍物或安全隐患。

(2)不往物料夹缝处伸手、放脚。

(3)堆叠物料时控制层高,防止倒塌、滑落伤人。

(4)手扶起吊物时,站位必须在起吊物垂直落点以外。

(5)吊料、拉料不超重,运输时确保物料放置平稳。

(6)装卸车不得野蛮操作,不能用手直接穿引吊带、钢绳,必须使用铁钩操作。

(7)多人配合搬运物件时,必须指定专人发令,口号用力保持统一。

篇3:电气专业质量通病预防措施要求

1适用范围适用于玛电三期(2×300MW)机组电缆管的加工敷设,电缆的敷设,二次回路接线的安装。2编制依据2.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验收规范》GB50168-92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验收规范》GB50171-922.3《火电厂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气装置篇)》20**年版3质量保证基本要求3.1对施工人员的要求3.1.1资格:施工人员应具备电力安装施工岗位合格证。3.1.2技术能力考核:具有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组成的施工队伍。3.1.3工程项目班组长必须具有3年以上工龄且应进行3个以上电缆及管路工程项目的施工。3.2人员组织3.2.1人员:技工具有工作经验,能独立工作。技术人员考核要求能看懂图纸,熟悉现场,技工经考核后持证上岗。3.2.2组织:应健全三级质检组织,各级组织质量活动完善。3.2.3普工经培训后上岗,只能在技工领导下进行辅助性工作。4.消除通病施工准备4.1首先必须进行图纸审核,其审核程序见项目部有关质量的程序要求办理。4.2施工作业指导书应经过检查,审批和技术交底。4.3施工作业场地应清理干净、平整、材料工器具堆放应整齐。4.4电缆敷设前应清查每层电缆的工程量,并统计交叉工程量。二次接线前应了解每个盘的工程量并分析交叉线路的工程量和交叉层次。5.现象: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不整齐。5.1原因分析:5.1.1电缆管有穿孔,裂缝和凹凸不平,内壁粗糙。5.1.2管口毛刺未除,有尖锐棱角。5.1.3电缆管焊接后无防腐处理。5.1.4电缆管无明显接地。5.1.5电缆管积水。5.1.6多根电缆管连接时,不平直,接缝不严密。5.2防范措施:5.2.1电缆管下料时应选择平直,无缺损、裂纹的管材。下料时应采用切割机严禁使用气焊切割。5.2.2下料后用锉刀锉去毛刺及尖锐棱角。5.2.3电缆管连接时应焊接牢固,密封防止水汽进入管道内。5.2.4电缆管焊接后应在外表先涂一遍防绣漆,再涂一遍含锌面漆。管口可用小铁板点焊封盖,防止泥浆杂物落入其内。5.2.5电缆管应有可靠的接地。5.2.6横向敷设的电缆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5.2.7.电缆的弯曲部分不漏出地面,同一部位每根电缆管漏出地面的垂直高度应基本一致。验证时间:电缆管加工及敷设时进行措施实施责任人:肖建明?验证人:焦刚6.现象:电缆敷设不整齐。6.1原因分析:6.1.1电缆通道积水。6.1.2电缆扭绞现象及机械损伤,不平直。?6.1.3电缆敷设时排列不整齐、交叉、固定不牢固。6.1.4无标志牌或字迹不清晰。6.1.5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配置不合理。6.1.6电缆通道内有杂物。6.1.7电缆表皮有刮擦的伤痕。6.1.8直埋电缆无方向标志。6.2防范措施:6.2.1电缆沟道内电缆架应安装完毕,敷设路径上的垃圾和杂物已清理干净。6.2.2根据图纸和清册进行二次设计,并写出一式几份的电缆清单交给施工人员以便熟悉路径做好准备。6.2.3沿敷设路径安装足够的照明,并在不便施工的高处,险处搭设牢靠的脚手架。6.2.4当需要进入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时,应到运行单位办理好工作票手续。6.2.5电缆敷设由于施工人员较多,协同动作要求高,所以要有专人指挥,号令统一。6.2.6电缆一般应按区域进行敷设,并且先敷设集中电缆,再敷设分散的电缆,先敷设电力电缆再敷设控制电缆,先敷设长电缆,再敷设短电缆。6.2.7敷设电缆时应安排有经验的职工领线,一些重要的转弯处应有专人把关.每敷设完一根应立即沿线整理,排列整齐并挂上电缆牌,转弯部分尤其是十字交叉的地方,每根电缆都应一致地相互平行地弯转.竖井处的电缆交叉应尽量布置在底部保证外露部分排列整齐。6.2.8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水平敷设直线段的两端,垂直敷设的每个支持点电缆转弯头两侧及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加以固定。6.2.9电缆管和照明箱,动力箱,检修箱连接时,应用电缆管卡和蛇皮管连接并排列整齐。6.2.10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封闭,管口应密封。6.2.11直埋电缆距地面距离不应小于0.7m,上下部应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可采用混凝土盖板或砖块。6.2.12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验证时间:电缆敷设进行时措施实施责任人:张军验证人:焦刚7.现象:二次回路接线不整齐7.1原因分析:7.1.1二次接线错误。7.1.2二次接线不整齐。7.2防止二次线接线错误的防范措施7.2.1在施工作业中事先编制好电缆排列卡,该卡按设备实际位置和电缆不交叉原则排列其位置。7.2.2施工接线宜从上层到下层以左侧到右侧进行。7.2.3施工接线处应有充足的照明。7.2.4每个盘柜接线施工宜有一人作业,不宜换人,防止差错。7.2.5施工人员应严格按图施工,中间应适当安排休息,保持充沛的体力,防止接线错误。7.3防止二次线不整齐的措施7.3.1施工每块盘电缆头,应事先统筹规划布置,保持盘前及盘后整洁和整齐。7.3.2接线应使用统一长度标字头,在剥切线绝缘时不应损伤铜芯,线头的弯圈方向应与紧固螺丝方向一致,每个端子最多只能接两根线,接在同一端子的两个圆圈之间要加平垫。7.3.3接线完毕后要做全面的检查和整理,使号牌排列整齐,标字一律朝外。验证时间:二次回路接线时进行措施实施责任人:张军验证人:焦刚8.质量检验8.1电缆敷设前应检查电缆型号,电压及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8.2电缆敷设时应检查电缆排列,弯度是否一致。8.3电缆敷设后检查水平敷设,垂直敷设,电缆首末两端及每个支持点是否固定牢固。8.4二次接线应检查电缆标志牌内容是否清晰,标志牌吊挂位置是否整齐一致。?消除质量通病过程控制附表序号工程项目检验项目质量标准检验方法检验次数1电缆敷设前准备型号、电压及规格符合设计对照图纸检查1次2电缆敷设电缆排列排列整齐弯度一致观察检查3次3电缆固定水平敷设垂直敷设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每个支持点观察检查3次4电缆敷设后检查电缆孔洞处理电缆出入口封闭良好观察检查1次5电缆头制作电缆终端盒符合设计对照专业施工组织设计检查1次6二次接线电缆牌标志内容、挂牌位置、电缆牌固定齐全正确每个缆头下整齐牢固观察2次9.不合格项目处理检验发现不合格项目立即停工,研究解决办法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施工。

篇4:风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范本

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推进环县南湫风场安全隐患派查治理工作,彻底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止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环县南湫风场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二条对于一般性事故隐患,安全因结合实际按照五定原则及时进行整改处理,不能马上进行处理的应落实相应防范措施。

第三条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联系相关部门技术人员做出暂时局部、全部停止使用的强制措施决定,并向分公司上报并提出整改方案进行彻底整改。

第四条事故隐患的范围

1、危及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或重大险情。

2、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等。

3、建设、施工、检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伤害。

4、停工、生产、开工阶段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等。

5、可能造成职业病、高原病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

6、在特殊地区进行作业活动可能导致的重大危险。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理活动(包括停用报废装置设备的拆除)。

8、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

9、以往生产活动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

第五条安全员应随时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检查,风电场生产负责人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

第六条对所排查的安全隐患,编制整改措施,并由负责人负责落实整改。

第七条对难以立即整改的重特大事故隐患,应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方法和措施,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第八条在隐患治理过程中,负责整改的部门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在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止使用,对难以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巡检和维护,防止事故发生。

第九条对于重大事故隐患,风场负责人应及时向公司领导、上级部门进行报告,报告包括: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以程度分析、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十条事故隐患坚持“谁存在事故隐患,谁负责监控整改”的原则,由存在事故隐患的班组、风场组织整改,整改责任人为班组、风场主要负责人。

第十一条风场和相关人员,对查出的隐患都要逐项分析研究,并提出整改措施。定措施、定负责人、定资金来源、定完成期限,凡班组能整改地不准推向风场,凡风场能整改地不准推向公司的原则按期完成整改任务。

第十二条整改责任风场要对事故隐患认真整改,并于规定的时限内,向公司安全负责人报告整改情况。整改期限内,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行专人监控,明确责任,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十三条整改工作结束后,整改风场要按要求写出隐患整改回复报告。

第十四条对整改措施不到位,检查验收不合格,事故隐患未消除的应停止其相关设施、设备的运行和操作使用。直到检查合格后方可恢复运行。本检查以月度安全检查为主。

第十五条安全员每季度应对公司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添加到安全隐患记录备案。

第十六条处罚

1、对不及时报告、隐报、瞒报重大事故隐患的班组、风场主要负责人处500元罚款。

2、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在整改过程中不制定治理方案的班组、风场主要责任人处500元罚款。

3、对查出的事故隐患,不及时进行整改治理,擅自生产作业的班组、风场主要责任人处500元罚款。

本制度解释权归环县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一月

篇5:某电力安全隐患整改方案

1.引言

近年来,电力建设各类生产事故频发,重特大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如2005年1至8月份,全国电力系统发生9起重特大人身事故。恶性事故的惨痛后果和无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触目惊心,令人震撼。每一份事故分析报告,总能披露出生产事故发生前,事故隐患受到的漠视和人们的消极应对。所有这一切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究竟如何才能构筑真正有效的电力建设安全平台,有效遏制生产事故的发生

2.事故应急预案的局限性

2.1“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在于控制事故的扩大

生产事故发生后,其后果并非一次呈现,而是按其自身规律逐步扩大蔓延。此时,若没有“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则手忙脚乱,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缺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事倍而功半。而实施预先准备好的“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则有条不紊,各负其责,有效控制事故扩大,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尽管是补救措施,但亡羊补牢,也是必要的。有没有预案和是否实施预案,其后果是完全不同的。

2.2“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局限性在于事后启动

“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是以生产事故已经发生为起点,以生产事故的后果已经形成为代价。在生产事故发生前,“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仅处于备用状态而不被实施,无法有效控制生产事故的发生,不能发挥对生产事故的预防作用,不能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因此,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不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功能之中。“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面对的是已发生事故及其后果,这就是该预案的局限性所在。

2.3生产隐患的特点和应对值得我们重视

生产中的事故隐患是生产事故形成的前奏和征兆。“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一起生产事故背后有29个事故征兆,一个事故征兆背后有300个事故苗头,一个事故苗头背后有1000个事故隐患。由此可见,大量事故隐患的存在,为生产事故的发生提供酝酿基础,对事故隐患特点的认识和应对,将有助于杜绝生产事故发生的针对性措施的形成。

事故隐患以隐蔽性为主要特点,并以安全状态为假象,因而常常不被人们关注;但只要我们以高度的安全责任心认真对待,练就一副洞察隐患的“火眼金睛”,事故隐患是可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

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具有相当强的不稳定性和时段性。在没有人为整改因素状态下,隐患可以很快演变为事故。许多生产事故在发生前,不是我们没有发现隐患,而是漠然处之,存有侥幸心理,姑息养奸,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其结果是生产事故的必然爆发。有些人看不到隐患“立即整改”和“限期整改”的区别,看不到“立即整改”和“边施工边整改”的区别,甚至把“带病运转”视为正常状态。有些施工单位负责人为了追求所谓“利润最大化”,只顾赚钱不顾员工死活,只顾利润产出不顾必要的安全投入、安全条件的改善、事故隐患的应急整改,缺乏危机感。消极的态度必然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等来的只能是惨痛的教训和严厉的惩罚。应当知道,隐患是不会自动消失的,事故成本必然大大折抵“利润最大化”,一旦生产事故爆发--隐患存活期的终止,人们对生产隐患的任何作为都为之晚矣,无法阻止生产事故的发生,无法挽回生产事故的严重后果。而倘若在发现隐患的“第一时间”内就积极作为,立即整改,便可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以较小的安全投入省去高昂的事故成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利润最大化”。

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事故隐患的存活长短不一,不能一概而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隐患转化为事故的时间长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惟有在发现隐患的“第一时间”内及时整改,消灭事故赖以生存的基础,方能使安全状态得以巩固并持续下去。

3.事故隐患立即整改是普遍之需

3.1“事故隐患立即整改制度”的预防作用

“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有效控制生产事故后果蔓延,减少事故损失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的预备措施,但不是事故的预防措施,因而有其局限性;由于其局限性,不可能在生产事故发生前有任何响应,对预防生产事故的发生和有效降低事故率难以发挥其效能。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其中“预防为主”是相对于事故救援而言。“预防为主”就是把预防事故的发生当作我们的主要工作。人们常说“抓苗头、抓萌芽”,把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就是把事故消灭在隐患阶段、发生之前。消除事故隐患才能真正有效地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才是我们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根本所在。

如果我们把对施工生产单位的安全监督工作的切入点提前,即从生产事故发生后提前到发现事故隐患后,要求施工生产单位在生产事故尚未发生时,就通过一系列整改工作,对事故隐患进行整改,积极消除不安全因素,改善安全条件,截断由隐患向事故演变的途径,那么,生产事故将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使其难以爆发,这和生产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情况不大一样。此时,政府的安全监督工作和企业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效能,要比生产事故发生后的作为高得多,不死人比少死人好,少死人比多死人好,不发生事故比控制事故扩大好得多,事故率有效下降比居高不下好得多,小额安全投入比高昂事故成本低得多。

发现隐患立即整改,其有条不紊和积极有效源于“事故隐患整改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该措施应包括:事故隐患的认定、上报,事故隐患整改的责任认定,事故隐患整改的人员、物资、经费保障,事故隐患整改的现场安全督办和复验,应急状态下整改救险、人员疏散、医疗保障等措施方案。应使“事故隐患立即整改措施”成为有针对性的有效行动指南。

3.2“事故隐患整改制度”的实施比制定更重要

仅有“事故隐患整改措施”是不够的,有如纸上谈兵;惟有对其经常性实施才能收到实效,要在务实上见功夫。

“事故隐患整改措施”的实施,应在发现事故隐患的“第一时间”内启动,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此时任何犹豫和拖延都不利于生产隐患的尽快整改;否则,一旦生产事故恶性发作,带给我们的只能是惨痛的损失,无奈的事故成本和法院的判决书只能惩戒生产事故的违法责任人,再深刻的事故报告,再多的伤残补助、抚恤金和民事赔偿也无法挽回无辜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有备无患、使用不多的预案,在目前不能百分之百控制事故发生的前提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为各种事故预防手段的必要补充,仍然是十分必要的;而“事故隐患整改措施”则是经常启动、实施而避免“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的预防性措施。惟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真正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才能使我们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真正从被动转为主动,才能使我们从少死人向不死人转变。

3.3建立“事故隐患整改制度”的法律依据

《安全生产法》第56条明确规定: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整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前或者整改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工作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在《安全生产法》第38条、《消防法》第43条、《刑法》第135条、《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8条、《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第36和37条,以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43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6条中都明确规定“立即整改”是我们的法定义务。

建立和实施“事故隐患整改制度”是我们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的具体体现,是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只有遵法守法、忠实履行法定义务,才能使我们的生命权、财产权得到法律的保护,使我们成为《安全生产法》的最大受益人。

让我们在《安全生产法》的法律框架内忠实履行法定义务,面对现实,着眼于事故隐患的立即整改,从根本上遏止生产事故的发生,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多做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实事,积极主动构筑一个让广大人民群众和政府放心的电力建设安全生产平台,为企业改革发展充分发挥安全保障效能。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