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混凝土作业安全交底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喷射混凝土作业安全交底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31

交底内容:

一、主要危险源与危害因素

1.松动围岩未及时清除,找顶不彻底。

2.违章用电,工作面光照不良。

3.发生输料管路堵塞或爆裂时,正常的“停止投料→停止供水→停止供风”的顺序被颠倒。

4.采用人工喷射混凝土时,作业人员未佩戴好防尘口罩和防护眼镜。

5.喷射混凝土时,喷嘴前站人。

6.搅拌机里有硬化混凝土时,用手去掏。

二、安全注意事项

1.喷射混凝土作业前应清除工作面松动的岩石,确认作业区无塌方、落石等危险源。

2.喷射混凝土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具,并避免直接接触液体速凝剂,不慎接触后应立即用清水清洗。

3.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正在进行喷射混凝土的作业区,施工中喷嘴前严禁站人。

4.喷射混凝土作业中如发生输料管路堵塞或爆裂时,必须依次停止投料、供水和供风,顺序不得颠倒。

5.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应经常检查输料管、接头的使用情况,当有磨损、击穿或松脱时应及时处理。

6.在有水地段喷射混凝土前应对渗水漏水进行处理,将分散的渗水集中引出,严禁采用防水布或铁皮等遮盖材料大面积引水,造成喷射混凝土与岩面分离、坍塌。喷射混凝土中采用特殊材料在有水地段直接作业时,应先经技术人员进行试验并确认满足要求后方可推广使用。

7松动围岩应及时处理,找顶要彻底,

8.严禁违章用电,工作面光照良好,防止混凝土喷射过厚,剥离落下伤人。

9.采用机械喷嘴时,及时平整、硬化路面,及时清除障碍。

10.采用人工喷射混凝土时,台架应固定牢固,作业人员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

11.搅拌机里有硬化混凝土时,严禁用手去掏,防止发生意外。

重点强调:

1.喷射混凝土时作业人员应佩戴好防尘口罩、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具。

2.工作面照明要良好,防止混凝土喷射过厚,剥离落下伤人。

3.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应经常检查输料管、接头的使用情况,当有磨损、击穿或松脱时应及时处理。

4.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正在进行喷射混凝土作业区,施工中喷嘴前严禁站人。

5.搅拌机里有硬化混凝土时,严禁用手去掏,防止发生意外。

篇2:混凝土浇筑作业安全交底

交底内容:

一、主要危险源与危害因素

1.搅拌机违章使用。

2.泵送混凝土管道堵塞未及时处理。

3.泵送混凝土管道没有固定牢固,连接不紧凑。

4.模板固定不牢固。

5.浇筑压力太大或不对称浇筑。

6.违章使用振捣器。

二、安全注意事项

1.固定式机械应有可靠的基础,移动式机械应在平坦坚硬的地坪上用方木或撑架架牢,应保持水平。

2.当气温降到15℃以下时,管道、水泵,机内均应采取防冻保温措施。

3.作业后,及时将机内、水箱内、管道内的存料、积水放尽,并应清洁保养机械,清理工作场地,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装有轮胎的机械,转移时拖行速度不得超过15千米/小时。

4.移动时搅拌机的停放位置应选择平整坚实的场地,周围应有良好的排水沟渠。就位后,应放下支腿将机架顶起达到水平位置,使轮胎离地。当使用期较长时,应将轮胎卸下妥善保管,轮轴端部用油布包扎好,并用枕木将机架垫起支牢。

5.对需设置上料斗地坑的搅拌机,其坑口周围应垫高夯实,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上料轨道架的底端支承面应夯实铺砖,轨道架的后面应采用木料加以支承,应防止作业时轨道变形。

6.电动机和电器元件的接线应牢固,且应作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

7.使用搅拌机进料时,严禁将头或手伸入料斗与机架之间。运转时,严禁用手或工具伸入搅拌桶内扒料、出料。

8.搅拌机作业中,当有料斗升起时,严禁任何人在料斗下停留或通过;当需要在料斗下检修或清理料坑时,应将料斗提升后用保险铁链或插入销锁住。

9.作业中,应观察机械运转情况,当有异常或轴承升温过高等现象时,应停机检查;当需检修时,应将搅拌桶内的混凝土清除干净,然后再进行检修。

10.加入强制式搅拌机的骨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允许值,并应防止卡料。每次搅拌时,加入搅拌桶的物料不应超过规定的进料容量。

11.强制式搅拌机的搅拌叶片与搅拌桶底及侧壁的间隙,应经常检查并确认符合规定,当间隙超过标准时,应及时调整。当搅拌叶片磨损超过标准时,应及时补修或跟换。

12.作业后,应对搅拌机进行全面清理;当操作人员进入桶内清理时、维修时,必须切断电源或卸下熔断器,锁好开关箱,挂上“禁止合闸”标牌,并应有专人在外监护。

13,作业后,应将料斗降到坑底,当需开动升起时,应用保险铁链或插销扣牢。

14.搅拌机在场内移动或远距离运输时,应将进料斗提升到上止点,用保险铁链或插销锁住。

15.泵送混凝土管道安设及连接应符合规定,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其连接的可靠性,安全性及管道的稳定性。

16.泵送混凝土管道堵塞时,应及时停止泵送并逐节检查确定堵塞部位。堵管处理应按操作程序进行,不得违规作业。

17.使用振捣器前,应检查电源、电压、必须进过二次漏电保护,其电源线不能有接头,观察机械运转是否在正常,振捣器移动时,不能硬拉电线,更不能在钢筋和其他尖锐物上拉,防止割破拉断电线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18.在使用振捣器时,作业人员应穿绝缘鞋,湿手不得接触开关,同时应检查电源线是否破皮漏电。

19.混凝土面层要做好找平工作、震捣要密实。

20.户外夜间施工及隧道内施工必须要有足够的照明灯具。

21.衬砌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控制浇筑速度,浇筑压力不得过高,并保证两侧基本对称浇筑。

22.衬砌台车端头挡板与防水板、台车接触面紧密,挡板支承应稳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检查挡板及支承的安全情况。

2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检查台车受力状况,当台车出现变形等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应及时撤离作业平台,隐患消除后方可恢复作业。、

24.仰拱应分段一次整体浇筑,并根据围岩情况严格限制一次施工长度;工作区应有专人监护,并设警示标志。

25.仰拱施工应配备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栈桥等架空设施。仰拱施工栈桥基础应稳固,桥面应进行防侧滑处理,栈桥两侧应设限速警示标志,通过速度不得超过5千米/小时。

重点强调:

1.使用搅拌机进料时,严禁将头或手伸入料斗与机架之间。运转时,严禁用手或工具伸入搅拌桶内扒料、出料。

2.泵送混凝土管道堵塞时,应及时停止泵送并逐节检查确定堵塞部位。堵管处理应按操作程序进行,不得违规作业。

3.在使用振捣器时,作业人员应穿绝缘鞋,湿手不得接触开关,电源线不得破皮漏电。

4.仰拱应分段一次整体浇筑,并根据围岩情况严格限制一次施工长度;工作区应有专人监护,并设警示标志。

篇3: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池与管渠通用安全技术交底

1.进入基坑、沟槽前和作业中,应检查土壁和支护结构,确认土壁无裂缝、无坍塌,支护稳固。

2.不得在基坑、沟槽临边1m范围内堆物、堆料和运料,在1m范围以外堆物、堆料应进行边坡稳定验算,确认安全。

3.大型、群体、综合性水池和管渠,应根据构筑物相互间的距离、高差和气候状况按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部署施工。

4.水池、管渠底部和顶部预留的孔洞,必须用盖板盖牢,并应采取防挪移的措施或设围挡、安全标志;变形缝、后浇带作业前必须设围挡;预留钢筋、预埋件应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

5.大型、群体、综合性水池、管渠施工中,应根据工艺要求,在各层施工范围内的内外、上下层之间设置施工通道;通道交叉时,交错部位的上下通道防护栏杆内侧,应立挂密目安全网;安全网必须与栏杆连接牢固。

6.水池、管渠底板施工前应具备下列要求:

(1)底板地基经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

(2)底板下方的进出水管道、廊道、管渠等地下构筑物和回填土施工完毕,经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

(3)底板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施工前验算施工阶段的抗浮稳定性,当不能满足抗浮要求时,必须采取抗浮措施。

7.设置通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通道上方有施工作业的区段,必须设置防护棚。

(2)在水池、管渠底部和顶部结构面上设通道,宜避开结构上的预留钢筋、孔洞等障碍物。

(3)上下层通道中有高差的部位之间必须设防滑坡道或安全梯;坡道应顺直,不宜设弯道。

(4)通道应根据运输车辆的种类、载重和现场环境状况进行施工设计,其强度、刚度、稳定性应满足施工安全的要求。

(5)脚手架通道应满铺脚手板;脚手板必须固定牢固,不得悬空放置;通道两侧应设高度不低于1.2m的防护栏杆和高18cm的挡脚板;进出口处防护栏杆的横杆不得伸出栏杆柱。

(6)通道的宽度应据施工期间交通量和运输车辆的宽度确定;人行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5m,坡度不得陡于1∶3;行车的通道宽度不得小于车辆宽度加1.4m,且坡度不得陡于1∶6。

8.水池施工应尽量避开上下层同时作业,当条件所限需同时作业时,上下交叉作业时的下作业层顶部和临时通行孔道的顶部必须设置防护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防护棚应支搭牢固、严密。

(2)防护棚应坚固,其结构应经施工设计确定,能承受风荷载。采用木板时,其厚度不得小于5cm。

(3)防护棚的长度与宽度应依下层作业面的上方可能坠落物的高度情况而定:上方高度为2m~5m时,不得小于3m;上方高度大于5m小于15m时,不得小于4m;上方高度在15m~30m时,不得小于5m;上方高度大于30m时,不得小于6m。

9.高处作业应设作业平台,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支搭、拆除作业必须由架子操作工负责。

(2)在斜面上作业宜架设可移动式的作业平台。

(3)脚手架、作业平台不得与模板及其支承系统相连。

(4)作业平台、脚手架各节点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

(5)脚手架应根据施工时最大荷载和风力进行施工设计,支搭必须牢固。

(6)作业平台临边必须设防护栏杆,上下作业平台应设安全梯或斜道等设施。

(7)作业平台宽度应满足施工安全要求。在平台范围内应铺满、铺稳脚手板。

(8)脚手架和作业平台使用前应进行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并形成文件;使用中应设专人随时检查,发现变形、位移应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并确认安全。

篇4:注桩基础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在浇筑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止导管进水和阻塞、埋管、坍孔的措施;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应判明原因,改进操作,并及时处理。坍孔严重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提出导管和钢筋骨架,并按技术要求回填;出现断桩应与设计、建设(监理)研究处理方案。

2.提升导管的设备能力应能克服导管和导管内混凝土的自重与导管埋入部分内外壁与混凝土之间的粘接阻力,并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应符合技术规定。

3.吊装导管、混凝土应采用起重机进行,现场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大雨、大雪、大雾、沙尘暴和风力六级(含)以上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吊装。

(2)吊装时,吊臂、吊钩运行范围,严禁人员入内;吊装中严禁超载。

(3)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要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经验收确认合格。

(4)吊装作业必须设信号工指挥;指挥人员必须检查吊索具、环境等状况,确认安全。

(5)现场配合吊运的全体作业人员应站位于安全地方,待吊钩和所吊运的材料离就位点距离50cm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

(6)构件吊装就位,必须待构件稳固后,作业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7)吊运作业前应划定作业区,设护栏和安全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

(8)作业前施工技术人员应了解现场环境、电力和通讯等架空线路、附近建(构)筑物等状况,选择适宜的起重机,并确定对吊装影响范围的架空线、建(构)筑物采取的挪移或保护措施。

(9)现场及其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应设专人监护,认机械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必须符合表2-14的要求。

(10)吊装中遇地基沉陷、机体倾斜、吊具损坏或吊装困难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正式起吊前应先试吊,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起吊。

4.浇筑混凝土作业必须由作业组长指挥;浇筑前作业组长应检查各项准备工作,确认合格后,方可发布浇筑混凝土的指令。

5.架设漏斗的平台应根据施工荷载、台高和风力经施工设计确定,搭设完成,经验收合格形成文件后,方可使用。

6.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不得中断;水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从桩孔内溢出的泥浆应引流至规定地点,不得随意漫流;浇筑水下混凝土结束后,桩顶混凝土低于现状地面时,应设护栏和安全标志。

7.浇筑水下混凝土漏斗的设置高度应依据孔径、孔深、导管内径等确定;浇筑水下混凝土的导管宜采用起重机吊装,就位后必须临时固定牢固方可摘钩。

8.桩孔完成经验收合格后,应连续作业,尽快灌注水下混凝土。

9.大雨、大雪、大雾、沙尘暴和风力六级(含)以上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水下混凝土施工。

篇5:梁预制混凝土构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预应力简支梁构件支座处的模板基础应予加强。

2.采用振动底模的方法振实混凝土时,底模应设在弹性支承上。

3.预制构件混凝土的拌制、运输、浇筑、养护尚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的具体要求。

4.预制构件的吊环位置及其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构件预制场地应平整、坚实,不积水。

5.桥上施工采用外吊架临边防护时,其预留孔或预埋件应随构件预制同步完成。

6.采用平卧重叠法预制构件时,下层构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上后,方可进行上层构件混凝土浇筑,上下层混凝土之间应有可靠的隔离措施。

7.拆模后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构件,在拆模、存放和运输前,必须采取防倾覆措施。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