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工程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27

工程项目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能充分发挥特种设备(起重机械)的作用,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作业质量,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准确、迅速地完成特种设备使用,制定本制度。

一、明确职责。

麻涌预制场施工处实行“逐级管理、逐级负责、逐级考核”的管理模式。相关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调动各级管理(操作)人员的积极性,及时和正确的履行其职责,确保特种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

(一)机材办公室为施工处特种(起重机械)设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责为:

1、负责组织贯彻国家或上级有关特种设备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2、组织开展特种设备状态管理,对各单位的特种设备管理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巡视检查工作,督促设备使用单位开展特种设备的“点(巡)检”、“润滑”以及“计划维修”等工作,有权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和违章处罚单,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3、配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和操作证的办理工作。

4、负责特种设备事故处理工作、组织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对特种设备事故的责任者和责任单位提出处理意见。

(二)、特种设备管理单位及管理责任人的主要责任为:

1、认真贯彻项目部有关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2、使用班组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3、明确单台设备管理责任人并落实相应的职责,使用前与操作人员相互确认,搞好计划检修工作,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并对管理责任人进行工作质量考核。

4、明确维护保养责任人员并制定维护保养制度及维护保养定检部门,对维护保养人员工作质量进行考核。

5、定期进行负荷或预防性试验及检测,以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6、负责组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并取得特种作业上岗证后方准作业。

7、对经常性发生故障的部位,设备管理单位及管理责任人应认真分析,制定维修措施,尽量从根本上杜绝故障发生。

8、特种设备发生事故,要会同项目部机材部、质安部等做好事故分析和处理工作,有权对设备事故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并上报项目部执行。

9、做好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运行故障和事故等记录工作。

(三)、维护保养人员的职责

1、搞好日常维护、周末清洗和定期维护工作配合操作人员检查和维修好设备。

2、建立单台设备润滑部位和润滑点,绘制润滑图表,定期加油和清洗换油,保证设备良好的润滑。

3、对有轴和孔配合的部位以及有摩擦面的机械部分,每周要进行一次润滑。对没有注油点转动部位,应用稀油壶点注各转动缝隙中,以减少机械的摩擦和锈蚀,润滑时必须全车停电(电动润滑系统除外),悬挂标示牌。

4、定期检查(见附表二、三、四),及时修复或更换严重磨损的零件(含钢丝绳等)。

5、对损坏的特种设备需进行焊接作业及大、中修时,必须报项目部机材部,项目部总经理经理批准后实施,严禁私自焊接、维修设备。

(四)、操作人员的职责:

1、操作人员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经使用单位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后,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后方可操作。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

2、严格执行总公司、项目部和施工处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严禁超负荷超规范使用设备。

3、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向使用单位负责人报告,危及安全的,要停止工作。

篇2:工程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职责

工程项目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

㈠项目部:

1.识别项目的安全影响因素;明确项目各重大因素的控制目标与指标;

2.制定项目安全工作计划;制定并实施安全控制的措施与管理方案;

3.负责零星物资采购;对进场物资和分包队伍实施管理;

4.负责安全用品、用具,及环保用品用具的配备;

5.参与应急演练,成立项目应急组织;

6.对现场材料、水、电消耗情况予以统计;

7.建立本项目安全不符合台帐并予以评审;

8.开展本项目安全的日常监测与检查,统计项目消耗量指标与环境和安全控制指标;

9.收集本项目安全信息并予以反馈;

10.对确定应采取纠正措施的不符合实施改进。

㈡通用职责:

1.确定本项目的安全危害;

2.确定项目的培训需求;

3.针对项目的不符合实施纠正与纠正措施。

篇3:工程部安全管理运行控制措施

工程项目部安全管理运行控制

1.为实现项目安全的目标,通过识别重要安全危害因素,确定控制这些因素的活动、方法与要求,以使其的到有效控制。具体工作要求包括:

⑴.逐一确定控制目标、指标;

⑵.制定安全工作计划;

⑶.实施上述目标、指标与措施。

2.运行控制的范围主要控制的安全活动与场所包括:

⑴.工程材料采购及运输、贮存;

⑵.建筑安装与装饰工程施工、检验与验收活动;

⑶.施工与生活污水排放及处理;

⑷.化学危险品、易燃易爆品的保管使用及防护;

⑸.其它。

3.施工现场控制的关键安全活动包括:

⑴.消防控制;

⑵.安全防护;

⑶.高处作业的控制;

⑷.脚手架的控制;

⑸.施工机械的控制;

⑹.施工用电控制;

4.运行控制要求

⑴.实施项目管理策划时考虑并识别安全因素的影响,包括识别项目管理活动的过程与各过程可能出现的安全因素。

⑵.在策划的基础上编制项目施工全过程的控制文件,如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须:

①.规定项目的作业活动与过程;

②.与作业活动过程有关的环境和安全控制内容。

③.确定本项目的安全控制目标。

④.对关键的安全活动,编制作业指导书,并予交底。

5.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目标的组织实施者,其具体的策划、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分别委托项目主管生产的副经理与项目安全员负责进行。

6.作业与控制的要求

⑴.组织对项目与安全活动有关的人员进行培训、交底和教育,对有特殊资格要求的人员要持证上岗。

⑵.落实安全的防护措施和清洁设施,包括个人的防护用品与清洁工具。

⑶.针对特定的安全因素落实控制与监督人员。

⑷.实施对供方的影响,具体的方式包括:

①.合同的要求;

②.进场考核;

③.教育与交底;

④.验收与检查;

⑤.过程监测;

⑥.不合格分供方的处理。

⑸.确定并实施安全的控制措施。

⑹.对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

⑺.收集不符合信息并实施改进。

7.应急预案与响应

⑴.项目应急与响应要求:

⑵.下列物质或场所为应急准备和响应的重点:

①.易燃易爆液(气)体:汽油、柴油、油漆、稀料、氧气、乙炔气、天然气;

②.可(易)燃物体:建筑垃圾、冬季施工保温材料;

③.作业点或场所:现场电气焊作业点、木工棚、装饰作业点、防水作业面、仓库、施工现场配电房、食堂、中心试验室。

⑶.对应急场所工作人员应进行相应的岗位教育和应急知识教育。

⑷.应急消防队每年进行一次消防演习。

⑸.项目对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迅速做出有效反应,如遇事故性质严重难以处理,应立即联络紧急救援和报告。

⑹.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处理完毕,应对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进行一次评审或修订。

篇4:工程部安全生产责任状

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状

为强化工程管理,切实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高效、优质地完成本项目。结合本项目实际,经理部与各部门签订如下安全生产责任状:

1、组织本部门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学习国家及交通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规则、规定。

2、严格执行本岗位工种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3、制定本部门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4、生活及生产场地内严禁烟火,并设有防火措施和警告示牌。

5、建立安全检查制度,经常进行机械、施工安全检查,消除隐患。

6、实行安全防护措施,工作人员配有安全帽、口罩、手套、工作服等劳保用品,减低生产环境对工作人员的损害。

7、每月定期召开一次本部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总结工作,布置任务。并坚持逢会必讲安全工作,以增强安全观念,强化安全意识。

8、每月定期进行二次本部门安全工作大检查,检查结果及时通报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

9、事故率为零。

本责任状一试两份,项目经理部,部门负责人各持一份

项目经理部(盖章):部门:

项目经理:责任人:

日期:日期:

篇5:项目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项目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特种设备特大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特种设备特大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省质监局、省交通厅及省指挥部下发的有关文件的要求,结合本项目特点,制定本预案。

一、本预案所称特种设备特大事故,是指在本工程项目内使用特种设备的单位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特大人身安全和特大财物损失的事故,包括以下的特大事故:

1、电梯困人故障或由于剪切、坠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2、起重机、架桥机、空压机等设备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

3、锅炉爆炸事故;

4、压力容器(含固定、移动式)泄漏、爆炸事故;

5、压力管道泄漏、爆炸事故。

二、预防与应急救援措施

1、使用施工电梯的各项目部要负责电梯日常维修保养,配备与其所保养数量的电梯相匹配的工具、人员、交通工具,在接到电梯困人故障后30分钟内赶到现场进行抢救;

2、起重机、架桥机等设备在作业中应防止触电、倾覆、履带吊的坠杆事故以及高处坠落和物击事故的发生。空压机在作业过程中应防止触电或因燃料燃尽,空磨时间过长,导致爆炸,引发大火的事故发生。

3、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爆炸事故后,为防止事故扩大,锅炉的燃烧剩余应用水熄灭,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所有阀门应迅速关闭或采取堵漏;对可燃气体和油类应用沙石或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设置隔离带以防火灾事故蔓延;对受伤人员立即实行现场救护,伤势严重的立即送往附近医院。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泄漏中毒事故后,现场抢险人员必须佩带风面盔、过滤式防毒面具或口罩、氧气呼吸器等进行呼吸防护,进入现场关闭所有通气阀门或采取堵漏,并将救出人员抬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进行现场救护,中毒严重的应立即送往附近医院。

火灾发生会伴有浓烟、火光,产生大量的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同时,合成纤维、像胶、塑料等燃烧时还可能产生二氧化硫、氧化氮、氰化氢等毒气;苯、汽油等易燃液体燃烧会产生有害的苯、汽车蒸汽。因此,参与消防灭火和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必须采取或掌握灭火过程中防烟防毒的基本措施:(1)发生室外火灾,消防人员一般不要站立在着火点的下风侧,避免吸入烟气晕倒。(2)发生室内火灾,消防人员进行扑救前,应先打开门窗。若火灾发生在地下室,消防人员灭火时还应佩戴防毒面具和氧气呼吸器,避免中毒危险。(3)发生在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的火灾,消防人员在扑救时一定要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穿戴安全帽,防护衣鞋等。过滤式防毒面具应根据化学毒剂和有害气体的种类选用相应类型的滤毒罐。当空气中氧气浓度降到18%以下,毒性气体浓度在2%以上时,各种型号的滤毒罐都不起滤毒作用,应停止使用滤毒罐,改用氧气呼吸器。如果发现抢救人员有头晕、恶心、发冷等中毒症状,应立即撤离火灾现场,让其安静休息,吸取新鲜空气,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急救。

三、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程序

1、发生安全事故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项目负责人,并报告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指挥部,移动式压力容器、特种设备异地发生事故的,还应同时报告设备使用注册登记的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事故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事故发生后1小时。报告内容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情况、伤亡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和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同时,迅速联系119、120处理事故现场。

2、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成立现场救援组,实施现场救援工作和调查处理。事故发生地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和损失加重,确因抢险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主要痕迹、物证等。

3、特大事故现场救援组到达后,根据省指挥部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的命令,按照职责分工,立即开展救援工作,听取事故发生单位的汇报,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制定抢险方案,并按分工组织实施。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