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高速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21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本合同段的软土地基处理主要为砂砾垫层、预压与超载预压、真空预压、塑料排水板、粉喷桩、粒料桩、预应力预制管桩、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等一系列施工方法,并应进行路堤沉降观察。

(一)砂砾垫层

1、用作垫层的砂砾料,要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不含有机质、粘土块和其它有害物质。砂砾的最大料径不得大于5%。

2、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清理的基底上分层铺筑符合要求的砂或砂砾垫层,分层铺筑厚度不得超过200mm,并逐层压实至规定的压实度。压实的方法根据地基情况而选择振动法(平振、插振、夯实等)、水撼法、压实法等。采用碾压法施工时,要控制最佳含水

《路基土石方调配图》。

量。砂砾垫层要宽出路基边脚0.5~1.0m,且无明显的粗细料离析现象。两侧端以片石护砌,以免砂料流失。

3、填筑砂砾垫层施工时避免砂或砂砾受到污染。

4、填筑砂砾垫层的基面和层面铺有土工布时,在砂砾垫层上下各厚100mm层次中不得使用轧制的粒料,以免含有裂口的碎砾石损伤土工布。

5、对于打设排水处理地基的,应在铺设下半层砂砾层后才能打设排水体,排水体顶端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一定长度(30cm左右),最后再铺设土工织物(有的话)和上半层砂砾层。

(二)预压与超载预压

1、预压和超载预压的填土高度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2、用于预压与超载预压的填料采用与路基相同的填料。在路基及超载土方的填筑及预压过程中,均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逐层填筑,并进行沉降和稳定性监测。

3、预压路堤顶面应设一定的横坡使排水通畅。

4、填土预压时间越长工后沉降就越小,因此,对有预压要求的路段,尤其是桥头路段和与箱涵相接路段,在施工安排上尽量早地堆载预压。堆载顶面要平整密实有横坡。沉降后应及时补方,一次补方厚度不应超过一层填筑厚度,并适当压实。对地基稳定性较好的路段,也可按预测沉降随路堤填筑一次抛填到位。对于在预压期间低于原定预压标高以下的均需及时补填。

(三)塑料排水板

1、质量要求

a、塑料排水板的质量应符合下表规定的要求。施工之前应将塑料排水板堆放在现场,并加以覆盖,以防暴露在空气中老化。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图纸指出的位置、深度和间距设置。板的顶部应伸入砂砾垫层,外露长度不小于200mm,使其与垫层贯通,保证排水良好。

塑料排水板技术指标

项目单位设计板深(m)备注

复合

体厚度mm4.5±0.24.5±0.2

宽度mm100±2100±2

克重g/m80~11090~130

抗拉强度KN/10cm>2.0>2.5延伸率≤10%时

纵向通水量cm3/s>50>65侧向压力为350Kpa

滤膜单位面积重量g/m2>110>110

抗拉强度干态N/cm>40>45延伸率15%

湿态N/cm>35>40延伸率15%,水中浸

泡24h

梯形撕裂纵向N>75>80

横向N>65>70

湿态断裂延伸率%>20>20水中浸泡24h

渗透系数mm/s≥5×10-3≥5×10-3水中浸泡24h

有效孔径μm<100<100以O98计

b、塑料排水板在插入地基的过程中应保证板不扭曲、透水膜无破损和不被污染。板的底部应有可靠的锚固措施,以免在抽出保护套管时将其带出。

C、塑料排水板插好后应及时将露在垫层的多余部分切断,并予以保护,以防因插板机移动、车辆的进出或下雨时受到损坏而降低排水效果。

d、塑料排水板宜采用滤水膜内水平搭接的方法连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

e、安排软基处理专业队伍施工,采用LJB-6型履式插板机施工。

2、施工要点

a、塑料排水板打设顺序:定位→塑料板通过导管从管靴穿出→塑料板与桩尖连接贴紧管靴并对准桩位→插入塑料板→拔管剪断塑料板。

b、塑料排水板插入过程中防止淤泥进入板芯,堵塞输水通道,影响排水效果。

c、塑料排水板与桩尖连接要牢固,避免提管时脱开将塑料板带出。

d、桩尖与导管配合要适当,避免错缝,防止淤泥进入而增大塑料排水板与导管壁的磨擦力造成塑料排水板带出。

e、严格控制间距和深度,凡塑料排水板被带上2m的应作废,补打。

(四)粒料桩

1、粒料桩平面按等边三角形布置,施工桩体时可根据试桩及具体情况采用跳桩打设的方法,并从场地四周向中心逐步施工,以减少软弱地层对桩体或桩体间的影响。

2、粒料桩材料应采用未风化的干净砾石或轧制碎石而成,粒料20~50mm,应具有一定级配,含泥量≤5%。

3、粒料桩施工顺序:施工准备(先铺设砂砾垫层30cm)→布置桩位→桩机就位→开机→沉管造孔→填粒→挤密成桩→关机就位。

4、采用干法施工,在正式施工前作试桩,获得相应的数据资料以控制施工质量。

(五)粉喷桩

1、粉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粉喷桩施工工艺流程

(1)放样定位

(2)移动钻机,准确对孔。对孔误差不得大于50mm。

(3)利用支腿油缸调平钻机,钻机主轴垂直度误差应不大于1%。

(4)启动主电动机,根据施工要求,以I、II、III档逐级加速的顺序,正转预搅下沉。钻至接近设计深度时,应用低速慢钻,钻机应原位钻动1~2min。为保持钻杆中间的送风通道的干燥,从预搅下沉开始直到喷粉为止,应在钻杆内连续输送压缩空气。

(5)粉体材料及掺合:使用粉体材料,除水泥外,还有石灰、石膏及矿渣等,也可使用粉煤灰等作为掺加料。

(6)提升喷粉搅拌。在确认加固料已喷至孔底时,按0.5m/min的速度反转提升。当提升到设计停灰标高时,应慢速原地搅拌1~2min。

(7)重复搅拌。为保证粉体搅拌均匀,须再次将搅拌头下沉到设计深度。提升搅拌时。其速度控制在0.5~0.8m/min左右。

(8)为防止空气污染,在提升喷粉距地面0.5m处应减压或停止喷粉。在施工中,孔口应设喷灰防护装置。

(9)提升喷灰过程中,须有自动计量装置。该装置为控制和检验喷粉桩质量的关健

,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10)钻具提升至地面后,钻机移位对孔,按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2、施工要点及质量要求

(1)在机具设备和材料进场的同时,应进行场地清理,使之符合施工要求并布置粉喷桩所需材料的储存棚和机具设备安装地点以及水电供应和排水沟的位置。

(2)钻机技术性能和指标应满足设计与施工要求。

(3)钻机就位,应满足图纸要求,垂直度偏位不得大于1.5%,桩的孔位置与图纸位置偏差不得大于50mm。

(4)严格控制喷粉时间、停粉时间和水泥喷入量。要防止桩体上下喷粉不匀、下部水泥剂量强度差异大等问题。因此,施工设备须配有自动记录的计量系统,本合同段的粉喷桩采用双相称重计量系统装置。施工时,先正旋钻头喷气下沉预搅至桩底标高以下,然后,反旋钻头喷粉搅拌缓慢提升至设计停灰面,再钻进1/2桩深或整桩,自下而上复搅1次。

(5)发现喷粉量不足时,应整桩复打,喷粉中断时,复打重叠孔段应大于1m。

(6)粉喷桩施工前应进行成桩试验,确定喷头速度、提升速度、水泥用量等技术参数,使其满足图纸要求。

(7)应做好施工记录。实际的孔位、孔深、每个钻孔的地下障碍物、洞穴、涌水、漏水及工程地质情况均应作详细记录。

(六)预应力砼管桩

1、打入桩的吊装、运输与堆放

(1)管桩砼强度等级达到100%才能出厂。

(2)管桩吊装时宜采用两支点法,或两头勾吊法,两吊点(两支点法)距离桩端宜为0.21L(L为管桩长度),绳索与桩身水平所交角应大于45度。

(3)管桩在起吊、装卸、运输时必须做到平稳、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撞、滚落。

(4)管桩在运输堆放时的支点位置距桩二端均为0.21L(L为管桩长度)。

(5)本合同段的管桩拟采用汽车运输。管桩运输时,堆放层数不宜超过三层,并用钩绳、钢缆对管桩二支点处附近进行封固,防止滚动。

(6)管桩堆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要有排水措施,不得产生不均匀沉陷。堆放层数,φ300-φ400mm管桩,不得超过8层,φ400-φ450mm管桩,不得超过7层,φ500-φ600mm管桩,不得超过6层。管桩底层二面外侧挡以楔形挡木,防止滚落。

2、打入桩的施工控制

(1)当桩的砼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且蒸汽养护后在常温下静停3天后方可施工。

(2)管桩可以采用锤击、静压等沉桩方式,不论采用何种方式,桩架均应平衡,桩身必须垂直,桩插入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应在距桩机15m-25m处成90°方向设置经纬仪各一台,测定导杆和桩身的垂直度。

(3)锤击沉桩应选用合适的桩锤,宜重锤轻击。根据土质情况、单桩承载力、桩径、壁厚、打入深度等条件选用,并采用适当的桩垫等措施,以降低桩身的锤击应力。

(4)桩身、桩帽、送桩和锤击的桩锤应在同一中心线上,且桩锤与桩帽、桩帽与桩之间的弹性衬垫应及时检查、及时更换。

(5)静压法沉桩,其桩架应按额定的总重配置压重,并保证压桩机在压桩过程中机械性能保持正常运转,压桩设备应有加载反力读数系统。

(6)压桩按设计要求的顺序进行施工。

(7)每根桩应一次性连续沉至控制标高,停歇时间不宜过长。

3、焊接法接桩

(1)焊接时,焊接钢板表面应保持清洁。

(2)桩端头距地面1m左右,可进行接桩。接桩时,须用定位板将上下桩接直。焊接前,上、下桩因施工误差等因素而出现的间隙应用厚薄适当的楔形铁片填实焊牢。

(3)接桩时上、下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段的0.1%。

(4)接桩时应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焊缝要求连续饱满(满足三级焊缝),焊接后,应清除焊渣并检查焊缝的饱满程度。

(5)沉桩过程中遇有较难穿透的土层时,接桩宜在桩穿过该层土后进行。

4、管桩与托板的连接

(1)对于沉入控制标高而不需要截桩的薄壁预应力砼管桩与托板连接可用托板连接筋与钢板圈焊接后,将桩顶直接埋入托板内,连接筋和桩顶埋入托板内深度,应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遵照设计要求确定。

(2)需要截桩的管桩与托板连接,管桩截断后,将垫块下入管内,并把连接用钢筋笼插入桩内,用与托板相同标号的砼灌注。

(七)真空预压法

1、加固区边界的定位放线,应按照软基处理设计图进行,允许偏差10cm,加固区内的杂物、积水必须清理干净,场地允许高差不大于15cm。

2、为保证连续正常工作,拟配备足够的自备发电机组以备应急用。

3、密封膜的加工

(1)密封膜宜为聚氯乙烯薄膜,厚度为0.12-0.17mm,其加工后形状必须与加固区一致,加工后的薄膜面积不得小于设计面积,密封膜每边长度应大于加固区相应边3-4m。

(2)每块加固区域用2-3层密封膜,具体参数可根据密封膜性能确定。薄膜加工可采用热合法,严禁有热穿、热合不紧等现象,不宜有交叉热合缝。

4、滤管安装

(1)过滤管应埋于砂垫层中间,距泥面与砂垫层顶面的距离均应大于5cm,滤管周围必须用砂填实,严禁架空漏填。

(2)过滤管埋设完毕后,应该平整砂面,消除石块、瓦砾等杂物。

(3)过滤管的材质可采用φ60-φ70mm的硬塑料管。打孔加工外包无纺布滤层后,应只透水气而不透砂。

(4)铺设过滤管的位置按设计图纸放线定位,过滤管可使用长约30-40cm的胶管连接,胶管套入滤管长度宜为10cm,然后用铅丝绑紧,铅丝接头严禁朝上。

5、分别测量塑料排水板打设前、后以及真空预压前的地面标高,以确定预压前后发生的沉降量。

6、密封沟与围堰

(1)密封沟的开挖应沿加固边界进行,其深度应达到地下水,并切断透水层,内外坡应平滑无砂料存在。沟底宽度应该在0.4m以上,以保证密封膜与沟底粘土充分接触,满足密封要求。

(2)密封沟回填料,应该为纯粘土,不含杂质,回填时应避免回填料直接撞击密封膜,以免击破漏气。

(3)筑堰的位置应跨密封沟的外沟沿,其土料应分层夯实或采用草袋装土搭垒。

(4)在铺膜前,应把出膜弯道与过滤管连接好,并培实砂子,出口压盘与砂垫层表面应齐平,并放好下橡胶圈,铺膜完毕后,应沿出膜弯管口把膜剪开,然后放好橡胶垫圈及上压盘,其间抹匀黄油,最后应把两个螺母上紧。橡胶、

垫圈与膜间严禁有砂料存在。

7、密封膜的铺设

(1)铺设时应先从上风向下风向伸展,加固区四周余留量应基本一致。施工人员应穿软底鞋上膜,每铺一层,均应由专人检查,若有孔洞,及时粘补,在密封沟内侧应把膜铺平,薄膜过长时,可将其折于沟底,不可外铺于外侧坡上。

(2)密封膜铺好后,可施做地面沉降观测盘于膜上,具体位置应该符合设计图纸。

8、试抽真空

(1)射流泵在安装前应该试运转一次,如果真空压力达不到0.09Mpa则应维修,直至达到要求。

(2)在覆水前,应进行试抽真空,同时仔细检查每台射流泵的运转情况及薄膜之密封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试抽真空宜为7-10天,膜下真空压力应该达到0.08Mpa,若低于此值即属于不正常,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处理。试抽开始,即应进行真空压力,沉降量等参数观测。

9、正常抽真空

(1)试抽达到要求后,转入正常抽真空阶段,此阶段是真空预压加固地基的主要阶段,可持续2-5个月或设计要求的时间。

(2)覆水厚度宜为20-40cm,覆水后,膜下真空压力应逐渐稳定,在0.08Mpa以上。

10、施工监测

(1)预压参数包括孔隙压力、真空压力、深层沉降量及水平位移。

(2)真空压力观测:膜下真空度每隔4小时观测一次。表面沉降第一个月两天测一次,以后每周测一次。

11、工程验收

(1)当连续四昼夜实测地面沉降小于2mm,或经实测土体强度增长到能满足上部连续填土荷载,或地基固结度已达到设计要求85%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即可终止预压,停泵、卸载。

(2)停泵卸载后,在24小时后测量地表回弹。

(3)终止预压后,应平整场地,所用各种设备、管材应予拆除,做到工完场清。

(八)铺设土工合成材料

1、材料要求

(1)加筋复合土工布:纵向拉伸强度≥60KN/m,横向拉伸强度≥45KN/m,延伸率≤15%;顶破强度≥2.5KN,幅边搭接时,搭接宽度大于30cm,并采用高强尼龙丝或涤纶丝缝接处理。

(2)经编土工格栅:纵向拉伸强度≥100KN/m,横向拉伸强度≥50KN/m,延伸率≤10%;多层土工格栅铺设时,层间距为单层填土厚度;幅边搭接时,搭接宽度大于30cm,并用塑料扣或小铁丝绑扎处理。

(3)钢塑土工格栅:纵向拉伸强度≥100KN/m,横向拉伸强度≥80KN/m,延伸率≤3%;钢塑土工格栅幅边搭接时,搭接宽度大于30cm,绑扎处理。土工格栅纵向同样回折2m,纵、横向回折的2m须与上层格栅搭接。路堤采用钢塑土工格栅加固,第一层格栅铺设于50cm砂砾垫层中间。各层土工格栅间距以单层填土厚度(压实)控制。第一层格栅采用两层格栅叠合铺设,其余层格栅均采用单层格栅。

2、施工要点及质量要求

(1)土工合成材料的质量应符合图纸或规范要求。在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路堤填筑正式开工前,应结合工程先修筑试验路段,以指导施工。

(2)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应按图纸施工,在平整的下承层上全断面铺设。铺设时,不允许有褶皱,应用人工拉紧,可采用插钉等措施固定土工合成材料于下承层表面。土工合成材料的两侧回折长度应不小于2m。

(3)土工合成材料在铺设时,应将强度高的方向置于路堤轴线的方向。

(4)土工合成材料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在受力方向连接处的强度不得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且其叠合长度不应小于15cm。

(5)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土层表面应平整,表面严禁有碎石、块石等坚硬凸出物,在距土工合成材料层8cm以内的路堤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

(6)土工合成材料摊铺以后应及时填筑填料,以避免其受阳光过长时间的直接暴晒。一般情况下,间隔时间不应超过48h。

(7)填料应分层摊铺、分层碾压,所选填料及其压实度应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8)土工合成材料上的第一层填土摊铺宜采用轻型推土机或前置式装载机。一切车辆、施工机械只允许沿路堤的轴线方向行驶。

(9)对于软土地基,应采用后卸式卡车沿加筋材料两侧边缘倾卸填料,以形成运土的交通便道,并将土工合成材料张紧。填料不允许直接卸在土工合成材料上面,必须卸在已摊铺完毕的土面上,卸土高度以不大于1m为宜,以免造成局部承载能力不足。卸土后应立即摊铺,以免出现局部下陷。

填成施工便道后,再由两侧向中心平行于路堤中线对称填筑,一次施工时应完成全幅摊铺,以免下雨天时中间积水。

第一层填料宜采用推土机或其他轻型机具进行压实;只有当已填筑压实的垫层厚度大于60cm后,才能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

(10)对于非软路基,填料的摊铺与填筑可从路堤的中线位置开始,对称地向两侧填土。

(11)加筋土路堤的边坡防护应和路堤的填筑同步进行。

(12)土工合成材料张拉,在张拉端可用压路机张拉杆或人工进行。待使其产生5%的伸长值时,予以锚固。

(13)施工过程中土工合成材料不应出现任何损坏,以保证工程质量。

(九)预压期和沉降观测

软土地段和高填路段需进行预压和沉降监测。

1、软土地段高填路段路堤完工到路面浇筑之前,有路基预压期;

2、沉降期内,不得在预压路堤上修筑任何工程,但可以加填由于沉降引起的附加填土;

3、沉降期内,应进行沉降监测,并将监测原始记录、沉降记录汇总表、沉降曲线图等资料以及完成预压期的分析报告在预压期完成14天内上报监理工程师;

4、沉降及稳定监测

软基处理完工后和高填路基进行填筑前,按设计要求进行路基填筑至标高,在施工前至少14天,将必要的监测记录数据和报表格式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由工程师批准后,用于监测记录。

(1)沉降监测

①沉降监测装置采用沉降板,沉降板的埋设在地基处理完毕时埋置于基底。

②在软基预压的一般路段,沉降板安装于路中心线上,纵向设置间距为200m,对于桥头引道路段,沉降板安装在路中心线和两侧路肩边缘线上,并按施工要求设置纵向间距。

③对于桥台、河塘等处要按技术规范要求设置间距、部位进行埋置。

④在施工过程中,对沉降板要采取可行的保护措施,不使其变形及损坏,若损坏及时修复。

⑤沉降观测应采用精密水平仪测定、测试精度应符合二等水准要求。

(2)稳定监测

①通过在边坡

趾部和距边沟上口外缘1米及外缘以外10m部位设侧向位移观测边桩进行稳定监测,地基特别软弱的桥头、高路堤路段和沿河路段的路基稳定性较差,按设计图要求或必要时按工程师指示埋设测斜管,以确保路堤施工的安全与稳定。

②位移边桩设置断面与沉降板相同。

③边桩的水平位移观测应采用红外线测距仪按视线法观测,当采用J1或J2经纬仪时采用单三角交汇法观测。

(3)沉降及稳定监测频率及标准

①施工期间,每填筑一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填筑间歇期间每3天需观测一次。路堤填筑完毕进入沉降后,第一个月每隔1周观测一次,第2个月每隔15天观测一次,第3个月开始每隔1个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期结束。

②水平位移观测频率与测定时间均与沉降监测同步。

③控制标准

a、沉降速率每天不大于10mm。

b、水平位移速率,边桩控制每天不大于3mm。

c、测斜管控制在每天不大于5mm。

(4)当发现位移和沉降速率超标准时,应加密测次,实行运态跟踪,分析原因,并及时向工程师报告,按工程师指示,采取减缓填筑速度,甚至暂缓填筑,待变位速率减小到控制标准以内方可继续进行施工。路堤填筑应以控制水平位移为主。

5、预压完成后,翻挖至路床顶面设计高程,对沉降在路床顶面设计高程以下的等载土方,进行翻松、掺灰(7%石灰)碾压至路床顶面设计高程,碾压层厚应不小于10cm,其压实度要求≥95%,并形成2%的横坡。

篇2:地基局部处理方法措施

地基局部处理方法

对于基坑开挖过程中或开挖后遇到特殊地基问题要进行地基局部处理,以下介绍了几种特殊地基的局部处理方法。

1、坑(填土,淤泥,墓穴)的处理

(1)若松土坑在基槽中,且较小时,将坑中软弱虚土挖除,使坑底见天然土为止,然后采用与坑底的天然土压塑性相近的土抖回填,当天然土为砂土时,用砂或级配砂回填,天然土为较密实的粘性土,则用3:7灰土分层夯实回填,天然土为中密可塑的粘性土或新近沉积粘性土,可用1:9或2:8灰土分层夯实回填。

(2)若松土境较大且超过基槽边沿时,因各种条件限制,坑(槽)壁挖不到天然土层时,可将该范围内的基槽适当加宽,用砂土或砂石回填时,基槽每边均应按l1:h1=1:1坡度放宽,用l:9或2:8灰土回填时,基槽每边均应按l1:h1=0.5:1坡度放宽,用3:7灰土回填时,如坑的长度2m,基槽可不放宽,但灰土与槽壁接触处应夯实。

(3)若松土坑较大且长度超过5m时,将坑中软弱土挖去,如坑底土质与一般槽底土质相同,可将基础落深,做1:2踏步与两端相接,每步不高于50cm,长度不小子100cm,如深度较大,用灰土分层回填夯实至坑(槽)底一平。

(4)若松土坑较深,且大于槽宽或1.5m时,槽底处理完后,还应适当考虑是否需要加强上部结构的强度,常用的加强办法是;在灰土基础上l~2皮砖处(或混凝土基础内)、防潮层下1~2皮砖处及首层顶板处各配置3~4根φ8~12钢筋,跨过该松土坑两端各1m。

(5)对地下水位较高的松土坑,将坑(槽)中软弱的松土挖去后,再用砂土或混凝土回填

2、井或土井的处理

(1)水井,在基础附近将水位降低到可能限度,用中,粗砂及块石,卵石或碎砖等夯填到地下水位以上50cm.如有砖砌井圈时,应将砖井圈拆除至坑(槽)底以下1m或更多些,然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夯实回填至基底(或地坪底)。

(2)桔井在距基础边沿5m以内,先用素土分层夯实,回填到地坪下1.5m处,将井壁四周砖圈拆除或松软部分挖去,然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夯实回填。

(3)枯井在基础下,条形基础3B或柱基2B范围内先用素土分层夯实,回填到基础底下2m处,将井壁四周较软部分挖去,有砖井圈时,将砖按规定拆除,热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夯实回。

(4)井在房屋转角处,但基础压在井上部分不多时除按以上办法回填处理外,还应对基础加强处理,如在上部设钢筋混凝土板跨越。当影响不大时,可采用从基础中挑梁的办法。

(5)井在房屋转角处,且基础压在井上部分较多用挑梁的办法较困难或不经济时,则可将基础沿墙长方向向外延长出去,使延长部分落在天然土上,并使落在天然土上的基础总面积,不小于井圈范围内原有基础的面积,同时在墙内适当配筋或用钢筋混凝土梁加。

(6)井巳淤填,但不密实可用大块石将下面软土挤紧,再用上述办法回填处理,若井内不能夯填密实时,则可在井砖圈上加钢筋混凝土盖封口,上部再回填处。

3、局部软硬(高差)地基的处理

(1)若基础下局部遇基岩、旧墙基、老灰土、大块石或构筑物尽可能挖除,以防建筑物由于局部落于较硬物上造成不均匀沉降而建筑物开裂,或将坚硬物凿去30~50cm深,再回填土砂混合物夯实。

(2)若基础部分落于基岩或硬土层上,部分落于软弱土层上。采取在软土层上作混凝土或砌块石支承墙(或支墩),或现场灌注桩直至基岩。基础底板配适当钢筋,或将基础以下基岩凿去30~50cm深,填以中、粗砂或土砂混合物作垫层,使能调整岩土交界部位地基的相对变形,避免应力集中出现裂缝,或采取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刚度、来克服地基的不均匀变形。

(3)若基础落于高差较大的倾斜岩层上,部分基础落于基岩上,部分基础悬空。则应在较低部分基岩上作混凝土或砌块石支承墙(墩),中间用素土分层夯实回填,或将较高部分岩层凿去、使基础底板落在同一标高上,或在较低部分基岩上用低标号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填充。

篇3:安居楼地基处理措施

安居住宅楼地基处理措施

第一节特殊地基处理

地基开挖后,如遇特殊地基,我公司将配合设计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处理,设专人负责计量和砂石级配,做好材料试验工作。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严防施工用水流入地槽,遇有下雨及时清理。

第二节文物保护

如果挖槽后发现有文物,要及时报告并派专人保护。

第三节坟墓、洞穴处理

如果挖槽后发现有坟墓或洞穴,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未经验槽不准进行下道工序。

篇4:国道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国道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方法

在软土地基处理开始之前28d,应按图纸或监理工程师要求编制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方案包括一切材料的说明、试验报告和机械设备情况及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经批准后开工,不同类型的地基处理开始前应铺筑长度不小于100m的试验路段。试验段试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规模施工。

在软基地段填筑路堤,应进行沉降和稳定监测,并严格控制路堤的填筑速率。当填土高度在临界高度以上,日沉降量不大于5mm,日侧向位移不大于3mm;或当填土高度在临界高度以下,日沉降量不大于10mm,日侧向位移不大于5mm时,方能连续填筑。否则,应立即停止填筑。当侧向位移停止,并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继续填筑。

(1)、防水土工布处理

土工织物应在平整的下承层上按设计要求的宽度铺设,土工织物的上下面填料不得有刺破土工织物的尖石、树根等物。

土工织物应横向铺设。铺设时必须绷紧、拉挺,不得有折皱、扭曲或坑洼。土工织物沿纵向拼接可采用缝合或搭接,若采用缝合时,缝合强度不应小于土工织物的同向抗拉强度,若采用搭接时,搭接宽度不应小于30cm。

土工织物横向两端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m,端部四折部分不得外露,应用不小于30cm厚度的填料予以覆盖,以免老化断裂而失去加固效果。

为避免已铺好的土工织物长期曝晒,土工织物铺设后与填筑其上的第一层填料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应超过一周,因故必须延长间歇时间时,织物表面应覆土保护,厚度不小于20cm。

双层土工织物上、下层搭接缝应错开最小50cm.

土工织物上第一层填料应采用无棱角的细粒料,填筑时应两边向中间摊铺,碾压时应由中间向两边。

(2)、换填砂砾处理

通过对本段工程的实地考察,路线所经地区地基表层青灰色淤泥,厚度在1.5m左右,并且有鱼塘分布。施工时,采用挖掘机将淤泥挖除,挖除深度及范围根据设计图纸或由监理工程师确定,淤泥开挖应开挖彻底,不允许在回填区中夹杂未挖除的淤泥,当路基挖至规定断面后,仍有非适用材料,则按监理工程师要求的宽度和深度继续挖除,直到达到规范要求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为止,淤泥挖除后应随即用图纸要求进行砂砾回填或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的材料进行回填并压实,以便移运回填土前方的淤泥。

(3)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I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段采用振动碾压20遍的措施进行处置。对自重湿陷性黄土,为消除较大深度内的湿陷性,采用强夯法加固路基基底,以提高路基基底的承载力,并同时对基底采用灰土加防水土工布。夯锤采用底面积3-5m2的铁锤,重10t,落距15-20m,单点夯击能150-200t-m,夯点呈正方形布置,间距3×3m,两遍夯击+3击低锤满拍。在灰土垫层施工时,要加强现场排水,保证地基和已填筑的路基不被水浸泡,路基开挖后各道工序要衔接,连续施工,分段完成,施工时应将灰土拌和均匀,控制含水量,如土料水分过多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以达到最佳含水量,分层松铺厚度按采用的压实机具经现场试验确定,拌好后的灰土应及时碾压,不得隔日碾压。压实后的灰土垫层应采取排水措施,3天内不得受水浸泡。灰土垫层铺筑完毕后,要防止日晒雨淋,应及时铺筑上层。

篇5:吹填软土地基处理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1、总则

1.1为加强吹填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安全生产管理,防止软基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项目部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1.2软土地基:系指由淤泥、淤泥质土、松软冲填土与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软弱土层构成的地基。软土地基处理从其原理上分一般分为七类:置换法,排水固结法,灌入固物法,加筋法,冷、热处理法,托换,纠偏。

1.3本规定适用于排水固结法软土地基处理施工现场。

2、软土地基处理安全生产管理一般要求

2.1在软基处理施工作业前,项目总工在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同时,要结合现场特点、工艺流程编制专项安全生产措施。

2.2开工前,应及时召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安排布置各项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明确安全生产分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

2.3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必须和工程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共同到现场检查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确保各种设备、设施的安全性,保证在施工区域和危险部位设置规范、醒目的警示标志。

2.4对特殊工种上岗人员须进行岗位适任证书核验,未经核验或核验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2.5施工机械、船舶、特种车辆等设备进场前,必须经过安全技术状态检查,经检查合格的方能使用。操作人员必须建立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依照有关规定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操作。

2.6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的夜间照明,危险潮湿场所的照明以及手持照明灯具,必须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

2.7施工现场起重设备不得使用国家主管部门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施工现场的起重运输设备的安装调试,必须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等有关主管部门的相关规范执行,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2.8对施工现场所毗邻的建筑物、构筑物及特殊作业环境,应采取专项防护措施,保证施工现场及其相邻区域的人员和设施的安全。

2.9有条件的施工现场要进行封闭,道路平整、通畅,弯道处应设交通安全警示标志。

2.10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及时发放有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的防护用品,未按规定穿戴安全防护用具的作业人员,不准上岗作业。

2.11按照施工总图布置方案设置各项临时设施,堆放物资材料、停放机具设备,不得占用场内道路和安全防护设施。应急通道应保持通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规定,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设置符合消防要求的消防设施,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在易于发生火灾的地区或者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器材时,应有严格的防火防爆管理措施和消防应急预案,采取特殊的消防措施。

2.12应遵守国家有关环保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以及噪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3、软土地基处理安全管理规定

3.1当前国内吹填工程软基处理常用方法是真空预压法,真空预压法进行软基处理施工工序一般分为6步:

(1)浅层处理;

(2)铺土工格栅、土工布和膜,浅层抽真空;

(3)砂垫层压载;

(4)深层插板(桩机打板);

(5)铺膜深层抽真空;

(6)砂垫层压载。

3.2主要存在的风险点为:

(1)人员陷落溺水;

(2)吹填砂垫层作业发生水上交通事故;

(3)桩机施工及吊装中的机械设备伤害事故;

(4)临时用电设施导致的触电事故等。

3.3打设排水板安全管理规定

(1)进场或更换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项目部登记造册,并经安全教育培训后方准上岗作业。

(2)每天作业前,必须对桩机进行安全检查。检查电线、电路是否裸露,有无脱焊,螺丝松动,检查卷扬机等各种传动、挚动、吊索是否安全、可靠,防护装置是否齐全、有效,并经试车运转正常后方可施工作业,检查记录必须留存。

(3)所有机械人体可接触到的转动、传动部分、设备或电动工具必须安装防护罩,以防止人体误接触后发生事故。

(4)所有临时配电箱应配置雨天防水设施,安装漏电保护器,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5)进入作业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遇大风等恶劣天气时严禁进行高空作业。如在浅层处理软基地面上施工作业时,必须穿救生衣。

(6)禁止作业人员在起吊的桩管或桩锤下穿行、站立。作业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

(7)打桩机架应与作业区域内的高、低压线路,保持安全距离。

(8)安置打桩机架的施工场地和轨道铺设,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导轨连接良好并无明显弯曲,导轨下方枕木满铺,必要时枕木下方要垫铺钢板,降低局部压强,保证承载力。

(9)若发现打板机在工作时出现异常晃动,或摇摆幅度大,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安全检查,排除机械故障。

(10)非作业人员禁止在作业范围内逗留。

(11)打桩作业结束,应将桩管插入土壤内,不准将桩管悬吊在桩架上。

(12)遇强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打桩作业,必要时放倒机架。强风等恶劣天气过后,有专人检查机架损坏情况及时修理。

(13)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时刻注意周围安全,保持警惕性。

(14)夜间作业要有足够的灯光照明。

(15)专人收听天气预报,提前做好施工现场打板架的抗风工作。

3.4打板架吊装、安装施工时的安全管理规定

(1)吊装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禁止疲劳驾驶,违章操作。

(2)吊装作业前,应在吊装现场设置安全警戒标志并设专人监护,非施工人员禁止入内。

(3)吊装作业中,夜间应有足够的照明,室外作业遇到暴雨、大雾及六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

(4)吊装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安全帽应符合GB2811-2007的标准。

(5)吊装作业时,必须分工明确、坚守岗位,统一指挥。吊装作业要分工明确、指挥统一、信号明确,本标准规定要按GB5082-85《起重吊装指挥信号》要求进行指挥吊装作业。

(6)吊装作业前,应对起重吊装设备、钢丝绳、揽风绳、链条、吊钩等各种机具进行检查,必须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7)吊装作业现场的吊绳索、揽风绳、拖拉绳等要避免同带电线路接触,并保持安全距离。

(8)吊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负荷进行吊装,吊具、索具经计算选择使用,严禁超负荷运行。所吊重物接近或达到额定起重吊装能力时,应检查制动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试吊后,再平稳吊起。

(9)若打板架组装作业附近有高压电缆线,打板架在组装完成后,打板架必须立即移出,保证距高压电缆线30米的距离,确保高压电缆线不被打板架砸到。

(10)在吊装作业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准吊装:

a.指挥信号不明;b.超负荷或物体重量不明;c.斜拉重物;d.光线不足、看不清重物;e.重物下站人;f.重物埋在地下;g.重物紧固不牢,绳打结、绳不齐;h.棱刃物体没有衬垫措施;i.重物越人头;j.安全装置失灵。

(11)悬吊重物下方严禁站人、通行和工作。对吊装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12)特别注意,现场吊装打板架时,应注意高压电缆,施工时,必须停电作业,现场作业人员必须集中精神,相互关照,确保电缆不被损坏,吊起时人退到安全距离,确保安全。

3.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1)现场临时用电的范围包括临时动力用电和临时照明用电。现场临时用电必须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及其他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建立相关的管理文件和档案资料。

(2)项目部与协作单位应订立临时用电管理协议,明确各方管理及使用责任,项目部应按照协议约定对协作单位的用电设施和日常用电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3)现场临时用电设施和器材必须使用正规厂家、并经过国家级专业检测机构认证的合格产品,严禁使用假冒伪劣、无安全认证等不合格产品。

(4)电工作业应持有效证件,电工等级应与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电工作业由二人以上配合进行,并按规定穿绝缘鞋、带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严禁带电作业和带负荷插拔插头等。

(5)项目部应按规定对临时用电系统和用电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项目部应建立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包括:

a.用电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

b.修改用电组织设计的资料。

c.用电技术交底资料。

d.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

e.电气设备的试、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

f.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漏电保护器漏电动作参数测定记录表。

g.定期检(复)查表。

h.电工安装、巡检、维修、拆除工作记录。

(7)固定式发电机应安装在室内,底部必须牢固,移动式发电机在发电机运转前应把下脚垫实平稳,并搭设防雨棚。

(8)机体附近设置砂箱或干式灭火器等防火设备,发生火警发电机应先停止运转后再灭。

(9)发电机到配电盘或通到一切用电设备处的导线,必须绝缘良好,接头应牢固,用支柱将导线架于空中,不要拖在地上。

(10)启动前,应先检查各部状况,运转时禁止在线路上工作和用手接触高压线或进行清扫工作。

(11)检修后的发电机,在开始运转前,必须检查转子和定子之间有无工具或其它物件遗留在内。

(12)使用长期停用的发电机,应检查线圈的绝缘程度,绝缘电阻不得低于规定标准,否则必须烘干后方可使用。

(13)运转中操作人员不得离开发电机,应注意发电机各部位的声响,留心观察仪表,发现异常时,立即停机检查,修复后方可继续工作。

(14)运转时如要检查整流子和滑环时,应穿戴绝缘手套、胶鞋,在靠近激磁机和转子,滑环的地板上加铺胶皮垫,方可进行。

(15)发电机不允许超负荷使用。

(16)配电盘应保持清洁,仪表要定期进行校验。

(17)运转时发电机的温度不得超过原厂家规定的值数,如温度过高,应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工作。

(18)发电机所用的内然机应按内燃机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3.6浅层处理、铺土工格栅、土工布和膜安全管理规定

(1)施工现场按规定设置警示标识、警示牌,

(2)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后方允许其进场作业。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要求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品。

(4)开工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教育,收工后认真清点核对人数。发现人数不足时立即报告项目部。

(5)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保证作业单元内同时有两人或两人以上。

(6)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全程负责,发现有陷落或溺水事故发生,立即组织救援,必要时启动现场处置方案。

4、本规定如与国家有关规定不相一致的,以国家规定为准。

5、本规定自文件下发之日起施行。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