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塔工程防雷施工技术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电视塔工程防雷施工技术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20

电视塔工程防雷施工的技术措施

**新电视塔工程属二类防雷建筑,采用联合接地系统,接地采用TN-S系统。设计上是采用新电视塔顶部安装避雷针作接闪器,结构钢外筒作引下线,基础钢筋作接地极,接地电阻应小于1欧姆,并要求室内接地线与相近引下线作等电位连接。

采取防雷措施是防止或减少建筑物遭受雷击的重要方法。电视塔因其高耸,虽然在防雷设计时从多方面考虑了防直击雷、防感应雷、防雷电波侵入的安全技术措施,但是在主体施工阶段,它的各项防雷安全技术措施尚在实施完善之中,并未形成完备的防雷能力,此时要采取临时性的防雷措施,以避免在施建筑物遭受雷击,而且还能避免伤及施工人员、损坏施工设备。

2.1施工作业层防雷安全技术措施

2.1.1充分利用现场高塔防雷

1)在塔吊的塔帽尖上焊接避雷针,针长1-2m,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小于16mm;采用钢管时其直径不应小于25mm;

2)利用可靠连接的塔吊塔身的金属结构体作防雷引下线;

3)塔吊塔身和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装置(桩基、基础底板钢筋或人工接地极)可靠焊接,实现塔吊的防雷接地,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4)在塔吊和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图上,按比例以塔吊中心为圆心,按防雷要求的保护角度,确定高塔避雷针的实际保护范围。查看塔吊避雷针能保护施工作业层的那些部位,还有那些部位不能被其所保护;

2.1.2塔吊避雷针保护范围外的施工作业层的防雷措施:

1)防直击雷措施

高层建筑多用其框架柱主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因而施工作业层的防雷,可利用加高一层该防雷引下线框架柱主筋,做临时避雷针实现防雷的方法(主筋防雷)。外围钢结构的施工必须先做好防雷施工或做好临时防雷连接。防雷引下线主筋间必须是可靠的电气连接:当采用电渣压力焊接时,接头可不做其他焊接处理;当采用搭接时,必须双面焊,焊长≥6d(d为钢筋直径),填满两钢筋间缝隙,并高出钢筋面1mm为宜;

2)常用电气设备的防雷保护

主体施工时,操作层常用电气设备有电焊机、电渣压力焊机、移动式配电箱、振捣器等,这些设备的高度均小于1.2m(移动式配电箱下皮距地一般为0.6m),没有形成最高点,故能被塔吊(主筋)避雷针所保护;

施工作业层内的电气设备,除应做好保护接零外,均应做好防雷接地、重复接地;对建筑物外附式电梯或竖井架等均需做好防雷接地,并进行计算验证,查看是否在塔吊避雷针(主筋避雷针)有效保护范围之内,否则应单独设置避雷针。

3)防侧击雷措施

框架柱的防雷引下线处焊接预埋铁,通过预埋铁用直径8mm的圆钢连接外爬模架,各连接点必须保证是电气连接;外围钢结构的施工必须先做好防雷施工或做好临时防雷连接。

各防雷设施必须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装置可靠连接,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

4)防雷电感应措施

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临时上水管道、电缆金属外皮等均应和原有永久的接地装置可靠焊接;

平行敷设的临时上水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Om;

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

5)防雷电波侵入措施

引入建筑物内的低压电气线路全线采用电缆直埋敷设,在入户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预埋钢管等和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装置可靠焊接;

引入建筑物的临时上水管道采用埋地入户,在进出建筑物处均应和建筑物的防雷接地装置可靠焊接;

在电源线路引入建筑物的总配电柜处装设过电压保护器,如放电间隙、避雷器或半导体器具等。

2.2组织管理措施

1)施工前由电工工长(技术员)负责向操作者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设专人负责检查,确保防雷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2)雷雨天气时,严禁在露天施工作业层及钢结构的外围或近边作业,严禁有人在上面逗留。

3)施工作业层内移动式配电箱的高度不应超过1.2m;且用毕后的电气设备宜设专人负责存放于塔吊避雷针的有效保护范围内。

4)施工作业层电气设备的电源必须设地面总开关(附带过电压保护器),保证下班或雷雨天气时,能切断施工作业层电气设备的电源,并设专人负责检查落实。

5)外悬挑架子的立杆搭设时,在施工作业层上的高度应满足相应的最小保护高度值,否则应按规定装设避雷针。

6)应定期不定期地检测防雷接地的接地电阻值,并做好记录。

7)下列因素之一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对原防雷措施进行计算验证、修改方案并实施,使防雷安全技术措施处于动态控制中:

*施工作业层升高;

*外悬挑架子升高;

*建筑物平面发生变化;

*建筑物层高发生变化;

*塔吊升高。

8)主体封顶后,应在每根框架柱防雷引下线处(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焊接避雷针。屋顶正式防雷措施完成前,严禁破坏临时防雷避雷针。

9)装修阶段也应注意做好各项防雷措施的落实与检查工作。

10)天线的安装施工过程中的防雷技术措施

由于塔体安装完成后尚有一台塔吊,比塔顶远高出几十米,塔吊的塔帽尖上焊接的避雷针可对塔顶上的施工起着防雷的保护作用,其防雷的保护范围,具体可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附录四进行计算。天线安装过程中,特别是当天线顶升高度接近并超过塔吊高度时,应注意防雷安全。

可考虑如下:

当天线顶升过程中,下部已安装的天线钢结构上端与即将顶升的天线钢结构底座用两根95mm2的铜电缆连接起来,这时测量即将顶升的天线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Ω;

油缸顶升、两电缆逐渐被拉直;

加进一节构件,进行联接,然后将一根电缆从上部拆下,将其连接到新一节的构件的下部,完成后再对另一根电缆进行如上的拆装;

注意:两根电缆不要同时拆装,以保证每个时刻天线都能良好接地。为了保证接触良好,可用经过机械加工的接线板焊接在构件上,作为联接电缆之用。重复以上过程。

其它注意:

塔的顶部施工过程中,应先对塔的周边的避雷带进行施工,并良好接地、检测合格。

堆放在塔的顶部的大型构件,应临时接地;

雷电天气禁止施工。

雷电天气,停止施工之前,应安顿好未完全安装好的构件,如暂时固定和保证接地良

好。

篇2:核芯筒结构各阶段施工技术措施

核芯筒结构各阶段施工技术简述

1、箱形基础施工

1)核芯筒箱形基础以中风化岩层作为持力层,底标高为-18.00m。基础底板厚度为2.00m,采用C40混凝土;箱基侧壁厚度为1200mm高度-16.00~-10.00m。从-16.00m开始椭圆形箱壁中埋置14根钢骨柱。混凝土标号为C70。

2)箱基深坑采用分层护壁,静爆和人工挖孔相结合的方法开挖。预留集水井明排水的方法进行施工。(注:根据分项工程作业界面的划分,围护施工单位挖至-11.00m,以下部分由我方开挖。)

3)计划开工时间与大直径挖孔桩同步(约20**年5月中旬开始)深坑开挖完成即开始箱基大底板的施工。

4)主塔底板落深区落深达8米,深坑底板厚度2米,主楼深坑底板施工部署是集中力量,尽快完成,为-10.0m标高大底板施工创造条件,服务于工程的总体进度安排。

A)深坑砼浇捣

核芯筒深坑混凝土拟采用2台固定泵浇捣,10小时左右浇完。

每台泵车供应的混凝土浇注范围内应布置2~4台振动机进行振捣,混凝土由大斜面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为50cm左右。

先进行2m厚混凝土底板施工,然后再进行墙板的施工,因此在此施工缝处设置一条钢板止水带。

B)砼保温、测温方案

在核芯筒深坑内布置2根测温柱。采取表面塑料薄膜等措施,控制基础底板内外温差不大于25℃。

C)基础底板施工流程如图2.3.2.3所示:

图2.3.2.3基础底板施工流程图

图2.3.2.4核芯筒箱基大底板浇注泵布图

5)基础底板养护待其强度达到75%后,开始箱基侧壁施工。侧壁中的14根钢骨柱最大吨位约3.6吨,最远距A区基坑边缘为64m。为满足核芯筒箱基的先行施工,故在基坑内先行投放一台80t的履带吊配合核芯筒箱基的施工。

6)箱基的模板工程采用18mm厚九夹板和木方组拼。

7)钢筋工程和混凝土施工按常规传统方法施工。

8)考虑到-10.00m以上的核芯筒结构要先于C区-10.00m大底板施工,故在椭圆锥形基础周边要留一条施工缝,在-11.50m标高处素垫砼上方设置一道防渗构造措施,具体方法见图2.3.2.5。

图2.3.2.5施工缝及防渗构造详图

2、-10.00~+7.20m核芯筒施工

1)在这一高度段核芯筒外墙厚度为1000,标号C70。其施工划分三个流水段。

2)钢骨柱吊装与竖直运输采用80t履带吊,模板工程采用九夹板木方组拼施工。钢筋工程按常规方法施工,与外围水平结构联接采用预留筋的方法解决。核芯筒外围搭设采用Φ48×3.5钢管扣件或脚手架施工。

3)混凝土采用泵车固定输送浇注。(见图2.3.2.4)

4)核芯筒内部的水平结构层与墙体同步浇注施工。

3、+7.20m至17.20m核芯筒施工

7.20m以上核芯筒外墙截面已完成了第二次墙厚收缩,此时外墙体厚度为900mm。

1)竖向结构模板采用与提升平台配套的专项钢大模施工。

2)用于支承提升平台的内核钢框架与周边劲性格构柱在+7.20标高开始安装。

3)钢骨柱吊装与竖直运输采用80t履带吊。钢筋工程按常规方法施工,与外围水平结构联接采用预留筋的方法解决。

4)核芯筒外围搭设采用Φ48×3.5钢管扣件或脚手架施工。

5)混凝土采用泵车固定输送浇注。(见图2.3.2.4)

6)核芯筒内部的水平结构层与墙体同步浇注施工。

4、整体提升平台的组装

1)搭设脚手架施工完7.20~12.40m标高核芯筒墙体后,接高内核钢框架和格构柱至19.20m标高。此时开始整体提升操作平台的安装。

2)提升平台底面标高安装于17.70m标高位置。在平台安装前内挂脚手先吊入核芯筒腔中。

3)平台的组装原则上借助80t履带吊来完成。

4)提升平台组装完成,在挂脚手上进行12.40~17.20m标高段的模板提升和浇混凝土施工。17.20m标高以后则进入正常的提升平台循环施工。

5)整体提升平台的组装工序流程见图2.3.2.6

图2.3.2.6整体提升平台组装流程示意图

5、提升平台外挂脚手越过伸长牛腿的处理

1)对大量的外伸出外墙面400mm的牛腿,提升平台在外挂脚手梁布置时,已作了避让。

2)但在26.85m~32.05m标高位置,14根钢骨柱上有外伸1m的桁架梁牛腿。则采取增加过渡环梁支挂脚手的方法解决。拆除受外伸牛腿阻挡的环梁,利用过渡环梁传力,留出空间保证提升平台正常爬升。

篇3:某土方工程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土方工程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1)一般规定

①土方工程的冬期施工应做好准备工作,并应连续施工。

②冬期施工时,运输道路和施工现场应采取防滑和防火措施。

(2)土方回填

冬期土方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30%。预留沉陷量应比常温施工时增加。

大面积回填土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时,冻土块的粒径不得大于15cm,其体积含量不得超过30%。铺填时冻土块应分散开,并应逐层夯实。

冬期填方施工应在填方前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方边坡的表层100cm以内不得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填筑;整个填方上层部位应用未冻的或透水性好的土回填。

室外的基槽(坑)或管沟可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但冻土块粒径不得大于15cm,含量不得超过15%,且应均匀分布,但管沟底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

室内的基槽(坑)或管沟不得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回填土施工应连续进行并应夯实。当采用人工夯实时,每层铺土厚度不得超过20cm,夯实厚度宜为10~15cm。

室内地面垫层下回填的土方,填料中不得含有冻土块,并应及时夯实。填方完成后至地面施工前应采取防冻措施。

篇4:地基基础工程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地基与基础工程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1)一般规定

冬期进行地基与基础施工的工程,除应有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探资料外,根据需要尚应提出地基土的主要冻土性能指标。

建筑场地宜在冻结前清除地上和地下障碍物、地表积水,并应平整场地与道路。冬期及时清除积雪,春融期做好排水。

(2)地基处理

靠近其他建筑物基础的地下基坑施工时应采取防止相邻地基土遭冻的措施。

对建(构)筑物的施工控制坐标点、水准点及轴线定位点的埋设应采取防止土壤冻胀、融沉变位和施工振动影响的措施,并应定期复测校正。

在基础施工中,不得被水或融化雪水浸泡基土。

(3)浅埋基础

浅埋基础各部位施工时应同时进行,不得在同一建筑中一部分基础进行施工,一部分未施工而使地基遭到晾晒。基础施工完毕应及时回填基侧土。

篇5:某砌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砌筑工程冬期施工技术措施

(1)一般规定

除冬期施工期限以外,当日最低气温低于0℃时,也按冬期施工规定执行。

砂浆中用的水泥宜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冬期砌筑工程不得使用无水泥拌制的砂浆,标号不得低于M5。

冬期施工的砌体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

冬期施工的砌体应按"三一"法施工,灰缝厚度不大于10mm,每日砌筑后应及时清除砌体表面砂浆,并用草帘等保温材料覆盖。在砌筑前应扫净砌筑冻块。

(2)外加剂法

工程的冬期施工宜采用外加剂法(砌筑砂浆外加剂掺量见附录2)。若使用用盐类外加剂拌制砂浆。掺盐砂浆的掺盐量(占用水重量%)见下表:

盐及砌体材料日最低气温(℃)

≥-10-11∽-15-16∽-20-21∽-25

氯化钠(单盐)砖、砌块357-

砌石4710-

复盐氯化钠砖、砌块--57

氯化钙--23

拌和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砂浆的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增大。

掺盐砂浆砌筑时砂浆温度不低于5℃。当设计无要求且最低气温≤-15℃时,砌筑承重砌体砂浆强度等级应按常温施工提高1级。

配筋砌体不得采用掺盐砂浆法施工。

(3)暖棚法

地下工程、基础工程以及量小又急需砌筑使用的砌体结构适用于暖棚法:采用暖棚法施工时,砖石和砂浆在砌筑时的温度不应低于5℃,而距离所砌的结构底面0.5m处的棚内温度也不应低于5℃。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