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焊操作安全管理规定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气焊操作安全管理规定

编辑:制度大全2019-02-27

1、乙炔瓶在使用、运输、贮存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

2、乙炔瓶的漆色必须保持完好,不得涂改。

3、乙炔瓶在使用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工作前必须检查是否好用,否则禁止使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4、乙炔瓶使用压力不得超过0.15MPa,输气流量不应超过1.5-2.0米3/时瓶。

5、乙炔瓶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平躺使用,对已平躺的,不准直接开气使用,使用前必须先立牢静止十五分钟后再接减压阀使用,否则危险。禁止敲击、碰撞等粗暴行为。

6、乙炔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夏季应设置遮阳措施防止暴晒,与明火距离要大于10米(高空作业时是与垂直地面的平行距离)。

7、乙炔瓶阀冻结时严禁用明火烘烤,可用温水解冻。

8、乙炔瓶工作地点频繁移动时,应装在专用小车上,乙炔瓶和氧气瓶放置间距不得小于5米。

9、乙炔瓶严禁铜、银、汞等其它制品与乙炔接触,与乙炔接触的铜合金器具含铜量须高于70%。

10、乙炔瓶内气压严禁用尽,必须留有不低于下表规定的余压。

11、乙炔瓶在用汽车、手推车运输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应用专用夹具和防雨的运输车,严禁用起重机和链绳吊装搬运。

12、乙炔瓶装运时,应妥善固定汽车装运瓶向位置,头部应朝向上一方,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高度,直立排放时车厢高度不等低于瓶高的三分之一。

13、乙炔瓶夏季使用要有遮阳措施,防止暴晒,严禁于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车运输。

14、乙炔瓶现场小库存放储存量不得超过5瓶。

15、乙炔瓶贮存时要保持直立,并有防倒措施,严禁与氧气瓶及易燃品同向贮存,贮存间与明火和散放火地点距离不得小于10米,不得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16、乙炔瓶严禁放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线的场所,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要有消防器材,醒目的防火标志。

17、氧气瓶在未装减压表前略为打开氧气阀门,把污物吹除干净,以免灰尘垃圾进入减压表而堵塞,造成事故。

18、氧气瓶减压表螺母在氧气瓶嘴上至少要拧上6-8扣,螺丝接头应拧紧减压表调节螺杆应松开。人身或面部不得正对氧气阀门出气口,关闭氧气瓶阀门时,须先松开减压器的活门螺丝(不可紧闭)。

19、氧气瓶口严禁接触油脂,或用油污扳手拧氧气瓶阀和减压连接螺丝,也不得用戴油污的手套,以免产生燃烧爆炸。

20、氧气瓶开启阀门时,应用专用工具,动作要缓慢,不得面对减压器,但应观察压力表指针是否灵敏正常。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得全部用尽,至少应留49kPa(0.5kgf/cm2)的剩余压力。

21、氧气瓶、乙炔瓶不得同车运输,不得与易燃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同车运输。氧气瓶应有防震圈和安全帽。应平放不得倒置,不得在强烈日光下曝晒。严禁用行车或吊车吊运氧气瓶。

22、氧气瓶阀门失灵或损坏不能关闭时,应让瓶内的氧气自动逸尽后,再行拆卸修理。

23、橡胶软管必须经压力试验。未经压力试验的或代用品及变质、老化、脆裂、漏气及沾土油脂的胶管均不得使用。

24、橡胶软管不得放在高温管道和电线上,或将重物或热的物件压在软管上,更不得将软管与电焊用的导线敷设在一起。软管经过车行道时应加护套或盖板。

篇2:柴油使用管理规定

1.目的

为规范柴油装卸、储存、使用等的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码头、钢桶厂、总库对柴油罐的管理。

3.要求

3.1运输装卸

3.1.1采购部确定柴油供应商后取得该公司的有效资质证明并到环境安全部备案;

3.1.2运输车辆到达公司门卫处,保安向司机提供《危化品卸车作业许可证》,同时核查运输车辆的相关证件,并对运输车辆进行初步检查看是否有明显泄漏现象,合格后签字确认放行,同时通知相关部门接收人员和现场安全员做接收前的准备;

3.1.3保安带领该车辆按指定路线限速行驶,进入装卸区并与现场安全员办理交接。交接后留守待命;

3.1.4现场接收人员划定装卸范围,通知化验室取样化验,待化验合格后由化验室书面通知接收部门进行卸油。卸柴油现场由当班巡逻保安、部门接收人员共同清理,确保作业过程中装卸区域内无闲杂人员与无关车辆通行;

3.1.5装卸区域内所有人员均需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同时备好消防水管、灭火器、灭火沙等灭火工具;

3.1.6卸柴油前,安全员和车间接收人员必须检查车辆是否固定、熄火并接地、管道接口是否通畅、有无泄漏等并签字确认。经承运方签字、接收部门和环境安全部主任级以上领导签字后方可作业;

3.1.7卸柴油过程中保安和部门接收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

3.1.8卸车结束后由车间接收人员和保安共同清理现场,确保无任何有害物质遗留,运输车辆由门卫带领按指定路线离开公司。

3.1.9参与柴油卸车操作中的所有人员必须通过专项培训(主要内容为《柴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对柴油的MSDS有一定的认知。

3.2储存

3.2.1柴油储罐应当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防火、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设施并作好标识。

3.2.2柴油入库前,必须进行检查登记;入库后应当定期检查呼吸阀和阻火器情况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3.2.3每班做好柴油储罐的检查工作,并作好记录,如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3.2.4柴油储存处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3.3使用

3.3.1操作人员必须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用火管理制度。

3.3.2操作人员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和用具,维护人身健康。

3.3.4废气排放必须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如不符合,则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3.3.5环境安全部负责联系外部有资质的机构对柴油储罐进行年检。

3.4废弃物处理

废弃的柴油(或与柴油直接接触的物料)必须存放于固定的指定场所,由采购部按《危险废弃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置。

3.5紧急情况处理

出现下列紧急情况时,按《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执行。

a.储罐泄漏;

b.储罐发生火灾。

4.支持性文件

4.1《危化品管理规定》

4.2《柴油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5.相关记录

5.1《危化品卸车作业许可证》

篇3:大型浮顶储罐安全设计施工管理规定

1、总则

1.1目的

为保障大型浮顶储罐(以下简称大型储罐)的运行安全,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1.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所属企业新建的单罐储量大于等于50000m3的大型储罐。其它现有大型储罐,除涉及土地使用和密封结构改变的内容外,原则上应按本规定要求进行整改。

大型储罐安全设计、施工及管理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执行现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以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相关技术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2?平面布置

2.1?库址选择

在进行大型储罐的选址时应对当地雷电情况调查,应尽量避免布置在雷电多发区域。

2.2防火堤

2.2.1大型储罐的防火堤宜采用土堤。

2.2.2在防火堤的不同方位上应设置人行台阶或坡道,同一方位上两相邻人行台阶或坡道之间距离不宜大于60m;隔堤应设置人行台阶。

2.2.3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的容积;当大型储罐组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应设置事故存液池储存剩余部分,但罐组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容积的一半。

2.2.4?隔堤内有效容积不应小于隔堤内1个最大储罐容积的10%。

2.3?安全间距

2.3.1?大型储罐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直径的0.4倍。

2.3.2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100000m3的大型储罐罐组宜采用四罐一组布置。

2.3.3?大型储罐罐组应设宽度不小于6米的环形消防道路,且转弯半径不小于12米。

2.3.4每个储罐的中心至两条不同方向消防车道的距离均不应大于120m;当不能满足此要求时,任何储罐的中心与最近的消防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80m,且最近消防车道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9m。

3、防雷防静电

3.1防雷

3.1.1大型储罐应做防雷接地。

3.1.2罐体基础自然接地体应与罐区接地装置相连,连接点不少于两处。

3.1.3大型储罐接地体应采用耐腐蚀且导电性能优良的材料.引下线应采用不小于4×40mm热镀锌扁钢。

3.1.4引下线宜在距离地面0.3m至1.0m之间装设断接卡。断接卡应采用4×40mm不锈钢材料,断接卡用2个M12的不锈钢螺栓连接并加防松垫片固定。

3.1.5大型储罐上不应装设避雷针。浮顶应与罐体做电气连接,连接导线不少于2根,每根导线应选用截面积不小于50mm2扁镀锡软铜复绞线,连接点用铜接线端子及2个M12的不锈钢螺栓连接并加防松垫片固定;宜采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将浮盘与罐体沿罐周做均布的电气连接。

3.1.6与罐体相接的电气、仪表配线应采用金属管屏蔽保护。配线金属管上下两端与罐壁应做电气连接。在相应的被保护设备处,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浪涌保护器。

3.2防静电

3.2.1在储罐扶梯口处,应设置安全有效的人体静电消除装置。

3.2.2在罐顶取样操作平台上,操作口的两侧一米之外应各设一组接地端子,为消除人体静电、取样绳索、检尺等工具接地用。

3.2.3应控制油品输入输出的初始流速和最大流速。浮盘未完全浮起前流速不大于1m/s,完全浮起后最大流速不大于4.5m/s。

3.2.4储罐内壁如使用导静电防腐涂料,涂料体电阻率应低于108Ω·m(面电阻率应低于109Ω)。

3.2.5浮顶与罐体之间的密封应使用导静电材料。

3.2.6大型储罐二次密封应设置不锈钢板导电靴(间隔小于1.5m),且与罐体可靠连接。

4?储罐密封

4.1大型储罐罐壁与浮顶之间的环形密封间隙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表4.1-1

储罐容积(m3)?环形密封间隙(mm)?

≥50000,<100000?200-250?

≥100000?250-300?

4.2大型储罐应设置二次密封装置。

4.3当一次密封选用软密封时,应选择浸入液面的安装方式。如环形空间中装有加热除蜡装置,应提高对软密封橡胶件的耐温性能的要求。

4.4二次密封应采用带油气隔膜的密封结构;其结构应能保证橡胶刮板与罐壁之间形成良好的面接触。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之间不应有金属突出物。

4.5一次密封的安装位置设计应考虑有利于消除油气空间或形成液封。

4.6对密封元件和材料应提出详细的技术要求和安装验收技术条件。

4.7油品进出口罐内分布要均匀,以使浮盘升降平稳,防止浮盘偏移损坏密封或造成密封处泄漏。

5、消防系统

5.1一般规定

5.1.1大型储罐应设置固定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和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

5.1.2大型储罐泡沫灭火系统控制方式应采用手动远程控制系统。

5.2消防水源

5.2.1大型储罐区的消防水量,应满足扑救最大着火罐火灾配置泡沫最大用水量与储罐最大固定冷却用水量及120L/s的移动消防用水量之和。

5.2.2当储罐区附近有合适水源时,可设置为消防备用水源。消防备用水源上应设可靠的取水设施。

5.3泡沫灭火系统

5.3.1泡沫站内泡沫混合装置应采用平衡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流程。泡沫液泵和比例混合器应为1用1备。

5.3.2着火罐灭火所需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应小于12.5L/(min·m2),连续供给时间不应小于60min。

5.3.3用于扑救液体流散火灾的辅助泡沫枪数量按不小于3支设计,每支泡沫枪的流量按480L/min设计,其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按30min设计。

5.3.4泡沫喷射口设置在罐壁顶部时,泡沫堰板高度应高于二次密封0.3m,且不小于0.9m;泡沫堰板与罐壁的间距宜为1.0-1.2m。泡沫堰板与罐壁间的人行通道不应少于四处。

5.3.5大型储罐的梯子平台及对称位置上,应设置二分水器和操作平台。二分水器应由DN100管道沿罐壁引至防火堤外,在距地面0.7m处设置半固定管牙接口;根据需要,也可与固定泡沫系统连通。

5.4消防冷却水系统

5.4.1消防给水泵和泡沫液泵应采用电动泵,并宜采用柴油泵作为备用。

5.4.2消防冷却水泵供水能力除满足额定工况要求外,应满足150%额定流量时,水泵扬程不低于65%额定扬程。

5.5移动式消防设施

5.5.1单罐容量大于或等于100000m3大型储罐且罐区总容量大于400000m3,或单罐容量大于或等于150000m3时,应在消防站内设置高喷车和泡沫运输车,高喷车流量不小于60L/s。

5.5.2消防站应配备不少于二台移动式泡沫/水两用消防炮,单台流量32-40L/s。

6、火灾报警系统

6.1大型储罐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2大型储罐浮盘的密封圈处应设置无电检测的火灾自动检测报警装置,且每罐报警装置应独立设置。当采用光纤光栅感温火灾传感器时,光栅传感器间距不大于3m。

6.3大型储罐罐组的四周道路边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其间距不宜大于100m。

6.4火灾区域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应设在24h有人值班的控制室或值班室内。

6.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宜联动控制电视监视系统进行火灾确认。

6.6电视监视系统摄像头的位置设置应能保证当储罐浮盘处于最高罐位一半时监控无盲点;且每台罐应处于不少于两台摄像头的监控范围内。

6.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电视监控系统的备用电源应采用UPS。

7施工与安装

7.1密封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7.1.1一次密封与罐壁应贴合严密。当一次密封采用软密封,密封安装后下部突出应规则,无扭曲现象,上部应平整,与罐壁应有良好的面接触。

7.1.2二次密封安装后应平整,承压板之间应间隙均匀、搭接严密。橡胶刮板与罐壁应贴合严密,无缝隙,且具有足够的调节能力以适应罐壁周长上的偏差。

7.1.3施工单位应对罐壁和浮盘的焊接变形严加控制,减少局部变形和尺寸偏差来确保密封效果。

7.2板材预制

7.2.1壁板滚弧后,立置于平台检查。垂直方向上用直线样板检查,间隙不得大于1mm;水平方向上用弧形样板检查,间隙不得大于4mm。

7.2.2预制后的壁板在存放及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专用胎具,胎具的弧度与壁板弧度保持一致。壁板之间垫上木块,且木块的摆放位置相同,以避免造成板材局部变形。

7.3浮顶安装

浮顶施工应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预留出足够的焊接收缩量,以控制浮顶的施工质量。

7.4罐壁安装

7.4.1第一圈壁板围板后,应严格控制上口水平度,以确保第一圈环缝焊接时间隙的大小。

7.4.2每次围板前应对罐体整体的垂直度和罐周长进行测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7.4.3罐壁内表面不得存在有影响密封的凸出物,焊缝应打磨圆滑且余高不应大于1mm。

7.5量油导向管安装

7.5.1施工现场应控制量油导向管接管的直线度不超过5mm。

7.5.2量油导向管安装后垂直度不应超过10mm。

8、采购与监理

8.1大型储罐的采购应严格执行设计提出的技术要求。

8.2采购质量应确保储罐控制量油导向管接管的直线度不超过5mm。

8.3大型储罐的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安装验收技术条件从严监理,达不到设计要求不得进入下道工序,以保证大型储罐和浮盘的安装、施工质量。

8.4应对罐壁和浮盘的焊接变形严加控制,对罐体整体的垂直度进行检测,减少局部变形和尺寸偏差来确保密封效果。

9、维护与管理

9.1应定期对大型储罐的一、二次密封进行检查,并对密封圈处的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检测,确保密封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9.2灭火作战方案应对灭火时消防水及泡沫液的使用进行合理安排。

9.3大型储罐区应在每年雷雨季节前组织专业人员对等电位和接地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经评估必要时,应挖开地面抽查地下隐蔽部分锈蚀情况,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应每年进行一次测量。

9.4大型储罐区的电视监控系统必须24小时有人负责监视。

9.5大型储罐区的火灾报警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检测,以确保其运行正常。

9.6大型储罐区应制定安全设施检查维护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安全设施完好有效。

9.7大型储罐检修时,不得破坏防火堤结构。

9.8设计、采购、施工、监理、生产等有关部门应在此规定基础上制定相关细则。

篇4:石化大型浮顶储罐安全设计施工运行管理规定

1?基本要求

1.1?大型浮顶储罐是指单罐容积不小于5万m3的钢制外浮顶原油储罐(以下简称大型储罐)。

1.2大型储罐安全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相关技术和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1.3?大型储罐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所在地区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的有关法规和报批程序;其中安全、职业卫生、消防、抗震减灾技术措施和设备、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建成投用。

2选址及平面布置

2.1库址选择

大型储罐选址时,应对当地雷电情况进行调查,尽可能避免布置在雷电多发区域。

2.2?防火堤

2.2.1?大型储罐组的防火堤宜采用土堤。当受条件限制时,可采用国家现行规范规定的其他结构型式的防火堤,其耐火极限不得小于3h。

2.2.2?在防火堤的不同方位上应设置人行台阶或坡道,同一方位的人行台阶或坡道不宜少于2处;隔堤应设置人行台阶。

2.2.3?单罐容积不小于10万m3的大型储罐罐组宜采用4罐一组布置。

2.3?安全间距和消防道路

2.3.1?大型储罐之间的安全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直径的0.4倍。

2.3.2?大型储罐罐组应设路面宽度不小于6m的环形消防道路,且转弯半径不小于12m。

3?电气

3.1?罐区照明

大型储罐罐组的照明宜采用灯具沿走道、平台、扶梯布置。

3.2?防雷措施

3.2.1?大型储罐接地点沿罐壁周长的间距不宜大于18m,罐体周边的接地点分布应均匀,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大型储罐与罐区接地装置连接的接地线,当采用热镀锌扁钢时,规格应不小于40mmx4mm。

3.2.2?引下线宜在距离地面0.3m至1.Om之间装设断接卡,断接卡与引下线的连接应可靠。

3.2.3大型储罐不应装设避雷针,应对浮顶与罐体用2根导线做电气连接。浮顶与罐体连接导线应采用横截面不小于50mm2扁平镀锡软铜复绞线或绝缘阻燃护套软铜复绞线,连接点用铜接线端子及2个M12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连接。

3.2.4?大型储罐转动扶梯与罐体及浮顶各两处应做电气连接,连接导线应采用横截面不小于50衄2扁平镀锡软铜复绞线或绝缘阻燃护套软铜复绞线,连接点用铜接线端子及2个M12不锈钢螺栓加防松垫片连接。

3.2.5?大型储罐应利用浮顶排水管线对罐体与浮顶做电气连接,每条排水管线的跨接导线应采用1根横截面不小于50mm2镀锡软铜复绞线。

3.2.6?与罐体相接的电气、仪表配线应采用金属管屏蔽保护。配线金属管上下两端与罐壁应做电气连接。在相应的被保护设备处,应安装与设备耐压水平相适应的浪涌保护器。

3.2.7?宜采用有效可靠的连接方式对浮顶与罐体沿罐周做均布的电气连接并应满足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3.3?防静电措施

3.3.1?大型储罐的自动通气阀、量油孔应与浮顶做电气连接。

3.3.2?二次密封采用I型刮板的每个导电片与浮顶均应做电气连接。

3.3.3?电气连接的导线应选用1根横截面不小于10mm镀锡软铜复绞线。

3.3.4?在大型储罐盘梯进口处,应设置安全有效的消除人体静电接地设施。

3.3.5?大型储罐浮顶上取样口的两侧1.5m之外应各设1组消除人体静电设施,取样绳索、检尺等工具应与设施连接。该设施应与罐体做电气连接并接地。

3.3.6?储罐内壁如使用导静电防腐涂料,涂层表面电阻率应为108-1011Ω。

3.3.7?浮顶与罐体之间的密封带应使用导静电材料。

3.3.8?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信息系统接地等应共用接地网,实测的工频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4罐体设备

4.1?密封结构

4.1.1?大型储罐应设置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在雷雨多发区域,一次密封宜采用软密封。

4.1.2?储罐罐壁与浮顶之间的环形密封间距宜按附表的规定选取。

4.1.3?在浮顶外边缘板与罐壁之间的环形密封间距偏差为土100mm的条件下,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的密封件应保持与罐壁良好接触。

4.1.4?应尽可能减小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之间的油气空间。

4.1.5?一次密封的橡胶包带、橡胶充液管应符合现行化工行业标准《浮顶油罐软密封装置橡胶密封带》HG/T2809要求,除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能外,还应满足强度、耐老化等要求。

4.1.6?一次密封的软泡沫塑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轻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JM30优等品的要求,应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老化性能。

4.1.7?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所用紧固件、二次密封的压条等材料应为不锈钢。

4.1.8?一次密封的橡胶包带和二次密封的油气隔膜接头的物理性能、耐油性能以及机械性能等应不低于对橡胶包带和油气隔膜的性能要求。

4.1.9?二次密封的支撑板应采用不锈钢,橡胶刮板宜采用L型结构,以保证刮板与罐壁之间形成良好的面接触;当采用其他结构时,密封油气空间不应存在金属凸出物。

4.1.10?二次密封的橡胶刮板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候性和耐油性。

?4.1.11?一次密封应采用浸液安装的方式。

4.1.12?一次弹性泡沫密封安装后,下部突出应规则,无扭曲现象,上部应平整。

4.2?浮顶限位要求

4.2.1?储罐浮顶限位除设置两根量油导向管外,在浮顶下方,还应设置限位器,浮顶限位器沿径向伸出浮顶外边缘板的长度应满足密封间隙允许偏差的要求,并对一次密封和二次密封提供极限位置保护,其安装位置应避开其他部件。

4.2.2?罐内附件的设置造成浮顶漂移(旋转或平移)时,附件应尽可能对称布置,使产生漂移的外力相互抵消或尽可能减小。

5消防系统

5.1?一般规定

大型储罐的消防水喷淋和泡沫系统应采用远程手动启动的程序控制系统,同时具备现场手动操作的功能。

5.2消防水源

5.2.1?大型储罐的消防水应储存在固定的消防水罐或消防水水池中。当储罐区附近有合适水源时,可设置为消防备用水源,消防备用水源上应设可靠的取水设施。

5.2.2?厂区内大型储罐区和装置区的消防水储备宜统一设置,消防水源除满足企业的消防补水需要外,还应满足大型油罐的消防需要。

5.3?泡沫灭火系统

5.3.1?大型储罐的泡沫站内泡沫混合装置应采用平?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流程。泡沫液泵、比例混合器及平衡阀应为一用一备;泡沫站应具有快速灌装设施。

5.3.2?大型油罐灭火所需泡沫混合液供给强度不应小于12.5L(min*m2),连续供给时间应为60min。用于扑救液体流散火灾的辅助泡沫枪数量按不小于3支设计,每支泡沫枪的流量应按480L/min设计,其泡沫混合液连续供给时间应按30min设计。

5.4?消防冷却水系统

5.4.1?大型储罐区的消防水量,由扑救最大罐火灾配置泡沫用水量、储罐固定冷却用水量、以及移动消防用水量组成。固定冷却用水量按着火油罐外壁面积保护,喷淋强度不小于2.0L/(min*m2),并应按实际配置校核喷淋水量;移动水量应为120L/s。

5.4.2消防给水泵应采用电动泵,备用泵应采用柴油泵,且应考虑100%流量备用。消防冷却水泵供水能力除满足额定工况要求外,还应满足150%额定流量时,水泵扬程不低于65%额定扬程的要求。

5.4.3?泡沫消防给水泵应采用电动泵,备用泵应采用柴油泵,且应考虑100%流量备用。泡沫消防给水泵供水能力除满足额定工况要求外,还应满足150%额定流量时,水泵扬程不低于65%额定扬程的要求。

5.4.4?泡沫液泵应保证在设计流量下泡沫液供给压力大于最大水压力,宜采用齿轮泵,密封或填充类型应适宜输送所选的泡沫液,其材质应耐泡沫液腐蚀且不影响泡沫液的性能;泡沫液泵应耐受时长不低于10min的空载运行。泡沫液泵应采用电动泵,备用泵应采用柴油泵。

5.4.5?消防水应储存于两个设有联通管的水罐或水池中。当和生产用水合并储存时,应保证消防水不被使用。

5.5?辅助消防设施

5.5.1?大型储罐区服务的消防站应配备不少于两台移动式泡沫和水两用消防炮,单台流量为32L/s一40L/s。

5.5.2在防火堤外台阶边、油泵房、泵棚或露天油泵边上应设置沙池,储存不少于2m3消防沙。

5.5.3大型储罐顶部平台上,可设置灭火器材箱,放置2根水带和2支泡沫枪。

5.6?消防站

单罐容量不小于10万m3大型储罐且罐区总容量大于40万m3,或单罐容量不小于15万m3时,应在消防站内设置高喷车、泡沫运输车,高喷车流量不应小于60L/s。

5.7其他要求

5.7.1?泡沫堰板高度应高于二次密封0.3m,且不小于0.9m;泡沫堰板与罐壁的间距宜为0.9m~l.2m;泡沫堰板与罐壁间的人行通道不应少于4处。

5.7.2单罐容量大于5万m3储罐,应在罐顶梯子平台的对称位置上设置二分水器和操作平台。二分水器应由DNlOO管道沿罐壁引至防火堤外,在距地面0.7m处设置半固定管牙接口;根据需要,从二分水器上引出的泡沫混合液管道也可与固定泡沫系统连通。

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1?大型储罐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储罐上应设置无电检测的火灾自动探测装置,在罐区四周通道旁应设置手动报警按钮。

6.2储罐上的光纤型感温探测器应设置在储罐浮顶二次密封圈处。当采用光纤光栅型感温探测器时,光栅探测器的间距不应大于3m。

6.3储罐的光纤感温探测器应根据消防灭火系统的要求进行报警分区。每台储罐至少应设置1个报警分区。

7?电视监视系统

7.1?大型储罐区应设置电视监视系统,对储罐浮顶等重点防火部位的安全情况进行监视。摄像机应设置在罐区外围较高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处,实现对罐区的远距离全景监视;当有条件时,宜能够监视到处于最高罐位一半位置的浮顶。

7.2?室外安装的摄像机应置于接闪器有效保护范围之内;摄像机的视频线、信号线宜采用光缆传输,电源应采用UPS供电,各类电缆两端应加装浪涌保护器;摄像机应有良好的接地,接至接地网。

7.3?电视监视系统应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当火灾报警系统报警时,自动联动相关的摄像机转向火灾报警区域,以便确认火情。

8环境保护

废弃的密封材料属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处置。

9施工与安装

9.1?密封的安装

9.1.1?一次密封与罐壁应贴合严密。当一次密封采用软密封,密封安装后下部突出应规则,无扭曲现象;上部应平整,与罐壁应有良好的面接触。

9.1.2?二次密封安装后应平整,承压板之间间隙均匀、搭接严密。橡胶刮板与罐壁应贴合严密,无缝隙,且具有足够的调节能力以适应罐壁与浮顶周边环向间隙尺寸上的偏差。

9.1.3?对密封元件和材料应提出详细的技术要求和安装施工技术条件。

9.2板材预制

9.2.1?壁板滚弧后,立置于平台检查。垂直方向上用直线样板检查,间隙不得大于1mm;水平方向上用弧形样板检查,间隙不得大于4mm。

9.2.2?预制后的壁板在存放及运输过程中,应使用专用胎具,胎具的弧度与壁板弧度保持一致。壁板之间垫木块,且木块的摆放位置相同,以避免造成板材局部变形。

9.3浮顶安装

浮顶施工应制定合理的施工工艺,预留出足够的焊接收缩量,以保证浮顶的施工质量。

9.4罐壁安装

9.4.1?第一圈壁板围板后,应严格控制上口水平度,以确保第一圈环缝焊接间隙的大小。

9.4.2?每次围板前应对罐体整体的垂直度和罐周长进行测量,满足设计要求。

9.4.3?罐壁内表面不得存在有影响密封的凸出物,焊缝应打磨圆滑且余高不应大于1mm。

9.5?量油导向管安装?

9.5.1?施工现场应控制量油导向管接管的直线度不超过5mm。

9.5.2?量油导向管安装后垂直度不应超过10mm。

9.6其他

9.6.1?大型储罐的材料采购应严格执行设计提出的技术要求。

9.6.2?采购的量油导向管接管材料直线度不应超过5mm。

9.6.3?大型储罐的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安装验收技术条件从严监理,凡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不得进入下道工序,以保证大型储罐和浮顶的安装、施工质量。

9.6.4应对罐壁和浮顶的焊接变形严加控制,对罐体整体的垂直度进行检测,减少局部变形和尺寸偏差,确保密封效果。

10运行管理

10.1检测制度

10.1.1?雷雨季节,每月检测每个储罐二次密封内、外部可燃气体的浓度。容积大于等于10万m3储罐检测点不少于8个(周向均布),小于10万m3储罐检测点不少于4个(周向均布)。对可燃气检测浓度超过爆炸下限25%的储罐应及时查找原因,具备条件的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在雷雨天重点加强消防监护。

10.1.2?在每年的雷雨季节前,组织专业人员对大型原油储罐的等电位和接地系统进行检测。经评估必要时,应挖开地面抽查地下隐蔽部分锈蚀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2检查、维护制度10.2.1?消防系统?10.2.1.1?泡沫混和液管线和泡沫比例混和器使用后应及时清洗、放空。

10.2.1.2?每季度清理1次泡沫发生器过滤网内的杂物,确保泡沫发生器畅通。

10.2.1.3?雷雨季节前至少试验1次泡沫系统和喷淋水系统,确保管路和喷淋水系统畅通。试验后,应及时补充消耗的消防水和泡沫液。

10.2.1.4?每月检查1次罐顶平台消防箱内消防器材是否齐全,消防水带是否老化、破损,不合格的水带应及时更换。

10.2.2罐体设备

10.2.2.1?罐顶操作平台应保持清洁,不得遗留原油和其他杂物;取样口平时应处于密闭状态。

10.2.2.2每月检查1次浮顶上和浮顶密封装置内是否有积油,并及时清理。

10.2.2.3?雷雨季节,每2周检查1次浮顶排水系统和泡沫堰板底部排水孔是否畅通,及时清除浮顶的杂物。

10.2.2.4?每2周检查1次浮顶密封装置的密封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0.2.2.5?在储罐进出油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浮顶运行是否正常,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0.2.2.6?雷雨季节应每周检查二次密封上的导电片与罐壁的压接情况,确保导电片与罐壁接触良好。

10.2.3?电视监控系统10.2.3.1?大型储罐区的电视监控系统必须24小时有人负责监视。

10.2.3.2确保电视监控系统运行良好,如有故障及时维修。

10.2.3.3保持摄像镜头清洁,图像清晰。

10.2.3.4?电视监控记录应至少保存1周。

10.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月应试验1次,雷雨季节每2周试验1次。若发现自动报警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火灾报警的准确、及时和有效。

10.2.5?电气系统

10.2.5.1?雷雨季节每月至少检查1次浮顶、扶梯、罐壁之间的电气连接线有无断裂和缠绕,如有问题及时修复。

10.2.5.2?雷雨季节每月至少检查1次密封装置与浮顶、配线金属管与罐壁的电气连接情况,如有连接线松动、断裂等情况及时修复。

10.3安全运行制度(合作业要求、进油管道口的流速和液位等)

10.3.1?雷雨天原则上避免进油和出油作业。若生产工艺要求不能中断操作,应降低流速并加强监护。

10.3.2?应控制油品输入输出的初始流速和最大流速。在浮顶未完全浮起前应控制进油管口处的流速不大于1m/s,待浮顶完全浮起后最大流速不大于4.5m/s。

10.3.3?采用蒸汽除蜡的大型原油储罐,应随季节和气温变化适时调节蒸汽用量。10.3.4?大型储罐在进油、出油和调和作业时,除标准要求之外,不应进行采样、检尺和测温。

10.3.5其他操作要求应参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10.4其他要求

10.4.1?应制定大型储罐区安全设施检查维护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安全设施完好有效。

10.4.2?大型储罐检修时,不得破坏防火堤结构。

10.4.3?制定灭火作战方案时,应对灭火时消防水及泡沫液的使用进行合理安排。

10.5?应急救援预案

各单位应按照总部关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制雷雨季节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经评审通过后执行。

篇5:LNG加气站安全管理规定

一、值班人员职责

值班人员应严格执行站内制度,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性,坚守工作岗位。

负责对进出站人员、车辆、财物进行检查、登记和监督放行工作。

对本规定不详尽和蓄意违反本管理制度的人,及时向站长报告。

二、管理内容

(一)、定义

站内工作人员:指加气站全体人员。

来访人员:指需要进站办理业务、访问站内员工的亲友等外来人员,包括客户及政府部门来访人员。

检查、参观人员:经公司领导批准需要进站检查工作、参观的人员。包括检查指导工作的公司领导、上级领导、公司批准的其他参观人员。

外来施工人员:指所有在加气站内施工作业的人员。

(二)、站内工作人员出入站管理

站内工作人员进入站内一律佩带行政管理部佩发的工作牌才能进入。

站内工作人员未佩带工作牌时,需通过值班人员查明身份及登记后才准进入。

站内工作人员夜间上班、巡检或节假日加班时,其出入规定亦须遵守以上规定。

(三)、检查、参观人员出入站管理

综合管理部部通知生产与安全管理部负责人做好迎接检查和接待参观的计划安排。

生产与安全管理部通知加气站相关生产班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进入加气站检查、参观的人员,由站长负责安排迎检和接待。

进站前由检查、参观人员代表填写“外来人员登记表”。

(四)、来访人员出入站管理

必须问清来人的目的,如果访问站内工作人员,可通过内部电话(或对讲机)向站内工作人员确认来人的身份、目的。

根据来访人员进站信息,填写好“外来人员登记表”。

(五)、非施工车辆出入、停放管理

加气站设固定停车场。

值班人员负责停车场内车辆的巡逻、安全保卫工作。

进站车辆在站内限速5KM/小时,禁止在站内维修、擦洗和急刹车。

站内生产车辆每日按固定车位停放,其它车辆禁止占用其停车位。

检查人员车辆按接待人指定的停车位置停放。

参观人员车辆、来访人员车辆禁止进站停放。

其它情况车辆,需经站长确认、批准后方可进站停放。

LNG运输车进站管理根据《LNG卸车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六)、检查、参观人员、来访人员进入生产区管理

检查、参观人员、来访人员如需进入生产区,接待人员要向操作人员通报。

接待人员对需要进入生产区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

接待人员向进入生产区的进站人员发放安全防护用品。

接待人员负责对进站人员的个人防护情况及安全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达不到要求的禁止进入生产区。

接待人员按指定路线带领进站人员进站,并对执行进站要求情况进行监督。紧急情况下负责现场组织并带领进站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进站人员活动结束后,接待人员负责收回发放的防护用品。

(七)、施工作业人员进入生产区管理

涉及热工的施工作业,按照《热工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审批热工方案,办理热工手续。

进入生产区施工队伍必须遵照公司的《承包商HSE管理规定》执行。

一般施工作业由站长为施工作业人员指定专门的监护人员。

站内值班人员负责对进站人员的单位、身份、工作内容进行登记,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要求其签字确认。

监护人员负责将施工作业人员带到站内指定的接待地点,确定施工作业人员的现场负责人,由现场负责人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管理。

监护人员负责对进站施工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情况、工器具的准备情况、施工过程及安全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达不到要求的禁止施工作业。紧急情况下负责组织并带领施工作业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

(八)、其它规定

严禁小孩和拾取废旧物品者进入生产、办公区域。

严禁穿短裤、背心和拖鞋进入生产、办公区域。

严禁无证或翻越围墙进入生产、办公区域。

值班人员应严禁外界推销人员或小贩、小孩进入场站内,如有违反,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九)、相关记录

《加气站来访登记表》

《车辆安全检查表》

三、LNG加气站人员管理规定

(一)、职责

站长负责组织本规定的编写工作。

站长负责对场站工作人员执行本规定的情况进行监督、考核。

加气站各职位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本管理规定,对站长、站内外来人员进行监督,对站长的日常行为给予考核。

(二)、管理内容

?1、工作纪律

认真执行公司管理体系有关规定,履行岗位职责。

服从工作安排,认真执行并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和各项指令。

不迟到、不早退、不脱岗,严禁睡岗、酒后上岗。

操作人员在接班前4小时内不得喝酒,交班人员如发现接班人员喝酒者就拒绝交班,并向站长报告。

不得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打游戏、听音乐、炒股票及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生产作业按安全管理规定、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管理规定执行。

2、仪表规范

站内职工务必保持良好的仪表形象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工作时间在站内职工务必穿工作服,严禁穿便衣活动。

勤换洗工作服,保持清洁。

3、参加培训、会议活动要求

站内员工对站内组织的相关培训活动、生产会议要积极参加,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无故缺席。

培训活动中主动关闭手机,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勤做笔记。

生产会议上主动关闭手机,禁止随意出入。

生产会议上积极发言,但不得相互诋毁。

4、相关记录

《日常培训签到表》

四、LNG加气站巡检责任制度

(一)、职责

操作人员执行巡回检查工作。

站长负责组织、实施、监督工作的落实情况。

(二)、工作流程、步骤及要求

1、加气站巡检实行问责制度

即当你巡检期没有发现的问题,经别人巡检发现要追究你的责任。

2、操作班当班每2个小时巡检一次,检查内容为:

记录压力,温度等参数。各零部件是否牢靠。

设备有无“跑、冒、滴、漏”情况,如有问题及时处理。

加注机:管路连接部位有无漏气现象,接地线是否牢固,加气软管的放置是否合。增压系统、仪表风系统及储罐:检查管路连接部位、各阀门有无漏气现象,并记录。

消防器材:各处消防器材是否齐备、灭火器压力是否合格。

各部位卫生情况:由班长巡查,做好卫生工作。

在值班记录上详细记录检查情况。

3、值班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有高度责任感,提高对隐患的预先识别能力和巡回检查的质量,把事故消灭在预发期间。

4、巡回检查人员必须由班长或操作人员执行,不得由实习人员代替,每一班必须进行四次以上的巡回检查。

5、巡回检查时应随身携带必要的工具和用具(如防爆电筒和泄漏检测仪等工具)检查中应认真、细致,根据设备运行特点看、听、摸、嗅和试,但必须执行安全制度,注意设备及人身安全。

6、检查重点应包括:

运行方式改变和操作过的设备。

检修试验中的安全措施,以及设备缺陷消除后的运行情况。

运行参数异常的设备。

防火、防爆检查。

7、巡回检查中应同时进行设备整洁工作及加换润滑油等设备维护工作。

8、巡回检查中发现设备缺陷时,应即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监视,设法消除防止事故扩大。同时应向班长报告,对威胁运行安全的问题,应立即报告站长,处理情况及措施应详细记入《LNG加气站安全生产检查记录表》,并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

9、站长应定期巡视,其内容包括:

检查重点设备运行情况。

值班人员的劳动态度与劳动纪律。

纠正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和运行调整。

防火、防爆检查。

10、相关记录

《LNG加气站安全生产检查记录表》

《LNG加气站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

五、LNG加气站交接班管理规定

(一)、职责

交接班组执行,站长负责监督交接的落实情况

(二)、工作流程、步骤及要求

交接班人员在上班前4小时内不得喝酒,交班人员如发现接班人员醉酒者应拒绝交班,并向站长报告。

各交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对本岗位负责的生产工艺管线及设备进行一道巡回检查,逐点逐线进行交接,做到交接清晰、记录完整、责任明确。对重大生产情况、流程与设备状态的变更以及生产数据进行重点交接。

交接班的组织工作,应由上一班次和下一班次的班长、代班长负责或值班人员与接班人员直接交接。

严格按照交接班内容做到“六交六不接”。

其中,“六交”是指:

(1)?交设备、仪表、可燃气体报警仪及运行情况。

(2)?交生产流程变化情况及原因。

(3)?交内外联系及上级指示。

(4)?交资料数据报表及记录。

(5)?交公用工具。

(6)?交安全和卫生。

“六不接”是指:

(1)?生产情况不明不交接。

(2)?设备、仪表动态不清不交接。

(3)?资料数据不齐不准,不交接。

(4)?内外联系,上级指令不明确不交接。

(5)?工具、设备、用具、仪表不全,不完好不交接。

(6)?卫生不好不交接。

2)?接班时必须做到“三交、四到、五报告”。“三交”:对重要生产部位要一一交接,对重要生产数据要一一交接,对主要工具要一一交接。“四到”:交接时做到看到、听到、摸到、闻到。“五报”:报部位、报生产情况、报存在问题和报采取措施、报指令联系。

3)?严格按照生产运营的有关规则制度要求填写交接班记录,不得省略、涂改。所以生产运营、销售等基础资料填写必须真实、准确、清晰、完整,并在记录上签字。

4)?交班人员应主动积极配合接班人员对本班工作的检查,并负责对遗留问题进行整改。做到不留隐患给下一班。

5、相关记录

《LNG汽车加气站交接班记录表》

六、LNG加气站卸车安全管理规定

(一)、职责

在加气站LNG卸车,实行作业许可制度。在每次卸LNG前,必须办理泄气安全作业许可证。卸车作业由作业班组提出申请,站长审批。

(二)、工作流程、步骤及要求

(三)、组织措施

每车LNG运抵场站时,由站长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安全检查,并审批卸气安全作业许可证。同时,应加强不定期抽查,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站长对场站卸车作业负全面责任,并按照安全检查表实施日常检查,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审批LNG卸车安全作业许可证。应做好加气站管理、作业人员的安全合理配置及组织安排。加强加气站检查、巡逻,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辽贸公司、生产与安全管理部应加强与承运方等企业相关方的信息沟通,敦促其遵守本规定,确保场站LNG卸车安全。

(四)、人员的要求及安全防护

加气站管理和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持证上岗。

加气站作业人员禁止作业前4小时内、作业中饮酒。

作业人员应按要求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在LNG卸车期间,除作业人员外,其他非工作人员均应撤离车体。

(五)、设施的安全要求

场站的设施设备应符合GB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并参照JTJ237《卸油品场站防火设计规范》。

LNG卸车管道应采用金属软管,并作好防静电处理。

LNG作业区域,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和防爆工具。

应设置消防水系统,配置足量与危险化学性质相适应的消防器材,并保持完好有效。

应配备可燃气体浓度监测仪,并保持完好。

应配备污水、废弃物及防泄漏应急处理设施、器材,并保持完好。

LNG标志应规范、醒目,与实际相符。

加气站应保持整洁卫生、道路畅通,无绊倒物障碍。

2、防雷、防静电措施

LNG作业人员穿戴好防静电工作服、工作鞋等防护用品。

LNG卸车或取样前、灌装完后必须静置5分钟以上时间,然后才能从事其它作业。

装运或输送LNG的车体、泵体、管线座等电位连接。接地线的连接,应在卸车以前进行。接地线的拆除,应在卸完后,达到静置时间以后进行。静电接地点和跨接点必须规范、牢固好用,防雷、防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装运或输送LNG的车体、泵、管线连接程序为先连接接地线后接管线,拆除程序为先拆管线最后拆接地线。

LNG灌装车辆的静电消除链(带)应着地。

高温(35℃以上)、大风(六级以上)、雷雨天气及周围环境有异常情况时停止作业。

3、防火防爆措施

作业现场50米范围须设置警戒线、警戒标志,严禁闲人进入。

进入LNG作业区域前必须关掉手机,禁止携带烟、火种。通讯应在值班休息点使用,照明充足并安装在警戒线外。

在卸时,场站及警戒区域内严禁烟火,杜绝一切火源。

LNG卸车作业的安装、检修、操作、拆除等作业过程中,须轻拿轻放,动作平稳。

采用金属软管卸气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和防止软管与场站地面及其它设施设备之间的摩擦碰撞产生火花。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控制罐装速度,正确使用设备,消除脏、乱、差、漏,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LNG运输车辆必须戴好阻火器,严禁在LNG作业现场修车。

LNG卸车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现场监护人员要定时用可燃气体监测仪测试现场可燃气体浓度。

LNG作业现场放置规定数量完好有效的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沙箱等)。

4、应急救援

由生产与安全管理部组织制定加气站卸车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报分管领导批准后实施。加气站每月须进行一次演练,作好演练记录,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

LNG卸车前及作业过程中,对系统进行仔细检查,严禁泄漏,并采取防污染事件的应急措施。

罐车驾驶员不能脱离作业区域,作好应急准备,紧急情况下安全迅速将车驶离场站。

卸车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巡回检查,如有异常,应立即查明原因,尽快处理。

卸车作业过程中,若发生火灾、重大泄漏及其它按操作规程不能有效控制的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应急行动,排除事故危害,控制事态进一步发展,向相关部门报告,必要时请求社会支援。

5、相关记录

1)?《卸车作业许可证》

七、LNG加气站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一)、职责

各加气站工作人员和外来工作人员,必须服从本站消防安全的统一管理,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共同维护公司财产的安全。

本加气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接受属地公安消防部门的指导、监督。

(二)、组织管理

为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加气站应建立消防安全小组,负责消防安全日常管理工作。

加气站消防安全领导小组负有下列职责:

根据站内实际召开安全例会,宣传、贯彻、执行消防工作方针、条例、规定和上级有关消防工作指示精神,研究、部署、推动、检查、总结消防安全工作,做好重点防火季节的专项治理工作。

组织制定对电源、火源、水源及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和值班巡逻制度。

组织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普及防消知识,提高职工的防火安全意识。

组织防火安全检查,研究制定重大隐患整改方案。

定期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并将消防工作纳入考评。

根据加气站实际,建立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消防培训及实际演练,积极开展自防自救工作,做到“三懂两会”即:懂预防措施,懂储存商品性质和消防设备性能,懂防火灭火知识。两会:会灭火战术,会使用和排除消防设备、器材的故障。

加气站实行安全值班制度,每天24小时对站内进行安全检查,特别是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巡视检查,值班由班长负责组织实施。

(三)、消防安全教育

加气站必须把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坚持经常性的消防安全教育,推动全员安全防火意识和灭火技能的不断提高,努力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确保国家财产和人身免受火灾危害。

通过开展群防群治活动,组织职工结合岗位工作实际,摆现象、找问题、查隐患、定措施、搞整改,确保消防安全工作目标的落实。做好防火宣传教育。

(四)、电源安全管理

电线和电器设备必须由持有上岗证的电工安装、检查、维护保养。定期对线路、变压器、避雷装置进行检查测试,杜绝因电线老化、破损、绝缘不良,短路等原因产生火险隐患,确保安全。

场站铺设的配电线路,须穿金属管或用阻燃硬塑料管保护,做到防雨防潮,安全用电。

各种电器设备工作期间,作业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离岗断电。

加气站内电器设备的周围严禁堆放商品,严禁在场站乱拉临时电线,不准超负荷用电,禁止使用不合格的装置和漏电保护装置,对各种机械设备易产生火花的部位要设防火装置。操作人员使用电器设备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止使用,及时向专业人员报告(电工、维修工)。

因工作需要必须架设临时电器线路的,提前向加气站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安装。安装的临时电气线路,必须符合电器安装规范的有关规定,保证安全用电,用后及时拆除。

临时电器线路使用期间,由电工负责维护,操作人员停止使用时必须及时切断电源。。

非电工人员严禁拆装挪移临时电器线路和设施,否则造成事故的,由使用部门负责人与肇事者承担全部责任。

(五)、储存作业管理

加气站设置醒目的防火标志,站内严禁使用热工,如因工作需要动用热工作业时,应按热工作业管理要求执行。

场站内应经常保持清洁,对散落的包装物、场站落叶、杂草等应及时清除,妥善处理。

进入场站的所有机动车辆,必须配带防火帽,并严禁进入生产区内停放和修理。

卸作业结束后,作业人员必须对工作区域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

(六)、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管理

加气站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加气站储存物品的性能和各部位的灭火需要,配置相应的消防器材,做到配量充足,布局合理,使用有效。

消防器材要悬挂在固定醒目处,做到防雨、防晒、防锈蚀、防霉烂。

加气站职工对配备的各种消防器材,必须备加爱护,对擅自挪动或做与消防无关使用的,应及时制止,对劝阻不听者交由加气站按有关规定处理。

消防器材周围不准堆放物品和杂物,不准堵塞及占用消防通道,不准在设施和器材上挂放它物,并保持整洁。

每月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及试运行,以保持其灵敏有效。

根据公司实际,加气站对消防器材实行统一管理,并负责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持其灵敏有效。

(七)、消防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制度

依照逐级防火责任制,加气站实行三级防火安全检查制度,即公司月查、站内周查、班组日查。各岗位执行一日三查,即班前、班中、班后检查。

加气站值班巡查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加强检查,做好当班记录。发生突发事件和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或人员报告。

加气站应坚持开展经常性防火安全检查,并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监督机关适时开展各类专项检查。

明确防火安全检查范围。

贯彻落实防火安全规章制度情况。

火源、电源、水源使用管理情况。

消防器材、消防设施使用、管理到位情况。

生产设备及要害部位的防火落实情况。

火险隐患整改情况。

其它有关情况。

(八)、火灾事故调查、处理规定

保护现场:扑救火灾过程中,应注意发现和保护起火地点,尽可能保护燃烧后的状态。扑救后立即划出警戒区域,限制无关人员进入。在现场勘察后,经公安消防部门或场站同意,方可清理火场。

调查:由生产与安全管理部协助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开展火场勘察和火灾事故调查。

处理:由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依据有关法规进行处理。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