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预控措施管理办法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消防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预控措施管理办法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17

消防工程9.1现场作业准备及布置现场作业前准备及资源配置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181(1)编制施工作业指导书。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并签字。(2)在施工作业前,作业人员应配备齐全安全防护用品。(3)在施工作业前,作业人员应将施工工器具准备齐全,并确保其状态良好。(4)现场作业前应将作业区域用栏杆、分隔网进行隔离,并设置明显标志,严禁非作业人员及车辆进入现场。9.2消防管道管网施工9.2.1管道的土方开挖坍塌触电542(1)人工挖土方应根据消防管道设计深度和土质情况采取放坡。(2)深度超过2m的消防沟道,应视情况采取防护措施。(3)土质松动的位置和靠近建筑物附近挖沟时,要设置挡土板,并设专人监护,防止土方倒塌。(4)支撑的木方材料应具有满足支撑力的截面积。(5)对进入出现边坡开裂、疏松和支撑松动的地方,应立即采取措施,严禁施工人员进人。(6)施工人员不得在支撑和沟坡脚下休息。(7)不得使用冲击振动较大的工具施工。(8)围栏距沟道不得少于0.8m,夜间设红色警示灯,夜间施工应保证足够的照明,并设专人监护。(9)沟道中出现地下水时,要进行排水作业,排水可采用潜水泵抽水。(10)抽水之前检查潜水泵绝缘是否良好,应测试电气绝缘,引出排水管应远离沟道,潜水泵电源应独立控制并装设漏电保护器,检查无误后方可排水。(11)电工应跟班作业。排水期间施工人员严禁在坑内作业,排水人员应穿绝缘靴。(12)挖管道土方时,残土应堆放距坑边1m以上,高度不超过1.5m,且为管道敷设留出一定的作业距离。(13)挖土方时两人间距以不碰撞为准,施工人员的施工作业工具应完整牢固,防止发生碰撞和器具脱落伤人。9.2.2管道的下料、敷设与焊接机械伤害触电272(1)管材到货后堆放合理,有防止滚动措施。(2)使用切割机械应检查设备可靠性,应设独立电源箱和漏电保护器,设备电源线应无破损。(3)打磨坡口时使用的砂轮机应绝缘良好,施工人员应戴防护镜,穿绝缘鞋,开关应设在附近。(4)人工调整管道时应在管道下方塞填木方,防止管材滚动伤人。(5)在潮湿场地焊接时,作业人员应做好绝缘措施。(6)用刨锤去焊渣时,施工人员应佩戴防护镜,防止焊渣崩眼。9.2.3管道连接和支架安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272(1)地面以上管道宜采用法兰连接,连接时作业人员动作要协调,手不得放在法兰接合处。(2)托架支架作业时应搭设安全可靠的脚手架。(3)在高处安装喷头和管道时要系好安全带,下面设专人监护。(4)上下递送材料时应采用手(传递)绳,严禁上下抛物递送材料。(5)管道应按设计做好地网连接。9.2.4管道系统的水压试验物体打击91(1)水压试验的管道应做好接地。(2)试压过程中应有专人监护,不得带压修理,施工人员不得面对出水口,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试验区域。9.3消防设备和控制设备安装9.3.1消防设备安装高处坠落物体打击272(1)施工现场应整洁无杂物、道路平坦。(2)安装施工应由专人指挥,搬运和移动设备之前,应对搬运用的钢丝绳进行选择和检查。(3)消防设备在人力搬运过程中,注意抬扛的承重范围,不可超限使用抬扛和绳索,搬运中无关人员不得停留和通过。(4)设备就位时作业人员应防止挤手和砸脚。(5)在室内顶棚安装火灾报警器探头时,宜使用人字梯。(6)安装探头和接线中应使用工具袋,严禁上下抛物。9.3.2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其他伤害272(1)施工时应按设计位置安装固定牢固。(2)施工中要保证设备完好,轻抬轻放。9.3.3热敏电缆敷设高处坠落其他伤害272(1)变压器器身和油枕上热敏电缆敷设时,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并设专人监护。(2)施工后应清点工器具,防止工具及材料遗落在变压器上,做到场清、料尽。9.4报警与消防水系统联合调试9.4.1火灾报警系统单体调试触电其他伤害452(1)扩建变电站设备安装调试应填写安全作业票,并有专人监护。(2)调试人员在调试中对变电站运行设备应明晰,施工人员不得触碰运行设备。9.4.2消防系统的联合调试触电其他伤害452(1)通电之前应检查下列工作:①通道出口畅通,照明、通信条件完善。②各种设备标识清楚,设备功能标识应醒目。带电的控制设备应挂警示标牌③操作程序符合设计要求。④电源可靠,有保护措施和备用电源。电气设备绝缘和接地良好、电气开关均处于断开位置,并有明显的电源指示,电机正反转标识明晰,相序正确。⑤水源已达到设计标准,管道气体排空。在变压器处和消火栓处应安排专人值守。⑥电源处有专人值守,并应设置通信联络工具,明确就地紧急操作措施。(2)参加调试人员应明确带电设备状况,与带电设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3)操作控制设备的调试人员应着工作装和绝缘鞋。

篇2:烧结厂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烧结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应该遵守的、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识别、获取、应用、更新的管理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烧结厂所覆盖的活动。

3.职责

3.1厂长负责批准烧结厂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

3.2综合办公室是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识别、获得、更新、传达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3.3机动科、生产科是环境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主管部门,负责与环境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具体管理和实施。

3.4安全科负责是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主管部门,负责与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具体管理和实施.

3.5各单位负责确认适用于本单位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建立清单,并传达到相关岗位和有关的相关方;负责将获取到相关法律、法规及时传递到相关主管部门。

4.管理内容和要求

4.1法律、法规的收集范围:

a)国际公约;

b)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

c)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和标准;

d)行业标准;

e)与政府机构、顾客、社区等的协议;

f)对公众的承诺及公司的要求。

4.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获取途径:

a)各级政府以及主管部门;

b)向地方主管部门联系,得到最新版本的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c)根据标准发行信息去标准发行单位购买;

d)从相关报刊、杂志、媒体中获得;

e)从各级政府部门的网站查询下载;

f)咨询机构提供。

4.3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收集方式:

4.3.1各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随时关注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信息的更新。

4.3.2每年度由法律法规主管部门询问上级有关单位近期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变动情况。

4.3.3法律法规主管部门不定期到标准发行单位购买、上网查询、与咨询机构联系,获得最新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4.3.4各单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到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后,应及时传递到相关法规主管部门。

4.4对于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有不完全理解和疑难之处,相关法律法规主管部门负责向有关单位询问,得到正确的解释。

4.5对于通过以上方式收集到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信息,相关法律法规主管部门根据公司生产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特点,识别出适用部分报送综合办。

4.6综合办公室依据各相关法律法规主管部门上报的内容,编制公司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由厂长批准后,按受控文件形式下发到各相关单位。

4.7各单位按照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识别出本单位适用的部分,形成本单位《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

4.8每年二季度由综合办牵头组织相关法律法规主管部门对已识别出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进行评审,适时更新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由管理者代表予以审批下发。各单位按照更新后的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识别出本单位适用的部分,并对本单位《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进行更新。

4.9综合办根据法律、法规变更情况,及时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予以补充、更新。

4.11各单位应将重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岗位人员法律、法规的培训列入培训计划。

篇3:建筑公司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工作程序

建筑公司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辩识公司范围内的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环境影响大小,确定重要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为体系建立和运行提供依据,并进行有效控制。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服务管理管理活动中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管理,包括: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作业场所内所有人员的活动;

--作业场所内所有的设施、设备;

--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因素。

3职责

3.1工程部是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督促公司各部门以及相关供方进行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辩识和评价、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因素控制的策划。

3.2工程部负责工程现场环境因素辩识和评价、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因素监督与控制。

3.3各部门负责公司各自办公区内的环境因素的辩识。

3.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能范围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资料收集整理,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和环境因素识别,并统一将相关信息传递到工程部。

3.5管理者代表组织对公司重要危险源、不可接受的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并制定控制措施。

4管理内容与方法

4.1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辩识、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4.1.1主要通过现场观察、人员活动、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相关方的意见等作为依据。

4.1.2辩识和判定时应考虑:

--两种活动: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七种职业健康安全危害:机械、电气、化学、辐射、热能、生物、人机工程;

--七种环境因素:大气、水体、土壤、噪音、废物、资源和能源、其他。

4.1.3根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标准,对照公司项目的特点,对可能造成施工现场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产生影响的所有危害进行分析、辩识,评价,确认其危害,工程部在此基础上,组织公司有关部门、人员编制《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并按各部门情况,汇总后再将《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递交各部门确认。

4.2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原则、方法:

4.2.1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4.2.1.1直接评价法:

--超标排放;

--危险废料;

--相关方投诉。

4.2.1.2环境影响因素评分法(见表1):

当Σ=a+b+c+d+e+f+g+h+j≥35时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表1环境影响重要度评价权分数确定准则

影响的类型影响的重要度分值备注

a影响环境的范围涉及周围地区10

本组织管理范围内5

本岗位管理范围内1

b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影响极为严重10

影响程度中等5

几乎对环境无影响1

c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影响持续持久10

影响持续数日5

影响持续瞬时(短暂)1

d环境影响的概率已经或正在发生10

较易发生5

几乎无发生可能1

e影响企业形象对企业形象有损10

对企业形象稍损5

对企业形象无损1

f技术改善难度难以接受10

可以接受5

容易解决1

G危险程度有较大危险10

有中等危险5

几乎无危险1

h能、资源使用量超出正常使用量10

接近正常使用量5

正常使用量1

j可利用程度几乎不利用10

利用率不高5

完全不利用1

4.2.2风险评价及风险等级评定准则;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D=LEC)对每一项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价,并确定风险等级。

4.2.2.1风险评价(见表2)

表2风险评价表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频繁程度分数值后果

10完全可以预料10连续暴露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6相当可能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40灾难,数人死亡

3可能,但不经常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15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2每月一次暴露7严重,重伤

0.5很不可能,可能设想1每年几次暴露3重大,伤残

0.2极不可能0.5非常罕见地暴露1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

0.1实际不可能

注:风险值D=L×E×C

4.2.2.2危险程度和风险等级划分准则

表3危险程度及风险等级划分准则

D值等级危险程度

>320Ⅰ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Ⅱ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70-160Ⅲ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Ⅳ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Ⅴ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注:Ⅱ级以上确定为重要危险源及不可承受的风险

4.3评价人员

从事危险源辩识、环境因素识别的人员应接受评价准则专项培训,并应具备:

--具备相应的施工管理专业知识和安全、环境管理的基础知识;

--了解GB/T28001标准及GB/T24001标准的内容;

--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4辩识步骤

4.4.1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

各有关部门应对本部门及供方所有施工设备、设施、危险品、服务、作业活动、人员情况、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调查。

4.4.2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4.4.2.1工程部组织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并形成《危险源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4.2.2《重大危险源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将作为公司制定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依据之一,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控制,消除或降低危害。

4.5危险源辩识和环境因素的更新

在下列情况下,《危险源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应进行更新: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或对其的控制发生较大变化;

--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发生较大变化;

--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变化(包括颁发、修订、替代、废止等情况);

--公司经营活动的重大调整和变化;

--新项目、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

--相关方的抱怨明显增多时;

--发生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事故、事件和不符合时。

5相关文件

《事故、事件调查、不符合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法律法规控制程序》

《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6相关记录

《危险源清单》

《重大危险源清单》

《环境因素清单》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篇4:大唐发电厂危险点分析与预控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提高职工对作业风险的认识,全面分析、掌握各类作业的危险点并加以预控,从而有效地预防人身伤亡事故、误操作事故、重大设备损坏事故、机组被迫停运事故以及火灾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人员应充分认识到任何生产工作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危及人身安全的因素,危险点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是可以预先进行分析和控制的。

第三条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就是要引导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根据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作业环境、人员状况等去分析可能产生危及人身或设备安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二章一般要求和方法

第四条凡在大唐南京发电厂内从事生产设备检修、改造、运行操作等工作必须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

第五条各部门(公司)要把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工作计划。结合我厂生产实际,发动广大职工,组织进行检修作业、运行操作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找出危险点,针对每一个危险点制定相应的措施,并汇编成册。

第六条危险点分析结果应以车间或专业为单元进行汇总,最终由厂部统一编制成册,供班组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危险点分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在使用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讨论解决,补充和完善危险点与控制措施,经过不断地总结、升华,逐步形成规范的符合实际的危险点与控制措施手册,以便职工学习和作业前对照使用。

第七条由于每次作业时的工作环境、人员状况不尽相同,对于汇编成册的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在使用时也不能完全照搬,必须结合当时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行补充完善。

第八条危险点控制措施的重点为预防人身伤亡事故、误操作事故、重大设备损坏事故、机组被迫停运事故、火灾事故。特别是要重点防范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等发生频率较高的人身伤害事故。

第九条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具体工作程序为:

在接受工作任务后,工作负责人要组织工作组成员进行危险点分析,提出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时,首先要结合以往的事故通报回顾此项作业是否发生过事故或不安全现象,并结合《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以及厂部制定的汇编手册,找出危险点,危险点分析着重要考虑以下因素:

(一)工作场地的特点,如高空、立体交叉作业、容器内、井下、邻近高温热体、邻近高压管道、邻近带电设备等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险因素;

必要时应事先到工作地点进行勘察。

(二)工作环境的情况,如高温环境、大风、易燃、易爆、有毒、缺氧、邻近或相关班组作业(交叉作业)等环境因素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险因素;

(三)工作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工器具,如电动工具、起重设备、安全工器具等有可能给工作人员带来的危险或设备异常;

(四)操作程序及工艺流程的颠倒、操作方法的失误可能给作业人员带来的危害或设备异常;

(五)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不适、思想情绪波动,不安全行为,技术水平及能力不能满足作业要求等可能带来的危险因素等;

(六)工作负责人在组织作业时,要特别重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思想情绪的异常波动,并作为首要因素。

(七)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填写危险点控制措施票,工作组成员学习掌握后在措施票上签字确认。

第十条目前我厂需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的范围:

(一)大、小修重大操作项目(如汽机扣盖件、锅炉水压试验等)、日常重大缺陷消除、重要运行操作(如倒闸操作、机组启、停)等作业,填写工作票(操作票)的同时,必须填写危险点控制措施票,检修工作还应履行签发许可程序;

(二)事故抢修,以及其他紧急情况下属于可以不开工作票的,必须有危险点控制措施,在所制定的措施所得到落实后方可进行作业;

(三)特殊情况下由单人进行的作业,作业开始前由工作人员根据作业性质和作业环境,自己进行危险点分析和制定控制措施;

(四)上述作业在办理工作开工手续时,工作负责人必须携带危险点控制措施票,否则不允许开工;

(五)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应及时组织工作组成员进行总结,对危险点与控制措施的准确性、严密性进行分析,提出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进,为下次同类型作业提供安全可靠的经验;

(六)工作结束后,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交部门安全员长期保存,作为今后开展好此项工作的原始资料。

第十一条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应与工作票、操作票、检修作业指导书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走向标准化作业轨道。

第十二条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要实行动态管理,要经常组织检查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对于时间跨度较长的工作,如作业人员、作业内容发生了变化,要及时修定危险点和控制措施,在不同的时期要组织学习和落实措施;由于系统发生变化或设备更改的要及时修定危险点和控制措施。

第三章各级人员责任制

第十三条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和监督。

班组范围内的工作,作业危险点分析和控制工作的落实由班组长负责,班组安全员监督。

车间(公司、部)范围内的工作,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的落实由车间组织落实,车间安全员监督。

第十四条对全厂范围内的工作由各车间组织开展各自范围的分析与控制工作,工程技术部、安全监察部组织协调和监督落实。

第十五条工作负责人的职责:

(一)负责作业危险点的分析,组织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填写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票,组织工作组成员学习,并保证每个成员都了解掌握;

(三)对工作组成员精神状态是否符合当时作业安全要求负责;

(四)对作业现场所做安全防护措施、正确使用工器具、正确配戴劳动防护用品负责。

(五)开工前要在现场向工作组成员交代危险点及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十六条工作班成员的职责:

(一)工作前应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运行及检修工艺规程中与本作业项目相关规定、要求;

(二)参加危险点分析,提出控制措施,在工作中认真落实。

(三)要严格遵守有关规定,规范作业行为,确保自身安全。

第十七条班长的职责:、

(一)监督工作负责人组织工作组成员根据作业情况召开作业危险点分析会。

(二)根据当天作业安排召开班前会,强调危险点与控制措施,重点进行安全提示;

(三)深入现场检查危险点控制措施是否得到落实。

第十八条工作票签发人的职责:

审查工作票时必须检查作业危险点控制措施是否齐全、正确。签发工作票的同时签发作业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票。

第十九条工作许可人的职责:

对没有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的工作票不得许可开工。

第二十条值长的职责:

(一)组织或指定班长进行复杂的电气倒闸操作和热力系统操作的危险点分析和制定控制措施,并进行审查。不得签发没有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的操作票。

(二)在审查工作票和操作票时,首先要审查工作任务是否与将要工作的地点、系统相一致。

第二十一条倒闸操作监护人的职责:

组织操作人共同对操作项目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对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的准确、完整负责。

第二十二条各级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

认真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指导班组工作人员开展危险点分析及制定控制措施,在现场检查工作进度及质量时必须检查危险点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

第二十三条分管生产领导的职责:

对本厂所有班组是否都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负责,应定期检查和指导现场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给予必要的考核。

第二十四条安全监察部和车间、班组各级安监人员要认真监督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的开展情况,同时厂部将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票作为等同“两票”考核。

第四章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同几个方面的关系

第二十五条与《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关系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是长期反事故斗争经验的总结,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某项具体工作的危险性,在《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已明确指出,在规程中“不得”、“严禁”、“防止”等所指出的内容就是作业的危险点。同时规程中也明确了对危险点的控制措施,以及发生意外后如何处理才能将损失减到最低程度等。

在实际工作中,工作的场所、现场条件以及人员的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安全工作规程》为找出现场的危险点提供了一般的指导性依据,但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开展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必须坚持以《安全工作规程》为指导,紧密结合现场及工作组成员的具体情况进行。

第二十六条与工作票上所列安全措施的关系

工作票上所列安全措施主要是从热力或电气系统上所做的隔离措施,是防止电气或热力系统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伤害,依据是《安全工作规程》及反事故措施的有关要求,在工作前由运行人员所做的措施。

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所提出的防范措施,是对《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安全措施的补充和完善。是由工作组成员对具体工作进行分析后提出的,由工作组成员自己采取的措施。

第二十七条与《作业指导书》的关系

在采用ISO9001标准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实行的《作业指导书》,“作业要求”栏的安全措施条款中,除填写《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的要求外,还要填写危险点分析所提出的控制措施。在编制《作业指导书》时,要将工作班组自理的危险点控制措施编入“作业流程栏”。

在现阶段可由工作班组自理,当危险分析及控制措施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纳入计算机的规范管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规定由安全监察部、设备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篇5: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危险点是指在作业中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动作等。如果生产过程中不及时采取防范控制措施就会给事故预留下滋生的温床,在一定条件下就会演变成事故。危险点预控,是通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认识危险的客观存在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对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点(不安全因素)提前进行分析、识别、预测,并且有针对性地制定和落实控制措施,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种方法。因此,危险点分析预控是科学的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法,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它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

第二条: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是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在本企业的运用,它着眼于宏观管理,着手于微观控制。在各项工作开始前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判断,从作业初始阶段以科学的方法入手查找危险点,制定可靠的防范对策并加以落实,变被动防范为主动控制,未雨绸缪,是确保安全施工生产的最有效的途径。

第三条:针对公司目前安全生产状况,找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由于人员、设备、环境、管理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由时间、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和动作可能引发的危险点。也就是对事故的易发点、多发点和人为失误的潜伏点,制定预防措施,通过措施的落实,能够从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有效地控制危险点,消除危险源。只有提前预防、超前控制的科学管理,才能做到事故的预测、预控,实现安定的施工生产局面。

第四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和稳定公司良好的安全生产局面,使全司职工认识到施工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危险源,做到提前预防、超前控制。找出工作中的危险点,彻底控制和化解危险点,达到杜绝各类事故,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设备安全和正常运行的目的。特制定《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办法》。

第二章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方法

第五条:对职工进行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宣传、教育。通过岗位职责教育、各专业的《安规》教育,以及学习、讨论本专业、本岗位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汇编。使职工清楚的认识到危险点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人为失误的可能性和危险点的可控性及作业中的危险点可能造成的危害及事故后果。提高对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认识和职工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避免伤害的自觉性。从而使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下去。

第六条:在实际工作中找准危险点是前提,控制危险点是关键,最终化解危险点是开展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目的。危险点的分析预控工作要充分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思路。从各项作业的初始阶段入手查找危险点,管因素、管过程,以尊重客观规律发展的科学态度,把实践作为检验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标准。

第七条:各专业结合本岗位施工生产程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参照公司《危险源调查表及清单》。查找本岗位操作过程的危险点,针对工作特点、作业方法、使用的工器具、工作环境、设备状况、气象条件等,对照《安规》制定控制措施。填写《危险点预控卡》,形成标准化作业。

第八条:《危险点预控卡》不能替代现有的《安全工作票》。两者在施工生产中有共同的目的,但在控制过程中有不同的职责。《危险点预控卡》与《安全工作票》的根本区别在于《安全工作票》是以施工工序为单位,是对施工生产的工序过程进行控制。《危险点预控卡》是从作业初、作业中、作业后分别化解动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点,是细化过程的控制。

第九条:《危险点预控卡》的填写依据是各专业的《安规》、《作业指导书》、各工程的《补充作业指导书》及《特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等有效文件。

第十条:每项工作在作业前由操作者辩识和填写《危险点预控卡》。

送电线路工程:作业点负责人每点一卡。

变电工程:单人独立作业每人一卡。群体作业,作业点负责人每点一卡。

土建工程:随作业项目及地点、环境、人员的变化填写(即:每个分项作业填写一卡。地点、环境、人员发生变化另外填写《危险点预控卡》)。

《危险点预控卡》填写后,由施工队长或工地安全专责审查补充完善,作业前由工作负责人向施工人员分别宣讲交底。施工人员完全清楚危险点存在方面和控制措施,在《危险点预控卡》上签字确认,并认真执行。

第十一条:作业过程中,全体施工人员要严格执行《本办法》的各项要求,检查所有找出的危险点的全面性、准确性和预控措施的正确性。安全监护人在工作中随时督促检查每个作业人员执行《危险点预控卡》的工作情况,及时纠正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中的不安全状况。

第十二条:施工队每周的安全活动日要分析总结一周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实施状况。

第十三条:各单位每月在安全生产会议前,收集汇总各项目部、施工队(车间)《危险点预控卡》。检查、分析、总结推广好的经验,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第十四条:为使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真正起到防止事故的目的,要加大对此项工作的检查力度。通过检查督促各分公司、项目部正确执行落实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情况。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补充完善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

第十五条:施工队、作业班《危险点预控卡》的填写要有针对性,并使整个工作过程人员、设备、管理、环境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第三章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中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十六条: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过程中各级人员必须认真履行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同时履行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的职责。

第十七条:施工队长负责督促、审核、补充、完善作业班组所填写的《危险点预控卡》,负责操作者和施工人员的交底及认可签字。召开各工序施工前的危险点分析会和班后的危险点预控总结会。

第十八条:作业人员负责危险点预控措施的正确落实。做到谁控制谁负责。

第十九条: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实施的检查和督导工作,收集各项目部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过程中的反馈意见,补充、完善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

《危险点预控卡》的填写要求

第二十条:按标准化作业《危险点预控卡》格式填写见(附件一内容)。

第二十一条:按作业的实际内容找准危险点,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第五章考核

第二十二条: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推行阶段本着从严考核的原则,把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深入的推行下去。

第二十三条:《危险点预控卡》与《安全工作票》同等考核,对不认真执行者,依照《反违章管理办法》相关条款进行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是在认真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定的前提下制定的,是《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补充和完善。实际应用中必须建立在认真执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和公司各项安全生产规定前提下。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的未尽事宜参照《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执行。对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公司安全监察部。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