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作业场所防火防爆管理制度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15

1、认真做好对工人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安全防火意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

2、木工间、宿舍、仓库及易燃易爆等场所不准使用明火、电炉和高用量电热器,不准在场内吸烟;施工现场必须严格遵守用电消防安全管理规定,防止电气失火。

3、电焊、气割及生产用火时,必须遵守防火安全间距的规定,远离易燃和可燃物,落实防范措施,动火前,必须按级别履行动火审批手续,不准违章使用明火。

4、每天要做好落手清扫工作,将工作场所的创花、木屑等可燃物必须及时处理掉,并堆放到安全地点,易燃易爆及化工材料必须按规定严格保管和存放,下班后应切断电源闸刀。

5、有专人负责,经常检查工作场所的防火安全,对不安全隐患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整改,服从管理和监督。

6、人人遵守、注意安全,对无视规章制度,不采取措施整改或违章造成后果的将视情节对当事人及项目部做出处罚,直到清退,触犯法律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7、经常向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积极预防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严格各项规章制度,

8、对重点防火部位,设立必要的消防设施,制订章约、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做到防患未然,如发生火警、火灾应立即报警和组织扑救,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9、加强各种灭火器材的管理,根据各种灭火器材的特性,按部位配置并及时换药,做到全面有效。

10、现场临时设施搭建应合理布局,对油库、油漆库、木工间、易燃、易爆及危险品仓库和部位、车辆加油等都必须远离明火,严禁吸烟,宿舍内禁止使用明火、电炉和高用量电热器,禁止擅自私下装拆电器装置。

11、健全义务消防组织,负责一定的业务指导和有条件进行消防训练,提高消防知识和实际消防工作能力。

篇2:现场防火防爆安全规范

1.现场或非指定吸烟场所不能吸烟

吸烟就是一种点火源,刚吸完的烟头体积虽小,但它却是一个燃烧的物体,而且温度很高,据测定烟头表面温度在200~300℃,中心温度达700~800℃,而一般可燃物的燃点都在这个温度之下,当烟头这个火源一旦遇可燃物接触,就可能发生燃烧,引起火灾。

如果烟头再遇上易燃气体、液体,这危险就更大了,因为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再遇上火源(烟头)就会引起爆炸。

2.禁防“死灰”复燃

“死灰”能复燃,原因是这些“死灰”并没有死,并没有真正的熄灭,在“死灰”中有一定的热量,经风一吹(氧化作用),火星获得新鲜空气,便使“死灰”又复燃了。然而真正的“死灰”是不能复燃的。要想让“死灰”真正熄灭,应该将“死灰”再用水浇一遍,然后放在安全的地方。

3.为什么煤油炉不能用汽油

汽油与煤油的性质不同。汽油的闪点在-58~10℃,而煤油的闪点在40℃,使用煤油时,炉子的火焰能使炉身发烫、油壶温度升高,而汽油比煤油挥发的快,大量的汽油蒸气会从煤油的隙缝中喷出来,遇到炉子上的明火,很容易发生燃烧而引起爆炸。

4.打火机不随从加油站、汽车、油箱、油筒内加汽油

打火机的火石燃点很低,在20℃时,放在干燥的氧气里就会燃烧。因此,火石极易“冒火”。有时不按动转轮,由于碰撞也能冒出火来。而加油站、油箱、油筒口汽油蒸气较多,只要稍有不慎使火石发出火星,就会立刻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特别人们往往有个习惯,打火机上都习惯的按一下,试一试能不能发火,这一动作虽小,危险可就大了。

5.气瓶内要存余气

气瓶内贮存的气体品种很多,但不管装什么气的气瓶,使用中都必须留有一定压力的余气,以保证其他气体进不去。如果不留余气,则空气或其他气体便会侵入气瓶,如果这样的混合气再遇上明火,就会发生事故。

6.气瓶要戴安全帽

因为充装各种气瓶的钢瓶的上端,都有一个进出气体的瓶阀,比较脆弱,而气瓶又很沉重,如不戴安全帽,气瓶一倒或与其他物件相撞,瓶阀便有折断的危险。瓶阀一旦折断,瓶内15Mpa的氧气便会急剧冲出,瓶体也会向相反方向飞去,严重后果可想而知。

7.氧气瓶口不能沾上油脂

氧气瓶装的是99%的纯氧,纯氧的氧化作用是空气无法比的,如果把点燃的火柴吹灭,在空气中就不能起火,而留在火柴的一点火星也会很快熄灭。但是,如果把留有一点火星的火柴,插入氧气瓶,火星立即成为火焰。所以,氧气瓶短口处沾上油脂时,开启瓶阀后氧气便急速通过瓶口向外喷出,除了供氧外,高速的气流便与瓶口的油脂磨擦而产生热量,使温度升高,而温度升高又促进了氧化反应的加剧进行,油脂在压力较高的纯氧环境中氧化更加迅速,这就为燃烧创造了有利条件,瓶口一旦起火,气瓶爆炸将不可避免。

8.不能用敞口容器装汽油

汽油挥发性大,敞口越大挥发量越大,与空气便会形成具有燃烧、爆炸的混合气体,这种气体随风飘荡,即使在距离油筒较远的地方,遇到明火也会燃烧。

9.日光灯开长了也会起火

日光灯已普遍应用于生活、施工现场之中,特别在单位、现场一些日光灯变成了“长明灯”。无论白天、黑夜总是亮着,这里就隐藏着火灾的危险。

日光灯上有一个重要部件叫镇流器,是有硅钢片作芯子绕成的线圈,当日光灯亮了以后,镇流器会逐渐发热,如果时间长了,通风又不好,热量散发不出去便会起火,或者烤焦聚集在镇流器上的木屑、纤维粉、灰尘等可燃物也可引起燃烧。

10.不能乱拉电线、乱接电源

所谓乱拉乱接,就是不按规定要求乱拉电线、乱接电源,随意增加用电设备,这是十分危险的。例如:电线拖在地上,随时都有绝缘被破坏的危险;在易燃易爆场所乱拉电线乱接电源,没有防火防爆措施;装电线不用线夹而用铁钉或铁丝绑;不看电线粗细,任意增加用电设备时,极易造成碰线、短路、产生火花或发热起火。

11.氧气瓶“八大忌”

(1)忌倒立;

(2)忌沾油脂;

(3)忌火烤;

(4)忌爆晒;

(5)忌将气用尽;

(6)忌剧烈撞击;

(7)忌混合运输;

(8)忌超检验期使用。

12.消防设施管理基本要求

(1)消防设施必须按规定要求配齐,要满足现场和生活区防火需要。

(2)消防器材要有防雨、防冻措施。

(3)消防设施要定期检查、试验、发现失效立即更换。

(4)灭火机必须保持灵敏有效。

(5)消防水带、砂桶、斧、锹、钩子等消防器材应放在明显、易取的地方。

(6)任何人不得任意移动、挪作他用。

篇3:防火防爆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1目的

通过对厂内防火防爆区域的严格划分和动火管理,杜绝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各部门、车间。

3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安全环保部。负责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相关部门:各部门、车间。为本制度的执行部门。

4内容与要求

4.1防火防爆区域划分标准及区域划分

4.1.1甲类防爆区域划分标准

A闪点<28℃的液体;

B爆炸下限<10%的气体;

C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D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E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F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G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4.1.2乙类防爆区域划分标准

A闪点≥28℃至闪点?60℃的液体;

B爆炸下限≥10%的气体;

C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D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E助燃气体;

F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60℃的液体雾滴。

4.1.3丙类防爆区域划分标准

A闪点≥60℃的液体;

B可燃固体。

4.2公司动火管理范围

4.2.1在动火区内使用电气焊(割)、喷灯及在易燃、易爆区域使用电钻、砂轮等,可产生火焰、火花及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均为动火作业。

4.2.2动火项目

A气焊、电焊、铅焊、锡焊、塑料焊等;

B喷灯、火炉、液化器炉、电炉等;

C烘烤、熬沥青、炒沙等;

D明火取暖和明火照明等;

E生产装置和缸罐区使用电动砂轮、风镐等。

4.3动火作业区的划分

4.3.1固定动火区:经审批确定后无须办理动火手续的区域为固定动火区,固定动火区由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由安环部部长签字,分管经理批准并备案。

4.3.2临时动火区:新建、扩建、改建等各类施工场所,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进行的动火作业区域为临时动火区,临时动火区由施工单位报公司安全环保部批准办理动火证,非经批准的施工项目不得在该区域内进行作业。

4.4三级动火的范围

4.4.1特殊动火:指在处于运行状态的易燃、易爆生产装置和罐区等重要部位的具有特殊危险的动火作业。

4.4.2一级动火:易燃、易爆区域的动火作业。

4.4.3二级动火:指一级动火及特殊动火以外的动火作业。

4.4.4凡一个单位或一个工序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并采取隔离措施后的动火作业,可根据其火灾危险性大小,全部或局部降级为二级动火管理。

4.4.5遇节、假日或生产不正常的情况下的动火,应升级管理。

4.4.6厂区管架上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管理。

4.5生产装置防火防爆要求

4.5.1根据生产、使用化学物品的火灾和爆炸危险性等级分类要求,其厂房布置、建筑结构、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及有关的安全设施等符合有关要求。

4.5.2在工艺装置上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应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等装置。

4.5.3因反应物料爆聚、分解造成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应设置自动和手动紧急泄压排放处理装置等设施。

4.5.4应在可燃气体(蒸汽)的放空管出口处设置呼吸阀阻火器。

4.5.5输送易燃物料时,应根据管径和介质的电阻率,控制适当的流速,尽可能避免产生静电。设备、管道等的静电接地设施应安全可靠。

4.5.6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可能的生产设备或贮存设备,应装有爆破板(防爆膜),导爆筒出口应朝向安全方向,并根据需要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

4.5.7用于易燃、易爆气体的安全阀放空管,必须将其导出管置于室外,并高于建筑物2米以上,但应在避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内;放空管应有良好的接地。

4.6动火作业责任划分

4.6.1动火项目负责人对执行动火作业负全责,必须在动火前详细了解作业内容和动火部位及其周围情况;参与动火安全措施的制定,并向作业人员交待任务和动火安全注意事项。

4.6.2独立承担动火作业的动火人,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作业证,并在《安全作业许可证》上签字。若带徒作业时,动火人必须在场监护。动火人在接到动火证后,要详细核对各项内容是否落实和审批手续是否完备。若发现不具备动火条件时,有权拒绝动火;动火人应严格按动火规定进行作业,劳保用品穿戴齐全,动火作业时,动火证应随身携带,严禁无证作业及审批手续不完备的作业。

4.6.3动火监护人员负责动火现场的安全防火检查和监护工作,应指定责任心强、有经验、熟悉现场、掌握灭火方法的人员担当;监护人在作业中不准离开现场,当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停止作业,及时联系有关人员采取措施,作业完成后,要会同动火项目负责人、动火人检查,消除残火,确认无遗留火种,方可离开现场。

4.6.4动火作业点班长(值班长、工段长)负责生产与动火作业衔接工作,并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认可,生产系统如有紧急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停止动火作业。

4.6.5动火审批部门必须对动火作业的审批负全责,必须到现场了解动火部位及周围情况,审查并确定动火等级,审查并完善防火安全措施,审查动火审批程序是否完全,确认符合安全条件后,方可签字批准动火。

4.6.6动火分析人对动火分析手段和分析结果负责。根据动火地点所在单位的要求,亲自到现场取样分析,在《安全作业许可证》上填写取样时间和分析数据并签字。

4.7动火分析

4.7.1动火分析应由质监部进行。凡是在易燃易爆装置、管道、储罐、阴井等部位及其它认为应进行分析的部位动火时,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动火分析。

4.7.2动火分析的取样点,均应由动火所在单位的专(兼)职安全员或当班班长负责提出。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到动火结束。

4.7.3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30分钟,如超过此间隔或动火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分钟,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4.7.4如现场分析手段无法实现上述要求者,应由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签字同意,采取其他处理措施。

4.7.5使用测爆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检测设备必须经被测对象的标准气体样品标定合格。

4.8动火分析合格判定

4.8.1如使用测爆仪或其它类似手段时,被测的气体或蒸汽浓度应小于或等于爆炸下限的20%。

4.8.2使用其它分析手段时,被测的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等于0.5%;当被测的气体或蒸汽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应小于等于0.2%。

4.9动火审批权限

4.9.1特殊动火: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对动火现场认真检查,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并逐条落实后初审签字,经安全环保部复检签字后,报主管领导终审批准。

4.9.2一级动火:应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落实安全措施并初审签字后,经安全环保部复检签字后终审批准。

4.9.3二级动火:应由动火地点所在单位主管领导会同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认措施可靠逐条落实后,报安全环保部签发动火证,批准动火。

4.9.4公司各级领导和安全环保部有权随时对动火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发现违*火规定或动火危险时,可收回动火证停止动火,对于严重违*火规定的施工单位或个人将严肃处理。

4.10动火的安全管理规定

4.10.1凡在生产、贮存、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管道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源并加盲板,彻底吹扫、清洗、置换后打开入孔通风换气。

4.10.2在正常生产装置上,凡能拆下来到安全地带去动火,必须拆下转移到安全地带动火;节假日凡不影响正常运行的动火,一律禁止。

4.10.3动火审批人必须亲自到现场检查,并监督落实安全措施,方可签发动火证,一张动火证只限一处使用,如动火区域变更,应重新申请办证。

4.10.4动火人在接到动火证后,应逐项审查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如果不符合动火要求,动火人有权拒绝动火,动火人在作业过程中,应随身携带动火证,否则一经查处,将责令停止作业并进行培训学习,经考核合格后,方能重新上岗作业。

4.10.5凡甲、乙类防爆区域的管道、容器、塔罐等生产设施上动火作业,必须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

4.10.6高空进行动火作业,其下部地面如有可染物、空洞、阴井、地沟、水封等,应检查分析,并采取措施,以防火花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4.10.7拆除管线的动火作业,必须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并制订相应的安全防火措施。

4.10.8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禁止露天动火作业。因生产需要确需动火作业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4.10.9特殊动火和一级动火证有效期均为24小时,二级动火证的有效期为120小时。

4.10.10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气焊工具,保证安全可靠,不准带病使用。

4.10.11使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不小于10米,并不准在烈日下曝晒。

4.10.12停车或大修单位装置经清洗、置换、分析合格,并采取隔离措施后方能动火作业,动火作业降级为二级动火管理。

篇4: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建立防火防爆一般要求、主要措施、等级划分、消防设施等程序,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2、范围:适用于公司防火防爆管理

3、责任者:各部、各车间

4、程序:

4.1一般要求:

4.1.1应根据火灾危险程度及生产、维修、建设等工作的需要,经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厂安全部门登记审批划定"固定动火区",固定动火区以外一律为禁火区。

4.1.2禁止产生明火的机动车辆进入罐区﹑厂区内、易燃物质储罐等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进入时必须加时必须加阻火器。电瓶车禁止入内。

4.1.3禁止使用汽油、苯等易散发可燃蒸气的液体擦洗设备、工具及衣服等。

4.1.4易燃、易爆物品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点。现场禁止堆放油布、油棉丝纱或其它易燃物品。现场生产用油存放量一般不应超过48小时的使用量。

4.1.5使用搬运危险物品,或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搬运铁质物品时,不准抛掷,拖拉或滚动。

4.1.6在带有易燃易爆物质(残渣、残液和余气)的设备、管道、容器上工作时,禁止使用铁质工具,应使用铜质等不产生火花的工具。若必须用铁质工具,则需在工具接触面上涂以黄油,或采用其它安全措施。

4.1.7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甲乙类生产所用设备、管道的保温层,应采用非燃烧的材料,并应防止可燃液体渗入保温层。高温设备、管道禁止使用易燃,可燃物保温。

4.1.8必须加强火源管理。厂区内焊割动火、熬炼用火等一切动火工作,必须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动火制度"的规定。

4.1.9要防止可燃易燃物与高温物体接触或靠近,高温工件禁止带入防火防爆区,不准在高温设备和管道上烘烤衣服和可燃易燃物体。

4.1.10危险物品仓库、气柜。主配电设备、高大建筑物和高大设备等必须装设避雷装置,每年雨季前必须对装置检查试验一次。避雷装置单独设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如与电气设备共用,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管道法兰之间电阻不大于0.3欧姆。

4.1.11厂区内未经批准,不准随意搭设临时工棚和其它建筑物。

4.1.12化工生产甲类区域在有液化石油气及可燃气体容易扩散处,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并应加强气体监测工作。

4.1.13所有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和零部件,必须有合格证并按要求使用,不明规格、型号的材质禁止使用。禁止擅自代用。

4.1.14设备管道在使用前,必须按照规定对外观、尺寸及补焊过或其它疑焊缝进行复验,并作耐压试验或气密试验,安全装置和附件必须齐全、灵敏可靠。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外观、内部检查和无损伤检查。严格执行《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4.1.15一切设备、管道和钢瓶等应按化工部制订的"化工厂设备管道的保温规范"(HGJ1047-79)规定的颜色进行涂色。

4.1.16根据工艺过程的具体特点,设置必要的事故信号、声光报警器和事故停车联锁装置。

4.1.17生产过程中的正压系统严防形成负压,并且应设置防止形成负压的措施和停车联锁装置。

4.1.18生产厂房、建筑物、构筑物应符合本地区的防震烈度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加固。

4.1.19设备检修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检修制度"。

4.1.20消防机构必须健全,消防器材的设置必须按规定配备齐全。厂区内的一切消防设施或器材未经许可(非火灾情况下)不准动用。消防道路必须保持畅通无阻,占用道路,必须经保卫科、安全部批准。

4.1.21厂内所用职工必须分批轮流进行消防知识教育,掌握灭火知识,并会正确使用各种消防器材。

4.1.22禁止使用氧气代替空气对设备、管道充压、保压、试压、置换或吹扫。禁止擅自向缺氧的设备、管道、井下等场所输送氧气。

4.2防火、防爆的主要措施。

4.2.1防爆泄压。

4.2.1.1定期对设备进行无损探伤检验和测厚工作。

4.2.1.2在高低压系统之间应安设止逆阀等安全措施。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过程及设备,应安装必要的自控监测仪表、自动调节报警装置、自动和手动泄压排放设施。

4.2.1.3所有放空管均应引至室外,并高出厂房建筑物、构筑物2米以上。若设在露天设备区内的放空管,应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设备2米以上。

4.2.1.4可燃气体的放空管,应设置安全水封或阻火器;应有向管内加氮气或蒸汽的措施,同时应有良好的静电接地设施。放空管应在避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

4.2.1.5安全阀的安装、使用、维护和管理按照安全阀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4.2.1.6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危险物料的设备,应装爆破板。如装导爆筒,应朝向安全方向。

4.2.1.7凡是装有触媒的高温设备,必须泄压降温后方可打开。(触媒需要惰化的,应进行惰化。)

4.2.1.8压缩气体钢瓶的充装、使用、贮运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

篇5:某企业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1、防火防爆工作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加强安全管理,健全消防组织,严格控制火源,妥善管理易燃物品,加强对压力容器设备的管理,防患于未然。2、车辆和无关人员禁止进入油罐区及易燃易爆气体、液体装置区。夜间值班人员进入有易燃气体的装置区,其照明工具必须防爆。3、有发生火灾、爆炸危险的物品、设备、装置,必须定期检查,确保安全。4、热管道必须保温,并在保温层外包上防雨材料,防止雨水冲坏和骤冷爆脱,打掉的保温层检修后补上,以防油品和易燃物接触而起火。5、在生产贮存易燃气体和液体及其他易燃物品的区域,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火、防爆的要求。6、所有电器设备(包括避雷等静电保护和电器保护装置)和电气线路不准超使用,并应定期进行检测、修理和维护。7、在易燃气体、液体装置区内施工,一律不得安装临时照明线路和临时动力线路,如确需要应事先征得安全部门的同意,开据《临时施工申请证》并按规定进行检测,修理和维护。8、发现设备、容器和管线发生泄漏时,立即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9、凡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地点(如食堂、加热炉),火嘴之后的管线上必须加装防火器和水封罐,以免回火。10、禁止没有安全装置或安全设施不齐全的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安全装置失灵或损坏应及时修复和调校。11、禁止设备在超过设计的压力和温度下进行试验,必要时须经有关部门鉴定无问题后方可进行。12、高压气瓶禁止抛、摔、撞击,不得沾染油污和乱存放。在储存和搬运时,应带好安全帽,没有安全帽和防护圈的气瓶禁止运输。氧气瓶禁止肩扛和脚蹬滚动,不允许抓着气阀手柄拖着走,运输时要特别防止跌落。13、高压气瓶只准盛装同一种气体,并禁止放在日光直射或热源附近的地方,以免发生爆炸。14、盛装各种危险气体的气瓶,严禁混合储存和运输,禁止放在容易引起火灾的用火房内和建筑物内及设备下边。15、化学危险品应根据其化学性质及其危险程度注意保管,凡混合在一起能产生爆炸性混合物的物品,应分开储存和运输。16、危险品的运输,除应按公司机关的规定执行外,并应按下列方法进行。(1)专人负责监护。(2)禁止性质不同的危险品混装。(3)运输车辆行驶必须平稳,防止碰击和震动。(4)运载量不得超过车辆定额运载量的三分之二。(5)车内禁止吸烟和接近明火。(6)必须配备定量的灭火器。17、车辆符合安全条件,保证不发生交通事故。为防止静电集聚起火、引爆,下列设备必须有可靠的接地:(1)轻质油输送管线。(2)轻质油储罐。(3)汽车槽车。(4)轻质油抽注设备。(5)灌桶设备。(6)原油槽车。(7)汽油和原油储罐。18、凡设置在各单位所在区域之内的消防设备,由各单位负责保管,并负责日常的检查,使之处于良好状态,连续生产的单位,应列为交班检查事项之一。各单位负责保管的消防设备、设施、器具,不得随便挪作他用、丢失和损坏,如有丢失和损坏需及时报告安全科。19、消防设施设备如需要移动,拆除或作非消防使用,必须向安全科提出报告,取得同意后方可,否则,视其情况给予适当的处理。20、发生火灾时,必须保证水、电、气的正常供应其他装置是否停水气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防止因消防水用于生产而导致事故扩大和其他事故发生。21、装置所设通风设备,不但是为了通风换气,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和防暑降温,同时也是为了避免爆炸物的形成和驱散爆炸物的存在。操作人员应正确的充分利用。正常情况下,通排风设备非经安全科领导和专职安全员同意不得任意搬运,并应和工艺设备一样进行使用、维护、检查和交接。22、通排风设备应作好预检修工作,保证经常处于正常完好状态。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