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不合格控制管理办法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生产不合格控制管理办法

编辑:制度大全2019-03-12

生产不合格的控制管理办法

一、不合格品的控制管理办法

1.合格品的标识和记录

在原材料购进和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一旦发现不合格品,由操作现场的有关人员立即进行标识,并做好记录。

2.合格品的隔离

对于所有的不合格品,有关人员将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或分区存放。

3.合格品处置

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案由质管科确定,报总经理批准后,由车间负责实施,生产科(车间)对实话结果验证,并做好记录。

4.合格品处置方式

4.1购进的原料一般采取拒收或退货。

4.2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原料,应立即停用。

4.3产品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经确认后进行更换。

5.不合格品的分析:出现的不合格品首先查找原因,对原因进行分析,开据不合格处理单处理后填写《纠正措施处理单》。

二、工作不合格控制管理办法:

工作不合格包括管理工作不合格,技术工作不合格,过程不合格或是体系不合格,其管理办法如下:

1.依据不合格控制标准,由总经理或质量负责人对不合格控制工作进行定期检查与考核;

2.当出现严重不合格时,依据相关标准对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具体执行。

3.当出现一般不合格未造成损失时,对相应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或培训学习;

4.操作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和相关规定的应采取相应纠正措施,批评教育或进行相关的培训学习。

篇2:服装公司不合格品控制工作程序

1.目的

确保不合格品能由权责单位迅速加以管制,防止不合格品的误用、混用,以及品质问题再扩大发生,并确保出货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3.职责

3.1质检科负责进料、制程、成品的检验和记录以及检出不良品的标示。

3.2前准备部负责进料及裁片不合格品的控制与处理。

3.3车缝部负责制程不合格品的控制与处理。

3.1后整部负责成品不合格品的控制与处理。

3.5业务部、质检科及相关责任部门负责自销或客户退回不合格品的处理。

4.工作程序

4.1进料管制

4.1.1若进料检验发现布料、辅料、外发加工品规格不符,要进行标示、隔离放置,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以便作出退货处理。

4.1.2若生产总监根据生产进度需特采,则按《特采管制程序》执行,反之做退货处理,由布仓或辅料仓安排退货。

4.1.3若发现来料加工原料不符合客户的规格要求,应及时通知客户,必须收到客户书面核准通知后才能生产,IQC质检员须记录不合格的实际情况。

4.1.4若生产部门发现有不合格的原料,经质检科判定后,到仓库做退换处理。

4.2不合格半成品管制:

在制程中检查发现不合格半成品,应该进行评审和处置,分别按百分之百检查后不合格半成品管制(见4.2.1)或抽查后不合格半成品管制(见4.2.2)方式执行。

4.2.1百分之百检查后不合格半成品的管制:

4.2.1.1全检发现的不合格半成品,由所属主管及跟单QC进行评审,区分为可返工和不可返工两类。

4.2.1.2可返工半成品处置

a.自查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标识,退回有关操作员进行返工,返工后再由检验员检查;

b.若为布料/辅料方面的问题,则需通知车间管理人员进行再配片;

c.后整部查衫员发现的疵点,应贴纸标明,分类交不同部门返工;车缝疵点交车间车工修补;布料疵点、油污疵点交后整部或裁床修补;洗水疵点交洗水厂或车间修补;大烫疵点退回烫位执烫。

4.2.1.3不可返工之半成品,部门主管需会同生产总监、质检科主管或客户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若评审通过客户同意接受,则转入下一流程,若不可接受则降级为次品衫或报废处理。

4.2.1.4若裁片有较轻疵点,依同一制单同色批,放在一起做次品衫,次品衫裁片须标识并单独堆放,数量予以记录。在车间生产正品结束后可生产次品衫,并且成品不车主唛以示区别,次品衫可用代用物料。

4.2.1.5疵点明显的裁片,作报废处理。

4.2.2抽检不合格之半成品管制

4.2.2.1质检科QC抽检各阶段半成品质量为不合格时,由车间大组找出不合格半成品后返工,返工后再由组检员100%检查,QC再进行抽检,于记录注明是第几次复查,合格后放行。

4.2.2.2若发现问题为不能返工者,按4.2.1.3步骤执行。

4.2.2.3若发现不合格件数超过抽检数10%以上者,通知组检员针对此问题进行全检。

4.3不合格成品管制

4.3.1最终检验不合格或客户验货不通过,须重检返工直到验货合格为止。

4.3.2评审为不可返工的不合格品,若为加工订单须客户同意方可放行,若为自有品牌须由总经理核准。

4.3.2若客户不接受或未经核准,则需做如下处理。

a.降级为次品衫;

b.报废处理。

4.4成品交付后不合格品控制

4.4.1成品交付后,由销售部或客户退回的不合格品,由工厂部分为可返工和不可返工两类。

4.4.2可返工成品由工厂部进行返工处理。

4.4.3不可返工成品由公司降级为次品衫处理或报废,并重做后交回客户或公司销售部。若因材料原因无法制做,则需告诉客户原因,并取得客户同意后作价赔款处理。

4.6来料、在制品、成品的具体检验依《进料检验程序》、《制程检验程序》、《最终检验程序》等进行。

5.相关文件:

5.1《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5.2《进料检验程序》

5.3《制程检验程序》

5.4《最终检验程序》

6.质量记录

6.1《车缝质量返修记录表》

6.2《后整部全检日报表》

6.5《成品检验报告》

6.6《尺寸检查记录表》

篇3:电器公司不合格控制工作程序

电器公司不合格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进货检验,生产过程检验、成品检验到出厂检验时发生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3.职责

技质部是不合格品控制的主管部门,相关部门配合执行。

4.工作程序

4.1不合格品的记录、标识和隔离。

4.1.1记录

所有的不合格一旦发生,检验人员应按《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的要求作好原始记录,并通知有关部门。

4.1.2标识

检验人员按《生产和服务运作控制程序》的要求作好不合格品的标识。

4.1.3隔离

检验人员、操作人员、仓库管理人员按《生产和服务运作控制程序》的要求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隔离。

4.2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4.2.1进货检验不合格的评审和处置

①经抽样检验超过了合格判定数标准值时,进货检验员应该填写检验报告,由技质部经理对实物的质量情况进行审核,确认不合格予以拒收,确认为轻微不合格且不影响产品性能时,同技质部经理联合签名,同意让步接收。

②只要出现不合格情况,不论接收与否,生产部应该立即与供方联系,要求限期改进。

4.2.2过程中不合格的评审和处置

①由巡检员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由技质部经理组织生产部、技质部等相关部门进行评审,评审的结果报副总经理审批。

④只要出现了不合格,应按《改进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4.2.3成品抽样不合格的评审和处置

成品检验员检验出的不合格品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置:

①记录不合格品情况,提醒全检室注意检查、修理;

②对不能修理的不合格品,注明必须全数挑选字样;

③对于常规不合格的,直接在流转单上评审,对于批量不合格的则应开具《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由技质部组织生产部等相关部门评审,评审的结果报总经理审批。

4.2.4出厂时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置

经出厂检验时的不合格品一律不准出厂,并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序作出采取纠正或纠正措施的决定。

4.3合同有要求时,若要使用经过返修的产品,综合部可以电话通知顾客其代表,提出"让步接收"申请,同意后记录不合格的原因和返修情况,以便反映不合格品的实际状况。

5相关文件

5.1《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

5.2《生产和服务运作控制程序》

5.3《改进控制程序》

6.记录

6.1QR-8201不合格品评审处置单

篇4:CCA2102: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不合格控制标准解释

CCA2102:2008《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不合格控制

8.6不合格控制

标准条文

组织应对监视和测量结果以及成本管理体系审核结果所判定的不合格进行识别和控制,并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消除这些不合格及其原因(见9.3.2),以确保成本水平、成本发生过程和成本管理体系的持续符合性。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程序,规定不合格控制的职责和权限以及过程要求,以确保不合格得到评审、报告、调查和处置。

评审、调查、报告和处置不合格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3.4)。

目的和意图

调查、报告和处理不合格是成本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具体体现,目的就是通过识别和消除不合格,增强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成本发生过程及成本水平的符合性。本要素条款给出了对事件和不符合进行控制的要求。

理解要点

●不符合(CCA2101:2008标准第2.13.2条)也称“不合格”,是指未满足要求。“要求”可能来自许多方面,就成本而言除了组织内部对成本或成本管理提出要求以外,其他相关方(如顾客、政府的税务机关等)可能也要提出要求。若组织满足了这些要求就是符合(合格);未满足这些要求就是不符合(不合格)。如组织未满足其内部的成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各种规章制度、规定、规程、标准、预算、计划以及方针、目标等要求,均属于不符合。“不符合”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般不符合和严重不符合;按其性质又可分为:体系性不符合、实施性不符合和效果性不符合。

●不符合包括成本管理体系不符合(如未满足《成本管理手册》或《程序文件》的要求等)、成本发生过程不符合(如未满足作业标准等过程要求)和成本水平不符合(如未满足成本目标、成本计划或标准成本的要求等)。组织应对这两种不符合进行有效的识别和控制。

●不符合的处置属于纠正活动。纠正(CCA2101:2008标准第2.13.3条)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是把不符合改正过来。对于不符合必须进行纠正,但纠正只能针对的是问题的现象,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这样就不能保证不符合不再发生。要想彻底消除不符合,使其不再发生,就必须分析产生不符合的原因,并针对原因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符合的原因。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可将纠正和纠正措施(见3.9.2)一起实施。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程序,规定不合格控制的职责和权限以及过程要求,以确保不合格得到评审、报告、调查和处置。

●评审、调查、报告和处置不合格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3.4)。

●不合格和提高成本因素的区别(见下表)

不合格和提高成本因素的区别

不合格

提高成本因素

定义

逻辑关系

消除手段

改进时间

改进职责

未满足要求

不合格是提高成本因素

纠正措施

较短

责任者

提高成本的原因和条件

提高成本因素不是不合格

成本改进方案

较长

管理者、成本工程师

与其他要素条款间的相互关系

●不符合是审核和业绩评价的输出。

●不符合是成本风险控制、成本分析、预防和纠正措施、提高成本因素改进的输入。

篇5:酒店质量不合格控制工作程序

酒店质量手册--不合格控制

1.目的

确保和控制不合格服务/产品的非预期使用和提供。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质量体系及产品/服务不合格的处理。

3.引用标准

3.1ISO9001:20008.3不合格品控制

8.5.2纠正措施

8.5.3预防措施

4.职责

4.1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服务过程中、设施设备使用中出现的不合格的处置工作。

4.2总经办负责质量体系运行中不符合项的评审,并提出处置方案。

4.3值班经理、大堂经理和各部门经理具体负责宾客投诉的调查、处理。

5.标准要素要求

5.1总经办对不合格项纠正的有效性进行跟踪、验证。定期对员工进行基础培训,检查督促各部门培训计划,确保员工岗位操作技能,防止不合格产品/服务发生。

5.2各相关部门在不合格项发生后,应查明原因、追究责任,针对原因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防止不合格项再发生,纠正后还需要重新验证,以证实产品符合要求.

5.3各相关部门对服务提供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产品,要作好标识、记录、隔离、处理和控制,防止其非预期使用和提供。

5.4各相关部门对不合格产品在交付后或已使用时才发现,应根据不符合的后果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5.5若顾客、最终使用者和有关法定机构提出让步接收,则可使用和放行不合格品,必要时做好相关记录。

5.6值班经理、大堂经理和各部门经理对宾客投诉的不符合项负责调查、协调,并作出处理。如不能当场告知宾客处理意见,过后应将处理结果告知宾客。

5.7公关营销部负责协助各部门处理宾客投诉,负责收集各种信息以测量宾客对酒店的满意度。

5.8工程部应对使用过程中的物资和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保养。确保酒店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转。对设备运转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应及时进行维修,防止不合格设施设备非预期使用或提供。

6.相关/支持性文件

《不合格控制程序》YZ/IH-QB027/2003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