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动合同监督管理制度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企业劳动合同监督管理制度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7
;?>

1 目的与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对劳动合同实行监督管理的内容,目的是使劳动合同中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及劳动保护等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劳动合同监督管理。

2? 管理职责

2.1公司总经理负责劳动合同中有关安全、职业卫生方面的监督管理的领导工作。
2.2管理部负责制订用工劳动合同,合同中必须有有关劳动安全、劳动保护及职业病危害与防治等安全和职业健康方面的内容。
2.3公司工会和管理部负责对劳动合同中有关安全和职业健康内容的合法性、全面性及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 管理内容

3.1在劳动合同中应当明确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内容。
3.2合同中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女职工实行特殊保护。
3.3合同中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明确劳动者与用工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3.4若劳动者从事的工种为有害作业,应在合同中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
3.5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在合同中明确其它安全事项,劳动合同中也应予以明确。
3.6对合同中缺少本管理制度所要求的内容的,公司工会和管理部有权要求合同制订部门按本制度的要求对合同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合同制订部门应无条件予以执行。

4? 相关文件

制度大全网-www.qiquha.com-,为您精心编辑整理本文,转载与引用请注明出处。

GB/T19580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GB/Z19579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
《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救助制度 救护制度 教务处制度

教务制度 教学制度 教导处制度

篇2:企业女工劳动保护管理制度

;?>

1? 目的与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开关电器有限公司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司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减少和解决女职工在劳动和工作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其健康。
本制度适用于****开关电器有限公司女职工的管理。

2? 管理职责

2.1 工会主席负责公司女职工保护管理的领导工作。
2.2 工会负责公司女职工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2.3 管理部负责女职工的录用工作。
2.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女职工保护的执行。

3? 术语和定义

3.1 五期
指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
4? 管理内容

4.1 管理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录用女职工,并合理安排其工种、岗位。
4.2 各部门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产假期间视为出勤。
4.3 工会负责每年组织对女职工进行特殊体检,加强女职工卫生保健工作。
4.4 各部门均不得以结婚、怀孕、生育、哺乳为理由而拒用、辞退女职工或降低其工资。在职工的定级、升级、工资调整等工作中不得歧视女性,必须坚持男女平等。
4.5 各部门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4.6 各部门应根据女职工的生理特点,如女职工处于“五期”时,可暂时调任适宜的工作或不上夜班。
4.7 对不严格执行该管理制度的单位和个人,按公司《安全、环保绩效考核管理制度》(Q/ZN G19.005-2012)进行考核。

5 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物料制度 物流制度 物流部制度

物资制度 物资部制度 环保局制度

篇3: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反违章管理制度

;?>

1 目的与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及违章现象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推动公司安全健康发展。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反违章”实施的监管。

2 管理职责

2.1公司总经理负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反违章”的领导工作。
2.2设备安全课负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反违章”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并指导各班组开展排查治理及“反违章”工作。
2.3财务部依据国家和公司相关的管理规定提取、列支安全生产费用,用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反违章”活动的费用。
2.4各部门负责组织本单位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及“反违章”活动的开展,并将排查治理及“反违章”情况报设备安全课。

3 术语和定义

3.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及违章(以下简称“隐患及违章”),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3.2一般事故隐患及违章,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
3.3重大事故隐患及违章,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致使自身难以排除的。

4 管理内容

4.1公司各级领导以及员工,在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4.2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反违章”机制,建立并落实从部门负责人到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及“反违章”行为的监控责任制。
4.3财务部应当根据事故隐患排查及“反违章”活动的情况,按公司有关规定安排治理所需资金,确保隐患治理及“反违章”活动的有序实施。
4.4设备安全课定期组织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公司范围内的事故隐患和违章行为。各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本部门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及违章现象,按照事故隐患及违章等级进行等级,建立事故隐患及违章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4.5对于与公司生产经营有业务往来的相关方,其对口部门应当与其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反违章”的防控管理职责。
4.6设备安全课对公司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及“反违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上级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报送书面统计表。
4.7事故隐患及违章现象排查
4.7.1各部门按规定对生产场所进行排查,掌握事故隐患及违章现象的存在、分布情况,分析产生的原因,排查、整改记录的具体格式见附件一
4.7.2隐患排查及违章的主要内容:
a)查各级各类人员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
b)查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和重点管理部位的控制情况以及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
c)查安全教育情况,落实安全教育、培训的效果。
d)查设备设施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情况。
e)查相关方的安全管理情况。
f)查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及“四新”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
g)查各级各类人员对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相关管理制度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情况。
4.8事故隐患及违章现象的整改
4.8.1对可以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及违章现象,落实整改负责人和整改期限,并督促检查整改情况。
4.8.2对于需要较大投入的事故隐患及违章现象的整改项目,报公司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
a)可以按正常渠道解决的,立即落实整改,并落实资金和实施责任人员。
b)需要公司投资整改的项目,报公司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并在技改过程中给予考虑解决。
4.8.3对短时间内难以立即整改的事故隐患及违章现象,责任部门应采取防范、监控措施,确保过渡期内的安全。
4.8.4对于查出的事故隐患及违章现象做好记录和上报工作。
4.9各部门每月对所属的生产现场、人员、设备设施进行排查,将查出的事故隐患及违章现象进行统计,并与每月28日前报到设备安全课,设备安全课汇总后报公司主管领导。

5 相关文件
?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2007年12月22日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
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规定》([2010]20号)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第三版)

绩效制度 维修制度 Qiquha.Com维修部制度

维护制度 综合制度 综治办制度

篇4:企业相关方管理制度

;?>

1目的与范围
?
本制度规定了与****开关电器有限公司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在公司范围内从事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时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其目的是贯彻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方针,落实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方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责任,规范其行为,避免事故发生。
? 本制度适用于****开关电器有限公司与之签订合同的相关方在公司区域内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

2 管理职责

2.1 公司总经理负责公司相关方安全管理的领导工作。
2.2 采购人员、安技员负责建立公司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并负责监督实施。
2.3各有关部门在与相关方开展具体业务(如:再生产区域内进行施工、修理、配套件服务等)时,应按照本制度开展工作。
2.4 各有关部门应执行承包商、供应商等相关方管理制度,对其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
2.5 各有关部门应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3 术语和定义

3.1 相关方
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
4 管理内容

4.1 因采购、维修、运输等工作需要对外发包时,各相关人员必须对承包方的合法性、技术水平和安全保证条件进行审核确认。对不符合条件的单位,不得对其发包。
4.2 审核确认的内容为:
4.2.1 验证承包方营业能力和经营范围是否符合要求;
4.2.2 承包方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资格证、法人委托书、项目经理资质证书、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等证书。以上证书必须真实有效,未按期审验,视为无效证件;
4.2.3 承包方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是否健全,安全措施是否落实。
4.3 确认符合要求后,由发包单位填写《资质及安全资格验证审核表》经项目负责人和主管领导批准后建立档案。
4.4 对符合条件的单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签订合同。合同中,必须注明安全条款(或单独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双方的安全工作责任和义务。
4.5 签订协议后,发包方应向承包方介绍本单位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承包方各级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作业现场及环境的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安全技术,落实安全措施。
4.6 在与承包单位签订协议前,应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及相关应资质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
4.7.1 是否具有承担安全生产风险的经济能力,是否具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否有成熟的安全生产制度和管理经验。
4.7.2 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否具有政府部门颁发的《厂长、经理职业安全管理资格认证书》,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具备与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4.8 在与承包单位签订合同(或协议)的同时,应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4.9 应为承包单位提供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生产场所、设备设施,经双方验收、签字后存档。
4.10 未签订承包合同的其它维修项目,也必须与承包方签订安全管理协议,不得以口头方式进行约定。
4.11 现场作业中,承包方临时用电工程,用电设备在5台及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以上者,由其编制用电设计方案;经审批、安装后每月应不少于一次进行现场检查和确认,具体参见《电气临时线安全管理制度》(Q/PG G19G.018-2012)的要求。且必须严格执行发包方的动火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4.12 外来人员的管理
? 外来人员主要指在厂区内临时作业的人员,如外来服务人员、实习人员、参观人员等。
4.12.1外来人员必须进行登记和安全培训。
4.12.2 外来人员的作业现场必须有明显的范围标志。
4.12.3 所用的施工工具、材料、设备均不得占道,要保持交通道的畅通整洁。因施工形成的坑、壕、绊脚物等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4.12.4 在作业过程中需动用企业的设备设施,必须经企业设备设施的主管人员审批后方可使用。

5 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年6月29日主席令第七十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12月26日主席令第二十二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年10月27日主席令第六十号)
GB/T 19580-2004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AQ/T 9006-201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基本规范》
GB/T 24001-2004/? ISO14001: 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标准
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相关方安全监督管理规定》([2010]28号)

5s管理制度 交接班制度 研发部职责

采购员职责 监理员职责 工程部职责

篇5:信息技术外包服务安全管理制度

;?>

第一节 总则
1、为加强医院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的安全管理,保证医院信息系统运行环境的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称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是指医院以签订合同的方式,委托承担信息技术服务且非本医院所属的专业机构提供的信息技术服务,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运行维护服务、技术培训及其它相关信息化建设服务等。
3、安全管理是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安全工作的方针、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合理有效地使用人力、财力、物力、时间和信息,为达到预定的安全防范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称为安全管理。
4、外包服务安全管理遵循关于安全的所有商业准则及适当的外部法律、法规。
第二节 外包服务范围
5、外包服务包括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运行维护服务、技术培训等。
6、咨询服务:
6.1根据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总体部署,协助医院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实施方案。
6.2 对医院现有的信息技术基础架构、设备运行状态和应用情况进行诊断和评估,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方案。
6.3 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提出备份方案和应急方案。
6.4 其它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7、运行维护服务:
7.1 软硬件设备安装、升级服务。
7.2硬件设备的维修和保养。
7.3 根据医院业务变化,提供应用系统功能性的需求解决方案及执行服务。
7.4系统定期巡检和整体性能评估。
7.5 日常业务数据问题的处理服务。
7.6 其它运行维护服务。
8、技术培训: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
第三节 外包服务安全管理
9、外包服务安全管理应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应用确保信息安全的技术手段,建立权责明确、覆盖信息化全过程的岗位责任制,对信息化全过程实行严格监督和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10、 成立由分管领导同志信息化外包管理组织,明确信息化管理的部门、人员及其职责。
11、建立信息建设安全保密制度,与外包服务方签订安全保密协议或合同,明确符合安全管理及其它相关制度的要求。并对服务人员进行安全保密教育。
12、制定信息化加工过程管理、信息化成果验收与交接、存储介质管理等操作规程或规章制度。
13、外包服务方的人员素质、技术与管理水平能够满足拟承担项目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安全资质管理。
14、信息中心配备专人负责安全保密工作,负责日常信息安全监督、检查、指导工作。对服务方提供的服务进行安全性监督与评估,采取安全措施对访问实施控制,出现问题应遵照合同规定及时处理和报告,确保其提供的服务符合医院的内部控制要求。
15、对外包服务的业务应用系统运行的安全状况应定期进行评估,当出现重大安全问题或隐患时应进行重新评估,提出改进意见,直至停止外包服务。
16、使用外包服务方设备的,对其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
17、在重要安全区域,对外部服务方的每次访问进行风险控制;必要时应外部服务方的访问进行限制。
第四节 附则
18、本制度由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19、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执行。

救助制度 救护制度 教务处制度

教务制度 教学制度 教导处制度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