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7

一、目的与依据

为规范我厂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我厂《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结合我站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救援队伍及管理

1、我厂应急救援队伍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应急救援组、应急疏散组、通讯联络组等组成;

2、我厂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实施对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日常教育培训管理由分管副厂长负责,安全保卫由安全科履行相关职能。

三、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时间和内容

(一)教育培训时间:

1、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每年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2、应急救援组、应急疏散组、现场救护组、通讯联络组人员每年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0学时;

(二)教育培训内容:

1、国家和地方颁发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及规范性文件。国内外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教训等;

2、行业和我厂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我厂安全生产的特点,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注意事项;

3、综合应急预案及专项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演练;

4、我厂一般危险源基本情况和重大危险源的防控措施。

四、相关要求及其他

1、我厂将应急救援队伍教育培训纳入企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教育培训前以通知形式提前告知;

2、各有关部门接到通知后,应合理安排和调整工作时间,确保应急救援队伍成员按时参加培训和学习。

3、应急救援队伍成员应遵守培训纪律,认真听讲,做好学习记录,不得无故迟到、早退。

4、安全职能部门应对应急救援队伍教育培训情况按照规定要求建立培训档案和学习记录。

4、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篇2: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培训制度

一、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根据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事故、灾害类型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并建立培训档案,记录人员接受培训的情况。

二、应急救援队伍及其所在单位对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培训,每年不得少于两次,考核不合格人员不得安排承担应急救援工作。

三、应急救援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有关应急救援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应急救援预案

(三);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四);应急装备、工具操作规程

(五);异常情况的鉴别和紧急处置方法;

(六)自救、互救知识

(七);应急通讯联络方法

(八);应急救援案例

四、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根据应急救援工作需要,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和方案,明确应急演练种类、范围、目标、时间、参加人员、评审人员等具体内容和要求,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应急救援队伍每年组织应急演练不得少于一次。

五、应急救援队伍应当总结应急演练情况,编写应急演练书面报告,落实改进措施,并将方案、改进措施和总结报告及时报当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部门和市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六、应急救援队伍应当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设立值班电话,安排带班负责人和应急救援人员24小时值班、备勤。

七、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应急救援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应急救援装备状况良好,运行正常,能够及时投入应急救援行动。

篇3:某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制度

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制度

第一条救援队伍的组建

(一)救援队伍的组建按照“平战结合、警民结合、指挥灵便、反应快速、社会参与”的原则,构建以驻社区民警、民兵预备役、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参加的应急救援队伍。

(二)应急救援队伍组建根据本社区突发事件救援物资储备情况,以抢救伤员、疏散群众、控制事态等先期处置为目的。

(三)本村民组要组建自救互救和应急志愿者队伍,负责本组事件先期处置。

第二条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

(一)应急救援队伍由社居委进行训练和管理。

(二)社区每年举行一次应急演练,检验队伍。

(三)各小组每年向社区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报告队伍组织、编成、人数、装备、训练、执行任务情况;重大变更要及时报告。

第三条应急救援队伍的使用

(一)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平时根据家庭居住情况,负责周边隐患的排查、监测和信息报告。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命令带好救援工具赶赴现场集聚,统一开展工作。

篇4:发挥矿山救护队伍潜能增强政府应急救援能力

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发生或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充分发挥矿山队伍潜能,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对完成构建“六个支撑体系”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增强政府应急救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河南省矿山救护队的现状简介如下。

一、队伍现状

河南省境内共有独立矿山救援单位24个,服务矿井1642处,共有救援中队45个、小队131个,总人数1995人。其中指挥员207人,队员1195人,维修工48人,司机188人,化验员10人,其他337人。装备有大、中型救护车106辆,指挥车30辆,装备车7辆,化验车1辆,正压氧呼吸器641台,其它呼吸器1686台,呼吸器校验仪242台,苏生器219台,以及其它装备。

2000年至今,全省救护队共开展矿井反风演习530次,预防性检查84626人次。发现不安全隐患171398处,现场主动解决53906处。2003年参加事故抢险325起,抢救遇险人员620名,其中生还493名;恢复巷道50583米,恢复可采储量698万吨。这支队伍在灾害防治和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主要特点

1.训练有素

坚持贯彻“加强战备、严格训练、主动预防、积极抢救”的救护原则,实行军事化管理,注重理论学习、技能训练,长期经受高温、浓烟、水灾和有害气体等的严酷考验,形成一支组织严密、协调有效、反应迅速、协同作战的专业化队伍。各救护队经常组织野外佩机、搬运伤员、灾区汇报等项目演练,提高指战员的身体素质和整体实战能力。在20**年美国第三届国际金属与非金属矿山救护比武中,中国队6名参赛队员中河南省占4名,平煤救护大队取得呼吸器竞赛个人第1名、创伤急救个人第3名、模拟抢险个人第4名的佳绩。

2.抢险救灾

矿山救护队视险情如生命,几十年如一日。矿山,特别是煤矿,条件复杂,环境恶劣,瓦斯、煤尘、水患、火灾、顶板、机电运输、爆破、有毒有害气体等事故多发,需要克服高温、浓烟、瓦斯和CO严重超限、井下光线不足、巷道狭窄、通风状况差等困难。但救护队始终能够做到“闻警即到,速战能胜”。在抢险救灾的同时,他们作好现场勘察,提供抢险救灾现场勘察报告,最大限度地保护事故第一现场,协助事故调查。如义煤集团救护大队,于2003年2月1日~11月14日,历时300余天,集中力量处理千秋矿21181综放工作面火灾事故。他们冒着42℃以上高温进入上下巷千余米,先后建土袋墙4道、砖墙2道、板墙27道,利用水淹、注氮、注胶、注浆、均压灭火等技术,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抢险救灾的成功。

3.突出预防

灾害预防是救护队的重要职责,日常加强对总回风巷、采掘作业区、高温高瓦斯区、火区、盲巷等重大危险源地的监控和检查,帮助矿山启封密闭、排放气体、反风演习、维修安全仪器仪表,既熟悉矿井情况,又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全体指战员技术精湛,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救护仪器和设施,熟练掌握处理灭火、瓦斯爆炸、水灾、中毒窒息、触电、机械撞击等灾情急救和基本创伤急救的技能,并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提高了应急处理能力。如去年7月13日登封市白坪乡东风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登封市矿山救护队靠精湛的技能,清挖巷道260余米,处理严重冒落区53米,新开绕道12米,装风帘9道,加固风门2道,安装水泵15台,排水4200立方米,21名矿工全部被抢救升井。

4.服务社会

在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指导和支持下,矿山救护队积极向非煤矿山和其他行业拓宽服务范围,2003年全省救护队共参与非煤矿山事故抢救26起。安阳市、禹州市、巩义市、新密市和济源市等救护队已正式将非煤矿山纳入服务范围。同时,受当地政府委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应急救援工作。2003年5月1日,焦作市解放区烈士街一民宅发生爆炸,钢筋、水泥板块狼籍,在场的消防、武警等救援队伍进展缓慢,市政府请求焦煤集团救护大队支援。该队立即出动,仅用4个小时,将3名遇难者抢救出来,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好评。

三、存在问题

1.矿山救护队体制亟待改革,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尚未健全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缺乏统一管理机构和协调机制,应急救援能力不足,全省矿山救护资源配置不合理,工作任务不均衡,部分机构、人员闲置。

2.救护费用制度不合理,救护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国有煤矿救护队费用全靠企业负担,地方救护队主要靠与附近煤矿签订救护协议收取费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缺少科学合理的保障制度。必要的救护资金得不到保证,救护器材老化、不足,直接影响了救护效果。

3.应急救援装备技术含量低,部分装备质量不过关

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救护装备技术水平落后,新开发的部分装备质量不过关。

4.救护队伍发展与社会需要存有差距,救护队员更新不及时

据统计,目前全省救护队有15%的队员超龄,有些队员年龄已超过45岁。思想观念、工作方式、知识技能、作战方案,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发展的需要。

四、建议和措施

1.充分发挥矿山救护队伍潜能,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坚持政府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建议将矿山救护队同消防队、卫生急救中心等一并纳入到政府应急救援体系之中。设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电话为118,与消防119、卫生120相衔接,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提高综合协调作战能力,从体制、法制和资金方面入手建立应急救援长效机制,将应急救援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2.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按照《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的规定,建议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强化急救责任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应急训练和演练,确保预案紧急时人员、物资、措施得以保证,事故发生后能够按计划有组织地营救与疏散人员、控制事故点、清除与净化现场和事故后恢复工作等行动,减少事故损失。

3.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应急救援综合能力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类活动日益增多,生产安全、公共安全愈加重要,必须不断增强应急救援综合能力。建议整合矿山救护资源,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加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管理系统、组织系统、技术支持系统、信息通讯系统和装备保障系统,增强应急救援综合能力。

4.采取强制措施,建立专项救护费用制度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建议确立由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承担的专项救护费用长效保障机制。政府将应急救援保障基金纳入到国民经济和政府概算,企业从划拨的专项安全生产费用(如煤矿的安全技措资金)中按比例提取救护费用,保险机构按比例支付应急救援减免的部分事故损失所折算出的费用,建立应急救援挽回再生价值与提高社会保险程度的科学公平制度,拓宽资金渠道,改善救护装备面貌,广揽人才。?

5.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推广应用救护新技术、新装备

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创新救护理念,增加科技含量,制订科学、合理的应急救援发展规划,提升救护技术装备水平。

6.开展应急救援知识教育,提高国民的安全意识和急救能力

建议把应急救援等有关救生安全知识纳入到国民素质教育中去,开展有关应急救援的科普宣传、教育、培训,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人人懂救生、人人会救生”、“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文化氛围,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