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再生废混酸泄露处置方案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酸再生废混酸泄露处置方案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6

一、事故名称:酸再生废混酸储罐泄露

二、处理过程:

1、告知公司调度室()通知生产操作人员,停废混酸泵,切换模式,停车。机械维护人员协助生产操作人员,打开墙体鼓风机,保证泄露现场通风;告知电器维护人员停危险区域内废混酸、再生酸五台电机电源。组织保驾人员设立警戒区域并划分为危险区和安全区,并设立标志,在安全区外设立隔离带。

2、进入现场危险区劳保穿戴须进行全身防护,穿封闭式防化服(含全棉防静电的内外衣、手套、袜子等),防护面具穿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3、机械维护人员劳保穿戴完整后进入现场查看酸罐当前储量、已发生泄漏量、泄露部位、废混酸泄露扩散范围;机械维护人员明确泄露位置进口阀门及时关闭阀门;

4、机械维护人员查看酸再生再生酸罐、废混酸罐(未发生泄漏罐)储量;关闭废混酸罐(未发生泄漏罐)出口手阀;关闭废混酸罐(发生泄漏罐)入口废混酸管手阀,并打开出口排废手阀;

5、要求生产操作人员启动应急地坑泵(开关位于泵房检修电源箱,有标牌),将废酸重新收集至废混酸储罐(未发生泄漏罐);同时切换地坑泵管道(关闭进入废水站管道阀门,开启进入废混酸储罐管道阀门)将废酸收集至废混酸储罐(未发生泄漏罐);废混酸储罐过满则储存至再生酸罐,或排放至废水站;

6、组织保驾人员用直流水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沟渠等处,废液经由地坑泵排至废水站;确认该区域无泄漏后,对泄漏酸液腐蚀面积观察进行确认,并采取大量水冲洗腐蚀部位清洁设备表面,确认平台格栅板等辅助设备的安全后才能进入修复,避免踏空伤人。

7、所泄露废混酸处理完毕后,由机械人员通知维修厂家进厂区维修废混酸储罐;

8、?修复完毕后,罐体注水酸泵送电联系生产人员进行小循环打压试漏。

一、事故名称:酸再生废混酸换热器泄露

二、处理过程:

1、告知公司调度室()通知生产操作人员,停废混酸泵,切换模式,停车。机械维护人员协助生产操作人员,打开墙体鼓风机,保证泄露现场通风;告知电器维护人员停危险区域内废混酸、再生酸五台电机电源。到电气室对该区域泵停电挂牌,操作室尾部填写联络牌准备修复作业同时要求电气人员强制关闭与该罐连接的相关蒸汽和冷却水控制阀门。组织保驾人员设立警戒区域并划分为危险区和安全区,并设立标志,在安全区外设立隔离带。

2、进入现场危险区劳保穿戴须进行全身防护,穿封闭式防化服(含全棉防静电的内外衣、手套、袜子等),防护面具穿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

3、机械维护人员劳保穿戴完整后进入现场查看酸罐当前储量、已发生泄漏量、泄露部位、废混酸泄露扩散范围;机械维护人员明确泄露位置进口阀门及时关闭阀门;

4、机械维护人员查看酸再生再生酸罐、废混酸罐储量;关闭废混酸罐出口手阀;

5、要求生产操作人员启动应急地坑泵(开关位于泵房检修电源箱,有标牌),将废酸重新收集至废混酸储罐;同时切换地坑泵管道(关闭进入废水站管道阀门,开启进入废混酸储罐管道阀门)将废酸收集至废混酸储罐;废混酸储罐过满则储存至再生酸罐,或排放至废水站;

6、组织保驾人员用直流水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沟渠等处,废液经由地坑泵排至废水站;确认该区域无泄漏后,对泄漏酸液腐蚀面积观察进行确认,并采取大量水冲洗腐蚀部位清洁设备表面,确认平台格栅板等辅助设备的安全后才能进入修复,避免踏空伤人。

7、所泄露废混酸处理完毕后,由机械人员通知维修厂家进厂区维修换热器或更换;

9、?修复完毕后,罐体注水酸泵送电联系生产人员进行小循环打压试漏。

篇2:大面积酸碱泄漏处置基本程序

一、酸、碱类化学危险品的种类及主要特性

㈠酸类化学危险品

酸类化学危险品是指呈酸性或在泄漏后与水、空气等反应生成物呈酸性的化学危险品。主要包括:

①酸:如硫酸、盐酸、醋酸、硝酸等。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无氧酸(盐酸、氢硫酸等)和有氧酸(硫酸、磷酸、硝酸等);强酸(硫酸、硝酸等)和弱酸(硅酸、碳酸等);有机酸(甲酸、乙酸、羧酸)和无机酸(硫酸、盐酸、磷酸等)。此类物品除硅酸微溶外,其余均为可溶。

②酸性氧化物:指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都属此类,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硅等;

③酸性盐:指水解后呈酸性的盐类。如氯化铵、硫酸铜等;

④卤素:如氟、氯、溴等;

⑤卤化氢:如氟化氢、氯化氢、溴化氢等;

㈡碱类化学危险品

①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等,此类物质除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为可溶、氢氧化钙为微溶,其余金属氢氧化物均为不溶;

②碱性氧化物、硫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硫化物。如氧化钠、氧化钡、硫化钾等,此类物质大多为金属氧化物、硫化物;

③活泼碱金属类:如钾、钠等;

④碱性盐:醋酸钠、硫化钾等。

二、危险特性

1、腐蚀性

这是酸碱类化学危险品的主要特性。即与其它物质接触时对被接触物质产生不同程度腐蚀作用。主要包括:

⑴对人体伤害。酸碱类化学危险品与人体直接接触后,会引起表皮灼伤或发生破坏性创伤。当人吸入酸碱类化学危险品所挥发出的蒸气或飞扬到空气中粉尘时,产生的伤害会更大。呼吸道粘膜被损伤后,会引起咳嗽、呕吐、头痛等症状。特别是接触氢氟酸时,会产生剧痛,使人体组织坏死。酸碱类化学危险品对人体所造成的灼伤是化学灼伤,与火烧伤,烫伤等不同。其特点是,起初不太痛,待发觉时组织已烧伤,使部分组织坏死,所以较难治愈。

⑵对有机物质的破坏。酸碱类化学危险品具有夺取有机物中的水分、破坏其组织成份,甚至使之碳化等性能。如有时封口不严的浓硫酸容器中进入杂草、木屑等有机物,浅色透明的酸液会变黑就是这个缘故。

⑶对金属和一些非金属有机物的腐蚀。酸碱类化学危险性物品对所有金属和部分非金属有机物能产生不同程度的腐蚀作用。如有些酸碱类化学危险品挥发出的蒸气对设备、库房的门窗、排风设施、照明用品等金属物料和建筑结构中的砖瓦、石灰等均能产生腐蚀作用。因此装有酸碱类化学危险品的容器、管路及建筑均应作防腐处理。以防止因腐蚀而使其耐压强度降低,甚至导致设备系统裂缝、漏气而引起火灾事故。

2、毒害性。在酸碱类化学危险性物品中,大都具有毒性,有的甚至还有剧毒。发烟氢氟酸的蒸气在空气中浓度达到0.025ppm时,即使短时间接触,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发烟硝酸不仅能严重腐蚀皮肤和粘膜,而且极易放出棕色烟气,具有与二氧化氮相似的毒性,在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2.4ppm;又如发烟硫酸挥发的三氧化硫对人体也具有相当大的毒害性。

3、燃烧性。此类酸碱类化学危险品主要包括有机酸碱类化学危险品和少数无机酸碱类化学危险品。如有机酸碱类化学危险品中硫代乙酸的闪点小于1oC,冰醋酸、醋酐、酚等遇明火都可以燃烧。无机酸碱类化学危险品大都本身不燃,但有些如硫化钾、硫化钠等极易燃烧,具有自燃性,特别是其粉末易在空气中自燃。

4、挥发性。有些酸碱类化学危险品具有挥发性,如浓硫酸、浓硝酸、三氯化磷、氯化硫、氢氟酸等在空气中会发烟,泄漏后容易形成腐蚀性气雾,给处置带来不便。

5、氧化性。具有助燃性的酸碱类化学危险品虽然其本身并不燃烧,但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甚至爆炸。这类酸碱类化学危险品主要以无机酸碱类化学危险品为主。如硫酸、硝酸、过氯酸等无机酸碱类化学危险品都含有高价位的硫元素S+6、氮元素N+5、氯元素Cl+7等。因此,它们的氧化性很强,当与纸张、纱布、稻草、甘油等有机物接触时,易氧化放热而引起着火。又如次氯酸遇水、乙醇等都可分解放出氧,当加热到100摄氏度以上时则会引起爆炸。

常见酸碱类化学危险品理化性质见附表1。

三、处置程序

酸碱类化学危险品泄漏处置基本程序参见附图1。其步骤:

㈠自身防护

根据泄漏发生时现场的毒性、危险区域的范围、气象条件等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按防护等级所规定的标准实施防护。

㈡询情

⑴听取现场知情人员的介绍,征求有关技术人员对事故处置的意见,必要时可查阅相关资料;

⑵向从现场内疏散或逃离出来的人员询问;

⑶了解泄漏物对周围居民、江河有无发生灾害,预见发生灾害的可能性。

⑷获取气象资料:温度、湿度、降水、风向及风力等。

㈢侦检

1、侦检是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的首要环节,且要贯穿于处置过程的始终。不论是已知还是未知的化学危险物品,这都是必不可少的。侦检可以迅速查明泄漏物的名称、类型、状态、理化性质、储量、泄漏量、泄漏时间、部位、泄漏的范围等情况;附近建筑、居民、地形等情况。对于气态泄漏物,可以用侦检纸确定泄漏气体的酸碱性,也可以利用气体探测仪来精确测定泄漏物的种类或浓度,但气体监测仪无法同时解决定性测定和定量监测的问题,因此不适合基层普遍配置,根据等剂量曲线原理,画出泄漏范围估算曲线(以危害纵深为半径,夹角为40度的圆弧)。液态、固态泄漏物可直观的侦察到泄漏范围。对于一些无法确定的泄漏物,可采取现场取样,化学分析的方法鉴定其属性,对因爆炸或长期因风吹雨淋的化学危险品,在其标签模糊不清,或不知其品名的情况下,进行现场取样,为确定处置对策和分析灾害事故原因提供依据。取样的方法,可通过长、短不一的吸液管提取,盛装在密闭的玻璃瓶内,置于样品箱内,一份现场检测,一份送化工实验室检测,一份备用。

侦检的方法通常有三种:仪器检测、试管检测、仪器试管同时检测。仪器检测。仪器检测是一种最便捷最常用的方法,但由于仪器本身携带的传感器仅限于几种化学物质并多次重复使用,故其检测精确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常用的检测仪器设备有:M*ZI侦检仪、红外线传感器、光化学遥感仪等器材;试管检测。试管检测是一种较为复杂但检测效果最为精确的方法。试管检测主要是通过不同检测试管PH值对不同化学物质的感应来鉴定某种化学物质的品名、浓度,试管检测由于是一次性的,所以其价格相对仪器而言又是比较昂贵的;仪器试管同时检测。这种检测方法主要是针对较为复杂的大型化学灾害事故,通过仪器对事故现场进行初步检测,以尽快确定警戒范围及作业人员必要的个人防护;通过试管检测,以进一步明确化学品的品名,理化性质,为指挥员确定处置对策提供依据。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人通过仪器和试管不是对任何化危品都能进行侦检的,如β射线的侦检工作只能由机械人来完成。

2、内部侦察。必须做到人员装备、防护措施一次到位。侦察小组应由甲车指挥员,消防班长,通讯员和两名战斗员组成。侦察须穿防化服,佩带空气呼吸器,携堵漏、遮挡、照明工具等,侦察应深入内部。同时,部署好水枪阵地,做好救人和堵漏的准备。

⑴搜寻有无遇险人员及其数量、所处的位置、受威胁的程度,实施救助的难度及危险性等;

⑵查明发生泄漏的部位,阀门损坏程度和实施堵漏的可行性;

⑶进一步核实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

㈣警戒

1、根据泄漏的剂量和范围确定警戒区域,设立警戒标志;

2、将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险区、中危险区,轻危险区和安全区,在安全区域外设立隔离带;

3、要配合相关部门维护交通秩序,切断通往危险区的交通道路,在路口设立固定岗哨,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禁止使用手机、寻呼机、禁止一切火源等;

4、处置过程中可视情扩大或缩小警戒区域;

㈤救生疏散

1、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到抢救地点;

2、将染毒者迅速转移至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的无污染地区;

3、有条件时应立即对遇险人员进行呼吸道及全身防护,防止继续吸入中毒及皮肤染毒;

4、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采取胸外挤压法实施急救;

5、脱去伤员外套,用大量清水冲洗;皮肤、眼睛污染后,用大量清水流动冲洗约15分钟;

6、迅速送医院进行观察治疗。

㈥现场处置

消防队到场后,应尽快采取措施制止泄漏,防止泄漏范围扩大。固态物质的泄漏一般采取黄沙、水泥、干粉等覆盖的方法,处置方法相对简单。下面主要讨论液态、气态物质泄漏的处置。通常可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关阀堵漏。

实施堵漏前应根据现场情况,研究制定出紧急堵漏方案。能否成功地实施堵漏取决于几个因素:接近泄漏处的危险程度、泄漏孔的尺寸、泄漏处实际或潜在的压力、泄漏物质的特性等。发生泄漏的部位一般以阀门、法兰、管路转弯处为多。堵漏前一般应停止输送原料或关闭泄漏点附近相关部位的阀门,切断泄漏源。常用的堵漏方法有:木楔堵漏;密封胶堵漏;堵漏夹具堵漏;堵漏袋堵漏;电磁式堵漏工具堵漏;焊接法堵漏;湿带堵漏等。可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堵漏方法。

⑴容器泄漏时,一般是将泄漏部位转向上或将物料转移至安全容器,在喷雾水枪或惰性气体的掩护下,采用钉木楔、注射密封胶等方法实施堵漏。但应考虑所用材料不能与泄漏物发生反应,在靠近泄漏处时,最好用木板、有机玻璃(氢氟酸不可用)或塑料布遮挡住身体,减少酸碱的直接冲击;由于酸碱腐蚀性、渗透性很强,对预备好的各种木楔模具须包裹铝皮(浓硝酸)、不锈钢皮或橡胶(其它酸碱),以延长堵漏时效。

⑵对于管道的泄漏或罐体孔形的泄漏,可使用专用的管道内封式、外封式、捆绑式充气堵漏工具迅速堵漏,或用金属螺钉加粘合剂,或利用木楔、硬质橡胶塞封堵;

⑶法兰泄漏时,对因螺栓松动引起的泄漏,应使用无火花工具紧固螺栓,制止泄漏。若因法兰垫圈老化导致带压泄漏,可利用专用法兰夹具,夹卡法兰,并在螺栓间钻孔高压注射密封胶堵漏;

⑷罐体撕裂时,由于泄漏处喷射压力大、流速快、泄量大、应迅速利用专用捆绑紧固和空心橡胶加压充气器具进行堵塞;

⑸对于液化气体的泄漏,可利用其蒸发潜热特性,用水枪向泄漏处喷水,降低泄漏处压力,并使泄漏处结冰,减少泄漏量,进而堵塞。

2、围堤掘沟

⑴常用的围堤有环形(适用于平地、公路等地点)、V形(适用于泄漏发生在斜坡上);

⑵利用围堤拦截泄漏物关键除了泄漏物本身的特性外,就是确定修筑围堤的地点,这个点既不能太近,又不能太远,也就是说既要有足够的时间围堤,又要避免污染区域扩大,一般应保留5至10米的距离;

(3)通常根据泄漏物的流动情况挖掘。如果泄漏物沿一个方向流动,则在其流动的下方挖掘沟槽。如果泄漏物是四散而流,则在泄漏点周围挖掘环形沟槽;

(4)挖掘沟槽收容的关键除了泄漏物的特性外,就是确定沟槽的地点,这一点与围堤相似。

3、转移放空

对于一些小的容器、槽车等,可以利用吊车、起重机等设备转移,必要时进行气体倒罐或输入槽车进行分流,大风天气,还可打开罐顶放空向外排出气体以降低泄口压力,防止裂口扩大。

4、对泄漏物进行处理,控制泄漏物

方法一:物质中和

⑴选取中和物质应遵循放热小、不产生大量有毒物质、考虑环保的原则;

⑵对强酸、强碱类液体处置时,一般不采取中和的方法,因为此类物质在中和后会产生大量的热,有的甚至会发生爆炸,容易使人员受伤;

⑶中和反应应缓慢进行,防止过快产生大量的热量,造成器材损坏和人员灼伤;

(4)充分考虑反应产物的危险性。

方法二:表面覆盖

利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覆盖泄漏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物料的挥发或蒸发。也可以向泄漏物表面喷射冷冻剂,抑制其挥发,并依靠低温使泄漏物固定,常用的冷冻剂有液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液氨、冰等。

方法三:直接稀释

运输途中发生泄漏或厂区内有综合废水处理池时,应采用水枪或水幕水带向有害物蒸汽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使其在安全地带扩散。在使用这一技术时,将产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此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释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但对槽内或池内的酸不能用水冲,应使用雾状水,防止飞溅伤人。

方法四:现场固化

加入能与泄漏物发生化学反应的固化剂或稳定剂使泄漏物转化成稳定形式,以便于处理、运输和处置。有的泄漏物变成稳定形式后,由原来的有害变成了无害,可原地堆放不需进一步处理;有的泄漏物变成稳定形式后仍然有害,必须运至废物处理场所进一步处理或在专用废弃场所掩埋。常用的固化剂有水泥、凝胶、石灰。

水泥固化:通常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固化泄漏物。对于含高浓度重金属的场合,使用水泥固化非常有效。许多化合物会干扰固化过程,如锰、锡、铜和铅等的可溶性盐类会延长凝固时间,并大大降低其物理强度,特别是高浓度硫酸盐对水泥有不利的影响,有高浓度硫酸盐存在的场合一般使用低铝水泥。酸性泄漏物固化前应先中和,避免浪费更多的水泥。相对不溶的金属氢氧化物,固化前必须防止溶性金属从固体产物中析出。水泥固化的优点是:有的泄漏物变成稳定形式后,由原来的有害变成了无害,可原地堆放不需进一步处理。水泥固化的缺点是:大多数固化过程需要大量水泥,必须有进入现场的通道,有的泄漏物变成稳定形式后仍然有害,必须运至废物处理场所进一步处理或在专用废弃场所掩埋。

凝胶固化:凝胶是由亲液溶胶和某些增液溶胶通过胶凝作用而形成的冻状物,没有流动性。可以使泄漏物形成固体凝胶体。形成的凝胶体仍是有害物,需进一步处置。选择凝胶时,最重要的问题是凝胶必须与泄漏物相容。使用凝胶的缺点是:1、风、沉淀和温度变化将影响其应用并影响胶凝时间。2、凝胶的材料是有害物,必须作适当处置或回收使用。3、使用时应加倍小心,防止接触皮肤和吸入。

石灰固化:使用石灰作固化剂时,加入石灰的同时需加入适量的细粒硬凝性材料如粉煤灰、研碎了的高炉炉渣或水泥窑灰等。其优点是:石灰和硬凝性材料易得。其缺点是:形成的大块产物需转移,石灰本身对皮肤和肺有腐蚀性。

方法五:加速反应

对于发生在道路、桥梁、隧道等场所的泄漏,如果泄漏量不大时,可采取加速反应法,以最快的速度消耗泄漏物。

㈦、清理

1、所有的陆地泄漏和某些有机物的水中泄漏都可用吸附法处理。吸附法处理泄漏物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碳、天然有机吸附剂、天然无机吸附剂、合成吸附剂。少量残液经吸附、收集后作技术处理或视情倒入空地,也可放入废水处理池;

2、在被污染的地面上洒上中和或洗涤剂浸洗,然后用大量直流水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处、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

3、清点人员、车辆及器材;

4、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㈧洗消

在危险区与安全区交界处设立洗消站,分别对现场中毒人员、医务人员、消防和其它抢险人员、装备器具进行洗消。洗消的污水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检测,以防造成再次危害。

㈨安全警示

1、参战人员须全身防护,严禁与泄漏物接触;

2、严密现场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泄漏污染区;

3、稀释时严禁用直流水直接冲击,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酸碱溅出伤人;

4、酸碱中和时,应缓慢进行,防止过快产生大量热量造成器材损毁和人员受伤;

5、处置过程中要有环保意识,防止废水造成公害;

6、堵漏时需用防腐耐腐材料;

7、被污染的器材装备要在流动的清水中浸泡24小时;

8、注意泄漏物对路基、建筑、装置、装备等的腐蚀。

㈩化学灼伤及中毒现场急救

1、皮肤灼伤

①立即移离现场,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裤、鞋袜等;

②立即用大量自来水或清水清创面15--30分钟,冬季注意保暖,头面部灼伤时,首先要注意眼的冲洗;

③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或湿敷,最后需要用清水冲洗创面;

④创面上不要涂油膏或红(紫)药水,可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积大者,应给伤员服适量的含盐饮料;

⑤初步处理后,及时送医院。

2、眼烧伤

①迅速在现场用自来水、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不少于15分钟,冲洗时眼皮一定要掰开,千万不要未经冲洗处理,而急于送医院;

②如无冲洗条件,可把头部埋入盆水中,把眼皮掰开,眼球来回转动洗涤;

③初步处置后,及时送医院

3、中毒急救

①凡吸入中毒者,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移至上风向新鲜空气处,松解患者颈、胸钮和裤带,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

②毒物污染皮肤时,应立即脱去污染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清水冲洗不少于15分钟,头面部污染时首先要注意眼睛冲洗;

③经口中毒者,可以饮牛奶或蛋清解毒;

④中毒引起呼吸、心脏停止的人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挤压(心肺复苏术)

⑤初步急救后,及时送医院。

四.几点思考

1.实行现场分析迫在眉睫。在情况错综复杂的事故现场,指挥员采取处置对策是否正确,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对处置对象了解的程度是关键因素之一。而这一切应该是建立在对现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此,消防队到场的首要任务必须迅速组织相关人员,成立火场分析小组,根据泄漏物的理化性质、泄漏形式、范围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包括分析仪器、分析设备、分析人员、分析技术都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以此来确定应采取何种处置对策。

2.树立环保观念,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消防部队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往的处置中,由于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也发生过一些诸如泄漏物污染河流、湖泊、植被、作物等的现象,既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又造成了一些无法恢复的灾害。

3.防护设备、技术仍待提高。国外通常将防护标准划分为三种基本等级,其配套组合的防护器材可供消防特勤中队在平时训练和执行任务时参考。第一级包括工作服、靴套、手套、头盔及气密护目镜、口罩等,这些是防无毒蒸气、烟雾和粉尘用的。如有大量粉尘、烟雾和蒸气则需戴上头罩。第二级包括耐酸碱工作服、靴套、手套、头罩及面部防护罩。这些器材主要是用于防液体喷溅的,酸碱液体能腐蚀和接触伤害皮肤,不过蒸气和烟雾危害较小。头罩是与工作服相连的,不用时可取下。如果有毒化学品产生刺激性气味或有毒蒸气、烟雾,可使用气密护目镜、口罩或防毒面具等。第三级是隔绝式防护服,可防止液体、蒸气、烟雾或粉尘侵害人体。这是作为对付剧毒、腐蚀性有毒化学品或长期效应的致癌物、可疑致癌物的有效防护器材。靴套是连在防护服上的,另配有防毒手套、防毒面具等。

篇3:硫酸理化指标应急处置措施

英文名称:SulfuricAcid

分子式:H2SO4,?分子相对质量:98.08

硫酸的性质: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

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3%,

其密度为1.84g·cm-3,

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1。

硫酸是一种高沸点难挥发的强酸,易溶于水,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浓硫酸稀释时应该“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若将浓硫酸中继续通入三氧化硫,则会产生"发烟"现象,这样超过98.3%的硫酸称为“发烟硫酸”

98.3%硫酸的熔沸点:熔点:-90.8℃;沸点:338℃,

硫酸还具备脱水性,还原性,难挥发性,吸水性。

硫酸的用途:

硫酸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是化学工业中最重要的产品,主要用于制造无机化学肥料,其次作为基础化工原料用于有色金属的冶炼、石油精炼和石油化工、纺织印染、无机盐工业、某些无机酸和有机酸、橡胶工业、油漆工业以及国防军工、农药医药、制革、炼焦等工业部门,此外还用于钢铁酸洗。

硫酸的危害及应急处理:

硫酸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

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

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

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

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

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干布试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3%-5%NaHCO3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注意:若皮肤直接接触,用棉布先吸去皮肤上的硫酸,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切勿直接冲洗!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

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有害燃烧产物:二氧化硫。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稀硫酸。

篇4:危险化学品酸碱泄漏应急处置方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防止和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危险化学品、酸、碱等有毒有害化学品泄露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对人身的伤害。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有效组织事故抢险、救援和应急的机制,确保项目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本处置方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年11月1日起施行)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起施行)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高科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11版)

《中能基建工程应急管理办法》中能公司2012年制定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344号令)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项目建设及调试过程中的酸、碱等有毒有害化学品泄漏时的应急救援和处理。

2事件特征

盐酸、碱等强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其中盐酸具有挥发性,储存在圆形储罐体内,罐体和管路系统内壁采取了衬胶和其他防腐措施,外壁刷防腐蚀面漆进行防腐处理,但随着储罐的长时间使用会发生衬胶老化和外壁腐蚀减薄等现象,易发生酸碱液体的泄露。酸碱液体的泄漏能造成泄漏区域内的设备、地面腐蚀和损毁,对人身造成酸碱灼伤、烧伤,泄漏的液体和挥发的有害气体会造成环境污染,引起人员中毒、窒息等。

3应急组织

3.1应急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建设单位总经理

副组长:建设单位副总经理建设单位财务总监?EPC承包项目经理?工程监理总监

组员:建设单位项目经理、原料基地部经理、采购部经理、综合部经理、财务部经理;EPC承包项目副经理;工程监理副总监;

3.2应急管理办公室

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设在建设单位项目部,主要负责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建设单位项目经理兼任,副主任由EPC承包项目副经理、工程监理副总监担任,成员由建设单位项目部专工、EPC承包安全主管、监理工程师担任。基建工程阶段24小时接警联系电话:固定电话手机各一。

3.3现场应急指挥部

遇突发事件时,由应急管理领导小组决定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由建设单位总经理担任总指挥,或由建设单位总经理委任建设单位副总经理担任总指挥,总指挥根据事件的性质召集应急工作小组或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作为指挥部的成员,并安排具体工作。现场应急指挥部设在施工现场工程协调会议室,电话为:,传真为?。

3.4应急工作组

为加项目应急队伍建设,建设单位与EPC总承包商签定应急抢险人员支援协议书,用于应急人员紧急调度;同时成立综合协调工作组、抢险救灾工作组、医疗救护工作组、后勤保障工作组、治安保卫工作组、宣传报道工作组、善后处理工作组、事故调查工作组共计8个应急工作组,以便紧急情况下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起最有效的应急队伍。各应急队伍职责见公司《基建工程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4应急处置

4.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当发生故障有大量危险化学品泄漏时,现场人员立即汇报现场管理人员,现场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工作或汇报应急小组尽早做出修理的方法。

4.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1危急事件的预防

4.2.1.1?运输、装卸化学危险品的措施

1)选择的运输企业必须具备有运输化学危险品的资质。

2)?用于化学危险品运输的槽罐以及其他容器,必须由专业生产企业定点生产,并经检测、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3)加强运输化学危险品的驾驶员、装卸人员和押运人员的专业知识,完全掌握所运载的化学危险品的性质、危害特性、包装容器的使用特性和发生意外时的应急措施。运输化学危险品,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处理器材和防护用品。

4)运输、装卸化学危险品,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按照化学危险品的危害特性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4.2.1.2?存放、使用化学危险品的措施

1)经常对酸、碱罐本体、管道、阀门、计量器进行防腐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

2)?酸系统附近和地面管道上方禁止重型车辆通过,在明显处挂“禁止通行”警告牌。化学危险品罐体周围道路应悬挂“限速标志”,防止机动车失控造成化学危险品系统泄漏。化学品系统周围起吊重物或进行其它重大的操作,应有人专门监护,应做好安全措施,防止对盐酸管道、阀门或计量器造成损坏。

3)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老化的阀门、管道应及时更换,罐本体防腐层损坏应及时防腐或更换新设备。

4.2.2?应急处置方案

4.2.2.1当发生故障有大量危险化学品泄漏时,现场人员立即将情况向应急管理办公室汇报,应急管理办公室成员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照应急响应程序迅速开展工作。

4.2.2.2当运输化学危险品过程中发生不可处理的泄漏时,驾驶员和押运人员应立即报告当地消防部门,要求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同时向运输单位汇报。

4.2.2.3突发事件现场的紧急处置

1)突发事件发生时,首先考虑采用转移法:即将事故容器内的溶液,转移到安全的容器内。

2)突发事件发生时泄漏液漏至地面时,采用围堤堵截方法:用沙土等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

3)当酸、碱溶液排放到地沟内,应立即用碱性溶液或酸性溶液进行中和,防止地下管道受损和造成污染事故。

4)用熟石灰对地面存留的酸液进行中和;用盐酸对地面存留的碱液进行中和。

4.2.2.4生产、生活维持或恢复

1)在处理危急事件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根据设备泄漏地点,合理调度运行方式,在人员不受伤害的情况下,采取措施维持设备运行。

2)危急事件结束后,现场管理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迅速恢复有关设备系统的运行,保证安全生产的稳定。

3.)现场的事故处理工作完毕后,应急行动也宣告结束。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属正常工作范围。

4.3事件报告流程见附件

5注意事项

5.1对酸系统应配备卸酸泵、卸酸用软管、酸系统检修所需要的备品备件和工器具等应急救援物品。

5.2对碱系统应配备卸碱泵、卸碱用软管、碱系统检修所需要的备品备件和工器具等应急救援物品。。

5.3以上工作场所及化验室应有自来水、冲眼专用设备、通风设备、消防设备、器材急救箱,急救酸、碱伤害时中和用的溶液药品,以及毛巾、肥皂、胶皮手套、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物品,及抢险工具,工作人员穿专用工作服。

5.4定期检查化学危险品存放、使用现场喷淋设备完好无损,保证现场水源充足。

6附则

6.1本处置方案由运行管理部负责编制与解释

6.2本处置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篇5:环氧乙烷泄漏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一、事故特征1、危险性分析由于环氧乙烷灭菌器的各种管道老化、密封圈变形老化或者操作人员操作不当,不安规定装卸、储存易造成环氧乙烷的泄漏。2、事故发生的区域和地点序号部门易发事故地点1环氧乙烷灭菌室23、事故发生和造成的危害程度事故的发生与操作和维护保养有关。事故的危害程度:中毒和火灾爆炸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有异味。二、应急组织与职责组长:副组长:成员:应急救援办公室:组长:组织指挥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向公司领导报告。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各司其职。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应急救援办公室:协助组长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负责协助组长组织人员疏散;定期进行组织预案培训和演练,并提交演练报告;负责向上级安全部门及时报告。成员:在应急救援小组的领导下积极、认真的开展好救援工作。三、应急处置(一)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触电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立即向车间值班人员和厂值班人员报告,同时按正确的方法进行施救。2、厂值班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赶往现场,根据事故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3、事故超出现场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当地相关部门报告。并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二)、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泄漏后,所有人员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2、严格限制人员出入,切断火源。3、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4、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5、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三)报警电话、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相关部门联系电话厂值班电话:街道安监科:市安监部门:市消防部门:医疗急救:2、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泄漏事故发生后,从现场人员到厂长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及时上报事故情况。上报内容必须是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规模、伤亡人数、救援情况等,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绝不能匿报或谎报,更不能虚报假报事故信息。四、注意事项1、参与救援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安全常识和触电急救常识,其他救援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2、现场严禁吸烟。3、救护人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4、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5、拨打急救电话时,必须向相关单位说明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情况、人员受伤情况,并指派专人到车辆必经路口为车辆引路。6、如事故发生在夜间,应迅速解决临时照明,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