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田集输系统HSE作业指导书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气田集输系统HSE作业指导书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6

HSE管理方针

强化健康环保意识,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增强企业文化内涵,提高全员综合素质。

HSE管理目标

施工中实现安全管理“六无”目标,即:无因工死亡和重大伤亡事故;无因我公司施工原因引起的安全等级事故;无设备大事故;无火灾事故;无重要设备被盗和爆炸事故;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行业的有关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实现安全生产达标。

.1安全预案和应急措施领导小组

组长:任勇

职责:全面负责本大修施工安全预防方案、应急措施的现场组织、指挥,是本预案实施的直接组织、指挥人。

组员:蒋玲、于东

安全监督员:文朝锦(兼)

负责本大修施工安全预案和应急措施日常管理和组织。

技术质量:周晓斌

具体负责本大修施工技术管理、资料收集等工作,负责施工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物质供应:周宏伟

具体负责施工的物质供应工作。

.2施工安全预案实施力量构成

施工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实施小组下设:安全预防小组、事故抢险小组、救护小组、后勤保障小组。

安全预防小组:计2人?由文朝锦、潘亚林负责。文朝锦重点负责安装全过程的安全监控;潘亚林重点负责系统改换全过程的安全监控。

事故抢险小组:计4人?(作业班组)由潘亚林负责。

负责改造施工安全出现事故后紧急抢险工作。

救护小组:计3人、车辆1辆(物资组)由杨志军负责

负责改造施工安全出现事故后紧急救护、伤员转移工作。

后勤保障队:计2人?由周宏伟负责

负责改造施工安全预案和抢险、救护的物质材料、生活等后勤保障落实工作。

.3紧急情况联络电话

火警:119

急救中心:120

道佐卫生院:120

邛崃人民医院:120

邛崃作业区地建部

重庆庆云石油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基地办公室:028-

4施工安全预防方案

.4.1施工人员安全培训

1)施工人员在进入跨越施工现场前,必须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培训内容为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施工现场的特点、条件、职责等,特殊工种如驾驶员、电工等安全规程等。

2)进入施工现场的临时工,必须进行和HSE管理规定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并及时签定“安全责任书”。

3)培训急救人员的基本技能,心脑复苏知识和技能,如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挤压、输氧、止血等。

4)培训抢险人员的防毒面具穿戴、救生衣的使用、消防灭火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

4.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坚持班前的安全讲话,使每一位施工人员明白自己施工范围、施工步骤、施工过程会出现的危险和所采取的措施。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进行施工,坚决杜绝违章作业和野蛮施工。

3)专职的HSE监督员和施工作业队安全员及班组兼职安全员应经常巡回检查,及时处理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立体交叉施工时应有专职人员协调、指挥、防止扎伤、碰伤等施工事故发生。

5)任何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施工人员工作前要穿戴相应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操作旋转机械严禁戴手套,不许穿高跟鞋、拖鞋、凉鞋等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6)在作业区设置警戒线,设置醒目标志,疏通安全通道,派专人值班。

7)施工现场物料要堆放整齐,易燃、易暴、易腐蚀、有毒物品不得随地乱放,设专库存放并符合防火、防暴、防腐蚀、防失散的安全要求。

8)进入施工现场人员,班前不准饮酒,要坚守岗位,不准打闹、睡觉或启动别人的机械设备。

9)施工现场的临时电线要用绝缘良好的橡皮线或塑料线,架设高度室内不底于2.5m,室外不低于3.5m,禁止在树上、金属设备上或脚手架上挂线,不准用金属线绑扎电线;

10)施工现场的临时油库和气瓶库等要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和工具,周围10m以内不准有火源;

11)现场开挖的或施工未完的沟槽,抓紧回填或加盖,不能及时回填加盖的,应设“前面施工禁止通行”的路障牌,夜间应设红灯标志,以避免失足跌伤。

12)现场的危险作业区域,如大型吊装现场、射线作业区、爆破作业区等,应有明显的警告标志,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13)夜间施工现场应设置固定的、足够的照明设施。

.4.3作业安全预防措施

1)进入站内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好劳保用品,佩带好准入证方可入内;

2)严禁在站内吸烟;

3)进入装置区的作业人员,未得到上级指令,不准擅自动用站内生产设备区的各种设施;不准擅自开启各种阀门。

.4.4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现场机具、设备、材料堆放整齐,做到施工现场井井有条。

2)施工人员穿戴好统一的劳动保护用品,文明施工,优质施工。

3)所有施工人员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不得窜岗乱岗,遵守劳动纪律。

4)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条例,作业中协作配合,不违反操作,发生问题及时处理,不留隐患。

5)遵守劳动纪律,严守工作岗位,不脱岗。

6)严禁在作业区内吸烟,违反者第一次罚款50元,第二次违反退回基地劳资部,做待岗处理。

7)各班组兼职安全员要坚持搞好安全工作,作好记录,对不执行安全生产的职工,班组安全员有权停止其作业。

8)发生大小事故,限1小时内上报项目部、作业队,休息一天以上的填写事故登记表并报安全部门。

9)对违反安全管理制度,已造成责任事故的,根据责任大小给予50-100元罚款,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给予行政处分,对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者,给予奖励。

5主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在改造站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有以下几种事故:天然气泄露中毒、着火、爆炸事故;施工摔伤、撞伤、扎伤事故;触电事故;物体打击事故;等,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5.1报警应急措施

1)当突发施工事故时,现场工作人员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通知班长、作业队队长,迅速汇报至应急领导小组,视其情况严重程度再拨打电话报警。

2)报警内容包括

?事故单位名称:

?事故发生时间、地点:

?事故的性质:(火灾、爆炸、伤亡事故等)

?危害程度,有无人员伤亡:

?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3)应急措施力量保证

?抢险队的人员编制应齐全,应随时可以组建成来则战、站则胜的抢险队伍。

救护队的医生、救护人员和救护车辆应随时待命,储备足够的常见扎伤、烧伤药品和氧气等急救药品等。

?后勤保障队应储备足够的安全措施和应急措施的设备材料等。

5.2漏着火事故的应急处理

1)泄漏着火事故发生后,现场领导及安全人员应及时组织消防车、救护车及施救人员到场施救。

2)值班人员查明火情后及时向领导汇报火情,如事态严重,应及时拨打火警119,并详细告诉消防部门着火单位,着火地点,着火物资,着火时间,着火事态,请求消防部门支援;如发生轻微火情,原则上就地组织人员,使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3)发生着火事故后,在查清着火位置,火情的同时,应重点查清是否有人员伤亡,赶到的施救人员、消防人员、抢救人员应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分组,并明确各自的责任,分别进行伤员的救护、人员的疏散和倒换气流,尽快切断气源和控制火势,防止火势蔓延,同时对着火设备和周围的设备进行高压清水降温,以防设备管线内气体受热膨胀,发生爆炸。

5.3施工摔伤、撞伤、扎伤事故应急措施

1)施工摔伤、撞伤、扎伤事故发生后,及时救护伤病人员,救护小组应准备好临时药箱,及时包扎伤口。

2)如果骨折,应及时用布巾、绷带等固定伤肢,视情况采用止痛药品。

3)伤员伤情严重时,应及时用待命的救护车辆送往道佐乡卫生院或邛崃人民医院;失血过多的伤员应在现场由医护人员进行输血措施。

4)摔伤人员在救护时须用木板担架抬送,严禁拖拉伤员。

?5.4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1)尽快让触电者脱离电源、关闭电源。

2)如心跳、呼吸停止,马上进行心脑复苏,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积压法进行抢救。

3)根据病情应用急救药品。

5.5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措施

1)立即止血,包扎伤口,立即送道佐乡卫生院。

2)如心跳、呼吸停止,可马上进行心脑复苏,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积压法进行抢救。

3)根据病情应用输血、输液等急救药品。

5.6其他应急处理措施

1)无论发生哪种形式的施工事故,参加应急小组的人员都需听从指挥和统一协调,指挥人员应保持头脑清醒,熟悉事故现场的环境和平面布置。

2)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各领导和各相关人员立即自觉迅速地赶到现场接受施救和抢险任务。

3)事故发生后应立即组织保卫人员进性安全警戒,以防无关人员窜入引发伤亡。

4)施工过程中,医疗人员、救护车辆及救护抢险人员要随时待命,不得擅自离岗。

6安全通道设置

?根据各井站的布置情况和安全通道的设置情况,在施工期间,设置各井站进站大门和逃生门为安全通道。

篇2:油气集输及油气容器动火安全防护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我国各油田开发建设了各类油气集输管网和油气处理站库,石化部门投建了大大小小的炼厂、油库及盛装油气的各类容器,燃油气设施正逐步进入百姓家庭。各类油气集输流程及其盛装容器在投入使用后,由于承受内部介质压力、化学或电化学腐蚀,或由于流程或容器的结构、材料及焊接工艺等方面的缺陷,使之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裂纹、穿孔等破坏,或因集输工艺流程和站库设施的改建、扩建以及外界其他客观原因造成的破坏等,都需要动用火焊、电焊等方法进行动火施工。而这些维修施工必须采取一定的安全技术防护措施。否则极易发生油气火灾或爆炸事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身伤亡。在油气集输流程和站库以及盛装油气容器的动火施工与维修改造过程中应采取以下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一、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动火或用火施工中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都是为了不形成燃烧或爆炸的条件,特别是爆炸的形成,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实施动火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可燃介质的浓度不在爆炸范围值内。同时,动火容器不得产生负压。

(一)根据防火机理和目前施工技术能力,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基本方法:

1、置换法:用水、水蒸汽、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将实施动火的管段或容器内的油气置换出来,经分析合格后才允许动火。其分析方法有可燃气体报警器、可燃气体分析仪或气相色谱分析仪等。

2、清洗法:用水或其它溶剂清洗动火容器,必要时还要清除沉淀物,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

3、隔离法:即对易燃易爆的介质进行隔离,其隔离方法有局部喷涂防火泡沫、干粉或使用物体隔离,如绝缘盲板、阀门、湿毛毡或其它不易燃物品覆盖物等。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尽量减少置换范围。

4、不停输油气管线在低压条件下使用开孔机开孔碰头连接。

?(二)注意事项:

?进行动火或明火施工作业,要注意以下事项:

1、需按照有关部门的管理规定履行动用火报告审批手续。

2、组织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和生产负责人员在统一指挥的条件下实施作业;由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倒换流程,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定的动火措施实施作业。

3、在实施动、用火施工作业前,工程技术人员要认真进行实地勘察,特别要注意分析工艺流程及影响区间的油气设施,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做到不擅自和随意扩大动火范围及延长动火时间,尽可能利用低级别的动火作业。

4、工作人员在动火作业中,要严格遵守油气站库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和防火规范,不准在站内和动、用火作业区域内吸烟和乱打火,电焊把线要绝缘良好,火焊工具要使用乙炔瓶,并与氧气瓶及火源、作业点保持安全距离。

5、移走或隔离动火区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并妥善处理场区落地油,做到动火现场5米内无易燃物和积水。

6、进行置换动火时,要注意根据油气中可燃物元素的含量成份来选择置换介质,对含硫磷高的油气,要用水、水蒸气置换,切忌用压风机进行空气扫吹置换,以防硫化物等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剧烈反应而自燃。

7、动火的油气容器、管线置换要合格。

8、在不能实施绝缘或隔离的情况下,要有良好的二次接地线,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

9、动火现场要配备符合一定条件和数量的消防设备和器材;站库内大容器动火时,要有消防人员和车辆配合;一般含油容器动火时要配用泡沫灭火器,含轻烃气体容器、管线动火时要配备干粉灭火器。

10、动火完工后,要认真检查施工现场,清除遗留火种,确认无误后方可撤离。

二、动火施工与维修安全措施

?(一)容器动火

?1、置换动火

在施焊动火前对容器进行严格的惰性介质置换,将原有的可燃物排出,使容器内的可燃物含量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条件,以保证施工操作的安全。使用置换动火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

(1)将容器与所有油气进出口管线上的阀门断开,加设必要的绝缘盲板法兰,使施焊容器与生产流程完全隔离;电脱水器要将电闸拉开,拔下保险,打开安全门,并挂上不准开启阀门和不准合闸的警告牌,关键部位要挂牌并派专人看管。

(2)将所有能打开的通风孔全部打开并进行通风,必要时进行强制通风。

(3)对沉积污油严重的油气容器,要人工清除沉积物,以防在动火过程中因油气浓度剧增而引起爆炸或燃烧。清罐时,应利用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或先蒸煮(进水后充蒸汽)一次等方法,降低罐内油蒸汽浓度(清除含硫原油罐的沉积物时,为了防止含硫物自燃,应不断用水润湿含硫物,含硫沉积物取出后,必须趁湿运走或埋入土中,切勿堆放在不通风地方,以防自燃)。经取样证明油蒸汽含量已低于最大允许浓度后,人方可进罐作业。作业时,要注意佩带安全劳动保护和防毒用品,并定时出罐休息和配备罐外值班监督人员。

(4)根据动火部位不同,为防止罐底部难以清理的沉积物被引燃,可在罐底部保留适当水位,既可熄灭飞溅火星又可缩小容器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空间和防止油品渗出挥发。容器顶部须留出与大气相通的孔口,以防器内压力回升。

(5)动火前要测定罐内上、中、下和动火部位可燃介质浓度,只有处于安全状态范围内方可动火,必要时在一定防范措施下可遥控点火试验。

(6)在罐内作业动火时,要有强机械通风措施,以保持罐内新鲜空气比例,预防混合性爆炸气体的产生。动火过程中,要间隔一定的时间监测气体成份,以防因温差和压力的变化及可燃气体的陆续散发,或由于焊接热量把底脚、焊缝或结构结合部的残油赶出来,蒸发形成可燃气体,因此要注意油气浓度的变化。对遗有残留油的容器动火,可先在器壁上喷涂一层消防泡沫形成隔离保护层,然后进行动火作业。

(7)在容器内使用气焊作业时,点燃和熄灭焊枪的操作均应在器外进行,防止过多的乙炔气体聚集于容器内。

(8)对动火工作区周围10米内要列为动火作业区。

2、常压不置换动火

在油气容器的抢修焊补中,有时采用常压不置换动火。施工中主要是严格控制含氧量,使可燃气体浓度大大超过爆炸上限,形不成爆炸混合物,并在正压条件下让可燃气体以稳定不变的速度从容器裂缝处扩散逸出,与周围空气形成一个燃烧系统,并点燃可燃气体。这种施工施焊条件差,需带火作业,必须要求“稳定”条件来保持这个扩散系统,才可以保证焊补工作的安全进行。为确保其安全性,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严格控制含氧量

带压动火施焊之前,必须对容器内的气体进行成份分析,以保证其含氧量不超过安全值而引爆。

(2)正压操作

动火前和整个焊补过程中(尤其是第一遍焊接),容器必须连续保持稳定的正压,这是常压不置换动火的关键。一旦出现负压,空气进入动火的容器,就难免发生爆炸。

(3)严格控制动火点周围可燃气体的含量

无论在室内外(或坑洞内)进行容器的带压不置换动火施工前,必须分析动火点周围滞留空间的可燃性气体含量,以小于爆炸下限的1/3~1/4为合格。

?(二)油管线动火

?油田的油管线动火比较多,人们对此比较熟悉,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人员首先了解地下蔽设工程或管线的埋深、分布及相连工艺流程,根据管线动火碰头连接方式确定动火管线带油或置换施工方案。目前常用置换方式有放空、气压顶油(蒸汽或吹风)和污水顶油等方法。

2、动火时,不管置换与否,一定要保持静压,不准中高压和负压动火。

3、站内管线动火,要关闭并用绝缘盲板和绝缘螺栓处理与之相连通的阀门,对不能绝缘处理而连通的容器要保持2/3高度以上的液位,并打好二次接地线,以防静电积聚放电引燃。

4、在油气不易扩散的油泵房、阀组间等部位进行检修动火时,除处理管内燃油外,必须清理场区附近油污及易燃物。采取通风措施,使现场可燃气体浓度处于安全值。

5、对不能停产或不易动火切割的输油管线进行流程改造时,可采用低压(一般P≤1mPa)下机械开孔连接的办法。

?(三)气管线动火

?天然气管线动火比较复杂,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施工中需谨慎。

1、不置换动火管线,要用阀门或隔离球隔断气源,并冷却球部管线,以防胀破,对不易放置隔离球的管线可在离动火点5—10米处开口进行临时高空排放,待碰完头后再封口,但要注意避免产生负压吸入空气。

2、置换动火管线,利用蒸汽或惰性气体吹扫置换后,在动火点先钻孔观察蒸汽是否充满,经测试合格后方可动火。

3、对与气管线相连通的容器(如分离器、气柜等),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护,将连通阀用盲板或绝缘胶皮夹≥1.5mm厚的钢板隔断管线与容器的连通,以防回火产生的冲击气流进入容器而酿成事故。

4、在动火过程中,严禁附近放空口放空;在坑洞或阀室内进行作业时,还应注意环境中气体成份检测,加强通风措施。

5、施工中,焊工施焊应先作“打火”试验,并且不要面对焊缝施焊,以防烧伤。

篇3:油气田防止处置硫化氢泄露措施

发生硫化氢泄露,必须采取应急措施予以及时处置。

1、在井架入口、井架上、钻台边上、循环系统等处设置风向标,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作业人员可向上风口疏散。

2、在钻台上下、震动筛、循环罐等气体易于积聚的场所,安装防暴排风扇以驱散工作场所弥漫的有害、可燃气体。含硫地区钻井队应配备便携式硫化氢检测仪。

3、在含硫地区钻井、生产班当班人员每人配一套空气呼吸器,另配一定数量的公用空气呼吸器,并做到人人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钻井队钻井技术人员负责防硫化氢安全教育,队长负责监督检查。

4、含硫地区钻井液的PH值要求控制在9.5以上。加强对钻井液中硫化氢浓度的测量,充分发挥除硫剂和除气器的功能,保持钻井液中硫化氢浓度含量在每立方米50毫克以下。

5、当有硫化氢含量超过每立方米20毫克的安全临界浓度时,工作人员应佩带空气呼吸器,不允许单独行动,派专人监护现场。

6、钻井队在现场条件不能实施井控作业而决定放喷时,放出天然气烧掉,防止天然气与空气混合比达到爆炸极限。放喷点火应派专人进行,点火人员应佩带空气呼吸器,在上风方向远程点火。

7、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应立即上报油气田主管部门;若发生井喷失控事故,24小时内上报集团或股份公司。

8、井喷发生后应有消防车、救护车、医护人员和技安人员在井场值班。

9、控制井喷后,应对井场各岗位和可能积聚硫化氢的地方进行浓度检测。待硫化氢浓度降至安全临界时,人员方能进入。

篇4:原油集输站打字员工作岗位职责

岗位目的:根据相关规章制度,完成相关资料打印工作,确保资料时效性、保密性。

工作职责:

1.负责行政文件、通知、演讲稿等资料的打印、装订工作。

2.做好文件备份,防止文件丢失,确保资料完整。

3.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及时销毁废弃文件材料。

4.做好打印、复印文件的登记。

5.负责电脑及相关打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工作要求:

1.根据材料缓急,科学安排打印次序,确保文件资料按时完成。

2.确保文件资料排版符合要求,无错别字。

3.定时维护保养打印设备,发生故障及时处理、上报。

4.合理利用纸张,杜绝浪费。

篇5:某油气集输安全规范

油气集输站场是存在易燃易爆介质的危险场所,同时又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线路等,如电器设备选择、使用不当,在站场中极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在对若干油田的油气集输站场的现场检查和有关规程进行比较,发现了油气集输站场的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带来火灾和爆炸等危险性伤害,所以要对油气集输站场的操作和设备进行安全规范。

油气集输,作为油田生产油气整体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整体操作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油气集输主要负责的任务有四个方面:(1)将开采出来的石油气、液混合物传输到处理站,将油气进行分离以及脱水,使原油达到国家要求标准;(2)将合格的原油通过管道输送到原油储存库进行储存;(3)将分离出来的天然气输送到再加工车间,进行进一步的脱水,脱酸,脱氢等处理;(4)分别把经过处理,可以使用的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给客户。由于油气集输涉及到整个油田的各户钻井,因此相较于其它环节,油气集输铺设范围广,注意部位多等技术,因此,油田油气集输环节的安全规范问题,可能会直接波及到整个油田的整体开发水平和能力。下面笔者对油气集输安全进行相关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在油田开发中,无论是新油田的开发建设,还是已开发油田的调整改造,油气集输必须适应油田生产全局的需要,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满足油田开发和开采的要求;

(2)要贯彻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

(3)要贯彻方便管理和安全运行的原则;

(4)要贯彻“少投入,多产出”,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则

输油站按所处位置分为首站、中间站和末站,中间站按其功能还可分为加热站(只能提供热能)、加压站(只能提供压能)及热泵站(既提供热能又提供压能)。每个站的安全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必须做出安全规范。

首站:是长输管线的起始站。主要任务是接收来油,经计量后,加压加热向下站输送。首站除设有输油机泵和加热装置外,还必须设置较大容积的储油罐,以满足计量及调节来油与输油间不平衡的需要。?

中间站:是长输管线沿途设置的输油站。其主要任务是对所输油品按工艺要求供给一定的能量,使油品继续流动。中间站设施比首站相对较少,特别是储油罐少,只有1~2个,起缓冲作用或事故处理。

末站:是长输管线的终点站。主要任务是接收输油管线所输的全部油品,经过计量后将油储存起来或直接把油品输给用油单位,或以其它运输方式转运给用户。由于来油不平衡及转运不平衡,末站需要设有较大容量的储油罐和相应的计量、化验及运转设施。

4.2?设计

4.2.1?新建、改建、扩建油气集输工程设计应按SYJ4和SY/T0010的规定执行。防火设计应按GB50183及国家、行业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

4.2.2?防雷装置设计应按GB50057的规定执行。

4.2.3?供、配电设备和线路设计应按GB50058的规定执行。

4.2.4?液化石油气厂房和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50m2的油气集输厂房内,应按规定安装强制排风和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

4.2.5?值班室观察窗应用不燃烧材料制作的密封固定窗。

4.2.6?油气处理间与值班室配电间所有连通通道(含地下管沟),均应用不燃烧材料封堵。

4.2.7?油气集输站设置围墙(栏)应根据所在地周围环境和规模大小确定。当设置围墙(栏)时,可采用粘土砖、铁丝网或其他不燃材料,围墙(栏)高度应不低于2.2m。围墙(栏)除应留通道外,不应有缺口。

4.2.8?化验室应有强制通风设施。

4.2.9?油气厂(站)的等级划分应按GB50183中3.0.3的规定执行。一级油气集输站(场)宜采用自动安全监控技术。

4.2.10?油气集输工程中有关职业卫生、技术安全和消防设施的设计内容,应经劳动部门或企业安全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交付施工。

油气站场的主要火灾原因

油气站场的火灾主要是由于各种明火源或静电火花,以及雷击等原因引起的。例如:

1.?油罐作业时,使用不防爆的灯具或其他明火照明,以及飞火引入罐内或油气集中场所;

2.?利用钢卷尺量油,铁器撞击等碰撞火花;

3.?进出油品方法或流速不当,或穿着化纤衣着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燃烧爆炸;

4.?遭受雷击,或库区内杂草或其他物品燃烧,引燃油品蒸汽或加热储罐;

5.?维修前清理不合格而动火检修

6.?油罐沉积含硫物质的自然性残留物等;

7.?油罐破裂泄露,或装卸差错;

8.?罐装过量或日光暴晒;

9.?油泵故障或输油管路破裂等等,造成泄露、逸散。

油气在分离、流动、喷射、过滤、搅拌、输送等过程中都有可能产生静电,所以要及时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在油气集输的过程中,产生静电的环节主要有:1.油气在管内流动时产生静电2.罐装油气时产生静电3.运输油品过程中产生静电4.其他原因产生的静电

在油气储运过程中,静电造成的危害事故主要表现为火灾和爆炸。每年的火灾和爆炸事故给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要杜绝这些事故的发生。通常静电放电引起的爆炸可分为以下几种:1.接地容器内部发生爆炸2.喷射含微粒的气体引起爆炸3.绝缘容器罐装油品时产生爆炸

防静电措施

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使石油和天然气顺利集输,必须防止静电的发生。在石油和天然气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安全规范来防止静电的产生:

1.?控制油品的流动速度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2.?改进油品罐装方式,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3.?防止操作人员带电。

4.?防止不同闪点的油品相混,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5.?消除火花的放电现象。

6.?防止爆炸性气体的形成。

结语

在油气集输过程中,要保证正常的集输生产必需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在保证防止静电放电的条件下,可以使油气集输过程中的静电隐患去除,使生产更加安全。

防静电和防雷设施:

1.?防静电

油库内容器、管道、装卸油设施等,均应作防静电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0欧姆。为了减少静电的产生,可采取控制油晶流速、添加抗静电过滤时给油品留有足够的消除静电时间等措施。

2.防雷击

为了保证油罐的安全,油罐需装设防雷装置。目前常见的避雷装置有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避雷线等。

油罐区的防火设计要求:

6.5.2油品储罐应分组布置并符合下列规定:

1.在同一罐组内,宜布置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储罐。

2.常压油品储罐不应与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凝结储罐同组布置。

3.沸溢性的油品储罐,不应与非沸溢性油品储罐同组布置。

4.地上立式油罐同高位罐、卧式罐不宜布置在同一罐组内。

6.5.4油罐组内的油罐总容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固定顶油罐组不应大于120000m3

2.浮顶油罐组不应大于600000m3

6.5.5油罐组内的油罐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单罐容量不小于1000m3是,不应多于12座

2.当单罐容量小于1000m3或者仅储存丙B类油品时,数量不限。

6.5.6地上油罐组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油罐不应超过两排,但单罐容量小于1000m3的储存丙B类油品的储罐不应超过4排。

2.立式油罐排与排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5m,卧式油罐的排与排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3m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