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气焊补焊油箱安全防范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用电气焊补焊油箱安全防范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6

在某修理店,一名电气焊工因违反操作规程,在焊补汽油箱时,突然”咚”的一声巨响,油箱爆炸,造成操作者本人的面部严重伤害。

油箱在使用过程中,常因车辆颠簸或锈蚀而裂损渗漏。除了在裂损小、受力不大之处,可用锡焊或黏结剂堵塞之外,一般要采用电气焊修补。但在焊接修补这种已装过石油产品的容器时,一定要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否则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油箱必须在彻底清洗之后才能进行焊补。石油产品渗透力很强,石油气体分子是很难清除的,在施焊时,火焰点燃油箱中残存的可燃混合气体就会引起爆炸。所以焊补前一定要清洗,常用的清洗方法有:

f1)放尽汽油,拆下油箱,往油箱内加注大半箱水,将锅炉的蒸汽用导管从加油口导入水中,让油箱的水沸腾1h左右,胶质和脏物浮于水面并被冲走,如此连续两次即可。

(21用热水清洗油箱,再用压缩空气吹干,以清除其内部的汽油蒸气,再将油箱放入含有10%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内浸洗。

浸洗后用清水冲洗其内部和外部,若发现其外部有锈蚀,应用钢丝刷刷净。

f31女口果不具备上述条件,亦可用清水冲洗油箱。方法是:将水管插入油箱口,打开放油螺塞和浮子口,用压力水连续冲洗5天左右,直至闻不到汽油味之后方可施焊。清洗好油箱之后,接着要检

查其密封性。方法是:将油箱的各孔口用橡胶塞堵死,浸入水中,将压力为117.6—147kPa的压缩空气从油箱管接头处输入油箱,冒气处即为泄漏部位。将该处油漆刮净,若漏洞不大可用锡焊,漏洞过大则应用“补丁”进行焊补。施用气焊时,应在油箱中注满冷水,以防爆炸。焊补后用挫刀挫平焊接处,再用高压空气检验油箱的密封性。

电气焊工的作业场地,必须保持干燥、清洁、通风和天然光照(或照明),面积不得小于4mz:墙壁和周围应无易燃易爆材料。进行焊接时应注意火灾危险,熔化金属的飞溅物和发热的电焊条头都有可能掉落到可燃材料上而引起燃烧。在机器上进行局部焊修时,应先将油箱拆走或隔离,以免火星引爆燃油发生事故。

为了防止触电危险,电气焊工在操作时要做好防护。穿戴好干燥清洁的工作服和绝缘鞋,还必须按规定戴好专用皮手套,配戴好有特殊护目玻璃的专用护板或面罩:在干燥地方工作的电焊机壳和焊件

都必须接地:对电焊设备修理时必须切断电源;电缆和焊钳手柄应绝缘良好,电缆要接牢,焊接设备的连接螺栓应拧紧;拆卸或修理电焊设备的一次线,应由专门电工进行,不得随意自行摆弄。

作为电气焊工,必须认清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熟悉安全防护知识,遵守操作规程,以确保安全生产。

篇2:洗脱苯工段终端蒸汽管路补焊方案安全措施

一、依据:

《10.11.15关于各项技术方案、临时性施工作业规范、安全措施的编制、审批及执行的规定》,洗脱苯工段终端放散蒸汽管路补焊

二、作业时间、地点:

2015年2月9日洗脱苯工段终端放散蒸汽管路补焊

三、有效期限、适用范围:

2015年2月9日14:00-18:00洗脱苯工段终端放散蒸汽管路补焊

四、人员分工安排、项目负责人、监护人,其他参加作业人员安排:

安全责任人:,负责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

现场施工负责人:,负责现场施工具体工作

工艺负责人:,负责工艺条件满足作业要求

作业维修专责:

维修成员:负责现场施工

五、施工内容、步骤及方法:

1、施工内容:洗脱苯工段终端放散蒸汽管路补焊

2、施工步骤:

2.1关闭洗苯塔终端放散蒸汽管路总阀门(已经关不严);

2.2关闭终端煤气水封蒸汽伴热阀门并在阀门下端拆口,打开伴热总阀门进行泄压;

2.3终端水封灭火蒸汽阀门下部法兰错口,进行蒸汽泄压;

2.4待漏点处蒸汽变小,监测介质合格后,进行补焊;

2.5补焊完毕后,先进行终端水封灭火蒸汽管路合口作业;

2.6终端水封灭火蒸汽管路合口作业完成后,关闭水封蒸汽伴热阀门,进行伴热管路合口作业。

六、作业环境及针对性的(安全、技术、工艺、管理及其他)措施:

安全:必须严格按照作业步骤逐项进行严格落实,保证作业及人员的安全;

工艺:焊接作业时用仪器检测可燃性气体否合格;

管理:每个作业人员必须认真听取作业步骤、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操作及作业。

七、质量技术要求:设备焊接牢靠,无泄漏现象。

八、方案贯彻

贯彻人:

被贯彻人:

洗脱苯工段终端水封蒸汽管路补焊

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施工作业;

2、要求作业人员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3、清理干净周围易燃易爆物品;

4、作业前用可燃性气体检测仪检测周围环境介质,合格后方可作业;

5、提前在现场向作业人员传达贯彻作业安全措施并签字后方可进行作业;

6、作业前必须专人落实各项施工步骤的到位情况,保证现场作业的安全;

7、作业现场备灭火器2具。

篇3:补焊化工设备防中毒措施

化工(包括化纤)生产使用的设备容器,如塔、罐、炉、釜、槽、箱、柜、管、料仓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由于介质的冲刷、腐蚀、磨损等原因,经常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维修或在紧急情况下进行抢修。化工生产特点决定了在这些设备容器内部,以及检修现场周围环境都存在着一些有毒化学品等危险因素。因此,焊补上述设备时,除了做好防火防爆措施外,还需要搞好预防中毒措施。否则,当进行焊接作业时,因防护措施不力,就会发生中毒事故。

一、中毒事故原因

(1)化工生产设备容器多以管道联通为一个系统,当焊接作业人员进入没有经过置换通风或隔绝的容器及管道内作业时,会造成中毒。

(2)清洗、置换的容器管道内是缺氧环境,焊工进入其内作业,会因缺氧而引起窒息。

(3)对经过脱脂、涂漆或存有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衬垫的设备管道进行焊割时,这些漆膜、衬垫及残存物在高温作用下蒸发或裂解,形成有毒气体和有毒蒸汽,人吸入后中毒。

(4)因检修现场工作场地狭小,检修不利因素较多,加之某些焊接工艺过程产生较多的窒息性气体,或因弧光作用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羰基镍、磷化氢、光气等,会由于通风不良,而发生中毒。

(5)对盛装或送有毒介质的容器管道采用带压不置换焊补时,从需焊补的裂缝中喷出的有毒气体或蒸汽,如果防护不当,容易造成中毒事故。

二、预防中毒措施

为了保证化工设备焊补作业安全顺利进行,预防发生中毒事故,作业前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审核批准焊接作业前根据工作的具体内容确定工作方案和安全措施,同时办理审批手续(如动火审批、入罐作业审批等)。为保证安全措施得到落实,审批负责人要到现场检查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2)安全隔绝进入设备容器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将作业场所与某些可能产生事故危险的因素严格隔离开。切断设备容器与物料、有毒气体等部分的联系,以防止作业人员在容器内工作时因阀门关闭不严或误操作而使有毒介质窜入设备容器内,造成中毒事故。

(3)置换通风化工设备容器内部往往残存部分物料。对于一些有毒、特别是剧毒物质,即使残留量很少,也可以致人于死亡,如氰化氢。所以,进入设备容器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先经过置换通风,并经取样分析合格后,再开始施焊。

置换一般是用置换介质将有毒物料驱净。

(4)安全分析设备容器经清洗置换,并在作业前30分钟内取样(有毒物质浓度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空气中氧含量保证为19%~22%)分析,合格后可以进行焊接作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工作的进行,又会有新的不安全因素出现。如设备容器内部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某些有毒物质往往会沉积或吸附在内壁上面,通过浸润、毛细管现象等作用而积蓄在里面。虽然置换通风,也只能去除外表面的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压力、温度的变化,沉积在壁隙内的有毒物质就会散发出来,特别是在动火的情况下,更加速了这种挥发。同时底部空间也容易形成缺氧环境,因此,安全分析工作并不仅是在进入容器前30分钟进行一次,还要视具体情况确定一次至数次。一般至少每隔2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人员迅速撤出。

安全分析的结果只有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才是符合客观现实的真实数据。超出这个时间规定,安全分析的结果便不能为正常安全作业提供可靠的依据。

(5)个人防护进入设备容器内实施焊接作业,尽管采取了一些安全措施,但仍会有一些不安全因素无法排除干净或难以预料,特别是有些抢修任务焊接时间紧,工作条件更差,因此,作业人员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是保护自身免遭危害的最后一道防线。

(6)专人监护焊接人员进入设备容器内作业,由于存在中毒、窒息等危险因素,加之联系不便,人员进出困难,一旦造成事故不易被人发现。因此,需要设专人在容器外进行监护,并坚守岗位,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同时,要配备必要的救护设施(装备),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救护措施。

(7)应急救援设备容器内,以及补焊输送有毒物料管道等焊接作业情况复杂,各种意外事故随时可能发生。所以要搞好应急救援措施,及时迅速准确地把受伤者从设备内或现场救出,并进行急救。否则,由于抢救措施不力,贻误抢救时间就会加大事故损失。

应急救援措施一般分为现场抢救方案的制订和具体实施方案及所必须的各种人员、物资器材等。

三、急性中毒事故现场处理原则

发生急性中毒事故,抢救必须及时、果断、正确实施救护方案。事故发现者(监护人),应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通知有关指挥负责人。及时与医疗卫生机构(救护站)取得联系,同时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参加现场抢救的人员必须听从指挥,抢救时如需进入有毒气体环境(设备容器内)或其污染区域,应首先做好自身防护,正确穿戴适宜、有效的防护器具,而后实施救护。

(2)搬运中毒患者时,应使患者侧卧或仰卧,保持头部低位。抬离现场后必须放在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通风处。患者意识丧失时,应除去口中的异物,呼吸停止时,应采取人工呼吸等措施。

(3)尽快查明毒物性质和中毒原因,便于医护人员正确制定救护方案,防止事故范围进一步扩大。

篇4:电气焊施工安全措施

1、开工前请安监部门派瓦斯检查员,在施工前检查施电气焊地点的瓦斯浓度,在符合规定的浓度下,方可允许施工,在施工期间,瓦检员连续检查瓦斯,在浓度超过0.5%时立即停止施工,施工人员必须服从瓦检员的命令。

2、施电气焊期间,每班要排瓦斯检查员至施工现场,随时检查瓦斯情况,有问题时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措施。

3、施工正常期间,为确保施工的连续性,施工单位未接到当班瓦斯检查员通知停止作业命令,均按正常情况进行施工。

4、施工期间,必须制定专人在场负责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按章操作。

5、井下施工时,机电科负责,在确保矿井供电系统安全生产的条件下,合理选择电源侧电器设备;其电源侧电器设备接线必须符合井下电器防爆要求。

6、施工前,应认真检查施焊用电器设备及设施是否完好,是否有漏电现象。如发现隐患,处理后方可使用。

7、电焊机应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设独立的开关进行控制,专人负责,并有防潮防水措施。

8、电焊机把线应保持绝缘性能完好,并有防潮防水措施,作业时,地线必须接在被焊件上。

9、施焊前清除施工地点的易燃物,并有水源、水桶、灭火器2台、铁锹等。

10、乙炔瓶与氧气瓶安全距离7m以上,并远离明火10m以上;乙炔瓶不得倒置,氧气瓶应有防护,以防损坏。氧气瓶严禁沾染油脂,乙炔瓶应有防火星溅落设施。

11、施工现场因工程施工需要,需存储一定数量的氧气、乙炔,两者应分类放置,规范管理,保持安全距离,并配备消防器材。

12、每当停止电气焊施工时,应及时切断电焊机电源或关闭氧气、乙炔总气阀,防止发生触电事故以及可燃气体泄露。

13、施焊工作完毕后,必须认真检查施焊地点及下方的物体,并对工作地点再次采取喷洒水处理,设专人检查,一小时后,确认没有引发火灾隐患后,方可撤离人员。

14、施焊人员应穿戴绝缘胶鞋及绝缘手套等劳保用品,以防触电。

15、施焊人员带火源入井时,必须持有带火证,所带火源不得丢失、乱放或转交他人。

16、施焊人员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施焊时,割炬不得指向人,以防烧伤。

17、拆接电焊机电源由专职电工负责,并严格执行井下电工作业有关规程。

18、施工前,认真贯彻本措施,并做到签字,施工过程中,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措施内容要求组织施工。

19、严格按以上措施组织施工。

篇5:主井口电气焊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前准备1、编写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后,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措施并签字。2、施工前准备好电焊机B*1-500型、电焊条、氧气、乙炔(带防震圈、安全帽)、电气焊用具、绝缘手套、安全带及常用工具。3、清理施工现场,各施工材料堆放明确,确保施工不存在安全隐患。4、电气焊工必须准备好证件,持证上岗。

二、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负责人在每次烧焊前组织所有参加人员认真学习本措施并签名,签字后方可参与施工。认真落实施工及安全注意事项,严格按措施施工。2、施工负责人要提前对使用的工具、电气焊用具、材料等要提前全面检查,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电气焊用具。3、施工前,必须在主井底设警戒线、拉警戒绳,悬挂“正在施工,请勿靠近”,防止坠物伤人。4、电、气焊用具操作前检查内容:(1)乙炔发生器(乙炔气瓶)、氧气瓶、胶管接头、阀门的紧固件应紧固牢靠,不准有松动、破烂和漏气。氧气及其附件、胶管、工具上禁止粘油。气瓶要有防震胶圈,带有安全帽。(2)氧气瓶、乙炔管有漏气、老化、龟裂等,不得使用。管内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杂物。(3)检查防护面具是否完整,玻璃和电焊手套是否完好。5、氧气、乙炔钢瓶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护圈、气嘴、保护帽必须保证完好。氧气、乙炔瓶在装车及运输过程中必须要专人搬运,专人看护,要分装分运,轻拿轻放;使用时必须采用防滑装置,用其他物件把钢瓶固定牢固,防止钢瓶下滑或歪倒伤人。6、旋开氧气瓶、乙炔瓶阀门不要太快,防止压力气流激增,造成瓶阀冲出等事故。减压器与瓶阀连接必须可靠,严禁漏气,避免发生爆炸事故。7、氧气瓶、乙炔瓶应放置牢固,乙炔瓶必须垂直放置,不得卧放,以防丙酮流出。乙炔瓶不能遭受剧烈的震动和撞击,以免瓶内的多孔性填料下沉形成空洞,影响乙炔的存储。8、气带、焊具连接后,必须对各连接部位进行气密检查,发现泄漏立即处理,焊割作业时气带必须妥善保管,防止受到碾压和其他外力冲击,焊具停止使用时必须放在安全位置,不许随意乱放。9、电焊机、把子线、地线、电焊把子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完好,严禁使用不合格的电焊用具。电焊机必须由专职电工进行接线,接线时必须停电,严格按电焊机说明书接线,并执行好停电、验电、放电三保险制度。10、施工前要准备好两只合格的灭火器、一只盛满水的水桶或水管引至现场。各种防灭火用具距离施工地点不得超过5m。11、施工负责人要提前检查施工现场,彻底清理施工范围内的杂物及浮煤等易燃物品,并在周围10m范围内洒水一次。12、电焊工应熟悉现场的工作,电焊技术熟练,工作时应戴好防护用品,并持证上岗,其他人员严禁操作施工,电焊把子严禁对准人和其它用品。不要把带电焊钳夹在腋下或将电缆绕挂在脖子上搬移被焊物件。改变焊机接头,检修焊机或转移工作地点时,必须停电,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13、气焊时,保护好气带,防止镏渣烧坏气带。气焊工必须戴好防护用品,持证上岗,操作过程中注意并防止回火,气焊把子严禁对准人和其它用品。施工中发生回火时,应先关氧气阀后关乙炔阀。乙炔管着火时,可采用弯折管的方法熄火。14、在使用气焊时,氧气瓶、乙炔瓶必须在施工地点上风侧。氧气瓶、乙炔瓶依次放在施工地点10米以外,且两瓶相距5米以上。15、氧气瓶、乙炔瓶及气带上严禁有油迹。不准用带油渍的手套搬运、操作电焊用具。16、安全负责人要认真负责,及时检查工作现场的不安全因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监督好措施执行情况。17、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安全带要系在安全可靠的地方,系紧系牢。解安全带时,防止解错。18、施工现场必须有一名区队干部盯班,同时安全负责人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施工安全。19、烧焊过程中,要确保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0、施工过程中,所有人员要听从施工负责人的统一指挥,任何人不得违章作业,违章指挥。21、烧焊中断或结束后,要安排专人清理现场,消灭残余火种,一小时后无问题,方可离开现场。22、电气焊施工完毕后,工作地点应该再次在施工地点10m范围内用水喷洒,并安排专人在工作地点留守检查一小时,发生异常情况立即处理,直到确认无问题后方可离开现场。23、其他未尽事项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和《工种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