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隧道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5

一、工程概况1.工程位置某部承建的某线路总体为北南走向。本合同段区内有隧道1座(广石隧道),为分离式长隧道,起迄桩号右线隧道采用分离式断面,左、右隧道平面设计线之间距离约为33m,左右线均在平曲线内。左线平曲线要素:交点JD1桩号K413+957.827,α=左33°22′31.8″,R=1400m,T=509.97m,L=995.517m。右线平曲线要素:交点JD1桩号K414+007.037,α=左33°16′51.4″,R=1400m,T=508.711m,L=993.207m。全隧道纵断面部分位于竖曲线内,右线变坡点桩号K414+150,高程H=351.745,i1=2.438%,i2=1.0%,R=16000m,T=275.075m,E=2.365m;左线变坡点桩号K414+150,高程H=351.745,i1=2.438%,i2=1.0%,R=16000m,T=275.075m,E=2.365m;2.地形地貌隧道区处于一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地区,山体连绵起伏,植被发育,基岩裸露,基岩全强风化层厚约10~15m。沿隧道轴线,洞身最高点高程约为485.2米左右,隧道入口标高约为351.0米左右,相对高差约为134米,隧道出口标高约为342米左右,相对高差为143米,隧道山体走向比较紊乱,大致呈南北向。微地貌发育,主要有山间冲洪积小盆地及山间冲沟,局部有地下水出露,隧道出洞口附近发育一小水沟,常年流水。隧道洞身山间冲沟发育,泉水出露,主要为山间洪水和地下水的排泄通道。隧道入口处为山间冲洪积盆地,地形呈阶梯状展开,微起伏,主要为水稻田和藕塘,地面标高变化范围为345.0~360.0米。隧道出口处地貌类型为高岗地地貌单元,左右幅均处于山坡脚下,地面标高变化为350~380米左右,宽约10~150米左右,左右幅为山体坡脚形成的高岗地,岗地呈长垅状,植被发育,地势陡峭,自然斜坡为40°左右。3.气象、地震本合同段路线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降水一般集中在4~6月份,多以暴雨形式集中降水,年降水量1124.6~2457.9mm;年平均气温15.5~24.2℃,七月平均气温24.6~30.4℃,一月平均气温4.6~7.6℃,极端最低气温-8.2~-10.9℃,极端最高气温39.8~41.8℃,无霜期224~335天。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江西部分),本工程建设区内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即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建议进行抗震设防设计。4.水文地质隧道区为低山剥蚀丘陵地貌,山间冲沟发育,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通道。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大气降水沿孔隙和基岩裂隙渗入,对地下水进行补给。区内基岩破碎带和裂隙带发育,为主要富水层,当隧道开挖到该含水层后,在水头压力的作用下,地下水沿基岩裂隙向隧道发生径流和排泄作用,对隧道进行充水。该区内地下水的排泄方式主要为淋雨状和小股涌流状,如果在雨季中施工,由于受大气降水的影响,隧道的涌水量会有所增大。而在裂隙不太发育的区域,地下水水量则相对较小,施工时的出水方式主要为点滴状或淋雨状等。5.不良地质根据工程地质调查,隧道区内在K415+200(左幅)发育有滑坡,K415+315(左幅)发育一滑坡,目前正处于活动期,无大的泥石流以及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但由于区内有小型破碎带发育,在这些破碎带中,岩体破碎,成洞性差,隧道稳定性较差,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易产生掉块等不良现象;又由于这些破碎带中,地下水丰富,当隧道开挖到这些地带时,可能会产生用水现象。6.技术标准及有关技术参数⑴设计行车速度:隧道几何线性与净空按100km/h设计。⑵隧道净空:①隧道净宽10.75m:0.75(检修道)+0.50(侧向宽度)+2×3.75(车道宽度)+1.0(侧向宽度)+1.0(检修道);②建筑界限净高5.0m,检修道净高2.5m,步道高0.4m。⑶洞内环境控制标准:①洞内一氧化碳允许浓度:正常运营时为250ppm;交通堵塞时为300ppm。②洞内烟尘允许浓度:0.0065m-1⑷照明标准:降一级,按80km/h设计,路面基本照明亮度为9.0cd/m2。⑸消防标准:隧道区属B类火灾,灭火级别为90B。⑹隧道单洞净空参数(100km/h,26.0米路基)。隧道单洞净空参数一览表面积(米2)(净空断面)周长(米)(净空断面)高度(米)(净空断面)宽度(米)(建筑界限)高宽比内腔轮廓总面积(米)(含仰拱)面积利用率(净空断面面积/内腔轮廓总面积)68.3132.357.3110.750.6882.880.824

?二.施工组织及主要施工方法隧道由有经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负责施工,根据洞内不同工序,隧道施工队分为:测量班、掘进班、锚喷班、衬砌班等工班,分别负责各工序的施工。本隧道是本合同段控制工期的主要工程,拟配备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主要机械设备有:电动风压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砼喷射机、水平钻机、钻孔(衬砌)台车等。详见拟投入本合同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表。隧道按新奥法施工,出碴采用无轨运输方式,自制简易钻爆台车配合7655型风动凿岩机钻孔,实施掘进(钻、爆)、出碴(装、运)、锚喷(拌、运、锚、喷)和衬砌(拌、运、灌、捣)等四条机械化作业线。本隧道主要为Ⅳ级围岩,地质条件较差,施工中以“弱爆破、少扰动、强支护、早封闭、适时衬砌”为原则,并根据围岩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工程质量。二.隧道施工安全措施1.隧道施工应作为安全标准工地建设的重点,认真编制工地安全实施标准,全面规划,合理安排,规范指挥行为、作业行为和现场生产设施,实施标准化管理。2.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要按照《规范》、《安规》和设计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条件,科学选定开挖、支护、衬砌方法和工艺,制定详细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中应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时补充完善,并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3.软弱围岩、不良地质、特殊地质或浅埋、偏压、滑坡地段隧峒,应组织技术论证,确定钻爆、掘进、支护方案。4.峒内通风管、高压风管、水管、照明线、输电线、运输道路、人行道路要统一规划,加强维修,做到布设整齐,状态良好。机械设备要固定存放位置,料具堆码整齐,专人负责保管。5.峒内施工应由值班领工员统一指挥,按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开挖、衬砌和运输作业,减少交插和相互干扰。6.爆破开挖应做出爆破设计,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必须严格控制周边眼间距、外插角和装药量等参数,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及超欠挖数量。7.爆破起爆后,应派专人进行检查,处理危石、悬石,并设人监护。确认安全后,其他人员方准进入作业面。做好峒内防尘,降低粉尘浓度。8.临时支护应以设计文件和规范为准,一般情况下最大距离不大于两茬炮的进尺距离。9.隔栅拱架和喷锚支护要严格按设计标准控制拱架排距和锚杆间距、锚杆长度、方向和砼喷射厚度,并认真填写《喷锚支护施工记录》备查。检查锚杆抗拔力,每300根锚杆抽样1组,每组不少于3根。10.改变临时支护类型、标准,必须经业主审批,设计、监理同意。严禁施工现场自行降低支护标准。11.及时调整开挖和衬砌进度,控制未衬砌段的长度。一般情况下不得大于80米。特殊地质不良地段衬砌作业面应紧跟开挖作业面。12.隧道各工序全面展开施工后,应尽早安排峒门施工。一般情况下,衬砌完成50米即应做好峒门端墙、翼墙。任何情况下,衬砌完成100米(单口)以上时,必须做好峒门。13.峒内通风系统应做出设计,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定期测试粉尘和有害气体浓度。通风设施制定维修使用制度,专人负责。通讯设备应优先安排,保证及时供应到位。14.成峒地段,供电线路必须正规架设。未成峒段必须采用低压照明、动力线电缆供电,并应固定位置架空敷设。15.爆破器材应建立严格的领用、退库制度,严禁库外存放,现场领工员应具体负责领用审批,掌握领用和退库数量。16.运输道路应设专人养护,汽车司机和联络员要建立可靠的信号联系,实行呼唤应答制度,严禁非司乘人员搭乘运输车辆;运输道路应保持路面平整,及时疏排积水。有条件时,应在人行道和运输道路之间设置隔离标志;峒外临时便道和卸碴线路要明确技术标准,保证安全需要。17.峒内、峒外都应设置宣传标语和警示标志,使作业人员随处可见,提高“三不伤害”的安全防范意识。18.专职安检人员每班都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尤其是要注意加强对围岩和临时支护状态的检查,不放过任何微小变化,并应逐级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提请领导采取措施,妥善处理。施工技术部门要认真做好临时支护变形的观察、量测,并认真做好记录和数据处理工作,据以修正支护参数,改进施工方法。19.隧道施工应制定防坍塌、涌水、瓦斯等抢险预案,配备必要的抢险机械、物资,明确组织和人员分工,出现问题迅速采取措施,减少影响和损失。20.合理安排作业人员的文化、物质生活,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工地医疗室要加强外科力量,配备必要的外科抢救药品和器材。交通不便的地区应设职工医院,应急处理伤病人员。三、隧道坍塌事故应急措施(1)立即组织其他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观察洞内坍塌、冒顶区域围岩,并设置明显标志,及时把事故情况向上级汇报。(2)检查洞内供电、送风、抽水管路,及时恢复向洞内供电送风和排水。(3)当发生人员埋于坍体下面或者被堵于洞内时,首先详细了解被困人员所在工作面或位置,尽可能向洞内供氧和流食。以最强力量、最快速度挖除坍塌土石救出被困人员。(4)抢险队员及时救出伤者,并立即送最近医院救治。(5)当发现坍塌、冒顶地段有继续发生坍塌和冒顶危险时,应对围岩采取临时支护措施,使围岩相对稳定后才进一步挖掘,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6)、如隧道有瓦斯,必须先排风,对瓦斯浓度进行检测,达到安全标准才能由抢险队员进洞进行营救,非救护人员不得在事故发生后进洞抢救。四、隧道涌水、突水事故应急措施(1)当隧道发生涌水时:所有人员撤离工作面,立即检查原有供电、照明、通风、排水系统毁坏情况,如有毁坏立即抢修,及时恢复向洞内供电、照明、通风和排水。(2)在恢复排水系统的同时,动用应急救援储备的大功能抽水机、大口径水管,进行强制排水。(3)当发现有人员被困于洞内时,应根据其所在位置与工作面,按照隧道断面计算确定洞内蓄水体积,增加抽排水设备,在最短时间抽干洞内积水,营救出被困人员。(4)被困人员营救出后,立即进行现场急救,随后送就近医院救治。八、作业人员健康监护

定期对隧道内微小气候及粉尘、噪声、有害气体等有害因素进行抽样调查。建议对长大隧道实施有效清扫,作业人员加强个人防护,同时做好健康监护工作,防患于未然。

篇2:隧道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极有可能发生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通过地质超前预报资料,对于大涌水、高水压地段遵循“以堵涌水为主,限量排放,综合治理”的原则。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使隧道周边断层破碎带岩体固结形成整体,以堵塞涌水、突泥通道。使围岩开挖后涌水只能以渗流或股流的形式出现,然后再对少量不便封堵的渗流采取插管或凿槽引排。初期支护采用格栅加强,间距0.5m。对隧底涌水、涌泥处理,采取隧底压浆或换填措施处理,并尽快施做仰拱。

一、防突水、突泥安全技术方案

(一)对隧道实行“长—中—短”多种地质预测手段相结合的联合预报体系,切实将地质超前预报工作纳入到隧道施工工序中,坚持“前方地质状况未探明,施工人员拒绝进洞施工”制度,确实将“安全第一”的宗旨落到实处。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在不良地质异常带100m前开始采用TSP法进行长距离预报,采用钻机(进口配*Y-2取芯钻机1台和QKZ100型潜孔钻机1台,出口配ZYG—150全液压钻机1台、*Y-2取芯钻机1台和QKZ100型潜孔钻机1台)水平超前钻孔(50~120m)探测,通过取岩芯,或观察钻进速度的变化以及钻孔涌水情况,预测打眼深度范围内的地质情况;同时辅之以地质雷达、HY303红外探测(30m)和超短距离(5m)钻探法相结合的中、短距离预报,以共同验证前方围岩地质及涌水储存状况。

对于水量不大地段则应坚持“防、截、排、堵”综合治理的原则。开挖前采用小管棚预注浆封堵、开挖后用锚管注浆封堵、衬砌时加强防排水措施来实现。封堵、开挖后用锚管注浆封堵、衬砌时加强防排水措施来实现。

(二)在通过地质超前预报确定了涌(突)水、突泥地段的准确位置及规模大小后,首先一定要留有不小于5m的安全岩体,再采用ZYG—150全液压钻机向工作面钻眼,当从钻眼或围岩裂隙往外喷水、喷泥时,说明有涌(突)水、突泥可能,应立即撤出其它工作人员,留探测人员进一步探明涌(突)水、突泥规模大小程度,视规模大小程度,采取以下处置预案:

1.对岩体完整、其结构性能可保证开挖安全,但局部出水且流量大于控制排水量时,仅对出水处实施局部注浆;同时当涌水不是长流水,可采取清除填充物,采用中空注浆锚杆按1×1m间距布置,加固四周围岩,注浆加固范围为3m;再用浆砌片石回填处理空洞、溶槽等洞穴。当涌水是长流水,则应先予以疏导引排,再注浆加固四周围岩,必要时可设置跌水井引排至隧道洞内排水沟。待妥善处理完成后再进行二次衬砌。

2.对可能产生涌(突)水、突泥地段,采用超前帷幕注浆方案,预注浆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3.0m,注浆孔开孔直径为110㎜,终孔直径为91㎜;每循环注浆长度27m,开挖24m,保留3m止浆岩盘,砼止浆墙采用平底型,厚1.0m,止浆墙内埋设热扎无缝钢管,壁厚5㎜。钻孔和注浆顺序由外向内,同一圈间隔施工。该段采用分段后退式注浆,分段注浆长度15~20m。第一循环注浆完成后,采用短台阶(台阶长度5~10m),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每次开挖长度控制在1.5m左右,随挖随护,支撑按1.0~1.2m间距布置I14工字钢,并及时喷射C25钢纤维砼予以封闭成环,稳步向前推进。开挖后全断面采用L=2.5m中空注浆锚杆进行径向注浆,固结范围为开挖轮廓外3m;视地下水渗流情况可选取局部注浆或补注浆进行堵水。

3.其它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断层破碎带等物探异常区、预测地下水压力<3.0Mpa并≥2.0Mpa时,极可能产生较严重涌(突)水、突泥地段,施工中采用超前长大管棚进行帷幕注浆固结围岩,固结范围为开挖轮廓外5m,每循环注浆长度27m,开挖22m,保留5m止浆岩盘,砼止浆墙采用平底型,厚1.5m。其它同上。

4.其它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断层破碎带等物探异常区、预测地下水压力≥3.0Mpa时,极可能产生严重涌(突)水、突泥,尤其F1断层是涌(突)水、突泥的危险地段。施工中采用超前长大管棚全断面进行帷幕注浆固结围岩,固结范围为开挖轮廓外8m,每循环注浆长度30m,开挖22m,保留8m止浆岩盘,砼止浆墙采用平底型,厚2.0m,该段采用分段前进式注浆,分段注浆长度5~10m。第一循环注浆完成后,采用微台阶(台阶长度3~5m),预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每次开挖长度控制在0.6m左右,随挖随护,支撑按0.5m间距布置I14工字钢,并及时喷射C25钢纤维砼予以封闭成环,稳步向前推进。开挖后全断面采用L=3.5m中空注浆锚杆进行径向注浆,固结范围为开挖轮廓外5m;径向注浆后视地下水渗流情况可采取局部注浆和补注浆进行堵水。

5.加强围岩量测。它不仅可以为决策提供围岩是否稳定以及支护、衬砌是否可靠的信息,也可以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施做时间,而且还可以为调整围岩级别、修改支护系统和变更施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根据量测结果及时反馈信息,以修正支护参数、调整施工方法。对高桥坝隧道和龙麟宫隧道进、出口分别设立3人监控量测小组。

6.因地质超前预报不准或不可抗拒的因素,现场有迹象表明灾害事故快要发生而且情况严重时应立即疏散人员;现场有明显灾害事故迹象但情况不是很危险时,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险,以临时支撑加固和钻孔释放水压为主,在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力争不出现塌方。

二、隧道防范坍塌冒顶安全技术方案

(一)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加强超前地质钻探,做好地质预测预报。严禁盲目蛮干,衬砌应紧跟开挖面,洞口应配备足够的抢险材料,防止隧道出现坍方。同时加强洞口地段的地表监控量测。

(二)隧道开挖后,围岩量测数据有突变或喷混凝土表面开裂、地表出现裂缝时,应视为危险警告信号,必须立即通知施工人员撤离现场,待加固处理稳妥后再行施工。

(三)洞口段施工按照设计文件做好防护加固和排水设施,设立地表观测点,派专人不间断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加强洞内拱顶下沉的监控量测,发现位移等不良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施工中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勤量测、早衬砌”的原则。及早施作洞门及洞口防护工程。

(四)当地质条件突然变差出现塌方或冒顶时,采取以下处置预案

1.若有人遇难时,首先抢救遇难者。根据洞内塌方或冒顶规模大小,判断遇难者是否伤亡或被堵在洞内,然后采取不同的办法迅速抢救遇难者。

2.若无人遇难时,首先对塌方或冒顶附近已开挖初期支护地段约8~15m范围进行再次喷锚加固,必要时架设格栅钢架,间距0.8~1.2m;然后喷射砼封闭掌子面,喷射厚度0.2~0.5m,需要时设置平底型止浆墙1.0m。

3.改变施工方法:全断面法开挖改变为短台阶、短循环,预留核心土法人工开挖,每次循环进尺控制在1.2m以内,随挖随护,逐步向前掘进。

4.加强初期支护:增加喷射砼厚度至25㎝,并掺入50kg/m3的钢纤维;适当加密格栅钢架或采用I14工字钢钢架支撑,间距调整为0.5m;采用中空注浆锚杆或小导管按1×1m的间距对洞身全范围进行径向注浆加固。

5.加强围岩量测,根据量测结果及时反馈信息,以调整施工方法、开挖断面及支护参数。若围岩收敛过大,可提前施做仰拱和二次衬砌,以控制围岩收敛,此时需加大预留沉落量。同时根据量测结果,及时绘制量测曲线图,若量测曲线趋于平稳,方可进行二次模筑衬砌。

三、富水地段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隧道的富水断层带,由于围岩软弱破碎,稳定性差,加之水的影响,采用一般的方法,施工极其困难,作业不安全,掘进速度慢,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施工中,根据设计采用中空注浆锚杆进行预注浆加固地层止水或深孔超前预注浆全封闭固结止水(备选方案)。

(一)中空注浆锚杆预注浆加固地层止水。按设计或边墙设φ5cm软管透水管盲沟,间距10m布置一环,并在隧道喷混凝土与模筑衬砌之间设复合防水板,施工缝设橡胶止水条。其它围岩地段及特殊附属洞室、设置悬挂风机等地段在初期支护与二次开挖衬砌之间设复合防水板,边墙设φ5cm软式透水管盲沟,间距10m布置一环,施工缝设橡胶止水条。喷混凝土中掺加BR防水剂。

(二)深孔超前预注浆全封闭固结止水。为了防止开挖面涌水,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含底部)按轴向辐射状布孔,同时在开挖面中心也布孔注浆,注入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对钻孔过程中未涌水的,一钻到底,全孔一次压入注浆;在钻孔过程中如发现有水,即停止钻孔,采取注一段钻一段的前进式注浆,直至达到设计段长位置。在水压、水量较大的情况下,可采用分层泄水减压、分层注浆方式,即下层管注浆,中层管放水;中层管注浆,上层管放水。这样逐层抬水把水排挤到拱顶以上规定的止水固结圈以外。

四、施工通风方案

(一)隧道施工通风环境卫生标准

(1)粉尘浓度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的决定》中规定:含游离二氧化硅大于10%时,不得超过2mg/m3;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下时,不得超过4mg/m3。

(2)一氧化碳(CO)浓度

我国矿山安全规程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空气中一氧化碳(CO)浓度不得超过0.0024%(按体积计算,即24PPM),按重量计算不得超过30mg/m3。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工作面时,可为100mg/m3,但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3)氮氧化物(换算成NO2)浓度

我国矿山安全规程及《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氮氧化合物不得超过0.00025%,质量浓度不超过5mg/m3。

(4)洞内空气成份(按体积计)

我国矿山安全规程及《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凡有人工作的地点,氧气(O2)的含量不低于20%,二氧化碳(CO2)的含量不得大于0.5%。

(5)洞内温度

隧道内最适宜施工人员作业的温度15~20℃,开挖工作面的温度不宜超过30℃。

(6)洞内风量要求

洞内施工作业每人每分钟供应新鲜空气不应少于3m3,柴油设备每千瓦/分钟需要新鲜空气不小于3m3。

(7)噪声标准

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为:若工作时间为8小时,噪声不超过85分贝;若噪声超过88分贝,工作时间只能在4小时内,听力才能得到保护。

(8)洞内风速要求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全断面开挖时洞内风速不小于0.15m/s,坑道内不应小于0.25m/s,但均不应大于6m/s。

(二)通风管使用

通风管建议全部使用国产新型DSR系列涤纶/PVC复合高强度软管,该成果1999年5月铁道部组织技术鉴定,综合技术性能居国内领先水平。

篇3:隧道施工安全监理专项措施

JLA9驻地办管辖范围内隧道进出口围岩稳定性差。施工安全隐患大,必须严格按照批复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1、隧道施工前做好各种安全准备工作,建立健全隧道施工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参与隧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学习,对各分项工程进行技术交底,使所有参建人员明确施工安全的责任,现场监理应检查承包人安全制度落实情况,不到位的及时通知要求整改,要求施工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安全措施,并有应急救援预案;

2、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须专业队伍进行实施,现场监控量测应在隧道施工作业环节中进行,各方应紧密配合,既为测量作业创造条件,又避免因抢工程进度而忽视量测工作;

3、各预埋测点应牢固可靠,并设置专用标示牌,标明测点的名称、部位、编号、埋设日期等;要加强教育,提高所有进洞人员的保护意识,对测点进行妥善保护,不得任意撤换和遭到破坏;施工过程中应做好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保证性能良好;测量人员进洞应满足隧道洞内作业施工要求。监理人员随时跟踪量测结果,分析隧道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9、进洞前应尽早完成洞口排水体系;根据水文、地质、地形、地貌设置洞顶截水沟及洞口其他排水;在设置临时排水措施时,应做到永临结合,初步形成畅通的排水系统;

5、洞口土石方开挖必须自上而下分级进行,并及时做好临时防护;

6、开挖中应严格规范要求进行沉降观测,随时监测,检查边坡和仰坡稳定情况;如有滑动、开裂等现象,应适当放缓坡度,保证边(仰)坡稳定和施工安全;

7、偏压洞口施工应做好支挡,反压回填等工作,再开挖;开挖方法应结合偏压地形情况选定,不得因人为因素加剧偏压。现场监理人员应严格控制施工程序,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

8、隧道洞身开挖施工安全监理专项措施:

(1)施工单位隧道技术负责人及现场监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围岩及地下水等的变化情况。当施工方法或支护结构不适应于实际围岩状态时,必须采取应急措施,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及时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或支护结构,确保施工安全;

(2)现场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施工单位洞内作业的工序衔接,工序分明,各作业工序无相互干扰,通道畅通。隧道开挖作业应合理安排支护等其他工序的顺序。软弱围岩施工必须先护后挖,初期支护紧跟掌子面,铺底作业应及时跟进,保证道路情况良好;

(3)钻眼:钻眼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及现场监理人员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拱顶及拱腰是否牢固有无松动的岩石,弄清楚地质特征,如有松动岩石应及时支护或清除,检查灯光照明是否良好,检查加固操作平台,确保钻眼作业平台不变形不垮塌;

(9)凿岩机钻眼时,必须采取湿式凿岩机或带有捕尘器的凿岩机,使用支架的风钻钻眼时应将支架安置稳妥;

(5)大型钻孔台车进场经过的路段和临时台架,要认真检查安全界限,并派专人指挥,就位后不得倾斜;

(6)当照明不足、工作面岩石破碎尚未支护、发现流沙、流泥未经妥善处理、可能有大量溶洞及高压水涌出的地段等情况出现时严禁爆破;

(7)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且不得少于15min,并经过以下各项检查和妥善处理后,其他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工作面:一是检查有无瞎炮及可疑现象;二

是检查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三是检查拱顶、拱腰有无松动石块;四是检查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

(8)爆破时应设警戒线,有专职安全员检查清场情况,严禁装药打眼同时进行,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撤至安全地点;爆破器材的加工应在运离洞口50m外的加工房中进行;

(9)隧道双向开挖接近30m贯通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进行统一指挥,并采取浅眼低药量,控制爆破,相互规定爆破时间,当两开挖面间的距离剩下15m时改为单向开挖,并将两端人员机具撤走,在安全距离处设立警告标志,直到贯通为止;

(12)装渣与运输车辆不得人料混装,洞内运输车辆必须限速行驶,倒车与转向必须开灯、鸣笛;洞口、平交道口和狭窄的施工场地应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宜安排人员指挥交通;进入隧道的机械车辆,必须选用有净化装置的柴油机;通风状况良好时,方可采用汽油机械车辆;

(13)现场监理应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通风与防尘工作,采取通风、洒水等防尘措施,施工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搞好个人防护,并定期测试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浓度;

(19)掘进200m以上,隧道施工必须实施管道通风。风机功率应满足规定要求,应使用大直径风筒压入或通风。在凿岩和装渣工作面应做好防尘工作,通风管道出口与掌子面的距离不得大于20m,并做好爆破时风管的保护工作。长大隧道放炮后须进行喷雾和洒水,出渣前用水淋透渣堆;

(15)成洞段6-8m设一个固定灯,电线敷设应整齐,照明和动力线路安装在同一侧时,必须分层架设,10V以下的电线离地面距离不应小于2m,900V时应大于2.5m,6-10KV时不应小于3.5m;

9、隧道初期支护施工安全监理专项措施:

(1)初期支护施工前施工技术人员及现场监理应不间断地观察地形、地貌的变化以及地质和地下水的变化情况,通过监控量测分析、预防突然事故的发生并做好详细施工记录,应认真检查和处理作业区段的危石,施工机具应布置在安全地带;

(2)施工技术人员及现场监理应经常检查初期支护情况,应要求施工人员在软岩施工初期支护必须紧跟开挖工作面,应先喷后锚;

(3)喷射混凝土施工用的工作台架应牢固可靠,并应设置安全栏杆。

(9)向锚杆孔注浆时,注浆罐内保持一定数量的砂浆,以防罐体放空,砂浆喷出伤人。处理管路堵塞前,应消除罐内压力;

(5)注浆时,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正在施工的作业区。施工中,喷头和注浆前方严禁站人,喷射混凝土作业人员,应采用个体防尘用具。

10、仰拱与铺底施工安全监理专项措施;

(1)地质破碎带及软弱地段的隧道仰拱开挖必须严格按照批复方案进行施工,应跳格进行开挖,一次开挖范围不应过大,确保施工安全。

(2)隧道设有仰拱时应及时安排施工,应使支护结构早闭合,改善受力状况,保障安全;

(3)仰拱及填充施工期间要保证洞内高压风、水管、排水管、供电线路、通风管及洞内交通畅通并设置明显标志。

11、二衬施工安全监理专项措施

(1)洞外衬砌台车的拼装严格按照有关起重和构件吊装及组装顺序要求进行施工,防止坠物伤人;

(2)衬砌台车下的净空确保运输车辆正常通行,并悬挂明显的缓行标志;

(3)衬砌台车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专人操作。台车作业地段进行吊装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护,统一指挥,并设标志,禁止通行。

篇4:隧道内沥青路面施工:专项安全技术交底

一、施工特点与难点

随着沥青路面施工进度的不断推进,我部即将步入隧道内沥青路面施工阶段。根据以往隧道内沥青路面施工经验,我部总结隧道内沥青路面施工存在以下特点与难点。

(一)、安全方面:

1、隧道内通风不畅,加之沥青混合料高温、冒烟、有毒的特点,要做好通风、防高温、防毒、驱散浓烟工作;

2、隧道内无自然光线,且粘层及沥青混合料吸光严重,要做好照明及反光警示工作;

3、隧道内无无线通讯信号或信号极弱,要做好隧道内与外界的联络工作;

4、隧道内空间较小且相对封闭,机械作业噪音大,要做好相应防噪保护工作;

5、隧道内施工处理安全事故比常规情况难度大,效率低,要建立应急预案。

(二)、质量方面:

1、隧道内作业空间狭小,施工机械需重新调整;

2、隧道内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为刚性路面,在中面层施工时,要调整摊铺碾压方案以保证面层的压实度、厚度和平整度。

二、安全技术措施

针对以上隧道内沥青路面施工特点与难点,我部制定以下措施和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一)、安全措施

1、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细化分工,责任到人。

总指挥:孙国一

副总指挥:郑育林?冯宝泰

组员:张?磊?刘柱华

江小鹏?郝俊友

邵兴荣张俭成

1.1总指挥全面负责整个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部署,资源调度工作;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对具体事务进行细化分工组织。

1.2生产组织小组:由张磊负责,主要工作:制定生产计划,协调施工生产各环节,对施工人员进行细化分工,负责安全生产设备和防护用品的正常运转和使用。

1.3通讯联络小组:由江小鹏负责,主要工作:制定通讯联络方案,对各联络员进行细化分工,负责隧道内各作业区及隧道内与外部的通信畅通工作。

1.4交通管制小组:由张俭成负责,主要工作:制定交通管制方案,对管制小组人员进行细化分工,负责隧道进出口及隧道内的交通协调工作。

1.5隧道内紧急救援小组:由邵兴荣负责,主要工作:制定隧道内紧急救援方案,对救援人员进行细化分工,负责隧道内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及配合外部救援小组进行救援工作。

1.6外部救援小组:由刘柱华负责,主要工作:制定外部救援方案,对救援人员进行细化分工,负责外部救援协调工作及配合隧道内救援小组的救援工作。

1.7进行常规求救电话公示,并责任所有人员将以下号码存入手机中。医疗急救中心:120

消防救援中心:119

地方公安部门:110

秀山县安监局:023-

2、配备安全生产设备和安全防护用品

?2.1安装排风机。根据隧道长短、横纵曲线线形及自然通风条件确定排风机数量、功率及安装位置。一般情况,每800米设置一台功率为2000kw的排风机。以促进隧道内的空气流通效率,及时散热、驱烟,提高空气质量。

2.2配备2台30kw的本田原装进口防风型灯车,在摊铺、碾压区域各放置一台,以提高隧道内施工的照明条件。同时所有作业人员都统一穿着反光背心、所有机械设备都贴反光标志以示警戒。

2.3给各作业队队长及施工主要负责人配备对讲机,以克服隧道内无无线通讯信号问题,加强各作业区联系。

2.4所有作业人员配备防毒口罩、护目镜、耳塞、抗高温鞋,以达到防毒、防高温、防噪音、保护眼睛的目的。

3、加强施工组织协调

?3.1成立生产组织小组,制定施工组织方案,细化分工,责任到人。

组长:张磊

组员:邵兴荣张俭成?从健

3.1.1张磊负责生产总调度,主要包括前台与拌和后场的联系及前台各作业点之间的调度.

3.1.2张俭成负责交通管制,主要包括隧道作业区的交通封闭及混合料运输车进入隧道后的现场指挥。

3.1.3邵兴荣负责摊铺作业,主要是摊铺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作业区人员的协调。

3.1.4从健负责碾压作业,主要是碾压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作业区人员的协调。

3.2实行分批轮班制。考虑施工人员在隧道内作业环境下的生理承受能力和保证轮班过程中各作业点的有序衔接,实行每2个小时进行分批交叉轮班。

(二)技术措施

1、作业面准备:隧道内沥青面层施工前,对混凝土铺装层有一系列的处治工作,包括灌缝处理、喷砂打磨、混凝土防水、PCR粘层油、玻纤格栅裂缝处治等,合理安排各工序,确保中面层施工时作业面成品质量。

2、放样:平面位置与隧道内原有铺装层对应,厚度及标高控制根据隧道内铺装层平整度情况而定。平整度较好(最大间隙≤3mm)时,采用无接触式平衡梁控制,反之,通过拉钢丝控制。

3、拌和:考虑隧道内沥青面层宽度(8~8.4米),采用一台摊铺机铺筑,且为保证摊铺面夯实效果和平整度,摊铺速度控制在2.5m/min以内,从而算得中面层施工时拌和站产量控制在180吨/小时,上面层施工时拌和站产量控制在130吨/小时。

4、运输:严禁运输车超载运行,采用倒车方式进入隧道作业面,已减少对已铺筑玻纤格栅的破坏。

5、摊铺:采用一台摊铺机摊铺,拼装宽度以小于摊铺面20cm为宜。摊铺速度控制在2.5m/min以内,振捣5级,夯锤6级,以提高摊铺面夯实效果和平整度。(一般路段振捣4级,夯锤5级)

6、碾压:隧道内碾压方案为:

初压:紧跟摊铺机,用两台双钢轮压路机并排平行碾压,前静后静1遍,速度为1-1.5km/h,强振1遍,速度为1.5-2km/h。

复压:紧跟初压,考虑胶轮压路机和隧道路面的宽度,用两台*P301轮胎压路机前后交叉碾压4遍。速度为2-3km/h。

终压:紧跟复压,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以消除轮迹。速度为2.5-3.5km/h。

7、成品保护:考虑隧道内沥青路面降温较慢,做好交通封闭工作,待自然冷却至50℃以下方可开放交通。

篇5:某某隧道施工专项:安全技术交底

一、管理总则: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安全生产方针,树立起人的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提高安全生产认识。

2、以“安全标准工地”建设为载体,促进安全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抓好组织领导,创建安全标准工地。

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到下形成责任管理网络,履行各自安全生产职责。

4、把安全奖惩制度及过错责任赔偿制度更深入的开展下去,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失其职负其责,杜绝违章违纪现象发生。

5、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品和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严禁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脚工作。

6、施工现场存放的设备、材料,应做到场地安全可靠、存放整齐、通道完整,必要时设专人守护。

二、安全措施:

㈠隧道开挖:

1、钻眼人员到达工作面时,要首先检查工作面的安全状态,支护、顶板及两帮是否牢固,松动岩石及时清除。

2、各种装碴、运输机械设备的防护设施齐全,围栏、脚手板铺设符合安全规定。

3、风钻开挖遵守下列规定:

①风水管联接牢固;

②不论残眼中有无药管,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

③严禁打干风钻及在工作面拆卸风钻,使用电钻打眼时遵照电器使用规定操作。

㈡、爆破作业:

1、爆破作业必须统一指挥,统一信号,划定安全警戒区,明确安全警戒人员,在装药、联线开始前,无关人员一律退出作业区。在开始点燃前,除炮工外,其他人员一律撤至安全地点隐蔽。其安全距离为:

①独头的洞内不小于200米。

②相邻的平行洞间不小于50米。

③相邻的横通道或横洞间不小于50米。

④坑道爆破导火索长度最短不短于2.5米,随隧洞的延伸增加点引长度,最长不大于4米。

2、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恢复照明、找顶后才准进入工作面,其间隔时间不少于15分钟。视其通风情况,可延长进入时间。并经过下列检查妥善处理后,其他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

①爆破后,须经炮工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其他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

②如有瞎炮,必须由原爆破工按爆规处理。

③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岩爆、落石及支护变形现象。

④有无残余炸药和雷管。

3、爆破物品的管理、加工、运输、使用,必须遵照爆破物品的相关规定严格遵照执行。

(三)、装碴运输:

1、装碴机装碴,遵照公司安全制度汇编装碴司机作业标准执行。?

2、各种运输车辆不得人料混装。运送人员的车辆必须安装防护栏杆,其高度不得低于一米。出车前必须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尤其是检查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确保行车安全。

3.搭乘人员待车辆停稳后方可上下车,严禁边走边上下车,搭乘人员头手不得超出车辆边沿,不得与车辆抢道。严禁爬车、追车或强行搭车。违者造成事故,承担事故责任和经济损失赔偿。

4.运送火工品的车辆除搭乘押运人员外,严禁搭乘其他人员或装载其他物品,车上人员严禁烟火。

5.车辆均不得超载、超宽、超高运输。装运大体积或超长物料时,设专人指挥、护送,专车运输,并设置超界限信号。

6.车辆卸碴时,应选好地形,并检视上空和周围有无电线、障碍物及行人,必要时安排专人指挥,卸碴完后车厢及时复原,严禁边走边复原。向坑洼地卸碴时,必须和坑边缘保持适当距离,防止边坡坍塌。

7.车辆通过作业平台或施工地段时,必须减速、鸣号提醒施工人员注意,确认安全时方可缓慢通过。

(四)、支护:

1、用锤敲击锚杆时,必须戴防滑手套。其锚杆角度、数量、注锚质量按设计要求施工。

2、喷锚工必须接受技术培训、安全教育,劳动保护用品要备齐,使用机械性能必须掌握。

3、对所用机械及操作平台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4、喷射嘴前方不得站人,喷射作业面5m左右不得有人员经过。

5、喷射手必须戴防护口罩、穿防护服,2m以上高出喷射,按高出作业规定办理。

6、压缩空气胶管、水管必须连接可靠,电缆绝缘良好,不得有漏风、漏水、漏电现象发生。

7、喷射中有堵管或停料、停风、停电时,应立即将喷头朝向地面。

8、锚杆锚注人员,选好自身的安全位置,锚注需用工具、材料要备齐。

9、锚固剂浸泡时间符合规定,推锚杆时用力适当,当阻力增大时,用铁锤击打锚杆,要清除手上油污,防止锤把脱手伤人。

10、在喷射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度”。

11、软弱围岩地段施工,采用“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先护顶”等小循环的施工方法,如发现有坍塌迹象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将全部人员撤离危险地段。

12.洞口边坡施工,安排专人防护,首先做好洞顶排水沟,防止因水流倒灌而发生坍塌

13、岩爆治理方案,根据岩爆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总体方案为:找、锚、挂网、喷射混凝土防护等手段,防止岩爆伤害事故发生。

14、各作业面找顶工,要认真履行找顶职责,防止落石伤害事故发生。

(五)、机电设备

1、机械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机械操作规程,按章作业,防止机械伤害事故发生。

2、非专职电气值班人员,不得操作电气设备,值班操作人员按规定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靴。

3、手持式电气设备,必须绝缘良好,电气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用品,并设专人监护使用电闸。

4、洞内使用电缆必须上墙挂设,台架、临时脚手架上一律使用36V低压照明。

5、低压电气设备,需加装漏电保护器,无漏电保护器不准使用。电闸必须加锁,专职人员保管。

(六)、高处作业:

1、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严禁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等患者以及其他不适应高处作业者从事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面的材料应该堆放平稳,工具应随时放入工具袋内,传递物要安全可靠,严禁抛掷。

3、夜间进行高处作业,必须有照明设备,楼梯空洞处应设有明显标志。

4、在高度为2m及以上的高处作业时,必须设置牢固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操作人员使用的安全带或安全绳长度不宜超过2m。

5、进行高处作业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符合要求的脚手架、脚手板、梯子、跳板、安全带等,临空处应设栏杆或安全网等设施。

6、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带安全带,穿防滑鞋,严禁穿硬底、带钉和宜滑的鞋。

7、高处作业使用的各种机电设备等设施,应该按规定办理,并应指定专人维修和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8、高处交叉作业时,必须在上下两层中间设密铺棚板或其他隔离设施。

?(七)、二次衬砌:

防水板挂设:

1、严格按照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执行。

2、作业平台的防护栏杆高度不得低于1.05m,间距符合规定。

模板台车:

1、台车下的净空,应保证运输车辆能顺利通行,并悬挂明显的提示标志。

2、拆除混凝土输送管道,必须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

3、使用衬砌模板台车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a、台车上不得堆放料具。

b、工作台上应满铺木板;

c、混凝土两端挡头板应安装牢固。

(八)、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现场所属装载机、挖掘机、翻斗汽车、搅拌机、空压机等机械,必须由专人持证上岗操作,做到勤检查、勤维修、勤保养,时刻保持机械运行状态良好;严禁无证及非专职操作人员接触操作机械。

2.如在施工现场发现非施工人员,应及时将其劝离。

***项目部*分部

****年**月**日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