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瓦斯抽放管静电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防治瓦斯抽放管静电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5

煤矿井下瓦斯抽放管材质必须具备防静电功能,管路内壁表面电阻≤1.0×106Ω,管路外壁表面电阻≤1.0×106Ω。2、巷道内必须安装有喷雾滴水装置,以便增加管路周围环境的空气湿度(管路周围环境湿度≥70%、管路表面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可以有效的降低电荷在管路上的积聚能力,也可增加管路与大地间的导流能力。3、在巷道中安装进行瓦斯抽放管,要在金属支架与管路之间用木材等绝缘材料进行隔离。4、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瓦斯抽放管与电缆(包括通信、信号电缆)、电气设备必须分别布置在巷道两侧。若因特殊原因,瓦斯抽放管与电缆、电气设备距离较近时,要在管路上安装屏蔽装置。5、在以上措施进行完毕后,即可有效的消除静电对瓦斯抽放管的危害,此时也可以对管路安装防静电接地装置(但是,若以上措施做的不彻底,管路上已载有的电荷将不能及时通过接地点迅速导入大地,管路上的自由电荷需要静置一定的时间才能导入大地,此时电荷接地时产生的静电火花仍可能造成事故)

篇2:工厂防静电基本条件

一、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

a、抑制静电荷的积聚;b、迅速、安全、有效地消除已经产生的静电荷。

二、防静电工作区场地

1、地面材料a、禁止直接使用木质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革。b、应该选用由静电导体材料构成的地面,如防静电活动地板或在普通地面上铺设防静电地垫,并有效接地。c、允许使用经特殊处理过的水磨石地面,如事先敷设地线网、渗碳或在地面喷涂抗静电剂等。

2、接地a、防静电系统必须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10Ω,埋设与检测方法应符合GBJ97的要求。b、防静电地线不得接在电源零线上,不得与防雷地线共用。c、使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其大地线可以作为防静电地线(但零线、地线不得混接)。d、接地主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100mm2;支干线截面积应不小于6mm2;设备和工作台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25mm2的多股敷塑导线,接地线颜色以黄绿色线为宜。e、接地主干线的连接方式应采用钎焊。f、防静电设备连接端子应确保接触可靠,易装拆,允许使用各种夹式连接器,如锷鱼夹、插头座等。

3、天花板材料天花板材料应选用抗静电型材料制品,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板制品,禁止使用普通塑料制品。

4、墙壁面料墙壁面料应使用抗静电型墙纸,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涂料或石灰涂料墙面,禁止使用普通

墙纸及塑料墙纸。

5、湿度控制a、防静电工作区的环境相对湿度以不低于50%为宜。b、在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前提下,允许使用增湿设备喷洒制剂或水,以增加环境湿度。c、计算机房的湿度应符合GB2887中的有关规定,类似的机房也应符合此规定。

6、区域界限:防静电工作区应标明区域界限,并在明显处悬挂警示标志,警示标志应符合GJB1649规定,工作区入口处应配置离子化空气风浴设备。

7、电荷源、防静电工作服的使用及管理:防静电工作区内禁止使用及接触易产生静电荷的电荷源。类别电荷源工作台表面、油漆或浸漆表面,普通塑料贴面,普通乙烯及树脂表面地板塑料及普通地板革,抛光打蜡木地板。普通乙烯树脂工作服,帽,鞋。普通涤纶,合成纤维及尼龙面料,塑料及普通胶底鞋。

操作工具及设备:普通塑料盒,架,瓶,盘用品及纸制品,普通泡沫及一般移动工具,压缩机,喷射设备,蒸发设备等

三、电子产品防静电设施

1、静电安全工作台a、静电安全工作台是防静电工作区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由工作台、防静电桌垫、腕带接头和接大地线等组成。b、防静电桌垫上应不少于两个腕带接头,一个供操作人员使用,另一个供技术人员,检验人员或其它人员使用。c、必要时,静电安全工作台上应配备离子风静电消除器。d、静电安全工作台上不允许堆放塑料盒(片)、橡皮、纸板、玻璃等易产生静电的杂物,图纸资料等应装入防静电文件袋内。

2、防静电腕带:直接接触静电敏感器件的人员均应戴防静电腕带,腕带应与人体皮肤有良好接触,腕带必须对人体无刺激、无过敏影响,腕带系统对地电阻值应在106~108Ω范围内。

3、防静电容器:在电子设备研制生产过程中,一切贮存、周转SSD的容器(元器件袋、转运箱、印制板架、元器件存放盒等)应具备静电防护性能。不允许使用金属和普通塑料容器。必要时,存放部件用的周转箱应接地。

4、离子风静电消除器:消除绝缘材料表面的静电荷应使用离子风静电消除器。

5、防静电工作服a、进入防静电工作区或接触SSD的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面料应符合GB12014规定。b、在相对湿度大于50%的环境中,防静电工作服允许选用纯棉制品。

6、防静电工作鞋:进入防静电工作区或接触SSD的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鞋,防静电工作鞋应符合GB4385的有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允许穿普通鞋,但应同时使用导电鞋束或脚跟带。

7、防静电运输车:转运SSD或含有SSD的整、部件时,应采用有防静电性能的运输车。

篇3:固态物料静电防护措施

非金属静电导体或静电亚导体与金属导体相互联接时,其紧密接触的面积应大于20cm2。

架空配管系统各组成部分,应保持可靠的电气连接。室外的系统同时要满足国家有关防雷规程的要求。防静电接地线不得利用电源零线、不得与防直击雷地线共用。在进行间接接地时,可在金属导体与非金属静电导体或静电亚导体之间,加设金属箔,或涂导电性涂料或导电膏以减少接触电阻。油罐汽车在装卸过程中应采用专用的接地导线(可卷式),夹子和接地端子将罐车与装卸设备相互联接起来。接地线的联接,应在油罐开盖以前进行;接地线的拆除应在装卸完毕,封闭罐盖以后进行。有条件时可尽量采用接地线与启动装卸用泵相互间能联锁的装置。在振动和频繁移动的器件上用的接地导体禁止用单融线及金属链,应采用6mm2以上的裸绞线或编织线。

篇4:液态物料静电防护措施

控制烃类液体灌装时的流速

灌装铁路罐车时,液体在鹤管内的容许流速按式(1)计算

VD≤0.8(1)

式中V-烃类液体流速的数值,m/s;D-鹤管内径的数值,m。

大鹤管装车出口流速可以超过按式(1)所得计算值,但不得大于5m/s。

灌装汽车罐车时,液体在鹤管内的容许流速按式(2)计算

VD≤0.5(2)

式中V——烃类液体流速的数值,m/s;D——鹤管内径的数值,m。

在输送和灌装过程中,应防止液体的飞散喷溅,从底部或上部人罐的注油管末端应设计成不易使液体飞散的倒T形等形状或另加导流板;或在上部灌装时,使液体沿侧壁缓慢下流。

对罐车等大型容器灌装烃类液体时,宜从底部进油。

若不得已采用顶部进油时,则其注油管宜伸入罐内离罐底不大于200mm。在注油管未浸入液面前,其流速应限制在lm/s以内。

烃类液体中应避免混入其他不相容的第二物相杂质如水等。并应尽量减少和排除槽底和管道中的积水。当管道内明显存在不相容的第二物相时,其流速应限制在lm/s以内。

在贮存罐、罐车等大型容器内,可燃性液体的表面,不允许存在不接地的导电性漂浮物。

当液体带电很高时,例如在精细过滤器的出口,可先通过缓和器后再输出进行灌装。带电液体在缓和器内停留时间,一般可按缓和时间的3倍来设计。

烃类液体的检尺、测温和采样

当设备在灌装、循环或搅拌等工作过程中,禁止进行取样、检尺或测温等现场操作。在设备停止工作后,需静置一段时间才允许进行上述操作。所需静置时间见表2。

液体电导率

/(S/m)液体容积/ms

5000

>10-81112

10-12~10-8232030

10-14~10-

<10-

注若容器内设有专用量槽时,则按液体容积<1×10m3取值。

对油槽车的静置时间为2min以上。

对金属材质制作的取样器,测温器及检尺等在操作中应接地。有条件时应采用具有防静电功能的工具。

取样器、测温器及检尺等装备上所用合成材料的绳索及油尺等,其单位长度电阻值应为1×105Ω/m1×107Ω/m或表面电阻和体电阻率分别低于1×1010及1×108Ω·m的静电亚导体材料。

在设计和制作取样器、测温器及检尺装备时,应优先采用红外、超声等原理的装备,以减少静电危害产生的可能。

在可燃的环境条件下灌装、检尺、测温、清洗等操作时,应避开可能发生雷暴等危害安全的恶劣天气,同样强烈的阳光照射可使低能量的静电放电造成引燃或引爆。

在烃类液体中加入防静电添加剂,使电导率提高至250pS/m以上。

当在烃类液体中加人防静电添加剂来消除静电时,其容器应是静电导体并可靠接地,且需定期检测其电导率,以便使其数值保持在规定要求以上。

当不能以控制流速等方法来减少静电积聚时,可以在管道的末端装设液体静电消除器。

当用软管输送易燃液体时,应使用导电软管或内附金属丝、网的橡胶管,且在相接时注意静电的导通性。

在使用小型便携式容器灌装易燃绝缘性液体时,宜用金属或导静电容器,避免采用静电非导体容器。对金属容器及金属漏斗应跨接并接地。

容器的清洗过程应该避免可燃的环境条件,并且在清洗后静置一定时间才可使用。

篇5:人体静电防护措施

1当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0区和1区,且可燃物的最小点燃能量在0.25mJ以下时,工作人员需穿防静电鞋、防静电服。当环境相对湿度保持在50%以上时,可穿棉工作服。

2静电危险场所的工作人员,外露穿着物(包括鞋、衣物)应具防静电或导电功能,各部分穿着物应存在电气连续性,地面应配用导电地面。

3禁止在静电危险场所穿脱衣物、帽子及类似物,并避免剧烈的身体运动。

4在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0区和1区工作时,应佩戴防静电手套。

5防静电衣物所用材料的表面电阻率<5×1010Ω,防静电工作服技术要求见GB12014。

6可以采用安全有效的局部静电防护措施(如腕带),以防止静电危害的发生。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