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安装和使用光电保护器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正确安装和使用光电保护器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5

光电保护器是目前保护冲压机械操作者人身安全的一种最有效的安全保护装置,它比防护栅栏、机械拉手、机械拨手等保护装置的保护效果更好。但近年来发现,由于个别用户对光电保护器的安装位置或调整位置不正确,导致人身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有必要就光电保护器在冲压机械上的安装、调整和使用,做进一步的说明。

光电保护器的组成

光电保护器一般分为对射式和反射式两种类型。

对射式光电保护器是指发光单元、受光单元分别在发光器、受光器内,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直射到受光单元,从而形成保护光幕的光电保护装置。对射式光电保护器由控制器、发光器、受光器及发光传输线和受光传输线五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反射式光电保护器是指发光单元、受光单元都在同一传感器内,发光单元发出的光通过反射器反射回受光单元,从而形成保护光幕的光电保护装置。反射式光电保护器由控制器、传感器、反射器、传输线四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安装与调试

1.光电保护器的安装形式一般有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

固定式安装:就是将传感器和反射器(或发、受光器)直接固定在机床床身上,它通常适用于模具比较固定,保护光幕不需经常调整的框架结构的闭式压力机(如图1所示)。

可调式安装:是将传感器和反射器(或发、受光器)通过专用支架连接于机床上。此种安装形式,光幕可根据模口和安全距离的要求上下、左右灵活调整,一般适用于换模具比较频繁且模具大小不一的开式、闭式和四柱式压力机(如图2所示)。

2.光幕高度位置的确定及安全距离的计算。

光幕高度位置是指光电保护器的光幕相对于机床上下模口的位置。在保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光电保护器的最下一束光不得高于模口下边缘,最上一束光不得低于模口上边缘。

光电保护器的保护高度是指光幕的最上一束光轴与最下一束光轴之间的距离,即光幕的有效高度。保护高度等于机床滑块行程加上调节量。保护高度的大小关系到光电保护器光束的多少,如果光电保护器光束数选择过少,光幕高度将不能完全覆盖危险区域,仍存在造成事故的可能;如果过大则造成资金的浪费和使用上的不便。所以说根据保护高度选择光电保护器的规格(光束数)也是很重要的。

光电保护器的安全距离是指光幕至工作危险区--模具刃口之间的最短距离,即从手遮挡光幕的位置开始到达危险边界之前,能够使滑块停止所需要的距离。安全距离是确保光电保护器实现保护功能的必要条件之一,必须正确计算安全距离!其计算方法应根据压力机制动方式而定。

对于滑块能在行程的任意位置制动停止的压力机,安全距离依公式(1)计算:

Ds=1.6(T1十T2)(1)

式中:Ds——安全距离,单位米(m);

1.6——人手的伸展速度,单位米/秒(m/s);

T1——光电保护器的响应时间,0.02秒(s);

T2——压力机的制动时间,即从制动开始到滑块停止的时间,单位秒(s),从实际制动情况测定。

滑块不能在行程的任意位置制动停止的压力机,安全距离依公式(2)计算:

Ds=1.6Ts(2)

式中:Ds——安全距离,单位米(m);

1.6——人手伸展速度,单位米/秒(m/s);

Ts——从人手离开光幕(即允许起动滑块)至压力机滑块到达下死点的时间,即滑块的下行程时间,单位秒(s),可依公式(3)计算或实际测定。距冲压机械制造使用日期不满一年的,采用标牌上所记载的急停时间,超过一年,则需要测定出急停时间,与标牌上记载的数值相比较,然后选用其中较大的数值。

Ts=(1/2+1/N)Tn(3)

式中:N——离合器的接合槽数;

Tn——曲轴回转一周的时间,单位秒(s)。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个别用户安装时不能确保正确的安装位置,如图3中的B、C、D、E四种位置。B图中安装安全距离小于计算安全距离,设想如果传感器安装位置与危险区域距离太近,则在滑块下行过程中,人手进入危险区域的时间小于光电的响应时间T1与压力机的制动时间T2(或滑块的下行程时间TS)之和,人手一旦进入危险区域,即使遮断光幕,光电装置输出停车信号,机床也不能完全停车,仍然可能造成伤残事故。C图安装光幕偏高,人手可从光幕下边伸入。D图安装光幕偏低,人手可从光幕上边伸入。E图中安装安全距离大于计算安全距离,光幕离模口太远,人可进入危险区域。C、D、E三种情况造成光电保护器不能起到实际保护作用,形同虚设,这同样是比较危险的,是不允许的安装情况。不难想象,如果安全距离设定的太近或太远,安装光幕偏低或偏高,均很有可能导致人身伤亡事故,因此设定光幕位置后绝对不允许变更。更换模具后,应根据光幕高度和安全距离的两项要求,重新调整光幕的安装位置,以使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3.安装与调试。

根据不同的安装形式和确定的安装位置,把控制器、传感器(发、受光器)、反射器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然后按照光电保护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控制器与机床电器的接线。如果回程不保护功能需要借助光电保护器实现时,还要调整凸轮开关的接触角度。

安装接线完成后,应详细检查,确保接线正确。核查无误,方可进行通电调试。

(1)将控制器的开关置于“关”位置,给机床供电,用万用表检查光电保护器接入的电源电压是否与产品铭牌上要求的电压相符。

(2)将控制器上的开关置于“开”位置,控制器上的电源红色指示灯和遮光红色指示灯均亮。

(3)对光:反射式--调整反射器与传感器的位置,使之平行、对应、对正,至控制器上的通光绿色指示灯亮,遮光红色指示灯灭。对射式--调整发、受光器的位置,使之平行、对应、对正,至控制器上的通光绿色指示灯亮,遮光红色指示灯灭。

(4)检验。遮挡任一光束,控制器上的通光绿色指示灯灭,遮光红色指示灯亮。不遮挡光幕时,通光绿色指示灯亮,遮光红色指示灯灭。则表明光电保护器状态正常。

(5)不保护区间角度的调整。若安全条件允许,并需要实现滑块行程的部分区间不保护时,必须依图4所示的状态调整凸轮开关的位置及角度。在设定的不保护区间,光电保护器不起保护作用,即使遮断光幕,滑块也不停止运行。在实际使用中,一般允许在滑块下行程的30°区间和滑块回程区间内,设置不保护功能,即将凸轮开关的断开角度调整为30°~180°,使滑块在下行程30°~180°之间处于保护状态。

(6)试车。遮挡光幕,观察控制器指示灯转换正常;在保护区间内(下行程30°~180°之间,回程不保护凸轮开关处于断开状态),遮挡光幕,机床滑块应能立即停止;滑块在下死点时(180°),遮挡住光幕,机床滑块应能回程。满足上述三条,试车成功,方可进入正式工作。

使用

1.每班使用之前必须检查光电保护器对机床的控制是否正常,按上节步骤(6)进行。

2.每次启动主电机后,应进行每一光束的遮光检验或光幕高度检验。

3.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变动保护光幕的位置。

4.更换模具,必须由专人调整、检验保护光幕的安全距离和光幕高度位置是否符合规定的安装要求。

5.如果机床执行机构有故障,必须及时检修调整好机床,否则,即使光电保护器安装位置正确也无法确保安全。

篇2:POTAIN型塔机顶升液压系统正确使用维护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法国POTAIN公司的塔机技术至今,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大型建筑工程的不断增加,市场对大型塔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POTAIN技术的塔机应用的越来越普遍了,特别是它的液压顶升技术,不仅应用于POTAIN技术的塔机,国内自行设计的大吨位QTZ型塔机上也广泛使用。POTAIN型液压顶升系统相对于国内TQY型来说其原理较为复杂,工作压力也较高(40MPa),同时该机构在塔机顶升过程的工况决定其能否安全工作与顶升作业的安全性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在使用该类型的液压系统时必须正确使用和维护。笔者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在此对该类型的液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浅加论述,已供同行们借鉴和参考。

1液压系统的原理以及组成

1.1液压原理图

1.2工作原理:

通过电机带动高压泵,将电能转换成液压能,通过换向阀等控制元件驱动执行机构棗液压缸转换成机械能驱动负载,使塔帽上升或下降,增加或减少标准节,完成工作循环。

1.2.1液压系统卸荷状态

换向阀处于中位“H”位置,油液经滤油器进入油泵,再到换向阀中间位置P→0回到油箱,该系统处于卸荷状态。(注:由于换向阀采用的是“H”机能,所以此时如出油口未闭合会有油液流出)。

1.2.2油缸顶升状态

手动换向阀处于(左位)上升位置,高压油P通过手动换向阀左位,经过HP口进入高压软管再进入油缸,推开液压油缸缸底插装的液控阀进入油缸无杆腔推动油缸活塞杆伸出,实现塔机塔帽的顶升。此状态系统压力由溢流阀7调定,系统的安全压力由安全阀5确定。上述两种压力出厂前已根据不同系统的额定压力调定好,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允许随意进行调整。油缸的顶升速度由油泵规格确定,它限定了油缸的最大顶升速度。

回油:油缸有杆腔油液经BP高压软管→内控式平衡阀→换向阀→油箱

1.2.3油缸下降状态

手动换向阀处于(右位)下降位置。高压油P经换向阀右位,经过内控式平衡阀的单向阀→BP高压软管进入油缸小腔(有杆腔),压力由溢流阀9确定(出厂时已调定)。

控制油BP→油缸液控单向阀打开。油缸下降速度可由节流阀调节。

回油:油缸无杆腔油液→油缸节流阀、液控单向阀→HP→换向阀→油箱

2液压系统的安装

2.1首先旋开空气滤清器加入经过过滤精度8um以下的液压油注至油位窗上限为止,方可启动电动机(注意电机旋向必须与标示旋向一致)

2.2系统管路连接:首先检查高压胶管口,以及泵站接头处、油缸油口处的清洁度,如清洁度达不到要求必须清洗干净。再将泵站上油口(HP、BP)与油缸油口(HP、BP)分别一一对应用高压胶管连接起来(即HP对HP口,BP对BP口),拧紧接头,绝不允许接错,以免发生危险。

2.3液压油缸的排气:为便于本液压系统配套油缸的排气,在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分别设有排气螺塞。但必须注意:液压油缸的排气必须在油缸空载状态下(即扁担梁不放在标准节支撑脚上)进行,否则会发生危险。

(1)液压油缸有杆腔的排气:启动油泵,换向阀换向手柄换向至HP油路,将液压油缸活塞杆全伸出到位后拧松放气螺塞(油缸有杆腔放气螺塞在油缸外置油管缸底方向的顶端),进行排气。排气完毕后请将排气螺塞拧紧。

(2)液压油缸无杆腔的排气:启动油泵,换向阀换向手柄换向至BP油路,将液压油缸活塞杆全回收到位后拧松放气螺塞(油缸无杆腔放气螺塞在油缸缸底上,外面有一个内六方螺塞,须现将该螺塞拧下才可拧动放气螺塞),进行排气。排气完毕后请将排气螺塞拧紧。

注意:

a.排气螺塞拧松一圈即可排气,不允许将放气螺塞全部拧出。

b.上述排气过程可重复几次,直到液压油缸内的空气排尽为止。

c.为防止排气时油液喷溅,排气时应用非金属物遮盖排气口。

d.排气时换向阀换向不要换向。

2.4电器连接:将电器箱打开(即磁力启动器)按标示要求对接电路线,点动启动电机,观察电机旋向是否正确,电机旋向必须与电机罩上标示的电机旋向一致(右旋)。

3液压系统的操作、使用

3.1操作前应检查油缸与塔机连接是否正确可靠,螺栓是否拧紧、销子是否固紧。检查塔机有关部件是否达到相关技术要求。

3.2检查泵站上油管接头、油口接头是否松动,手动换向阀是否处于中间位置,空气滤清器盖是否拧紧。

3.3检查泵站油箱内的油液是否处于油箱上限即应处于上油窗中间位置以上。

3.4在首次启动液压泵时,应将手动换向阀置于中间位置(使液压系统处于卸荷状态),然后点动启动电机,重复点动几次,确定电机旋向无误,系统无异常现象(震动和噪音)时方可正式启动。

3.5顶升缸上升操作(塔帽顶升):启动电机,电机运行正常后,提拉手动换向阀换向手柄(即换向阀阀杆处于左位),HP口进油,油液打开单向阀进入油缸大腔(无杆腔),将油缸活塞杆推出,缸筒相对上升带动塔帽上升。(此运动的速度是由系统的额定流量决定的,不可调节)

3.6顶升油缸下降操作(塔帽下降):启动电机,电机运行正常后,压下手动换向阀换向手柄(既换向阀阀杆处于右位),BP口进油,油液打开内控式平衡阀的单向阀进入油缸小腔(有杆腔),将油缸活塞杆回缩,缸筒相对带动塔帽下降。此运动速度在安全范围内可通过调节油缸缸底上的插装节流阀调定(详见插装阀的调节一项)。

4液压系统的调节

4.1插装式节流阀的调节方法(油缸活塞杆回收速度的调节):旋下油缸缸底插装式节流阀的螺盖,松开防松螺母,将调节螺杆向里或向外旋转(注:每次调节以旋转1/4圈为好,向里旋重载下降速度减小,向外旋重载下降速度加快),压下手动换向阀换向手柄(即换向阀阀杆处于左位),BP口进油,观察塔帽或油缸重载下降速度,如不合适,请再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合适为止。待重载下降速度满意后请锁紧防松螺母,重新装好螺盖。

注意:上述速度的调节都必须在空载状态下进行,即使手动换向阀处在中间位置,电机停转。

4.2溢流阀的调节:若在系统额定工作压力下,液压系统输出力不能满足塔帽正常顶升、下降,则在有关专业人员指导下,在系统配置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适当调节溢流阀,以提高系统工作压力,增大系统输出力。具体调节方法如下:

4.2.1高压溢流阀的调节:本液压系统主油路上设置了两个溢流阀,一个称为安全阀,它限定系统的最高压力,起安全作用。一个称为高压溢流阀,它决定了系统的额定工作压力。在系统出厂时按标准规定安全阀的调定压力比高压溢流阀(额定工作压力)的调定压力高4MPa。在系统顶升力不够时同时调节这两个阀可以提高系统的工作压力。

调节步骤:

(1)拧松高压溢流阀的锁紧螺母,启动电机,提拉换向阀换向手柄(即换向阀阀杆处于左位),HP口进油,油缸顶升,缓慢的拧紧溢流阀调节杆,观察油缸顶升情况,至顶升速度正常为止,此时压力表显示值为系统的实际工作压力,压力稳定后请记录该压力值。

(2)停机后将溢流阀全部拧紧,打开泵站油箱盖,拧松安全阀的锁紧螺母,启动电机,根据刚才的压力值,调定安全阀的压力值(比记录的压力值高4MPa)。拧紧安全阀的锁紧螺母。

(3)合好泵站油箱盖,按记录的压力值调定高压溢流阀的压力并拧紧溢流阀的锁紧螺母。

说明:溢流阀的溢流范围为2~3MPa,所以系统的实际工作压力应比系统的额定压力低2~3MPa为宜,否则会影响系统的顶升速度且发热较快。

篇3:工程机械轮胎正确使用要素

1.搭配合理

械前后、左右的轮胎必须搭配合理。同一机械装配的轮胎应保证厂牌、规格、结构、花纹、负荷相同。子午线轮胎和斜交轮胎不能混装;轮辋直径、宽窄不同的轮胎或断面宽度不同的轮胎均不得混装。否则,将使个别轮胎磨损加剧,造成早期损坏或爆胎。换用新轮胎时,以冬季或春季为宜,须按规定的旋转方向安装,最好将全部轮胎同时更换。如果确需新旧轮好将全部轮胎同时更换。如果确需新旧轮胎搭配使用时,其磨损程度相差不得超过5mm,且应先更换前轮轮胎。同时,应结合保养周期进行轮胎换位。

2.气压正常

轮胎的气压必须保持正常。气压正常时,胎冠与路面接触面积较大,承受载荷均匀,磨损正常,若气压过底,则轮胎的刚度下降,承载后变形严重,因胎肩局部着地使磨损加剧,变形严重时还会引起胎体发热,造成帘线疲劳、胎体分层等早期损;若气压过高,会使轮胎发硬、弹性降低,帘线因受到过度伸张而折断,同时由于接地面积变小,加速胎冠局部磨损和增加单位面积负荷,引起早期损坏或爆胎,这一现象夏天尤为严重。因此,驾驶员在工作前要注意检查轮胎气压,不足时要及时充气。

3.起步和停机平稳

机械在起步时,轮胎由静止状态突然转动,如果起步速度过猛,轮胎与路面产生剧烈摩擦,可加速胎面磨损。因此,工程机械起步不要过猛,松离合器与加速应配合适当,使机械徐徐起步,平稳而不发抖,避免因轮胎与地面拖曳而加速胎面的磨耗。

当机械在紧急制动时,轮胎与路面会出现滑拖现象,导致胎面与路面摩擦剧烈,产生高温发热。这样,不仅会加速胎冠的局部磨耗,而且极易造成胎面、胎体或胎体帘布层之间脱离、起瘤等损坏。在驶中,驾驶员应根据道路情况,多运用气制动,少采用制动器制动,尽量避免紧急制动。4.行驶速度适中机械若行驶速度过快,轮胎在路面上会产生滑移,造成磨损加剧。同时,高速行驶时轮胎变形次数增多,胎温急剧升高,胎体性增大,轮胎与路面接触面积减小,在稍有不平处车轮就会悬空而过,频繁地悬空跳跃行进,使轮胎与路面渭拖性磨损的机率增大,增加胎面磨损。因此,驾驶员应根据路面情况控制车速。

此械在下坡行驶时,应根据坡度的大小、长度及路面情况,控制适当的车速。同时要注意与前方顺向行驶的车辆保持50~100m以上的安全距离,并靠右行驶。在视距较短地带,应注意对方的制动情况,随时喇叭示意。在下长坡、陡坡且路面狭窄较险的地段,应随时做好停车、让车的准备,采取轻微制动或排气制动来控制车速。

在上坡行驶时,应尽量利用惯性行驶。适当变速,及时换挡,不要等机械停下来后再重新起步,以避免驱动轮的滚动损失,加速轮胎的磨耗。

机械在转弯行驶时,驾驶员应根据弯况、转弯半径、行车密度及车速快慢操作。一般要适当减速,不要高速转弯,以免由于惯性力和离心力的作用造成单边轮胎超载拖曳,加速轮胎的磨损,甚至翻起翻车事故。

5.道路选择适宜

机械在无分道线的道路上行驶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在道路的中央区行驶,以防止轮胎偏磨和避免个别轮胎因负荷偏重而爆裂。

机械在公路的维修施工地段行驶时,如因翻修路面或因爆破山石路面上铺满了尖石块时,应用低速缓行、选择路面的办法通过,避免轮胎因过度碰击被严重刺伤或划伤。

在通过泥泞便道、积雪冰冻地段时,预先进行观察,选择较坚实、滑溜量小的地方通过。遇到车轮打滑时,应立即停车,试行倒退,另选路线前进。如倒退时车轮同样打滑,则应将轮胎打滑处前后和两旁的稀泥排除,或设法在车轮底下及周围铺上石块、沙子或草。不要采用猛轰油门硬性通过的办法,以免轮胎愈陷愈深,因原地空转而急剧发热,造成胎面及胎侧严重划伤。

6.保养及时

机械在行驶中,如果出现乏力、操作困难、车身倾斜、异响、抖动或有烧焦气味时,应立即停车检查轮胎状况。途中休息时,应检查轮胎气压和温度是否正常、轮胎螺母是否松动、轮胎是否被刮擦等情况,并认真查看胎面有无杂物嵌入,一旦发现要及时清除。

机械在行驶时,轮胎因不断地挠曲变形而发热,导致轮胎温度升高(用手背触及感觉烫手),轮胎气压也随之升高,在炎热季节行驶时,轮胎发热和气压升高的现象更为突出。遇到这种情况,切不可用放气或浇泼冷水的方法来降低轮胎气压和温度,最好停在阴凉处降温后再行驶;若途中需要涉水,应先停车休息,待轮胎降温后方可下水;行驶后保养时,亦应等轮胎温度下降后方可用水洗车,否则会使轮胎骤冷变形而发生裂纹,造成早期损坏。

在冬季严寒条件下长时间停放野外时,应在轮胎下面垫上木板、树枝、沙子等,禁止用沥青和汽油搅拌后的物质涂抹在轮胎上。

7.选好停机地点

机械在行驶途中停机和到站后停机时,要选择平整、干净、无油污的地面停放,避免石头顶着轮胎和轮胎接触油污,尽量避免在坡道上停机,夏季应停放在阴凉处,避免轮胎在烈日下暴晒;严寒季节应停放在避风向阳处,防止轮胎与地面冻结。长期停驶的工程机械,应支起机架,解除所有轮胎负荷,按规定给轮胎充气到标准气压的90%,并在轮胎表面涂一层石灰石粉,亦可将轮胎清洗、晾干后,刷涂I*F橡胶防老化涂层,以避免阳光照射和减少与空气的接触。

8.存放妥当

轮胎的存放条件好坏对轮胎的影响很大。如果在良好条件下保存轮胎,一个新胎可以维持5年不变质或只有轻微变质,如果保存条件不好,一个新轮胎可以在一年内报废。在干燥、密闭、黑暗及室温在4~l6℃的条件下保存最为适宜。不应在热室或靠近散热器、炉子处保存,也不应在潮湿、空气流通大的地方保存轮胎。同时,轮胎应按直立或水平堆放的方式进行放置。

篇4:物业工程绝缘安全用具分类正确使用保管方法

物业工程绝缘安全用具分类、正确使用和保管方法

绝缘安全用具分为基本安全用具和辅助安全用具两类。

高压设备的基本安全用具包括绝缘杆、绝缘夹钳和高压试电笔等。

低压设备的安全用具包括绝缘手套、装有绝缘棒的工具和低压试电笔等。

高压设备的辅助安全用具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及绝缘台等。

低压设备的辅助安全用具包括绝缘台、绝缘垫、绝缘靴及绝缘鞋等。

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安全用具表面有无裂纹、划印、毛激、孔洞、断裂等外伤,并检查表面是否清洁。

使用后应正确保管,保管方法要求如下:

1、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处所。

2、绝缘杆应悬挂或架在支架上不应与墙面接触。

3、绝缘手套应存放在密闭的橱内,并与其它工具仪表分别存放。

4、绝缘靴应存放在橱内,不应代替一般雨鞋使用。

5、试电笔应存放在防潮的匣内,并放在干燥的地方。

6、安全用具不许作其它工具使用。

7、安全用具还应按规定时间进行绝缘试验,掌握绝缘状况,防止因失去绝缘作用而发生事故。

篇5:正确吸尘标准程序制度

正确吸尘标准程序

1、工具:吸尘器、接线板

2、工作程序

2.1尽量清理好需要吸尘的区域。

2.2检查软线、软管、插头有无破损。

2.3应使用最邻近的插座,避免软线和软管拉得太紧导致发和事故或缠在机器上。

2.4插上插头,打开电源开关,在原地试一下吸尘器能否正常工作,如有异常立即报修。

2.5把吸尘器放到尽可能远的地方,倒退着吸,避免扯断电线或拉断软管。

2.6吸尘器的扒头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向下拍打着吸,而要沿着地毯的纹路平着吸。人尽量直起腰,让吸尘器扒头口与地面平行全接触,这时吸尘器吸力是最大的。

2.7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有异常声响及焦糊味应立即停下来报修。

3、注意事项

3.1无论吸什么区域都要象吸房间一样倒退着吸。

3.2不能拍打扒头,而要顺着地毯纹路平着吸。

3.3边角要把扒头顶端部分取下来,顺着墙角进行吸尘。

3.4有异常状况应立即停机报修。

3.5塑料袋,水,玻璃,金属,布块,大块纸屑,石块等物品不能使用吸尘器清除。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