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工作程序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产品风险评估与控制管理工作程序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5

1.目的:

为了控制可能会影响产品品质或对人员造成伤害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污染的风险。通过风险评估,降低风险发生,提高质量意识,特制定此程序

2.范围:

本公司生产制造中来料,半成品加工,成品组装,包装等所有环节可能会影响产品品质或对人员造成伤害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污染的过程、场所,工作环节均属之。

3.权责:

行政处:负责对工作环境,人员方面的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的跟进;

制造处:负责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的跟进;

制造处:负责原物料和产品维护方面的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的跟进;

4.作业内容

4.1产品风险评价准则

4.1.1风险严重度评价准则

4.2产品风险发生频度评价准则:

4.3产品风险探测度评价准则:

4.4产品风险顺序数计算方法

?4.4.1风险顺序数(RPN)=风险严重度(S),频度(O)和探测度(D)的乘积。

?4.4.2当S≥7且RPN≥60时,视为紧急状态,必须采取改进措施。

?4.4.3当S<7且RPN≥100时,视为紧急状态,必须采取改进措施。

⊥65⊥.0评估作业程序

5.1供方评估?

5.1.1要对供应商进行环保要求、信誉度、环保控制过程等进行评估,特别是新开发供方要加大力度评估

5.1.2所有的环保物料一定要有有材质验证报告和SGS证明。

5.1.3须同供应商签订《不使用环境物质证明书》,如材料或治工具出现环境质量问题,供应商需负全部责任。?

5.2工程评估?

5.2.1样品过程的评估。

5.2.2环保资料输出、输入进行严格管理。

5.2.3针对环保特殊性进行评估。

5.2.4环保物料有效的验证书确认。

5.3物控评估?

5.3.1环保物料的输入、输出重点管理。

5.3.2所有环保物料的存放、发放、不良品进行监控和管理。

5.3.3环保产品输送过程有效监管。

5.3.3评估所有高风险的物料。

5.4生产评估?

5.4.1环保生产现场互相交叉感染的危险地方。

5.4.2环保物料使用过程和产品组装过程存在的问题点。

5.4.3生产过程的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5.5品质评估?

5.5.1所有环保物料验收过程管理。

5.5.2在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及不良品的监控。

5.5.3已到目的地的成品、信息反馈或者到达目的地发生的不良品进行追踪,并加于管理。

5.6小组评估?

5.6.1风险评估小组

5.6.2风险评估要按顺序从高到低进行评估、高高、高中风险应起动控制措施并讨论总结。

5.6.3特别是高风险评估方案归档,并加于持续改善和严格监管。

5.6.4所有设备、夹具、评估。

5.6.5各部门要不定期对环保工作人员意识上评估。

5.6.6各部门要不定期对制造、过程、物料、设计、法律法规评估。

5.6.7对于高风险,在评估表格要用不同字体或颜色区别。

6.0参考文件及表格附件:

6.1产品潜在危害风险评估报告

?6.2其他潜在危害风险评估报告

产品潜在危害风险评估报告

项目评估

评估内容

风险评价

风险顺序数(RPN)

频度(O)

危害严重度(S)

风险探测性(D)

来料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的六种物质(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注塑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塑胶件中含有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脂)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喷印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油墨中含有的塑胶着色剂(重铬酸钠二水合物)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制线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塑胶件中含有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脂)超标

焊锡中的铅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喇叭制作

组装焊接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焊锡中的铅含量超标

物理性

烙铁头残留的铅含量超标

胶件粘合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胶水中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丁苄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听音检验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外观检验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成品包装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刀片掉入包装箱内,造成割伤

成品检验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成品装箱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出货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篇2: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程序

1目的风险评估是因那些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对人或产品所带来的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而带来风险的可能性而进行评估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组织确定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过程。持续对全管理处范围内所有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为消除事故隐患奠定基础。2适用范围适用于全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管理处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3.2安全办公室是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3.3各科室和单位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参加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4工作程序4.1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确定生产作业过程→识别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登记重大安全风险。4.2危险源的辩识4.2.1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以下方面:4.2.1.1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包括管理处管理和工作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4.2.1.2管理处所有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4.2.1.3管理处所有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物资中存在危险源,如食品、办公用品、生活物品等。4.2.1.4各种工作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如高温、低温、照明等。4.2.1.5识别危险源时要考虑六种典型危害、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1)六种典型危害a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b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c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d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e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f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2)三种时态a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b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c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生的危险因素。?3)三种状态a正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b异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检修等状态;c紧急情况:发生火灾、水灾、交通事故等状态。4.2.2识别的方法1)收集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将其作为重要依据和线索。2)收集本单位和其它同类单位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和事故信息。3)通过收集其它要求(如:顾客的要求等)和专家咨询获得的信息。4)通过现场观察、座谈和预先危害分析进行辨识: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过程、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座谈: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讨论分析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对现场观察分析得出的危害进行补充和确认;预先危害分析:新设备或新过程采用前,预先对存在的危害类别、危害产生的条件、事故后果等概略地进行模拟分析和评价。4.3?风险评价4.3.1?矩阵法?后果可能性轻微伤害伤?害严重伤害极不可能可忽略风险可容许风险中度风险不可能可容许风险中度风险重大风险可能中度风险重大风险不可容许风险4.3.2LEC定量评价法D=LEC式中: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L、E、C分值分别按照下述表格确定: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631完全可以预料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0.20.1很不可能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说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指存在某种情况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不是指这种情况在我单位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如:车辆带病运行时,出现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L值应为6或10),而不是指我单位车辆带病运行的可能性有多大(此时L值为3或1)。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频繁程度分数值频繁程度1063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周一次210.1每月一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地暴露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可能出现的结果经济损失(万元)伤亡人数100200以上死亡10-29人、重伤50人以上40100-200死亡3-9人、重伤10-49人1550-100死亡1-2人、重伤3-9人710-10一次重伤1-2人31-10多人轻伤11以下少量人员轻伤4)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分为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五个等级。具体划分见下表:D值危险程度>320160-32070-16020-70〈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一般危险,需要注意稍有危险,可以接受注:D>70的危险源为重大安全风险。4.4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实施4.4.1各科室(单位)按照上述规定,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填写《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中的“序号”、“场所/设备设施/活动”、“危险源”、“可能的损害”、“现有控制措施/制度”等内容。4.4.2各科室(单位)根据“矩阵法”和“LEC定量评价法”,对已识别危险源进行评价,填写《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风险评估”和“风险级别”的内容。根据评价结果,将重大安全风险汇总填写《危险源辨识清单》。4.4.3各科室和单位将《危险源辩识清单》上交安全办公室。安全办公室对各科室和单位的《危险源辩识清单》进行审核和确认,汇总编制全公司的《危险源辩识清单》。4.5风险控制的策划4.5.1风险控制的策划应首先考虑消除或减少危险源,其次考虑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最后考虑个体保护。4.5.2重大安全风险控制4.5.2.1在一段时期内需采取专门措施控制时,应建立详尽的实施计划(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4.5.2.2紧急情况下的重大安全风险,应制定应急预案。4.5.2.3建立和完善安全制度,编制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4.5.2.4监控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落实。4.5.2.5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4.5.2.6加强有关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4.5.3一般风险控制对一般风险危险源,对职工进行安全风险教育,有关部门完善现有制度和措施,加强运行监控。4.6危险源的更新各科室和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危险源的更新工作,对新增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新增重大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1)相关法律法规变化时;2)在工作程序将发生变化时;3)开展新的活动之前(如新建工程等);4)采用新设备、设施前或设备技术改造后投入使用前;5)采用新的物质;6)发现新的危险源时。各科室和单位根据补充辨识和评价的结果,填写新增《危险源辩识清单》,报安全办公室备案。5记录5.1附件一:《危险源辨识清单》

篇3:产品风险评估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控制可能会影响产品品质或对人员造成伤害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污染的风险。通过风险评估,降低风险发生,提高质量意识,特制定此程序

2.范围:

本公司生产制造中来料,半成品加工,成品组装,包装等所有环节可能会影响产品品质或对人员造成伤害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污染的过程、场所,工作环节均属之。

3.权责:

行政处:负责对工作环境,人员方面的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的跟进;

制造处:负责生产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的跟进;

制造处:负责原物料和产品维护方面的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的跟进;

4.作业内容

4.1产品风险评价准则

4.1.1风险严重度评价准则

4.2产品风险发生频度评价准则:

4.3产品风险探测度评价准则:

4.4产品风险顺序数计算方法

?4.4.1风险顺序数(RPN)=风险严重度(S),频度(O)和探测度(D)的乘积。

?4.4.2当S≥7且RPN≥60时,视为紧急状态,必须采取改进措施。

?4.4.3当S<7且RPN≥100时,视为紧急状态,必须采取改进措施。

⊥65⊥.0评估作业程序

5.1供方评估?

5.1.1要对供应商进行环保要求、信誉度、环保控制过程等进行评估,特别是新开发供方要加大力度评估

5.1.2所有的环保物料一定要有有材质验证报告和SGS证明。

5.1.3须同供应商签订《不使用环境物质证明书》,如材料或治工具出现环境质量问题,供应商需负全部责任。?

5.2工程评估?

5.2.1样品过程的评估。

5.2.2环保资料输出、输入进行严格管理。

5.2.3针对环保特殊性进行评估。

5.2.4环保物料有效的验证书确认。

5.3物控评估?

5.3.1环保物料的输入、输出重点管理。

5.3.2所有环保物料的存放、发放、不良品进行监控和管理。

5.3.3环保产品输送过程有效监管。

5.3.3评估所有高风险的物料。

5.4生产评估?

5.4.1环保生产现场互相交叉感染的危险地方。

5.4.2环保物料使用过程和产品组装过程存在的问题点。

5.4.3生产过程的突发事件应急措施。

5.5品质评估?

5.5.1所有环保物料验收过程管理。

5.5.2在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及不良品的监控。

5.5.3已到目的地的成品、信息反馈或者到达目的地发生的不良品进行追踪,并加于管理。

5.6小组评估?

5.6.1风险评估小组

5.6.2风险评估要按顺序从高到低进行评估、高高、高中风险应起动控制措施并讨论总结。

5.6.3特别是高风险评估方案归档,并加于持续改善和严格监管。

5.6.4所有设备、夹具、评估。

5.6.5各部门要不定期对环保工作人员意识上评估。

5.6.6各部门要不定期对制造、过程、物料、设计、法律法规评估。

5.6.7对于高风险,在评估表格要用不同字体或颜色区别。

6.0参考文件及表格附件:

6.1产品潜在危害风险评估报告

?6.2其他潜在危害风险评估报告

产品潜在危害风险评估报告

项目评估

评估内容

风险评价

风险顺序数(RPN)

频度(O)

危害严重度(S)

风险探测性(D)

来料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的六种物质(铅、镉、汞、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注塑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塑胶件中含有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脂)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喷印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油墨中含有的塑胶着色剂(重铬酸钠二水合物)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制线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塑胶件中含有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丁脂)超标

焊锡中的铅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喇叭制作

组装焊接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焊锡中的铅含量超标

物理性

烙铁头残留的铅含量超标

胶件粘合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胶水中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丁苄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听音检验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外观检验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成品包装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刀片掉入包装箱内,造成割伤

成品检验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成品装箱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出货

生物性

蚂蚁等生物虫体

化学性

包装材料印刷油墨、粘合剂中的危害物质(邻苯二甲酸二丁脂)含量超标

物理性

金属等异物

篇4:企业安全生产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程序

1目的风险评估是因那些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对人或产品所带来的的威胁、存在的弱点、造成的影响,以及三者综合作用而带来风险的可能性而进行评估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评估是组织确定安全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属于组织安全管理体系策划的过程。持续对全管理处范围内所有危险源进行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为消除事故隐患奠定基础。2适用范围适用于全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3职责3.1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管理处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3.2安全办公室是管理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3.3各科室和单位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参加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工作。4工作程序4.1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过程确定生产作业过程→识别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登记重大安全风险。4.2危险源的辩识4.2.1危险源的辩识应考虑以下方面:4.2.1.1所有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包括管理处管理和工作过程中所有人员的活动、外来人员的活动;常规活动(如正常的工作活动等)、异常情况下的活动和紧急状况下的活动(如火灾等)。4.2.1.2管理处所有工作场所的设施设备(包括外部提供的)中存在危险源,如建筑物、车辆等。4.2.1.3管理处所有采购、使用、储存、报废的物资中存在危险源,如食品、办公用品、生活物品等。4.2.1.4各种工作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如高温、低温、照明等。4.2.1.5识别危险源时要考虑六种典型危害、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1)六种典型危害a各种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挥发、泄漏所造成的人员伤害、火灾等;b物理危害:造成人体辐射损伤、冻伤、烧伤、中毒等;c机械危害:造成人体砸伤、压伤、倒塌压埋伤、割伤、刺伤、擦伤、扭伤、冲击伤、切断伤等;d电器危害: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缺乏或损坏造成的火灾、人员触电、设备损害等;e人体工程危害:不适宜的作业方式、作息时间、作业环境等引起的人体过度疲劳危害;f生物危害:病毒、有害细菌、真菌等造成的发病感染。2)三种时态a过去:作业活动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体伤害事故;b现在:作业活动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况;c将来: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后将会产生的危险因素。??3)三种状态a正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按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b异常:作业活动或设备等周期性或临时性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检修等状态;c紧急情况:发生火灾、水灾、交通事故等状态。4.2.2识别的方法1)收集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规、标准,将其作为重要依据和线索。2)收集本单位和其它同类单位过去已发生的事件和事故信息。3)通过收集其它要求(如:顾客的要求等)和专家咨询获得的信息。4)通过现场观察、座谈和预先危害分析进行辨识:现场观察: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进行现场观测,分析人员、过程、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座谈: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讨论分析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对现场观察分析得出的危害进行补充和确认;预先危害分析:新设备或新过程采用前,预先对存在的危害类别、危害产生的条件、事故后果等概略地进行模拟分析和评价。4.3?风险评价4.3.1?矩阵法?后果可能性轻微伤害伤?害严重伤害极不可能可忽略风险可容许风险中度风险不可能可容许风险中度风险重大风险可能中度风险重大风险不可容许风险4.3.2LEC定量评价法D=LEC式中: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L、E、C分值分别按照下述表格确定: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10631完全可以预料相当可能可能,但不经常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50.20.1很不可能极不可能实际不可能说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指存在某种情况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而不是指这种情况在我单位出现的可能性有多大。如:车辆带病运行时,出现事故的可能性有多大(L值应为6或10),而不是指我单位车辆带病运行的可能性有多大(此时L值为3或1)。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分数值频繁程度分数值频繁程度1063连续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周一次210.1每月一次暴露每年几次暴露非常罕见地暴露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可能出现的结果经济损失(万元)伤亡人数100200以上死亡10-29人、重伤50人以上40100-200死亡3-9人、重伤10-49人1550-100死亡1-2人、重伤3-9人710-10一次重伤1-2人31-10多人轻伤11以下少量人员轻伤4)危险源风险评价结果分为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一般危险、稍有危险五个等级。具体划分见下表:?D值危险程度>320160-32070-16020-70〈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显著危险,需要整改一般危险,需要注意稍有危险,可以接受注:D>70的危险源为重大安全风险。4.4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实施4.4.1各科室(单位)按照上述规定,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填写《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中的“序号”、“场所/设备设施/活动”、“危险源”、“可能的损害”、“现有控制措施/制度”等内容。4.4.2各科室(单位)根据“矩阵法”和“LEC定量评价法”,对已识别危险源进行评价,填写《危险源辩识调查评价表》“风险评估”和“风险级别”的内容。根据评价结果,将重大安全风险汇总填写《危险源辨识清单》。4.4.3各科室和单位将《危险源辩识清单》上交安全办公室。安全办公室对各科室和单位的《危险源辩识清单》进行审核和确认,汇总编制全公司的《危险源辩识清单》。4.5风险控制的策划4.5.1风险控制的策划应首先考虑消除或减少危险源,其次考虑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最后考虑个体保护。4.5.2重大安全风险控制4.5.2.1在一段时期内需采取专门措施控制时,应建立详尽的实施计划(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4.5.2.2紧急情况下的重大安全风险,应制定应急预案。4.5.2.3建立和完善安全制度,编制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4.5.2.4监控各项安全制度和措施的落实。4.5.2.5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4.5.2.6加强有关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4.5.3一般风险控制对一般风险危险源,对职工进行安全风险教育,有关部门完善现有制度和措施,加强运行监控。4.6危险源的更新各科室和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危险源的更新工作,对新增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确定新增重大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1)相关法律法规变化时;2)在工作程序将发生变化时;3)开展新的活动之前(如新建工程等);4)采用新设备、设施前或设备技术改造后投入使用前;5)采用新的物质;6)发现新的危险源时。各科室和单位根据补充辨识和评价的结果,填写新增《危险源辩识清单》,报安全办公室备案。5记录5.1附件一:《危险源辨识清单》救助站制度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