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孔桩安全防护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挖孔桩安全防护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5

1)挖孔桩施工属于危险性比较高的工种,施工队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不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要经常相互提醒,相互监督。

2)施工队设兼职安全员一名,专门负责日常安全检查、管理,落实项目部制定的有关安全方面的各种措施。

3)加强施工用电管理,现场用电由专职电工架设,禁止乱拉乱接。施工中加强对机具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各种施工电器设备均设置漏电保护器。

4)井口外围2-3m处设置不小于1.2m高的围圈,工具应放置在围圈之外。井口四周近处严禁堆放料具,井口工作人员禁止携带易掉入孔内的物品、工具等,以防掉入孔内伤人,孔口四周设置围栏及醒目的夜间能反光的安全警示标志,围栏留合理作业口,3m之内不许有重车通过和堆放渣料;夜间现场设专人值班。距井口四周3m位置设置防护栏杆,距井口10m内不存放大堆材料,在30m以外弃渣,产生震动大的机械设在50m以外。井口设置供起吊人员装卸料用的脚踏板和孔口开关门。

5)提升设备就位后,应对卷扬机及配套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卷扬机架安设必须平稳、牢固,根据现场情况考虑加设斜撑。

6)所有安全防护用品使用前应仔细检查,确保能够正常使用。

7)下井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配安全绳,生病、过于劳累、酗酒后的施工人员不得下孔作业。

8)卷扬机钢丝绳锁扣采用双扣,并经常检查和保养,与各杆件结合部涂上润滑剂。卷扬机配合吊斗出渣时,如采用可移动式钢架棚避人,孔下人员应躲至可移动式钢架棚内暂避,以防石渣掉落伤人。(钢架棚采用16mm钢筋焊成框架,顶面加焊5mm厚的钢板制成);如采用避人坑避人,孔下人员应躲至避人坑后,吊斗才可以出渣。

9)配置适用可靠的升降装置及专用吊笼,供施工人员上下出入,不准借出渣料斗升降;孔口或孔内设置安全防护盖板,起吊出渣时,施工人员要站在盖板下。

10)开挖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开挖剖面、滑动面位置,填好地质柱状图,并根据地质情况,及时做好支护。在土石层变化处及滑动面附近,应加强支护,护壁不得分节。注意观察支护情况,若有变形、破损,应立即采取加强措施,撤离孔下施工人员。每次交接班时,认真检查起吊设备和架子是否安全可靠,电动葫芦必须设自动包卡装置,采用风镐凿岩时,要注意通气管的通畅;下一班下井前,用空气检测仪对井下空气进行检测,并配备通风机、通风管等设备,必要时及时进行换气。孔内必须设置人员上下专用活动爬梯,人员上下不得搭乘出渣用的吊斗。孔内必须按审定方案设置送电线路及低压照明,加强通风。

11)挖孔比较深时,井底应有照明设备。照明设备应采用安全矿灯等低电压设备。

12)经常巡视检查施工中的井下情况,保证井上井下人员的联系,井口人员应主动与井下人员联系;工地配备安全带、救生绳索和简单可靠的吸氧设备,作好安全记录;如遇特殊情况,停止开挖,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人员及监理工程师共同研究处理办法。

13)已挖好和暂时停止开挖的桩孔,无论是在施工或不施工状况下,必须对孔口加活动盖防护,防止发生人员不注意坠落孔内。

14)吊放钢筋笼时用到吊车,吊车使用前先检查钢丝绳在卷筒上是否排列整齐,尾部是否卡牢,吊车驾驶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并做好日常例保和记录。

15)起吊时起重臂下不得有人停留或行走,起重臂必须与架空电线保持安全距离。下落应低速轻放。

16)灌注施工时,罐车到孔口的运行路段要平整、坚实,施工人员在灌注砼及吊机提升抖动料斗时严禁靠近孔口,在灌注桩身砼时,5m范转内相邻桩位挖孔作业应停止,且不得在孔底留人。

17)夜间灌注时要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并不能影响施工车辆司机的视线。

18)电焊工工作时须带防护面罩及手套。

19)用吊桶装渣时不必装得太满,应低于桶口15cm,以免提升过程中掉渣伤人。

20)安全员要挂牌执勤,全天候检查挖孔作业,不能随意离开现场。

21)孔内有人作业时,必须保证孔口有人值班,任何情况下值班人员不准离岗。

22)每开一个孔孔周边应设置警戒线及围挡等防护设施,井口适当位置安装警示灯,警示灯颜色应区别于普通照明灯,可统一用红颜色灯泡,井口还应设置明显反光标志。

23)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操作规程图表,以经常提醒施工人员安全注意事项。

篇2:人工挖孔桩:安全防护措施

在近年来的建筑施工中,人工挖孔桩以具有单桩承载力大,总桩数目省,孔径孔形不受限制,造价低廉,特别是在闹市区施工时震动小,噪音低,进度快,又能全面作业等优点,受到了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的欢迎(人工挖土桩由于施工方法简单、落后、危险性大,已被建设部列为逐步淘汰的工艺方法。但在这个过渡时期,全国仍有不少工程仍采用此法,看各地要加强安全监视治理,确保施工安全――编者)。同时,人工挖孔桩又具有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机具简单,基本不需要技术工人,并且轻易穿过孤石和清除沉渣,桩端嵌岩轻易实现,成孔直观,浇灌质量好等特点,更深受施工单位的青睐。但我们同时要留意到,人工挖孔桩属于深基础施工,作业中常受到地下水、流沙、有毒气体、塌方、漏电、落物等诸多不安全因素的危害,加上作业面较小,井孔上下交叉作业,并受自制提升设备性能限制,假如安全治理不够细致,施工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很轻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以下笔者就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原因及防护措施分别予以阐述。

一、发生事故的主要种别

1、高处坠落。如地面作业职员或行人不慎坠进井底;孔内作业职员在上下孔过程中失衡或因提升设备损坏而坠落。

2、塌方。开挖过程中孔壁土体或护壁与土体失衡而坍塌造成职员伤亡。

3、物体坠落打击。如地面的工具、钢筋及土壤等物因故掉进孔中,以及在桩孔内升降的工具机械、吊篮中的土壤或石块掉下,以及吊篮脱钩、绳断而坠进孔底,击伤孔底作业职员。

4、中毒和窒息。如桩孔内渗漏有毒气体或空气中含氧不足,施工前未进行充分透风置换的情况下即下孔作业,则可能引起中毒或窒息伤害。

5、水涌与淹溺。由于地下水位压力大和施工措施不当引起桩孔内涌出大量水及泥浆,孔内作业职员来不及逃避,被水或泥浆淹溺。

6、触电及机械伤害。因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符合要求,接线不规范,尽缘性能变差而引起漏电与触电事故;作业职员在使用机具时不慎误操纵或损坏机具而受到伤害。

7、爆破事故。如在桩孔穿过孤石或进进岩层进行爆破作业时,因炮孔布置不公道,装药量大,起爆方法不当及孔口处未设置防护措施而造成孔壁塌落、飞石伤人或击坏四周建筑物。

二、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1、施工单位对挖孔桩施工的安全治理不重视,以为机具设备简单,操纵技术易把握,所以对施工中的安全治理规章制度制订得不健全,安全防护措施考虑不周到,造成施工安全先天不足或留有死角。

2、施工预备不充分。如现场勘测不充分,原场地平整不符合要求,未挖好地面排水沟,投进施工的机具未作充分的检查维护,致使地面作业环境不良,机具带病运转。

3、施工现场治理不标准,渣土堆放不符合安全规定,材料堆放不整洁不平稳,污水排泄不畅,电线搭设混乱,施工职员的防护用品使用不规范,孔口在不施工时无防坠落措施。

4、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不及时,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技术交底不具体或没有进行,致使施工职员的安全意识差,安全知识欠缺,安全防护与控制性能低。

三、安全治理措施

1、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充分了解工程地质和水文勘测资料,结合设计要求分析研究地质变化,猜测施工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预防措施。正确选用施工机具类型、场地施工排水、降水方案及止水帷幕、成孔顺序、临时用电设计方案,以及爆破方法等安全技术措施。

2、抓好施工职员的选用和组织治理。分包时要选择具有专业施工资质的队伍,进场作业职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人要体检合格,机械操纵职员、电工、爆破工等关键职员必须持证上岗。

3、公道配备机具,预备必须的检测仪器,透风、排水设备的规格应满足施工需要。

4、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

5、配备文化素质较高,安全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职安全员,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立健全安全网络。

6、坚持作业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和班前安全活动,特别是施工中的防护措施和作业分工,要求细致、明确、公道、有记录。

7、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由专人负责,不得随意移动或拆除;特殊情况需移动或拆除时,应设置专人和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事后及时恢复。

四、基本安全技术防护措施

1、施工作业职员应佩带劳保用品。在井口作业的职员应系安全带,井底作业职员必须带安全帽,电工作业应穿尽缘鞋并带尽缘手套。

2、天天施工前及作业中,必须对投进使用的机具做全面检查,升降设备应装有必要的安全装置,如刹车、吊钩防脱器、断绳保险器及限位装置等,施工后要对机具进行保养。

3、施工现场用电应符合规范要求,装拆电器必须由电工进行,坚持执行用电检查的制度。

4、根据地质情况选择护壁类型和降水方法。护壁混凝土浇灌要四周同步上升,振捣密实,待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拆模,以保证护壁有足够的强度抵抗孔壁的倾覆力。配备足够的排水设备,孔底排水时,所有孔中作业职员应上到地面以后再合闸抽水,抽水完毕即封闭电源,严禁孔内带电作业。

5、建立岗位责任制,孔底与地面作业职员之间应有必要的联络设备和装置,随时保持联系。孔底有人时,地面必须有人监护,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地面职员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帮助孔底作业职员迅速转移到地面。

6、孔底作业职员应系好安全带,并将安全带挂在专用的保险绳上;同时,孔壁配备专用软梯,以便出现意外情况时作业职员能迅速撤离井底回到地面。

7、孔底作业职员上下时,必须乘坐专用安全载人吊篮,不得随意攀抓护壁和乘坐吊篮上下,以免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8、孔口周边2m范围以内保持整洁,不得堆放弃土、存放料具和停放机械设备,并坚持随时清理。

9、挖第一节孔圈时,应用红砖砌筑高出地面150mm的保护圈,防止地表水流进孔内和砂石杂物滑落孔中。浇注第一节混凝土护壁时,应高出地面400mm,厚度同护壁,主要起保护孔口作用和防止物体滑落伤人。

10、每个作业孔一般以四人为一级,通常孔底一人,地面运土二人,开提升卷扬机一人;孔底作业职员持续作业时间以二小时为宜,小组成员除卷扬机手外,轮换下孔作业。

11、孔深超过4m时,应在距井底2.5~2.8m处设置一道钢制半圆型防护板,并固定牢靠。在吊运物料时,孔底作业职员应紧贴护壁站立在防护板下,以防落物伤人。防护板的设置位置应随孔底进尺深度逐节下移固定,始终保持在设置高度范围内。

12、孔底作业职员在作业过程中,应进步警觉性,随时留意井内的各种情况及突发意外,如地下水、流砂、流泥、塌方、护壁变形、有害气体及不明物等,发现题目应及时回到地面,并报告有关职员处理解决。

13、孔内吊运物料或土方时,应保持垂直平稳,不准斜吊、过急或晃动;应采用稳定性较好的双耳吊篮,上料不准超过篮口,大块石头宜先破碎后装运,避免落物伤人。

14、每节挖孔进尺深度应根据现场实际土质和地下水位确定。一般土质较好,无地下水或地下水位较少时,以每次进尺深度不超过1m为宜,如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差较软时,每次进尺深度以水超过0.5~0.6m为宜;当碰到流砂或流泥时,进尺深度应控制在0.3以内。如地下水压力较大,涌砂涌泥难以进尺时,可先用降水方案降低水位,并用钢筋设护壁插下,然后用草袋之类物品堵住流砂、流泥,然后再清孔、绑筋、支模浇灌混凝土护壁。

15、当孔深超过5m时,应用压力风管向孔底送风,特别是有臭水、污泥和异味的孔底,作业前必须先对孔内送风至少一小时;作业职员下孔前必须做动物试验,或用仪器检查孔内的含氧量及有害气体含量,确认安全后方可下孔。作业中透风设备要不中断地向孔内送风。同时,地面要预备氧气瓶等急救用品。

16、当挖孔较深而孔内光线较暗时,孔内作业应采用12V安全电压、100W防水带罩灯泡,由防水尽缘电缆线引下进行照明。同时现场应设置发电机,孔内设置安全矿灯或应急灯以备临时停电的应急照明,以及孔底职员及时安全撤回地面。

17、当孔内无人作业时,孔口必须用强度足够的钢筋网盖盖好,上面加盖木板,以防雨天雨水进进孔内;同时,孔口四周设置高度不低于1.1m的钢管围栏进行防护,并设置安全标志,夜间设置红灯警示。

18、当孔内遇有孤石、强风化或中风化岩层时,必须选择公道的爆破类型,编制爆破作业方案,由专业职员进行爆破。其中孤石尽可能人工凿除。爆破时要避免护壁受损。

19、人工挖孔桩护壁成孔后,安装钢筋笼前,应先用验孔器检查护壁的同心度、孔径以及垂直度;对偏差较大的护壁,应先行凿除处理,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吊放钢筋笼。

篇3:人工挖孔桩安全防护措施

南京市鼓楼区一中心小学挡土墙工程位于学校操场北侧,工程距离小区楼房2-3米。为保证该批孔桩土方工程在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大小安全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孔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以期达到“文明施工、安全第一”。和“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要求,安全、顺利的完成孔桩土石方工程。现我监理部要求你施工单位严格做好以下事项:

1、首先对进场孔桩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交底、每人必须在交底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若请人带签字的本人必须加盖手印。

2、挖孔桩、作业人员作业时不准代小孩及外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3、班组长每天在上班前必须对挖孔作业人员进行班组前安全活动,下班前进行安全检查,并必须将孔口用木枋盖好。

4、作业人员下井时必须要带好安全帽,上下时必须用绳梯,不将坐吊桶上下作业,酒后不准进入施工场地作业。

5、孔下有作业人员时,孔上人员不得离开,安全员全天候在现场并随时观察孔壁土方及孔下是否有异味气体。

6、凡在作业时发孔流沙,出水量大,有害毒气体时应即时报告工地有关人员,并应立即停止施工作业,待排除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作业。

7、挖孔桩作业不准两个孔同时间施工,应间隔一个孔作业。作业时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和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来施工作业。

8、该场地因多处积水,应在施工场地四周设置排水沟。孔下作业人员若要抽水,应使用潜水泵,潜水泵要每天检查以防电源漏电触电伤人。

9、场地周围因操场地面离施工现场高出2米左右。需要在现场四周作1.5米高的护栏作为安全防护。如遇下雨(雪)要用彩条布将边坡部份搭盖、以防雨水将泥土冲垮、造成跨塌伤人。

10、另外在边坡外沿、用钢管及木枋搭设一座防护架作挡土墙防护,以防边坡土方跨塌伤人,确保安全生产。

以上事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已通知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必须严格遵守,如违反其中任何一项导致安全问题施工单位负全责。

建设单位(章):监理单位(章):施工单位(章):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