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空间工作安全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密闭空间工作安全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5-04

燃气本身就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燃气阀门井是燃气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在大多数的燃气公司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入井,即运行维护人员检修阀门的操作空间,这些入井就构成了密闭空间。密闭空间(confinedspace)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也有以下几种解释:1.即任何被围封(密封或半密封式)的地方而基于其被围封的性质,工作环境缺乏足够的对流空气有机会产生火警或爆炸2.因发生火警或爆炸而引致任何正在工作的人严重损伤的危险;指因体温上升而引致任何正在工作的人丧失知觉的危险;3.因气体、烟气、蒸汽或空气贫氧而引致任何正在工作的人丧失知觉或窒息的危险;4.因任何液体水平升高任何引致任何正在工作的人窒息的危险;或指应陷入自由流动的固体而引致任何正在工作的人无力大致可呼吸空气的危险环境的危险。在燃气行业我们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密闭空间有:燃气阀门井、污水井、燃气贮罐、槽车罐、消防水箱、消防水池等。如图:密闭空间常见的危害有以下几方面:1.密闭空间可能存积可燃气体(如沼气或因意外而泄漏的燃气)遇到明火就会引发火警或爆炸(如烟火、烧焊电火、手提电器火花)将导致工作人员受伤;2.密闭空间长期处于密封或空气不对流状态的缘故在遇高温天气、明火作业以及使用电动设施等易造成密闭空间温度上升。将导致工作人员体温上升过高,从而工作人员丧失知觉、中暑等人体危害;3.如密闭空间内烟气、蒸气、氮气等气体过多,而无法排放,工作人员可能因缺氧或中毒而丧失知觉或窒息;4.密闭空间内如有积水,流动的固体或液体突然涌入(如泥沙、塌方等)工作人员有被溺或吞没的危险。事故案例2004年8月7日上午7时30分左右,施工中的深圳盐排高速公路第七标段发生重大事故,4名重庆籍的工人在突然失踪数小时后被发现浮尸在附近一孔桩井下,而在打捞过程中,警方发现该孔桩井充斥二氧化碳气体,初步判断4名工人系窒息死亡。而谁是4名工人致死的罪魁祸首呢根据法医初步尸检结果和事故调查组的分析推断,事发原因应是有工人跌进孔桩内,其后另几名工人进入桩内施救,由于桩井内积存大量有毒气体导致4名工人死亡。2009年7月底,华东某燃气公司发生一起致命密闭空间工业意外,两名施工人员于燃气阀门井内施工时,因没有做好密闭空间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在井内疑因缺氧、中毒而昏倒。井外另一施工人员不顾自身安全,下井企图施救也昏倒在井内,事故最终造成二死一伤。在国内外,因密闭空间作业导致的伤亡事故频发,主要原因就是工作人员对密闭空间危害认识不够,麻痹大意,作业前未对密闭空间进行风险评估,作业过程也未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惨剧发生。密闭空间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因为在密闭空间内存在多种的勉害因素,包括:可燃性气体、有毒气体和缺氧等,往往造成严重伤亡事故。而令人更担心的是:很多密闭空间伤亡意外事故都涉及在场参与拯救的人员,说明相关作业人员对密闭空间的危害认知仍十分缺乏。因此,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必须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同时制定紧急应变程序以及办理相关的作业许可证。一、风险评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密闭空间空气成份是否有转变的可能性;2.是否存在易燃、易爆或有害的气体;3.空间的照明、电力或动力来源;4.空间的结构和稳固程度;5.进出密闭空间的途径及有关紧急逃生程序;6.密闭空间外的因素是否对密闭空间内的人员构成危害;7.应对作业人员和监护人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内容包括所从事作业的安全知识、作业中可能遇到意外时的处理、救护方法。二、密闭场地的紧急应变程序1、作业时1)作业人员进入密闭场地前,应首先拟定紧急状况时的外出路线、方法;2)人员每次作业时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3)如身体感到不适,例如头痛、晕眩等,必须停止工作,立即离开密闭场地;4)密闭场地外的现场要配备合适的起重设备,例如设有吊重装置的三脚架,配合救生绳及安全带作救援之用;5)应设口足够及状态良好的应急设备,包括:认可呼吸器及心肺复苏器、防爆照明灯、急救箱及担架床等。2、驻守密闭场地外的人员1)驻守密闭场地外的人员必须时常提高警觉,与密闭场地内的人员保持联络,当发觉任何不寻常的迹象,应寻求公安消防作支持。如未佩戴呼吸器及救生绳,千万不要进入密闭场地内进行拯救;2)在救援时至少应有一个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并迅速将伤者带离现场至安全的地方,才施行急救。3)紧急应变小组成员最少应有一名合格的急救员。3、演练应定期进行紧急救援程序演练,以测试所制订的程序及实习救援装备的使用方法。每年至少复习紧急应变操练一次,包括紧急应变模拟演习、灭火、基本急救和心肺复苏法等。三、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必须办理作业许可证1、密闭空间作业许可证内容包括:1)工作概况;2)可预见的危害;3)采取的安全措施;4)气体浓度测试、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等等。2、常见的安全措施和设备包括:1)警示标志和围栏;2)防爆通风设施、防爆照明灯;3)救生绳、灭火器、医药箱、空气呼吸器、三脚架等。3、气体浓度测试进入密闭空间前必须进行包括氧气、易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测试。常见的有毒气体为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并由工作许可证签发人员进行确认。气体取样要有代表性和全面性,应在密闭空间上、中、下部位进行取样分析。作业期间应按风险评估报告定时取样复查,如有一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如遇有填料、残渣、吸附剂、催化剂等设备内工作应增加复查取样频率。若密闭空间环境有可能发生变化则每次进入密闭间前必须重新进行气体检测方可进入作业。四、个人防护装备1、作用使人员隔离危害及补充其他措施的不足,个人防护装备是各项风险消减措施中最后的选择,应根据工作危害为工人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2、常见的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安全带、防静电工作服、防护手套等;3、若工作风险较高可考虑为工人配置个人报警器;4、呼吸器的佩带在佩带呼吸器时一定要仔细的检查面罩的气密性,使用长管呼吸设备时应有专人做监护,防止长管被挤压,压缩空气瓶必须有充足的压力且有定期维护、检查。五、通气1、在存有危险的气体,蒸汽、雾、烟、尘、氧气不足或温度极高的地方必须装设机械式通风设备,确保空气对流排除有害气体和可燃气体,确保氧气含量充足;2、上述四项措施确认到位后,方可签发工作许可证进入密闭空间进行施工作业。并《密闭空间作业许可证》贴于围栏上,以便随时查看。安全生产,警钟长鸣,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作为从事燃气行业以及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在从事密闭空间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和懈怠。

篇2:密闭舱室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目的、范围

为了加强对拆船过程中密闭舱室作业的安全管理,保证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拆船过程中的密闭舱室作业。

2.相关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88)

《焊接与切割安全》(GB9448-99)

《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规程》(GB16912-1997)

《焊接及切割用橡胶软管氧气橡胶软管》(GB2550-92)

《焊接及切割用橡胶软管乙炔橡胶软管》(GB2551-92)

3.术语定义

3.1密闭舱室(空间),是指有1~2个出入口所围成的空间,包括顶部敞开而深度大于1.2m、自然通风不良的空间;或狭小舱室。

3.2密闭舱室作业,是指进入密闭、狭小舱室(空间)内的切割、清理作业(以下统称密闭舱室作业)。

4.能力和培训

4.1公司安全办、拆船车间相关人员必须经本程序培训。

4.2监护人必须经本程序培训,熟知作业场所的结构及环境,掌握基本的施救知识和方法。

4.3拆解劳务队作业员必须经本程序培训。

5.职能职责

5.1安全办负责密闭舱室的测氧测爆。

5.2拆船车间主管负责密闭舱室作业的许可审批。

5.3拆解劳务队负责人负责密闭舱室的作业。

6.工作程序/规定

6.1密闭舱室作业准备

6.1.1作业前必须对舱内、舱外、周边环境、使用的设备设施、工具、照明、电源线、氧、乙炔(或丙烷)软管等进行认真检查,确认达到安全要求后方可作业。

6.1.2在盛装过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物品(或长期封闭的)的密闭舱室作业前,必须进行有效通风置换,使用测氧测爆仪经检测合格后,办理审批手续方可进入。需明火作业的必须达到防火防爆技术要求,并经安全办批准,办理动火手续。

6.1.3进入密闭舱室作业前,拆解队负责人必须根据生产作业特点、内容认真进行安全教育,提出安全注意事项、防范措施和应急逃生措施。

6.1.4密闭舱室内平台如有水平孔,或因作业需要开的水平孔,应设防护围栏或临时防护盖,防止坠落。

6.1.5拆解劳务队必须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作业人员必须根据工作要求佩带、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2安全管理要求

6.2.1密闭舱室外,安排一名现场监护员,监护观察密闭舱室作业的情况,有权停止密闭舱室作业和撤出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必须听从现场监护员的指挥。

6.2.2凡进入密闭舱室作业,不论空间大小,至少应有两人同行和工作。若空间只能容一人工作时,另一人不得离开,应随时与正在作业的人员保持联系,作预防性保护。密闭舱室入口处必须设置明显得“舱内有人作业”的标志牌。

6.2.3作业前,应视情况对密闭舱室内空气中氧含量和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检测。

篇3:水泵房密闭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我矿生产需要,水泵房现需要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密闭拆除,为了确保密闭拆除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位置:水泵房

二、密闭拆除施工前准备工作:

1、携带仪器:

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3台(报警点1%);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3台(报警点24PPm);便携式氧气浓度检测仪2台;光学瓦斯检测仪2部;

2、携带工具:

木锤(大)、手镐各1把,铁锹3把。

3、人员配备:

当班安监人员1人,瓦斯检查人员2人,通风工1人,密闭拆除工3人。

三、作业程序:

1、密闭拆除前:

①、由通风工查为运输巷、回风巷供风的局部通风机是否能够正常运转。

②、通风工检查风筒的链接、吊挂是否牢固,是否符合规定。

③、密闭工检查密闭墙外顶板、两帮支护情况是否完好。

④、现场作业人员必须检查随身携带的矿灯、自救器是否完好。

⑤、瓦检员用光学瓦斯检测仪检查密闭墙外巷道20m范围内气流中甲烷、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浓度,只有在甲烷浓度低于1%,一氧化碳浓度低于24PPm,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方可作业。

2、拆除密闭:

①、在所有检查工作完毕,并确认符合《规程》规定后,报告值班领导、通风区长和安检人员。

②、密闭拆除必须在安检人员的监督下作业。

③、密闭工使用木锤,在密闭墙上部顶板处开一200mm2空洞,瓦检员将光学瓦斯检测仪吸气胶管尽量伸入密闭墙内顶板300mm处吸入气体进行甲烷浓度检测;用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伸入孔洞中检测一氧化碳浓度,只有在甲烷浓度低于1%和一氧化碳浓度低于24PPm时方可继续作业。

3、密闭拆除后:

①、密闭完全拆除后,瓦检员在巷道口进行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浓度的检测,只有在各种气体浓度符合《规程》规定,方可进入被密闭巷道内进行气体检测。

②、瓦检员必须一前一后相隔5m进入巷道,边走便用检测仪检测气体,若氧气浓度低于20%或甲烷浓度大于1%或一氧化碳浓度大于24PPm或二氧化碳浓度大于1.5%时,应停止前进,进行处理。若甲烷浓度大于3%时,应采取措施排放瓦斯。

四、安全注意事项:

1、为了防止拆除密闭过程中产生火花,拆除密闭必须使用木锤。

2、拆除密闭应由上到下,逐步扩大,直至密闭完全拆除。

3、在拆除密闭过程中应随时检测各种有害气体,当有害气体超限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密闭拆除后,先由瓦检员进入密闭区域内进行各种有害气体的检测,其他人员不得进入。

5、瓦检员在检测过程中应缓慢行走,防止产生摩擦火花。

6、瓦检员在检测过程应时刻观察顶板和两帮支护情况,防止冒落、片帮伤人事故。

7、只有在气体浓度符合《规程》规定后方可开启局部通风机对巷道进行通风。

8、拆除密闭后的砖料应及时清理,输送上井。

9、所有参与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在确认方可进行施工。

篇4:密闭空间内安全作业五措施

对于进入贮罐、塔、反应器、地下坑、下水井等密闭空间内的作业,一旦管理出现疏漏,很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人身伤害事故。密闭空间内作业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系统清洗、置换处理程度、容器内部结构,还与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施工进度、难度、劳动组织协调等密切相关,因此,密闭空间内作业既要坚持“四全”安全监督管理,又要积极协调组织劳动力、处理好施工进度与安全关系,同时必须消除密闭空间内作业有毒有害因素及危险因素,保证安全作业,落实好5个方面的安全措施。

一是落实好系统处理时的安全措施。

首先,做好退料、蒸煮、清洗、置换。按照停工处理方案,化工物料要退出生产装置,然后进行清洗、蒸煮、置换直至系统分析合格。其次,做好容器(空间)隔离。容器与设备、管道相连部位彻底断开,加盲板,化工物料管线、氮气及惰性气体管线、工艺风、水、气均作相应隔离,电气系统挂警告牌,进行断开处理。第三,做好容器(空间)通风。将设备、容器按检修开启人孔顺序,打开所有人孔、通气孔、导淋、排污阀,进行换气。条件允许时可用机械通风,使容器内空气处于对流状态,使氧含量达到并保持在19%—23.5%。第四,做好容器(空间)降温。与容器相连的保温管线必须彻底断开,容器内空气相对畅通,将其空间内的温度降至室温或与人体相适应的温度。

二是落实好容器(空间)内安全分析、监测措施。

根据容器(空间)形状(式),按采样规范,采集具有代表性样品。在进入容器前30min,分析易燃、可燃物浓度是否符合动火安全要求;有毒有害物浓度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氧含量是否达到19%—23.5%;动火终止后又重新动火时,按同样方法进行采样分析,使之符合动火安全要求,条件允许时,可连续跟踪监测分析。

三是落实好容器(空间)内断电和安全用电处理措施。

容器内原有转动构件的电源,在配电室内断开,挂警告牌。现场电源将接线拆开,做好绝缘和挂牌。施工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工具设备用电要加强电源线绝缘保护,防止物体打击、磨损,同时使用漏电保安设施,施工作业者在潮湿环境中,个人应采取防触电措施。

四是落实好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措施。

密闭空间内作业做到有方案和安全措施,做好脚手架、吊装机具的安全检查,准确校验防护设施、安全用具,消防器材完好备用,督促作业人员正确使用脚手架、防护用具,合理安排交叉作业和有序组织人、材、物出入,配备合格的监护人。加强内部与外部联络,及时处理生产运行设备的跑、冒、滴、漏,确保系统的平稳运行。

五是落实好施工协调管理措施。

协调好生产单位与施工单位关系,做到安全有序作业,同时协调好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关系,协调好施工单位间交叉作业的安全关系,确保安全有序。

篇5: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业务工作程序

1.安全管理部制(修)订分公司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程序和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标准。

2.各项目单位根据《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标准》(SAS-18-00-014)规定的密闭空间的许可范围以及分级原则,对本单位区域内的需要许可的密闭空间进行辨识,填写密闭空间辨识清单(详见表格编号SAZ12035-01A)。

3.各项目单位根据《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标准》对辨识的需要许可的密闭空间进行评估,确定每个密闭空间的准许进入条件,建立密闭空间管理档案,并制订本单位进入作业人员的岗位规程。

4.项目单位对需要许可的密闭空间在入口处设置警示标识,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

5.项目单位督促检修协力供应商编制密闭空间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并组织审查;技改部督促技改协力供应商编制密闭空间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并组织审查。

6.项目单位为作业者(含所在区域协力作业)提供有关的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告知密闭空间存在的危害以及控制、急救方法。

7.项目单位为本单位进入密闭空间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体防护用品及检测报警仪器。

8.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审查通过后,项目单位、技改部分别督促检修协力供应商、技改协力供应商填写的《密闭空间作业许可审批表》(详见表格编号SAZ12035-02A)报项目单位。

9.项目单位对检修协力供应商、技改协力供应商的作业人员、系统隔离措施、检测数据、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及监测报警、通风、通讯、个人防护、应急救援等设备的准备情况对照该密闭空间准许进入条件进行验证,验证符合后签发审批表;涉及煤气的密闭空间作业在执行本程序的同时,还需执行分公司《煤气安全管理规定》(SAZ10006)的相关规定。

《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标准》规定的一级密闭空间作业审批人为项目单位责任区域分厂厂长或车间主任,二级密闭空间作业审批人为项目单位责任区域作业长。

10.项目单位对作业过程进行监管。

(1)一级密闭空间作业过程中,项目单位应指派监护人员对作业全过程旁站监护,二级密闭空间作业项目单位应指派监护人员对关键作业节点进行监控。

(2)发现检测数据超标、隔离通风措施失效、作业人员出现异常行为、密闭空间外出现威胁作业者安全和健康的险情、监护者不能安全有效地履行职责等禁止作业条件时,作业许可关闭,现场重新进行处理,符合初始作业许可条件经作业许可人签字确认后,方可继续作业。

11.各相关业务单位对密闭空间作业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提出评价意见,由安全管理部汇总评价意见后,交由合同单位(含技改部)落实评价考核。

12.密闭空间的作业完成后,所有作业人员及所携带的材料和工具撤离,由项目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现场确认,并在密闭空间作业许可审批表作业终结栏签字后,作业终结。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