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楼地面工程维修制度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房屋楼地面工程维修制度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30

楼地面是房屋的主要水平承重构件,它们将自重和使用荷载传递给墙、柱及基础上,对墙身起水平支撑作用,并有分隔空间、隔声、隔水等作用。

一、地面起砂的维修

(一)地面起砂的原因

水泥地面起砂的表面现象为光洁度差,颜色发白不坚实,表面先有松散的水泥灰,随着走动增多,砂粒逐步松动,直至成片水泥硬壳剥落。

造成水泥地面起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水泥砂浆掺合物砂级配不当,水灰比过大,养护不适当;水泥地面在未达到足够的强度时就上人走动或进行下道工序;冬季低温施工时,门窗未封闭或无供暖设备造成大面积冰冻;原建材不符要求,如水泥受潮或砂粒过细等都有可能造成地面起砂现象。

(二)地面起砂的防治

防治起砂的主要方法:首先要针对起砂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水灰比过大就要严格控制水灰比等。其次,维修措施因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楼地面起砂不大的情况下,可采取两种方法进行维修,一是起砂部分用磨石水磨,直到地面露出坚硬、平整、光亮的表面;二是清理面层,再用钢丝刷清除松动砂粒并冲洗干净,最后在湿润面层下纯水泥浆罩面、压光。在楼地面起砂面积较大的情况下,用107胶水泥浆修补:首先清除浮砂并冲洗干净,凹凸不平处用水泥拌合少量107胶做成腻子嵌平,再用107胶加水搅拌匀刷地面一遍,以加强地面的粘连力,随后用107胶泥浆分层涂刷3~4遍,3天后进行打蜡工作,以增强地面的耐磨性和耐久性。另外应注意107胶用量约为水泥重量的20%左右,多了强度会下降,少了粘结力不强。

二、地面空鼓的维修

它多发生于面层和垫层之间,或垫层与基层之间。空鼓处受力容易开裂,严重时大片剥落,破坏地面使用功能。

(一)造成空鼓的原因

(1)做楼地面的面层前,基层表面清理不干净有浮灰,结合层粘结不牢;

(2)原材料质量低劣,配合比不正确,达不到规定的强度;

(3)楼地面的楼板表面或地面垫层平整度较差且未处理好;

(4)违反施工操作规定,未按要求做好结合层;

(5)养护不善,受到振动等。

(二)防治空鼓的方法

(1)清理地面的混凝土垫层或楼板表面,并用水冲刷干净;

(2)按施工质量要求,严格选用原材料;

(3)当楼地面的基层平整度较差时,先做一层找平层,再做面层,使面层厚薄一致;

(4)严格遵守施工操作规定;

(5)养护期间,禁止人在上面操作和走动,应适时浇水养护;

(6)对空鼓的面层,先将空鼓部分铲除,清理干净并用水润湿,再做结合层,最后用原材料嵌补,挤压密实、压光。

三、水泥楼地面裂缝的维修

(一)水泥楼地面裂缝的原因

(1)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楼板支座产生负弯矩,使楼面产生裂缝;

(2)楼板的板缝处理粗糙,降低了楼板的整体性,使楼面产生裂缝;

(3)大面积的水泥砂浆抹面,没有设量分格缝,使楼地面产生收缩裂缝;

(4)原材料质量低劣,如水泥标号低或失效等;

(5)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温差变形裂缝;

(6)使用维护不当等。

(二)水泥楼地面裂缝的防治

(1)由于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先整治地基基础,再修补裂缝;

(2)提高楼地面面层的整体性,可在楼板上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抵抗楼面端部的负弯矩;

(3)处理楼板的板缝,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水泥砂浆灌缝,捣实压平,养护;

(4)根据质量要求,严格选用原材料;

(5)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6)大面积的楼地面面层,应做分格;

(7)对一般的裂缝,可将裂缝凿成V型,用水清扫干净后,用1:1~1:2的水泥砂浆嵌缝抹平压光即可;

(8)对于大面积裂缝,且影响使用的面层,应铲除重做。

四、水磨石地面的裂缝、光亮度差、细洞眼多的维修

水磨石

地面的裂缝的主要原因:地面回填土不实,高低不平;造成垫层厚薄不匀,引起地面裂缝;基层未清理干净;暗敷电线管线太高,也易引起地面裂缝。其防治措施,关键在于面层下面的基层处理,如回填土应层层压实,冬季施工中的回填土要采取保温措施,同时务必注意将基层清理干净等。

水磨石地面光亮度差,细洞眼多,产生原因既有磨光的磨面规格问题,也有金刚石砂轮规格问题;同时磨光过程中的二次补浆未采用擦浆而采用刷浆法,造成打磨时的洞眼出现。其防治措施主要为:对于表面粗糙光亮度差的,应重新用细金刚石砂轮或油面打磨,直至光滑。洞眼较多的,应重新擦浆,直到打磨消除洞眼为止。

五、木地板的维修

木地板,主要存在地板起鼓、地板缝不平、表面不平整及踩时有响声等现象。

地板起鼓主要因局部板面受潮所致,或未铺防潮层,或地板未开通气孔。防治措施:应注意木板的干燥及施工环境的干燥;遇到起鼓时应将起鼓的木地板面层拆开,在毛地板上钻通风孔若干,晾几天时间,待干燥后重新封板。

木地板缝不平,常常是因为板条规格不准或板潮所致。修补缝隙一般可用相同的材料创成刀背形薄片,醮胶嵌入缝内创平。

木地板表面不平整,一般多为电刨、手刨同时用,板面吃力深浅不匀,或房内弹线不准所致。若已造成上述情况,可将高刨平或磨平,或调正木栅高度。

地板踩踏时的响声往往是由于木

篇2:钢筋混凝土结构维护制度

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物理力学性能完全不同的材料组成的,混凝土主要抗压力,钢筋主要承受拉力,两者协同工作以满足工程结构的受力要求。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的维修

钢筋混凝土结构上产生的裂缝,常见于非预应力受弯、受拉等构件中,以及预应力构件预应力端头等部位。对于各种裂缝,必须查明其性质和产生的原因,进而确定具体的维修措施。

(一)损坏的现象和原因

(1)荷载裂缝,主要系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变形过大而产生的裂缝。

(2)温度裂缝,主要系由大气温度变化、周围环境温差的影响和大块体混凝土施工时产生的水化热等因素造成。

(3)干缩裂缝,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捣后,养护不及时,表面水分散失太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混凝土湿度变化小,收缩也小,表面变形受约束后出现拉应力而导致表面干裂;其次是与所采用的水泥品种、水灰比大小、骨料含泥量、水泥含量、气候环境、有无配筋外加剂、振捣是否密实等因素有关。

(4)张拉裂缝,即预应力构件内由于张拉应力而引起的裂缝。主要原因是:预应力经放张后,构件表面及端头局部受力不均或受到附加力时,而产生的横向、斜向、端头等裂缝。

(5)沉降裂缝,现浇构件因地基或砌体过大不均匀沉降;平卧法生产的预制构件因侧向刚度差,在其侧面产生沉降裂缝;模板刚度不足、支撑间距大、支撑松动、过早拆模等,也可导致产生沉降裂缝。

除此以外,还有腐蚀、施工、振动所引起的裂缝。

(二)裂缝治理方法

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出现裂缝,有的破坏结构整体性,降低构件刚度,影响结构承载力;有的是对承载能力无多大影响,但会引起钢筋锈蚀、降低耐久性,或发生渗漏,影响使用。因此,应根据裂缝性质、大小,结构受力情况和使用要求,区别情况,及时进行治理。一般有以下几种处理办法。

1.表面修补法。这种办法适用于承载能力无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大面积细裂缝防渗、漏水的处理。

一般采用表面涂抹水泥砂浆或表面涂抹环氧胶泥或用环氧粘贴玻璃布以及表面凿槽嵌补的方法。

2.内部修补法。内部修补是用压浆泵将胶结料压入裂缝中,由于其凝结硬化而起到补缝作用,以恢复结构的整体性。此修补方法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水、防渗要求的裂缝修补。常用灌浆材料有水泥和化学材料,可按裂缝的性质、宽度以及施工条件等具体情况选用。一般对宽度大于0.5mm的裂缝,可采用水泥灌浆;宽度小于0.5mm的裂缝,或较大的温度收缩裂缝,宜采用化学灌浆。

(1)水泥灌浆。一般适用于大体积构筑物裂缝的修补,主要施工程序包括:钻孔、冲洗、止浆及堵漏、埋管、试水、灌浆。

(2)化学灌浆。这适用于多种情况下的裂缝修补及堵漏、防渗处理。其操作主要工序为:表面处理、布置灌浆嘴和试气、灌浆及对孔。

二、钢筋混凝土内钢筋腐蚀的维修

钢筋混凝土内钢筋的腐蚀,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钢筋保护层先遭受破坏,从而导致钢筋的锈蚀;另一种是钢筋先发生锈蚀,从而使保护层开裂。混凝土内钢筋锈蚀,一方面使其截面逐渐减少,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降低,影响构件的使用安全;另一方面钢筋锈蚀体积膨胀(约增大2倍以上),使混凝土保护层开裂甚至脱落,降低了构件的受力和耐久性能。尤其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内的高强度钢丝,其危害性更大。

(一)钢筋腐蚀的原因

影响钢筋锈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周围介质的侵蚀,钢材的材质差,混凝土保护层的性能影响等。具体原因如下:

1.由于混凝土不密实或有裂缝存在造成钢筋锈蚀。这往往是造成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尤其当水泥用量偏少,水灰比不当和浇捣不良,或者在混凝土浇筑中产生露筋、蜂窝、麻面等缺陷,都给水(汽)、氧和其他侵蚀性介质的渗透创造了有利条件,多种介质容易到达钢筋表面,从而加速钢筋的锈蚀。

2.由于混凝土碳化造成钢筋锈蚀。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碳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在混凝土表层中逐渐被氢氧化钙的碱性溶液所吸收,相互反应生成碳酸钙,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碳化”。当碳化深度达到超过钢筋保护层时,使钢筋失掉保护的屏障,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侵入混凝土,就会使钢筋遭到锈蚀而生锈。

3.由于混凝土内掺入氯盐造成“钢筋锈蚀”。混凝土中的碱性成分在钢筋表面形成钝化膜,碱度越高,钝化膜的保护作用越强。但当碱性成分被融出和碳化作用产生影响,使混凝土中碱度降低或存在有害成分时,则钝化膜被破坏而引起钢筋锈蚀,破坏钢筋钝化膜的有害成分的卤素离子中氯离子破坏作用最强,且对钝化膜产生局部性的破坏,使钢筋表面产生点状腐朽。

4.由于杂散电流导致钢筋锈蚀。工业用电中的直流电,当它泄漏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时,会造成钢筋

的腐蚀生锈。

(二)钢筋锈蚀的预防

(1)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阻止腐蚀性介质及水(汽)氧等侵入混凝土内。因此,对修缮工程的拆改部分要重视做好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掌握好水灰比,水泥质量,振捣和养护等有关规定;在有严重的侵蚀性介质的处所,应适当增加保护层的厚度;对现有的房屋建筑结构,如混凝土质量不良和现场侵蚀性介质比较严重时,可在构件外表面涂抹绝缘层如沥青漆,环氧树脂涂料等,进行防护。

(2)对于室内有侵蚀性气体,粉尘介质,或相对湿度较大时,则应采取加强通风措施,如改善门窗布置,加设机械通风装置,以消除或减弱它们对钢筋锈蚀的作用。

(3)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应严格按施工规范控制氯盐用量,对禁止使用氯盐的预应力、薄壁,露天混凝土结构等时,则绝不使用,以防止钢筋锈蚀。

(4)在浇筑混凝土内加入适量的缓蚀剂,如亚硝酸钠等,可以消防或延缓钢筋的锈蚀。

(5)防止杂散电流的腐蚀。首先,应杜绝和减少厂矿直流电泄漏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和地下土壤中去;其次,要提高混凝土构筑物和钢筋的绝缘性能。

(6)为防止高强钢丝的应力腐蚀和脆性断裂,可采用在钢筋表面涂刷有机层(如环氧树脂等)和镀锌的措施,然后再浇筑混凝土。锌保护层较为可靠不易损坏,并可用在保护薄壁结构的绑扎和焊接配筋网的高强钢筋上。

(三)钢筋锈蚀维修的一般原则

(1)当钢筋锈蚀尚不严重时,混凝土表面仅有细小裂缝,或个别破损范围较小时,则对混凝土裂缝或缺陷,破损处,进行封闭或修补。

(2)当钢筋锈蚀严重,混凝土裂缝破裂,保护层剥离较多时,则应对结构认真检查,必要时先采取临时支撑加固,再凿除混凝土腐蚀松散部分,彻底清除钢筋上的铁锈,将需作修补的旧混凝土衔接面凿毛,对有油污处用丙酮清洗;对于钢筋腐蚀严重,有效面积减小,应增焊相应面积钢筋补强,然后再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修补,必要时加钢筋网补强。

(3)对钢筋腐蚀很严重,混凝土破碎范围较大时,在对锈蚀钢筋除锈补强和清除混凝土松碎部分后,可采用压力喷浆法做进一步的修补。

三、混凝土的缺陷、腐蚀及渗漏的维修

混凝土因其材质、浇筑、使用条件及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会形成各种缺陷,并产生腐蚀、渗漏等损坏现象。混凝土的缺陷会不同程度地造成钢筋锈蚀、渗漏并进而影响到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耐久性等。因此必须及时查明其损坏原因,针对不同情况提出合理的维修方案予以修复。

(一)损坏的主要原因

(1)施工、使用、维护不当。如施工方面有水质差、水泥强度等级低、用量不足、砂石含泥量大、水灰比选择不当、漏振捣、钢筋位置偏差、模板移位、养护不及时;使用、维护方面有超载、高温环境、有害介质侵蚀、碰撞、未及时补破损处、在构件上任意开洞挖槽、增大使用荷载等。

(2)酸、碱、盐类等的侵蚀,地下水的侵蚀,水溶解的腐蚀,以及大气及周围环境中有害气体的腐蚀。

(3)混凝土存在缺陷并遇到腐蚀;混凝土的防水构造节点设计不合理或防水构造年久失效等。

(二)维修方法

对混凝土缺陷、腐蚀的修补工作,应在分析原因,弄清范围、性质和危害性的基础上进行,常用的方法如下:

(1)表面缺陷、病害的修补。对不影响结构受力安全的混凝土表面的缺陷、病害,如数量不多的麻面、蜂窝、露筋、小块脱落或轻微腐蚀等现象,一般可采用水泥砂浆或环氧树脂配合剂进行修补。

(2)局部修理。对混凝土中较大的蜂窝、孔洞、破损、露筋或较深的腐蚀等,查清范围后,可通过嵌填新混凝土或环氧树脂配合剂的方法,消除局部缺陷、病害、恢复材料功能。如缺陷对构件的承载能力有影响,修理时应采取临时局部卸荷措施或临时支撑加固措施,如修补区基层和结合面处理、嵌填新混凝土、环氧砂浆或环氧混凝土修补等等。

(3)水泥压浆法修理。对影响结构强度安全的蜂窝或空洞,可采取不清除其薄弱层而用水泥压浆的方法进行补强,以防止结构遭到较大的削落。

对渗漏的修理方法,应在修漏前先查明渗漏的确切位置,准备好修漏材料,然后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堵修方法。堵修原则是:先变大漏为小漏,变线漏为点漏,变片漏为孔漏,使漏水集中于一点或数点,最后将集中点处的渗漏彻底堵住。

(4)混凝土的渗漏,一般分为孔洞漏水和裂缝漏水两种情况。

①孔洞渗漏堵修方法。由较小毛细孔渗水到较大蜂窝孔洞漏水,都属于孔洞漏水。孔洞漏水按漏水水压大小和孔洞大小,采用不同的堵修方法:直接堵塞法、下管堵漏法、木楔堵漏法、预制套盒堵漏法以及混凝土墙面与顶板的防水层堵塞法等。

②裂缝漏水堵修方法。裂缝漏水按漏水水压大小和裂缝大小,采用不同的修补方法:直接堵塞法、下线堵漏法

、下半圆铁片堵漏法、墙角压铁片堵漏法等。

(5)地面普通漏水的修理。当地面混凝土质量较差,地面发现普遍渗漏时,先对工程结构进行检查鉴定,若混凝土强度仍能满足要求的,就可进行渗漏的修补工作。条件许可时,先将水位降至建筑物的地面以下,然后修补。如无法降低地下水集中于临时集水坑中排出,再把地面上漏水的孔眼、裂缝分别按孔洞漏水和裂缝漏水的方法进行处理;余下较少的毛细孔渗水,可按混凝土表面清洗干净,抹上厚为1.5cm的水泥砂浆一层,待凝固后,按渗漏水检查方法,找出渗漏水准确位置,采用一定的堵漏法,逐个堵好,然后做好整个地面防水层。

篇3:房屋砖砌体结构防治维修制度

砖砌体由砖块和砂浆砌合而成。建筑物中墙、柱、腰线、窗台、烟囱、台阶等也常用砖砌筑成。砖块分类按国家标准分成普通砖和空心砖两大类,砂浆则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石灰膏、粘土等)和填充材料(砂、矿渣)混合搅拌而成。常用的砂浆有水泥和黄砂混合组成的水泥砂浆,水泥、石灰膏、砂子组成的混合砂浆,粘土或石灰膏、砂子组成的粘土或石灰砂浆等。砌墙中一般采用水泥砂浆和混合砂浆,粘土砂浆用于荷载不大的墙体或临时房屋中。砖砌体破坏突出表现在耐久性破坏和砌体裂缝的产生上。

一、砖砌体耐久性破坏的维修

(一)砖砌体耐久性破坏的主要原因

1.冻解循环造成砖砌体破坏。其损坏一般由表面开始,首先形成抹灰层脱落,砌体表面出现麻点、起皮、酥碱、剥落等。随着冻解次数的增加,砌体酥碱、剥落深度增加,造成砌体内部材料变质,严重时减弱了砖墙的厚度,进而损坏到砌体的整体强度。

2.风化和浸渍造成损坏。风化是由于砌体材料的溶解质(如石灰等)溶了水,水蒸发后,溶解物结晶而形成沉积风化物。风化物不断堆积浸渍砌体,从而导致砌体膨胀破坏。

3.化学腐蚀造成损坏。对砖砌体有害的腐蚀介质存在于水中,易侵蚀砖基础砂浆,若基础防潮层处理得不好,地下水中的腐蚀性介质通过砌体的毛细管作用进入墙体,腐蚀墙体。砖砌体结构的酥松,出现酥碱、剥落等腐蚀现象,影响砌体强度、外观上甚至在底层房屋的地面上部墙体泛潮,造成抹灰层酥松,霉变。

(二)砖砌体耐久性破坏的防治

防止砌体结构耐久性的破坏,对建筑物正常、安全使用和延长建筑物使用年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首先要搞好砌体的维护和管理,防止砌体受潮和受腐蚀,应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1)消除或最低限度地减少侵蚀介质和环境腐蚀的影响。

(2)提高砌体耐蚀能力。

(3)对热工性能不足的外墙、檐口等部位采取加厚墙体或其他保温措施,以消除内墙面,顶棚的“结露”“挂霜”等现象。

(4)对湿度较大的或经常关闭的小房间应加强对防水层、排水设施的维护、防止水的侵蚀。

(5)及时维修失效的防水层,养护好已有的防水层。

(6)保持室外场地平整和排水坡度,防止建筑物周围积水。

(7)禁止墙上任意开洞,或直接无组织的排放污水、蒸气等,以防侵蚀墙体。

(8)对已风化,侵蚀在墙上的结晶物,应用钢丝刷子刷除,防止继续腐蚀墙体。

(9)经常维修屋面保持屋面排水系统正常工作,做到屋面不渗漏。

(10)对于已经维修后的砖砌体,应针对破坏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砌体再次发生腐蚀。

二、砌体裂缝的维修

(一)砌体裂缝的主要原因

1.设计上的失误。

(1)砌体强度不能满足砌体承载能力的要求;

(2)砌体的连接节点构造不合理;

(3)砌体的稳定性不足;

(4)整体性的加强措施不够,墙段联结差,传递与扩散荷载的能力差;

(5)荷载传递的布置不够均衡,节点构造不够合理等。

2.施工质量差。

(1)砌体的垂直度、平整度、砌体中的灰浆饱满度差等,造成砌体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2)违反操作规程施工;

(3)施工中使用的砖与砂浆不符合设计规定的强度等。

3.使用上的不合理。

(1)改变建筑物用途,超过原设计的荷载标准;

(2)改建时缺乏全面考虑、论证,乱拆、乱改;

(3)地基严重下沉,基础变形位移,墙体受力状况改变;

(4)由于受动力、地震等荷载的损坏,致使砌体不能合理传递和支承等。

(二)砌体裂缝的维护修理

修理工作一般应在结构不均匀沉降已经稳定、裂缝不再发展时进行,但必要时应做好临时加固工作后再进行维修。

1.维护修理。

(1)填缝。填缝补强是砌体裂缝处理最简单的一种方法。操作时应先将缝隙处理干净,洒水湿润后用1:3或1:2.5水泥砂浆用工具填抹严实,填缝后对耐久性可起到一定作用。而对砌体的整体性、强度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大。

(2)喷浆。采用

喷浆代替抹填来处理裂缝及因受腐蚀而酥碱的砌体,具有更高的强度,在抗渗性和整体性方面特别是裂缝的处理效果更好。

(3)压力灌浆。通常使用1~3个大气压灌浆,一般分成2个阶段,第一阶段使用较低压力和较低稠度先把孔隙填塞。第二阶段使用较高压力及较高稠度再灌满缝隙,但2个阶段之间不要间歇,以免浆液凝固而导致堵塞。最终达到重新胶结成整体,恢复砌体强度、耐久性及抗渗目的。

(4)抹灰。抹灰可用作裂缝处理,也可用于砌体表面酥碱等缺陷、防水、防渗的处理措施。在抹灰前应清除或剔除墙面松散部分,用水冲洗干净后再做抹灰工作。

2.加固修理。当砌体强度不足时,一般先做好地基加固然后再行维修。

局部拆砌为砌体严重破坏时常用的一种恢复性维修措施。当砌体局部损坏其截面削弱1/5以上,或出现严重倾斜、墙面弓突等损坏现象,使墙体失去稳定性、减弱承载能力时,一般采用此法处理。

拆砌时必须加强安全工作,做好卸荷、支撑、稳定其他墙体的技术措施,并应事先计划好拆砌范围。

拆砌部分的施工时,一定要做好与各联结点的接槎,必要时加设联结钢筋以加强整体性;使用砂浆砌筑时必须在联结处的墙体、砖块上浇水湿润以提高粘结度;如墙体部有梁时应做好梁垫,避免砌体受到局部的较强压力。拆砌后的砌体必须符合房屋修缮工程质量规定,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抹灰工作。

制度专栏

热点制度职责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