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接触触电安全防护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电击接触触电安全防护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9

直接电击有什么防护措施?

直接电击保护又称正常工作的电击保护,也称为基本保护,主要是防止直接接触到带电体,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1)带电体绝缘:带电部分完全用绝缘覆盖。

(2)用遮栏和外护物防护:外护物一般为电气设备的外壳,是在任何方向都能起直接接触保护作用的部件。遮栏只对任何经常接近的方向起直接接触保护作用。

对设备的绝缘体有什么基本要求?

设备的绝缘类型必须符合相应电气设备的标准,且只能在遭到机械破坏后才能除去。绝缘能力必须达到长期耐受在运行中受到的机械、化学、电及热应力的要求。一般的油漆、清漆、喷漆都不符合要求。在安装过程中所用的绝缘也必须经过试验,证实合乎要求后才能使用。

间接电击有什么防护措施?

间接电击保护又称故障下的电击保护,也称附加保护,一般采用以下措施:

(1)自动切断电源

当故障时,最大电击电流的持续时间超过允许范围时,自动切断电源(TT系统的第一次故障除外),防止电击电流造成有害的生理效应.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必须按系统接地制式与保护线相连,同时还宜进行主等电位联结。自动切断电源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过电流保护设备,且方法简单、投资最省,是一种常用的措施。

(2)使用Ⅱ级设备或采用相当绝缘的保护

Ⅱ级设备既有基本绝缘也有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不考虑保护接地方法,设备内导电部分严禁与保护线连接。该类设备的绝缘外护物必须能承受可能发生的机械、电或热应力,一般的油漆、清漆及类似物料的涂层不符合要求。绝缘外护物上严禁有任何非绝缘材料制作的螺栓,以免破坏外护物。

(3)采用非导电场所

在非导电场所内,严禁有保护线,也不采取接地措施,因此可采用0级设备(这种设备只有基本绝缘,没有保护接地手段)。非导电场所应具有绝缘的地板和墙(用于标称电压不超过500V的设备,其绝缘电阻不小于50kΩ;如标称电压超过500V,则为lOOkΩ)。

(4)不接地的局部等电位联结

凡是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导电部分和外部导电部分采用不与大地相连的等电位联结,使其电位近似相等,以免发生电击。

(5)电气隔离

将回路进行电气隔离能够防止触及绝缘破坏的外露导电部分产生电击电流。

非导电场所应有哪些防护措施?

(1)外露导电部分之间、外露导电部分与外部导电部分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m;如在伸臂范围以外,则为1.25m。(2)如达不到上述距离,则在两导电部分之间设置绝缘阻挡物,使越过阻挡物的距离不小于2m。

(3)将外部导电部分绝缘起来,绝缘物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并能耐受2000V电压,且在正常情况下,泄漏电流不大于lmA。

上述布置必须是永久性的,即使使用手携式或移动式设备也必须能满足上述要求;另外,还应采取措施使墙和地板不因受潮而失去原有电阻值,同时外部导电部分也不能从外部引入电位。

局部等电位联结由什么要求?

局部等电位联结系统严禁通过外露导电部分或外部导电部分与大地接触,如不能满足,必须采用自动切断电源措施。为了防止进入等电位场所的人遭受危险的电位差,在和大地绝缘的导电地板与不接地的等电位联结系统连接的地方,必须采取措施减少电位差。

电气隔离一般采取哪些措施?

(1)该回路必须由隔离变压器或有多个等效隔离绕组的发电机供电,电源设备必须采用Ⅱ级设备或与其相当的绝缘。如该电源设备供电给几个电气设备,则这些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严禁与电源设备的金属外壳相连。

(2)该回路电压不能超过500V,其带电部分严禁与其他回路或大地相连,并须注意与大地之间的绝缘。继电器、接触器、辅助开关等电气设备的带电部分与其他回路的任何部分之间也需要这种电气隔离。

(3)不同回路应分开布线,如无法分开,则必须采用不带金属外皮的多芯电缆或将绝缘导线敷设在绝缘的管路或线槽中。这些电缆或导线的额定电压不低于可能出现的最高电压,且每条回路有过电流保护。

(4)被隔离回路的外露导电部分必须采用绝缘的不接地等电位联结,该连接线严禁与其他回路的保护线或外露导电部分相连接,也不与外部导电部分连接。插座必须有保护插孔,其触头上必须连接到等电位联结系统。软电缆也必须有一根保护芯线作等电位联结用(供电给Ⅱ级设备的电缆除外)。

(5)如出现影响两个外露导电部分的故障,而这两部分又接至不同相的导线时,则必须有一个保护装置能满足自动切断电源的要求。

防止直接和间接电击两者的措施有哪些?

防止直接和间接电击两者的措施兼有防止直接和间接电击的保护,也称为正常工作及故障情况下两者的电击保护,可采取以下措施。

(1)安全电压采用的标称电压不超过安全电压50V,如果引出中性残,中性线的绝缘与相线相同。

(2)由安全电源供电。

(3)回路配置

(4)防止电击的接地方法

我国安全电压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我国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分别为42V、36V、24V、12V、6V。

安全电源有哪几种?

(1)安全隔离变压器,其一、二次绕组间最好用接地屏蔽隔离。

(2)电化电源,如蓄电池。

(3)与较高电压回路无关的其他电源,如柴油发电机。

(4)按标准制造的电子装置,保证内部故障时,端子电压不超过50V,或端子电压可能超过50V,但电能量很小,人一接触端子,电压立即降到50V以下。

防止电击的回路配置要求是什么?

(1)安全电压的带电部分严禁与大地、其他回路的带电部分或保护线相连。

(2)安全电压回路的导线与其他回路导线隔离,该隔离不低于安全变压器输入和输出线圈间的绝缘强度。如无法隔离,安全电压回路的导线必须在基本绝缘外附加一个密封的非金属护套、电压不同的回路的导线必须用接地的金属屏蔽或金属护套分开。如果安全电压回路的导线与其他电压回路的导线在同一电缆或组合导线内,则安全电压回路的导线必须单独或集中地按最高电压绝缘处理。

(3)安全电压的插头不能插入其他电压的插座内,安全电压的插座也不能被其他电源的插头插入,且必须有保护触头。

(4)当标准电压超过25V时,正常工作的电击保护必须采用IP2*的遮栏或外护物,或采用包以耐压500V历时1分钟不击穿的绝缘。

接地为什么能防止触电?

当电气设备某处的绝缘损坏时外壳就带电。由于电源中性点接地,即使设备不接地,因线路与大地间存在电容,或者线路上某处绝缘不好,如果人体触及此绝缘损坏的电气设备外壳,则电流就经人体而成通路,这样就遭受了电击的危害。

当绝缘损坏、外壳带电时,接地电流将同时沿着接地极和人体两条通路流过。流过每一条通路的电流值将与其电阻的大小成反.比,接地极电阻越小,流经人体的电流也就越小。通常人体的电阻比接地极电阻大数百倍,所以流经人体的电流也就比流经接地极的电流小数百倍。当接地电阻极小时,流经人体的电流几乎等于零。因而,人体就能避免触电的危险。

因此,不论施工或运行时,在一年中的任何季节,均应保证接地电阻不大于设计或规程中所规定的接地电阻值,以免发生电击危险。

篇2:手工电弧焊防触电措施

手工电弧焊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电焊工艺,手工电弧焊引发的触电事故也时有发生。

焊接电源是与220/380伏电力网络连接的,人体一旦接触这部分线路(如焊机的插座、开关或破损的电源线等),就很难摆脱。焊机空载电压一般超过安全电压,但由于电压不是很高,容易使人忽视。手工弧焊机空载电压70伏左右;在更换焊条时,如果焊工的手触及焊钳口,则通过一只手和两只脚形成一个回路,发生触电事故。焊接触电伤亡事故大都发生在下列情况,如夏天身上出汗或在潮湿地面操作,鞋袜潮湿、鞋底又薄等。此时的人体电阻为1600欧姆左右,通过人体的电流约为44毫安。这时焊工的手部会发生痉挛,甚至不能摆脱,会有生命危险。应当强调指出,登高的电焊作业者还会因触电发生痉挛、麻木和惊慌等,从高处跌落,造成二次事故。

此外,焊机和电缆由于经常性超负荷运行;受粉尘等的腐蚀,以及在室外工作时受到风吹、日晒、雨淋等;绝缘层易老化变质,容易出现漏电现象,从而引发触电事故。

焊接时的触电事故发生在下述两种情况:一种是触及电焊设备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如接线柱、焊枪和焊钳口等,或者靠近高压电网所发生的电击,即所谓的直接电击;另一种是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由于绝缘损坏或电器线路发生故障而意外带电的导电体(如漏电的焊机外壳,绝缘外皮破损的电缆等)所发生的电击,即所谓的间接电击。

针对手工电弧焊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建议采取以下安全防范措施:

1、焊接工作前,要先检查焊机设备和工具是否安全可靠。例如焊机外壳是否接地、焊机各接线点接触是否良好;焊接电缆的绝缘有无破损等。不允许未进行安全检查就开始操作。

2、焊工的手和身体不得随便接触二次回路的导电体,不能依靠在工作台、焊件上或接触焊钳等带电体。对于焊机空载电压较高的焊接操作,以及在潮湿工作地点操作时,还应在操作台附近地面铺设橡胶绝缘垫。

3、下列操作应切断电源开关再进行:转移工作地点,搬动焊机;更换保险丝;焊机发生故障时的检修;改变焊机接头;更换焊件而需改装二次回路的布设等。推拉闸刀开关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同时焊工头部要偏斜,以防电弧火花灼伤面部。

4、在金属容器内、金属结构上以及其他狭小工作场所焊接时,触电的危险性最大,必须采取专门的防护措施。如采用橡皮垫、戴皮手套,穿绝缘鞋等。

5、电焊操作者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使自身、机器设备的传动部分成为焊接电路,严禁利用厂房的金属结构、轨(管)道等接进线路作为导线使用。

6、焊机的接地保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同时,焊机必须装设电焊机空载自动断电保护装置。

7、焊接电缆中间不应有接头,如需用短线接长时,则接头不应超过2个,接头:应采用铜材料做成,并保证绝缘良好。

8、加强个人防护,焊工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完好的工作服、绝缘手套、套鞋等。

9、电焊设备的安装、检查和修理必须由电工进行,临时施工点应由电工接通电源。

篇3:电焊工预防触电措施

1.隔离防护

电弧焊的设备要有防止人体触及带电体的隔离防护装置,1:1安全隔离变压器则是一种有效的隔离防护装置。此外焊机的接线端应在防护罩内。焊机的电源线应设置在靠墙处。焊机与其他设备以及焊机与墙之间应留有1m宽的通道。

2.绝缘良好

电焊的设备和带电体,都必须有良好的符合标准的绝缘,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MΩ。

3.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电焊工在作业时要正确穿戴防护用品,例如工作服、手套、护脚套、电焊面罩和护目镜等。在进行高处作业时,还要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在潮湿的环境操作时特别要注意防止漏电,最好穿着绝缘鞋。在密闭的空间操作时,一定要注意通风,必要时可采用机械通风。

4.保护接地

当电源为三相三线制或单相制系统时,应安设保护接地线。安设保护接地线的方法是用导线将焊机外壳与大地连接起来。其作用是当外壳漏电时,外壳对地形成一个良好的电流通路使电压降至安全电压以下,或线路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从而有效防止因人体触及外壳而发生触电。

严禁将氧气以及乙快等易燃易爆气体及其液体管道作为自然接地极。对保护接地的要求接地导线的电阻值不得超过4Ω,自然接地极的电阻值超过4Ω时,应采用人工接地。接地线应采用导电性良好的整根导线,其中间不得有接头,更不允许设置熔断器或开关。导线的截面积不得小于12mm2。

5.保护接零

当电源为三相四线制系统时,应安设保护接零线。安设保护接零线的方法是用导线将电焊机外壳与零线相接,其作用是一旦焊机因绝缘损坏而外壳带电时,绝缘破损的这一相电源与零线短路,产生强大的电流而使该相熔断器熔断,切断电源使外壳带电的现象立即终止,从而保证人身的安全。对保护接零线的要求:接零线要有足够的截面积,在接零线中不准设置熔断器或开关,也不得有接头,以确保零线回路不中断。

篇4:触电防护技术措施

为了有效地防止触电事故,可采用绝缘、屏护、安全间距、保护接地或接零、漏电保护等项技术或措施。

1.绝缘

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该绝缘物只有遭到破坏时才失效。电工绝缘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一般在107Ω·m-3以上。新装和大修后的低压线路和设备,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运行中的线路和设备不应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000Ω;在潮湿环境运行的不应低于每伏工作电压500Ω。控制线路一般不应低于1MΩ;潮湿环境的可降低为0.5MΩ。

高压如35kV的线路和设备,其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00~2500MΩ。架空线路每个绝缘子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300MΩ。运行中电缆的绝缘电阻应根据其额定电压设定在300~1500MΩ之间。电力变压器在投入运行前,其绝缘电阻不应低于出厂时的70%。如测得变压器绝缘电阻低于出厂后的试验值的70%,应根据有关规定对绝缘油作耐压强度及其他试验。高压交流电动机的定子绝缘电阻不应低于每千伏工作电压1MΩ;转子绝缘电阻不应低于每千伏工作电压0.5MΩ。FS型避雷器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2500MΩ。

绝缘物由于击穿、损伤、老化会失去或降低绝缘性能。绝缘物在强电场等因素作用下完全失去绝缘性能的现象称为击穿。气体击穿后能自己恢复绝缘性能;液体击穿后能基本上恢复或一定程度上恢复绝缘性能;固体击穿后不能恢复绝缘性能。损伤是指绝缘物由于腐蚀性气体、蒸汽、潮气、粉尘及机械等因素而受到损伤,降低甚至失去绝缘性能。老化是指绝缘物在电、热等因素作用下,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逐渐恶化。带电体的绝缘材料若被击穿、损伤或老化,就会有电流泄漏发生。

对于安全要求较高的设备或器具,如绝缘手套、绝缘靴、绝缘垫等电工安全用具;阀型避雷器、断路器、变压器、电力电缆等高压设施;某些日用电器和电动工具应定期进行泄漏电流试验,及时发现绝缘材料的硬伤、脆裂等内部缺陷。同时,还应定期对绝缘物作介质损耗试验,采取有力措施保证绝缘物的绝缘性能。

2.屏护和间距

屏护是借助屏障物防止触及带电体。屏护装置包括护栏和障碍,可以防止触电,也可以防止电弧烧伤和弧光短路等事故。屏护装置所用材料应该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耐火性能,可根据现场需要制成板状、网状或栅状。

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7m,下部边缘离地面不应超过0.1m。金属屏护装置应采取接零或接地保护措施。护栏应具有永久性特征,必须使用钥匙或工具才能移开;障碍也必须牢固,不得随意移开。屏护装置上应悬挂“高压危险”的警告牌,并配置适当的信号装置和连锁装置。

间距是将带电体置于人和设备所及范围之外的安全措施。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备或设施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均应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间距可以用来防止人体、车辆或其他物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间距还有利于检修安全和防止电气火灾及短路等各类事故。应该根据电压高低、设备类型、环境条件及安装方式等决定间距大小。

架空线路与地面和水面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架空线路应避免跨越建筑物,尤其是有可燃材料屋顶的建筑物。架空线路与建筑物之间也应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架空线路与有爆炸、火灾危险的厂房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几种线路同杆架设时,电力线路必须位于弱电线路的上方,高压线路必须位于低压线路的上方。线路之间、线路导线之间的间距也应符合安全要求。

常用电器开关的安装高度为1.3~1.5m,贴墙平开关离地面高度可取1.4m。室内吊灯灯具高度应大于2.5m,受条件限制时可减为2.2m。户外照明灯具高度不应小于3m,墙上灯具高度允许减为2.5m。

为了防止人体接近带电体,带电体安装时必须留有足够的检修间距。在低压操作中,人体及其所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在高压无遮拦操作中,人体及其所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视工作电压,不应小于0.7~1.0m。

3.保护接地或接零

保护接地或接零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安全措施。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不接地电网。在这些电网中,由于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可能使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呈现危险电压。如变压器、电机、照明器具的外壳和底座,配电装置的金属构架,配线钢管或电缆的金属外皮等,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

保护接零是把设备外壳与电网保护零线紧密连接起来。当设备带电部分碰连其外壳时,即形成相线对零线的单相回路,短路电流将使线路上的过流速断保护装置迅速启动,断开故障部分的电源,消除触电危险。保护接零适用于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的380V或220V的三相四线制电网。

4.漏电保护

漏电保护装置除用于防止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电击以外,还可用于防止漏电火灾、监测一相接地、绝缘损坏等事故。依据启动原理和安装位置,漏电保护装置可分为电压型、零序电流型、中性点型、泄漏电流型等几种类型。

电压型漏电保护装置是以设备外壳对地电压作为启动讯号。发生漏电,设备外壳对地电压达到启动数值时,继电器迅速启动,切断接触器的控制回路,从而断开设备的电源。

零序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是以零序电流互感器作为检测器。正常时,三线电流在其铁心中产生的磁场互相抵消,互感器副边不产生感应电势,继电器不启动,开关保持在闭合位置。设备漏电时,产生零序电流,感应器副边产生感应电势,继电器启动,并通过脱扣机构使开关断开电源。

中性点型漏电保护装置是把灵敏电流继电器的线圈并联在击穿保险器的两端。正常时,零序电流很小,继电器不启动;当设备漏电、有人单相触电、一相或两相接地、一相或两相对地绝缘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继电器迅速启动,通过接触器断开电源。

泄漏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的继电器是由两个整流器供给直流电源,直流电经零序电压互感器、变压器、线路对地绝缘电阻构成回路。当设备漏电或有人单相触电时,由于各相对地平衡遭到破坏,互感器输出零序电压,继而整流器输出直流电压,从而使继电器启动,通过接触器断开电路。

篇5:塔吊临近高压线路作业防触电安全技术措施

某工程由于毗邻建筑物,受施工条件限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两台(QTZ63塔式起重机只好安装在建筑物主体靠110kV高压线路(南北走向)的一面。塔址确定后,经测量,塔身中心距主楼外墙4m,距高压线边线北塔边侧为5m,距南塔边侧为5.5m;塔机安装虽然能满足国标(GB5144—85)规范的规定要求,但尚不能满足部颁《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第3.1.2条最小安全操作距离8m的要求。另外,在塔吊伸臂旋转范围内,如突遇停电,又刮起大风的特殊情况下,若塔吊正处在运行过程中,旋转机构因停电又不能立即采取制动措施;由于受风标效应的影响,伸臂继续随风向而旋转,极有可能造成吊索或吊物碰触高压线路的危险。为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为了塔吊的安全运行,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我们组建了专项科研小组进行技术攻关,经反复研究讨论,制订了一套综合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1.作业中当遇到停电又刮4级以上风时,塔吊司机立即使用备用24V直流蓄电瓶充电的电源,使伸臂旋转机构的电磁制动装置通电起到制动作用,大臂不会随风旋转,避免吊索或吊物碰触或接近高压线路;与此同时由值班电工启动自备电源380V/55kVA发电机,供给塔吊电源,如遇风力继续加大,司机迅速将吊物落下,将吊钩起升到大臂根部相距2m处,停止作业,并立即松开旋转机构的制动器,使其在风标效应情况下,伸臂自由旋转。其大臂及吊钩上式高度只要脱开了高压线路感应电场的范围(110kV最小电气安全距离为1.75m),就不会发生触电事故,也不会造成塔吊在刮大风时,因强行制动旋转机构而致损伤设备或造成倒塔事故。

2.严格控制塔吊在逆高压线路方向的西半区施工区域的140°安全区范围内进行吊运作业。并且在旋转机构160°处设置超限制动装置和信号警告装置(电铃与红灯警示),在140°与160°之间的南北各20°范围内作为警戒区,非特殊情况并采取了安全措施及经项目经理批准,塔吊伸臂不得随意进入警戒区。同时还在警戒区边缘设一排警示红灯,超出160°界限,作为绝对禁吊区,采取严格监视与控制措施。如司机在起重臂运转临近警戒区时,必须提前减速,一档微动,并有效制动和严禁吊运超过4m长的物料。安全作业区作业时,回转只许二档微动,严禁在快档下旋转,否则视为严重违章作业,由塔吊指挥及项目部安全员随时监督。

3.除严格对塔机检查验收外,并对塔吊司机、指挥人员、挂钩工和电工坚持持证上岗制度,进行专门训练和定时演习,使其达到密切配合、熟练操作。同时严格岗位责任制,做到万无一失。

4.设置高压静电释放装置和防护设施

(1)沿起重臂、平衡臂及塔帽敷设一根4mm2的铜芯线呈环形联结并可靠接地(可连接避雷装置);每台塔吊接地点不得少于2处(亦可与深基础主筋焊接),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Ω(实测为0.2Ω)。

(2)电工跟踪监测塔吊静电,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如出现静电(因附近有通讯电台发射中、短微波),在吊钩上做一绝缘套,定期更换(施工期间经多次测试未出现高压静电)。

5.在塔吊驾驶室的台面配备高压绝缘垫;所有电器装置保持绝缘良好。

6.改造塔吊原出厂产品的设备电气装置三相四线制线路,使用五芯电缆,做到电源线路和电气装置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设,动力与单相(照明)控制开关分设;改造后还安装了漏电保护器,使其能起应有的作用。

7.在建筑物脚手架外侧采取密目安全网全封闭,防止物料坠落。

通过以上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解决了长期以来塔吊存在的临近高压线路作业难以防护的问题。这项新技术是全国建筑行业的首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工地两台塔吊运行正常,安全可靠,杜绝了触电事故的发生。该工地自开工以来消灭了大小安全事故,保证了施工生产顺利进行,获得了建设单位的好评和上级的表彰,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