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安全运行维护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线路安全运行维护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9

根据具体环境选择内线的不同敷设方式

在大多数情况下,内线都采用电压不低于500伏的绝缘导线。绝缘导线的敷设分明敷设和暗敷两种。明敷是导线敷设于墙壁、桁架或天花板等处的表面,暗敷是导线敷设于墙壁里面、地坪内或楼板内等处。不同环境可采用的导线布线方式有:

(1)干燥、无尘、无腐蚀气体的场所,可采用塑料护套线直敷,瓷(塑)夹板,木(塑料)槽板等明敷布线;如果负荷较大,可采用瓷珠、瓷瓶沿建筑面明线敷设,也可采用金属管、塑料管明敷布线或暗敷布线。

(2)潮湿多尘场所,宜采用瓷珠、瓷瓶沿建长面明敷,或者用金属管或塑料管明、暗敷设。

(3)有腐蚀性气体、多尘、特别潮湿的场所,应采用硬塑料管明、暗敷设,也可采用针式绝缘子明敷,钢管镀锌并刷防腐漆后也可用于布线。

(4)在易燃、易爆场所,要采用铠装电缆或钢管明、暗敷设,连接处亦应符合防爆要求。(5)在屋架较高、跨度较大的厂房内,敷设照明线路、固定灯具可采用钢索明敷;绝缘导线在钢索上可用瓷夹板、瓷珠和金属管固定。

不允许将塑料绝缘导线直接埋置于水泥或石灰粉层内进行暗线敷设塑料绝缘导线不得暗敷在水泥或石灰粉层内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1)塑料绝缘导线长时间使用后,塑料会老化龟裂,绝缘水平大大降低;当线路短时过载或短路时,更易加速绝缘的损坏。

(2)一旦粉层受潮,就会引起大面积漏电,危及人身安全。

(3)塑料绝缘导线直接暗埋,不利于线路检修和保养。

室内低压配线的导线连接的要求室内低压配线的导线连接应符合以下要求:

(1)剥除绝缘层时,不应损伤线芯。

(2)在分支线的接线处,干线不应承受来自分支线的横向拉力。

(3)截面为10毫米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截面为2.5毫米2及以下的多股芯线和单股铅芯线与电器的端子可直接连接,但多股铜芯线的线芯应先拧紧,最好搪锡后再连接。多股铝芯线和截面超过2.5毫米2的多股铜芯线的终端,应焊接或压接端子后,再与电器的端子连接。

(4)绝缘导线的接头处,应使用绝缘带包缠均匀、严密,并不得低于原有绝缘强度。(5)使用锡焊法连接铜芯导线时,焊锡应灌得饱满,不应使用酸性焊剂。

室内配线用的导线截面的要求室内配线用的导线截面应符合以下要求:

(1)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负荷的计算电流。

(2)从变压器到用电设备的电压损失不超过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5%。

(3)导线截面不小于规定的最小截面,以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

(4)应按配电线路的保护要求进行校验。

室内线路的巡视检查的内容

室内线路的巡视检查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导线与建筑物等是否摩擦、相蹭;绝缘、支持物是否损坏和脱落。

(2)车间裸导线各相的驰度和线间距离是否保持一致。

(3)车间裸导线的防护网板与裸导线的距离有无变动。

(4)明敷导线管和木槽板等有无碰裂、砸伤现象,铁管的接地是否完好。

(5)铁管或塑料管的防水弯头有无脱落或导线蹭管口现象。

(6)敷设在车间地下的塑料管线路,其上方是否堆放重物。

(7)三相四线制照明线路,其零线回路各连接点的接触是否良好,有无腐蚀或脱开现象。

(8)是否有未经电气负责人的许可,私自在线路上接用的电气设备以及乱拉、乱扯的线路。

车间配电线路停电清扫检查内容车间配电线路停电清扫检查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清扫裸导线瓷绝缘子上的圬垢。

(2)检查绝缘是否残旧和老化,对于老化严重或绝缘破裂的导线应有计划地予以更换。

(3)紧固导线的所有连接点。

(4)更换或补充导线上损坏或缺少的支持物和绝缘子。

(5)铁管配线时,如果铁管有脱漆锈蚀现象,应除锈刷漆。

(6)建筑物伸缩、沉降缝处的接线箱有无异常。

(7)在多股导线的第一支持物弓子处是否做了倒人字形接线,雨后有无进水现象。

篇2:机电设备运行维护检修措施

根据《选煤厂设备完好标准》,为正确使用、维护设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完好率,减少机电设备事故率,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在机电设备运行、维护方面采取如下措施:

一、机构设置

为了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在机电设备运行、维护、检修管理过程中,建立由机电厂长为组长的机电设备管理小组,配备专职机电设备工程师对设备维护、保养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记录。设置机电检修班组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

二、管理方式

制定完善的机电管理制度,实现全员设备保全管理,实时掌控设备运行状态。采用“设备点检管理”方式,有计划性进行设备维修,避免突发性设备事故和被动维修,使得设备运行管理透明化,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全面提升设备完好率。

三、建立设备运行管理制度

1、建立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根据******选煤厂设备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建立完善的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内容主要包括: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设备运行过程应注意事项、设备的清扫、润滑、维护保养、检查方法等基本要求等。

2、对重要的运行设备必须实行交接班制度,如振动筛等。

3、建立设备包机制度:每台设备、每个小型电器均包机到人,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包机者必须按规程规定操作使用设备。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运行。

四、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按照设备检修规程和设备说明书要求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主要包括:设备构造简图和主要技术规格、参数;设备巡回检查路线和设备巡回检查制度;设备润滑部件,油质标准、注油周期和润滑制度等;主要运行部件的调整及运行参数。

2、建立设备定期检修制度:

根据设备使用周期及检修内容制定设备检修、中修、大修制度,明确每种设备小、中、大修内容,检修周期,检修部位,质量标准要求等。

3、建立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要求,制定相应的润滑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设备润滑周期、润滑方法,一次注油量,润滑剂换油周期,清理方法等。

五、设备运行、保养、检修管理内容

1、设备包机:

(1)设备包机人及操作人员应掌握设备的润滑知识,如润滑部位、润滑脂牌号、注油量、注油周期等,严格按照润滑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更换(补充)润滑油(脂),并做好润滑油(脂)更换(补充)记录。

(2)包机人员必须每天对所包机台进行全面的巡回检查。

(3)包机人员对设备备品配件(含易损件)的库存情况必须了解;包机人员对存在的故障隐患必须清楚,并及时提出相应的检修计划。

2、设备巡检:

(1)岗位巡检:操作人员通过目测、触摸、听诊等方式,对设备的外观、润滑、泄漏、温度、运行声音等进行检查,每小时巡检一次。

(2)机电维修工巡检:机电维修工包机人通过听诊螺丝刀、测温仪、电气仪表等设备,对设备的滑动部位、转动部位、荷重支撑部位等进行检查,每班巡检一次。

(3)巡检要求:

巡检周期及时间:

1)正常情况下,各岗位人员对岗位所属范围内的设备进行每小时一次巡检。

2)生产不稳定、气候异常或启停车等特殊情况时,应增加巡检次数,以确保安全生产。

3)所有岗位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进行巡检,误差不得超过±15分钟。

巡检内容:

1)设备各部分连接紧固情况:地脚螺栓及连接螺丝是否松动,设备是否稳固。

2)设备润滑情况:设备是否缺油。

3)设备密封性:检查机、泵、管路、阀门是否有跑冒滴漏现象,油压表指示是否有变化。

4)设备温度、气味:检查设备温度是否正常,气味是否有异常情况。

5)设备声音:听电机、减速机等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6)设备振动:检查设备振动是否有异常现象。

7)设备腐蚀情况:检查设备是否被腐蚀,腐蚀程度如何。

8)设备仪表参数:检查设备运行压力表、温度表等是否正常,记录其相应的参数值。

9)设备卫生:查看设备卫生是否整洁。

10)设备运转:查看皮带机、刮板机等运转是否正常。

巡检方法:

1)用“听、摸、看、闻、查”的方法进行检查。

2)巡检人员根据个人情况灵活掌握,应做到耐心细致、全面周到、不漏掉任何一项内容。

六、具体措施

1、加强设备的点检及机电隐患排查。严格执行点检数据24小时分析制、对越限数据执行二次复检制度,确保隐患发现及时、处理及时。由机电副厂长组织,机修车间积极配合,在每月的机电专项检查中全面细致地对设备隐患进行排查,尤其加强对胶带机、振动筛、变配电室等故障多发元素的检查,从源头遏制隐患萌发。

2、加强设备检修维护。加强设备日常检修与计划性预防检修的互补协调,做好点检、预防性检修、运行跟踪的闭环管理。重点对关键、易损设备在检修计划中优先考虑;认真完成设备定期保养和润滑等工作;充分利用好机修车间专业化维修人员的作用,提高检修维护质量。

3、提高机电事故的应急反应速度。集控室、机修车间要发挥各自职能,全力配合“机电事故抢修小组”开展工作,同时采用不定期举行“突发性事故抢修演练”的形式,来增强员工的快速反应意识,并寻找事故抢修更为合理的工艺流程压缩抢修时间,需合理安排员工休假,严格控制人员外出;班组长及以上人员和机、电两班维修人员要求24小时手机开机,以便出现问题及时联系。

4、加强库存物资管理。为确保设备运转可靠,加大对“物资跟踪反馈”保障措施的实施,对物资的库存、提报、采购和到货情况做到实时的跟踪反馈,确保物资储备的充足到位,同时也要保证主要设备物资储备科学合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储备。

5、加强工器具的管理。机修车间对特种检修工具及机修班、电工班的工器具完好情况进行检查,不完好的工器具需及时更换,特种检修设备应定期自检自查并试验其性能,确保特殊工具的可靠性,且特种检修设备需有备用,以保证多处同时检修。

6、加强设备保护检查。加大对胶带机、刮板机等各类设备保护的检查力度,要求每班要对主要生产设备的保护全面检查、试验,确保保护可靠,生产顺利进行。

7、开展形式多样的问题反馈与交流活动,例如:定期召开机电工作座谈会,对出现的机电问题应及时予以处理;“值班领导下现场”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应当场解决处理;推广应用好的经验和技术,对于发现的个例问题,应及时安排全厂做好整改工作。

8、加强对关键设备的管理。针对一些故障频发或关键部位的设备,应制定专门的“运行安全技术措施”,其中通过从生产、机电维修、日常管理多个方面制定严谨有效的保障措施。

篇3:主通风机电机维护单机运行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由于我矿对主通风机电机进行维修保养,保养期间矿井将只有一台主通风机保持正常运行,另一台主通风机处于维修状态。确保主通风机单机运行期间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危险源辨识及措施

1、发现问题没有及时汇报,造成问题扩大。

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防止问题扩大。

2、没有认真履行交接班制度,留下安全隐患。

措施:必须认真履行交接班制度,当班遗留问题必须交接清楚。

3、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没有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平台上。

措施:操作高压电气设备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平台上。

4、对停电的开关柜没有挂牌、闭锁,造成误送电。

措施:对停电的开关柜必须挂牌、闭锁,防止误送电。

5、跟班干部不到岗,发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

措施:跟班干部必须坚守岗位,突发问题必须制定方案进行处理。

三、主通风机单机运行期间,保障主通风机安全运行措施。

1、单机运行期间,当班司机必须对运转主通风机加强巡回检查,巡检周期由1小时1次,改为30分钟1次,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并进行处理。

2、单机运行期间不得随意更换岗位工。当班司机必须坚守工作岗位。3、单机运行期间当班必须安排维修工进行现场监护,密切关注主通风机运行情况,及时处理问题。如发现异常震动、异响、异味等情况,立即向队值班人员汇报。

4、当班司机对主通风机运转情况及各参数进行详细查看,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立刻汇报队值班人员。

5、当班司机和维修工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当班遗留问题必须交接清楚。司机在交接班时,必须检查风门、风门绞车、钢丝绳、风机震动等情况,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6、机电队必须安排技术人员及以上干部进行现场跟班,跟班不得小于4小时。

7、单机运转期间,机电队要成立应急抢险小组,小组成员必须保持通讯工具24小时畅通,响应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

8、单机运行期间机电队要对主通风机司机加强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岗位标准作业流程、故障应急处理办法、主通风机供电系统图等。

9、主通风机司机在操作电气设备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平台上。

10、时刻与外委维修保养单位联系,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维护保养时间,达到主通风机安全运行目的。

三、主通风机应急处置措施

(一)成立应急处置小组

组长:机电队队长

副组长:机电队副队长

成员:技术员维修班长维修工

(二)准备工作

单机运行期间现场必须配备一下工器具:

1、提前制作两根电机连线,用于连接备用变频器和运行风机电机,电机连线使用电缆型号为:MYJV223*185+1*95的电缆制作,一根长13米,一根长16米。

2、电工工具一套。

3、绝缘靴、绝缘手套各两双,安全帽2顶。

(三)高压进线故障处置措施

如运行风机高压进线出现故障,无法保证风机运行时应采取如下处置

措施:

1、切断运行风机高压进线电源,挂牌闭锁。

2、切断运行风机低压进线电源,挂牌闭锁。

3、合400母联柜。

4、在原设定频率下起动风机。

5、风机必须在10分钟内起动。

6、如10分钟内不能起动,因打开防爆门,进行自然通风。

7、立即通知调度室井下撤人。

(四)变频器柜故障处置措施

如运行风机变频器柜出现故障,无法保证风机运行时应采取如下处置措施:

1、切断运行风机变频器电源,挂牌闭锁。

2、切断运行风机低压进线电源,挂牌闭锁。

3、对运行风机变频器进行验电,验明无电后拆变频器二次测电缆。

4、把事先做好的电机电缆连线一端接到备用变频器二次测,另一端接到运行风机电机,让备用变频器与运行风机电机接通。

5、接通的临时电机电缆连线对其必须设防护栏,防止人员触电。

6、送备用变频器电源,按下变频器起动按钮。

7、在原设定频率下起动风机。

8、风机必须在10分钟内起动。

9、如10分钟内不能起动,因打开防爆门,进行自然通风。

10、立即通知调度室井下撤人。

(五)其他故障处置措施

除以上(三)、(四)两种故障情况外,如风机在10分钟内无法起动,因打开防爆门,进行自然通风,并立即通知调度室井下撤人。

篇4:电力电缆运行维护措施

电力电缆线路的运行是电力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电缆线路运行的安全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今天简单向大家介绍电力电缆运行与维护中的有关问题。

一、电缆线路的特点

电缆线路是指采用电缆输送电能的线路,它主要由电缆本体、电缆中间接头、电线路端头等组成,还包括相应的土建设施,如电缆沟、排管、竖井、隧道等。一般设在地下,也有架空或水下敷设。

与架空线路相比,电缆线路具有以下主要优点:①不受自然气象条件(如雷电、风雨、烟雾、污秽等)的干扰②不受沿线树木生长的影响;③有利于城市环境美化;④不占地面走廊,同一地下通道可容纳多回线路;⑤有利于防止触电和安全用电;⑥维护费用小。但也存在以下缺点;⑦同样的导线截面积,输送电流比架空线的小:⑧投资建设费用成倍增大,并随电压增高而增大;⑨故障修复时间也较长。目前中压配电线路在下列情况下应采用电线线路:①依据城市的规划,繁华地区、重要地段、主要道路、高层建筑区及对市容环境有特殊要求者;②架空线路走廊难以解决者;③供电可靠性高或重要负荷用户;④重点风景旅游区;⑤沿海地区易受热带风暴侵袭的主要城市的重要供电区域;⑥电网结构或运行安全的需要;⑦负荷密度高的市中心区。

二、电力电缆的试验与验收投运

电力电缆除进行交接试验和预防性试验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进行绝缘试验,以鉴别检查施工各环节的电缆质量和工艺质量。敷设前在电缆盘上进行试验以鉴别电缆好杯;敷设后、敷设前进行试验,以鉴别敷设中电缆有无损坏;电缆头施工完毕后进行试验,以鉴别电缆头的质量;电缆检修前后进行试验,以鉴别检修质量。

检查的主要内容如下:(1)电缆应排列整齐,电缆的固定和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图纸和有关规定,电统应无机械损伤,标志牌应装设齐全、正确、清晰。油浸纸绝缘电缆及充油电缆的终端、中间接头应无渗漏油现象;(2)电缆沟及隧道内应无杂物,电缆沟的盖板应齐全,隧道内的照明、通风、排水等设施应符合设计要求;(3)直埋电缆的标志桩应与实际路径相符,间距符合要求。标志应清晰、牢固、耐用;(4)水底电缆线路两岸、禁锚区内的标志和夜间照明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电缆线路运行注意事项

(1)不要长时间过负荷运行或过热。因此,不要忽视电缆负荷电流及外度温度、接头温度的监测;(2)电缆线路馈线保护不应投入重合闸。电缆线路的故障多为永久性故障,若重合闸动作,则必然会扩大事故,威胁电网的稳定运行;(3)电缆线路的馈线跳闸后,不要忽视电缆的检查。重点检查电缆路径有无挖掘、电线有无损伤,必要时应通过试验进一步检查判断;(4)直埋电缆运行检查时要特别注意:电缆路径附近地面不能随便挖掘;电缆路径附近地面不准缩放重物、腐蚀性物质、临时建筑;电缆路径标志桩和保护设施不能随便移动、拆除;(5)电缆线路停用后恢复运行时必须重新试验才能投入使用。停电超过一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重新投入运行前,应摇测绝缘电阻,与上次试验记录相比不得降低30%,否则应做耐压试验;停电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则必须做面压试验,试验电压可为预防性试验电压的一半;停电时间超过试验周期的,必须做预防性试验。

四、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

电缆线路运行维护着重要做好负荷监视、电缆金属套腐蚀监视和绝缘监督三个方面工作,保持电缆设备始终在良好的状态和防止电缆事故突发。主要项目包括:建立电缆线路技术资料,进行电缆线路巡视检查、电缆预防性试验,防止电缆外力破坏,分析电缆故障原因、电缆故障测寻和电线故障修理等。电缆线路需增添特殊内容,如诱杀白蚁、人井水样分析、水树枝切片检查和带电测量并监视绝缘等。

负荷监视。一般电缆线路根据电缆导体的截面积、绝缘种类等规定了最大电流值,利用各种仪表测量电线线路的负荷电流或电缆的外皮温度等,作为主要负荷监视措施,防止电缆绝缘超过允许最高温度而缩短电缆寿命。

温度监视。测量电缆的温度,应在夏季或电线最大负荷时进行。测量直埋电线温度时,应测量同地段无其他热源的土壤温度。电缆同地下热力管交叉或接近敷设时,电缆周围的土壤温度,在任何情况下不应超过本地段其他地方同样深度的土壤温度10℃以上。检查电缆的温度,应选择电缆排列最密处或散热最差处或有外面热源影响处。

腐蚀监视。以专用仪表测量邻近电缆线路的周围土壤,如果属于阳极区,则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电缆金属套的电解腐蚀。电缆线路周围润湿的土壤或以生活垃圾填覆的土壤,电缆金属套常发生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根据测得阳极区的电压值,选择合适的阴极保护措施或排流装置。

绝缘监督。对每条电缆线路按其重要性,编制预防性试验计划,及时发现电缆线路中的薄弱环节,消除可能发生电缆事故的缺陷。金属套对地有绝缘要求的电缆线路,一般在预防性试验后还需对外护层分别另作直流电压试验,以及时发现和消除外护层的缺陷。

五、电缆故障的侧寻

电缆发生故障后,一般的侧寻步骤如下:(1)确定故障性质。根据故障发生时出现的现象及一些简单试验,初步判断故障的性质,确定故障电阻是高阻还是低阻,是闪络还是封闭性故障,是接地短路、断线,还是它们的混合,是单相、两相还是三相故障。例如,运行中的电缆发生故障时,老只有接地信号,则有可能是单相接地故障;若继电保护过流动跳闸,则有可能发生两相或三相短路,或者是发生了短路与接地混合故障。通过初步判断,尚不能完全将故障的性质定下来,则必须测量绝缘电阻和进行导通试验;(2)故障点的烧穿。即通过烧穿将高阻故障或闪络故障变成低阻故障,以便进行粗测;(3)粗测。在电缆的一侧使用仪器测量故障距离,并利用电缆线路技术资料计算出故障点的位置;(4)路径的测寻。对于图纸资料不齐全或电缆路径不明的,可通过音频感应探测法和脉冲磁场法,找出故障电缆的敷设路径和埋没深度,以便进行定点精测。音频感应探测法是向电线中通入音频信号电流,根据接收线圈中接收机接收到的音频信号强弱来确定路径;(5)故障点的精测定点。通过冲击放电声测法、音频感应法、声磁同步检测法等方法确定故障点的精确位置。声测法只适用于低阻接地的电缆故障,对金属性接地故障的效果不佳。感应法适用于金属性接地故障和相间短路故障。

上述五个步骤是一般的测寻步骤,实际侧寻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省略其中的一些步骤。例如,电缆敷设路径很准确可不必侧寻路径,对于高阻故障,可不经烧穿而直接使用闪络法进行,对于一些闪络性故障,不需要进行定点,可根据侧寻得到的距离数据查阅资料,可直接对中间接头检查判断,对于电线沟或隧道内的电缆故障,可进行冲击放电,直接监听来确定故障点。

篇5:农网35kV及以下线路运行维护建设改造工作中防人身伤害安全措施

一、紧线施工时必须做到的安全事项:

1、紧线前

1)按技术交底的要求选择好工器具并布置好现场。

2)紧线段各杆塔的部位和螺丝应齐全紧固。

3)耐张杆必须调整永久拉线并做好临时拉线及补强措施。

2、紧线时

1)指派专人对影响紧线障碍的处理,护(看)线人员不得站在线圈内和内角测。

2)注意杆上划线人员站位安全,待驰度观测好后,再接近导线划印、拉线。

3)作业人员要保持信号畅通、统一,才能发令紧线。

4)挂线时按施工要求,减少过牵引张力。

5)磨尾线操作严禁脚踏,如临近带电线路,铰磨可靠接地。

6)紧线过程中,悬空导、地线下方不得有人逗留,离地时,不得有人横跨和压线。

二、新建线路防倒杆措施

1、?顶杆及叉杆只能用于竖立较轻的单杆,不得使用铁锹、桩柱等代用。立杆前,应开好规范的马道,工作人员要均匀地分配在电杆的两侧。

2、?利用旧杆立新杆,或是利用新杆撤旧杆。均应先检查杆根,并打好临时拉杆,主受力侧的反向拉线不得小于4分的钢丝绳并受力均匀合理。

3、正杆塔(调整杆塔)

1)?直线单杆正杆塔(线路带电)应先打好拉线,拉线对带电导线保持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挖开杆坑60公分(cm)杆塔调正后,埋好杆坑并夯实。

2)?直线双杆正杆塔,先打好临时拉线,后拆除叉梁两下与杆子节点成垂直状态,再行调正杆塔。

3)?调正35KV线路铁塔,打好临时拉线,在不影响铁塔稳定的情况下,可以在对角线的两个基脚同时开挖,但绝对不能同时开挖一侧的两个基脚。

4、位于山坡或河边的杆塔基础,当有被水冲刷的可能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护措施,如砌石护坡墙或开排洪引水沟。

5、分解组装铁塔时,基础混凝土的强度一定要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作业。

三、运行中的线路防倒杆措施-检修、事故抢修等

1、?整体起立双杆的要求:抱杆高度为电杆全高的1/2为宜,抱杆的初始角选55度~65度为宜,抱杆的根开为抱杆长度的1/3为宜,抱杆的位置距杆坑5M为宜,牵引绳至牵引地锚对地夹角以5度为宜,除制动地锚外,其它拉线坑均为杆高1.2倍以外。

2、?在一个挡距内每根导线、避雷线上只允许有一个接续管和三个补修管,并应满足各管距耐张线夹距离不小于15M,距悬垂线夹距离不小于5M。

3、?检修杆塔时,不得随意拆除受力构件,如需拆除应做好补强措施,调正杆塔时,应先打好临时拉线,杆塔上有人工作时,不能调整或拆除拉线。

4、?夜间施工或检修,应有足够的照明;铁路、公路旁工作时,应设专人手持红旗看守,并注意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

10KV及以下线路运行维护中:

1、?杆体处于机耕地内,如拉线,杆身有被撞击痕迹时,则应打好临时拉线,再进行作业。

2、?杆体处于长期水浸泡,土质松散的地方,则应打好临时四方拉线,再进行作业。

3、?杆上有人作业时,禁止调整或松动拉线和临时拉线。

4、?当处理倒杆或断线事故时,则相邻两杆均要打好临时拉线后方可进行作业。

5、?杆位如遇起土、水冲刷及上拔时,应检测杆体实际埋深,当埋深减少小于等于30cm时,采用培土方法,当埋深减少大于30cm时,应采用培土并打临时拉线方可作业。

6、?需打临时拉线的砼杆,如地形限制时,应采用顶杆。

7、?运行检查拉线时,要注意检查地面下20cm-30cm处拉棒的锈蚀的程度。

8、?拆除旧线时,直线杆不得受力,应先解开直线杆扎线,再从耐张杆将导线缓慢放落,严禁采用突然剪断导线的方式松线。

9、混凝土杆不应有严重裂纹、流铁锈水等现象,保护层不应脱落、酥松、钢筋外露,不宜有纵向裂纹,横向裂纹不宜超过1/3周长,且裂纹宽度不宜大于0.5MM.10KV及以下线路在施工中:

1、立杆时,指挥人员应信号清晰明了,并事先向工作人员交待清楚。

2、山地立杆,杆位要摆放合适。挖好马槽,尾牵引绳及杆坑内滑板要齐全有效。

3、?砼杆运输时,要求绑扎牢固,减少颠簸。卸杆时应利用爬杠和大绳缓放。杆体放置用土堆垫平,不能随意放置,防止砼杆受损。

4、使用抱杆、叉杆等人工立杆作业时,应拉好浪风绳、主牵引绳应防止过牵引。并在杆头脱离地面及30度、60度时检查起重工具,确认无误后,方可继续工作。

5、利用旧杆立杆、拆杆时,旧杆应打好临时拉线,方可开始作业。

6、杆坑、拉线坑回填时,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0mm。如遇流沙地带,回填土应作换土处理。

7、放线时,保证通讯畅通,如使用信号旗,要在视线之内,当遇有挂卡等现象要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放线。

8、导线架设、档内接续钢芯铝铰线不得使用插接方式。

9、导线接续点距导线支撑处:输电线路大于15米,配电线路大于0.5米。

10、立、拆杆时,除必须的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要远离1.2倍杆高的距离。

配电线路设计要点:

1、预应力砼杆使用导线为LGJ-70/10及以下,LGJ-95/10及以上导线应采用普通砼杆。

2、?设计档距一般为50-60米,杆位排列应均匀,一般邻档之差应小于15%。

3、档距为60-80米时,砼杆应加打风雨拉线。

4、档距80-100米时,应采用双横担及加强顶套(即双固定),砼杆加打四方拉线。

5、档距超过100米时,应采用双杆双固定,或悬挂式瓷瓶方式。

6、大档距(大于等于150米)应做成双杆孤立档。

7、砼杆为压档时(垂直档大于等于2倍水平档)时,应设计为耐张杆,且加打四方接线。

8、?湿陷性黄土地区承力杆应加装底盘。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