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制度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口服给药技术护理规范制度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8

为了规范口服给药及用药安全,明确规范护理人员给药前需执行“三读”“五对”并向病患说明目的、原因、过程及注意事项等。提升患者用药正确性,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一)工作目标。

遵医嘱正确为患者实施口服给药,并观察药物作用。(二)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评估患者病情、过敏史、用药史、不良反应史。如有疑问应核对无误后方可给药。

3.告知患者/家属药物相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4.严格遵循查对制度,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

5.协助患者服药,为鼻饲患者给药时,应当将药物研碎溶解后由胃管注入。

6.若患者因故暂不能服药,暂不发药,并做好交班。

7.对服用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当先测脉搏、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60次/分钟或者节律不齐时,暂不服用并及时通知医师。

8.观察患者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师沟通。

(三)结果标准。

1.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

2.帮助患者正确服用药物。

3.及时发现不良反应,采取适当措施。

口服药注意事项

口服给药最常用。药物口服后通过胃肠道吸收而获全身疗效。药物口服时需注意的事项有:

(1)按时服用。有的药需在空腹时用,有的药则需在餐后服用,具体情况应遵循医嘱。

(2)剂量要准确。须从各方面注意,如:量取液体药物时,须将量杯的刻度与自己的双眼平行;服用药片不足1片时,要分量准确。有半片压迹的,可从压痕处分开。无压迹或不足半片者,应将全片压碎为粉末后再按需要量均匀分开,不可在不等大的颗粒中任意分取或随手掰一块。

(3)了解药物配伍禁忌。有些药物不宜同服,或要求一定的服用顺序。而慢性病患者常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此时应注意请教医生。

(4)多喝水。服用药片时最好以一大杯水(约200毫升)带下,以保证将药物冲入胃中而不是黏附于食管壁上。否则,既刺激食管,又延迟进入吸收部位而影响吸收。

(5)有很多药在服用期间不可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等,需加以注意。

(6)有的药很苦,一般包有糖衣,应将药片整个服下。如必须把药分开,或药片无糖衣包装,可先喝糖水滋润口腔及食管后再服药,最后再饮糖水。否则,干燥的黏膜接触药物后将有苦味久久遗留口中。

(7)注明为肠溶片的药物不可掰碎或嚼碎服,应将药片整个服下。

(8)昏迷的患者及幼小儿童不得给固体型药物,以免引起窒息或食管刺激。

(9)混悬剂及乳剂药物,服前要摇匀。

(10)有些药(如含铁化合物的液体制剂或酸性液体制剂)可腐蚀牙齿或使之变色,服药时可用吸管吸,或服药后即用开水漱口。

已告知患者上述注意事项,患者已知晓口服用药的注意事项,明白该如何服药并同意双方签字。

患者签字:

责任护士签字:

日期:

住院患者口服药品发放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口服用药安全,明确规定护理人员给药规范。

一、确保口服药品发放更适合病人治疗需要、更符合病人生活规律、更能确保服药安全、杜绝安全隐患。

二、口服药品发放管理流程

1、如果病人当时不方便服药或因暂时外出未能服药,就要把药带回,不能放在病人床头柜上,但要放一温馨提示牌放在病人床头柜上,告知患者有药在护士站;病人吃完药后护士要在口服药确认单相应时间栏签名;下一班接班者要根据确认单无签名的情况接到药物,继续协助病人服药。

2、因为大部分一般在口服药在饭后服用,发放口服药的时间为7:30-8:00,12:00-12:30,18:00-18:30,这样更符合病人的生活规律。医师指定其它服药时间者或特殊患者除外。

3、要求每发放一个药品后,要求双方及时签名。4、发药流程:1)、每次发药必须推发药车,车上要带服药盘、服药本、服药注意事项和温开水。2)、协助病人倒水服药,当时不方便服药者把药拿回,稍后再次协助服药。

三、加强对患者的用药安全教育

由于目前临床用药比较复杂,针对患者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很好的配合遵照医嘱服药,需要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用药安全教育。在使用新药、药品用法出现变化时,护士应主动向患者讲明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一些基本的用药常识,主动配合医护人员,协助做好用药后的观察工作,要特别强调患者不可擅自使用药物,保证用药安全。

四、按护理等级巡视、观察,做好健康教育。

督促病人自己保管好口服药。特殊口服药,如安定,磷酸可待因,地高辛等特殊用药一定严格遵照医嘱看服到口,遇特殊情况要及时与管床医生沟通,防止病人将这一类药积攒,导致安全隐患。

五、口服药发放人员规定为责任护士,并要求在口服药物发药确认单上双方签字。

篇2: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核查规范

1.病区所有基数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他人不得私自取用。

2.病区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各类药物(包括外用药、内服药、抗菌素、毒剧麻及抢救药),对备用药品要定期检查,定量供应,根据病区用药情况

及时有计划地补充。

3.各病区应每周清点各类药物并记录,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时,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4.各类药物要分类放置,标签明显(外用药用红标签,内服药用蓝标签),字迹端正,如有涂改或字迹不清者不得使用。药柜保持整洁,口服药要求、无霉变、裂变及粉末沉淀,针剂要求无变质、变色、混浊、沉淀。

5.抢救药品定量放抢救车内,每天至少清点检查一次(封存除外),须帐物相符,标签清晰、在有效期内,保证抢救时急用,使用后应及时补充。

6.特殊和贵重药品,须专人负责领取,并登记日期、数量、当日用药量及留存数,要求帐物相符,上锁保管,班班清点。医嘱停用、病人出院或死亡,应及时办理退药手续。

7.需冷藏的药品如白蛋白、胰岛素等要放在冰箱内,以免影响药效。

8.危险药品、95%酒精、浓碘伏、浓过氧乙酸等,由护士长定期清领,定时清点,专柜、加锁保管,并有标识。

9.消毒剂须严格分类,如:外用消毒剂(碘伏、碘酒、75%酒精、红汞等)和粘膜消毒剂(双氧水等)需分别放置。

10.护士长须对各类新药的使用方法、使用剂量及使用注意点等加强指导。

篇3:某某医院管道安全护理暂行规定

一、导管按风险程度分三类,各类均要做好安全教育、加强固定。

1、高危导管:(口/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胸腔引流管。

2、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各种造瘘管、腹腔引流管、胃肠减压管。

3、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鼻饲管。

二、导管评估、记录要求

1、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包括宣教)等。

2、评估

(1)高危导管:Ⅰ级护理患者每日至少评估5次,即日班2次,中班1次,夜班2次;Ⅱ级护理患者每日至少评估3次,即日、中、夜班各1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2)中危导管:Ⅰ级护理患者每日至少评估3次,即日、中、夜班各1次。Ⅱ级护理患者每日至少评估1次。有情况随时评估。

(3)低危导管有情况随时评估。

三、记录

评估内容应及时记录;发生导管滑脱、拔除各类导管必须及时记录。

四、上报要求

高危、中危导管滑脱者,24小时内书面上报护理部。

温州康宁医院护理部

二00九年三月十六日

篇4: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

1、医院制定的《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中应有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人员。在消毒器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的采购过程中有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参与管理、证件审核。

2、一次性无菌器械不得重复使用。

3、各科室要按照无菌器械存放要求,建立无菌器械贮存环境,妥善保管无菌器械。使用前认真检查无菌器械的包装,查看外包装是否破损以及是否过期,确保在有效期内安全使用。

4、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包括外来器械必须由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包装、灭菌。符合卫生部3个强制性标准要求,灭菌包要正确打包装,信息要有可追溯性。

5、购进和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有真实完整的购进记录,索要购买批次的监测报告或者由供货商签字盖章的检测报告复印件,所有记录要有可追溯性。

6、

(十)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一)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三)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篇5:护理人员给药规范制度

给药法标准规范(口服、含服、粘膜、皮肤、注射给药)

目的:明确规范护理人员给药前需执行“三读”“五对”并向病患说明目的、原因、过程及注意事项等。提升患者用药正确性,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三读内容包括:

一查:拿起药瓶看标签(一看);

二查:取药前看标签(二看);

三查:放回药柜前再看标签(三看)。

五对内容包括:(5R)?

?确认药物的剂量正确,

核对处方确认药物名称正确,

给药时正确执行患者身份的辩识

确认正确的给药途径、

确认正确的用药时间

给药原则:

1、给药人为已注册且经过院内授权的护士方可执行给药操作

2、下列人员必须在具备给药资质的带教老师指导下进行给药操作(1)实习生(2)助理护士(3)进修生

3、给药时只能发放院内药房提供的药品,给药时应严格执行“三读”“五对”原则及查对药物的有效期。对于标识不清、已过期的药品严禁发放。不允许发放病人自带药品,除非医生有医嘱。

4、应用特殊药物时,要详细了解其药物的性能、注意事项及仔细观察相应指标。

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准备好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以便服药后的随时监测。

6、应用化疗药物时,必须严格遵守防护原则。

给药途径:

(1)给药护士可执行下列给药途径:

a.口服、肠内、肠外、舌下、吸入、皮内、粘膜

b.注射(静脉、肌肉、皮下)、气管内

c.窦腔、管腔、瘘腔

(2)下列给药途经护士不能执行:

心内、硬膜外、腹膜、动脉内、心房、关节腔

给药时间:

(1)给药必须在医嘱规定时间内执行,除非因诊断性检查延误。

(2)护士按时给药后需在相应的时间下执行签名。

(3)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护士有权通报医生及时调整给药时间。(4)护士应尽量避免在病人睡眠时给药。

操作步骤:

1.给药前准备:

1)手

2)物品:

3)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4)息核查:

a.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给药单、核对姓名、核对住院号、核对手腕带、核对床头卡)

b.体重(对于有需要时)

b.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c.确保用药“五对”。

?5)做好解释:协作患者取恰当体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并建立安全感。

2.给药步骤:

(1)给药护士需熟悉药物使用方法、副作用及给药措施,并准确及时告知病人;询问过敏史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给药过程中注意无菌原则

(2)核对药物:核对医嘱及给药执行单。

(3)信息核查:

a.确认病人身份(核对给药单、核对姓名、核对住院号、核对手腕带、核对床头卡),询问患者姓名并进行核对无误

b.体重(对于有需要时)

c.查看有无药物过敏记录以了解可能发生药物反应的潜在危险因素。

d.确保用药“五对”原则。

(4)做好解释:协作患者舒适体位,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并建立安全感。

(5)按照操作规范要求给药

用药评估:

(1)给药错误

a.当发现给药错误时,应及时报告主管医生、护士长、护理部,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

b.当发现静脉给药错误时,立即将输液瓶及执行单封存,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委员会处理。

c.怀疑有药物副作用或药物过敏反应时,立即上报主管医生、护士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管理委员会,药房备检,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药物反应症状,在病历中所有过敏信息记录栏上填写过敏药物名称。

注意事项:

(1)在每次给药的操作中,至少要进行3次核对,询问过敏史

(2)处方上未明确书写药品剂量时,必须向医生确认,不易辨认的有疑问的必须与医生核对后用药。

(3)护士给药时应高度专注,其它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打搅给药者(特殊情况例外)。

(4).口服药:

①发药时能做到发药到手、服药到口、服后再走。

②一定要做到前一个患者服药后,再按顺序发下一个患者的药;

③患者不在病室应将药物取回保管,并做好交班。一旦患者回来应及时发药。

④若患者拒绝服药,应了解原因,并及时向主管医生反应。

⑤若患者提出疑问时,应重新核对。增加或停用某药物,应及时告诉患者。

⑥危重患者、小儿、老人应喂服。

⑦发药后,随时观察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和医生联系,酌情处理。患者自行进行某些服药的管理时,护士必须对患者的服用情况进行确认

⑧如果一次服用的药物过多,事先与患者商量一次能吃几粒及不违反服药原则的前提下,商定服药的顺序。

⑨需要护士帮助服药时,首先使用少量的水将患者的口腔湿润,将药物放在舌中央,用水送服。

(5)口腔内含服药将药物放在臼齿和脸颊之间,使用唾液将其慢慢溶解,其作用较快,给药后必须严密观察作用和副作用,若将含服药吞服,将导致药效延迟失去使用意义。

(6)通便用的栓剂,使用前先做直肠指检,确认有无大便淤积在直肠内,除了通便使用的栓剂外,直肠给药均在排便后使用。

(7)皮肤给药必须首先注意皮肤的清洁度。

(8)一定注意不要让针头扎了自己的手指,给患者注射以前不要扔掉空瓶,以备查对。

(9)牢记静脉注射IV、皮下注射H、肌肉注射IM、皮内注射ID

(10)皮下注射确保针头以10~30度的角度刺入皮肤,并注意避开血管和神经,询问患者有无剧痛、麻木,注射后给与局部按摩促进吸收,但是胰岛素注射后禁止按摩,以防作用时间的改变。

(11)肌肉注射必须确保注入肌肉组织,避免损伤血管和神经

(12)皮内注射后禁止揉搓,并做好抗休克的准备

(13)静脉注射的核对工作绝对不可忽视丝毫,必须完全确认针头在血管内,确保药物不外渗,按照医嘱和药物种类、患者病情等确定注射速度,静脉注射后禁止按揉注射部位。

(14)输液前必须注射液体有无浑浊沉淀,输液途中加入药物必须注意药物的稀释浓度(尤其是钾等),并注意摇匀,在必要时才使用延长管和三通,以减少感染和意外的危险。必须保证输液管中无气泡混入,确认针头在血管内,输液中经常检查输液速度是否准确。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