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导致火灾防范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漏电导致火灾防范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7

引发电气设备火灾的原因主要有: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漏电、灯具和电热器具引燃可燃物等。近年来,由漏电引起的火灾不断发生、这种火灾比起短路等引起的火灾更具隐蔽性.失火后也难以找出真正的原因(被短路等假象所掩盖)因此危害性也就更大、充分了解漏电火灾的危险性,加强对漏电的技术防范,是电气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1漏电火灾的危险性

电气线路或设备绝缘损伤后在一定的环境下对靠近物质(穿线金属管、电气装置金属外壳、潮湿木材等)会发生漏电,漏电可使局部物质带电,会给人们造成严重的或致命的触电危害或产生火花、电弧、过热高温等而造成火灾。目前,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多采用接零保护(接地保护)及过流保护装置(熔断器等)防止严重漏电短路情况的发生。

I.1发生漏电的技术分析

当电气设备发生漏电即碰壳短路时,电流使设备外壳、保护接零线(保护接地线)、零线(大地)形成闭合回路、通常漏电电流将很大,会使熔断器动作而切断电源,由此看来似乎这种漏电的危险性是可以避免的。但由于下述原因的存在,使过流保护装置并不绝对可靠。

(1)熔断器规格可能被人为加大数倍或熔断器被铜丝代替,起不到过流保护作用;

(2)故障点可能发生在系统的足够远的末端,故障回路阻抗较大,漏电短路电流不足以令熔断器动作;

(3)如果电气设备容量较大,熔体额定电流超过漏电电流时,熔断器也不会动作;

(4)接地装置不符合要求,造成接地电阻较大,导致漏电短路电流较小也不会令熔断器动作;

(5)当采用过电流自动保护开关时,开关失灵,或脱扣电流设置过大,自动保护开关不动作;

(6)保护接零(接地)线的接线端子连接不实,造成接触电阻过大,限制了故障电流,致使熔断器不动作。

上述现象在实际中并不少见,或存在一种或同时存在几种且不被人重视因此漏电一旦发生,将持续存在,导致触电或电气火灾事故。许多漏电火灾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

1.2漏路电引起火灾的原因

(1)漏电故障点处接触不良或漏电电流引起火灾。通常情况下故障点处的接触会不实,似接非接。导致接触电阻较大,使过流保护装置难以动作;同时故障点处会产生电弧、据测,仅0.5A的电流的电弧温度可达2000℃以上,足以引燃所有可燃物。

保护零线或保护地线的线径大小容易被忽视,如果选择过小,当通过较大的漏电电流时,线路温升较快,同样也能引起火灾。

(2)保护零线或保护地线的接线端于处连接不实,引起火灾。保护零线或地线的接线端于连接不实,电阻过大.设备可照常工作,但故障点不易发现。此处一旦发生漏电,出现高阻,造成局部过热,连接端于处产生高温或电弧,能够引燃周围可燃物质,或者烧坏电器插座、开关等,引燃木质底座.这是较为常见的漏电起火形式。

(3)漏电电压引起火灾且漏电持续发生时,由于电流不能流散而寻找阻抗小的另一同路通地,会沿保护接零线(接地线)传导使所有与之相连的电气装置的金属外壳带有对地电压这时就可能向邻近低电位的水暖管、煤气管等金属构件飞弧成为起火源。仅20V的维持电压就可使电弧连续发生,同样能引燃周围可燃物。如果是向煤气管飞弧,就可能击穿管壁,造成煤气泄漏引起火灾。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压的传导,漏电点与起火点不一定一致。

l.3造成漏电的因素

造成漏电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低压配电系统的安装多由非电气专业人员进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装质量难以保证,如:在潮湿或有酸碱腐蚀性的环境中,电线明敷,设备未做保护直接安装;布线时,刀、钳、锤等损伤线的绝缘层;导线接头连接质量和绝缘包扎质量不符合要求等等不规范现象。

(2)电气线路或设备疏于检查。因过负荷或使用年限较长等原因绝缘老化:

(3)选用假冒、伪劣的电气产品;

(4)外界因素:线路或设备遭水分浸入、挤压、鼠咬等。

2漏电火灾的防范措施

(1)严格按照低压电气装置安装操作规程办事,非电气专业人员一律不准上岗,杜绝造成漏电的各类人为因素。

(2)应严格执行《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不用或尽量少用易燃可燃材料。特别是电气线路通过可燃物时,应穿金属管或难燃硬塑料管进行保护、由于塑料绝缘性能好故能较好地防止漏电。采用金属管布线时,一定要防止损伤线的绝缘层。配电装置(开关、插座、配电箱等)和用电设备与可燃物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确实分不开的,应做好隔热保护措施。

(3)装设漏电保护器、现行的低压配电系统中普便装设了漏电保护开关。漏电保护开关分单相和三相。单相漏电保护开关用于家庭照明。三相漏电保护开关是空气开关纳入漏电保护功能后改进而成的。该开关具有过载、短路、漏电保护功能,被广泛运用于工业和民用供电。现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广泛使用的JDB电机综合保护装置是一种技术更为先进的综合保护器,具有短路、过载、断相、漏电保护功能,保护更全面动作更灵敏,调节更方便。为防止大面积停电,便于查找故障,用户应分别装设漏电保护开关或JDB。

(4)保护接零及保护接地线的截面积必须经过计算确定,并用碰壳短路电流校核。其接线端子必须可靠连接。不允许有松动,井经常检查其连接质量。

(5)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地面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阻值不应超过4欧姆,井下电气设备不应超过2欧姆。如用电气设备的容量较大,熔体熔断电流也较大时,应增加接地线截面或并联接地体以充分减小接地电阻值,增大漏电短路电流.以利于保护装置动作。

篇2:初期火灾扑救程序措施

扑灭初起火灾会减少火灾损失,杜绝火灾伤亡。火灾初起阶段,燃烧面积小,火势弱,如能采取正确扑救方法,就会在灾难形成之前迅速将火扑灭。据统计,以往发生的火灾中有70%以上是由在场人员在火灾的初起阶段扑灭的。我们应该把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初起火灾的扑灭程序

1)先控制,后消灭对于不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控制火势的蔓延和扩大,然后在此基础上一举消灭火灾。例如,燃气管道着火后,要迅速关闭阀门,断绝气源,堵塞漏洞,防止气体扩散,同时保护受火威胁的其他设施;当建筑物一端起火向另一端蔓延时,应从中间适当部位控制。先控制,后消灭在灭火过程中是紧密相连,不能截然分开的。特别是对于扑救初起火灾来说,控制火势发展与消灭火灾,二者没有根本的界限,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应该根据火势情况与本身力量灵活运用这一原则。

2)救人重于救火当火场上有人受到火势围困,首先要作的是吧人从火场中救出来,即救人胜于救火。灾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人员和火势情况,救人和救火同时进行,但决不能因为救火而贻误救人时机。

3)先重点,后一般在扑救初起火灾时,要全面了解和分析火场情况,区分重点和一般。很多时候,在火场上,重点与一般是相对的,一般来说,要分清以下情况:人重于物;贵重物资重于一般物资;火势蔓延迅猛地带重于火势蔓延缓慢地带;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要重于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火场下风向重于火场上风向;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重于这类物品较少的区域;要害部位重于非要害部位。

4)快速,准确,协调作战火灾初起愈迅速,愈准确靠近火点及早灭火,愈有利于抢在火灾蔓延扩大之前控制火势,消灭火灾。协调作战是指参见扑救火灾的所有组织,个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行动。

二、初起火灾的基本扑救方法

1)隔离法拆除与火场相连的可燃,易燃建筑物;或用水流水帘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隔离带,将燃烧区与未燃烧区分隔开。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火场内的设备或容器内的可燃,易燃液,气体排放,泄除,转移至安全地带。

2)冷却法使用水枪,灭火器等,将水等灭火剂喷洒到燃烧区,直接作用于燃烧物使之冷却熄灭;将冷却剂喷洒到与燃烧物相邻的其他尚未燃烧的可燃物或建筑物上进行冷却,以阻止火灾的蔓延。;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以防止受热变形或爆炸。3)窒息灭火法用湿棉被,湿麻袋,石棉毯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在燃烧物表面;较密闭的房间发生火灾时,封堵燃烧区的所有门窗,孔洞,阻止空气等助燃物进入,待其氧气消耗尽使其自行熄灭。

篇3:石油储罐火灾扑救措施

一、建立灭火救援组织体系

(一)灭火指挥中心

一旦发生火灾,油罐区的管理者应立即成立灭火指挥中心,灭火指挥中心负责全面指挥、协调灭火工作;负责应急响应的批准、实施和接触;负责协调事件调查和处理工作,并及时向油罐部门进行通报。如火灾事故不能由该单位自行处置,上级预案启动后(或小凡故们到场后),总指挥权逐级上交。

指挥中心为非常设机构,一旦发生火灾,指挥中心即刻成立。在火灾应急处置过程中,下辖所有智能必须无条件服从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各司其能,协调联动。

(二)灭火组织体系

指挥中心应根据应急预案明确灭火组织形式、构成单位和人员。灭火指挥中心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应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至少应包括灭火救援组、火情侦察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供水组、宣传报道组、警戒组。

灭火救援组负责整个灭火救援工作,包括组织人员、消防设备及相关的灭火、冷却战术的实施。火情侦查组负责火情侦查、设置观察哨、监视罐区情况、监测现场气体浓度和环境污染情况。医疗救护组应由当地120组成,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护工作。后勤保障组负责灭火药剂、油料、饮食、器材供应。供水组由自来水公司、厂区油罐人员组成,负责厂区管网压力,保证不间断供水。宣传报道组负责统一对外发布火灾信息。警戒组由当地公安、厂区保安人员组成,负责静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二、石油储罐火灾扑救策略

根据着火油罐的类型、火灾发展情况、消防人员和装备的情况,石油储罐的火灾扑救策略一般分为主动策略、防御策略和保守策略。

(一)主动策略

当火灾现场的消防人员和消防设备(固定灭火系统、移动式灭火系统、消防炮、灭火剂等)充足、有效时,消防人员应采取主动进攻的灭火策略。采取主动进攻灭火策略时,消防人员应全力扑灭着火油罐的大货,转移油罐内的油品。

当采取主动进攻的策略灭火时,应注意一下要点。

要有充足的消防冷却水、灭火剂和消防装备。

保证适当的泡沫供给强度,泡沫供给强度不应低于相关标准、规范中推荐的供给强度。灭火过程中应对灭火效果进行评估,喷射灭火剂一段时间后,应观察火势是否有明显减弱或者烟气的颜色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变化,应调整灭火战术。如采用相关标准中规定的供给强度,喷射灭火剂20~30分钟后,火势会有所减弱。

灭火过程中,应注意风速、风向的影响,并根据天气条件及时做出调整。

扑灭原油、重油火灾时,应密切注意是否发生沸溢,如有可能发生沸溢,应制定应急计划。

当防火堤内和储罐都着火时,有限扑救防火堤内的地面火。

扑灭油罐火灾时,应优先使用固定灭火系统。

多个储罐着火时,宜优先扑救最易扑灭的火灾,或优先扑灭危险大、风险高的油罐火灾(沸溢或爆炸)。

扑救外浮顶罐密封圈火时,当火灾可控时,可采取登顶灭火的方式。应避免过量喷射泡沫,防止浮盘沉没。

(二)防御策略

当直接扑灭储罐火灾可能性较小,但该区域无需撤离时,可采取防御策略,利用现有的泡沫灭火系统和消防冷却水系统将火灾控制在储罐或一定范围内,防止其向外蔓延。

当使用防御性灭火策略时候,应采取一下5中措施。

关闭着火油罐的进出油料管路的阀门。

确保有充足的消防冷却水对着火油罐及其周边的油罐进行冷却。实施冷却的操作顺序依次为压力储罐、常压储罐、相关的管路、阀门等。

尽量保护现有固定灭火系统的有效性,对固定灭火系统进行有效的冷却。

警戒组人员应密切关注着火油罐火灾发展情况,应对储罐破裂和发生沸溢、爆炸的情况作出预判。一旦出现危机情况,立即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疏散。

通信组人员与外部进行联络,请求支援。当增援的消防人员和装备到场后,可扑灭油罐火时,灭火策略可以转为主动策略。

(三)保守策略

如果灭火时可能危及消防人员安全时,应采取保守策略。采取保守策略的条件如下。

火灾现场没有充足的消防人员、消防设备,不能确保安全地扑灭火灾。

没有充足得消防冷却水和泡沫等,不能提供规范规定的供给强度和供给试件。

着火油罐有可能发生沸溢、爆炸或罐体可能裂开造成油品的大量泄漏,可能危及消防人员的安全。采取保守策略时现场的消防人员等应立即撤离该区域,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三、油罐火灾扑灭通则

扑灭石油储罐火灾的战术如下。

扑灭油罐火前,应将着火罐附近的防火堤或地面或扑灭。

使用冷却水对着火罐罐壁进行冷却。

当多个储罐同时着火时,应集中力量逐个扑灭每个油罐内的大货,避免分散消防力量。

使用冷却水对固定灭火系统的管线、阀门等进行保护,防止其失效。

如果现场情况允许,可将罐内油品转移至安全的地方。

在灭火力量不足时,应首先保护临近储罐,并空着着火管的火势。

四、典型火灾场景扑救战术

(一)固定顶罐着火

固定顶油罐一般用于储存挥发性较小、闪点高于45℃的油品,如柴油、蜡油等。固定顶罐的液体表面和罐顶之间有一层气相控件,气相控件可能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在遇到引火源时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固定顶储罐应采用弱顶结构,使得发生爆炸时罐顶与罐壁的接缝处发生分离,从而避免罐底与罐壁处出现裂缝或破坏,以免造成大量的油品泄漏。

固定顶石油储罐发生火灾时,通常是先发生爆炸,部分罐顶或全部罐顶被破坏,油品液面暴露在空气中形成持续燃烧。国家标准GB50151-2010《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对于固定顶罐的泡沫灭火熊的保护面积为整个储罐的横截面积。

当部分罐顶被破坏时,消防人员应根据破裂口的情况将泡沫准确输送至油品液面时,可采用液下喷射泡沫的方式进行灭火。当从呗破坏的罐顶不能准确将泡沫输送至油品液面时,要保证在油面上有足够的安全容积,防止油品溢出罐外。

(二)内浮顶罐呼吸阀、量油孔着火

内浮顶罐是一种带有浮盘的固定顶罐,其罐顶和罐壁采用弱焊缝连接,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其发生爆炸、起火时,避免罐壁和罐底的裂缝遭到破坏,从而形成油品的大量泄漏。内浮顶罐的罐壁顶部的四周会设置有唤醒通气孔。

如果内浮顶罐浮盘的密封被少量破坏,遇到引火源可能会形成通气孔、量油孔等处的局部着火。内浮顶罐通气孔、量油孔等处发生着火的初期,罐顶未遭受破坏,可采用干粉快速灭火。内浮顶罐通气孔、量油孔等处发生着火的初期,罐顶未遭受破坏,可采用干粉快速灭火,但应把握好时机,避免内浮顶罐发生爆炸。

若内浮顶罐发生爆炸,形成半敞开式燃烧或形成流淌火,可分别按照固定顶罐火灾扑救对策进行处理。

(三)外浮顶罐着火

外浮顶储罐通常情况会发生密封圈火灾,因此,外浮顶罐的固定泡沫灭火系统是按发生环形密封区火灾设防的。LASTFIRE研究项目的成果表明,在其调查的62起初期火灾中,有55起是由雷击引起的密封圈火灾。

密封圈火的扑救可以采取一下战术。

首先使用固定灭火系统进行灭火。若固定灭火系统失效,可使用移动式或手提式灭火设备,可从抗风圈或顶部用消防水带将泡沫输送至环形密封区。

由于消防炮很难将泡沫准确输送至密封圈着火部位,且想放炮的流量,可能造成浮盘倾覆,因此不建议使用消防炮扑救密封圈火。

扑灭外浮顶罐密封圈火灾应首先开启浮顶排水系统。

消防队员能进入到罐顶平台时,使用移动式泡沫枪灭火。

如仅发生密封区着火,通常不会发生沸溢事故。如果浮盘大面积损坏或沉没,形成大面积着火,就有可能发生沸溢。

LASTFIRE研究仙姑的成果表明,外浮顶罐密封圈火灾升级为全液面火灾的概率为1/55。国家标准GB50151-2010《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对于泡沫供给强度的规定时根据罐壁与泡沫堰板之间的面积确定的,现行标准设计的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旨在扑灭密封圈火灾。因此,扑救全液面火灾应在有足够的消防人员、消防装备、泡沫灭火剂等时进行。

浮盘沉默是导致全液面火灾的典型因素。当浮盘沉没时,对于腋下喷射泡沫灭火的方式,浮盘将组织泡沫到达油品的表面。因此全液面火灾扑救中宜选用典故喷射的泡沫设施。

(四)密切关注沸溢的发生

在扑救原油、重油等可能发生沸溢油品的储罐时,需要采取特殊的战术,灭火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警惕沸溢事故的发生。

发生沸溢现象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着火油罐发生了全液面火灾,或者油品液面上大部分起火。通常情况下若只在浮顶罐环形密封区内发生火灾,只要浮顶保持完好,就不会发生沸溢事故。

原油组分钟的沸点范围较广。随着原油的燃烧,挥发性强的馏分首先被蒸发燃烧。挥发性较差的馏分没有被燃烧掉,因此这部分油品的密度比下面的问题较低的原油大,所以开始下沉。随着大货的持续燃烧,重组分层被称为“热波层”,界面呗称为“热波锋面”。一般来讲,原油热波层下沉速度为0.3~1.2m/s。

罐内有水垫层或乳化油。对于原油储罐,长时间储存在油品后罐底通常会有一定量的水。当热波锋面达到罐底水垫层或乳化油时,水会受热迅速汽化,导致体积迅速膨胀,向外喷出。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扑灭原油、重油储罐的火灾,必须改变灭火策略。应将火场内不必要的人员和设备撤离现场。消防人员应密切关注热波锋面在罐内的下沉情况。通常可通过喷射到罐壁上谁的蒸发情况来判断热波锋面的位置。

一般来讲,储罐发生沸溢前烟色会比变白,火焰突然增高、变亮、带有嘶嘶的声音。同时,罐内压力升高使储罐有震动现象。发生沸溢是非常危险的,稳定燃烧的储罐会突然喷溢出大量燃烧着的油品,往往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如果可能发生沸溢事故,应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通常可能需疏散到600m以外。如储罐的直径很大,可能要疏散到更远的距离。

灭火之后同样应警惕沸溢事故的发生,这是由于热波层可能会继续下降,当达到水垫层时仍可能有足够的热量造成沸溢。此时发生沸溢仍然会对人员造成危害,一旦遇到引火源可能会再次形成火灾。

(五)罐区防火堤内灭火

扑灭油罐火灾时,应首先将防火堤内的火扑灭。这样做可保护油罐管路、阀门等,避免管道破裂造成更多的油品泄漏。此外,扑灭防火堤内或可保护固定灭火系统的管线,避免固定灭火系统失效。如果泄漏到防火堤的油品较多,为保证人员的安全,即使防火堤内火灾已被扑灭,也应禁止消防人员进入防火堤内。

扑救储罐周围防火堤内地面火灾时,应采取下列战术措施:首先冷却未起火的带压储罐;截断泄漏油品的管线,减少地面火灾燃料的补充;罐壁防火堤内所有的排液阀、罐顶排放阀和水垫层排放阀,防止油品或火灾的蔓延。

(六)保护相邻油罐

石油储罐着火后,为避免火灾扩大,对相邻储罐罐壁进行冷却时非常必要的。冷却水可直接喷射到罐顶和罐壁上(对于外浮顶罐,只能想罐壁喷射冷却水)。但是否能够冷却依赖于火焰冲击情况、罐间距、风向等。灭火现场的水资源不是很充足的情况下,应尽量节约用水。在相邻储罐的油漆被烤焦钱,通常不需要直接冷却。也可采用向罐壁喷射冷却水的方法来检验是否需冷却,如喷射冷却水后产生水蒸气,应立即进行冷却,指导不再产生水蒸气。

(七)灭火战术实时调整

石油罐区灭火是动态的过程,应不间断的进行事态评估,为总指挥提供即时的火场信息,便于他们利用这些信息评估灭火的效果,并及时调整处理策略、扑救战术及资源配置。

(八)清理火场

石油储罐火灾的火场清理工作包括处置残余油品,并防止复燃。其工作要点包括:严格检查火场可能存在的引火源;油罐完全冷却之前,炙热的金属罐壁可能破坏破魔覆层,油罐中的剩余油品可能会挥发出可燃蒸气,一旦遇到火源,就会发生复燃或爆炸,因此消防人员应持续对储罐进行冷却至常温;在冷却着火油罐的同时,应继续向油罐内供给泡沫,确保将管内油品安全转移。

篇4:某电缆遂道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提高黔北水力发电总厂(以下简称总厂)对电缆隧道发生火灾事故的处置能力,建立快速、有效组织火灾事故抢险、救援的应急机制,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灾事故造成的危害,保证总厂职工的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结合总厂的实际,制定处置方案。

1.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总厂电缆遂道发生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电投金元集团)

《防止发电生产重大事故预防措施》(中电投金元集团)。

2?事件特征

2.1危险性分析

2.1.1电缆中间接头制作质量不良,接头电阻过大,运行中造成电缆过热烧穿绝缘。电缆的绝缘材料、填充物和覆盖层多是可燃物,如橡胶、塑料、绝缘油等,很容易被引燃。特别是聚氯乙烯塑料电缆,在150℃~270℃的高温时,电缆虽未着火燃烧,但易燃气体和黑烟雾已经释放出来,烟雾中含有大量的HCL有毒气体,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当温度继续升高,温度升至390℃时,聚氯乙烯塑料便被引燃。当可燃物重量超过1kg时,聚氯乙烯一经点烯(约为450℃),就会以20m/min的速度沿着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传播,燃烧速度惊人。普通高压动力电缆的自燃温度为355~530℃。充油电缆用的电缆的燃点为165℃。自燃温度为332℃,一经有外来火源,使用的电缆的相间距离是很小的,主要靠绝缘材料绝缘。由于机械损伤或地面下沉,或腐蚀性气体或液体等,造成电缆保护层损伤,导致电缆绝缘击穿,产生电弧,将绝缘层和填料燃着起火可以马上引燃电缆,火焰以很高速度传播。电缆终端头和中间T接头室是电缆线路绝缘薄弱环节,容易引起电缆爆炸。电缆运行中温度较高,缆芯正常工作温度为50~80℃。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易使绝缘材料老化,中间接头易氧化而被引燃。

2.1.2电缆隧道属地下空间,不像地面建筑有玻璃窗与大气相通。当发生火灾时,70%~80%的热烟可以通过窗口排出通风口外,在热烟从窗口上部排出的同时,窗口下部可以补入空气,降低遂道内的火灾的温度。而电缆隧道受条件限制,与大气相通的孔洞少且面积较小,火灾发生时,热烟无法排出,热量集聚,散热缓慢,空间的温度提升很快,可能较早出现轰燃现象,涉及之处温度由400℃左右陡燃上升到800~900℃,会使原来未燃烧的可燃物燃烧,使火灾空间内的可燃物全部烧着,空气体积也急剧膨胀,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迅速增高。这种高温度浓烟冲到哪里,哪里的可燃物就会速燃。

2.2电缆火灾事故类型

2.2.1设计方面的原因:电缆隧道及电缆沟由于排水设计不合理,导致积水严重,许多电缆铠装锈蚀,电缆架坍塌,电缆绝缘老化;隧道内电缆架设计拥挤;动力、控制电缆混放,导致人员巡视检查困难;有的电厂只重视厂区内的整体防火设计,而忽视电缆的防、灭火设计以及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电缆进出入控制盘的孔洞、电缆竖井穿越楼层处及电缆夹层与隧道内缺乏必要的防火隔离设计。

2.2.2施工方面的原因:未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电缆的铺设质量较差;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混放在一起,且任意交叉,拐弯处曲率半径不符合要求;制作安装的电缆头不合格;绝缘由于未很好地保护,易受潮,中间接头过于集中,造成运行中发生电缆接头爆炸;施工中没有预留出足够的巡视及消防通道,留下了隐患。

2.2.3运行管理方面的原因:没有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企业管理人员的思想麻痹,安全检查少;缺乏必要的监控装置;有的电厂虽然防火设施齐全,但管理松懈,重生产而忽视防火安全。另外,随意增加负载以及设备跑煤粉、漏油,也是导致电缆火灾的原因。

2.2.4接触电阻过大导致电缆发热,造成绝缘老化。

2.2.5违者罚款章操作不当引起电弧或电火花。

2.3事件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电缆遂道是采用密集敷设,尤其在遂道、竖井、锅炉房、电缆层发生概率最高,且主要在高温管道、油管路近旁的部位。这些部位因电缆群密集或外部电缆着火通过未封堵孔洞延燃至控制室电缆层而扩大是电缆火灾的发生的集中部位。

2.4电缆火灾可能发生季节(时间)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

2.4.1针对电站电缆遂道火灾易发季节是第一季度适逢春节、元宵等节假日较多,用电增多。第四季度天气寒冷,人们户外活动减少,用电增多,第三季度是用电高峰期,一些工矿企业及高能耗企业为完成生产任务,用电量陡增,这个时候是最容易超负荷运行的时节,及易发生因出力使电缆发热而发生事故。

2.4.2时间段:一天之内下半夜2点开始,早上8点,夏天中午1点-4点为电站电缆火灾高峰期。

2.4.3可能造成的危害:隧道气流速度大,加之释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发,起火后热量迅速积累,隧道内温度骤升,导致火势迅猛发展。通道狭长,大量烟气难以排出,人员疏散困难。因大量烟气不容易排出隧道外,积聚的烟气会阻碍救援灭火人员的视线,难以判断火源的位置。另外,大量的烟气所造成的辐射热使得周围温度升高,使消防灭火人员难以接近,救援灭火工作非常困难。电缆火灾损失大。可能导致全厂停电事故。电缆火灾易复燃。

2.5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2.5.1违章操作引起电气线路短路,电器设备选用不当,长期过负荷运行。

2.5.2通风设施损坏,导致电缆遂道内温度过高或通风口排出的温度较往常高,火灾报警系统感温电费缆报警而未引起重视。

2.5.3油系统、发生泄漏引发周边电缆着火。

2.5.4巡检不力,未发现有接头电缆过热或未按定期对电缆发热情况进行温测检查。

2.5.5机组在检修、设备改造、日常生产维护等工作中,执行制度不严、安全意识淡薄。

3?应急机构与职责

3.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事发部门负责人

副组长:事发部门副主任、安全专职

成?员:现场人员、保卫人员、检修和维护有关人员

本方案日常管理办公室设在总厂安监部。

3.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3.2.1组织部门人员学习电缆隧道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并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3.2.2电缆隧道火灾事故发生后,负责现场应急工作的指挥与协调,协助事故处理与调查。

3.2.3电缆隧道火灾事故发生后,根据事故情况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并及时向总厂应急领导小组和应急办公室汇报。

3.2.4负责逐级报告事故及处理进展情况。

4?应急处置

4.1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4.1.1当现场人员发现火灾时,发现人应迅速采取可行的方法扑灭初期火灾。若不能及时扑灭初期火灾,发现人应立即向运行当值值长报告。

4.1.2值长应按照预案要求,汇报厂应急救援办公室和分管厂领导。

4.1.3厂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到现场核实,了解事故情况,并将事故情况向厂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立即展开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4.1.4发现事态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时,由指挥部负责组织人员撤离,并引导撤离至安全范围。

4.1.5各应急救援机构(部门)接到命令后,应按本预案中各自的职责立即各就各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4.2.1运行当班人员在未危及到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应坚守岗位;各级应急救援人员应正确履行应急预案所赋予的职责,并执行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下达的有关指令。

4.2.2事故发生时,应快速切断火灾所涉及电缆的电源和封堵通往主控室等重要部位的通道和孔洞,阻止火灾蔓延和危及人身安全,减小事故损失。

4.2.3应立即判明着火电缆所属的系统和走向,调整运行方式,并切断着火电缆的电源。

4.2.4在电缆着火部位两侧设置阻火带,延缓和阻止火势发展。

4.2.5进入火场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止中毒、窒息,并避免碰触导电部位。

4.2.6进入电缆隧道的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两人一组,佩戴正压式呼吸器,进入时间不宜过长,并充分预留出撤回时间所需要的呼吸器的供气量。

4.2.7电缆遂道着火优先使用干式灭火器。若火灾无法扑灭,再用黄沙填埋,让其熄灭。

4.2.8电缆隧道电缆火灾,消防灭火器材不足,导致火势一时无法完全控制时,应急救援人员应撤出,关闭防火门,以使火焰缺氧熄灭。

4.2.9灭火施救人员在灭火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防止烧伤及燃烧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人员中毒、窒息,并严防触电。

4.3事件报告流程

4.3.1电缆隧道火灾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员在向事发部门负责人报告的同时向值长报告,值长电话24小时值班,值长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迅速准确地询问清楚以下信息并作好详细记录:

4.3.1.1电缆隧道着火发生时间、具体地点。

4.3.1.2已采取的救护措施及其他应对措施。

4.3.1.3报告部门、联系人员及通信方式等。

4.3.2值长接警后,立即向应急办公室和总厂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总厂应急办公室接警值班电话:0852-8229446

4.3.3应急办公室接警后,应立即对事件内容进行核实,并向总厂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根据火灾事故造成后果和程度由应急委决定是否启动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开展救援工作。

4.3.4事故扩大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事故后,由应急办公室拟稿经应急委批准后向当地政府和安监局、金元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报告,报告时间不超过1小时。

5?注意事项

5.1进入事故现场隧道内消防员(应急扑救人员)必须配戴防毒面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穿防火服。

5.2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灭火,不得使用泡沫

灭火器灭火。若火灾无法扑灭,可采用黄沙填埋法,灭火时,应确保防止人员触电的可能。

5.3进入电缆遂道前,应先初步观察、路线判断清楚后从安全入口进入事故现场并找好撤出路线。进入火场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止中毒、窒息,并避免碰触导电部位;进入电缆隧道火场的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两人一组,佩戴正压式呼吸器,进入时间不宜过长,并充分预留出撤回时间所需要的呼吸器的供气量。

5.4进入后应立即判明着火电缆所属的系统和走向,补救人员在电缆着火部位两侧设置阻火带,延缓和阻止火势发展;灭火施救人员在灭火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防止烧伤及燃烧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人员中毒、窒息,并严防触电。应急人员应注意身体情况,如感觉身体严重不适,应立即退出休息或接受救治;

5.5在施救过程中,如发现消防灭火器材不足,导致火势一时无法完全控制时,应急救援人员应撤出,关闭防火门,以使火焰窒息;

5.6火灾事故现场火势已扑灭,确认无复燃可能;各类已启动的事故应急预案均已结束;各投入的应急小组救援人员已全部撤回复命。

5.7仔细查看事故现场有无再次发生事故的可能,确认安全后,应急人员清理并撤出现场,拆除安全措施、标志及遮拦,由事故应急现场指挥部宣布应急行动结束检修人员负责恢复烧坏的电缆修复或更换。

5.8电缆隧道发生火灾,如自己的灭火力量不足,应根据火势情况,迅速报告公司应急委员会会。还可根据火势情况判断是否报告当地消防大队,说明燃烧的物质和火势情况,若当地消防队前来灭火,应派人到总厂大门迎接带车,待增援力量到达后,介绍清楚火灾情况,进行协同作战。

5.9如隧道内发生电缆爆炸或着火规模扩大,人力无法控制时,应组织好人员紧急撤退和疏散。对撤出人员应及时清点人数。

5.10做好警戒与治安的职责是维护事故现场秩序,保障抢险、救护车辆通道,加强对火灾事故重要部位、防火重点部位的保护工作,与救援、抢险无关的人员,未经应急人员同意不得进入事故现场。

5.11有人员伤害时,依照人员伤害程度启动相应的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

篇5:某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1?施工现场消防措施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建设部关于建筑工地防火的基本措施,加强消防工作,建立义务消防小组,现场设消防值班人员,对进场职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建立安全用火制度。现场应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易爆材料区、生活区,按规定保持防火间距。如果条件所限,防火间距达不到标准时,要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适当减小防火距离。现场设专用消防用水管网,配备消火栓,现场临建设施、仓库、易燃料场和用火处设足够的灭火工具和设备,对消防器材设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加强防火工作,氧气瓶、乙炔瓶分开存放、集中管理,气瓶存蓄和使用时,要配齐消防器具。1.1?消防管理组织1?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我单位确定总包项目经理为项目防火负责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安全总监、安全环境管理部等相关部门成员构成的消防领导小组,并以消防领导小组为主体,健全消防管理组织机构,组织义务消防队,负责日常消防工作,消防干部的确定和更换均报合肥市消防局备案。2?消防职责1)防火负责人(项目经理)的消防职责(1)组织宣传、执行消防法规、规章和防火技术规范,组织制定和审查施工现场防火方案和措施;(2)落实各级防火责任制;(3)组织消防安全检查,纠正违章行为,研究消除火险隐患的措施;(4)协助消防监督机关调查处理火灾事故。2)消防干部(消防小组成员)的消防职责(1)协助防火负责人制定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措施,并督促落实;(2)纠正违反消防法规、规章的行为,并向消防负责人报告,提出对违章人员的处理意见;(3)对重大火险隐患及时提出消除措施及建议,填发《火险隐患通知单》,并报消防监督机关备案;(4)配备、管理消防器材,建立防火档案;(5)组织义务消防队的业务学习和训练;(6)组织扑救火灾,保护火灾现场。3?消防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郑应宝副组长:李荣明成?员:张海生以上小组成员负责对项目部消防安全工作的监督、实施及处理一切应急情况,如一旦发生火灾,能立即带领现场任何一个施工人员进行灭火,并指导现场如何灭火,如情节严重的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上报消防部门,报出火灾发生地点,火势情况,被燃烧物品及周围区域环境情况等工作。1.2?消防管理制度一?消防器材管理制度1消防器材完好,有效率达100%。2存放的位置得当,便于使用,并用石棉瓦或油毡遮盖,防止锈蚀。3消防桶、消防锹、消防钩涂有明显标志,不准挪动和做为它用。4干粉灭火器每二年更换一次。5消防栓的设置,符合消防规定,不准占用或覆盖。6各类消防器材指定专人管理。7项目安全员要建立好消防器材台帐,对消防器具要每月检查一次,每年检修一次,对用过的、老化的灭火器要及时更换、装粉、充气。确保器材完好、有效。真正做到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二?防火检查制度1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重要物资的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过程中的防火安全情况;2用火用电情况及其他火源管理情况;3建筑的耐火等级、平面布局和道路水源情况;4火险隐患整改情况;5消防组织和防火规章的建立和执行情况;6消防设施、设备、器材情况;7职工的安全思想状况;8消防重点部位“十项标准”的落实情况。9每次检查都要详细的记录资料,对存在的火险隐患、整改措施都应有清晰的记录。10每次检查结束后都要组织人员在隐患期整改时间内督促检查整改、并组织复查工作。三?动用明火制度1起用明火之前,应做好防火措施,清理操作现场,准备灭火器。2操作人员应随身携带灭火器。3动用明火实行动火许可证制度,动火证由各单位制定一个管理人员签发。4在动明火之前,签证人应到现场查看是否符合防火要求,如有隐患,待整改好后,方可签证。5在没有取得动火许可证之前,操作人员严禁动用明火。6大家认真执行此项制度,如有违反,发生问题视情节严重给与严厉处罚。四?木工棚车间防火制度1木工棚车间内不准吸烟;2严禁在木工棚车间附近生火;3木工棚车内的刨花、木屑、锯末要随时清除,做到工完场清;4成品或半成品要分开堆放,严禁或在发生。五?生活区防火制度1生活区内严禁乱拉、乱接电线和私烧电炉;2不准在生活区内使用明火;3冬天取暖严禁使用冲天烟囱;4临时来队家属要教育子女不准在生活区内严禁玩火;5生活区内的消防器材不得随便挪动或做它用。六?仓库(料场)防火制度1仓库(料场)不准吸烟;2严禁在仓库(料场)附近生火;3仓库(料场)附近不准住临时家属;4仓库(料场)内不准有火种;5易燃易爆物品,要分开堆放,专人专库。七?施工现场看护制度1现场看护人员必须明确职责,明白任务。对看护的物品、范围,要尽心尽责。2看护人员必须坚持原则,不徇私舞弊,损公肥私。3看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严格交接班制度,严禁酒后上岗。4?看护人员应认真负责,把防火、防盗为工作的重点,并熟悉和会用防火、灭火器材,对违反防火规定的人和事坚决制止,并向领导回报。5看护人要劝阻和制止无关人员进进入施工现场,发现有偷拿、盗窃行为的要当场抓获,扭送保卫部门或公安机关。紧急情况下拨打报警电话110。6看护人员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听从领导及主管部门的领导,忠于职守廉洁奉公,如有违反经上规定之一者,罚款50-100元,情况严重者重罚。1.3?消防管理措施1项目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施工现场消防管理工作。2对查出的消防隐患,实行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对整改不积极,不彻底的班组或个人将严肃处理,对工作好的班组及个人进行奖励。3对重点防火部位,实行天天查,对动火地段,班组长必须跟踪现场,检查督促,并严格执行“十不烧”制度和动火审批制度。4每周对消防器材,进行全面检查,已损坏的要及时修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安全生产。5在施工现场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放场仓库区、易燃废品集中和生活区等,注意将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设置在其它区或的下风向,各区之间的防火间距为:①用火作业区距修建的建筑物和其它区域不小于20m。②易燃、可燃材料堆场和仓库区距修建的建筑物和其它区域不小于20m。③易燃废品集中处距修建的建筑物和其它区域不小于30m。防火间距中,不应堆放易燃和可燃物质。6施工现场的道路畅通无阻,夜间设照明,加强夜间巡逻。7不准在高压架空线下面搭设临时性建筑物或堆放可燃物品。8按规定配备好消防设施,并派专人负责保管和管理。9焊工不了解焊件内部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或焊割现场周围情况不明,不得进行焊割作业。工地上焊接、切割和其它生产、生活用途的地方要把周围打扫干净以防电弧等火种引燃周围的可燃物。10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严格按规定存放和使用,并应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1易燃、易爆、汽油、油漆等,应妥善保管,并定期检查仓库及附近,禁止使用碘钨灯以防电气设备着火。12基建工地要设有足够的消防水源(给水管道或蓄水池)对有消防给水管道设计的工程,最好在建筑施工时,先敷设好室外消防给水管道与消火栓,使在建筑开始时就可使用。13在建筑物上进行电器作业时,防止火灾,操作人员应随身携带灭火器。14建筑物进入装修阶段,物别是使用易燃材料过程中,应配灭火器每处不得少于2个。15各施工单位要成立义务消防组织,根据施工情况,定期对义务消防员进行防火常识演练,做到一旦发生火灾,会报警、会扑救、把火灾压到最低限度。16进入施工现场后消防器材按比例到位,各种防火制度上墙,在防火区域内要有明显的防火标志。17工棚或临时宿舍的规划和搭建必须符合下列要求:①临时宿舍应尽可能搭建在离开修建的建筑物20m以外的地区并且不要搭设在高压架空电的下面,跟离高压架空电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6m。②临时宿舍与厨房、锅炉房、变电所和车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15m。③临时宿舍跟小量的易燃物品储藏室的防火间距不小于20m。④为贮存大量的易燃物品、油料、炸药等所修建的临时仓库与永久工程或临时宿舍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根据所储存的数量按有关规定确定。18临时宿舍、食堂、商店、俱乐部等的修建,不论采用哪一种建筑物结构,都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宿舍内的高度一般不应低于2m。②每幢集体宿舍的居住人数,不宜超过25人,并且每25人要有一个可直接出入门口,门宽不得小于1.2m,门必须向外开。③采用易燃材料修建的临时宿舍,内外最好抹泥或砂浆。接近火炉、烟囱的部位,必须用砖砌筑、耐火材料或者采用其它防范措施以增强耐火程度。19使用的电线、导线接头,导线与电极的接头,要焊接牢固用绝缘胶布包好,防止因接触不良发生火灾和触电事故,穿过模板等处的电板或导线要套瓷管保护,线路架设要按正式的敷设方法进行,不得乱拉,电气设备要有良好的接地。20工地宿舍内不得乱扔烟头,不准躺在床上吸烟、不准在宿舍内立小灶烧火。21施工现场内设吸烟室,严禁在现场吸烟。现场的易燃材料,设明显警标,并由专人看管。施工现场如有明火作业,应根据情况编制措施报经项目部有关人员审批后方可作业。现场的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瓶等危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10m。与易燃易爆品的距离必须大于30m;并且氧气瓶、乙炔瓶等焊、割设备上安全附件必须齐全有效。否则不准使用。现场的焊、割作业点,必须有灭火器和沙箱,特别是在楼层上作业时,通风一定要良好,必须随时携带灭火器,并且安好防护屏,不准火花吊落在其他作业面上,以免引起火灾或影响别人施工,楼层每层设置沙箱,以防火灾。2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电梯井、管道竖井、电缆井内、层层隔开,并且所隔材料必须经过防火处理,方可使用。23在装饰装修阶段,须每层设有消防水龙头外,还必须设有两个灭火器和一个沙箱以备使用。遇有五级以上大风时,必须立即停止明火作业,并熄灭火源。24机械设备采用实行定人定机制度,按安全要求进行检查、保养、维修等工作,严禁带病作业。25防水工程:做防水的人员必须有安全交底,严禁在施工场地吸烟和引来其他火种,作防水的现场必须有两台干粉灭火器和半方黄沙以备灭火用。26脚手架工程:脚手架及时安装避雷系统,木或竹脚手板在使用之前要进行防火处理。严禁有火星、火花等掉到脚手板上或安全网上。27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严格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工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和《施工现场临时供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有关要求,建立配电系统。为了预防火灾,特别强调以下几点:各办公室、食堂、临时宿舍、仓库等。严禁私烧电炉、热水器。严禁乱拉电线。各临建房间内照明灯不得超过60W;现场所有用电,拉线安装电器等必须由现场专业电工操作,其他任何人不得操作。28现场一旦发生火警,不要慌乱,立即向经理部回报,及时组织灭火,同时“119”电话报警。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