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桥机安全技术规程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架桥机安全技术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6

一、一般注意事项

1.严禁酒后或带病操作架桥机;

2.整机吊梁横移时,预制梁必须尽量落下,贴近桥墩台横行;

3.连接器螺杆调节时,上、下螺杆必须保证旋合长度各不得小于70mm,防止脱落。

4.架桥机每次过孔后,前支腿必须确保垂直桥墩台平面。调节方法:根据桥的纵向上、下坡度,单独调节前后两个升降支腿的伸缩幅度。

5.连接器与运梁车连接后,连接器上的螺母必须拧紧,以防其下滑。

6.架桥机过孔时,运梁车(载梁)与架桥机纵向运行那一段路轨的铺设:架正交桥时,必须垂直对面桥墩;架斜交桥时,那一段路轨与对面桥墩台的夹角必须与桥架伸缩的夹角一致。

7.架桥机每架一座桥前,组装好后都必须检查行走轮运行方向是否一致,起重小车空载全程运行运转是否正常,刹车是否可靠,有无异常响声,在组装现场进行吊梁及悬臂过孔试验,试验可行,检查无误后,架桥机才可过孔、架梁。

8.架桥机升降支腿的调节幅度为0~750mm。

9.横移轨道上的行程限位,每次架边梁时,应检查其限位距离(边梁落点中心至转向车两轮的中心距≤1150mm,严禁超出此范围使用)是否准确。

10.架桥机吊梁横移时,后横移轨道必须安装反拉挡板。架边梁时的悬挑出去横移轨道的支点必须垫结实,防止下沉或倾斜。

11.架桥机每次组装后,必须做吊梁及纵向过孔悬臂试验,可行后方可正式开始过孔架桥。

二、操作注意事项

1.架桥机纵行过孔

(1)铺好一条规定轨距的路轨,误差不大于10mm(架桥机与运梁车共用路轨)。

(2)将架桥机上两台起重小车开到桥架尾部,将液压顶升托滚装置安放在桥架前端。要求两托滚踏面高低差不大于5mm。

(3)将前横移轨道梁挂接在前转向车下,后横移轨道梁山桥架尾部的起重小车吊着,随架桥机一道过孔。至于前横移轨道梁是整根还是部分随机过孔,要根据配重而定。

(4)将载梁的运梁车与桥架尾部连接器挂接好。

(5)收起升降支腿。

(6)液压托滚顶起桥架,将后转向车悬空,平面旋转至与纵行过孔方向一致。两转向车运行方向一致。架桥机纵行过孔时,两运梁车只允许使用慢速成档。

(7)当架桥机过孔前支腿到达对面桥墩(或桥台)时,先将前横移轨道落在桥墩上、垫好后调整升降支腿高度使前转向车落在横移轨道上。

(8)卸脱连接器:将在桥架尾部的两起重小车开到离液压顶升托滚装置稍前面一点,用液压托滚顶起桥架尾部,使载梁的运梁车车轮离轨悬空一点,在轮轨之间用钢板垫实,液压托滚卸落,此时卸脱连接器。

(9)液压顶升滚轮上放置磨擦块后再顶架桥机,使后转向车悬空,平面旋转,落在后横移轨道上。

(10)要求前后横移轨道平行度允差±10mm,先空车在横移轨道上来回试一下,没问题,使开始喂梁、架梁。

(11)过孔时,也可先不挂接连接器整机纵移,但悬挑部分不得超过整机全长的2/5,这样,尤为适合弯桥。架桥机纵横向运行轨道及液压托滚支撑面均应垫实、垫稳。

2.喂梁、架梁

(1)两起重小车开到桥架尾部。

(2)将运梁前端开到靠近支撑梁处停下,起重小车把搁在运梁车上的预制梁一端吊起,与运梁车同步向前开,纵行至运梁车到达起重小车可吊的位置上,再将预制梁后端吊起。此时,两起重小车将预制梁纵行吊至待架桥跨内,整机横移到位,落梁。

(3)架弯桥时喂梁,起重小车吊着预制梁一端与运梁车一道纵运,若预制梁后部会碰到桥架尾部,整机适当横移,避免相碰,然后再继续纵运。

3.斜交桥架设

(1)装上支腿连接纵梁,若遇坡桥,应使连接的燕尾导轨面成水平态,用升降支腿调节达到。

(2)根据斜交角度调整下横梁上的两只可移动支腿座。

(3)在悬空状态下,根据斜交角度调节可移动支承梁及两后转向车的位置,使两后转向车与两前转向车成平行。

(4)前后横移轨道应平行铺设,允许±10mm,应保证架桥机横向斜行正常。

篇2:架桥机架梁安全规程

1、架桥机上的卷场机、减速机、走行车、电器等设备要定期保养、检修,不得带病运行。

2、架桥机导梁各杆件要定期检查,发现螺栓松动应及时拧紧。

3、架桥机上的重要承重部件如承重销、轴、吊具、吊绳等应随时检查。

4、吊绳应理顺直,不能有相互挤压现象,随时检查断丝量,断丝量不能超过此断面总丝数的百分之五。吊绳与梁接触位置应放包角或橡皮垫,以防损坏梁体和吊绳出现硬伤或断丝。

5、及时查看卷扬机上的排绳情况,确保每次吊梁时钢丝绳在卷筒上排列整齐。

6、经常检查卷扬机、走行设备的制动系统,使之制动体系随时处于正常状态。

7、架桥机吊梁时设专人操作,非司机不得开车,架桥机司机要做到四不开车:

①信号、口令不清不开车:②情况不明不开车;⑧故障不排除不开车;④不符合安全规范不开车。

8、架桥机作业时设专人指挥,采用口语、手势、吹哨指挥,指挥人员应做到:口令果断、信号明确、手势清晰到位。

9、架桥机纵移到位后,应牢固定位,车轮前后应设好车挡,前支腿支撑稳固,导梁调至接近水平,严禁出现反弯现象。

10、架桥机吊梁时,应先将梁提升10-15cm,经检查各个部位正常无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11、大梁平稳下降距滑道项面2-3cm时停止。首先调整梁的项向位置,然后再调整横向位笋,最后调整垂直度,待三个方向位置准确后落至滑道上,梁端支撑稳固后,方可解除吊绳。

12、横移梁滑道铺设应平顺、垫实,两条滑道应相互平行,不许出现喇叭口现象。滑道铺设要用线绳拉线抄平,不平处要进行铺垫,滚杆及滑板应摆放准确。

13、横移第一片边梁时经检查支撑牢固后方可横移。

14、梁横移时两端一定要同步进行,两墩台上负责人要不间断地报告横移量和梁的纵向位置,发现偏差及时纠正调整。指挥人员要认真负责,随时观察梁的移动情况,将梁准确无误地移到设计位置。

15、落梁时要先支撑好副腿,检查后方可进行起吊高度以能抽出

滑道为准。滑道抽出后迅速放入橡胶支座,对好支座位置,落梁就位。

16、橡胶支座位置放置准确,保证梁的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

17、架桥机走行轨道铺设要符合规范要求,轨道前端一定要设车档。

篇3:DF450架桥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架桥机为特种设备,购买、安装、使用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1?必须是具有专业资质的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产品出厂时,应当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1.2?架桥机拼装应由原生产厂家进行,或在生产厂家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1.3?架桥机拼装要制定安全技术方案,要对参加拼装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要有技术负责人在场指导;

1.4?架桥机所配置的电器保护装置和各部位的安全设施,在安装前均应认真检查,证明其完整无损并灵敏可靠时,方可安装;

1.5?架桥机拼装完成后,要按规定进行调试,对各部位的安全装置要进行可靠性试验,对整机进行满载负荷试验;

1.6?架桥机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架桥机的显著位置;

1.7?架桥机正常使用期间必须每二年报经具备资格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一次,并取得检验合格证;

1.8?架桥机经过大修、改造在交付使用前,或闲置时间超过一年重新使用前,以及经过暴风、大地震、重大事故后,可能使强度、刚度、构件的稳定性、机构的重要性能等受到损害等,必须报经具备资格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检验,并取得检验合格证。

2?架桥机作业人员管理

2.1?架桥机所进行的作业为特种作业,参与架桥机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机作业。

2.2?架桥机要严格执行定人、定机、定岗位制度,设备调动时,应执行人随机走的规定,并且使用、保养、维修等有关资料必须随机调动。

2.3?450t及以下系列的架桥机必须配备机长1名、操作司机2名、电工2名、钳工2名、起重工4名、辅助工4~6名同时上机作业,作业过程中应按岗位职责各司其责;450t以上系列的架桥机应增配钳工2名、辅助作业人员4~6名。

2.4?架梁作业人员应熟悉架桥机及起重工作的基本原理和要求,熟悉操作方法和使用说明书中的要求。

2.5?架桥机操作的各工作岗位人员要保持稳定,统一作业指挥信号。

3?架梁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及安全防护

3.1?每项单位工程架梁作业前,应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并由主管技术人员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2?每天作业前,机长应召集作业人员开会布置作业任务,交代安全注意事项。

3.3?架桥机作业现场周边应设置安全警示牌,有车辆和行人通过的地方应设立警戒区,派专人警戒。

3.4?架桥机架梁作业前必须对机体主梁和支腿各部位的连接螺栓、起重大、小车的位置、卷扬机钢丝绳、制动器、吊具、电器系统、液压系统、安全保护装置等进行检查,确认都已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才能进行架梁作业。

3.5?作业人员从架桥机或桥面上下桥墩处,要设置带有护圈或扶手栏杆的爬梯,无防护的临时爬梯应有专人看护,爬梯要固定牢固。

3.6?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架桥机两端悬空处应设置安全网,高处临边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

3.7?作业中所使用的工具、脚手板及其他物体严禁由高处向低处抛掷。

3.8?架桥机使用外电时,其外接电源应有专人看管;使用发电车电源时,应保证电压稳定。

4?架桥机操作使用的基本参数

4.1?最大起吊能力:450t;

4.2?主梁挠度:≤L/700;

4.3?适用纵坡:≤12‰;

4.4?适应曲线半径:≥1500m;

4.5?吊梁纵移速度:0?3m/min;

4.6?吊梁横移速度:0?0.42m/min;

4.7?吊梁升降速度:0?0.5m/min;

4.8?起重大车空载速度:0?6m/min;

4.9?架桥机自行过孔走行速度:0?1.5m/min;

4.10?运梁车驮运架桥机走行速度:0?3km/h。

5?架桥机工作环境要求

5.1?不得在大风、雨雾、冰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使用架桥机;

5.2?风力超过5级时不允许进行过孔作业,风力超过6级时不允许进行架梁作业,风力超过11级需要采取措施以确保设备的稳定;

5.3?夜间施工除执行有关安全规定外,应在工作区域和通道处提供足够的照明,以改善可见度,确保施工安全。

6?架桥机操作使用的一般规定

6.1?每项动作开始前要鸣铃警告所有在场的工作人员;

6.2?不得起吊重量超过额定起重量的负载,也不得将超过吊钩额定起重量的负载放在架桥机上;

6.3?每次吊装时必须先进行低距离试吊,以检查刹车性能,不得起吊不平衡的荷载;

6.4?不得使用该设备吊人或送人;

6.5?吊起的负载下方严禁人员穿行、停留或作业;

6.6?吊运过程中,混凝土箱梁顶面和内部、上部走台、梯子等处不得有人停留;

6.7?不得长时间将负载悬空而不作处理;

6.8?当起升机构运行时,不得使用快速挡抵达“行程末端”区域;

6.9?当设备行驶或起吊时,不得急停或突然改变运动方向;

6.10?不论何种原因,作业人员不得触摸正在旋转的滑轮、运动中的钢丝绳、处于负载连接的区域、正在升降或受力的吊钩和吊具;

6.11?梁在升降过程中应保持水平,速度应控制在0.5m/min;横向倾斜最大不得超过2%;纵向倾斜亦不宜过大;

6.12?架梁通过临时性桥梁必须经验算并采取防护措施才通过。

7?架桥机操作使用过程中保障设备安全的一般规定

7.1?正常工作前,应先作空载运行,以检查整机结构和起升、走行机构以及电气、液压系统等部件有无异常声音和异常现象,并检查制动功能是否正常,各急停按钮是否回到工作位置,各个操作开关是否在零位,切勿带病作业;

7.2?操作人员一旦发现设备出现功能方面的故障或严重问题(故障可能导致重大安全隐患、可能发生设备损坏、危及人身安全,如突然间动作失常,太大的异常噪音等),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向安全员及设备主管人报告;

7.3?操作人员在离开操作室之前,先将架桥机停机,然后再切断电源;

7.4?对设备原有的安全装置,严禁擅自更改、严禁拆卸或搁置不使用、严禁对安全装置采用不正确的使用方法;

7.5?对日常使用的钢丝绳每天都应进行检查,包括对端部的固定连接、滑轮处的检查,并作出安全性的判断,钢丝绳在卷筒上应有大于3圈的安全圈数;

7.6?架桥机在重载提升箱梁时要防止梁体在纵、横向偏斜,要求最大偏斜角度不大于2。,否则采取措施调整梁体水平,避免破坏架桥机结构;

7.7?由于起重小车的两台卷扬机共用一根钢丝绳,在起吊过程中卷扬机的不同步以及吊装物的偏载都会引起钢丝绳的窜动,长时间的窜动积累会造成一台卷扬机上钢丝绳比另外一台上多,因此需要经常检查两台卷扬机上钢丝绳长度,如果一台上缠绕圈数比另外一台多出2圈,必须调整两台卷扬机使其上的钢丝绳长度一致;

7.8?架桥机吊具安装完毕,要保证吊具和钢丝绳处于铅垂状态,每根吊杆都处于受力状态;

7.9?架桥机吊具在吊杆底部接近箱梁顶面时,应低速缓慢下降吊具,人工牵引吊杆对准吊梁孔,如果吊杆没有落进吊梁孔,或者已落进吊梁孔但被吊梁孔卡住无法下落,切勿继续下落吊具,避免钢丝绳松散而从滑轮槽中脱出;

7.10?非操作人员严禁擅自进入操作室随意启动或操作各种控制按钮;

7.11?起升机构一旦出现溜钩,一定要查清原因,处理后方可继续使用,以免发生溜钩失控等严重事故;

7.12?避免在雷雨天气使用设备,遇到雷雨天气时,首先停掉设备总电源,同时工作人员不要逗留在设备上;

7.13?设备上不得使用电焊,如果必须使用电焊时,应与电气人员联系,并将微电箱、驾驶室内的所有控制器接线插头拔掉,否则将会造成控制器损坏;

7.14?不到万不得已,应尽量避免使用急停按钮;

7.15?操作室设置有门限开关,操作人员进入操作室后必须关闭操作室房门,禁止在设备操作动作进行过程中开启操作室房门,避免设备操作的突然中断,而引发的危险后果;

7.16?在液压油泵开始工作后,操作人员要注意两个油顶的压力表的指针是否一致,如有误差应及时调整,以防形成偏载而发生事故。在吊梁或落梁过程中,两个龙门车上油缸的升降速度也应保持一致,尽量避免偏载;

7.17?架桥机作业中要时刻注意液压系统中油位的变化,一旦发现油液不足,应马上补充,避免油泵吸空,形成真空,从而烧坏液压油泵,中断架梁作业造成严重后果;

8?喂梁作业

8.1?架桥机过孔完毕就位处于待架状态时,运梁车载梁应缓慢进入架桥机主梁腹内喂梁,防止运梁车与架桥机发生碰撞;

8.2?运梁车在接近架桥机尾部前要调整好位置,在专人指挥下,尽量使运梁车与架桥机的中线保持一致,以保证顺利喂梁;

8.3?起重大车与起重小车移至预定位置对准主梁上的吊点,保证起重小车垂直起;

8.4?吊梁时,起重小车上应有专人看管,时刻注意卷扬机制动系统是否稳定、安全,钢丝绳缠绕是否有序,钢丝绳是否有断丝;

8.5?起重小车将梁吊离运梁车支撑架20cm,停留20秒,此时运梁车不动,观看卷扬机制动是否可靠,尤其要注意钳式制动器的制动状况,确认安全可靠再将运梁车开走,继续操作架桥机,准备架梁;

9?架梁作业

9.1?梁体在起落过程中需要有专人在前后起重小车上查看,避免出现卷扬机制动器没有打开以及滚筒上错乱排绳等意外情况发生;

9.2?起重小车的升降、横移及起重大车的走行必须按照指挥指令进行操作;

9.3?梁体在起落、纵移、横移过程中时刻注意梁体是否与架桥机各部位发生碰撞等意外情况,在接近预定位置时提前采用低速缓慢运行;

9.4?运梁车离开架桥机后,应观察梁体底部支座高度,是否在过2号腿横梁时有障碍,确认正常后,起重大车同步联动向前纵移,将梁运至待架的预定位置,(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在起重大车携梁前行过程中尽量不要停止或变速,保持整个设备的稳定);

9.5?在梁体下落接近墩顶时,利用起重小车横移功能调整梁体位置以便精确对位落梁;

9.6?每孔的第一片箱梁可以直接落放到桥墩上,第二片箱梁须在下落一定距离后横移对位,然后再二次下落到桥墩;

9.7?梁体落放到位后,解除吊杆与梁体的连接,前后起重小车吊具起升到最高位置,走行至中间位置。前后起重大车共同后退至主梁后端即4号支腿位置,准备架梁机的过孔;

10?过孔作业

10.1?架桥机过孔走行前,必须将2号、3号及4号支腿油缸收空,2号支腿走行到位;

10.2?架桥机过孔轨道的铺设要满足平顺的要求,接头高低左右偏差不大于2mm,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过孔作业;

10.3?由于油缸都设置有抱箍,在收空油缸前一定要将抱箍拆除,以免损伤油缸;

10.4?在曲线上过孔走行时,可以通过拨正桥面走道来调整架梁机的后支腿横向对位;

10.5?架梁机过孔到位后应按规定调整各支腿高度,使架梁机主梁基本处于水平状态;

10.6?过孔移位时前后天车要求位于架桥机尾部并锁定制动;

10.7?2号支腿托辊在承托架桥机主梁过孔移位时,支腿底部油缸支撑桥面并使支腿自行走轮与轨道脱空;

10.8?架桥机就位后,应随即在架桥机与架设好的梁体间安装临时固定设备,以确保架桥机的稳定,临时固定设备不能垫楔过紧,以免影响架桥机受力时出现变形。

11?需要变跨(32m?24m或24m?32m)架梁作业时,应在架桥机过孔前调整2号、3号支腿位置及高度。

12?首尾跨架梁作业时,架桥机前后支腿同时作用在桥台和路基上,其支撑情况需要满足受力要求。

13?墩顶移梁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3.1?梁下落接近砂箱或托盘顶面时,应检查托盘与滑道是否上下相对,辊轴方向、位置等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应立即纠正;

13.2?梁落实后应立即安好支护设备,然后移梁;

13.3?梁两端的走行速度应基本一致。在滚移时应随时调整梁的纵、横向位置;吞吐辊轴时应防止压伤手指和辊轴自滑道上坠落;

13.4?托盘前后均应有止动木楔,梁停止移动时应立即塞紧。支托在移梁设备上等待回移的梁片,必须可靠地制动;

13.5?当墩台顶帽较窄时,应有可靠的防溜、防倾保险设施,梁梗外缘距墩帽边缘应留有100mm的保险距离;

13.6?当支座为盆式橡胶支座时,应采用托盘移梁,并应在支座两侧增设防倾设施,严禁在支座下直接移梁。

14.落梁就位安放支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4.1?支座底面中心线应与墩台支承垫石顶面画出的十字线重合;

14.2梁缝应符合规定尺寸

14.3?在保持梁梗竖直的前提下,梁片间隙应符合规定;道碴桥面的道碴槽顶宽不宜小于3.9m;

14.4?支座固定端、活动端位置应符合规定;

14.5?支座底面与墩台支承垫石顶面应密贴,上座板(顶板)与梁底之间应无缝隙,整孔梁不应有三条腿现象。

15?板式橡胶支座安装后应符合下列规定:

15.1?支座与梁底或支承垫石顶面之间无滑移或脱空现象;

15.2无初始剪切变形;

15.3?垂直压缩量不大于设计值,侧看无不均匀鼓凸;

15.4?表面无裂纹。

16?由运梁车驮运架桥机转场按下列步骤进行

16.1安装好3号支腿横梁,将2号支腿横梁移至支腿立柱的上部;

16.2?2号支腿、3号支腿移位至图示位置与机臂固定,安装临时联结系;

16.3?运梁车进入(或低位进入)架桥机腹内,利用枕木或钢垫块支垫于运梁车车架和支腿横梁之间;

16.4?架桥机支腿油缸回收使架桥机落放在车架上,锁定运梁车与架桥机,架桥机支腿油缸完全缩回,将架桥机走行轨道放置在运梁车上;

16.5?进行安全检查,确保驮运状态的安全可靠后,运梁车驮运架桥机进行转场;

16.6?运梁车驮运架桥机的走行速度应控制在3km/h以内。

17?架桥机需要调头施工作业时,应将架桥机停置在平坦开阔的场地上,按照技术说明书中规定的步骤调整支腿位置实现调头。

18?架桥机停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18.1?首先要将预制梁放下,停机时,不允许设备带载荷停机;

18.2?将所有操纵手柄置于“中位”;

18.3?关掉所有用电设备,例如:扩音机、风速风向仪、监视器、微电电源、空调、照明灯等等;

18.4?匙开关恢复到“0”位,按下电源急停按钮。

19?机停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9.1?机停止工作后须关闭所有操作按钮并切断电源,锁住所有操作室及电控柜;

19.2?机停放时须将吊钩起升到最高位置;

19.3?力达到6级时必须停止作业,台风来临或风力达到11级时须将吊钩与箱梁锚紧作为配重;

19.4?车时间长至1月或更长,应每月启动一次液压系统,使液压油箱中油温至少达到40~50℃,避免沉淀或胶质生成在液压元件中;

19.5?机时间长至3月或更长,必须根据气候条件妥善防护,此时保养间隔依然有效;

19.6?情况下,架桥机机体禁止搁置在运梁台车上过夜,梁体禁止搁置在龙门天车上过夜。

20?段架梁施工时,应按产品技术说明书中设计的坡道架梁作业参数,调整各支腿高度满足安全作业。

21?机维修保养一般规定

21.1?机首次重载运行之后,必须全面检查并紧固所有连接螺栓;

21.2?机投入使用后,应根据技术说明书相关内容,编制日检查、月保养、年维修的计划和项目,落实专人负责严格执行;

21.3?在设备运动时加润滑油或润滑脂,不能在设备运动时作修理或调整;

21.4?的维护操作都必须在设备静止、电源断开的条件下进行。如果有特殊的检查操作,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

21.5?机在保养操作时,应在设备醒目位置设置“系统保养中,请勿靠近”的标识牌;

21.6?联结螺栓、吊具销轴、行走箱销轴和天车用销轴等正常使用期间每2年必须更换一次;架桥机各部位连接螺栓全部为特制高强螺栓,自行更换补充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销子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不得用低钢号代替;架桥机转场重新安装时应全部更换各种螺栓及销轴;

21.7?修改机械及电气元件的任何性能特征;不得修改或重新设定安全装置;不得用非原有备件或非厂家推荐的备件来更换损坏的部件或故障部件;

21.8?新连通设备与动力源之前,应确定所有的安全装置都处于正确的设置和良好的工况;

21.9?立设备技术档案,每次维修应有详细的检查验收记录。

篇4:架桥机操作工安全操作规程

1架桥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一定的培训,了解架桥机的结构、性能和熟悉架梁方法和过孔工法的人员操作;在作业时,精力要集中。必须有足够的睡眠,工作中不准打瞌睡,酒后严禁吊运作业;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2吊梁前检查轨道是否平稳可靠;运梁平车重载时只能采用低速挡启动和运行;运梁平车运梁时,前后必须有人相随,随时注意轨道、T梁的平稳性,以防T梁倾倒。运梁平车载上T梁后,如不立刻启动并运行,则必须用卡子卡死平车。

3喂梁时注意平车或龙门吊与架桥机主横梁台车纵向移动的速度差。运梁平车或者主桁架移动时,运行线路上有人时,必须发出警告信号。

4喂梁前必须仔细检查主、辅梁导梁以及前支架各部位销子是否锁定,并插上防退销,切记前支撑架撑起油缸到位后不锁销子而加载;检查塞垫、枕木、轨道以及连接板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

5吊装前,检查操作电机系统是否可靠,各电机、制动器是否灵活可靠,空载情况下应该校验各限位开关和行程开关。

6吊装前,应该统一信号指挥;吊装时,指挥人员发出的信号与操作人员意见不一致时操作人员应该发询问信号,在确认指挥信号与指挥意图一致时,才能开车。

7操作架桥机时,应该合理的掌握控制按钮,除两手外,不得将身体其他部位接触控制面板;吊装过程中使用控制按钮操作,不可利用安全装置来停车。操作人员不能离开控制柜,以防止突然情况发生。

8有专人指挥,多人挂钩时,操作人员只服从吊运前确定的指挥人员指挥,但对任何人发出的危险信号,操作人员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9架桥机在吊运T梁过程中,如果遇到起升机构制动突然失灵时,操作人员应该立刻发出信号,通知附近人员离开,并迅速按动控制按钮反复起落T梁,并开动小车选择安全地点,把T梁放下,不应任其自由落下,随后再进行检修,决不能在调运过程中进行检修。

10在吊T梁时,应使承载均匀、平稳,不能忽起忽落;起升机构的钢丝绳应该保持垂直;同时,起吊和降落做到同步,注意控制好前后端的高度差;在架桥机所受的负荷不能超过其最大起重量的情况下方可起吊梁。

11在操作过程中,应该有专人分别于前后支撑观察和监视,如果发现不正常声音时,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并停车检查,排除故障。未找出原因,不能开车。

12吊运过程中,T梁的高度应该保持适当,在吊运T梁上,不准有堆放的物件、工具等。

13架桥机在吊运T梁中,如遇电气或电气故障,T梁无法放下时,操作人员应该马上紧急通知下面人员立刻疏散,操作人员才准离开岗位,地面人员应立即将危险区域用绳子围起来,并警戒,任何人不得通过,然后请检修人员检修。

14操作人员应谨慎操作,严防T梁晃动发生事故。T梁晃动时,销子等受力和活动部件容易损坏、断裂,也可能使钢丝绳受损。

15操作人员必须做到八不吊:

(1)指挥信号有误或者不明确不吊;

(2)超负荷不吊;

(3)T梁上有人不吊;

(4)安全装置不灵不吊;

(5)能见度低不吊;

(6)起重钢丝绳滑槽不吊;

(7)T梁被挂注不吊;

(8)T梁紧固不牢不吊。

16主梁过孔运行时,前、后摇滚应有专人观察和兼听摇滚电机及其传动机构,如果发现不正常现象或听不到正常的声音时,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并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并注意整机纵向移时,启重行车必须移到最后做配重。

17过孔过程中,支撑辅支腿下部前倾,使之与垂直方向的夹角为10度左右;同时,使其在正前方直上而下呈“八”字,垂直倾角同样为8度左右。以防止主梁前移时,支腿受向前和侧向冲力而失稳。辅支腿油缸支撑到位后,必须锁上销子方可前移前支架过孔。

18无论是架上行纵坡还是下行纵坡,均要求每次过孔后调整前支点高于后支点8-20厘米。

19架桥机定位后任何人不得随意撤除稳固各受力的支撑钢管、葫芦、卡子、缆风等保险设施,外协以及民工尤其要注意。

20架桥时,应用运梁小车喂梁,禁止用龙门吊喂梁,龙门吊与架桥机天车行速不同步,容易导致安全事故。

21运梁轨道以及架桥机横移轨道枕木应垫在T梁的中心,不得靠近翼缘板。

22每次梁落到位后,要立即稳定妥当,连接板钢筋要焊好、焊牢。边梁换钩前,一定要垫好枕木,打好斜撑,把边梁固定稳定后,架设人员才能上去挂钢丝绳、套钩。

篇5:架桥机安全操作规程

1总则

1.1为统一铁路架桥机架梁的技术要求、作业程序和安全措施,确保安全优质地实施,制定本规程。1.2本规程适用于在标准轨距铁路线上使用悬臂式架桥机、单梁式架桥机、双梁式架桥机和铺架机架梁施工作业。1.3按本规程所架设的梁,除特别指明外,均为成品梁,即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梁或预应力混凝土梁。1.4架梁工作人员应熟悉架桥机的结构、性能、操作规程和机电设备状况,结合设计文件和桥梁结构特性,确定合理的方案和周密的组织,按照本规程的规定作业。1.5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严禁架梁:1架桥机卷扬和走行系统的制动设备、机身稳定设备失灵,或架桥机杆件、吊具及设备有损坏未彻底修复时。2架梁人员未经培训,或架梁人员之间分工不明确,指挥不统—、信号不一致时。3气候恶劣(大风、大雾、大雨、大雪等)妨碍嘹望操作,或夜间照明不足,影响安全作,业时。4桥头路基或线路未按本规程进行处理时。5架梁通过临时性桥梁未经检算又未采取措施不能确保安全时。6架设新型梁,或在特殊的墩台、桥梁上架梁,无明确要求,又未经检算时。7在运输、装卸过程中,梁表面受到损伤又未整修完好时。1.6铁路架桥机架梁,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桥头作业2.1架梁岔线架梁岔线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悬臂式架桥机架梁时,除有较近的站线、岔线可资利用或采用桥头卸梁方式喂梁外,应设置架梁岔线。2单梁式或双梁式架桥机可不设架梁岔线。3铺轨架梁工程量很大或桥群地段铺轨架梁机械交替作业频繁时,宜在适当地点设置交会铺轨架梁列车的临时岔线。2.1.2架梁岔线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出岔地点应靠近桥头,距桥台尾的距离应大于喂梁列车长度与拨道架梁时的拨移长度。受地形条件限制需要后移时,不宜超过300m。2岔线有效长度不应小于装一片成品梁的平车总长,另加机车或轨道车的长度。3岔线与正线的线间距不得小于4.5m;困难情况下可减至4.2m,小于4.2m时必须设人防护。4在曲线上出岔时,应设在曲线外侧,线间距应保持5m以上。当设在曲线内侧时,曲线半径应在500m以上,道岔前后应适当取直。5岔线坡度宜在6%及以下,最大不得大于10%o。特殊情况应以计算确定,并制定安全防护措施。6架梁岔线宜选用向桥头出岔的顺开岔,但也可视地形条件选用逆桥头方向出岔的倒开岔。当梁孔数较多,桥头距车站较远时,宜选用两端与正线接通的贯通式岔线。2.1.3架梁岔线的修建应符合下列规定:1可利用桥头附近的平地或平缓坡地修建,有困难时,可采用加宽正线路基的办法解决。2需在路堑内修建岔线时,可临时利用侧沟土台等空地,并适当拨移正线线路以满足线间距需要。3岔线土方应与正线路基一同施工。4岔线应有排水设施。2.1.4岔线道岔不得小于9号。扳动道岔宜用转辙器。2.1.5架梁岔线的轨道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架梁岔线:钢轨不得小于38k8/m,配件齐全;枕木每千米不得少于1440根;枕下至少应有10cm厚的道碴。2需要吊梁通过的岔线:钢轨不得小于43kg/m;配件齐全;枕木每千米不得少于1600根;枕下至少应有20cm厚的道碴。3岔线经过压道加固后,方可通行。4道岔下部的道碴应充分捣固。5其他岔线应达到Ⅲ级铁路标准。4.2压道2.2.1架梁使用的压道车应符合下列规定:1单机压道时,其轴重应不小于190kN的机车。超重车压道日L其轴重不应小于架梁时计算最大轴重的1.1倍。2当采用悬臂式架桥机架梁时,必须使用超重车压道。3当采用其他类型架桥机架梁时,可用单机压道。当路基质量严重不良,宜用超重车压道。4严禁使用已组装的架桥机压道。5超重车宜使用E轴普通平车作为承载车辆。2.2.2压道前应详细了解路基的施工资料、填筑情况和填筑后的沉落情况。2.2.3压道范围、速度和次数等应符合下列规定:1压道范围:前方压上桥台1m,后方压到大轴重最远停留处以远50m。采取拨道架梁时,除正线外应拨到计算拨道量一处压道。所有大轴重通过或停留地段均应压到。2压道速度:可取1~3km/h,最大不得超过5km/h。对大轴重经常停留地段、桥台尾与线路衔接处和个别有疑问的薄弱处所,应放慢速度或较长时间地停在该处任其沉落。3压道次数:压到无显著下沉,最后三个往返的轨道左右偏差不得大于2mm,总下沉量不得大于5mm。压道不得少于三个往返。4压道时应有养路人员配合整道,认真捣固。比较松软的路基,在变形地段应起道捣实后再压。压道后或架梁过程中,当遇大雨或长期阴雨浸泡路基,或压道后很长时间未架梁及架梁的间隔时间很长,或经过线路大抬道等情况,均应重新压道。2.2.4压道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道尺和水平仪等观测线路下沉情况,作为采取措施的依据。2应检查线路四周有无裂缝、下陷、边坡外坍或凸出、基底滑动和出水冒浆等现象。初始压道表面较好的路基,还应检查表面是否结有硬壳或受到冰冻的影响。3对填筑在水塘上或有滑动可能的斜面上的路基,以及有橡皮土或翻浆冒泥现象的路基,应避免使用悬臂式架桥机,否则必须检算路基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4有关的线下施工单位应派施工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与铺架单位一道进行压道观察,对压道时路基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共同分析原因,采取措施。4.3桥头线路加固2.3.1架桥机的大轴重作用地段和桥头正线的轨道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道床厚不得小于25cm(枕下至少应有15cm厚的道碴)。2道床顶面宽不得小于350cm,并应在拨道范围内适当加停量轨距、水平、方向等应符合线路养护作业标准。必须采取加固措施。2.3.2线路加固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轨道加固:临时增加铁垫板、轨撑、轨距拉杆道钉和2单穿加固:每个枕木空加穿枕木1根。3对穿加固:每个枕木空对穿枕木2根。4特别加固: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下列一种方式,但所用人字枕木或扣轨等均应与桥台尾搭接。1)路基面密排人字枕木一层;2)密排人字枕木后再加扣轨束3~5组;3)在路基面或枕木垛上支托扣轨梁;4)专门设计的承托结构。2.3.3选择线路加固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轨道类型为轻型或旧杂轨铺设的次要线路时,当架桥机轴重在400kN以上,应在全部走行地段采取单穿加固;未铺设垫板或道钉数量较少的线路应采取轨道加固;曲线半径在300m以下的线路尚应加钉下股护轨防止脱轨。2大轴重停留地段应采取对穿加固。3大轴重非停留地段的重型或次重型线路,经过压道已稳定时,道床厚在30cm以上可免予加固,否则应采取单穿加固。4经压道后尚不能达到完全稳定的路基,当使用单梁式或双梁式架桥机时,可采取单穿加固,当使用悬臂式架桥机时应采取特别加固。5跨过有水流浸润或其他有可能塌陷的地段以及在桥台尾与路基衔接地段,当施工时未分层夯实,又未砌筑锥体护坡时,应采取特别加固。6为减少单梁式或双梁式架桥机运行和起动时的线路阻力,避免自行式架桥机的走行机械受到损伤,可在个别地段采取单穿或对穿加固。7半填半挖地段路基软硬不匀,使用悬臂式架桥机时应采取特别加固。2.3.4线路加固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加固枕木应在线路轨枕捣实后方可加穿。2所有加固枕木应保持水平,与钢轨间的间隙应用小手锤轻敲木垫片填实。3拨道时,应将木垫片暂时退出后再行拨动。3架梁作业3.1顶梁3.1.1顶梁过程中严禁发生下列事故:1起顶过程中梁偏歪或翻倒。2梁在千斤顶或砂箱顶面突然滑动。3混凝土梁被顶裂,钢梁被顶出凹痕。4千斤顶底部的支托结构受压损坏。3.1.2成品梁的施顶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梗纵向:施顶中心至梁端的距离不得小于支座中心至梁端的距离,并不应大于设计允许的悬出长度。2梁梗横向:两个同类型的千斤顶应在梁重心线两边等距离支放,千斤顶头部外缘距离梁梗混凝土外缘应保持100mm以上的距离。3低高度梁如顶道碴槽板,应按设计支顶位置和应力分布长度加以控制,距梁端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00mm。4除设计允许者外,横隔板处不应施顶。3.1.3钢梁施顶位置应在支座处、钢板梁加劲角钢下的翼缘盖板中心处、桁梁主节点下面或专门设置的施顶横梁或牛腿处。不应直接顶在薄钢板板面、盖板边缘和角钢边缘等薄弱处所。3.1.4选用顶梁千斤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选用液压千斤顶。当起落量较大时,也可用螺旋千斤顶。2标记载质量宜选在实际受载量的1.5倍以上。3梁每端应选用两个同类型的千斤顶同步起顶。4千斤顶应经过检查。5液压千斤顶使用的油类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应保持清洁。6落梁砂箱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所用砂子应筛去石子并烘干,砂子不应装得过多过满,铁芯应放正、校平,不可偏斜,并严禁压在砂箱边缘上。3.1.5千斤顶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1头部应垫有扩大传力面积的支垫(如硬木块、钢板等)。混凝土与钢板、钢板与钢板之间以及砂箱顶面均应放置木片或麻袋片。2千斤顶底座应放在可靠的基础上。当为土质地面时应整平夯实,上面密排枕木,并加垫厚度不小于16mm的钢板。3千斤顶安放在平车上时,应放在平车纵向中心线附近,甩短轨或枕木垫底,上加钢板分布荷载,并应将侧梁下部垫实。4安放在有斜坡的混凝土表面上时,应用硬质木板或钢板将斜坡垫平垫实,再安放千斤顶。5当梁底与墩台顶帽间的净空较小,不便安放千斤顶或砂箱,设计图又未提出顶梁方法时,可在墩台上预留放顶凹槽或托架,架梁后再恢复原设计式样。3.1.6千斤顶或砂箱顶落梁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1顶落梁必须两端交替进行,严禁同时起落。两端高差不宜过大、未施顶一端的全部重量应落在稳固的支垫结构上。砂箱落梁应两端同时均匀下落,梁不应出现倾斜。同端两千斤顶—F落应同步,严禁用交替下落的方法调整横向位置。2顶落梁时应设置保险枕木垛,紧随梁起落加高或降低,并用木板,木楔等调整间隙,梁底与垛顶间应保持不超过50mm的距离。中途停止工作时,应将空隙用木楔打紧。使用千斤顶顶梁安放支座时,顶起后应立即塞入支座。严禁长期用千斤顶支承梁体。3T形成品梁或其他梁底窄、重心高的梁,应在不施顶的一端用木撑支护或有其他防护措施。4如发现起顶困难,应查找原因,不应接长手把或增加人力强压。5安全栓外露的千斤顶的前面,不应站人或抛掷工具。3.2捆梁3.2.1捆梁过程中不应发生下列事故:1捆梁位骨和方式不符合要求,起吊时使梁体受损或产生裂纹;卷扬机受力不正常,部分卷扬机超载。2梁受挤压发生局部破损或变形;千斤绳突然滑动、部分钢丝被轧断。3抛落千斤绳或工具材料滑落时,打伤梁下工作人员。3.2.2捆梁位霞应符合本规程第3.1.2条中对纵向限制的规定。3.2.3捆梁千斤绳应采用6*(37)型、6*37型或6*61型交互捻制的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得小10。为适应各种类型的梁,应备有几种不同的千斤绳供选用,捆梁时应保持千斤绳每次均向同—方向弯折,避免受反复应力千斤绳与梁底面转角接触处必须安放护梁铁瓦。千斤绳与混凝土面接触处应垫木板防护。3.2.4捆梁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千斤绳不应误用。各股千斤绳应受力均匀,不应有绞花和两股互压现象。2护梁铁瓦及其他支榔物应在受力时进行调整,使其支垫牢实,不致小途脱落,3于斤绳必须可靠地足挂在吊钩或铁扁担上,有保险销日寸应插好。4当发现千斤绳有扭结、变形、断丝和锈蚀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折减使用或报废。5受过超载的钢丝绳,应通过破断拉力试验鉴定后方可降级使用,否则不应再度使用。3.2.5捆梁时,不应强力推动铁扁担就位挂千斤绳。3.2.6吊梁应采用与梁型配套的专用吊具。3.3吊梁3.3.1吊梁过程中不应发生下列事故:1卷扬系统制动失灵,梁向一端或一侧不停下落或向下坡方向不停溜动。2滑轮无防止跳槽装置,钢丝绳发生跳槽后梁仍继续下落或提升;滑车组上升超过最大限度,导致部件被轧伤或钢丝绳被绞断。3起落梁时左右侧或前后端高差过大,造成梁体混凝:上应力过大而出现裂缝;梁上配件或道碴下落;吊具或铁扁担被扭坏,并使各台卷扬机受力不正常。4钢丝绳在卷筒上混缠,或钢丝绳固定端突然松脱。5第二片梁下落时撞伤或碰动第一片梁。6两端交替起吊时,梁的一端起落过猛引起另一端支垫失稳。3.3.2卷扬用的起重钢丝绳应采用6*(37)型、6*37型或6*61型交互捻制的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得小于6。卷筒与引导钢丝绳进入卷筒的转向滑车之间的距离不宜过短。因距离过短不能自行排绳时,应设置排绳器,否则应有专人协助排绳。卷扬系统中所有易发生跳槽处,均应设置防止跳槽的装置。卷扬机钢丝绳放出到最大限度时,卷筒上必须留有3圈钢丝绳。3.3.3吊梁用卷扬设备必须在完全正常状态下使用。3.3.4吊梁应符合下列规定:1保持左右两侧卷扬机升降速度一致,受力正常。同时应检查钢丝绳有无跳槽和护梁铁瓦有无窜动脱落情况。2梁体吊离支承面20—‘30mm时,应暂停起吊,对各重要受力部位和关键处所进行观察,确认一切正常后方能继续起吊。3梁在起落过程中应保持水平。横向倾斜最大不得超过2%;纵向倾斜亦不宜过大。4出梁时,梁的前后端下落落差不得大于500mm,严禁梁的尾端碰擦机臂。5单梁式或双梁式架桥机偏吊时,应调节几台卷扬机的升降量,严禁出现只有部分卷扬机受力现象。6起重钢丝绳在起升过程中,梁被障碍物卡住或受其他外力猛烈冲击时,必须立即停车检查钢丝绳有无异常。当有损坏,必须更换。3.3.5落梁就位时严禁无约束地横向顶、拉。3.4拨道对位3.4.1拨道对位时不应发生下列问题:1由于线路拨道使梁或桥台托盘受到过大偏载而产生裂纹或受到内伤。2前后轮组的拨道量不适当,梁落不到需要的位置;架桥机前端或后端在吊梁走行时受到阻挡(如信号机、隧道洞门等);侵入邻线限界。3拨道后线路不圆顺,曲线半径过小,缺少线路加强设备等,以致发生掉道、挤钉等现象。3.4.2拨道对位可采取单面拨道法或交叉拨道法。在梁上拨道时,拨道量必须控制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各种梁跨吊梁通过及拨道量计算见本规程附录Jo当设计允许的拨道量不能满足对位落梁的需要时,可适当选择拨道曲线形状,调整前后轮组的拨道量,并按设计有关规定进行检算。当检算不能达到所需的拨道量时,应采取其他的架梁措施,不应强行拨移。3.4.3计算拨道量时,可采用叠加法。3.4.4线路拨道后应有良好的平面条件,必要时应提出平面设计。拨道曲线长度宜取60~70m。实际拨道量与计算拨道量的最大误差不得超过101Tim。拨道后曲线半径不宜小于250m,条件困难时不得小于200m。线路拨道后应按规定捣固密实。半径很小时应采用弦线法校正。曲线轨距一般按正线原状铺设,不另加宽;当半径很小并有机车通过时仍应按规定加宽。半径200m的曲线应在外轨加设轨撑。拨道前应算出曲线起迄点和中点位置,并在线路上作出相应标记。3.4.5曲线上拨道可采用简易方法在现场直接测定。3.5移梁3.5.1机上移梁应注意下列事项:1移梁前应重新检查零号柱和架桥机主机前支腿支垫情况,移梁时观察墩顶支垫处变化情况。2机上移梁不到位,需要少量斜拉时,宜选择低位进行,斜拉距离不得超过400mm,斜拉所用手拉葫芦起质量不得小于5t。3机上移梁就位前,应检查捆梁千斤绳抽取难易程度。3.5.2墩顶移梁不应发生下列情况:1梁在落放或移动过程中翻倒。2移梁设备破损,滑道下沉,引起梁倾斜或溜动。3梁保护层及墩台帽边缘受压破裂。4移梁时方向掌握不好,造成就位困难等。3.5.3墩顶移梁可采取滚移,并应配有滑道、托盘、辊轴和手拉葫芦等移梁设备。移梁设备应轻便坚实。移梁时,承托梁的位置应符合本规程第5.1.2条的规定。3.5.4滑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滑道可用两根50mm~50mm方钢并列组成,间距宜为250mm。方钢每节长可为1~2m,每节两端宜制成斜坡。接长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0mm。方钢的最外端应设置止动木楔。2滑道可安放在支承垫石上。当放在垫石外的泄水坡上时,应用硬质楔形木板垫平垫实,其木纹走向应与滑道相垂直。3方钢滑道的外侧与墩台帽边缘应保持lOOmm的安全距离。托盘式或特殊设计的墩台,滑道安放位置应根据设计要求或通过检算决定。4两股滑道应互相平行,其间距允许误差为±10mm,并应与梁移到正位时的方向相垂直。5两股滑道顶面应在同—水平面上。6滑道端部应向墩台外缘作成不大于2%的上坡道。严禁设置下坡滑道。3.5.5移梁用的托盘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应便于安放砂箱和护梁支撑木。托盘顶面宜比砂箱底面宽出约100mm,底面两端宜作成斜面以利吞吐辊轴。托盘至少应比梁梗底面两边各宽50mm。不能与托盘一起移动的支护设备或保险设施,应在梁移动时能随时调整其位置或长度。3.5.6移梁宜根据梁重选用直径30—70mm的实心钢辊轴,辊轴直径应大小—致,表面光滑,并应有足够的把持长度。3.5.7移梁时应用梢径100nlFfl圆木或100mm*l00mm方木支护梁,上端支在梁颈部,下端支在托盘端的挡肩上。支撑木应在梁落实后安装。支护设备应有足够的强度。常备的支护设备应在梁顶面受到60kN左右的水平分力时不致受到破坏。3.5.8墩顶移梁可用手拉葫芦、起道机、千斤顶或液压推顶器等作为推动力,其推动力应比计算阻力至少大50%。千斤绳必须固定在可靠的锚固物上,不应脱落。用千斤顶、起道机和液压推顶器等顶梁移动时,其支点可设在滑道内,随梁挪动。3.5.9墩顶移梁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下落接近砂箱或托盘顶面时,应检查托盘与滑道是否上下相对,辊轴方向、位置等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应立即纠正。2梁落实后应立即安好支护设备,然后移梁。3梁两端的走行速度应基本一致。在滚移时应随时调整梁的纵、横向位置。吞吐辊轴时应防止压伤手指和辊轴自滑道上坠落。4托盘前后均应有止动木楔,梁停止移动时应立即塞紧。支托在移梁设备上等待回移的梁片,必须可靠地制动。5当墩台顶帽较窄时,应有可靠的防溜、防倾保险设施,梁梗外缘距墩帽边缘应留有100mm的保险距离。6当支座为盆式橡胶支座时,应采用托盘移梁,并应在支座两侧增设防倾设施。严禁在支座下直接移梁。3.6落梁和支座安装3.6.1落梁就位安放支座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座底面中心线应与墩台支承垫石顶面画出的十字线重合。2梁缝应符合规定尺寸。3在保持梁梗竖直的前提下,梁片间隙应符合规定;道碴桥面的道碴槽顶宽不宜小于3.9m。4支座固定端、活动端位置应符合规定。5支座底面与墩台支承垫石顶面应密贴,上座板(顶板)与梁底之间应无缝隙,整孔梁不应有三条腿现象。3.6.2当成品梁或墩台的误差不能同时满足本规程第5.6.1条的规定时,应在梁梗保持竖直、支座中心线与墩台十字线保持重合的先决条件下,按下列原则调整:1当梁跨与桥跨有差值时,其纵向误差以桥梁中线为准向两端平均分配,但梁的活动端必须保持在按100℃温差计算的最小伸缩空间,其近似值为梁全长的1/1000。2横向误差应保持梁片间隙能放置防水盖板、取出吊具的条件下,以桥梁中线为准,向两片梁对称分配。3.6.3固定支座的顶板与底板(或上下座板)应互相对正,其中线的纵、横错动量,以及活动支座中线的横向错动量均不得大于3mm;固定支座及活动支座底板(下座板)中心十字线的扭转允许偏差为1mm。3.6.4支座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承垫石表面和锚栓孔内的杂物、冰雪等必须清除干净。2支座弧形承压面在安装前应涂黄油。3支座安装应符合支座设汁要求。4支座各组成部分之间、支座顶面与梁底之间以及支座底面与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间应保持密贴,不得有缝隙。5梁在支座上落实后应立即打好支撑。:6在安装支座的同时,应将锚栓安放齐全。3.6.5上下锚螺栓的埋置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严禁将弯钩截去后插入锚栓孔。螺帽拧紧后螺栓头应露出三个丝扣。3.6.6板式橡胶支座安装应做到平、密、紧。当支座下有缝隙时,应以水泥砂浆等适当材料填实。坡道上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时,当坡度在6%o以下时,可采用砂浆垫层调整;当在6%o及以上时,必须在支座与梁底支承钢板间加焊一块和坡度相同的楔形钢板。3.6.7板式橡胶支座安装后应符合下列规定:1支座与梁底或支承垫石顶面之间无滑移或脱空现象。2无初始剪切变形。3垂直压缩量不大于设计值,侧看无不均匀鼓凸。4表面无裂纹。3.7铺桥面3.7.1铺桥面不应发生下列问题:1道碴厚度不足,枕木直接放在防水盖板上。2泄水罩和防水盖板等破损或数量不足,临时用其他材料替代。3相邻两片或两孔梁间顶面高差过大,安放防水盖板困难或不能完全落实。4未经认真整道即继续架梁或行车。3.7.2当相邻两孔梁顶面高差大于30mm,应用水泥砂浆将较低一端垫高后,方可铺设防水盖板。3.7.3桥面轨道可预先在基地或桥头组成轨排,用架桥机铺设,并宜一次铺成正式线路。用龙门吊换装或用架桥机吊铺轨排时,应正确选定吊点位置。吊25m轨排必须采用双吊点,并宜使轨排中腰和两端的下挠度大致相等;两吊点间的距离可选为14m;两端悬出长度宜为5.5m。不能满足以上要求时,可按下列原则布置:1钢轨重43kg/m及以上的混凝土枕轨排,其吊点间距离不得大于16m,吊点至悬出端的长度不得大于6m。2钢轨重43kg/m及以上的木枕轨排,其吊点距离不得大于18m,吊点间至悬出端的长度不得大于7m。3当使用43kg/m以下的钢轨,应另按钢轨应力检算其吊点间距离和悬出长度。4不能满足以上要求时,可采用三吊点或四吊点方式进行。吊12.5m轨排的悬出长度,同样应符合以上的规定。吊木枕轨排可用单吊点,吊混凝土枕轨排仍应用双吊点。采用拨道对位的线路,宜先恢复到设计中线后再铺新轨排。铺设轨排后应立即进行整道作业,消除硬弯、反超高和三角坑等缺陷,并应将轨道枕木头下面用道碴串满,不应悬空。3.7.4各型架桥机均应配备几种长度的短轨和异型鱼尾板,以便能在各种情况下满足架梁作业要求。任何情况下,接长后的线路轨端距架桥机对位后第一位轴不得小于1.0m。3.8联结板焊接3.8.1联结板焊接不应发生下列问题:1联结板种类不全、数量不足和尺寸不合需要。2成品梁的联结角钢在上、下或左、右错动过多,使用原配联结板不适宜,又未准备工具、材料在现场配制。3临时发现焊条质量不合格。4焊缝质量不符要求等。3.8.2联结板必须焊接的最少档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式架桥机应至少焊完三档,位置可取在两端及跨中处。2悬臂式架桥机拨道量较大时,应焊完所有档数中的一半以上,拨道量最大处附近的各档应多焊。3.8.3当两片梁的联结角钢相互错动很大,使用原配联结板不能保证联结质量时,应在现场另行配制钢板。配板厚不得小于原设计厚度,配板长度不应大于联结角钢之长度,并应使两相对联结板之间至少能保持30mm净距的宽度。板上挖孔直径不宜大于50mm。当上下错动量较大时,应随高差大小裁成平行四边形。3.8.4电焊可用交流或直流焊机。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焊前应将联结角钢或联结板上的混凝土溅渣、油污和铁锈等除净。电焊焊条和联结角钢应保持干燥状态,低温作业时尚应采取预热措施。焊缝:厚度不得小于8mm,并不应有裂缝和气孔等缺陷;联结板的下端不应低于联结角钢的下端,否则应将超出部分割去。3.9收尾作业3.9.1梁架完后,应随即作好下列收尾作业:1灌注锚栓孔砂浆。2灌注横隔板混凝土。3小跨度梁支座下座板与垫板间的焊接。4整修因架梁造成的缺陷,如填补千斤槽、顶梁凹槽和因碰撞挤轧产生的破块裂痕等。5安装支座围板。6拆除岔线或其他架梁辅助设施等。3.9.2灌注锚栓孔砂浆前必须清除孔内杂物,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灌注M20水泥砂浆,并用钢钎捣实。灌后顶面应抹平,用草袋覆盖并浇水养生。3.9.3灌注横隔板混凝土前,应将联结角钢上的浮杂物质除净,敲去电焊熔渣后再立模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设计规定配制,无设计时可按髓0配制。3.9.4因施工预留的槽和孔,以及在架梁过程中碰伤和挤破的处所,宜随同灌注横隔板混凝土时一并修整完好。修补前应将破碎混凝土彻底清除,并用清水冲净。当破损深度超过50mm或露出主筋时,应作成记录交养护单位备查。3.9.5拆除电焊脚手板时,必须用绳缚牢,缓缓吊下,严禁从高空向下抛掷。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