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毒物物理性危害因素检测及控制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工业毒物物理性危害因素检测及控制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5

1.工业毒物检测及控制措施

(1)检测:

分为区域采样和个体采样两种方式。生物学检测,分直接测试、间接测试等。

(2)控制措施:

密闭、通风排毒系统;

局部排气罩;

排出气体的净化;

个体防护:接毒作业工人执行个人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业时佩戴保护用品如防腐服装、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

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高毒、剧毒物质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

2.物理性危害因素的检测及控制措施

(1)检测

用适当的检测仪器检测,如噪声作用强度可以用噪声剂量计连续测定,评价热辐射强度用单向辐射热计和黑球温度计测定其作用强度。

(2)控制措施:

对噪声、振动:

消除声源、振源或降低源强度,如铆接改为焊接,锤击成型改为液压成型,使用隔绝的物质如橡皮、软木、砂石等;

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如吸声、隔声、隔振、阻尼;

加强个人防护。

对电离辐射:

控制辐射源的质和量;

防护:外照射防护的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内照射防护的防护方法有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体防护等综合性防护措施。

对非电离辐射:

高频电磁场:对高频产生源进行屏蔽;微波辐射:直接减少辐射源,屏蔽辐射源,个体防护;红外辐射:保护眼睛,如作业中戴绿色防护镜;紫外辐射:佩戴专用的防护用品;激光:使用吸光材料,个体防护。

对高温:

采取防署降温措施,主要是隔热、通风和个体防护,暑季供应清凉饮料。

篇2:焊接噪声危害和防护措施

控制噪声的根本途径是对声源进行控制,控制声源的有效方法是降低辐射声源功率。在工矿企业中,经常可以遇到各种类型的噪声源,他们产生噪声的机理各不相同,所采用的噪声控制技术也不相同。下面根据产生噪声的物理性质不同来分别介绍其控制技术。

1.机械噪声控制技术

机械噪声是由各种机械部件在外力激发下产生振动或相互撞击而产生的。控制机械噪声的主要方法有:

提高旋转运动部件的平衡精度,减少旋转运动部件的周期性激发力;在固体零部件接触面上,增加特性阻抗不同的弹性材料,减少固体传声;在振动较大的零部件上安装减振器,以隔离振动,减少噪声传递;采用内损耗系数较高的材料制作机械设备中噪声较大的零部件,或在振动部件的表面附加阻尼,降低其声辐射效率;提高运动部件的加工精度和光洁度,选择合适的工差配合,控制运动部件之间的间隙大小,降低运动部件的振动振幅,采取足够的润滑减少摩擦力;避免运动部件的冲击和碰撞,降低撞击部件之间的撞击力和速度,延长撞击部件之间的撞击时间;用焊接代替铆接,用滚压机和风压机矫正钢板代替敲打,用无声液压或挤压代替冲压,可用压力机代替锻锤。

2.气流噪声的控制

气流噪声是由于气流流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或气流和固体介质之间的作用产生的,控制气流噪声的主要方法是:选择合适的空气动力机械设计参数,减小气流脉动,减小周期性激发力;降低气流速度,减少气流压力突变,以降低湍流噪声;降低高压气体排放压力和速度;安装合适的消声器。

3.电磁噪声的控制

电磁噪声主要是由交替变化的电磁场激发金属零部件和空气作周期性振动而产生的。

降低电动机噪声的主要措施有:合理的选择沟槽数和级数;在转子沟槽中充填一些环氧树脂材料,以降低振动;增加定子的刚性;提高电源稳定性;提高制造和装配精度。

降低变压器电磁噪声的主要措施有:减小磁力线密度;选择低磁性硅钢材料;合理选铁心结构,铁心间隙充填树脂性材料,硅钢片之间采用树脂材料粘贴。

(二)传播途径控制技术

通常由于某种技术和经济上的原因,从声源上控制噪声难以实现,这时就要从传播途径上考虑降噪措施。具体采取的方法有:

1.吸声降噪

当声波入射到物体表面时,部分入射声波能被物体表面吸收而转化成其他能量,这种现象叫做吸声。吸声降噪是一种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强度的方法。其做法通常是在室内墙面或顶棚面安装吸声材料。

2.消声器

消声器是一种既能使气流通过又能有效地降低噪声的设备。通常可用消声器降低各种空气动力设备的进出口或沿管道传递的噪声。例如在内燃机、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燃气轮机以及各种高压、高速气流排放的噪声控制中广泛使用消声器。

3.隔声降噪

隔声降噪是焊接生产常用噪声控制技术。把产生噪声的机器设备封闭在一个小的空间,使它与周围环境隔开,以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这种做法叫做隔声。隔声屏障和隔声罩是主要的两种设计,其他隔声结构还有:隔声室、隔声墙、隔声幕、隔声门等,这些隔声设备只是结构不同,其隔声陌噪原理基本相同。衡量构件隔声性能好坏用隔声量表示,单位是分贝,分贝数越大构件隔声性能越好。

⑴隔声屏障它是保护近声场人员免遭直达声危害的一种噪声控制手段。当声波在传播中遇到屏障时,会在屏障的边缘处产生绕射现象,从而在屏障的背后产生一个声影区,声影区内的噪声级低于未设置屏障的噪声级,这就是隔声屏障降噪的基本原理。目前国内大量采用各种形式的屏障降低交通噪声,这时屏障用来阻挡噪声源与受体之间的直达声。例如,某企业采用隔声屏障,经过实测表明隔声屏障内的噪声为85分贝,而隔声屏障外30米内的噪声仅为69~70分贝,下降了15~16分贝,效果十分明显。

⑵隔声罩当噪声源比较集中或只有个别噪声源时,可将噪声源封闭在一个小的隔声空间内,这种隔声设备称为隔声罩。隔声罩是抑制机构噪声的较好的方法,它往往能获得很好的减噪效果。如老式直流焊机是强噪声设备,常常使用隔声罩来减噪。

一般机器所用的隔声罩由罩板,阻尼涂料和吸声层构成。罩板一般用1~3毫米厚的钢板,也可以用密度较大的木质纤维板。罩壳用金属板时要涂以一定厚度的阻尼层以提高隔声量,专用阻尼材料是橡胶、沥青、塑料和环氧树脂等所谓粘滞性材料,这主要是声波在罩壳内的反射作用会提高噪声的强度。因此,隔声罩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其密封。最好是将声源全部密封,但这在实际中是难以做到的。

4.个人隔声防护

⑴采用小型消声器,设置在噪声出口处,对降低噪声有较好的效果。

⑵操作者佩戴隔音耳罩或隔音耳塞,可起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⑶工作面周围可以临时设置消声材料,也有一定效果。

篇3:施工现场噪音危害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噪音危害防护措施

1、施工现场的噪音应严格控制在90dB以内;

2、改革工艺和选用低噪音设备,控制和减弱噪音源;

3、采取消声措施,装设消声器;

4、采取吸声措施;采用吸音材料和结构,吸收和降低噪音;

5、采取隔声措施,把发声的物体和场所封闭起来;

6、采用隔震措施,装设减振器或设置减震垫层、减轻震源声及其传播;

7、采用阻尼措施,用一些内耗损、内摩擦力大的材料涂在金属薄板上,减少其辐射噪音的能量;

8.做好个人防护,戴耳塞、耳罩、头盔等防噪音用品;

9.定期进行体检。

篇4:噪声引起危害预防措施

安全评价推荐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噪声危害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广,人们接触噪声的机会受益增多。长期接触噪声会对人体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其中尤以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最为突出,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噪声性疾病。因此,对噪声危害的研究、治理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早发现早防治

我们曾接触过这样一位患者,他于1970年3月至2005年10月期间在修锻车间从事锻工作业,接噪职业史达35年。从1985年开始,他相继出现了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心悸、耳鸣、听力下降等自觉症状。1993年11月体检,在查纯音电测听时发现,他的双耳语频听阈高达35.4dB(正常人应为≤25dB),后多次复查听力,其听力损伤逐年加重,2005年10月双耳语频听阈达到50.6dB,经医院治疗仍未见好转。经有关职业病诊断机构在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听力损伤后,依据相应的诊断标准,诊断为职业性中度噪声性听力损伤。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接触到很多这样的病人,他们在听力早期轻微损伤时自己察觉不出来,因而容易忽视预防和治疗,等到严重时已经很难治愈,给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对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要早发现、早预防。

噪声危害人体健康

1.行业与工种分布

存在噪声危害的行业和工种分布非常广泛,卫生部20**年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列举了61个可能导致噪声聋的行业工种。而实际工作中噪声主要来自于:机械加工业的下料、剪切、锻造、冲压、辊压、铆接、落砂、造型,金属表面处理的抛光、喷砂、清理,热电厂的碎煤、球磨、汽机发电、司炉,水泥制造厂的破碎、研磨,纺织业的纺纱、织造、制条以及采矿业的凿岩、爆破、掘进等工种。

2.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噪声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特异作用(对听觉系统)和非特异作用(对其他系统)2种。

噪声对听觉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听觉敏感度下降、听力阈值升高、语言接受和信号辨别力变差,严重时可造成耳聋。噪声引起的听力阈移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一般是先出现听觉适应、暂时性听力阈移,属于可恢复的生理性改变。继续接触高强度噪声,就可能发生永久性听力阈移,早期以影响高频听阈为主,时间延长会导致全频受损,甚至噪声性耳聋,属于不可恢复的改变。

除造成听觉损伤外,噪声还会诱发多种其他疾病,如头痛、头晕、耳鸣、失眠、全身乏力等;使肠胃病和溃疡病发病率升高;对心血管等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3.影响因素

(1)噪声强度。噪声强度大小是影响听力损伤程度的主要因素。强度越大,听力损伤出现的越早,损伤越严重,受伤的人数也越多。80dB(A)以下的噪声一般不会引起身体器质性的变化,长期接触85dB(A)以上的噪声,接触噪声人员的自觉症状和听力损失程度均随声级增加而增加。

(2)噪声频谱。在强度相同的情况下,高频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比低频噪声大,窄频带噪声比宽频带噪声危害大。频谱可以影响听力损伤的程度,但不会影响听力损失的高频听谷。

(3)接触时间和接触方式。同样的噪声,接触时间越长,听力损伤越严重,损伤人数也越多。上面病例中提到的患者所在的企业,实行三班倒制度,每班8h,现场监测车间脉冲噪声的峰值为135.6dB(A),日接触脉冲噪声l500次左右,工人暴露在强噪声中的时间过长,导致听力严重损伤。此外,持续接触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比间断接触大。防止噪声危害,用人单位应建立隔声休息室,实行工间休息制度,使工人暂时离开车间,缩短接噪时间,有助于恢复听力。

(4)噪声性质。生产性噪声有多种分类方法,职业卫生工作中一般是根据持续时间和出现形态,将生产性噪声分为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2种。脉冲噪声比稳态噪声危害大,如果噪声的声级、频谱、时间等条件相同,接触脉冲噪声工人的耳聋、高血压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等发病率均较接触稳态噪声的工人高。脉冲噪声的峰值声压级越大、宽度越长、次数越多、重复率越快、上升时间越短,对听阈的损伤越大。

(5)协同作用。如果生产现场同时存在振动、高温、寒冷或某些有毒物质等因素,噪声的不良作用会放大,对听觉器官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比噪声单独作用更为明显。

(6)机体健康状况及个体敏感度。在同样条件下,对噪声敏感的个体或患有某些疾病的人,特别是耳病患者,即使接触时间不长或接触噪声强度不高,也可能出现明显病变。这与遗传、机体生理与生化代谢、耳部结构以及社会或心理因素等有关。

做好防护至关重要

噪声性听力损伤治疗效果不明显,所以,防治噪声关键在于采取综合性的措施。

1.做好前期预防

上面病例中提到的患者在修锻车间做锻工,该企业投建已有30多年历史,在设计、建造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厂区布局很不合理,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高噪声设备与低(无)噪声设备没有隔开;修锻车间内有150kg、400kg空气锤,1t、2t、3t蒸汽锤,加热炉,退火炉等生产设备,但这些噪声源与操作人员之间没有任何隔音、隔振防护设施;加热、备坯、检验、模锻成形、热处理、清理、矫正等多个工序被安排在同一车间内进行,使噪声危害加剧。因此,在项目的设计和建设阶段,应该对厂区进行合理布局,保证配套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进行可行性论证阶段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卫生审核、竣工验收时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卫生验收,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项目应如实申报并接受监督,从多方面做好针对噪声危害的前期预防工作。

2.控制和消除噪声源

降低和消除声源是最根本、最彻底的降噪措施。生产噪声主要分为机械噪声和气流噪声2大类。

(1)降低机械噪声

①改进机械设计,选用高分子材料或高阻尼合金代替普通钢制造机件。

②改进设备结构,如将化纤厂拉捻机的齿轮改成有弹性轴套的钢齿轮、聚脲铸造齿轮。旋转机械设备应尽量选用噪声小的传动方式,如将正齿轮传动装置改成斜齿轮或螺旋齿轮传动装置,或改用皮带传动。

③改进工艺与操作方法,如将铆接改成焊接,将锻打改成摩擦挤压或液压加工,建筑施工中用压力打桩机代替柴油打桩机等。

④机器运行中,由于机件撞击、摩擦或由于动平衡不好而产生的噪声,可以通过改进机加工精度和机器装配质量的方法有效降低。

(2)控制、减弱气流噪声

气流噪声指各种风机、空压机排气口、高压高速管道、风动工具等产生的空气动力性噪声。鼓风机、电动机等与生产无直接关系的声源可隔离或移出室外;一般风机应改进结构形式,选择最佳叶型、转速,提高装配精度和质量以降低噪声;高压高速管道发生的噪声应采取降低压差流速、减少速度峰值的措施减轻,进气口通道尽量保持最大面积和最短长度,清除管道中的障碍物,减少弯头和面积突变,改变高压高速气流喷嘴的形状等。

3.阻断噪声传播途径

厂区应合理规划布局,产生噪声的工厂与居民区之间应有一定距离,最好设置防护带,防护带内种树木或设隔声墙壁。噪声车间与非噪声车间、强噪声设备与一般设备应隔开。也可以利用地形地物阻隔降低噪声,如山丘、土坡、建筑物、树木(森林)等都是良好的屏障,能阻隔或吸收一部分噪声。如果以上方法仍不能达到要求,就需要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采取吸声、消声、隔声、隔振、阻尼等声学处理措施。

(1)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如玻璃棉、泡沫塑料、矿渣棉、毛毡、石棉绒、加气混凝土、木丝板、甘蔗板等装饰墙面或天花板,这些多孔材料能够吸收声波,达到降低噪声强度的目的。吸声材料主要吸收反射声,对从声源直接发出的直达声作用甚微,对高频噪声比对低频噪声有效。低频噪声可采用共振吸声的办法,用多孔板作吸声墙壁。这些措施均能取得较好的吸声效果。

(2)消声。使用消声器是控制空气动力性噪声的主要措施。消声器是一种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装置,主要用于风道和排气管道。常用消声器分阻性消声器和抗性消声器两种,二者联合使用消声效果更好。好的消声器应当是消声量大,空气动力性能好,结构性能好,三者缺一不可。

(3)隔声。把发声设备或需要安静的场所封闭在一个小的空间中,使之与周围环境隔绝起来,以达到控制噪声传播的目的。如空压站的隔声室,窗户用双层玻璃,门窗用吸声材料饰面,周围用橡胶条密封。小型声源可用隔声罩。

(4)隔振。为了防止通过固体传播的振动性噪声,可在机器或振动体的基座与地板、墙壁联结处安装隔振或减振装置,也可起到降低噪声的效果。

(5)阻尼。阻尼材料就是内损耗较大的材料,如沥青、软橡胶以及其他高分子材料。涂在金属板上的阻尼材料,其厚度应当为金属板的3倍以上,并使其紧紧地粘附在金属板上,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阻尼效果。

4.加强个人防护及健康监护

在较强噪声环境工作的人员,都必须配戴舒适方便的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企业应加强对工人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管,并进行培训教育,让工人养成自觉防护的习惯。上面病例中患者所在的企业,尽管为工人配备了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但由于监督管理和教育培训工作不到位,仅有部分作业工人佩戴,没有发挥应有的防护作用。

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制度,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问、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接噪人员上岗前体检应进行纯音测听并存档,若出现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大于25dB,或患有各种能引起内耳听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疾病的人,均不宜从事强噪声作业。在岗人员体检周期为1年,发现高频听力下降者,应注意观察并采取适当措施。

篇5:辐射危害防护措施

(一)、辐射危害:

1、放射性辐射的危害:

人体受到大剂量电离辐射的一次或数次照射,可引起急性放射病,常在短时间内引起呕吐,发热,惊厥,休克以致死亡。

人长期接受超过允许剂量的体外照射或放射性物质经常少量进入并蓄积在体内,可引起慢性放射病,它能引起神经损伤,癌症,白内障,损伤遗传物质。

2、电磁辐射的危害:

在中、短波高频作用下,可引起中枢神经的机能障碍和植物神经失调,出现神经衰弱症状。

微波作用于人体后,除产生热效应外,还可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对血象、视觉、性机能、骨髓、脏器组织等造成危害,并破坏脑细胞。

(二)、辐射防护措施:

1、放射性辐射外照射防护措施:

(1)、时间防护;(2)、距离防护;(3)、屏蔽防护;

2、放射性辐射内照射防护措施:

3、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1)、设备漏能和对辐射源采取屏蔽防护;

(2)、对作业人员采取防护措施;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