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控制工程技术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粉尘控制工程技术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5

粉尘控制的工程技术措施工作,可归纳为防尘的“八字方针”中的“革、水、密、风”四个字。是粉尘控制的技术措施全部精髓内容。

1“革”:即“工艺改革”,对生产工艺中使用的原(辅)材料及添加剂,以低矽替代高矽、无尘替代有尘。

2“水”:即“湿式作业”,其适用于在工艺上一切可行的湿式控尘方式的作业。湿式的作用是通过洒水喷雾的原理,以控制粉尘的弥散速度和距离。降尘、抑尘洒水喷雾的方式,雾滴应小于0.1毫米。

3“密”:即“密闭尘源”,通常对无法湿式控尘的工艺,采取密闭尘源的方式,进行控尘的作业。对尘源的密闭效果要好,要减少漏风的缝隙和孔洞,尽可能减少观察窗、操作口、检修门,在可能的情况下,保证被密封的内部呈负压状。

4“风”:即“通风除尘”,这是粉尘控制的主要技术措施,由密闭(捕截作用)尘源的吸尘罩、风管、除尘风机三个部分组成。

4.1吸尘罩:吸尘罩分全面和局部两种。

①全面吸尘罩即无开口的“密闭尘源内部呈负压状”,并要求保持一定的风速(视粉尘性质、生产规模而定,一般要求0.5~10米/秒);

②局部吸尘罩的卫生学要求:a.尽可能接近尘源、并加设围挡;b.吸尘罩的形状和大小与粉尘弥散区域的范围相宜;c.罩口迎对含尘气流的主导方向;d.吸尘气流的方向应避开操作者的呼吸带位;e.捕截粉尘的负压控制风速符合要求。

4.2风管:风管的卫生学要求是简单、宜小、截面积尽可能圆形,无直角、最好弯(夹)角小于30度,法兰相接,与吸尘罩、除尘风机的相接距离不宜太长(长距离应在中段设沉降筒),支管内风速根据捕截粉尘的性质、要求达到10~20米/秒。

4.3除尘风机:根据总阻力,总风量与风压应有10~15%的余量,并与电机相匹配。“通风除尘”根据作业现场的情况,又可分为局部与全面两种。

4.3.1局部通风除尘:

①一次通风除尘作业现场的局部吸尘罩尽限于尘源弥散的开口区域。

②二次通风除尘指对弥散浓度较大的尘源,当一次通风的除尘效果无法满足作业现场的环境卫生标准时,需要在尘源弥散的更广阔区域内设置吸尘罩的二次通风除尘方法,例高炉出铁口的二次通风除尘,就是利用出铁口上方的平台垂幕作为吸尘罩达到二次通风除尘的目的。

4.3.2全面通风除尘主要针对在狭小的车间,作业现场的有害因素浓度低、源点分散、局部通风除尘难以达到效果时,采用的方法。

篇2:辐射危害防护措施

(一)、辐射危害:

1、放射性辐射的危害:

人体受到大剂量电离辐射的一次或数次照射,可引起急性放射病,常在短时间内引起呕吐,发热,惊厥,休克以致死亡。

人长期接受超过允许剂量的体外照射或放射性物质经常少量进入并蓄积在体内,可引起慢性放射病,它能引起神经损伤,癌症,白内障,损伤遗传物质。

2、电磁辐射的危害:

在中、短波高频作用下,可引起中枢神经的机能障碍和植物神经失调,出现神经衰弱症状。

微波作用于人体后,除产生热效应外,还可造成植物神经紊乱,对血象、视觉、性机能、骨髓、脏器组织等造成危害,并破坏脑细胞。

(二)、辐射防护措施:

1、放射性辐射外照射防护措施:

(1)、时间防护;(2)、距离防护;(3)、屏蔽防护;

2、放射性辐射内照射防护措施:

3、电磁辐射的防护措施:

(1)、设备漏能和对辐射源采取屏蔽防护;

(2)、对作业人员采取防护措施;

篇3:振动的危害预防措施

振动(vibration)是指一个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于一平衡位置来回重复的运动。长期接触生产性振动可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一)振动的分类与接触机会

根据振动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和传导方式,可将生产性振动相对分为局部振动(localvibration或segmentalvibration)和全身振动(wholebodyvibration)。这两种振动无论是对机体的危害还是防治措施方面都迥然不同。

1.局部振动

局部振动是指手部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振动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又称手传振动或手臂振动。接触机会常见于使用风动工具(风铲、风镐、风钻、气锤、凿岩机、捣固机、铆钉机等)、电动工具(电钻、电锯、电刨等)、高速旋转工具(砂轮机、抛光机等)的作业。

2.全身振动

全身振动是指工作地点或座椅的振动,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振动,通过下肢躯干传导至全身。接触机会常见于在交通工具(汽车、火车、船舶、飞机、拖拉机、收割机等)上的作业或在作业台(钻井平台、振动筛操作台等)上的作业。

(二)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全身振动可以对全身个系统产生影响,甚至是晕动病,又称晕车病。局部振动长期作用于人体,可以引起局部振动病,是我国法定职业病。

(三)局部振动病

局部振动病(SegmentalVibrationDisease)是长期使用振动工具而引起的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的疾病,也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发病部位多在上肢末端,其典型表现为发作性白指。

局部振动病患者的主诉多为手部症状和神经衰弱综合征。手部的症状是麻、痛、胀、凉、汗、僵、颤。多汗一般在手掌,麻、痛多在夜间发作,影响睡眠。神经衰弱综合征多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乏力、心悸、记忆力减退及记忆力不集中等。临床检查有手部痛觉、振动觉、两点分辨觉减退。前臂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局部振动病的重要且有诊断意义的是振动性白指,以寒冷为诱因的间歇性手指发白或发绀。严重者还会出现骨骼、肌肉和关节的改变。

(四)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因素

1.振动本身的特性

(1)频率人体能够感受得到的振动频率在1-1000Hz,20Hz以下大振幅的振动全身作用时,主要影响前庭和内脏器官;而当局部受振时骨关节和局部肌肉组织受损较明显。高频率(40-300Hz)振动对末梢循环和神经功能损害明显。

(2)振幅在一定的频率下,振幅越大,对机体的影响越大。大振幅、低频率的振动作用于前庭,并使内脏移位。高频率、低振幅的振动主要对组织内的神经末梢其作用。

(3)加速度加速度越大,振动性白指的发生频率越高,从接触到出现白指的时间越短。

2.接振时间

接振时间越长,危害越大。

3.体位和操作方式

对全身振动而言,立位时对垂直振动敏感,卧位时对水平振动敏感。强制体位如手持工具过紧、手抱振动工具紧贴胸腹部时,使机体受振过大或血循环不畅,促使局部振动病的发生。

4.环境温度和噪声

寒冷和噪声均可促使振动病的发生。

5.工具重量和被加工件的硬度

工具重量和被加工件的硬度均可增加作业负荷和静力紧张程度,加剧对人体的损伤。

(五)预防措施

振动的预防措施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即消除或减弱振动工具的震动,限制接触振动的时间,改善寒冷等不良作业条件,有计划的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采取个体防护等项措施。

1.消除或减少振动源的振动

是控制噪声危害的根本性措施。通过工艺改革尽量消除或减少产生振动的工艺过程,如焊接代替铆接,水利清砂代替风铲清砂。采取减振措施,减少手臂直接接触振动源。

2.限制作业时间

在限制接触振动强度还不理想的情况下,限制作业时间是防止和减轻振动危害的重要措施。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工间休息。

3.改善作业环境

是指控制工作场所的寒冷、噪声、毒物、高气湿,特别是注意防寒保暖。

4.加强个人防护

合理使用防护用品也是防止和减轻振动危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如戴减振保暖的手套。

5.医疗保健措施

就业前查体,检出职业禁忌证。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手振动危害的个体,及时治疗和处理。

6.职业卫生教育和职业培训

进行职工健康教育,对新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尽量减少作业中的静力作用成分。

7.卫生标准

国家对局部振动作业制定了卫生标准,标准限值的保护率可达90%。所以通过预防性卫生监督和经常性卫生监督,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也可预防振动危害。

篇4:非电离辐射对人体危害及防护措施

基本概念:非电离辐射从频率概念上来说,包括工频电磁场和射频电磁场两类。

(1)电磁场源的种类

电磁场源主要包括两大类,即自然型电磁场源与人工型电磁场源:自然型电磁场源来自于自然界,是由自然界某些自然观象所引起的。在自然型电磁场源中,以天电所产生的电磁辐射最为突出。由于自然界发生某些变化,常常在大气层中引起电荷的电离,发生电荷的蓄积,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引起火花放电,火花放电频带很宽,它可以从几千赫一直到几百兆赫,乃至更高频率。

危害的预防:

最重要的是对电磁场辐射源进行屏蔽,其次是加大操作距离,缩短工作时间及加强个人防护。

(1)场源屏蔽

利用可能的方法,将电磁能量限制在规定的空间内,阻止其传播扩散。首先要寻找屏蔽辐射源,如高频感应加热介质时,电磁场的辐射源为振荡电容器组、高频变压器、感应线圈、馈线和工作电极等。又如,高频淬火的主要辐射源是高频变压器,熔炼的辐射源是感应炉,粘合塑料源是工作电极。通常振荡电路系统均在机壳内,只要接地良好,不打开机壳,发射出的场强一般很小。

屏蔽材料要选用铜、铝等金属材料,利用金属的吸收和反射作用,使操作地点的电磁场强度减低。屏蔽罩应有良好的接地,以免成为二次辐射源。

微波辐射多为机器内的磁控管、调速管、导波管等因屏蔽不好或连接不严密而泄漏。因此微波设备应有良好的屏蔽装置。

(2)远距离操作

在屏蔽辐射源有困难时,可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的远距离操作,在场源周围设有明显标志,禁止人员靠近。根据微波发射有方向性的特点,工作地点应置于辐射强度最小的部位,避免在辐射流的正前方工作。

(3)个人防护

在难以采取其他措施时,短时间作业可穿戴专用的防护衣帽和眼镜。

(4)卫生标准

我国的《高频辐射卫生标准》对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分别做出规定:

高频辐射(频率100千赫至30兆赫)的电场强度为20伏/米,磁场强度为5安/米。

电子部颁布的《微波辐射暂行卫生标准》规定:

1)一日8小时工作,连续辐射强度不应超过38微瓦/平方厘米;

2)一日总剂量不应超过300微瓦/cm2;

3)不允许在5毫瓦/cm2辐射环境下工作。

(2)红外线

A、危害

红外线照射皮肤时,大部分被皮下组织吸收使局部加热,皮肤温度升高,血管扩张,出现红斑反应,反复照射时局部可出现色素沉着。过量的红外线照射,可引起皮肢急性灼伤,短波红外线的灼伤作用较长波红外线强。

直接照射头部或面积较大、时间较长时,人体可因过热而出现全身症状,甚至发生中暑。

红外线照射眼睛时,可使眼组织加热,过量时可引起角膜和瞳孔括约肌的损伤,自觉眼睛不适或疼痛,瞳孔痉挛甚至瞳孔括约肌瘫痪,双眼集合作用减退,阅读困难。

红外线引起的白内障多发生于工龄长的工人,波长0.8~1.2微米的红外线长期照射时,可引起晶状体温度升高,晶状体浑浊,发展为白内障。波长小于1微米的红外线可达到视网膜,过量照射时引起视网膜灼伤,主要损害黄斑区,形成暂时性或永久性中心暗点,影响视力,多发生于使用弧光灯、电焊、乙炔焊等作业。

B、预防

预防红外线伤害主要是穿戴防护服和防护帽。严禁裸眼看强光。生产中应戴绿色玻璃防护镜,镜片中需含有氧化亚铁或其他过滤红外线的有效成分。

(3)紫外线

A、危害

紫外线照射皮肤时,可引起血管扩张,出现红斑,过量照射可产生弥漫性红斑,并可形成小水泡和水肿,长期照射可使皮肤干燥、失去弹性和老化。紫外线与煤焦油、沥青、石蜡等同时作用皮肤时,可引起光感性皮炎。

紫外线照射眼睛时,可引起急性角膜炎,常因电弧光如电焊引起,故称为电光性眼炎。

电光性眼炎是紫外线过量照射所引起的急性角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发生于电焊、气焊、氧焰切割、电弧炼钢,以及使用弧光、水银灯、紫外灯的作业,其中以电焊工最多见。一般在受照后6~8小时发病,最短30分钟,最长24小时,常在夜间或清晨发病。轻症仅有双眼异物感和轻度不适,重症者眼部有灼痛或刺痛,并伴有高度畏光、流泪及视力减退,眼睑痉挛、结膜充血、水肿、有粘液样分泌物,角膜上有点状脱落。若及时处理,一般在l~2日即可痊愈。

电光性眼炎可使用潘妥卡因、地卡因等眼药水有镇痛止疼作用,用人奶、牛奶滴眼也有明显效果。急性期应卧床闭目休息,或遮盖眼罩,以减少光线对眼的刺激。

B、预防

预防紫外线的危害应采用自动或半自动焊接;增大与辐射源的距离。电焊工及其助手必须配戴专用的防护面罩或眼镜及适宜的防护手套,不得有裸露的皮肤。电焊工操作时应使用移动屏幕围住作业区,以免其他工种的人员受到紫外线照射。电焊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应采用局部排风措施加以排除。此外,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激光的危害及其防护

A、危害

激光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眼睛,其次是皮肤。

a)对眼睛和视觉的伤害

激光能烧伤生物组织,尤其对视网膜的灼伤最多见。因为激光束能通过眼自身的屈光系统在视网膜上聚焦成一个非常小的光斑,使光能高度集中而导致灼伤。处在红外区或微波区的激光辐射可被虹膜或晶体吸收造成热损伤,导致虹膜炎和白内障。

激光对眼睛的伤害与其波长、脉冲宽度、间隙时间、光束的能量、入射角度、受照组织特性等因素有关。

眼睛受激光照射后,可突然有眩光感,出现视力模糊或眼前出现固定黑影,甚至视觉丧失。激光辐射对视网膜的损害是无痛的,易被人们忽视。长期经常接触小剂量和漫反射激光的照射,工作人员一般不会发现自己视力的损伤,有时有一般神经衰弱。工作后视力疲劳、眼痛等,无特异症状。激光对眼睛的意外伤害,除个别人发生永久性视力丧失外,多数经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b)对皮肤的伤害

激光对皮肤的伤害过程表现为轻度红斑、灼烧直至组织炭化坏死,此外亦可损伤色素细胞,引起毛细栓塞,有时可见血管破渍和溢血。皮肤损伤通常是可逆的和可复的。

B、预防

预防激光危害最主要的方法是安全教育,严禁裸眼观看激光束,注意操作规程;确定操作区及危险带并要有醒目的警告牌,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要配戴合适的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定期检查身体,特别是眼睛

操作室围护结构要用吸光材料制成,色调宜暗。室内不得设置安放能反射、折射光束的设备、用具。激光束的防光罩要用耐火材料制成,其开启应与光束放大系统的截断器相连。

篇5:焊接烟尘主要防护措施

焊接烟尘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氢和多种金属及其盐类的微粒。焊接烟尘可引起多种急性和慢性中毒,主要症状和疾患有头痛、恶心、发烧、肺炎、气管炎和癌症等。国际焊接学会推荐的最高允许的烟尘浓度值如下:非低氢型焊条焊接低碳钢时为10m9/m3;低氢型时为5m9/m3;低氢型焊条焊接合金钢和有色金属时为2m9/m3。许多国家还推荐规定了焊接烟尘的最大容许值,如美国推荐三氧化铬为0.1m9/m3;英国规定镉和钴为0.05m9/m3,锰为1m9/m3,臭氧为0.1*10一;日本制订了有关焊接烟尘测试方法的国家标准(JISZ3950-1975,Z3951-1977和Z3952-1981)。

对焊接烟尘的主要防护措施是:

1.建立良好的局部排风系统

排气量可按下式计算:

L=3600FVo

式中:£--排气量(m3/h);

卜排气罩进气口的面积(m2);

%--在此进气口的空气速度(m/s)。

排气罩的排气量和类型,根据所用设备和环境条件来选定。进气口空气速度则根据保证距进气VI*米处的空气流速达到圪值这一条件来确定。E的推荐值为:手焊大于0.5rn/s;C0:保护焊大于0.5m/s;惰性气体保护焊大于0.3m/s;钛合金和低合金钢的气割和离子切割分别为大于1m/s和1.4m/s;铝镁合金和高合金钢的等离子切割大于1.8m/s。

密闭空间(箱、罐、槽、桶、舱等)的通风方法有:①以送风代替抽风;②用软管与车间排气系统的吸风管连接;③在焊工面罩下面送入清洁空气,空气流量为110~140L/min。

2.做好个人防护

佩戴使用电焊面罩、防毒面具,戴手套、穿工作服和工作鞋等个人防护用品。

3.改进焊接工艺

实现半自动化、自动化作业,使用低毒焊条。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