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焊接作业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4

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证后方可上岗。应掌握本工种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防护技能。

2、施工作业前,应正确佩戴防毒口罩(面具)、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劳动防护用品,并掌握基本的有毒有害气体自救措施。

3、生产现场应保持通风良好,工作时尽量站在上风侧,减少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的几率。封闭空间必须要确保送风良好方可施工。条件允许的,应采用焊烟吸尘器进行工程防护。

4、施工前清理作业现场易燃易爆物,备好灭火器材,切断或关闭所切割或焊接设备的电源、水源、风源等,并挂好安全警示牌和职业健康警示牌。

5、严禁劳动者在施工现场进食和吸烟,饭前班后应及时洗手和更换衣服。

6、严格按照岗位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因违反操作规程而引发安全事故,对未严格按工艺操作规程作业的人员,一经发现要严肃处理。

7、高温环境下作业,应控制好作业时间,持续接触热后必要休息时间不应少于15min。休息时应脱离高温作业环境。当气温高于37°C时,一般情况应停止施工作业。同时,作业者应准备含盐饮料(含盐量为0.1%~0.2%)。

8、施工现场固定的焊接场所应尽量使用不透明或半透明的挡板将该区域与其他施工区域分隔,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区域,避免紫外线对其他人员的影响。

9、应定期检测工作场所危害职业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如有超标,应采取整改措施。

10、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现象,做到文明、清洁生产,降低职业危害。

11、劳动者一旦感觉不适,应停止作业,立即就诊。劳动者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

篇2:焊接涂漆作业安全防护操作规程

1焊接

1.1电焊工需持证上岗,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作业前要了解周围环境情况,若有易燃易爆物品必须移开。

1.2焊接设备应设置在固定或移动式的工作台上,焊机各接线点应接触良好,并有可靠的独立接地。

1.3焊把线长度应不超过50m,连接到焊钳上的一端至少有5m绝缘良好的橡皮软导线。

1.4清除焊渣、飞溅物时节,必须戴护目镜,并避免对着有人的方向敲打。

1.5工作时禁止将焊把线缠在、搭在身上或踏在脚下,当焊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不得触摸导电部分。

1.6电焊机的熔断器应单独设置,禁止两台或两台以上的电焊机共用一组熔断器。

1.7严禁焊接存有易燃、易爆液体、气体或物品的容器。

1.8氧气与乙炔容器的安全距离应达5m以上。

2涂漆

2.1储存油漆等易燃材料应设专用库房,库内严禁烟火,不准住人。库房外应设置消防器材。

2.2调制、操作有毒性的材料,或使用快干漆等有发挥性的材料,必须根据材料毒性,配戴相应的防护用具,室内保持通风或经常换气。

2.3使用喷灯时,装油不得过满,打气不得过足,必须避风处点燃喷灯,火嘴不能对人及燃烧物。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爆炸,停歇时应立即停火。

2.4用喷砂除锈,喷嘴接头要牢固,不准对人。喷嘴堵塞,应停机消除压力后,方可进行修理或更换。

篇3:焊接切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焊接、切割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1工作场地必须通风良好,无易燃、易爆物品,并办理动火作业手续,准备好消防器材。

1.2各类气瓶在存放和使用时要距明火10m以上;乙炔瓶、氧气瓶间距5m以上;制定防火、防爆管控措施。

1.3在焊接或切割装过易燃、易爆品或情况不明物品的容器时,必须领取《危险作业申请单》。

1.4进入设备内部或容器内部进行焊接、切割时,必须确认无易燃、易爆气体或物品后并采取相关安全措施,方可作业。

1.5各种气瓶连接处、胶管接头、减压器等,严禁沾染油脂。

1.6电焊设备及工具的绝缘和焊机外壳的接地必须良好;电焊机一次侧电源线不宜超过2-3m。

2电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1作业前,首先对电焊机漏电保护装置、焊机、焊接电源线、焊钳等进行安全检查,电线穿路时要做好防轧措施,办理动火作业手续,准备好消防器材。

2.2作业时,必须配戴劳保用品,戴好电焊手套、穿好绝缘鞋;同时裤脚应罩住鞋子开口处、衣服钮扣要扣严。

2.3在高空作业时,应使用脱手面罩,并严格遵守《登高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2.4在黄昏和夜间工作时,必须要有良好的照明。电焊机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漏电保护装置动作必须立即停止作业,通知电工检修。

2.5修理、移动电焊机必须切断电源,休息或离开工作岗位要切断配电箱电源。

2.6作业时,地线禁止搭接管道、设备支架,特别是油气管道,防止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2.7在易发生火灾的地方工作,必须做好防火措施,并要有人进行监护;完工后,要用水熄灭火星,浇湿周围环境,杜绝隐患。

3气割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3.1工作前,办理动火作业手续,准备好消防器材,必须穿戴好工作衣、手套、眼镜等防护用品。

3.2搬运氧气瓶时,必须小心,不可碰撞滚动或甩落,氧气瓶不可放在热源附近,不可曝晒。

3.3严禁油脂抹在氧气瓶上,否则绝对禁止使用。

3.4减压阀安装好后,须试验是否漏气,气阀冻结时,须用不含油性且温水加热,决不允许用火、蒸汽烘烤。

3.5开氧气瓶总阀时,须慢慢开放,面部不许对着减压气阀的方向;气焊胶管不许靠近火源。

3.6不准将正在燃烧中的熔接器或熔切器随手放置,应将熄火后放置;停止工作,须将乙炔及氧气阀门关闭。

3.7氧气瓶及乙炔发生器放置地点必须离火源10m以上,不足10m的应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要保持5m以上安全距离。

3.8乙炔发生器必须有防回火装置,由电石桶取出或往里放入电石时,必须仔细小心,不可抛掷。

3.9在易燃易爆物品或盛装易燃物的容器、管道上或附近动火,尤其是盛装硫酸、盐酸等物质的容器和管道,必须先清洗容器、管道,并进行充分通风,确认里面没有任何可燃气体后再进行动火。

篇4:焊接作业安全规程

1操作者必须持有效相关资格证上岗。

2操作者必须熟悉图纸,了解待焊工件的结构、材料及焊接工艺要求。

3施焊前应先将工件焊接头两侧20mm范围内的氧化物、油污、水分等杂物清除,同时检查接头处的间隙,保证符合工艺要求。

4检查焊接设备是否良好,接地是否可靠。

5根据工艺规定的牌号选择焊条或焊丝,如无专门工艺时,则参照《通用焊接规范》。

6碱性焊条在使用前先进行烘干,烘干温度350℃至400℃,时间约1至2小时。烘干后置于保温筒内,即取即用。天气潮湿时,酸性焊条也应先予烘干,烘干温度70~150℃(时间l~2小时)。

7在按工艺要求施焊时,如发现焊接过程不稳定、飞溅较多、焊缝成型不佳、缺陷较多等问题,应考虑电流、电压表的可靠性,这时应反馈给工艺及质检部门处理。

8焊缝的外观尺寸、表面质量应符合图纸及工艺要求,不允许出现气孔、夹渣、弧坑、焊瘤、咬边、未焊透、裂纹等现象。

9焊缝应由专检人员检查合格才能转下工序。

10焊接人员对焊件要清除焊皮及飞溅物。

11整个焊接过程要按劳保规定穿戴防护物品。

12凡属压力容器的施焊,必须由持有关特殊资格证的焊工操作。

13进行CO2气体保护焊时,应根据焊接电流等选择合适的遮光滤光片。

14防止外来风对焊接质量的影响(主要是风扇)。

15当使用药芯焊丝时,应调节送丝压把的压力,使压力比实芯焊丝小些。

16直径细的焊丝(Ф09)容易折断,要放慢送丝速度。

17为防止因电缆过热而引发火灾和机器烧损及电弧不稳,不要往电缆上放重物及与焊接部分接触。

18电气连接的操作,必须在关闭配电箱开关、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篇5:焊接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操作者必须持有效相关资格证上岗。

2操作者必须熟悉图纸,了解待焊工件的结构、材料及焊接工艺要求。

3施焊前应先将工件焊接头两侧20mm范围内的氧化物、油污、水分等杂物清除,同时检查接头处的间隙,保证符合工艺要求。

4检查焊接设备是否良好,接地是否可靠。

5根据工艺规定的牌号选择焊条或焊丝,如无专门工艺时,则参照《通用焊接规范》。

6碱性焊条在使用前先进行烘干,烘干温度350℃至400℃,时间约1至2小时。烘干后置于保温筒内,即取即用。天气潮湿时,酸性焊条也应先予烘干,烘干温度70~150℃(时间l~2小时)。

7在按工艺要求施焊时,如发现焊接过程不稳定、飞溅较多、焊缝成型不佳、缺陷较多等问题,应考虑电流、电压表的可靠性,这时应反馈给工艺及质检部门处理。

8焊缝的外观尺寸、表面质量应符合图纸及工艺要求,不允许出现气孔、夹渣、弧坑、焊瘤、咬边、未焊透、裂纹等现象。

9焊缝应由专检人员检查合格才能转下工序。

10焊接人员对焊件要清除焊皮及飞溅物。

11整个焊接过程要按劳保规定穿戴防护物品。

12凡属压力容器的施焊,必须由持有关特殊资格证的焊工操作。

13进行CO2气体保护焊时,应根据焊接电流等选择合适的遮光滤光片。

14防止外来风对焊接质量的影响(主要是风扇)。

15当使用药芯焊丝时,应调节送丝压把的压力,使压力比实芯焊丝小些。

16直径细的焊丝(Ф09)容易折断,要放慢送丝速度。

17为防止因电缆过热而引发火灾和机器烧损及电弧不稳,不要往电缆上放重物及与焊接部分接触。

18电气连接的操作,必须在关闭配电箱开关、确保安全的条件下进行。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