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装载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轮式装载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3

1.装载机行驶时,应收回铲斗,铲斗离地面约400-500MM在行驶过程中注意是否有路障或高压线等,除规定驾驶人员外,不准搭乘其它人员,严禁铲斗载入。

2.装载机行驶时,避免突然换向行驶,铲斗带负荷升起行驶时,不准急转弯和急刹车。

3.装载机在公路上行驶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谨慎驾驶,下坡禁止空档溜放。

4.在倾斜坡地若发动机熄火,应把铲斗放在地上,并制动,将各操作杆置之于中位,再起动发动机。

5.铲土时,根据现场土质的比重确定装载量,并使铲斗从正面插入,以免斗负荷过大,回转时倾倒。

6.满载后应注意斗杆不应升太高。

7.在向运土车辆装载时,禁止铲斗在运土车辆驾驶室上空越过。如汽车驾驶室顶无防护板,卸土时汽车驾驶室内不准有人。

8.向运土车辆装载时应尽量降低铲斗,减小卸落高度,防止偏载、超载和砸坏车箱。

9.对边坡、潦沟、坑卸料时要注意不要使铲斗过于伸出以免倾覆。

10.装载机不得在倾斜度超过规定的场地上工作,作业区内不得有障碍物及无关人员。

11.装载机的行驶道路应平坦。在石方施工场地作业时,轮式装载机应在轮胎上加装保护链条。

12.装载机转向架未锁闭时,严禁站在前后车架之间进行检修保养。

13.装载机大臂升起后,在进行润滑和调整等工作之前,必须装好安全销或采取其它措施支住大臂,以防大臂落下伤人。

14.作业后,应将装载机停放在安全场地,将铲斗平放地面所有操作杆置于中位,并制动锁定。

篇2:轮式装载机:安全技术交底

1.轮式装载机,工作距离不宜过大,超过合理运距时,应由自卸汽车配合装运作业。自卸汽车的车箱容积与铲斗的容量相匹配。

2.装载机不得在倾斜度超过出厂规定的场地上作业。作业区内不得有障碍物及无关人员。

3.装载机作业场地和行驶道路应平坦。

4.起步前,应先鸣声示意,宜将铲斗提升离地0.5m,行驶过程中应测试制动器的可靠性。并避开路障或高压线等。除规定的操作人员外,不得搭乘其他人员,严禁铲斗载人。

5.在公路上行驶,必须由持有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并应遵守交通规则,下坡不得空挡滑行和超速行驶。

6.装载时,应根据物料的密度确定装载量,铲斗应从正面铲料,不得铲斗单边受力。卸料时,举臂翻转铲斗,应低速缓慢动作。

7.操纵手柄换向时,不应过急、过猛,满载操作时,铲臂不得快速下降。

8.铲装或挖掘应避免铲斗偏载,不得在收斗或半收斗而未举臂时前进。铲斗装满后,应举臂到距地面约0.5m时,在后退、转向、卸料。

9.在向自卸汽车装料时,铲斗不得在汽车驾驶室上方越过。当汽车驾驶室无防护板装料时,驾驶室内不得有人。

10.在向自卸汽车装料时,宜降低铲斗及减小卸落高度,不得偏载、超载或砸坏车厢。

11.在边坡、壕沟、凹坑卸料时,轮胎离边缘距离应大于1.5m,铲斗不宜过于伸出。在大于3°的坡面上,不得前倾卸料。

12.装载机转向架未锁闭时,严禁站在前后车架之间进行检修保养。

13.装载机铲臂升起后,在进行润滑或调整等作业之前应装好安全销,或采取其他措施支住铲臂。

14.停车时,应使内燃机转速逐步降低,不得突然熄火,并防止液压油因惯性冲击而溢出油箱。

15.在行驶或作业中,除驾驶室外,装载机上任何地方均严禁乘坐或站立人员。

篇3:轮式装载机司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主要危险源

1.未检查车辆或检查不到位。

2.未按要求检查制动、转向系统。

3.车辆未配备灭火器或灭火器不完好。

4.车辆超速行驶,转弯处未减速、鸣笛。

5.铲斗悬空时驾驶员离车。

6.在起升铲斗下站人或进行检修。

二、适用范围

第1条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轮式装载机司机的操作。

三、上岗条件

第2条身体健康适合本岗位要求。

第3条必须经过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第4条必须熟悉所驾车辆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会操作、会维护、会保养、会处理一般故障,掌握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四、安全规定

第5条作业前必须进行本岗位危险源辨识,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手指口述”。

第6条在用车辆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使用和维护,正确的使用燃油、润滑油、液压油和冷却水。

第7条入井必须按规定着装,并佩戴瓦斯报警仪;当瓦斯报警仪报警时,必须立即停车。

第8条车辆入井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矿内相关措施规定。

第9条持车辆完好状态,避免发动机无负荷高速运转,严禁带病运行。

第10条作业过程中时刻注意周围环境,严禁人员上、下车辆或传递物件,除驾驶员外其他人员严禁乘坐。

第11条装载机在满斗行驶时,铲斗不应提升过高,一般距地面0.5米左右为宜。

第12条运载物料时,应保持动臂下铰点离地400毫米。不得将铲斗提升到最高位置运送物料。

第13条向车内卸料时必须将铲斗提升到不会触及车箱档板的高度,严防铲斗碰车箱,严禁将铲斗从胶轮车驾驶室上方越过。

第14条严禁超载超速行驶。遇急转弯时,应提前降低车速,在不妨碍对方来车的行驶条件下,要尽可能的加大转弯半径。改变行驶方向要在车辆减速后进行。

第15条车辆在狭窄、弯道路上行驶时不得使用紧急制动,以防侧滑,待车速降低后缓慢制动;正常情况下严禁在上下坡道停车。

第16条当装载机遇到阻力增大,轮胎打滑和发动机转速降低等现象时,应停止铲装,切不可强行操作。

第17条下坡时采用自动减速,不可踩离合器踏板,以防切断动力发生溜车事故。严禁下坡时空档行驶。

第18条在斜巷中不得进行检修作业,严禁转弯、倒车和停车,在坡上熄火时应将铲斗落地,制动牢靠后,再行启动。

第19条作业时,正前方、斗臂下禁止有人站立或通过,铲斗不许载人升降。不得举臂行车,以免造成颠覆。严禁使用铲斗代替吊车吊装重物。

第20条作业中,随时清除夹在轮胎间的石渣。

第21条涉水后应立即停机检查,如发现因浸水造成制动失灵,则应进行连续制动,利用发热排除制动片内的水分,以尽快使制动器恢复正常。

第22条铲取物料前,应使前后车体成直线,使铲斗平行接触地面,然后铲取物料。

第23条推运或刮平作业中,应注意观察地面有无异物,发现车辆前进受阻,不得强行前进。

第24条待工时,铲斗落地,确保车体平稳。操作人员离开驾驶位置时,发动机熄火,切断电源。

第25条动臂升起进行润滑和调整时,必须由司机操作,并装好安全销或采取支顶等稳固可靠的措施,防止动臂下落伤人。

第26条作业完毕后将装载机停放在平坦地面上,并将铲斗平稳落地,将液压缸缩回,将操纵杆放在中间位置。车辆严禁在0℃以下的环境中长时间停放。

第27条当车辆停放在安全位置、发动机停转后,司机拉紧驻车制动器方可离开驾驶室。

第28条装载机安全操作十不准

1.不准用高速挡取货(除散料)。

2.不准边转向边取货。

3.不准边行驶边起升。

4.不准铲斗超重装载。

5.不准用铲斗进行挖掘作业。

6.不准在铲斗悬空时驾驶员离车。

7.不准在起升的铲斗下面站人或进行检修。

8.不准用铲斗举升人员从事高处作业。

9.不准直接铲装其他车辆上的物料。

10.不准用铲斗进行推拉和起吊作业。

五、操作准备

第29条装载机驾驶员接班后应做下列检查:

1.检查刹车、转向、喇叭、灯光是否完好。

2.检查轮胎气压、各液压管接头液压控制阀是否正常。

3.检查油、水是否缺漏,各润滑部位是否缺油。

4.检查消防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5.检查各部机件有无脱落、松动或变形。

第30条?行车前应做以下工作

1.起步前观察四周,确认安全后(气压式制动待气压表读数达到规定值),鸣笛起步。

2.发动机冷却水温度达55℃,机油温度达45℃时方可进行全负荷作业。

六、正常操作

第31条?车辆的起动步骤如下

1.起动前应将变速杆置空档,拉起手制动控制手柄,接通电源总开关,微踏下油门,在旋转钥匙开关,转动钥匙到“on”位置,使柴油机起动。

2.发动机启动后怠速运转5~10分钟预热后方可进行作业?

篇4:轮式装载机工:安全操作规程

1、开车前:

(1)装载机工必须持证上岗,非司乘人员严禁上车作业。

(2)严禁酒后驾车,驾驶室内、外任何部位严禁乘人。

(3)检查各机械装置是否完好。

(4)检查水箱里的冷却水、油箱里的内燃油、液压油、汽轮机油是否足够。

(5)检查润滑、泄漏情况。

(6)起动前环视四周,起动发动机和起步应鸣喇叭。

2、开车时:

(1)启动后,检查各仪表读数是否正确,刹车装置是否灵敏,喇叭、转向、灯光是否完好。

(2)装载作业时,头和手臂不得伸出驾驶室外,密切注意来往车辆及两旁障碍物,严防挂撞。与其它车辆协同作业时,按约定的联络信号联系。

(3)注意铲装技巧,阻力太大时,禁止超负荷作业。

(4)作牵引车用时,必须仔细检查刹车及悬挂装置是否完好。

(5)起吊重物时,必须有专人指挥监督。

(6)严禁在高压线下和斜坡上作业。

(7)上坡时,当车辆出现倒滑,应立即将铲斗放下。

3、停车时:

(1)车辆应停放在安全稳固的地方,并将铲斗平放地面。

(2)拉下手制动,关闭电源总开关。

(3)冬季气温低时,应放掉发动机、水箱内的储水,防止机件冻裂。

4、检修时:

(1)在上车检修前,应挂好安全标示牌。

(2)车辆支撑必须牢固,严禁依靠液压缸来支撑。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