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勘探中井喷事故处置规程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油气勘探中井喷事故处置规程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2

1.井喷事故处置程序(1)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进行上报。(2)井喷发生后应有消防车、救护车、医护人员和技术人员在井场值班。(3)钻井队在现场条件不能实施井控作业而决定放喷时,,放出天然气烧掉,防止天然与空气混合比达到爆炸极限。放喷点火应派专人进行,点火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上风方向远程点火。(4)压井是最主要的方法。压井是指利用泥浆的质量所形成的液柱压力,克服井下地层压力的技术措施。其目的在于控制井下地层油气压力,防止地层流体进入井眼。设备常规情况下有泥浆泵、高压管汇、重泥浆;特殊情况下,需要高压水泥车、高压管汇、重泥浆,还需要一些辅助设施。(5)控制井喷后,应对井场各岗位的可能积聚硫化氢的地方进行浓度检测,待硫化氢浓度降至安全临界质时,人员方能进入。(6)最后是洗消。洗消是消除灾害事故污染最有效的方法,对人畜周围的现场及染毒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确保人畜的安全。?2.含硫化氢井井喷应急处置程序(见表1)表1含硫化氢井井喷应急处置程序步骤处置溢流等异常向司钻报告现场确认、拉警报、处置准备司钻确认溢流还是井喷后拉警报,井喷时各岗位人员戴空气呼吸器关井放喷按不同工况各岗位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规定动作操作(特殊情况下,可关剪切防喷器,切断钻具关井)观察柴油司机:开柴油机排气管冷却水,开启正常生产用柴油机,并保证备用柴油机可随时启用发电工:停危险区域内不防爆电器场地工:观察、记录套压并向司钻报告外钳工:观察、记录立压并向司钻报告录井操作工:汇集钻井液增加量、工程参数及气测显示资料,记录关井时间,向司钻报告地质采集工:负责监测井场硫化氢及二氧化硫浓度,并做好记录,向司钻报告报告、报警、记录资料司钻向值班干部、甲方监督、平台经理报告;值班干部、甲方监督分别向甲乙方上级报告,平台经理向当地政府(乡镇、村)报告,打119报警点火、检测、疏散、警戒、压井抢险等若井口控制放喷时先通过放喷管线直接放喷,在放喷口点火喷量小、压力低:关放喷阀,开液气分离控制阀,回收泥浆,液气分离器放空口点火喷量大、压力高:在放喷口点火循环节流排污、制定压井方案、压井H2S检测:在井场、放喷点火口附近及井场周边分别检测H2S浓度。疏散H2S浓度大于28mg/m3区域内居民若井口失控处置打开所有放喷阀,并在其放喷口点火在井场及周边检测H2S浓度,并及时向指导员、甲方监督报告H2S浓度大于28mg/m3的区域范围由内向外分头组织疏散H2S浓度大于28mg/m3区域的居民请示甲方、上级,或现场决策井口点火H2S浓度大于140mg/m3时,组织井场职工撤离现场,上级及地方救援力量赶到现场后,配合疏散、警戒。分别按H2S浓度140mg/m3、28g/m3设三道警戒线清点人员,平台经理清点现场人员,现场指挥部清点社会人员企地联合现场指挥部研究处置方案,按程序报批,安全处置

3.井喷失控后的应急措施井喷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施工,抢装井口或关闭防喷井控装置,一旦井喷失控,应立即切断井场的电源、火源,机械设备要处于熄火状态,禁止用铁器敲击其他物品;同时安排人员组织井场附近百姓紧急疏散,并安排妥全值班人员,严禁将火种带人限制区域。(1)井喷失控井按其失控原因和失控后的状态,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①井口装置和井控管汇因承压能力不够而失控,但未损坏井内钻具或无钻具。②井口装置或井控管汇损坏而无法控井。③井口装置和井控管汇完好,但井内钻具在井口严重变形。④无井口装置的光套管井。(2)井喷失控处理基本方法井喷失控主要是井口装置和井控管汇对油气喷流失去了控制,因而其处理过程也就是围绕怎样使井口装置和井控管汇重新控制油气喷流而进行的。尽管井喷失控井的类型不同,油井失控和气井失控各有其复杂性,以油为主的气井失控比油井失控的处理更为困难,但安全处理井喷失控井的基本方法却是相同的。①成立现场抢险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抢险工作,制定和实施抢险方案。处理井喷失控事故是一项复杂危险的工作,应精心组织和施工,险情一旦发生,要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和实施抢险工作,使抢险工作的每一环节,每一作业人员密切配合,避免失误。抢险指挥部应根据现场所了解的油气流喷势大小、井口装置和钻具的损坏程度,结合对钻井、地质、测试资料的分析,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调集抢险人员和设备。②未着火的失控井应严防着火,无论着火与否皆要保护好井口装置。钻机、机架等设备烧毁,不但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烧毁的设备、工具堆积在井口上还会使事故的处理更为复杂,条件更为恶劣。因此,井喷失控后首先要防止着火。防火措施有:立即关闭柴油机及井场、钻台和机房等处的全部照明灯、打开探照灯、灭绝火源、组织警戒。尽快准备充足的水源和供水设备,至少达到每小时供水500~1000m3的能力,以每分钟1~2m3的排水量经防喷器四通向井内注水,并向井口装置及其周围喷水,达到润湿喷流、清除火星的目的。对于已着火的井,同样应由防喷器四通向井内注水,向井口装置喷水,这样可以冷却保护井口装置,避免零部件烧坏和在其他毁坏设备(如井架、钻机、钻具等)的重压下变形。③划分安全区,严格警戒。在井场周围设置必要的观察点,定时取样测定油气喷流的组分、硫化氢含量、空气中的天然气浓度、风向等有关数据,并划分安全区、疏散人员、严格警戒,及时将储油罐等隐患设备和物资拖离危险区,避免人身中毒和油罐、高压气瓶的爆炸。④清除井口周围的障碍物,暴露和保护井口装置。无论失控井着火与否,都要清除井口装置周围可能使其倾斜、倒塌、妨碍处理工作进行的障碍物,如转盘、倒塌的井架、钻具等。一定要暴露和保护井口装置,并使喷流集中向上,给灭火及换装井口创造条件。未着火的失控井在清除设备时要提防产生火花。防止产生火花的办法,一是要大量喷水,二是要使用铜制工具、如铜榔头、铜撬杠等。凡含有毒气体的未着火井要注意防毒,避免人身伤亡。若有毒气体含量很高、毒性很强、又不能有效地在短时期内控制时,可考虑点火以减小产生的恶果。⑤灭火井喷失控后着火的油气井,可采用诸如密集水流法、突然改变喷流方向法、空中爆炸法、快速灭火剂综合法等灭火。⑥设计和换装新的井口装置。大多数井喷失控井需设计和换装新的井口装置以便重新控制喷流。设计新井口装置必须考虑失控井的特点和满足今后作业的要求。⑦不压井强行起下管柱、压井或不压井完井。⑧抢险井压井。4.井喷预案的应急处置原则在制定预案过程中,要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海上油(气)井和陆上高压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陆上油井井喷失控并伴有火灾、爆炸和(或)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逸散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应急处置。(1)井喷失控并伴有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逸散时:①应迅速封闭事故现场,抢救现场中毒人员,发出硫化氢、二氧化碳报警信号,进行交通管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控制事态发展。②监测硫化氢浓度,根据现场风向,疏散现场及周边无关人员。③现场人员生命受到威胁、井口失控、撤离现场无望时,在应急预案中被授权的负责人应立即发出井口点火指令。④条件允许时,迅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抢装井口和实施压井工作。(2)井喷失控引发火灾、爆炸时:①现场发生火灾、爆炸,应立即阻断引火源,并组织灭火。②条件允许时,迅速组织抢装:井口和压井工作。??③井场四周围堤,海上设置围油栏,防止喷出物污染环境。④依据灾情程度确定警戒范围,撤离无关人员。(3)井喷失控引发火灾、爆炸和有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逸散时,应根据现场自然条件、地层压力、硫化氢和二氧化碳浓度及其他情况,按照先实施上述第1条,后实施上述第2条的行动方案来进行。(4)海(水)上油气井井喷失控导致溢油时,同时启动《海(水)上溢油应急预案》。(5)海(水)上油气井井喷失控后,经采取措施无效,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

篇2: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处置规程

液化石油气在生产、存储、运输、经营、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极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

(一)液化石油气特性

1、液化石油气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石油加工过程中所得出的各类烃类化合物,包括丙烷、丁烷、丁二烯、异丁烯等。

2、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加压以液态存储和运输,液体的密度约为水的一半,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泄露出来易聚集在低洼处。

3、液化石油气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约250倍,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通常为1.5%~10%.

4、液化石油气由液相变为气相,无色、无臭、无毒,但吸入会造成恶心或头痛,吸入过多会有麻醉性。

(二)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特点

1、扩散迅速,危害范围大:液化石油气一般以喷射状泄露,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形成大面积扩散。

2、易发生爆炸燃烧事故:爆炸下限低,泄露后与空气混合,形成易爆炸气体。

3、处置难度大:由于液化石油气发生泄露部位裂口大小及压力各不相同,采取堵漏、输转、引火点燃等措施时,技术要求特别高。

?(三)处置程序与措施

1、接警出动

2、个人防护:进入现场或警戒区内的人员必须佩带隔绝式呼吸器,穿全封闭式消防防化服,外围人员可穿纯棉战斗服,必要时全身淋湿进入扩散区域。

3、现场询情

4、侦查检测:查明泄露区及周围有无火源,利用仪器检测事故现场气体浓度、扩散范围,测风力、风向,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

5、设立警戒:据询情和侦检情况,确立警戒范围,设立警戒标志,布置警戒人员,并随时调整警戒范围。

6、疏散救生:疏散泄露区域及扩散可能波及范围内一切无关人员,组成救生小组进入区域内部救生。

7、排除险情

(1)禁绝火源:切断警区内所有电源、熄灭明火

(2)选好停车位置和进攻路线,消防车要选上风向停靠

(3)喷雾稀释:组织一定数量的喷雾水枪,驱散稀释沉积的气体,对储罐顶部开口泄露要用喷雾水枪拖住下沉的气体,往上驱散。

(4)关阀断源:关闭管道阀门时必须设开花或喷雾水枪掩护。

(5)器具堵漏:根据现场情况制作堵漏方案,分别采取不同的堵漏器具进行堵漏。

①管道泄露式罐体孔洞型泄露:应使用专用的管道内封式、外封式、捆绑式充气堵漏工具进行堵漏,或用螺丝钉加黏合剂旋拧

②法兰堵漏:因螺松动引起法兰泄露时,可使用无火化工具紧固螺栓,制止泄露

③罐体撕裂泄露:由于罐壁脆裂式外力作用造成罐体撕裂,其泄露往往呈喷射状,制止这种泄露,可用捆绑紧固和空心橡胶塞加压充气且塞堵的措施,不能制止泄露时,可采取疏导方式将其导入其他容器或储罐。

?(6)注水排险

根据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泄漏部位等情况,在采取其他措施的同时也可通过排污阀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造成馆内底部水垫层,配合堵漏、缓解险情。

①倒罐:在罐区,有倒罐条件的的应进行尽早可移动的槽车发生泄露,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转移到具有倒罐条件的地方进行,也可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进行倒流或放空处理。

②转移较危险的瓶、罐等。

③倒罐、转移必须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进行,以确保安全。

(7)输转

储罐式容器发生泄露,无法堵漏时,可采取疏导和转移的方法排除险情。

(8)点火引燃:采用点燃措施,应具备安全条件和严密的防范措施,必须周全考虑、谨慎进行。

①点燃原则:根据现场情况,在无法实施堵漏,不点燃必定会带来更严重的灾难性后果,而点燃则导致稳定燃烧,危害程度减小的情况下,可实施主动点燃,但现场气体扩散已达到一定范围,点燃可能造成大量爆炸,产生巨大冲击波,造成难以预料后果的禁止点燃。

②点燃准备:主动点燃泄漏火炬,必须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主要措施:一是担任掩护和防护的喷雾水枪到达指定位置,二是泄露点周边地区经检测没有达到指定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三是使用安全的点火工具。

③点燃时机,点燃泄露火炬,一定要把握两种时机:一是罐顶开口泄露,一时无法实施堵漏,而气体泄露的范围和浓度有限,同时又有多支喷雾水枪稀释掩护准备就绪的情况下,用火棒点燃,二是罐顶爆裂已形成稳定燃烧,罐体被冷却后罐内气压减少,火焰被风吹灭,或被冷却水流扑灭,但还有气体扩散而出,如不再次点燃,仍能造成危害,此时,在继续冷却的同时,应该果断点燃。

8、?清理移交

(1)处理完任务后,应使用喷雾水、蒸汽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内事故罐、管道内、下水道、低压地带,确保不留残液。

(2)清点人员车辆器材。

(3)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

四、行动要求

1、指挥部的设置及救援车辆的停放,应与泄漏区域保持适当距离,并设在上风方向。

2、进入警戒区内所有人员不得穿化纤类服装和带铁钉的鞋,不准携带铁质工具进入扩散区参加救援。

3、进入泄露区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个人防护充分,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掩护。

4、严禁人员在泄露区域的下水道等地下空间的顶部、井口处滞留,以防爆炸冲击伤害。

5、一切处置行动自始至终要严防爆炸,当遇有紧急情况,危及参战人员生命安全时,指挥员应果断下令撤退。

6、倒罐要由操作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篇3:液化石油气事故现场应急救援规程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液化石油气从储罐中泄漏出来很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若在短时间内大量泄漏,可以在现场很大范围内形成液化气蒸气云,遇明火、静电或处置不慎打出火星,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随着液化石油气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用量的不断加大,近年来较大的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一、理化特性

液化石油气主要由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烃类介质组成,还含有少量H2S、CO、CO2等杂质,由石油加工过程产生的低碳分子烃类气体(裂解气)压缩而成。

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闪点—74℃:沸点从—0.5℃到—42℃,引燃温度426~537℃;爆炸下限[%(V/V)]2.5,爆炸上限[%(V/v)]9.65;相对于空气的密度:1.5~2.0,不溶于水。

禁配物,强氧化剂、卤素。

二、危险特性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1.燃爆性质

极度易燃,

受热、遇明火或火花可引起燃烧;

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蒸气比空气重,可沿地面扩散,蒸气扩散后遇鹪醋呕鸹厝迹?lt;BR>包装容器受热后可发生爆炸,破裂的钢瓶具有飞射危险。

2.健康危害

如没有防护,直接大量吸入有麻醉作用的液化石油气蒸气,可引起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

不完全燃烧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直接接触液体或其射流可引起冻伤。

3.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残液还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

三、公众安全

首先拨打产品标签上的应急电话报警,若没有合适电话,可拨打国家化学事故应急响应专线0532—3889090;

蒸气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如污水沟、下水道等),所以,要在上风处停留,切勿进入低洼处;

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泄漏区至少100米;

疏散无关人员并建立警戒区,必要时应实施交通管制。

四、个体保护

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穿防静电隔热服。

五、隔离

大泄漏:考虑至少隔离8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800米的隔离区)。

火灾:火场内如有储罐、槽车或罐车,隔离1600米(以泄漏源为中心,半径1600米的隔离区)。

六、应急行动

1.中毒处置

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及时就医。

2.泄漏处置

(1)报警(119,120等),并视泄漏量情况及时报告政府有关部门。

(2)建立警戒区。立即根据地形、气象等,在距离泄漏点至少800米范围内实行全面戒严。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内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3)消除所有火种。立即在警戒区内停电、停火,灭绝一切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火种。进入危险区前用水枪将地面喷湿,以防止摩擦、撞击产生火花,作业时设备应确保接地。

(4)控制泄漏源。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或翻转容器,避免液体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随后用高标号速冻水泥覆盖法暂时封堵。

(5)导流泄压。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烃导入紧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将液化石油气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

(6)罐体掩护。从安全距离,利用带架水枪以开花的形式和固定式喷雾水枪对准罐壁和泄漏点喷射,以降低温度和可燃气体的浓度。

(7)控制蒸气云。如可能,可以用锅炉车或蒸汽带对准泄漏点送气,用来冲散可燃气体;用中倍数泡沫或干粉覆盖泄漏的液相,减少液化气蒸发,用喷雾水(或强制通风)转移蒸气云飘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扩散掉。

(8)救援组织。调集医院救护队、警察、武警等现场待命。

(9)现场监测。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人员随时做好撤离准备。

注意事项: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隔离警戒区直至液化石油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

3.燃烧爆炸处置

灭火剂选择

小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

大火:水幕、雾状水。

(1)报警(119,120等),并视现场情况及时报告政府有关部门。

(2)建立警戒区。立即根据地形、气象等,在距离泄漏点至少1600米范围内实行全面戒严。划出警戒线,设立明显标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区内和周边人员迅速撤离,禁止一切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

(3)关阀断料,制止泄漏。

关阀断气:若阀门未烧坏,可穿避火服,带着管钳,在水枪的掩护下,接近装置,关上阀门,断绝气源。

导流泄压若各流程管线完好,可通过出液管线、排污管线,将液态烃导入紧急事故罐,减少着火罐储量。

注水升浮:若泄漏发生在罐的底部或下部,利用已有或临时安装的管线向罐内注水,利用水与液化石油气的比重差,将液化石油气浮到裂口以上,使水从破裂口流出,再进行堵漏。为防止液化气从顶部安全阀排出,可以采取先倒液、再注水修复或边导液边注水。

(4)积极冷却,稳定燃烧,防止爆炸。组织足够的力量,将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用射流水冷却着火及邻近罐壁,并保护毗邻建筑物免受火势威胁控制火势不再扩大蔓延。在未切断泄漏源的情况下,严禁熄灭已稳定燃烧的火焰。

干粉抑制法:待温度降下之后,向稳定燃烧的火焰喷干粉,覆盖火焰,终止燃烧,达到灭火目的。

(5)救援组织。调集医院救护队、警察、武警等现场待命。

(6)现场监测。随时用可燃气体检测仪监视检测警戒区内的气体浓度。

注意事项: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切勿对泄漏口或安全阀直接喷水,防止产生冰冻;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储罐变色,立即撤离;切勿在卧式储罐两端停留。

篇4:液化石油气充装站事故应急救援措施规程

一、与罐体直接相连的阀门、法兰密封处或管件发生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1、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一切可能发生火花的着火源,向气站负责人或消防人员报告发生泄漏的具体情况。

2、用湿棉被包住泄漏点,用水枪对其进行喷射冷却。

3、若条件允许,用压缩机抽吸相邻空罐内的气体,使其与泄漏的储罐形成压差,将泄漏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导入相邻空罐内。待泄漏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全部倒空后,再用压缩机将罐内的气相压力抽降到0.05Mpa以下。

4、当漏点气体浓度经检测低于闪燃浓度时,开启泄漏储罐的放散阀,在安全人员监控下,将罐内的剩余气体缓慢安全地排出。

5、拆卸并更换损坏的阀门、垫片,对损坏的管件予以修复。

6、若泄漏量太大,难以控制,抢修无法进行,应迅速疏散所有人员,扩大警戒线,远距离监控,等待专业救援队伍救援。

二、气、液相管道破裂和阀门密封部位发生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1、立即关闭储罐阀门,切断气源。迅速查明泄漏点后,再切断泄漏点两端管线上的阀门。

2、立即切断电源,清除一切可能产生火花的着火源。火速向气站负责人或消防人员报告发生泄漏的具体情况。

3、撤离无关人员,安排专人对已关闭的储罐阀门进行监控。用水枪驱散漏出的气雾,降低液化石油气浓度,并进行监测。

4、当漏点气体浓度经检测低于闪燃浓度时,视具体情况,采用打卡子、化学补漏等方法进行堵漏,或拆卸更换漏点管道、阀门。

5、若泄漏量太大,难以控制,抢修无法进行,应立即向119报警,迅速疏散所有人员,扩大警戒线,远距离监控,等待专业救援队伍救援。

三、对防范事故的日常安全检查要求:

1、定期(至少两个星期一次)对生产区内的液化石油气浓度进行测量。还应对报警装置、设备、管线及法兰密封进行皂液检漏与保养,使其保持在完好状态。

2、应根据气温变化和设备运行的状况来调整各项作业方案和设备的运行参数(夏天储罐压力达0.8Mpa左右时,应开启喷淋装置降温),防止异常情况的发生。

四、对抢险抢修人员的工作要求:

1、抢险抢修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防静电隔热工作服装,戴好防护帽、防护手套和空气呼吸器(抢险抢修人员每人要配备两套防护工作服装)。

2、清除一切着火源,禁止周围一切车辆行驶。

3、必须使用防爆工具,不要乱扔物品,避免金属的相互碰撞而产生火花。需照明时要使用防爆灯具。

4、抢险抢修人员要服从统一指挥,不得蛮干。

5、如遇难以处理的情况,立即拨打119报警,请求支援。做好无关人员的疏散和消防车辆进出回转道路的疏通工作。

五、发生火灾时的扑救:

1、堵塞泄漏,清除火种

(1)关闭漏点上游的阀门时(要尽可能地把距漏点最近的上游阀门关闭),应站在上风向,离开液化石油气雾区或着火区。若泄漏点上游无阀门控制,可采用内衬橡皮的卡箍将漏点临时堵塞,采取措施尽快将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转移,以降低泄漏速度。

(2)若阀门无法关闭或漏点漏势大一时难以堵塞,人员靠不上时,要迅速将周围受到威胁的槽车、气瓶及其他可燃物转移到安全地点,不能转移的要用水冷却。

(3)对发生泄漏,但还没有着火的情况,堵漏时要严防着火。不得使用非防爆电器,防止金属物品之间发生碰撞。在事故现场四周设立警戒区,警戒区内不得有任何火源存在。堵住漏点后,要及时用喷雾开花水枪或蒸汽由下住上驱散液化石油气雾。

2、控制火区,扑灭火灾

(1)火灾若发生在储罐、管道、气瓶裂口处,且为稳定的火炬燃烧时,可用直流水枪或高压水枪对准根部扑息,也可用干粉、二氧化碳、1211灭火器扑救。应采取措施防止火焰复燃和液化气雾扩散。

(2)火灾若发生在罐群之中,除集中对火源喷射灭火剂外,还要加大喷水量冷却,尽可能地降低储罐的温度和压力。若条件允许,应将受到威胁储罐内的气体转移到安全的储罐中。

(3)若槽车、气瓶着火,除一边进行扑救外,还应设法将其挪出生产区,移到空旷地带,以免危及周围。

3、冷却降温,减压放散

在对火区进行扑救的同时,现场指挥人员还要根据火势大小和周围易燃物的情况,及时组织人员向相邻容器表面喷水降温,以避免其他容器受火焰烘烤而导致物理性爆炸。对来不及倒出液化气的储罐,在其受到火焰威胁时,要开启放散阀,向空中泄压,以保护容器的安全。

即便在放散管端形成火焰,也不要紧,因为这不会将火焰喷向四方,也不会装火引入罐内,而且储罐的放散管在设计时就考虑了方向和火灾条件下的保护作用。

4、严密组织,指挥得当

发生液化石油气火灾,现场人员应保持冷静,迅速报警,采取相应对策理智处置。对较大的火灾,现场最高领导应立即担负起组织扑救的责任,做到准确判断火情,采取正确对策,合理调度指挥。在专业消防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尽可能地控制火势,并做好无关人员的疏散和消防车辆进出回转道路的疏通工作。

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基本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即可按照预案进行抢险救援,防止安全事故扩大。

篇5:液化石油气罐车泄漏事故应急救援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在运输液化石油气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没有专门的运输通道,发生在高速公路或人员密集区的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交通事故屡见不鲜,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气体泄漏或燃烧,严重威胁着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对此类问题的抢险救援,应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一、事故特点

1.事故特征

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交通事故的突发性特点,尤其是夜间驾驶人员疲劳作业引发的事故,都会增加抢险的难度。一旦因交通事故造成罐体泄漏,液化石油气迅速挥发扩散并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随时可能遇火星发生气体爆炸(属于一次爆炸)。爆炸后的高温火焰可以使罐体温度急剧上升,罐内压力也相应急剧增大,当超过罐体的承受极限,将产生罐体爆炸(属于二次爆炸),而罐体爆炸的威力远远超过气体爆炸,它产生的高温、冲击波和爆炸碎片对现场人员将造成巨大伤害。同时,罐内大量液化石油气全部瞬间释放,再度引起气体爆炸(属于三次爆炸),形成杀伤力更大的立体爆炸区域,其燃烧传播速度为2km/s~3km/s。

2.罐体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

安全附件(液位计、人孔盖、安全阀、紧急切断阀等)泄漏或燃烧;

罐体本身严重变形或局部撕裂,造成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或燃烧;

驾驶室严重变形或起火燃烧,严重危及相邻的液化石油气罐体。

二、启动救援预案

1.报警自救

交通事故发生后,尚有报警能力的驾驶、押运人员或现场群众要立即拨打119、120,向事故发生地消防、医护、质监、安监及当地人民政府报警,讲清事故车辆所处位置,罐体介质种类、介质质量,当场造成的破坏情况及事故未来发展趋势等情况,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按照平时掌握的液化石油气应急预案,采取措施自救,抢救伤员,判断事故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各种物证。

2.成立救援指挥机构

事故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紧急启动相应级别的危化品、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如果本地市不能有效控制事故危害,建议启动省级预案;如果事故特别重大,省级救援也不能有效控制事故危害,则应当建议启动国家级应急救援。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到达事故现场以后,进一步了解先期处置情况,根据事故状况及应急处置需要,必要时成立现场指挥部,研究制定和实施各种应急处置方案。现场指挥部根据实际需要,可成立若干个工作组,分别负责抢险救援、医疗救治、卫生防疫、治安警戒、交通管制、应急通信、人员疏散安置、社会动员、新闻报道、物资经费保障、生活保障等工作。其中现场抢险救援组可由质监、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组成,组织专业抢险和现场救援力量,开展现场处置,并根据现场救护情况,随时调遣后续处置和增援队伍,迅速组成以下3个小组。

人员抢救小组:由公安、武警、人防、医疗部门组成,负责事故现场伤员抢救工作。

消防防爆小组:由消防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消防防火、喷淋降温工作。

隐患处置小组:由随车人员和专业应急抢险队伍组成,负责查明事故的性质、类别、影响范围,存在的其他危害等情况,并在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消除和处置可能造成次生危害的隐患。

3.救援物资和器材调用

消防装备和器材:消防车、消防水带、消防水炮、各种型号的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

防护器材:空气呼吸器、防化防静电工作服、防护隔热服、避火服、防冻衬纱橡胶手套、各种防毒面具。

堵漏装备和物资:吊车、干粉、可燃气体浓度测试仪、风向仪、不同规格带压堵漏卡具、夹具、压具、高压注胶枪、手动高压油泵、防火花的专业施工工具、防爆电筒、适用于液化石油气介质的密封胶若干。

医疗救治设备:医疗救护车、常用救护器材和药品。

三、实施应急救援

1.事故危害初评

抢险救援组和技术专家组要对事故范围、事故危害扩展的潜在可能性、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等情况进行初始评估,为现场救援指挥部提供第一手资料。

2.划定警戒区域

建立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区域,根据事故的类别、规模和危害程度,天气条件(特别是风向、气温)等因素,建立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区。严禁一切无关人员、车辆和物品进入工作区内,同时开辟应急救援人员、车辆及物资进出的安全通道,维持事故现场的社会治安和交通秩序。将现场抢险救援工作区域分为危险区、缓冲区、安全区3部分。

对于抢险救援来说,重要的是爆炸危险区和伤害区。爆炸危险区以内要禁绝一切火源,防止气体爆燃。除配备防护装备的抢险人员外,其他抢险人员应该被布置在伤害区以外。在实际抢险中,一般是划定一个包含爆炸危险区和伤害区,并考虑了安全系数的警戒区。可运用可燃气体浓度测试仪在泄漏现场周围各个方向测试气体浓度,浓度大于2%的范围以内为警戒区。因气态液化石油气密度比空气大,测试仪应布置在贴近地表处。因气体扩散受泄漏量、风力等条件的影响时刻在变化,警戒范围要根据测得的数值随时调整。

警戒区内要杜绝一切火源。液化石油气的点火能量仅为0.2~0.3mJ,普通火场中常用的电话、电台等通讯设备、照相机、摄像机等宣传设备,手电筒照探灯等照明设备,消防车、扳手等抢险设备都是潜在的火源,这些设备均不能进入警戒区。进入警戒区使用的工具必须是无火花工具,电器必须是防爆电器。可在普通的铁质工具表面涂上石蜡,防止产生火花,水带接口等外露金属部分绑上胶带,避免水带拖动时与水泥地面或其他金属碰撞产生火花。抢险作业时金属之间发生碰撞可能产生火花,应用水枪对准发生碰撞的部位射水,防止火花产生。

3.紧急疏散和救助人员

在液化石油气罐体泄漏情况非常严重,短时排险又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应立即划分事发周边居民和群众的疏散区域,下达人员疏散指令,组织人员疏散和清场检查,并做好疏散过程中的医疗、卫生保障和救助工作。疏散时向上风向,迎风疏散转移,并做好受伤人员的抢救工作。

4.根据气体扩散情况确定停车位置和进攻方向

液化石油气的挥发扩散有一定的规律。液化石油气液体泄漏后迅速挥发成气体,其密度为空气的1.5~2倍,气体会沿地面扩散,在地表面和低洼地带聚集,不易扩散,气体浓度从泄漏中心向外逐渐降低。近距离区域的气体浓度高于爆炸浓度上限,为高浓度区;稍远区域的气体浓度在爆炸浓度范围以内,为爆炸危险区;再外围的气体浓度低于爆炸浓度下限,为低浓度区。如果爆炸危险区域或高浓度区出现火星,则爆炸危险区的气体发生爆炸,高浓度区的气体快速燃烧消耗。在这个短暂的过程中,高浓度区和爆炸危险区的气体温度飙升,体积瞬间膨胀,危害范围比原高浓度区和爆炸危险区还大,人员在此区域内将受到伤害;伤害区以外为安全区。气体的扩散受泄漏量的影响,泄漏量大则扩散范围大。

气体的扩散还会受到风和地势的影响。泄漏事故发生的现场如果有风或地势不平,气体向下风向和地势较低方向的扩散速度明显快于其他方向,形成不规则形状的高浓度区、爆炸危险区和伤害区。

消防车应停靠在泄漏点的上风、侧风、地势较高、距离泄漏点较远的地方。车头向外,以便风向变化时迅速调整消防车停靠点。消防车的发动机皮带在高速转动时会产生上千伏的静电电压,其放电能量足以点燃液化气。汽车的众多电气设备都不是防爆电器,因此,必须将消防车停靠在爆炸危险区之外。

抢险救援应当选择从泄漏点的上风方向和地势较高方向接近泄漏点。在此方向上,爆炸危险区和伤害区半径小,而下风方向和地势较低方向爆炸危险区和伤害区半径大,因而,从上风方向和地势高的地方更容易接近泄漏点进行侦察和堵漏。

5.堵漏的后勤保障

保证可靠的供水对堵漏成功十分关键,驱散液化石油气和对堵漏人员进行防护都需要大量冲水,供水一旦中断,堵漏抢险人员的安全便失去了保障。一辆10t液化石油气罐车抢险要耗水近千吨,因此,要注意与供水部门联络,必要时通知供水部门对事故抢险现场区域消防水管线进行增压,保证供水充足。

6.堵漏时的安全防护

堵漏人员要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隔热服,在处理液态液化石油气泄漏时佩戴防冻伤防护用品,禁止使用非防爆型电器和工具;现场操作人员必须要有消防水幕作掩护。当火焰体积因气体的扩散而加速增大,火势(尤其是燃烧的罐体)的噪音不断增大,燃烧火焰由红到白,光芒耀眼,从燃烧处发出刺耳的哨声,罐体发生抖动,罐体颜色改变,未损坏的安全阀发出声响时,预示着罐体即将爆炸。此时应立即停止堵漏作业,所有抢险人员都撤离到安全位置;要重新划定危险区域、缓冲区域和安全区域。

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发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处理,直到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液化气体汽车罐车使用单位、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驾驶、押运人员要各司其责,严格履行工作职能,严格执行工作程序,确保工作质量,尽量减少罐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