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井筒下监控电缆安全技术措施 - 制度大全
职责大全 导航

副井筒下监控电缆安全技术措施

编辑:制度大全2019-04-20

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听从施工负责人得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各负责人要尽职尽责。施工负责人必须是科领导。

2、施工前施工负责人要逐项对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保证施工工作安全顺畅。

3、严禁违章作业,严禁酒后作业,严禁违章指挥。

4、施工现场要有足够照明。

5、施工前要认真检查起重工具,起重工具必须合格可靠。严禁超负荷使用。

6、使用慢速绞车前,要对慢速绞车及其开关进行认真检查,有损坏的零部件要立刻更换。绞车车闸要灵敏可靠;必须锁到牢固安全可靠的位置,并拉紧绞车。开关动作要准确无误,开关要接三联按钮进行远方操纵。在启动器电源侧必须有空气开关隔离。

7、高空及井筒作业人员要每人带好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带要系在牢固位置。

8、施工前要将罐笼停到安全位置,防止监控电缆下落时刮到罐笼。

9、井上下不允许同时作业,防止掉物伤人。

10、副井上、下要有专人看守,非工作人员禁止靠近,并协助信号工传递信号,信号必须灵敏可靠。副井上人员要兼看导向滑轮上钢丝绳的运行情况。

11、定滑轮和手拉葫芦要吊挂在牢固的位置,用直径12.5mm钢丝绳吊挂定滑轮和手拉葫芦。

12、监控电缆要坐在托绳盘上,托绳盘要固定在可靠的位置上,并且保证绳盘能够灵活转动。

13、入井钢丝绳头部要有10kg左右的坠砣,并且与钢丝绳用绳卡子锁牢。

14、监控电缆与钢丝绳的连接要用绳卡子夹持敷设,绳卡子应能承受监控电缆及钢丝绳的重量,并不得损伤电缆。

15、绳卡子要打在导向轮的外侧,每7m打一个,打卡子的人员要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并将安全带系在牢固位置。

16、梯子间每5米处要有一人用长木杆推动入井监控电缆卡子,防止入井监控电缆刮住井壁或井筒内的其它物件,保证监控电缆顺利入井。梯子间施工的人员要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并将安全带系在牢固位置。

17、信号要有明确规定,由现场指定信号人员传到信号工,在传到绞车司机,信号传递要及时准确,信号工与绞车司机必须注意力集中,保证停车或拉车准确。

18、各种卡具必须牢固可靠,慢速绞车下放监控电缆时要特别注意绞车的运行情况及监控电缆的下放情况,防止监控电缆坠井事故发生。

19、施工人员必须做好自保、联保。

20、施工时安全负责人必须自始至终在现场,并监督施工进程,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21、施工完成后,要由施工负责人检查现场,罐笼要空载、慢速(速度在2m/s以内)运行2次,确认无问题后方可离开现场。

22、此措施要认真贯彻到每位参加人员。

篇2:安全监控安全技术措施

1、为保证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控设备灵敏可靠,安全监控仪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监控系统必须每个月至少要调试一次;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传感器必须每7天使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一次;为保证甲烷超限断点和停风断电功能准确可靠,必须每7天对甲烷超限断电闭锁和风电闭锁功能进行测试。

2、监控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或光缆连接,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缆或动力电缆等共用;安全监控设备、仪器及通信电缆必须每天检查是否正常。安全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及时处理,在故障期间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并采用人工监测。

3、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由传感器、分站、断电器、主站、主机、监视器和打印机组成;为保证对甲烷传感器浓度的连续监控,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甲烷风电闭锁装置、必须装备备用电池,当电网停电后,必须保证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2小时。

4、各种装置在井下连续运行6~12个月,须将井下部分运到井上进行全面检修。

5、甲烷传感器应设置在回风巷道的上方,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便携吊挂在工作面上隅角。

6、与监测装置关联的电器设备、电源线及控制线,均由管辖范围内的机电人员负责维护。在拆除或改线时,必须与通风和机电部门联系,并共同处理。检修与监测装置关联的电器设备,需要监测装置停止运行时,须经矿调度室同意、并制定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

7、瓦斯检测工每班应对管辖范围内传感器的数据进行校对和记录,对监测装置及电缆的外观进行检查,并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汇报调度和通风区。

8、对需要经常移动的传感器、电缆,由采掘班长负责按规定移动,严禁擅自停用。

9、监控分站、传感器、电缆等由所在采区的区队长负责保管和使用,如有损坏应及时向调度汇报。对故意破坏、盗窃者要严肃处理。

10、瓦斯传感器其供电电源须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当因瓦斯超限两者同时断电时,应立即加强人工检测。

11、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而切断电器设备的电源后,严禁自动复电,只有当瓦斯浓度降到《规程》规定以下时,方可人工复电。

12、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值机人员,做到24小时全天候监控;还应配备检修、调试和配气标定等专业人员,确保安全监控系统及传感器灵敏可靠,发挥监测预警作用。

13、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管理及维护人员必须经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培训,并通过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14、甲烷传感器工作参数

(1)、工作面传感器:距工作面不大于10米。

(2)、回风传感器::距回风口10~15米。

(3)、工作面传感器:报警点1%断电点1.5%复电点小于1%。断电范围:采煤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4)、安全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及时处理。在故障处理期间,加强人工检测。

篇3:副井车房电控室原电缆沟改造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概述:根据副井绞车电控设备安装要求,矿安排开三队施工副井电控室电缆沟。为确保安全施工,特编制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地点及范围:

副井车房电控室原电缆沟位置。

二、施工工艺及要求:

1、电缆沟规格:宽*深=400mm*500mm,用1:3水泥砂浆砖砌12cm墙,电缆沟底及两帮用1:3水泥砂浆抹平、压光。

2、电缆沟底向上100mm每隔3m距离安装1根槽钢(由机运科提供),水沟上面向下留50mm高,500mm宽的槽盖水泥盖板(按照图纸要求施工)。

3、施工中,机电一队先停电,验电、放电后方可施工。

4、施工中,机运科派专人现场指挥协调,标定穿线沟位置。

5、施工前,机电一队悬挂“正在施工,严禁送电”字样牌板,并安排专人监督指导,开三队人员严禁触及电气设备设施,确保万无一失。

6、施工中注意防止损坏电气设备及管线,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三、安全技术措施:

1、开三队每班施工必须安排一名跟班队干,对当班安全及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2、施工现场机电一队队必须安排一名人员专职负责安全监视和相关安全指导工作,开三队与机电一队配合协调好工作,确保施工安全有序,防止出现安全、质量问题,确保安全施工和设备工作时能够有效运转。?

3、开三队每班施工前,先及时检查,准备好设备、设施、材料、劳动保护用品,清水源设备设施防护用品,施工所需设备空压机支掩安全牢靠,手动风镐、钎子、管路等要做好班后保养和班前检查、试运转,大锤和铁锨每班施工前检查仔细,防止脱把伤人

4、空压机应在硬质土壤或水泥地面上,且保证用坑木等将平面支掩平整,避免因倾斜造成额外的振动。或在底处垫一层10mm厚的橡胶皮带,以防振动的传递和共振的产生。

5、风动工具的软管必须与供气的金属管连接牢固,在工作之前应先通气吹冲管道,冲吹时排气口不许对着人。

6、空压机供气输送管道不得变成锐角,不得产生扭绞和变形;输送的软管用双股联网死拧结牢固,软管通过地下室时,可从上下楼梯架穿过。

7、使用中更换工具附件或交换工具时,应事先切断压缩空气,并将管内余下的空气排尽后方可进行更换操作。

9、风动输送软管不许用来清扫人员身上的灰尘和碎屑。

10、将原基础按照图纸剔除符合新基础图纸尺寸要求,必须测量挂线,确保砌墙,安装槽钢、预留盖板位置符合要求。

11、使用钎子、大锤作业时必须扶钎人员必须站在安全一侧扶稳,打锤落准,严禁站在打锤正前扶钎子,防止误伤人员。

12、开三队人员施工必须按照机电一队队现场安全指导要求作业,警戒牌直至当班该部位施工结束,杂物清理干净,人员、工具、设施安全撤出后经开三队现场班长“恢复送电”的明确指令方可恢复送电。

13、施工必须扎紧裤管袖口,脚下平稳,保持身体平衡。装渣卸料要搭牢松木板拿稳接稳,禁止抛送,大于250mm*250mm*200mm的砼块破成小块安全妥善运出车房,清理干净。

14、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因素,用干净的彩条布、旧皮带保护好管线、设施等,按照机电一队安全指导人员要求做好设备、设施防护及防尘工作。管路、线路设施妨碍施工部分机电一队应先行处理好。

15、每班施工结束必须将旧剔块、杂物清理干净并将剔坑杂物清理干净。

16、本措施送相关单位各1份,由其向相关人员贯彻实施。

17、本措施结合图纸详细贯彻签名后实施。

篇4:井筒打冰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前先保护井下易于损坏的设备;

2、井下信号把钩工必须控制人员靠近井口;

3、操作人在罐笼内必须系好保险绳;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4、操作人密切注视信号发送情况,并及时用对讲机上下联系;

5、井筒打冰时绞车工操作绞车必须慢上慢上;

6、操作时需手工具严防掉落入井筒内。

7、操作人员在工前认真学习本措施。

篇5:矿井下常见电缆故障原因预防措施

相间短路故障原因及措施:

(1)制作铠装电缆接头时,工艺不符合要求,三叉口处的绝缘受到损伤,接线盒内的绝缘充填物老化、开裂受潮;低压橡套电缆受到各种严重撞击,接线盒内的接线有毛刺、遭遇淋水、接线头虚接产生高温或电火花而发生短路故障。

预防措施:严格接线工艺,提高连接处的密封与绝缘,防止水气的浸入。加强巡视,避免任何外力冲击损伤人。

(2)电缆的铠装带裂开,铅包有裂纹;低压橡套电缆出现降低相间绝缘性能的破口。

预防措施:加强维护,避免机械伤害,敷设和搬移过程中,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最低允许弯曲半径直。

(2)铜—铝、铝—铝连接头,压接工艺不当,质量不合格,造成接触不良,阻值加大和温度过高而出现短路故障。

(4)库存电缆时间长,两端铅封不严,绝缘受潮,不作试验直接投入运行,导致出现短路故障。

预防措施:切除受潮部分,先做耐压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接线投入运行。

单相接地故障原因及措施:机械损伤破坏绝缘,电缆接线工艺粗糙,有毛刺,接头脱落碰及外壳,热补或冷补质量不合格,线路上出现“鸡爪子”、“羊尾巴”等。

预防措施:加强维护管理,消除隐患;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进行敷设、吊挂、连接。

电缆断相故障原因及措施:被采掘运输机械挂住而拉断;被锋利器物割断;接线端子处虚接而被烧断,放炮崩断电缆。

预防措施:加强维护、管理。

制度专栏

返回顶部
触屏版电脑版

© 制度大全 qiquha.com版权所有